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纖維束的擴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高分子復合材料的制造領域,詳細地講是一種增強纖維束的擴纖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自纖維增強預浸料廣泛應用后,生產(chǎn)更均勻更輕薄預浸料的需求明顯增大。為滿足這些需求和要求,有必要在浸漬樹脂前將增強纖維束展開,以降低增強纖維束厚度并使樹脂充分浸漬每股增強纖維。為生產(chǎn)均勻輕薄的纖維增強預浸料,通常是將薄的增強纖維束或小量單絲束平行排列同一方向來生產(chǎn)輕薄的預浸料。
[0003]
【發(fā)明內容】
[0004]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增強纖維束的擴纖方法,可擴展厚的增強纖維束來生產(chǎn)傳統(tǒng)厚度的纖維增強預浸料,降低成本,生產(chǎn)理想的纖維增強預浸料,并且可得到不同寬度的增強纖維片。
[0005]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增強纖維束的擴纖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強纖維束的擴纖裝置包含一組或多組限定增強纖維束位置的梳子,一組或多組控制增強纖維束張力的張力控制桿,一組或多組擴展增強纖維束寬度的振動桿,一根由多股互相平行的單股纖維組成的增強纖維束或多根互相平行的增強纖維束,通過梳子限定增強纖維束的位置,經(jīng)過張力控制桿及振動桿后,增強纖維束的纖維寬度被擴展到原增強纖維寬度的1-20倍,張力控制桿水平平行且張力控制桿高度可上下調節(jié),通過調節(jié)張力控制桿的水平高度控制增強纖維束的張力,增強纖維束張力大于等于5N,小于等于200N,張力控制桿能加熱,張力控制桿溫度大于等于20°C,小于等于150°C,振動桿可沿垂直于纖維行進方向左右振動和垂直于水平方向上下振動,振動桿的振動頻率大于等于2Hz,小于等于10Hz,振動桿振動幅度大于等于0.5mm,小于等于200mm,振動桿能加熱,振動桿溫度大于等于20°C,小于等于150°C,梳齒的間距相同,且梳齒的間距大于等于2mm,小于等于50mm,增強纖維束在通過梳子的時候貼靠到梳子的梳齒相同一側,使增強纖維束的間距與梳齒的間距一致。
[0006]增強纖維束是碳纖維、玻璃纖維、石英纖維、芳綸纖維的一種或幾種。張力控制桿的截面為圓形、橢圓形或凹凸形。振動桿截面為圓形、橢圓形或凹凸形,其直徑大于等于20mm,小于等于200mm。
[0007]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可擴展厚的增強纖維束來生產(chǎn)傳統(tǒng)厚度的纖維增強預浸料,降低成本生產(chǎn)理想的纖維增強預浸料,并且可得到不同寬度的增強纖維。
[0008]
【附圖說明】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0010]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1 ]圖2為梳子與增強纖維束相接觸的示意圖。
[0012]圖中I.張力控制桿,2.梳子,3.張力控制桿,4.振動桿,5.張力控制桿,6.增強纖維束。
[0013]
【具體實施方式】
[0014]本發(fā)明增強纖維束的擴纖裝置(如圖1)包含一組或多組限定增強纖維束6位置的梳子2,一組或多組控制增強纖維束6張力的張力控制桿1、張力控制桿3及張力控制桿5,一組或多組擴展增強纖維束6寬度的振動桿4,一根由多股互相平行的單股纖維組成的增強纖維束或多根互相平行的增強纖維束6,通過梳子2限定增強纖維束的位置,首先利用兩排交錯安放的梳子2保證增強纖維束6能夠平整、均勻地進入擴纖裝置,兩排梳子交錯安放(如圖2),使增強纖維束通過梳齒的時候能夠靠向梳齒的同側。經(jīng)過張力控制桿1、張力控制桿3及張力控制桿5及振動桿4后,增強纖維束6的纖維寬度被擴展到原增強纖維寬度的1-20倍,振動桿4及張力控制桿1、張力控制桿3及張力控制桿5加熱可使增強纖維表面的集束劑軟化,有利于增強纖維的擴展,為了使集束劑充分軟化,張力控制桿1、張力控制桿3及張力控制桿5水平平行且張力控制桿高度可上下調節(jié),通過調節(jié)張力控制桿的水平高度控制增強纖維束的張力,增強纖維束張力大于等于5N,小于等于200N,張力控制桿1、張力控制桿3及張力控制桿5能加熱,張力控制桿溫度大于等于20°C,小于等于150°C,振動桿4可沿垂直于纖維行進方向左右振動和垂直于水平方向上下振動,振動桿4的振動頻率大于等于2Hz,小于等于10Hz,振動桿4振動幅度大于等于0.5mm,小于等于200mm,振動桿4能加熱,振動桿4溫度大于等于20°C,小于等于150°C,梳齒的間距相同,且梳齒的間距大于等于2mm,小于等于50mm,增強纖維束6在通過梳子2的時候貼靠到梳子的梳齒相同一側,使增強纖維束的間距與梳齒的間距一致。