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一種散熱組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869445閱讀:162來源:國知局
一種散熱組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散熱組件,散熱組件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散熱體,第一散熱體包括第一吸熱部以及與第一吸熱部連接且沿第一碗狀曲面向第一吸熱部的側向延伸的第一散熱部,第一吸熱部用于與LED光源基板熱連接,第一散熱部包括多個呈柱狀設置的第一散熱肋條,多個第一散熱肋條沿第一吸熱部的周向彼此間隔設置且與第一吸熱部一體成型,多個第一散熱肋條進一步沿第一碗狀曲面向第一吸熱部的側向呈放射狀延伸。通過上述方式,本發(fā)明可以利用柱狀的第一散熱肋條將大部分的熱散出,提高散熱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散熱組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散熱【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散熱組件。

【背景技術】
[0002]LED光源因其光效高、耗電少等優(yōu)點已經成為新一代固體冷光源。由于LED光源無閃直流電,對眼睛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適用于家庭、商場、銀行、醫(yī)院、賓館以及飯店等各種場所長時間照明。LED光源的長時間照明容易產生很大的熱量,導致LED光源溫度高。高溫不但會導致LED光源發(fā)光不穩(wěn)定,使用壽命縮短,甚至有可能燒毀LED光源。因此需要將LED光源產生的熱量散出,通常是使用散熱器進行散熱。
[0003]現有技術的散熱器通常是通過多個片狀的鰭片組成,然后將其與LED光源基板熱連接,進而通過將LED光源基板的熱傳導到鰭片上,通過鰭片進行散熱。
[0004]由于現有技術是使用片狀的鰭片進行散熱,根據熱輻射原理,熱輻射線垂直與散熱體表面,這就使得鰭片與鰭片之間通過熱輻射出的熱量大部分又回到相鄰的鰭片當中,具體如圖1所示,且鰭片式散熱體結構通透性不高,空氣對流系數非常小,使得真正向外散出的熱量只占全部熱量的一小部分,只有自然對流空氣帶走部分熱量,散熱效果不佳。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散熱組件,能夠提高散熱效果,有效降低成本。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散熱組件,散熱組件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散熱體,第一散熱體包括第一吸熱部以及與第一吸熱部連接且沿第一碗狀曲面向第一吸熱部的側向延伸的第一散熱部,第一吸熱部用于與LED光源基板熱連接,第一散熱部包括多個呈柱狀設置的第一散熱肋條,多個第一散熱肋條沿第一吸熱部的周向彼此間隔設置且與第一吸熱部一體成型,多個第一散熱肋條進一步沿第一碗狀曲面向第一吸熱部的側向呈放射狀延伸。
[0007]其中,散熱組件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二散熱體,第二散熱體包括第二吸熱部、第二散熱部以及環(huán)狀固定部,其中第二散熱部與第二吸熱部連接且沿第二碗狀曲面向第二吸熱部的側向延伸,環(huán)狀固定部設置于第二散熱部的外圍且與第二散熱部連接,第二吸熱部和第二散熱部設置于第一碗狀曲面內,且第二吸熱部與第一吸熱部彼此熱連接,并使得第一吸熱部經第二吸熱部與LED光源基板實現熱連接,環(huán)狀固定部用于固定多個第一散熱肋條,環(huán)狀固定部上設置有散熱氣流通孔。
[0008]其中,第二散熱部呈連續(xù)的碗狀結構,或者第二散熱部包括多個呈柱狀設置的第二散熱肋條,多個第二散熱肋條沿第二吸熱部的周向彼此間隔設置,多個第二散熱肋條進一步沿第二碗狀曲面向第二吸熱部的側向呈放射狀延伸。
[0009]其中,環(huán)狀固定部上設置有環(huán)形固定槽,用于同時接收多個第一散熱肋條的遠離第一吸熱部的一端,或者環(huán)狀固定部上間隔設置有多個離散固定槽,用于分別接收第一散熱肋條的遠離第一吸熱部的一端,或者第一散熱體進一步包括環(huán)狀裙緣,環(huán)狀裙緣與第一散熱肋條的遠離第一吸熱部的一端一體成型,環(huán)狀固定部與環(huán)狀裙緣彼此固定。
