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連接器和連接器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165248閱讀:25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連接器和連接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連接器和連接器裝置。
背景技術(shù)
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已知一種卡片連接器(card connector) 500,如圖12所示,作為將第 1基板Tl和第2基板(沒有圖示)相互連接的卡片連接器500,在卡片連接器500被安裝于第1基板Tl上的狀態(tài)中,卡片連接器500的一部分被配置于在第1基板Tl上所形成的安裝用開口 Tl’內(nèi)(例如,參考實(shí)開平6-1U83號公報(bào)(專利文獻(xiàn)1))。除此之外,還知道一種疊裝連接器600,如圖13所示,其由第1配線基板Tl上所安裝的陰連接器610和第2配線基板上所安裝的陽連接器620構(gòu)成,并且在連接器610,620 間的嵌合狀態(tài)下,陽連接器620的一部分被插入到第1配線基板Tl上所形成的安裝孔Tl’ 內(nèi)(例如,參考特開平6483238號公報(bào)(專利文獻(xiàn)2))。但是,在專利文獻(xiàn)1和專利文獻(xiàn)2記載的技術(shù)中,具有在連接器間嵌合后的狀態(tài)下在連接器間的嵌合方向上的連接器裝置整體的尺寸變大之類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因此,本發(fā)明是用于解決現(xiàn)有技術(shù)的問題提出的,即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實(shí)現(xiàn)連接器裝置整體之小型化的連接器和連接器裝置。本發(fā)明的連接器,通過包括在具有第1基板孔的第1基板上所安裝的第1連接器和在第2基板上所安裝的第2連接器,并且投影到與所述第1連接器和所述第2連接器之間的嵌合方向正交的平面上的所述第2連接器的外形被形成為收納到所述第1基板孔的外形內(nèi),從而能夠解決上述的問題。本發(fā)明的連接器裝置,通過包括具有第1基板孔的第1基板;第2基板;在所述第1基板上所安裝的第1連接器;和在所述第2基板上所安裝的第2連接器,并且投影到與所述第1連接器和所述第2連接器之間的嵌合方向正交的平面上的所述第2連接器的外形被形成為收納到所述第1基板孔的外形內(nèi),從而能夠解決上述的問題。發(fā)明效果根據(jù)本發(fā)明,通過形成使得將第2連接器的外形收納到第1基板孔的外形內(nèi),能夠?qū)崿F(xiàn)在第1連接器和第2連接器之間的嵌合方向上的連接器裝置整體的小型化。


圖1是表示作為本發(fā)明一個實(shí)施例的連接器裝置的立體圖。圖2是將圖1所示的連接器裝置進(jìn)行剖面觀察而進(jìn)行表示的立體圖。圖3是表示第1連接器的立體圖。圖4是通過從與圖3不同的視點(diǎn)觀察第1連接器而進(jìn)行表示的立體圖。圖5是表示第2連接器的立體圖。
圖6是通過從與圖5不同的視點(diǎn)觀察第2連接器而進(jìn)行表示的立體圖。圖7是表示第1連接器和第1基板的斷面圖。圖8是表示第2連接器和第2基板的斷面圖。圖9是表示將第1連接器和第2連接器嵌合后的狀態(tài)的連接器裝置的斷面圖。圖10是對銷部和銷收容部的附近部分進(jìn)行表示的連接器裝置的斷面圖。圖11是表示作為本發(fā)明變形例的連接器裝置的斷面圖。圖12是表示現(xiàn)有技術(shù)的卡片連接器的斷面圖。圖13是表示現(xiàn)有技術(shù)的疊片連接器的斷面圖。附圖符號說明100第1連接器110 第 1 觸頭111、111,第 1 端子部1 Ila第1對接面Illb 彎曲部112第1直線部113第1接觸部114卷繞端部120 第 1 殼體121第1主體部121a 第 1 部分121b 第 2 部分121b-l被限制面(第1被限制部)122第1凸緣部123第1突出部124 銷(pin)部125收容部126 ?L127被吸附部200第2連接器210 第 2 觸頭211第2端子部211a第2對接面212第2直線部213被保持部214彈簧部214a 第 1 部分214b 第 2 部分2 Hc 第 3 部分215第2接觸部
