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白蛾周氏嚙小蜂生物防治美國白蛾技術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58144閱讀:78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白蛾周氏嚙小蜂生物防治美國白蛾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利用我們在中國發(fā)現(xiàn)的一種天敵昆蟲新種——白蛾周氏嚙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防治從國外傳入我國的重大食葉害蟲美國白蛾新技術,屬于森林保護技術領域,更具體說是應用天敵昆蟲生物防治林業(yè)害蟲的新技術,為國內外首創(chuàng)。
背景技術
目前在森林保護領域應用天敵昆蟲成功防治林業(yè)害蟲的例子不多。原因主要為一是不容易發(fā)現(xiàn)有效的天敵;二是天敵昆蟲不易大規(guī)模繁殖;三是天敵昆蟲在田間釋放后達不到持續(xù)控制的效果,天敵昆蟲只相當于“生物農(nóng)藥”的作用;我國目前天敵昆蟲達到規(guī)?;敝澈歪尫爬玫闹挥谐嘌鄯漕?、管氏腫腿蜂和瓢蟲類,但這些天敵昆蟲主要應用于防治害蟲卵和幼蟲,并且大多用于農(nóng)業(yè)害蟲的防治中,國際國內還沒有利用害蟲的蛹期寄生蜂成功防治害蟲的先例。白蛾周氏嚙小蜂是害蟲蛹期的內寄生蜂,所以繁殖和釋放利用方法也有區(qū)別。雖然專利號為CN 1085488C的發(fā)明專利公開了一種現(xiàn)有利用柞蠶蛹繁殖嚙小蜂的方法,但是該技術由于其替代寄主種類單一,利用其繁殖4-5代后寄生蜂產(chǎn)生退化現(xiàn)象,在防治效果和應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時,利用白蛾周氏嚙小蜂防治美國白蛾是一項包含優(yōu)良種蜂采集提供、規(guī)?;狈涮娲闹骱Y選、保存、繁殖、復壯和釋放防治,持續(xù)控制等多個技術要素的系統(tǒng)技術,目前國內外尚無該技術。
技術內容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容易操作、高效、系統(tǒng)化的利用寄生性天敵白蛾周氏嚙小蜂防治美國白蛾的新技術。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白蛾周氏嚙小蜂防治美國白蛾技術,其特征在于該技術包括以下技術步驟(1)白蛾周氏嚙小蜂蜂種的準確鑒定技術和優(yōu)良蜂種提供;(2)蜂種的采集和保存;
(3)人工繁蜂替代寄主的選擇和保存;(4)白蛾周氏嚙小蜂的人工大量繁殖;(5)蜂種的復壯;(6)白蛾周氏嚙小蜂的釋放技術;(7)持續(xù)控制技術。
所述的白蛾周氏嚙小蜂優(yōu)良蜂種的準確鑒定技術是由于白蛾周氏嚙小蜂個體小,與多種其它的小蜂很難區(qū)別,利用寄生蜂生物防治害蟲的關鍵是天敵種類的準確鑒定。由于該種小蜂是我們首先發(fā)現(xiàn)并描述發(fā)表的一個新屬新種,因此,目前只有我們能夠準確鑒定該種小蜂和提供該種小蜂的良種。本種的主要特征如下雌性整個胸部背面較隆起,后胸背片完整,沒有縱溝或脊劃分,并胸腹節(jié)胝上無脊起;該節(jié)后側角鈍,略圓;氣門大,其與并胸腹節(jié)前緣的距離稍小于氣門直徑之長度。