[0010]其中,第一碗狀曲面和第二碗狀曲面之間的平均間距為大于5毫米且小于20毫米。
[0011]其中,散熱組件包括至少兩個第一散熱體,至少兩個第一散熱體的第一吸熱部彼此疊放,至少兩個第一散熱體的第一散熱肋條設置于同一第一碗狀曲面內,且彼此錯開預定角度設直。
[0012]其中,至少兩個第一散熱體的第一吸熱部分別包括筒狀固定部,至少兩個第一散熱體的筒狀固定部以緊配合方式彼此嵌套。
[0013]其中,相鄰的第一散熱肋條的間距或者相鄰的第二散熱肋條的平均間距為大于2毫米且小于15毫米。
[0014]其中,第一散熱肋條和第二散熱肋條的橫截面呈圓形、橢圓形或半圓形設置。
[0015]其中,在從第一散熱體或第二散熱體的頂部觀察時,多個第一散熱肋條相對第一吸熱部的中心或者多個第二散熱肋條相對第二吸熱部的中心呈徑向直線陣列排布、S形曲線陣列排布或螺旋形曲線陣列排布。
[0016]其中,第一散熱體或第二散熱體采用以下方式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任意組合制成:金屬板材的沖壓工藝、金屬材料的壓鑄工藝以及塑料材料的注塑工藝。
[0017]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區(qū)別于現有技術的情況,本發(fā)明通過將第一散熱部設置成沿第一碗狀曲面延伸,并且設置第一散熱部包括多個呈柱狀設置的第一散熱肋條,多個第一散熱肋條沿第一碗狀曲面向第一吸熱部的側向呈放射狀延伸。因此,根據熱輻射原理,在第一散熱部的第一散熱肋條進行散熱時,柱狀的第一散熱肋條的熱量垂直于其表面散出,將使得大部分的熱都可以散出到外部,從而提高了散熱的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現有技術的散熱器散熱原理圖;
[0019]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散熱組件的分解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散熱組件的散熱原理圖;
[0021]圖4是圖2所示的散熱組件的組合狀態(tài)的剖視圖;
[0022]圖5是圖2所示的散熱組件的氣流流向示意圖;
[0023]圖6是圖2所示的散熱組件的第一散熱肋條和第二散熱肋條的排布結構示意圖;
[0024]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散熱組件的分解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8是圖7所示的散熱組件組合狀態(tài)的剖視圖;
[0026]圖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散熱組件的分解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10是圖9所示的散熱組件在組合狀態(tài)下的剖視圖;
[0028]圖11是制造第一散熱體的方法的流程圖;
[0029]圖12是對應圖11所示的方法的狀態(tài)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在說明書及權利要求書當中使用了某些詞匯來指稱特定的組件。所屬領域中的技術人員應可理解,制造商可能會用不同的名詞來稱呼同樣的組件。本說明書及權利要求書并不以名稱的差異來作為區(qū)分組件的方式,而是以組件在功能上的差異來作為區(qū)分的基準。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
[0031]請參閱圖2,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散熱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不,本實施例的散熱組件10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散熱體11。第一散熱體11包括第一吸熱部12以及與第一吸熱部12連接且沿第一碗狀曲面Ml向第一吸熱部12的側向延伸的第一散熱部13,第一吸熱部12用于與LED光源基板熱連接,第一散熱部13包括多個呈柱狀設置的第一散熱肋條130,多個第一散熱肋條130沿第一吸熱部12的周向彼此間隔設置且與第一吸熱部12 —體成型,多個第一散熱肋條130進一步沿第一碗狀曲面Ml向第一吸熱部12的側向呈放射狀延伸。
