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插秧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農業(yè)機械,尤其涉及一種插秧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在我國水稻種植產業(yè)中,對于秧苗的插秧作業(yè)大多的采取人工插秧法,即人 工拿取秧苗用手指將秧苗插入農田中,這種插秧方法不但費時費力,而且勞動強度太大,秧 苗的均勻性也較差。有些也采取機械插秧,但是一般的機械插秧機大多難以將秧苗插得足 夠的深度,致使秧苗的存活率低。而一些大型的專業(yè)插秧機價格昂貴,并不適于在普通的農 民家庭普及。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針對上述出現(xiàn)的問題,提供一種既能代替繁重的人工插秧作業(yè),又能具有 較好的插秧效果,且成本低廉的插秧機。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插秧機,由機架、減速機、插秧機構組成,減速機安裝在 機架上,其中插秧機構固定安裝在機架上;插秧機構由送秧機構、主軸、左箱、插秧臂、右 箱組成;左箱、右箱固定安裝在機架上,并與向機架尾端傾斜,送秧機構包括送秧齒輪、送 秧帶,送秧帶一端安裝在送秧齒輪上,送秧齒輪固定安裝在套軸上,套軸通過軸承安裝在左 箱與右箱箱壁上,并通過軸承套接在定軸上,送秧帶另一端套在輥筒上,輥筒固定安裝在軸 上,軸通過軸承安裝在豎桿上,并通過豎桿將送秧機構的一端固定在機架上;主軸通過軸承 安裝在左箱與右箱箱壁上,主軸上安裝有主齒輪,主齒輪與減速機的輸出齒輪相嚙合;插秧 臂由主臂、從臂、凸塊、凹塊、轉動軸、移動軸組成,主臂和從臂呈折線形,主臂固定安裝在轉 動軸上,并通過軸承安裝在左箱與右箱箱壁上,從臂固定安裝在移動軸上,移動軸通過主臂 上開設的孔安裝在主臂上,凹塊安裝在左箱的內箱壁上,凸塊安裝在右箱的外箱壁上;右箱 內安裝有雙向對轉機構、主對轉齒輪、離合控制機構、離合內齒輪、離合外齒輪組成,雙向對 轉機構、主對轉齒輪、離合內齒輪、離合外齒輪通過軸與軸承安裝在右箱內,離合控制機構 通過支桿連接在右箱箱底上。所述送秧帶設有兩片彈性夾瓣,底面設有供送秧齒輪插入的齒孔。所述凹塊為半 圓環(huán)形狀,并且中間段厚度小于兩端,與之對應的移動軸另一端的所述凸塊為同樣大小的 半圓環(huán)形狀,并且中間段厚度大于兩端。所述雙向對轉機構由兩個半圓齒輪與一個整圓齒輪組成,兩個半圓齒輪與一個整 圓齒輪的半徑都相等,兩個半圓齒輪分別與兩個主對轉齒輪同軸,整圓齒輪與插秧臂的轉 動軸同軸,并且其中一個半圓齒輪安裝在主軸上。所述離合內齒輪固定安裝在小套軸上,小套軸通過軸承安裝在定軸上;離合外齒 輪套接在套軸上,并與套軸通過齒輪嚙合連接。所述離合控制機構由曲軸、兩個錐齒輪、支撐軸承、過橋齒輪、離合套、連桿、支桿 組成,其中一個錐齒輪與過橋齒輪連接,另外一個錐齒輪固定在曲軸上,曲軸的彎曲段通過連桿與離合套相連,離合套套接在離合外齒輪的外延,離合控制機構通過支持軸承和支桿 連接到右箱底座上。本發(fā)明工作時,先將秧苗插在送秧帶上,送秧帶上的彈性夾瓣能將秧苗夾住。機器 啟動后,減速機通過主齒輪帶動主軸轉動,進而帶動雙向對轉機構和主對轉齒輪轉動,以及 通過過橋齒輪帶動離合控制機構和離合內齒輪的轉動。離合控制機構通過控制離合套的周期性的左右移動,使得離合外齒輪和離合內齒 輪相應的出現(xiàn)周期性的離開和嚙合兩種狀態(tài)。當離合外齒輪和離合內齒輪嚙合時,離合內 齒輪帶動離合外齒輪轉動,離合外齒輪通過與之固定的套軸帶動送秧機構的送秧齒輪轉 動,使得送秧機構向前送秧;當離合外齒輪和離合內齒輪離開時,離合外齒輪停止轉動,也 就使得送秧機構停止向前送秧。主對轉齒輪的嚙合轉動使得雙向對轉機構的兩個半圓齒輪轉向相反,并且保持在 同一時間內只有一個半圓齒輪與整圓齒輪嚙合轉動,通過這種運動方式,使得整個插秧機 構在180°的弧度內,不停的作周期性的正轉一反轉運動。插秧機構凸塊、凹塊和移動軸結構的設計,使得主臂和從臂在取秧時和插秧時張 開,而在中間運送秧苗的過程中能一直夾緊秧苗。因此,在插秧機構作周期性的正轉一反轉 運動的過程中,自動將秧苗插入農田中。采用了以上結構制成的插秧機,省去了人們繁重的人工插秧作業(yè),節(jié)省勞動力,而 且通過雙向對轉齒輪與離合控制機構的相配合,能夠自動將秧苗插入農田中,并且插入深度 滿足要求,秧苗的成活率高。再者,此發(fā)明的制作成本低廉,一般的農民家庭都能普及使用。