中胸小盾片兩側不具亞側溝,頭頂部在兩側單眼后的后頭部分不具后頭脊(雖然有時此部分陡然跌下而形成1角度),中胸盾片中葉上毛較多,至少30根左右,散亂分布,兩側葉上的毛也很多。雄性以其頭部獨一無二的特征區(qū)別于嚙小蜂亞科其它種口腔開式;在唇基的位置處形成1倒“V”字形缺口;唇基分裂成左右2片;上顎基部緊靠復眼下方,上顎端部無齒,整個上顎呈舌狀懸于復眼下的頭部兩側;下顎下唇復合體特化成1很小的塊狀柔軟構造縮于后頭下方。
所述的蜂種的采集和保存是在美國白蛾蛹期進行采集,并于-5℃條件下保存。
所述的替代繁蜂寄主的選擇包括赤松毛蟲、油松毛蟲、國槐尺蠖、柞蠶、榆毒蛾、楊扇舟蛾、柳毒蛾、大袋蛾、楊小舟蛾、楊二尾舟蛾、藍目天蛾、黃褐天幕毛蟲、棉鈴蟲、柑桔鳳蝶、家蠶、桃劍紋夜蛾和楊夢尼夜蛾中的一種或幾種;保存條件為-5℃~5℃。
所述的繁蜂替代寄主的選擇優(yōu)選赤松毛蟲、油松毛蟲、楊夢尼夜蛾、柞蠶和家蠶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的白蛾周氏嚙小蜂的人工繁殖技術是指采用指形管或試管繁蜂法或開放式繁殖法,每頭蛹接蜂2~50頭,每頭蛹接蜂視替代寄主種類和蛹的個體大小不同而不等,用當天“羽化”或“羽化”出后1~2天的雌蜂接種,36小時后將已被小蜂寄生的寄主蛹放入恒溫箱中或溫室中培養(yǎng)。溫度根據(jù)放蜂時間控制,經(jīng)我們研究,白蛾周氏嚙小蜂的有效積溫為365.12±15.56日度,濕度為60~80%。
所述的蜂種的復壯是在人工繁殖5~6代后必須進行,否則會造成蜂種退化,從而直接影響到所繁殖出的小蜂的質量和防治效果。將美國白蛾蛹放入廣口瓶中,掛于林間,6天后收回飼養(yǎng)或用紗網(wǎng)罩住美國白蛾喜食的寄主植物,內投放多頭白蛾幼蟲,待其化蛹,等自然界中的白蛾周氏嚙小蜂產(chǎn)卵寄生這些蛹后取回飼養(yǎng)而得到小蜂。
所述的白蛾周氏嚙小蜂的釋放防治技術是在美國白蛾化蛹期進行,初次是在美國白蛾化蛹初期,第二次是在初次放蜂后7~10天,即化蛹盛期進行。放蜂時選擇氣溫在25℃以上的晴朗無風天氣。在一天中的10~16時放蜂為佳。放蜂時,將剛開始羽化出蜂的寄主繭用皮筋套掛或直接掛在樹枝上,或用大頭針釘在樹干上,讓小蜂羽化飛出,尋找寄主產(chǎn)卵寄生;用試管或指形管繁殖的可直接將管放在樹干基部,拔開棉塞,讓小蜂飛出。放蜂量按蟲蜂比1∶3的比例計算。
所述的可持續(xù)控制技術是指在我國,美國白蛾一年一般發(fā)生二代,要求每代放蜂二次,連續(xù)放蜂4次防治2代美國白蛾,即可以達到持續(xù)控制效果,并通用過數(shù)學模型評價美國白蛾的被寄生和被控制情況。
建立了放蜂后白蛾周氏小蜂對美國白蛾的寄生率和各種天敵昆蟲對美國白蛾的總寄生率之間的數(shù)學模型Y=34.90+0.67X。其中Y各種天敵昆蟲對美國白蛾的總寄生率;X白蛾周氏嚙小蜂單獨對美國白蛾的寄生率。用此模型可調查評價美國白蛾的被寄生情況和被控制情況。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操作容易、高效、系統(tǒng)化,篩選出了優(yōu)秀的繁蜂替代寄主,解決了人工大量繁蜂的技術難題,研究出了適宜的放蜂技術,防治美國白蛾效果顯著。實踐表明,只要認真掌握好放蜂時間、放蜂次數(shù)和足夠的放蜂量,一般經(jīng)1年2代美國白蛾放蜂4次防治,美國白蛾的危害可以得到完全控制。


