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縱向活動秧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插秧機上的縱向秧門,尤其是一種縱向秧門 的結構改進,屬于農(nóng)業(yè)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據(jù)申請人了解,目前使用的插秧機上,縱向秧門是固定的,與秧 針之間形成的頂部間隙隨著取秧量變化而變化。當進行超級稻栽插
時,縱向取秧量固定為11.4mm,這樣秧門與秧針之間的縱向間隙會 很大,并且因為取秧時的撕扯造成取秧精度下降。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以上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出一 種可以保證取秧精度的縱向活動秧門,從而滿足超級稻栽插的需求。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縱向活動秧門,所述縱向活動 秧門由固定架和可移位秧門構成,所述固定架主體呈塊狀,主體一端 向上延伸出安裝板,主體中制有水平引導孔,所述可移位秧門的秧門 板上延伸出水平的滑移桿,所述滑移桿與所述引導孔相配,插裝在引 導孔中構成移動副,所述固定架的主體垂直于引導孔的位置裝有緊定 螺釘。
使用時,先將縱向活動秧門固定架的安裝板固定在固定縱向秧門 的對應位置,接著根據(jù)需要在固定架中前后滑移可移位秧門,調(diào)節(jié)其 相對位置,調(diào)好之后,用緊定螺釘定位。在進行超級稻機械化栽插時, 將可移位秧門推出,在縱向取秧方向與秧針形成1. 5mm的切割間隙, 即可適應超級稻機械化的栽插要求。不用時,可將可移位秧門推到最后位置,從而不影響插秧機原有的常規(guī)插秧功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l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
圖1的俯視圖。
圖3是
圖1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縱向活動秧門中的縱向活動秧門如
圖1、圖2和圖3所 示,由固定架和可移位秧門構成。其中固定架主體3呈矩形塊狀,一 端向上延伸出安裝板l,主體中制有兩道水平引導孔??梢莆谎黹T的 秧門板5兩側分別延伸出水平的平行滑移桿4?;茥U4與主體的引 導孔相配,插裝在對應的引導孔中構成移動副。固定架的主體3垂直 于引導孔的位置裝有緊定螺釘2。
使用時,將固定架安裝在秧箱的取秧口處,縱向活動秧門即可在 固定架中先后滑動,定位用固定螺絲實現(xiàn)。縱向活動秧門推出時,在 縱向取秧方向可與秧針形成1. 5mm的切割間隙(縱向耳又秧量14mm時), 大大減少了秧針取秧時的撕扯現(xiàn)象,能夠適應超級稻機械化栽插的緊 密要求。不用時,可推到后方,不影響插秧機常規(guī)插秧。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 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 圍。
權利要求1、一種縱向活動秧門,其特征在于由固定架和可移位秧門構成;所述固定架主體呈塊狀,主體一端向上延伸出安裝板,主體中制有水平引導孔;所述可移位秧門的秧門板上延伸出水平的滑移桿;所述滑移桿與所述引導孔相配,插裝在引導孔中構成移動副;所述固定架主體垂直于引導孔的位置裝有緊定螺釘。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縱向活動秧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 架主體呈矩形塊狀。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縱向活動秧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 架主體中制有兩道水平引導孔,所述可移位秧門的秧門板兩側分別延 伸出水平的平行滑移桿,插裝在對應的引導孔中構成移動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縱向活動秧門,屬于農(nóng)業(yè)機械技術領域。該秧門包括由固定架和可移位秧門構成;所述固定架主體呈塊狀,主體一端向上延伸出安裝板,主體中制有水平引導孔;所述可移位秧門的秧門板上延伸出水平的滑移桿;所述滑移桿與所述引導孔相配,插裝在引導孔中構成移動副;所述固定架的主體垂直于引導孔的位置裝有緊定螺釘。使用時,將可移位秧門推出,與秧針形成1.5mm的切割間隙,即可適應超級稻機械化的栽插要求。不用時,可將可移位秧門推到最后位置,從而不影響插秧機原有的常規(guī)插秧功能。
文檔編號A01C11/02GK201216062SQ200820040
公開日2009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7月18日
發(fā)明者青 盧, 唐莉莉, 璐 張, 波 汪, 許成才, 辛鐘畢, 鄭有燮, 馬拯胞 申請人:江蘇省農(nóng)業(yè)機械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