220 第 2 殼體221第2主體部221a 第 1 部分221b 第 2 部分221b-l被限制面(第2被限制部)222第2凸緣部223銷收容部2 收容凹部225保持部2 被吸附部300 第 1 基板310 表面311 焊盤(pad)320 背面330第1基板孔400 第 2 基板410 表面411 焊盤(pad)420 背面430第2基板孔Xl第1方向X2第2方向X3嵌合方向
具體實(shí)施例方式下面,基于

作為本發(fā)明一個實(shí)施例的連接器裝置實(shí)施例作為本發(fā)明一個實(shí)施例的連接器裝置,如圖1所示,由第1基板300、第2基板400、 第1基板300上所安裝的第1連接器100以及第2基板400上所安裝的第2連接器200構(gòu)成。第1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器200構(gòu)成相對于第1基板300和第2基板400的基板面,在垂直方向(以下為嵌合方向Χ; )上相互接近而進(jìn)行嵌合且在第1基板300和第2基板400之間進(jìn)行電連接的連接器。在以下的說明中,將與使第1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器200相互接近的嵌合方向 X3正交的方向規(guī)定為第1方向Xl和第2方向X2。第1方向Xl和第2方向X2相互正交。第1連接器100是所謂插頭連接器,如圖2和圖4所示,包括多個第1觸頭110和用于保持第ι觸頭110的第1殼體120。第1觸頭110和第1殼體120通過插入成型而被
一體成型。第1觸頭110由導(dǎo)電性的銅合金成型,如圖2到圖4所示,在第2方向X2上的第 1殼體120的兩側(cè),其以預(yù)定間距在并列的狀態(tài)下分別被多個配置于第1方向Xl上。在第2方向X2上的第1殼體120的一側(cè)所并列配置的多個第1觸頭110和在第2方向X2上的第1殼體120的另一側(cè)所并列配置的多個第1觸頭110,以由嵌合方向X3和第1方向Xl所規(guī)定的平面為基準(zhǔn)被面對稱地配置。如圖7所示,第1觸頭110 —體地具有第1端子部111、第1端子部111上所連設(shè)的第1直線部112、第1直線部112上所連設(shè)的第1接觸部113和第1接觸部113的端部上所形成的卷繞端部114。第1端子部111被軟釬焊(半田付K )而連接到第1基板300的表面310上所形成的焊盤311上(參考圖2)。第1端子部111從第1殼體120向著第2方向X2突出,露出于第1殼體120的外部。第1端子部111具有在第1基板300的表面310上對接的第 1對接面Illa ;在由嵌合方向X3和第2方向X2規(guī)定的平面內(nèi)彎曲且從第1基板300的表面310離間的彎曲部111b。對于彎曲部111b,在第1端子部111和焊盤311之間的軟釬焊作業(yè)時,通過在彎曲部Illb和焊盤311之間所形成的間隔內(nèi)加入焊錫,使焊錫圓角的形成容易,從而以提高軟釬焊強(qiáng)度的目的而被形成。如圖7所示,第1直線部112沿著第2方向X2延伸,其一部分被埋設(shè)在第1殼體 120的第1主體部121內(nèi)。第1直線部112與除了前述的彎曲部Illb之外的第1端子部 111的直線部分被形成在一直線上。第1接觸部113沿著嵌合方向X3延伸,當(dāng)在第1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器200之間的嵌合時,接觸并被電氣連接到第2觸頭210的第2接觸部215 (參考圖8)。在本實(shí)施例中,如圖7所示,在將第1連接器100安裝到第1基板300的狀態(tài)下,第1接觸部113超過第1基板孔330而突出于第1基板300的背面320側(cè),如圖9所示,當(dāng)在第1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器200之間的嵌合狀態(tài)下,為了第1接觸部113進(jìn)入到第2基板孔430內(nèi),設(shè)定第 1接觸部113在嵌合方向X3上的尺寸。