圖1為白蛾周氏嚙小蜂發(fā)育歷期(理論值)與溫度的函數(shù)關系曲線2為放蜂區(qū)與對照區(qū)天敵寄生率比較圖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美國白蛾的重要天敵——白蛾周氏嚙小蜂蜂種的準確鑒定技術及優(yōu)良蜂種提供新天敵的發(fā)現(xiàn)及鑒定1984年,美國白蛾在陜西武功縣暴發(fā)成災后,我們進行了其天敵的系統(tǒng)調查,從采集到的4560頭美國白蛾蛹中飼養(yǎng)得到了一種小蜂,其自然寄生率達86%。隨后我們進行了深入的分類研究,查閱了國內外大量文獻資料和模式標本,最后確定為昆蟲綱膜翅目(Hymenoptera)小蜂總科(Chalcidoidea)姬小蜂科(Eulophidae)的一個新屬新種,即周氏嚙小蜂屬(Chouioia Yang)白蛾周氏嚙小蜂種(C.cunea Yang),并予以命名發(fā)表。從而為防治美國白蛾找到了一種特優(yōu)寄生性天敵。
實施例2.種蜂的采集和保存(1)蜂種的采集在美國白蛾蛹期,采集美國白蛾蛹進行飼養(yǎng),以得到蜂種。被小蜂寄生的美國白蛾蛹的特征是顏色灰暗,無光澤;節(jié)間膜拉長,不能回縮;腹部不能擺動;蛹殼較薄,易碎。根據(jù)以上特征從采集的白蛾蛹中挑選出被寄生蛹飼養(yǎng),可以育出白蛾周氏嚙小蜂的成蜂。為了解決長期室內恒溫繁蜂帶來的蜂種退化問題,可以用上述蜂種復壯技術,或從自然界中采集被寄生的美國白蛾蛹進行飼養(yǎng)得到蜂種。
(2)蜂種的保存冬季采集的含有小蜂老熟幼蟲的美國白蛾蛹在-5℃條件下保存。繁蜂前將蛹取出,置于室內24~26℃的室溫下,待其羽化。
實施例3.替代寄主的選擇和保存(1)人工大量繁殖白蛾周氏嚙小蜂的替代寄主篩選用美國白蛾蛹繁蜂費時費工,而且繁蜂量小,不能滿足生產(chǎn)防治的大量需要。因此,我們進行了人工繁蜂替代寄主的篩選研究,以找到成本低廉,繁殖量大的新的繁蜂替代寄主。
方法分別用赤松毛蟲(Dendrolimus spectabilis Butler)、油松毛蟲(D.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國槐尺蠖(Semiothisacinerearia Bremer et Grey)、柞蠶(Anthera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榆毒蛾(Ivela ochropoda(Eversmann))、側柏毒蛾(Parocneria furua Leech)、楊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 Fabricius)、柳毒蛾(Stilpnotia salicis(L.))、大袋蛾(Clania variegeta Snellen)、楊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e(Graeser))、楊二尾舟蛾(Cerura menciana Moore)、藍目天蛾(Smerinthus planusWalker)、黃褐天幕毛蟲(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clsky)、棉鈴蟲(Heliothia armigera(Hubner))、柑桔鳳蝶(Papilio xuthus L.)、家蠶(Bombyxmori L.)