增強纖維束6是碳纖維、玻璃纖維、石英纖維、芳綸纖維的一種或幾種。張力控制桿的截面為圓形、橢圓形或凹凸形。振動桿4截面為圓形、橢圓形或凹凸形,其直徑大于等于20mm,小于等于200mm。
[0015]本發(fā)明張力控制桿1、張力控制桿3及張力控制桿5可上下調節(jié),改變增強纖維束與張力桿的接觸面積從而改變纖維進入振動桿4時增強纖維張力的大小。增強纖維束6進入振動桿4,在振動桿4的作用下增強纖維束的單絲會變的分散,通過控制振動桿4的振動頻率以及振動幅度,可以得到不同寬度的增強纖維。
【主權項】
1.一種增強纖維束的擴纖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強纖維束的擴纖裝置包含一組或多組限定增強纖維束位置的梳子,一組或多組控制增強纖維束張力的張力控制桿,一組或多組擴展增強纖維束寬度的振動桿,一根由多股互相平行的單股纖維組成的增強纖維束或多根互相平行的增強纖維束,通過梳子限定增強纖維束的位置,經(jīng)過張力控制桿及振動桿后,增強纖維束的纖維寬度被擴展到原增強纖維寬度的1-20倍,張力控制桿水平平行且張力控制桿高度可上下調節(jié),通過調節(jié)張力控制桿的水平高度控制增強纖維束的張力,增強纖維束張力大于等于5N,小于等于200N,張力控制桿能加熱,張力控制桿溫度大于等于20°C,小于等于150°C,振動桿可沿垂直于纖維行進方向左右振動和垂直于水平方向上下振動,振動桿的振動頻率大于等于2Hz,小于等于10Hz,振動桿振動幅度大于等于0.5mm,小于等于200mm,振動桿能加熱,振動桿溫度大于等于20°C,小于等于150°C,梳齒的間距相同,且梳齒的間距大于等于2mm,小于等于50mm,增強纖維束在通過梳子的時候貼靠到梳子的梳齒相同一側,使增強纖維束的間距與梳齒的間距一致。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增強纖維束的擴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強纖維束是碳纖維、玻璃纖維、石英纖維、芳綸纖維的一種或幾種。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增強纖維束的擴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張力控制桿的截面為圓形、橢圓形或凹凸形。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增強纖維束的擴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動桿截面為圓形、橢圓形或凹凸形,其直徑大于等于20mm,小于等于200mm。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增強纖維束的擴纖方法,屬于高分子復合材料的制造領域。增強纖維束通過梳子限定增強纖維束的位置,經(jīng)過張力控制桿及振動桿后,增強纖維束的纖維寬度被擴展到原增強纖維寬度的1-20倍,張力控制桿水平平行且張力控制桿高度可上下調節(jié),通過調節(jié)張力控制桿的水平高度控制增強纖維束的張力,增強纖維束張力大于等于5N,小于等于200N,張力控制桿能加熱,張力控制桿溫度大于等于20℃,小于等于150℃,振動桿可沿垂直于纖維行進方向左右振動和垂直于水平方向上下振動,振動桿的振動頻率大于等于2Hz,小于等于100Hz,振動桿振動幅度大于等于0.5mm,小于等于200mm,振動桿能加熱,振動桿溫度大于等于20℃,小于等于150。
【IPC分類】B29B15/08
【公開號】CN105599171
【申請?zhí)枴緾N201610004127
【發(fā)明人】李剛, 林鳳森, 李盛林, 江婧
【申請人】威海光威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25日
【申請日】2016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