如圖7所示,卷繞端部114,其一部分被埋設(shè)于第1殼體120的第1突出部123內(nèi), 并且使第1殼體120和第1觸頭110之間的緊固強(qiáng)度提高。第1殼體120由絕緣性的樹脂成型,如圖3和圖4所示,具有平板狀的第1主體部121 ;在第1主體部121的外邊緣所形成的第1凸緣部122 ;以在第2方向X2上相互分離而對置的狀態(tài)下從第1主體部121向著嵌合方向X3而分別突出形成的一對第1突出部 123 ;以在第1方向Xl上相互分離而對置的狀態(tài)下從第1主體部121向著嵌合方向X3而分別突出形成的一對銷部124 ;由第1主體部121和一對第1突出部123及一對銷部IM劃定且在第2連接器200側(cè)開口的收容部125。第1主體部121在平面觀察的情況下呈現(xiàn)矩形狀,如圖7所示,其具有在將第1連接器100安裝于第1基板300的狀態(tài)下在第1基板孔330的上方位于第1基板300的表面 310側(cè)的第1部分121a和在將第1連接器100安裝于第1基板300的狀態(tài)下位于第1基板孔330內(nèi)的第2部分121b。第2部分121b,在第1連接器100相對第1基板300的安裝時,在將第1連接器100裝載到第1基板300上的狀態(tài)(即,在沒有進(jìn)行第1觸頭110和第 1基板300之間的軟釬焊的狀態(tài))下,在外緣具有通過第1基板孔330的內(nèi)側(cè)面將移動限制于第1方向Xl和第2方向X2的被限制面121b-l。在將第1連接器100安裝于第1基板 300的狀態(tài)(即,在進(jìn)行了第1觸頭110和第1基板300之間的軟釬焊的狀態(tài))下,在被限制面121b-l和第1基板孔330的內(nèi)側(cè)面之間,在第1方向Xl和第2方向X2上形成間隔。如圖3所示,在第1主體部121(第1部分121a)的表面上,存在沒有形成后述的孔126的平坦面,該平坦面在相對于第1基板300裝載第1連接器100時,起作通過舉起第1連接器 100而進(jìn)行搬運(yùn)的搬運(yùn)裝置(沒有圖示)的吸附部(沒有圖示)來被吸附保持的被吸附部 127之功能。 如圖4所示,第1凸緣部122被形成于第1主體部121的第1部分121a的外緣 (第1部分121a的四邊)。嵌合方向X3上的第1凸緣部122的厚度用與嵌合方向X3上的第1主體部121的第1部分121a的厚度相同的尺寸來設(shè)定。在將第1連接器100裝載在第1基板300上的狀態(tài)下,構(gòu)成第1殼體120,使得在第1凸緣部122和第1基板300的表面310之間形成間隔。通過這樣構(gòu)成第1殼體120,即使是在第1殼體120和第1觸頭110 上在尺寸上或者形狀上多少產(chǎn)生了制造誤差的情況下,在將第1連接器100裝載到第1基板300上的狀態(tài)下,也能夠使第1觸頭110的第1端子部111的第1對接面Illa可靠地對接到第1基板300的焊盤311上。但是,也可以構(gòu)成為使得第1凸緣部122物理地接觸到第1基板300的表面310。在將第1連接器100安裝于第1基板300的狀態(tài)下,第1凸緣部 122在嵌合方向X3上相對除了第1基板孔330之外的第1基板300的基板部分重疊。艮口, 被形成使得投影到第1基板300上的包含第1凸緣部122的第1殼體120的外形,不會裝進(jìn)與嵌合方向X3正交的平面內(nèi)的第1基板孔330的外形內(nèi)。這樣,通過構(gòu)成使得第1凸緣部122在嵌合方向X3上相對除了第1基板孔330之外的第1基板300的基板部分而重疊, 即使是在對第1連接器100施加了任何的荷重或者沖擊的情況下,也能夠回避在第1觸頭 110上施加過剩的變形荷重,能夠提高所謂連接器擺動(煽)強(qiáng)度。而且,在本實(shí)施例中, 盡管第1凸緣部122被形成于第1主體部121的第1部分121a的四邊,但是具體的構(gòu)成不局限于此,還可以構(gòu)成為使得在將第1連接器100安裝于第1基板300的狀態(tài)下,第1殼體 120的至少一部分在嵌合方向X3上相對除了第1基板孔330之外的第1基板300的基板部分重疊。 第1突出部123支撐第1觸頭110的第1接觸部113。在本實(shí)施例中,如圖7所示, 在將第1連接器100安裝于第1基板300的狀態(tài)下,第1突出部123突出于第1基板300 的背面320側(cè),如圖9所示,在第1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器200之間的嵌合狀態(tài)下,設(shè)定嵌合方向X3上的第1突出部123的尺寸,使得第1突出部123進(jìn)入到第2基板孔430內(nèi)。