、桃劍紋夜蛾(Acronicta intermedia Warren)、楊夢尼夜蛾(Monima incertaHufnagel)等19種昆蟲的蛹作為替代寄主進行繁蜂試驗。分別采集這些替代寄主的蛹進行接蜂繁蜂,每個試管或指形管裝一頭蛹,接入種蜂(蜂種的數(shù)量可根據(jù)蛹的大小而定,為2~50頭,每頭蛹的具體接蜂數(shù)量詳見實例3,小蜂的繁殖方法),然后用脫脂棉塞緊管口,置于室溫下飼養(yǎng)。大約10~30天后,小蜂羽化而出,分別統(tǒng)計其數(shù)量和寄生率等。
結果見表1。
表1利用不同寄主繁殖白蛾周氏嚙小蜂試驗結果寄主種類 寄主數(shù)量出蜂寄主數(shù)量 寄生率(%) 每寄主平均出蜂量美國白蛾 100 100 100259赤松毛蟲 100 81 81 382舞毒蛾 5024 396油松毛蟲 100 78 78 1010國槐尺蠖 100 15 15 60柞蠶 8078 98 6552家蠶 100 100 100468楊扇舟蛾 5050 100287柳毒蛾 5046 92 221大袋蛾 3636 100268楊小舟蛾 5050 100236楊二尾舟蛾 4040 100325藍目天蛾 3030 100532黃褐天幕毛蟲 2525 100525側柏毒蛾 1500 -棉鈴蟲 3030 100268柑桔鳳蝶 2525 100296榆毒蛾 415 47 11.33 263桃劍紋夜蛾 15533.33 415楊夢尼夜蛾 416 416 100531結論除側柏毒蛾和舞毒蛾外,其它寄主都可以繁殖出正常的白蛾周氏嚙小蜂來。說明除了要防治的美國白蛾蛹外,利用其它17種昆蟲蛹均可作為人工繁蜂的替代寄主。但以赤松毛蟲、油松毛蟲、楊夢尼夜蛾、柞蠶、家蠶蛹繁蜂效果最好,特別是應用越冬代柞蠶蛹和家蠶蛹為替代寄主,因其取材容易,價格低廉,繁殖出的小蜂量大,健壯,十分經(jīng)濟;另外,更重要的是利用赤松毛蟲、油松毛蟲和楊夢尼夜蛾繁蜂可變害為利,因為這3種害蟲均為我國十分重要的食葉害蟲,在防治時人工采集這些害蟲的蛹可用于繁殖白蛾周氏嚙小蜂。用較低的價格收購這幾種害蟲的蛹還可以加強防治這三種害蟲的力度。
(2)替代寄主的保存技術在-5℃的低溫下,家蠶繭、柞蠶繭保存360天后小蜂仍可正常寄生繁蜂,其它寄主蛹在5℃~8℃的條件下保存期也可達100天左右,可以保證一年中在美國白蛾發(fā)生期繁蜂的需要。
實施例4.小蜂的繁殖(1)繁蜂方法人工繁蜂采用指形管或試管繁蜂法和開放式繁殖法。
根據(jù)我們解剖研究白蛾周氏嚙小蜂雌蜂內生殖系統(tǒng)發(fā)現(xiàn),每頭雌蜂的其平均含卵量為270.5粒,因此,用美國白蛾蛹繁蜂時,每頭蛹接蜂2頭。其它繁蜂寄主接蜂量根據(jù)替代寄主的蛹的個體大小確定赤松毛蟲接蜂8頭、油松毛蟲接蜂8頭、國槐尺蠖接蜂2頭、柞蠶接蜂30~50頭、家蠶接蜂5頭、楊扇舟蛾接蜂2頭、柳毒蛾接蜂5頭、大袋蛾接蜂5頭、楊小舟蛾接蜂2頭、楊二尾舟蛾接蜂8頭、藍目天蛾接蜂8頭、黃褐天幕毛蟲接蜂5~8頭、棉鈴蟲接蜂3~5頭、柑桔鳳蝶接蜂5頭、榆毒蛾接蜂2頭、桃劍紋夜蛾接蜂3頭、楊夢尼夜蛾接蜂3頭。
人工繁蜂時用當天羽化出來的雌蜂接蜂,或羽化出后1~2天的雌蜂接蜂。24~36小時后小蜂便可完成產(chǎn)卵過程,將已被小蜂寄生的寄主蛹放入恒溫箱中,或置于可控制溫度的繁蜂室中培養(yǎng)。溫度的控制根據(jù)距美國白蛾化蛹的時間計算,見(2)——人工繁蜂時溫濕度的控制技術。