圖1為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圖1中插秧機構的I方向放大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圖2中送秧機構左視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送秧帶部分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圖2中插秧臂右視圖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fā)明圖2中雙向對轉齒輪II方向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fā)明圖2中離合內齒輪的左視圖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發(fā)明圖2中離合外齒輪的右視圖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發(fā)明圖2中離合控制結構放大示意圖。圖10為本發(fā)明圖2中離合控制結構III方向放大示意圖。圖中,機架A、減速機B、插秧機構C、送秧機構1、主軸2、左箱3、插秧臂4、右箱5、 套軸6、定軸7、送秧齒輪11、送秧帶12、輥筒13、豎桿14、彈性夾瓣121、齒孔122、主齒輪 21、主臂41、從臂42、凹塊43a、凸塊43b、轉動軸44、移動軸45、雙向對轉機構51、主對轉齒 輪52、離合控制機構53、離合內齒輪54、離合外齒輪55、整圓齒輪511、半圓齒輪512、曲軸 531、錐齒輪532、支撐軸承533、過橋齒輪534、離合套535、連桿536、支桿537。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插秧機,由機架A、減速機B、插秧機構C組成,減速機B安裝在機架A上,其中,插 秧機構C固定安裝在機架A上;插秧機構C由送秧機構1、主軸2、左箱3、插秧臂4、右箱5 組成;左箱3、右箱5固定安裝在機架A上,并與向機架A尾端傾斜,送秧機構1包括送秧齒 輪11、送秧帶12,送秧帶12 —端安裝在送秧齒輪上11,送秧齒輪11固定安裝在套軸6上, 套軸6通過軸承安裝在左箱3與右箱5箱壁上,并通過軸承套接在定軸7上,送秧帶12另 一端套在輥筒13上,輥筒13固定安裝在軸上,軸通過軸承安裝在豎桿14上,并通過豎桿14 將送秧機構1的一端固定在機架A上;主軸2通過軸承安裝在左箱3與右箱5箱壁上,主 軸2上安裝有主齒輪21,主齒輪21與減速機B的輸出齒輪相嚙合;插秧臂4由主臂41、從 臂42、凹塊43a、凸塊43b、轉動軸44、移動軸45組成,主臂41和從臂42呈折線形,主臂41 固定安裝在轉動軸上44,并通過軸承安裝在左箱3與右箱5箱壁上,從臂42固定安裝在移 動軸45上,移動軸45通過主臂41上開設的孔安裝在主臂41上,凹塊43a安裝在左箱3的 內箱壁上,凸塊4 安裝在右箱5的外箱壁上;右箱5內安裝有雙向對轉機構51、主對轉齒 輪52、離合控制機構53、離合內齒輪M、離合外齒輪55組成,雙向對轉機構51、主對轉齒輪 52、離合內齒輪M、離合外齒輪55通過軸與軸承安裝在右箱5內,離合控制機構53通過支 桿537連接在右箱5箱底上。所述送秧帶12設有兩片彈性夾瓣121,底面設有供送秧齒輪11插入的齒孔122。所述凹塊43a為半圓環(huán)形狀,并且中間段厚度小于兩端,與之對應的移動軸44另 一端的凸塊43b為同樣大小的半圓環(huán)形狀,并且中間段厚度大于兩端,安裝在右箱5外壁 上。所述雙向對轉機構51由兩個半圓齒輪512與一個整圓齒輪511組成,兩個半圓齒 輪512與一個整圓齒輪511的半徑都相等,兩個半圓齒輪512分別與兩個主對轉齒輪52同 軸,整圓齒輪511與插秧臂4的轉動軸44同軸,并且其中一個半圓齒輪512安裝在主軸2 上。所述離合內齒輪M固定安裝在小套軸上,小套軸通過軸承安裝在定軸7上;離合 外齒輪套陽接在套軸6上,并與套軸6通過齒輪嚙合連接。所述離合控制機構53由曲軸531、兩個錐齒輪532、支撐軸承533、過橋齒輪534、 離合套535、連桿536、支桿537組成,其中一個錐齒輪532與過橋齒輪534連接,另外一個 錐齒輪532固定在曲軸531上,曲軸531的彎曲段通過連桿536與離合套535相連,離合套 535套接在離合外齒輪55的外延,離合控制機構53通過支持軸承533和支桿537連接到右 箱5底座上。
權利要求