銷部124,被形成為使得在第1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器200之間的嵌合狀態(tài)下, 進(jìn)入到第2連接器200的第2殼體220上所形成的銷收容部223內(nèi)(參考圖幻,并且通過銷收容部223的內(nèi)側(cè)面使移動被限制在第1方向Xl和第2方向X2。在本實(shí)施例中,如圖7 所示,在將第1連接器100安裝于第1基板300的狀態(tài)下,銷部IM突出于第1基板300的背面320側(cè),如圖10所示,在第1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器200之間的嵌合狀態(tài)下,設(shè)定嵌合方向X3上的銷部124的尺寸,使得銷部IM進(jìn)入到第2基板孔430內(nèi)。收容部125,如圖4和圖7所示,被構(gòu)成為使得在第2連接器200側(cè)開口,在第1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器200之間的嵌合時,收容第2殼體220和第2觸頭210的一部分。圖2和圖7所示的符號126,是第1殼體120上所形成的孔,是在第1觸頭110和第1殼體120之間的插入成型時,需要由金屬模的突起等來抑制第1觸頭110的運(yùn)動,作為其結(jié)果而形成的孔。第2連接器200是所謂插座連接器,如圖2、圖5、圖6所示,包括多個第2觸頭210和用于保持第2觸頭210的第2殼體220。第2觸頭210被嵌入到第2殼體220。第2觸頭210由導(dǎo)電性的銅合金成型,如圖2、圖5、圖6所示,在第2方向X2上的第2殼體220的兩側(cè),其以預(yù)定間距在并列的狀態(tài)下分別被多個配置于第1方向Xl上。在第2方向X2上的第2殼體220的一側(cè)所并列配置的多個第2觸頭210和在第2方向X2上的第2殼體220的另一側(cè)所并列配置的多個第2觸頭210,以由嵌合方向X3和第1方向Xl 所規(guī)定的平面為基準(zhǔn)被配置為面對稱。第2觸頭210,如圖8所示,一體地具有第2端子部211、第2端子部211上所連設(shè)的第2直線部212、從第2直線部212向著嵌合方向X3而突出形成的被保持部213、第2直線部212上所連設(shè)的彈簧部214、以及在彈簧部214的前端部在第2方向X2上突出的第2 接觸部215。第2端子部211被軟釬焊而連接到第2基板400的表面410所形成的焊盤411上 (參考圖幻。第2端子部211從第2殼體220向著第2方向X2突出,露出于第2殼體220 的外部。第2端子部211具有在第2基板400的表面410上對接的第2對接面211a。投影到與嵌合方向X3正交的平面上(第1基板300)的包含第2端子部211的第2連接器200 的外形,被形成為使得裝進(jìn)第1基板孔330的外形內(nèi)。此外,在本實(shí)施例中,如圖9所示,在第1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器200之間的嵌合狀態(tài)下,設(shè)定嵌合方向X3上的第2端子部 211的尺寸,使得除了第2觸頭210和第2殼體220的一部分之外,第2端子部211的一部分也進(jìn)入到第1基板孔330內(nèi)。如圖8所示,第2直線部212沿著第2方向X2延伸。如圖8所示,被保持部213從第2直線部212向著嵌合方向X3被突出形成,并且被壓入到第2殼體220上所形成的保持部225且以固定狀態(tài)被保持。彈簧部214,由在第2直線部212上所連設(shè)且沿著嵌合方向X3延伸的第1部分 21 、在第1部分21 上所連設(shè)且沿著第2方向X2延伸的第2部分214b、以及在第2部分214b上所連設(shè)且向著嵌合方向X3延伸的第3部分2Hc構(gòu)成,且在整體形狀上呈現(xiàn)-字狀。在本實(shí)施例中,如圖8所示,在將第2連接器200安裝于第2基板400上的狀態(tài)下,第3 部分2Hc的一部分位于第2基板孔430內(nèi),并且第3部分2Hc的另一部分在第2基板孔 430的上方并位于第2基板400的表面410側(cè),如圖9所示,在第1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器200之間的嵌合狀態(tài)下,設(shè)定嵌合方向X3上的第3部分2Hc的尺寸,使得第3部分2Hc 的一部分位于第1基板孔330內(nèi)。