[0032]其中,第一吸熱部12與LED光源基板熱連接的方式包括:第一吸熱部12與LED光源基板直接接觸,或者通過下面描述的第二散熱體的第二吸熱部或其他導熱元件與LED光源基板間接連接,以使得LED光源基板上產生的熱量傳導至第一吸熱部12。只要實現將LED光源基板上產生的熱量傳導至第一吸熱部12即可,本實施例對LED光源基板與第一吸熱部12的連接方式不作限制。
[0033]請參閱圖3,根據熱輻射原理,在第一散熱部13的第一散熱肋條130進行散熱時,柱狀的第一散熱肋條130的熱量垂直于其表面散出,將使得大部分的熱都可以散出到外部,由實驗可得,本實施例的第一散熱肋條130可將90%以上的熱量散出到外部中。因此相對于圖1所示的現有技術的散熱器,本實施例的散熱組件的散熱效果大大提高。
[0034]請一并參閱圖2和圖4,圖4是圖2所示的散熱組件組合狀態(tài)的剖視圖。為了進一步提高散熱組件10的散熱效果,本實施例的散熱組件10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第二散熱體14,其中,本實施例以散熱組件10只包括一個第二散熱體14為例子進行闡述。第二散熱體14包括第二吸熱部140、第二散熱部141以及環(huán)狀固定部143。
[0035]其中,第二吸熱部140與第一吸熱部12彼此熱連接,并使得第一吸熱部12經第二吸熱部140與LED光源基板實現熱連接。
[0036]第二散熱部141與第二吸熱部140連接且沿第二碗狀曲面M2向第二吸熱部140的側向延伸。第二散熱部141包括多個呈柱狀設置的第二散熱肋條142,多個第二散熱肋條142沿第二吸熱部140的周向彼此間隔設置且與第二吸熱部140 —體成型,多個第二散熱肋條142進一步沿第二碗狀曲面M2向第二吸熱部140的側向呈放射狀延伸。
[0037]第二吸熱部140和第二散熱部141設置于第一碗狀曲面Ml內。即第一碗狀曲面Ml的直徑大于第二碗狀曲面M2的直徑。并且第一碗狀曲面Ml和第二碗狀曲面M2之間的平均間距e2為大于5毫米且小于20毫米。其中,平均間距e2是沿第一碗狀曲面Ml和第二碗狀曲面M2延伸方向測量的至少兩個間距的平均值,例如最頂部間距和最底部間距的平均值。
[0038]環(huán)狀固定部143設置于第二散熱部141的外圍且與第二散熱部141連接。環(huán)狀固定部143用于固定第一散熱肋條130。具體而言,環(huán)狀固定部143上間隔設置有多個離散固定槽144,用于分別接收第一散熱肋條130的遠離第一吸熱部12的一端。
[0039]其中,環(huán)狀固定部143包括底部146和自底部146向底部146側向延伸的側壁147,其中側壁147垂直于底部146。在底部146沿著側壁147的邊緣向上設置一環(huán)形突起148。固定槽144在側壁147上形成并穿過環(huán)形突起148。因此,在固定第一散熱肋條130時,第一散熱肋條130的一部分被固定槽144位于側壁147的部分收容,第一散熱肋條130的端部插入固定槽144位于環(huán)形突起148內的部分。由此可以提高固定槽144的固定作用。
[0040]應理解,固定槽144的間隔和第一散熱肋條130的間隔相等。
[0041]本實施例中,環(huán)狀固定部143上還設置有散熱氣流通孔145,具體為在環(huán)狀固定部143的底部146上設置。散熱氣流通孔145用于形成通氣氣流。具體的氣流流向請參閱圖5的氣流線所示,氣體可以通過散熱氣流通孔145進入散熱組件10內,并進一步通過第一散熱肋條130和第二散熱肋條142之間的空隙散出。
[0042]為了進一步提高散熱組件10的散熱效果,本實施例的散熱組件10包括至少兩個第一散熱體11,至少兩個第一散熱體11的第一吸熱部12彼此疊放,至少兩個第一散熱體11的第一散熱肋條130設置于同一第一碗狀曲面Ml內,且彼此錯開預定角度設置。本實施例以第一散熱體11為兩個進行舉例說明。
[0043]如圖2和圖4所示,兩個第一散熱體11的第一散熱肋條130彼此等間距間隔設置。兩個第一散熱體11的第一吸熱部12分別包括筒狀固定部121和環(huán)狀連接部122。兩個第一散熱體11的筒狀固定部121以緊配合方式彼此嵌套,并進一步與第二吸熱部140熱連接。環(huán)狀連接部122設置在筒狀固定部121的頂部,并沿筒狀固定部121的側向延伸形成,筒狀固定部121與環(huán)狀連接部122—體成型。其中,本實施例的第一散熱肋條130是自環(huán)狀連接部122遠離筒狀固定部121的一端沿第一碗狀曲面呈放射狀延伸。本實施例中,筒狀固定部121沿其徑向的截面形狀可為長方形或者梯形。