繁蜂時首先將替代寄主繭從冷藏室中取出,根據(jù)外觀、繭重、蛹的顱腚板顏色等指標選出健壯蛹用來繁蜂。對于繭比較厚的柞蠶、家蠶,接蜂前應將繭剝去或削開口,以利于小蜂寄生。對于只有薄繭的替代寄主蛹,小蜂可以自行咬破寄主繭而產(chǎn)卵,因而不用處理。試管繁蜂時將2~3頭替代寄主蛹放入管中,然后接入種蜂,塞上棉塞即可。開放式繁蜂是將多個替代寄主蛹集中放在較大的密閉箱中,接入蜂種,置于繁蜂室即可。在利用柞蠶、家蠶繁蜂時,我們創(chuàng)造的另一種與現(xiàn)在所有繁蜂方法不同的技術是將繭削一長口,從此口中接入種蜂,然后合蓋上此口,捆一皮筋,這樣就保證新接的蛹出蜂率達100%。
(2)人工繁蜂時溫濕度的控制技術經(jīng)我們研究,白蛾周氏嚙小蜂的發(fā)育起點溫度為6.14±0.83℃,有效積溫為365.12±15.56日度??捎闷诰喾ㄓ嬎惴狈鋾r所需溫度,也可以利用我們根據(jù)研究所作出的小蜂的發(fā)育歷期與溫度的函數(shù)關系曲線圖確定(圖1)。在利用該曲線圖時,根據(jù)放蜂防治時間(天數(shù))(即美國白蛾蛹期出現(xiàn)期),從縱坐標上引一直線到達曲線,曲線下方對應的溫度值即為人工繁蜂時應采用的溫度。
人工繁蜂時的室內濕度一般控制在60~80%,繁蜂效果良好。
實施例5.蜂種的復壯技術為防止恒溫下人工繁殖白蛾周氏嚙小蜂導致小蜂退化,影響寄生和防治效果,在人工繁殖5~6代后需進行蜂種復壯。我們采用了兩種方法一是將美國白蛾蛹放入廣口瓶中,瓶口用可以容許小蜂通過的細紗網(wǎng)蒙蓋,掛于林間,6天后收回飼養(yǎng)。二是用合適的紗網(wǎng)罩住美國白蛾喜食的寄主植物,內投放多頭白蛾幼蟲,讓其取食、化蛹,待自然界中的白蛾周氏嚙小蜂產(chǎn)卵寄生這些蛹后,然后取回室內飼養(yǎng)。試驗證明,這兩種方法都十分成功。
實施例6.白蛾周氏嚙小蜂在田間釋放利用(1)放蜂時間放蜂防治的最佳時期是美國白蛾化蛹期,一個世代放二次蜂,第一次是在美國白蛾化蛹初期,另一次是在初次放蜂后7~10天,即化蛹盛期。放蜂時選擇氣溫在25℃以上的晴朗天氣,在一天中的10~16時放蜂,此時光線充足,濕度小,利于小蜂飛行尋找寄主產(chǎn)卵寄生。
(2)放蜂方法放蜂時,將剛開始羽化出蜂的寄主繭用皮筋套掛或直接掛在樹枝上,或用大頭針釘在樹干上,讓小蜂羽化而出尋找寄主產(chǎn)卵寄生。用試管或指形管繁殖的可直接將管放在樹干基部,拔開棉塞,待讓小蜂全部飛出后,最后回收試管,以備再用。
(3)放蜂量的確定放蜂量不是按美國白蛾的發(fā)生面積計算,而是根據(jù)美國白蛾的發(fā)生量確定。根據(jù)我們研究,一頭小蜂即可寄生消滅一頭美國白蛾,為了保證防治效果和防止自然界不利因子對釋放的小蜂影響,我們采用加大放蜂量的方法,以害蟲和小蜂比例為1∶3的比例確定放蜂量。放蜂量按下述公式計算
TN=W×EN×3(TN總放蜂量,W美國白蛾網(wǎng)幕數(shù),EN每網(wǎng)幕中美國白蛾幼蟲平均數(shù)量)一個防治區(qū)內總放蜂量根據(jù)美國白蛾的數(shù)量確定。方法是在美國白蛾幼蟲的幼齡期,隨機剪取網(wǎng)幕10個,調查每個網(wǎng)幕中的幼蟲數(shù)量,求出平均值。再根據(jù)普查時查得的該區(qū)總網(wǎng)幕數(shù)計算出美國白蛾的總數(shù)量。按照上述公式,最后計算出放蜂總量。