如圖8所示,第2接觸部215在位于第1連接器100側(cè)的第3部分2Hc的前端部向第2方向X2突出。在第1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器200之間的嵌合時,彈簧部214彈性變形,第2接觸部215接觸并電氣連接到第1觸頭110的第1接觸部113。第2殼體220由絕緣性的樹脂成型,如圖5、6、8所示,具有第2主體部221 ;在第 2主體部221的外邊緣所形成的第2凸緣部222 ;以在第1方向Xl上相互分離的位置而在第2主體部221上分別形成的一對銷收容部223 ;以在第2方向X2上相互分離的位置而在第2主體部221上所凹設(shè)的一對收容凹部224 ;在第2方向X2上的收容凹部224的兩個外側(cè)所形成的一對保持部225。如圖8所示,第2主體部221具有在將第2連接器200安裝于第2基板400的狀態(tài)下在第2基板孔430的上方位于第2基板400的表面410側(cè)的第1部分221a和在將第2連接器200安裝于第2基板400的狀態(tài)下位于第2基板孔430內(nèi)的第2部分221b。第2 部分221b,在第2連接器200相對第2基板400的安裝時,在將第2連接器200裝載到第2 基板400上的狀態(tài)(即,在沒有進(jìn)行第2觸頭210和第2基板400之間的軟釬焊的狀態(tài)) 下,在外緣具有通過第2基板孔430的內(nèi)側(cè)面將移動限制于第1方向Xl和第2方向X2的被限制面221b-l。在將第2連接器200安裝于第2基板400的狀態(tài)(即,在進(jìn)行了第2觸頭210和第2基板400之間的軟釬焊的狀態(tài))下,在被限制面221b-l和第2基板孔430的內(nèi)側(cè)面之間,在第1方向Xl和第2方向X2上形成間隔。如圖5所示,一對銷收容部223和一對收容凹部2M所包圍的位置的第2主體部221 (第1部分221a)的表面,在將第2連接器200裝載到第2基板400時,起作通過舉起第2連接器200而進(jìn)行搬運(yùn)的搬運(yùn)裝置(沒有圖示)的吸附部(沒有圖示)來被吸附保持的平坦?fàn)畹谋晃讲? 之功能。第2凸緣部222,如圖5和圖6所示,被形成于第2主體部221的第1部分221a的外緣(具體地,為第2方向X2上的第1部分221a的兩邊)。在將第2連接器200裝載在第 2基板400上的狀態(tài)下,構(gòu)成第2殼體220,使得在第2凸緣部222和第2基板400的表面 410之間形成間隔。通過這樣構(gòu)成第2殼體220,即使是在第2凸緣部222和第2觸頭210 上產(chǎn)生了尺寸上或者形狀上的多少制造誤差的情況下,在將第2連接器200裝載到第2基板400上的狀態(tài)下,也能夠使第2觸頭210的第2端子部211的第2對接面211a可靠地對接到第2基板400的焊盤411上。但是,也可以構(gòu)成為使得第2凸緣部222物理地接觸到第 2基板400的表面410。第2凸緣部222,在將第2連接器200安裝于第2基板400的狀態(tài)下,在嵌合方向X3上相對除了第2基板孔430之外的第2基板400的基板部分重疊。艮口, 被形成使得投影到第2基板400上的包含第2凸緣部222的第2殼體220的外形,不會裝進(jìn)與嵌合方向X3正交的平面內(nèi)的第2基板孔430的外形內(nèi)。這樣,通過構(gòu)成使得第2凸緣部222在嵌合方向X3上相對除了第2基板孔430之外的第2基板400的基板部分重疊,從而即使是在對第2連接器200施加了任何的荷重或者沖擊的情況下,也能夠回避在第2觸頭210上施加過剩的變形荷重,能夠提高所謂連接器擺動強(qiáng)度。而且,在本實(shí)施例中,盡管第2凸緣部222被形成于第2主體部221的第1部分221a的兩邊,但是具體的構(gòu)成不局限于此,還可以構(gòu)成為使得在將第2連接器200安裝于第2基板400的狀態(tài)下,第2殼體220 的至少一部分在嵌合方向X3上相對除了第2基板孔430之外的第2基板400的基板部分重疊。