[0044]本實施例中,相鄰的第一散熱肋條130的間距或者相鄰的第二散熱肋條142的平均間距ell為大于2毫米且小于15毫米。其中,平均間距ell是沿相鄰的第一散熱肋條130或者相鄰的第二散熱肋條142延伸方向測量的至少兩個間距的平均值,例如最頂部間距和最底部間距的平均值。
[0045]由于本實施例中,兩個第一散熱體11的第一散熱肋條130彼此等間距間隔設置,因此每個第一散熱體11的第一散熱肋條130的平均間距el為大于4毫米且小于30毫米。
[0046]本實施例中,第一散熱肋條130和第二散熱肋條142的橫截面呈圓形、橢圓形或半圓形設置。
[0047]請參閱圖6所示,從第一散熱體11或第二散熱體14的頂部觀察時,多個第一散熱肋條130相對第一吸熱部12的中心或者多個第二散熱肋條142相對第二吸熱部140的中心呈徑向直線陣列排布(圖6 a)、S形曲線陣列排布(圖6 b)或螺旋形曲線陣列排布(圖6 c)。
[0048]承前所述,本實施例的散熱組件10通過設置柱狀形狀的第一散熱肋條130和柱狀形狀的第二散熱肋條142,提高了散熱效果。
[0049]另外,第一散熱體11和第二散熱體14的第一散熱部13和第二散熱部141之間形成足夠大的層間隙,且每個散熱體的散熱部的多個散熱肋條間設置充分理想的肋條間距,使得整個散熱組件成鏤空結構,散熱組件10任意放置熱工作,無任何熱氣流團和散熱表面死角,大大提高空氣自然對流系數。
[0050]其中,第一散熱體11或第二散熱體14采用以下方式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任意組合制成:金屬板材的沖壓工藝、金屬材料的壓鑄工藝以及塑料材料的注塑工藝。
[0051]應理解,若第一散熱體11或第二散熱體14由塑料材料制成時,該塑料材料為高導熱高輻射的塑料材料。
[0052]請參閱圖7和圖8,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散熱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7所示的散熱組件組合狀態(tài)的剖視圖。如圖7和圖8所示,本實施例的散熱組件20依然包括兩個第一散熱體21以及第二散熱體24。其中,第一散熱體21依然包括第一吸熱部22和第一散熱部23,第一吸熱部22依然包括筒狀固定部221,第一散熱部23依然包括多個柱狀的第一散熱肋條230。第二散熱體24依然包括第二吸熱部240、第二散熱部241以及環(huán)狀固定部242。
[0053]其中,本實施例的散熱組件20與前文所述的散熱組件10的不同之處在于:第一,本實施例的第二散熱部241呈連續(xù)的碗狀結構。第二,本實施例的環(huán)狀固定部242省略了固定槽。第三,本實施例的兩個第一吸熱部22的筒狀固定部221中的至少一個的底部開通。
[0054]其中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為彼此疊放結構中位于下方的筒狀固定部221的底部是開通的,由此有利于將上方的筒狀固定部221在緊配合嵌套時直接與第二吸熱部240熱接觸。防止了兩個筒狀固定部221的底部均為封閉式時,上方的筒狀固定部221與下方的筒狀固定部221接觸不良而引起的導熱效果不佳的情況。
[0055]請參閱圖9和圖10,圖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散熱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圖9所示的散熱組件在組合狀態(tài)下的剖視圖。如圖9和圖10所示,本實施例的散熱組件30依然包括第一散熱體31以及第二散熱體34。其中,第一散熱體31依然包括第一吸熱部32和第一散熱部33,第一吸熱部32依然包括筒狀固定部321和環(huán)狀連接部322,第一散熱部33依然包括多個柱狀的第一散熱肋條330。第二散熱體34依然包括第二吸熱部340、第二散熱部341以及環(huán)狀固定部343。其中,第二散熱部341依然包括多個柱狀的第二散熱肋條342。