1.插秧機,由機架(A)、減速機(B)、插秧機構(C)組成,減速機(B)安裝在機架(A) 上,其特征在于插秧機構(C)固定安裝在機架(A)上;插秧機構(C)由送秧機構(1)、主軸 O)、左箱(3)、插秧臂、右箱(5)組成;左箱(3)、右箱(5)固定安裝在機架(A)上,并傾 向機架㈧尾端傾斜,送秧機構⑴包括送秧齒輪(11)、送秧帶(12),送秧帶(12) —端安 裝在送秧齒輪(11)上,送秧齒輪(11)固定安裝在套軸(6)上,套軸(6)通過軸承安裝在 左箱(3)與右箱( 箱壁上,并通過軸承套接在定軸(7)上,送秧帶(1 另一端套在輥筒 (13)上,輥筒(1 固定安裝在軸上,軸通過軸承安裝在豎桿(14)上,并通過豎桿(14)將送 秧機構(1)的一端固定在機架(A)上;主軸( 通過軸承安裝在左箱( 與右箱( 箱壁 上,主軸( 上安裝有主齒輪(21),主齒輪與減速機(B)的輸出齒輪相嚙合;插秧臂 (4)由主臂(41)、從臂(4 、凹塊(43a)、凸塊(4北)、轉動軸(44)、移動軸(45)組成,主臂 (41)和從臂02)呈折線形,主臂Gl)固定安裝在轉動軸上(44),并通過軸承安裝在左箱 (3)與右箱(5)箱壁上,從臂02)固定安裝在移動軸G5)上,移動軸05)通過主臂Gl) 上開設的孔安裝在主臂Gl)上,凹塊(43a)安裝在左箱(3)的內箱壁上,凸塊(43b)安裝 在右箱( 的外箱壁上;右箱(5)內安裝有雙向對轉機構(51)、主對轉齒輪(52)、離合控制 機構(53)、離合內齒輪(M)、離合外齒輪(55)組成,雙向對轉機構(51)、主對轉齒輪(52)、 離合內齒輪(M)、離合外齒輪(55)通過軸與軸承安裝在右箱(5)內,離合控制機構(53)通 過支桿(537)連接在右箱( 箱底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秧帶(1 設有兩片彈性夾瓣 (121),底面設有供送秧齒輪(11)插入的齒孔(122)。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塊(43a)為半圓環(huán)形狀,并且中 間段厚度小于兩端,與之對應的移動軸G4)另一端的所述凸塊(43b)為同樣大小的半圓環(huán) 形狀,并且中間段厚度大于兩端。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向對轉機構(51)由兩個半圓齒 輪(512)與一個整圓齒輪(511)組成,兩個半圓齒輪(512)與一個整圓齒輪(511)的半徑 都相等,兩個半圓齒輪(51 分別與兩個主對轉齒輪(5 同軸,整圓齒輪(511)與插秧臂 ⑷的轉動軸G4)同軸,并且其中一個半圓齒輪(512)安裝在主軸(2)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內齒輪(54)固定安裝在小套 軸上,小套軸通過軸承安裝在定軸(7)上;離合外齒輪套(5 接在套軸(6)上,并與套軸 (6)通過齒輪嚙合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控制機構(53)由曲軸(531)、 兩個錐齒輪(532)、支撐軸承(533)、過橋齒輪(534)、離合套(535)、連桿(536)、支桿(537) 組成,其中一個錐齒輪(53 與過橋齒輪(534)連接,另外一個錐齒輪(533)固定在曲軸 (531)上,曲軸(531)的彎曲段通過連桿(536)與離合套(53 相連,離合套(53 套接在 離合外齒輪(55)的外延,離合控制機構(53)通過支持軸承(533)和支桿(537)連接到右 箱(5)底座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農業(yè)機械,尤其涉及一種插秧機。插秧機,由機架、減速機、插秧機構組成,減速機安裝在機架上,其中插秧機構固定安裝在機架上;插秧機構由送秧機構、主軸、左箱、插秧臂、右箱組成;左箱、右箱固定安裝在機架上,并與向機架尾端傾斜,送秧機構包括送秧齒輪、送秧帶;主軸通過軸承安裝在左箱與右箱箱壁上,主軸上安裝有主齒輪;插秧臂由主臂、從臂、凸塊、凹塊、轉動軸、移動軸組成,主臂和從臂呈折線形,主臂固定安裝在轉動軸上右箱內安裝有雙向對轉機構、主對轉齒輪、離合控制機構、離合內齒輪、離合外齒輪組成。本發(fā)明能夠自動將秧苗插入農田中,并且插入深度滿足要求,秧苗的成活率高,且成本低廉。
文檔編號A01C11/02GK102037812SQ200910186218
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0月14日
發(fā)明者廖勇 申請人:廖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