銷收容部223被構(gòu)成為如圖5和圖6所示,在第1方向Xl上的第2主體部221 的兩側(cè),以在嵌合方向X3上貫通第2主體部221的狀態(tài)下形成,并且在第1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器200之間的嵌合狀態(tài)下,收容第1殼體120上所形成的銷部124,限制在第1方向Xl和第2方向X2上的銷部124的移動。在本實(shí)施例中,如圖8所示,在將第2連接器 200安裝于第2基板400上的狀態(tài)下,如圖10所示,銷收容部223的一部分位于第2基板孔430內(nèi),并且銷收容部223的另一部分在第2基板孔430的上方位于第2基板400的表面410側(cè),在第1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器200之間的嵌合狀態(tài)下,設(shè)定嵌合方向X3上的銷收容部223的尺寸,使得銷收容部223的一部分位于第1基板孔330內(nèi)。收容凹部224,向著第1連接器100側(cè)開口,收容第2觸頭210的彈簧部214。在本實(shí)施例中,如圖8所示,在將第2連接器200安裝于第2基板400上的狀態(tài)下,收容凹部 224的一部分位于第2基板孔430內(nèi),并且收容凹部2M的另一部分在第2基板孔430的上方位于第2基板400的表面410側(cè),如圖9所示,在第1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器200之間的嵌合狀態(tài)下,設(shè)定嵌合方向X3上的收容凹部224的尺寸,使得收容凹部224的一部分位于第1基板孔330內(nèi)。如圖8所示,保持部225以在嵌合方向X3上貫通的狀態(tài)被形成于第2主體部221, 并且以固定狀態(tài)保持第2觸頭210的被保持部213。如圖2所示,第1基板300具有形成了焊盤311的表面310 ;背面320 ;在嵌合方向X3上貫通表面背面的矩形狀的第1基板孔330。如圖2所示,第2基板400具有形成了焊盤411的表面410 ;背面420 ;在嵌合方向X3上貫通表面背面的矩形狀的第2基板孔430。第1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器200,在使第1基板300的背面320和第2基板400 的表面410相互對置的狀態(tài)下進(jìn)行相互嵌合。在本實(shí)施例中,第1基板300和第2基板400被構(gòu)成作為硬質(zhì)印刷基板。但是,第 1基板300和第2基板400的具體形式不局限于硬質(zhì)印刷基板,例如,還可以是PFC等的柔
性基板。在本實(shí)施例中,在第1基板300和第2基板400之間,設(shè)置了隔離體(沒有圖示), 如圖9所示,在第1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器200之間的嵌合時,在第1基板300和第2基板400之間形成預(yù)定的間隔S。但是,也可以構(gòu)成為在第1基板300和第2基板400之間不設(shè)置隔離體,第1基板300和第2基板400相互物理地接觸。在這樣得到的本實(shí)施例的連接器裝置中,通過形成為使得投影到與嵌合方向X3 正交的平面上的包含第2端子部211的第2連接器200的外形裝進(jìn)第1基板孔330的外形內(nèi),在第1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器200之間的嵌合時,由于除了第2觸頭210和第2殼體 220的一部分之外,第2端子部211的一部分也進(jìn)入到第1基板孔330內(nèi),因此能夠?qū)崿F(xiàn)嵌合方向X3上的連接器裝置整體的小型化。此外,通過第1觸頭110和第1殼體120的一部分被配置于第1基板孔330內(nèi),并且第2觸頭210和第2殼體220的一部分被配置于第2基板孔430內(nèi),能夠?qū)崿F(xiàn)嵌合方向 X3上的連接器裝置整體的小型化。通過構(gòu)成為使得第1殼體120的銷部IM和第2殼體220的銷收容部223,在第 1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器200之間的嵌合狀態(tài)下,跨越并延伸在第1基板孔330內(nèi)和第 2基板孔430內(nèi)之兩者上,從而不會阻礙連接器裝置整體的小型化,并且能夠充分地確保在嵌合方向X3上的銷部IM和銷收容部223的長度,因此能夠?qū)崿F(xiàn)第1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器200之間的圓滑嵌合以及在第1方向Xl和第2方向X2上的第1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器200之間的可靠的移動限制。