實施例7.本發(fā)明的防治效果和持續(xù)控制技術為了調查和了解小蜂釋放后的寄生和防治效果,我們建立了放蜂后白蛾周氏小蜂對美國白蛾的寄生率和各種天敵昆蟲對美國白蛾的總寄生率之間的數(shù)學模型Y=34.90+0.67X其中Y各種天敵昆蟲對美國白蛾的總寄生率;X白蛾周氏嚙小蜂單獨對美國白蛾的寄生率。這樣,在釋放利用白蛾周氏嚙小蜂進行美國白蛾的生物防治后,只要調查白蛾周氏嚙小蜂的寄生率,就可以利用上述方程推算出各種天敵對美國白蛾的總寄生率,可以大大減少調查的工作量。
六年來,我們共繁蜂35.422億頭,在大連莊河市、普蘭店市、瓦房店市、金州區(qū)、甘井子區(qū)、旅順口區(qū)等地,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qū)、萊山區(qū)、長島市、龍口市、牟平區(qū)、福山區(qū)、開發(fā)區(qū)、蓬萊等地,天津市塘沽區(qū)、開發(fā)區(qū)、漢沽區(qū)、津南區(qū)、河北區(qū)、寧河縣等地,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濱林場、造船廠、渤海林場以及陜西關中等地進行了釋放,防治面積達52.2萬畝,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見表2)。
經(jīng)過一年二代美國白蛾連續(xù)四次釋放小蜂防治,白蛾周氏嚙小蜂在這些地區(qū)的最高寄生率達到88.02%,平均67.74%;而對照區(qū)寄生率只有4.69~12.90%。由于放蜂區(qū)禁止施用化學農(nóng)藥,保護了其它天敵(如日本追寄蠅、舞毒蛾黑瘤姬蜂等、白蛾黑棒嚙小蜂等),因而放蜂區(qū)的美國白蛾蛹的天敵總寄生率平均達到了90.25%,最高達96.28%,有效控制了美國白蛾的種群數(shù)量和為害,取得了顯著的防治效果,而且達到了持續(xù)控制的效果。
放蜂防治后的地區(qū),由于白蛾周氏嚙小蜂較高的種群數(shù)量及較強的寄生能力,使得美國白蛾的數(shù)量很快下降。加上自然界中其它天敵昆蟲的寄生與捕食,使美國白蛾的為害很快得到了控制。有的放蜂區(qū)如西北林學院校園、陜西楊陵區(qū)、陜西扶風縣絳帳鎮(zhèn)等,白蛾周氏嚙小蜂和其它寄生性天敵的寄生率達95%以上,已連續(xù)+多年末再發(fā)現(xiàn)這種害蟲。大連市莊河、普蘭店的美國白蛾近些年來得到了有目共睹的有效控制效果。
表2周氏嚙小蜂等天敵昆蟲對美國白蛾蛹的寄生情況調查

1)其它天敵主要為日本追寄蠅,舞毒蛾黑瘤姬蜂,白蛾派姬小蜂,白蛾黑棒嚙小蜂等。
2)括號內的數(shù)字為二項分布置信度為95%時寄生率的置信區(qū)間值。
另外,通過對放蜂區(qū)放蜂前后的有蟲株率進行調查,可以明顯看出放蜂的防治效果。大連市金州區(qū)的三道灣機場、磁帶廠原本是美國白蛾蟲源地,1994年第二代美國白蛾發(fā)生的有蟲株率為80%左右,個別地塊樹木葉子有被吃光的現(xiàn)象。經(jīng)過連續(xù)5次放蜂防治,1999年第二代白蛾的有蟲株率降到0.1%以下。莊河市、瓦房店市、普蘭店市的放蜂防治區(qū)1997年第二代美國白蛾發(fā)生的有蟲株率5~8%,經(jīng)過連續(xù)兩代4次放蜂防治,1999年第二代美國白蛾的有蟲株率降到0.1~2%以下,完全控制了危害。
如圖2所示,放蜂區(qū)天敵對美國白蛾的寄生率大大增加。我們用白蛾周氏嚙小蜂、其它天敵的寄生率與對照區(qū)天敵的自然寄生率作成寄生率比較圖。