[0056]其中,本實施例的散熱組件30與前文所述的散熱組件10的不同之處在于:第一,本實施例的環(huán)狀連接部322間隔設置有多個散熱通孔323。散熱通孔323與環(huán)狀固定部343上的散熱通孔344配合,進一步提高散熱效果。第二,本實施例的環(huán)狀固定部343省略了固定槽,并且在環(huán)狀固定部343的外側形成向外凸出的凸邊345。第三,第一散熱體31為一個,第一散熱體31進一步包括環(huán)狀裙緣331,環(huán)狀裙緣331與第一散熱肋條330的遠離第一吸熱部32的一端一體成型,環(huán)狀固定部343與環(huán)狀裙緣331彼此固定。具體而言,環(huán)狀裙緣331與環(huán)狀固定部343彼此固定時,凸邊345承載著環(huán)狀裙緣331的端部。第四,相鄰的兩根第一散熱肋條330的平均間距el3為大于2毫米小于15毫米,即與前文所述的散熱組件10組裝后的相鄰的第一散熱肋條130的平均間距ell相等。
[0057]本發(fā)明還基于前文的散熱組件10提供了一種散熱組件的制造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本實施例提供的是制造散熱組件10的第一散熱體11的方法。請參閱圖11和圖12,圖11是制造第一散熱體11的方法的流程圖,圖12是對應圖11的方法的狀態(tài)圖。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0058]步驟S1:提供一板材100,其中以板材100的中心位置為圓心,預設距離為半徑定義一圓形的中部200 ;
[0059]步驟S2:沿圓形的中部200的周向間隔的裁切掉預設大小的板材,以在圓形的中部200的周向間隔形成多個片狀的延伸部300,具體如圖11所示;
[0060]步驟S3:在片狀的延伸部300與圓形的中部200的連接處分別切割兩條間隔的縫隙400,并進一步將該兩條間隔的縫隙400分別對應的片狀的延伸部300的部分向相反的方向彎折,以形成柱狀的延伸部300,進一步沿著第一碗狀曲面彎折柱狀的延伸部300,從而形成前文所述的第一散熱肋條13。
[0061]步驟S4:以圓形的中部200的圓心為圓心,在圓形的中部200內進一步定義一圓形中部500,對圓形中部500進行拉伸,以形成前文所述的筒狀固定部121,圓形的中部200的未進行拉伸的部分形成前文所述的環(huán)狀連接部122。
[0062]因此,本發(fā)明的第一散熱體11的結構是一體成型的。
[0063]其中,采用以下方式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任意組合制成:金屬板材的沖壓工藝、金屬材料的壓鑄工藝以及塑料材料的注塑工藝。
[0064]應理解,在制作第二散熱體14或者其他散熱組件20和30時,其方法原理與本實施例所述的類似。在此不再贅述。
[0065]綜上,本發(fā)明通過柱狀的第一散熱肋條和第二散熱肋條進行散熱,提高了散熱效果O
[0066]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fā)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散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組件包括至少一個第一散熱體,所述第一散熱體包括第一吸熱部以及與所述第一吸熱部連接且沿第一碗狀曲面向所述第一吸熱部的側向延伸的第一散熱部,所述第一吸熱部用于與LED光源基板熱連接,所述第一散熱部包括多個呈柱狀設置的第一散熱肋條,多個所述第一散熱肋條沿所述第一吸熱部的周向彼此間隔設置且與所述第一吸熱部一體成型,所述多個第一散熱肋條進一步沿所述第一碗狀曲面向所述第一吸熱部的側向呈放射狀延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組件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二散熱體,所述第二散熱體包括第二吸熱部、第二散熱部以及環(huán)狀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二散熱部與所述第二吸熱部連接且沿第二碗狀曲面向所述第二吸熱部的側向延伸,所述環(huán)狀固定部設置于所述第二散熱部的外圍且與所述第二散熱部連接,所述第二吸熱部和所述第二散熱部設置于所述第一碗狀曲面內,且所述第二吸熱部與所述第一吸熱部彼此熱連接,并使得所述第一吸熱部經所述第二吸熱部與所述LED光源基板實現熱連接,所述環(huán)狀固定部用于固定多個所述第一散熱肋條,所述環(huán)狀固定部上設置有散熱氣流通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散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熱部呈連續(xù)的碗狀結構,或者所述第二散熱部包括多個呈柱狀設置的第二散熱肋條,所述多個第二散熱肋條沿所述第二吸熱部的周向彼此間隔設置,所述多個第二散熱肋條進一步沿所述第二碗狀曲面向所述第二吸熱部的側向呈放射狀延伸。