通過第1觸頭110的第1接觸部113和第2觸頭210的彈簧部214的第3部分 2Hc,在第1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器200之間的嵌合狀態(tài)下,跨越并延伸在第1基板孔330 和第2基板孔430之兩者上,并且第2觸頭210的第2接觸部215被形成在第3部分2Hc 的第1連接器100側(cè)的前端部,從而不會阻礙連接器裝置整體的小型化,能夠充分地確保第 1觸頭110和第2觸頭210之間的接觸有效長度。下面,基于圖11說明本實(shí)施例的連接器裝置的變形例。這里,第1觸頭110的第 1端子部111’的構(gòu)成和第1基板300的配置狀態(tài)以外的構(gòu)成,由于是與前述的連接器裝置完全相同,因此,對于第1觸頭110的第1端子部111’的構(gòu)成和第1基板300的配置狀態(tài)以外的構(gòu)成,省略說明。首先,在本變形例中,如圖11所示,第1基板300的表面背面變成與圖1到圖10 所示的前述的實(shí)施例相反。即,在本變形例中,在使形成了焊盤(在圖11中沒有圖示)的表面310與第2基板400對置的狀態(tài)下,配置第1基板300。而且,在本變形例中,第1觸頭110的第1端子部111’,從第2方向X2上的第1直線部112的端部通過第1基板孔330內(nèi)而延伸到第1基板300的表面310側(cè)為止,并且通過軟釬焊而連接到與第2基板400對置的第1基板300的表面310上所形成的焊盤(在圖 11中沒有圖示)。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具有第1基板孔的第1基板上所安裝的第1連接器;和在第2基板上所安裝的第2連接器,投影到與所述第1連接器和所述第2連接器之間的嵌合方向正交的平面上的所述第2 連接器的外形被形成為收納到所述第1基板孔的外形內(nèi)。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連接器具有第1觸頭和保持所述第1觸頭的第1殼體,所述第2連接器具有第2觸頭和保持所述第2觸頭的第2殼體,所述第2觸頭具有在與所述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從所述第2殼體突出的第2端子部,投影到與所述嵌合方向正交的平面上的包括所述第2端子部的所述第2連接器的外形被形成為收納到所述第1基板孔的外形內(nèi)。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殼體的第1主體部具有第1被限制部,該第1被限制部在將所述第1連接器安裝到所述第1基板上的狀態(tài)下,通過所述第1基板孔的內(nèi)側(cè)面被限制移動。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觸頭具有與所述第2觸頭接觸的第1接觸部,所述第1殼體具有支撐所述第1接觸部的第1突出部,在將所述第1連接器安裝到所述第1基板上時,所述第1接觸部的一部分和所述第1 突出部的一部分分別越過所述第1基板孔而突出于所述第1基板的背面?zhèn)取?br>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基板上所安裝的所述第1連接器,具有在與所述第2基板上所安裝的所述第2 連接器的嵌合時與所述第2連接器的銷收容部進(jìn)行嵌合的銷部,所述銷部的一部分被收容到所述第1基板孔,并且所述銷部的另一部分越過所述第1基板孔而突出于所述第1基板的背面?zhèn)取?br>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殼體的至少一部分,進(jìn)入到所述第2基板上所設(shè)置的第2基板孔。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殼體的第2主體部具有第2被限制部,該第2被限制部在將所述第2連接器安裝到所述第2基板上的狀態(tài)下,通過所述第2基板孔的內(nèi)側(cè)面被限制移動。