由于白蛾周氏嚙小蜂的繁殖力強,釋放后可在自然界自然增殖,加之其第二寄主較多(經(jīng)我們調查達7種)。因此,人工釋放后,白蛾周氏嚙小蜂在美國白蛾兩代蛹期(美國白蛾一年發(fā)生二代),可在這些轉主寄主上轉移寄生,因而可以保持較高的種群密度,在控制美國白蛾的種群數(shù)量上可以長期發(fā)揮作用,使美國白蛾保持在極低的不成災的狀態(tài)。而且本項生物防治技術不污染環(huán)境,對人畜及養(yǎng)蠶業(yè)安全,經(jīng)濟、有效。如果在我國美國白蛾發(fā)生區(qū)全面推廣,完全控制美國白蛾的目標將會完全實現(xiàn)。
權利要求
1.白蛾周氏嚙小蜂防治美國白蛾技術,其特征在于該技術包括以下技術步驟(1)白蛾周氏嚙小蜂蜂種的準確鑒定技術和優(yōu)良蜂種提供;(2)蜂種的采集和保存;(3)人工繁蜂替代寄主的選擇和保存;(4)白蛾周氏嚙小蜂的人工大量繁殖;(5)蜂種的復壯;(6)白蛾周氏嚙小蜂的釋放;(7)持續(xù)控制技術。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白蛾周氏嚙小蜂防治美國白蛾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種的采集和保存是在美國白蛾蛹期進行采集,并于-5℃條件下保存。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白蛾周氏嚙小蜂防治美國白蛾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替代寄主的選擇包括赤松毛蟲、油松毛蟲、國槐尺蠖、柞蠶、榆毒蛾、楊扇舟蛾、柳毒蛾、雄大袋蛾、楊小舟蛾、楊二尾舟蛾、藍目天蛾、黃褐天幕毛蟲、棉鈴蟲、柑桔鳳蝶、家蠶、桃劍紋夜蛾和楊夢尼夜蛾中的一種或幾種;保存條件為-5℃~5℃。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白蛾周氏嚙小蜂防治美國白蛾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替代寄主的選擇優(yōu)選赤松毛蟲、油松毛蟲、楊夢尼夜蛾、柞蠶和家蠶中的一種或幾種。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白蛾周氏小蜂防治美國白蛾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蛾周氏嚙小蜂的人工大量繁殖采用指形管或試管繁蜂法或開放式繁殖法,每頭蛹接蜂2~50頭,用當天“羽化”或“羽化”出后1~2天的雌蜂接蜂,36小時后將已被小蜂寄生的寄主蛹放入恒溫箱中或溫室中培養(yǎng),采用有效積溫為365.12±15.56日度,濕度為60~80%的條件進行繁殖,保證按時出蜂用于防治。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白蛾周氏小蜂防治美國白蛾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種的復壯是在人工繁殖5~6代后進行,將美國白蛾蛹放入廣口瓶中,掛于林間,6天后收回飼養(yǎng)或用紗網(wǎng)罩住美國白蛾喜食的寄主植物,內投放多頭白蛾幼蟲,待其化蛹,自然界中的白蛾周氏嚙小蜂產(chǎn)卵寄生這些蛹后取回飼養(yǎng)。