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散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環(huán)狀固定部上間隔設置有多個離散固定槽,用于分別接收多個所述第一散熱肋條的遠離所述第一吸熱部的一端,或者所述第一散熱體進一步包括環(huán)狀裙緣,所述環(huán)狀裙緣與所述第一散熱肋條的遠離所述第一吸熱部的一端一體成型,所述環(huán)狀固定部與所述環(huán)狀裙緣彼此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散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碗狀曲面和所述第二碗狀曲面之間的平均間距為大于5毫米且小于20毫米。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組件包括至少兩個所述第一散熱體,所述至少兩個第一散熱體的所述第一吸熱部彼此疊放,所述至少兩個第一散熱體的所述第一散熱肋條設置于同一所述第一碗狀曲面內,且彼此錯開預定角度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散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兩個第一散熱體的所述第一吸熱部分別包括筒狀固定部,所述至少兩個第一散熱體的筒狀固定部以緊配合方式彼此嵌套。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所述的散熱組件,其特征在于,相鄰的所述第一散熱肋條的平均間距或者相鄰的所述第二散熱肋條的平均間距為大于2毫米且小于15毫米。
9.根據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所述的散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熱肋條和所述第二散熱肋條的橫截面呈圓形、橢圓形或半圓形設置。
10.根據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所述的散熱組件,其特征在于,在從所述第一散熱體或所述第二散熱體的頂部觀察時,所述多個第一散熱肋條相對所述第一吸熱部的中心或者所述多個第二散熱肋條相對所述第二吸熱部的中心呈徑向直線陣列排布、S形曲線陣列排布或螺旋形曲線陣列排布。
11.根據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所述的散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熱體或所述第二散熱體采用以下方式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任意組合制成:金屬板材的沖壓工藝、金屬 材料的壓鑄工藝以及塑料材料的注塑工藝。
【文檔編號】F21Y101/02GK104197287SQ201410387058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8月7日
【發(fā)明者】劉瓊 申請人:劉瓊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陇川县| 兰州市| 达州市| 新兴县| 元谋县| 金寨县| 德清县| 原阳县| 彭阳县| 浦北县| 东乡族自治县| 隆尧县| 南投县| 石阡县| 桂阳县| 望奎县| 谢通门县| 泰来县| 潮州市| 鹤山市| 芜湖市| 正安县| 永福县| 郑州市| 建昌县| 固始县| 黄石市| 龙岩市| 永城市| 柘城县| 大兴区| 连南| 仁寿县| 龙游县| 长治市| 潼关县| 西和县| 甘德县| 榆中县| 通河县| 荣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