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觸頭具有彈簧部,該彈簧部具有與所述第1觸頭接觸的第2接觸部,所述第2殼體具有收容所述彈簧部的收容凹部,在將所述第2連接器安裝于所述第2基板上時,所述彈簧部的一部分和所述收容凹部的一部分分別位于所述第2基板孔,所述彈簧部的另一部分和所述收容凹部的另一部分分別越過所述第2基板孔而突出于所述第2基板的表面?zhèn)取?br>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基板上所安裝的所述第2連接器,具有在與所述第1基板上所安裝的所述第1 連接器的嵌合時收容所述第1連接器的銷部的銷收容部,所述銷收容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2基板孔,所述銷收容部的另一部分越過所述第2基板孔而突出于所述第2基板的表面?zhèn)取?br>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到9的任一項(xiàng)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連接器具有在被安裝于所述第1基板上時,在所述第1基板的表面上所安裝的第1凸緣部。
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到9的任一項(xiàng)所述的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連接器具有在被安裝于所述第2基板上時,在所述第2基板的表面上所安裝的第2凸緣部。
12.一種連接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1基板孔的第1基板;第2基板;在所述第1基板上所安裝的第1連接器; 和在所述第2基板上所安裝的第2連接器,投影到與所述第1連接器和所述第2連接器之間的嵌合方向正交的平面上的所述第2 連接器的外形被形成為收納到所述第1基板孔的外形內(nèi)。
1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連接器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連接器具有第1觸頭和保持所述第1觸頭的第1殼體, 所述第2連接器具有第2觸頭和保持所述第2觸頭的第2殼體,所述第2觸頭具有在與所述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從所述第2殼體突出的第2端子部,投影到與所述嵌合方向正交的平面上的包括所述第2端子部的所述第2連接器的外形被形成為收納到所述第1基板孔的外形內(nèi)。
1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連接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殼體的至少一部分,進(jìn)入到所述第2基板上所設(shè)置的第2基板孔。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用于實(shí)現(xiàn)連接器裝置整體之小型化的連接器和連接器裝置。連接器包括在具有第1基板孔(330)的第1基板(300)上所安裝的第1連接器(100)和在第2基板(400)上所安裝的第2連接器(200),投影到與第1連接器(100)和第2連接器(200)之間的嵌合方向正交的平面上的第2連接器(200)的外形被形成收納到第1基板孔(330)的外形內(nèi)。
文檔編號H01R13/46GK102570080SQ201110370710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12月28日
發(fā)明者內(nèi)藤丈晴 申請人:日本航空電子工業(yè)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diǎn)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