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白蛾周氏小蜂防治美國白蛾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蛾周氏嚙小蜂的釋放是在美國白蛾化蛹期進行,一個美國白蛾世代放二次蜂,初次是在美國白蛾化蛹初期,第二次是在初次放蜂后7~10天。放蜂時選擇氣溫在25℃以上的晴朗天氣,在一天中的10~16時放蜂為佳;放蜂時,將剛開始羽化出蜂的寄主繭用皮筋套掛或直接掛在樹枝上,或用大頭針釘在樹干上,讓小蜂羽化而出,尋找寄主產(chǎn)卵寄生,用試管或指形管繁殖的可直接將管放在樹干基部,拔開棉塞,讓小蜂飛出,最后回收試管,以備再用;放蜂量按蟲蜂比1∶3的比例計算。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白蛾周氏小蜂防治美國白蛾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持續(xù)控制技術是指在我國,美國白蛾一年一般發(fā)生二代,要求每代放蜂二次,連續(xù)放蜂4次防治2代美國白蛾,即可以達到持續(xù)控制效果,并通用過數(shù)學模型評價美國白蛾的被寄生和被控制情況。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白蛾周氏小蜂防治美國白蛾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數(shù)學模型為Y=34.90+0.67X;其中,Y各種天敵昆蟲對美國白蛾的總寄生率;X白蛾周氏嚙小蜂單獨對美國白蛾的寄生率。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白蛾周氏嚙小蜂的人工大量繁殖及釋放防治美國白蛾技術,屬于森林保護技術領域,是應用天敵昆蟲生物防治林業(yè)害蟲的新技術。包括以下技術步驟(1)優(yōu)良蜂種的鑒定和提供;(2)蜂種的采集和保存;(3)替代寄主的選擇和保存;(4)白蛾周氏嚙小蜂的繁殖;(5)蜂種的復壯;(6)白蛾周氏嚙小蜂的釋放;(7)美國白蛾的持續(xù)控制技術。本發(fā)明操作容易、高效、系統(tǒng)化,篩選出了優(yōu)秀的繁蜂替代寄主,攻克了人工大量繁蜂的技術難題,研究出了適宜的放蜂技術,防治效果顯著。一般經(jīng)1年美國白蛾2代連續(xù)4次放蜂防治,危害即可得到控制。放蜂防治后,若美國白蛾被寄生量較低時,再補充放蜂1-2次,就可達到長期穩(wěn)定的持續(xù)控制效果。
文檔編號A01K67/00GK1511450SQ02159588
公開日2004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2002年12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12月31日
發(fā)明者楊忠岐, 龐建軍, 王傳珍, 喬秀榮, 楊秀卿 申請人:楊忠岐
鄯善县| 新宾| 克什克腾旗| 鹤庆县| 合肥市| 长子县| 夏津县| 信宜市| 鱼台县| 沂南县| 祥云县| 绥江县| 隆林| 锡林郭勒盟| 永德县| 江都市| 日照市| 庄河市| 贡觉县| 荆州市| 广东省| 新津县| 育儿| 江陵县| 昌平区| 沁水县| 辉县市| 台北市| 静乐县| 高尔夫| 和龙市| 桂林市| 常宁市| 清新县| 剑河县| 新邵县| 德庆县| 灵川县| 东明县| 南澳县| 永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