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誘集纓小蜂寄生假眼小綠葉蟬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茶園害蟲防治方法,涉及一種誘集纓小蜂寄生假眼小綠葉蟬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種使用茶樹互利素誘集和指引葉蟬三棒纓小蜂和微小裂谷纓小蜂寄生重要害蟲假眼小綠葉蟬卵的方法。涉及分離鑒定葉蟬口針刺吸為害茶梢、葉蟬產(chǎn)卵管刺傷的茶梢嫩莖釋放的互利素,測定其中對纓小蜂有顯著引誘力的組分,制成纓小蜂誘集劑;以橡膠仿制 1芽2葉茶梢,載上纓小蜂誘集劑,制成誘芯;在假眼小綠葉蟬始盛期、盛期和盛末期,使用誘芯誘集、指引兩種纓小蜂搜尋、寄生假眼小綠葉蟬。
背景技術:
幾十年來,假眼小綠葉蟬份poasca vitis G5the就在我國大陸茶園以及越南、緬甸等近鄰國家茶區(qū)嚴重為害。該害蟲世代多、繁殖力強,缺乏有效天敵,主要依賴化學防治, 已致其產(chǎn)生很強的抗藥性。業(yè)內推測每年防治該葉蟬的農藥量占茶園總施藥量的40%。90 年代以來,我國大力推廣有機茶,這類茶園中禁用化學農藥,該葉蟬就成了限制有機茶生產(chǎn)的瓶頸。然而,近幾年來本課題組在浙、蘇、皖茶區(qū)發(fā)現(xiàn)葉蟬三棒纓小蜂Ste thynium empoascae Subba Rao禾口微小裂骨t嬰小蜂 Schizophragma parvula Ogloblin對于該葉 單卵的寄生率較高。在杭州市西湖龍井茶區(qū)選定10個類型的茶園,5天1次的定園調查發(fā)現(xiàn)兩種纓小蜂對該葉蟬的跟隨效應較強。在福建省金山、福安茶區(qū),這兩種蜂對該葉蟬的寄生率也較高、跟隨效應也較強(福建農林大學林乃銓課題組報道)。這兩種蜂的學名都是林乃銓教授鑒定的,迄今未有這兩種蜂的飼養(yǎng)、繁育的報道;而且在自然條件下,這兩種蜂的自然種群不足以控制該葉蟬。如果研制可以有效誘集纓小蜂的誘集劑,短時間內將茶園群落中自然生存的纓小蜂誘集、指引至高密度的假眼小綠葉蟬種群中,勢必強化搜尋效率、提高寄生率,有效壓低葉蟬種群密度。90年代以來的植物一害蟲一天敵三級營養(yǎng)之間化學通訊機制的研究證實,蟲害植株釋放揮發(fā)性互利素作為求救信號,引誘天敵前來寄生或捕食害蟲;近年已有幾篇文獻報道篩選出了互利素配方,配制的誘集劑可有效誘集天敵而提高寄生蜂對于害蟲的寄生率。 還有大量的文獻報道生境中的顏色、物體形狀對昆蟲也有引誘效應。本課題組初步發(fā)現(xiàn),這兩種纓小蜂偏好該葉蟬口針刺吸過的茶梢氣味、該葉蟬產(chǎn)卵器刺傷的茶梢嫩莖氣味。擬從這些氣味中分離鑒定引誘纓小蜂的組分,配制誘集效果顯著的誘集劑,載于適宜的誘芯上, 在葉蟬的防治適期釋放,誘集纓小蜂寄生葉蟬。假眼小綠葉蟬一般在5月中旬一 7月下旬、9 一 11月形成2個蟲口高峰,兩種纓小蜂在秋季數(shù)量較大。擬在9月中旬葉蟬種群始盛期、10月上旬葉蟬種群盛期釋放誘集劑于高密度的葉蟬種群中,誘集纓小蜂搜尋、寄生葉蟬卵,以壓制葉蟬種群數(shù)量;11月上旬為葉蟬種群盛末期,以誘集劑誘集纓小蜂產(chǎn)卵寄生葉蟬的越冬卵,壓低翌年蟲口密度,并減輕其對春茶、夏茶的為害,減免化學農藥的使用量。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誘集纓小蜂寄生假眼小綠葉蟬的方法,是一種誘集茶園中葉蟬三棒纓小蜂和微小裂骨纓小蜂寄生假眼小綠葉蟬卵的方法,通過以下步驟實現(xiàn)
(1)選用活性強的α-法尼烯、順-茉莉酮、水楊酸甲酯和苯甲醛4種互利素作為味源,每種味源濃度都是10_2 g/ml,以正己烷為溶劑,按1: 0.1 ~ 15:0. 1 ~ 15:0. 1 ~ 15的比例配成纓小蜂誘集劑溶液;
(2)用橡膠仿制1芽2葉茶梢,上載第(1)步的誘集劑,制成纓小蜂誘芯;具體是將茶梢浸入纓小蜂誘集劑溶液(濃度是10_2 g/ml)12 .、· 36小時,取出晾干,制成纓小蜂誘芯,密封,低溫貯存?zhèn)溆茫?br>
(3)在葉蟬種群始盛期、葉蟬種群盛期和葉蟬種群盛末期,在茶園放置誘芯,誘集纓小蜂寄生假眼小綠葉蟬卵。誘芯掛于茶叢上層。假眼小綠葉蟬每年在5月中旬一 7月下旬、9 - 11月出現(xiàn)2個蟲口高峰,8月兩種纓小蜂的數(shù)量開始增加,在9月中旬葉蟬種群始盛期和10月上旬葉蟬種群盛期,放置誘芯, 誘集茶園內以及茶園四周非茶園生境中的纓小蜂,指引其搜尋、寄生葉蟬卵,以壓制葉蟬種群密度。11月上旬葉蟬種群盛末期,放置誘芯誘集纓小蜂產(chǎn)卵于葉蟬卵內,越過冬天,壓低葉蟬越冬基數(shù),以降低翌年春、夏季蟲口密度,而減輕對春茶、夏茶的為害。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誘集纓小蜂寄生假眼小綠葉蟬的方法在誘集茶園中葉蟬三棒纓小蜂和微小裂骨纓小蜂寄生假眼小綠葉蟬卵中的應用。本發(fā)明從葉蟬刺吸茶梢的氣味、產(chǎn)卵刺傷的茶梢嫩莖氣味中分離互利素,檢測其對于纓小蜂的引誘活性,選用數(shù)個活性強的互利素配制誘集劑,在秋季纓小蜂密度較大時, 誘集茶園自然環(huán)境中的纓小蜂制約葉蟬,減免化學防治。本發(fā)明方法環(huán)保、無公害,符合國家綠色防控原則,且有利于保護和利用天敵資源,可促進有機茶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符合農業(yè)部關于標準生態(tài)茶園的建設要求。方法操作簡便,見效快,成本低,適于推廣應用。
圖1是纓小蜂誘芯結構示意圖。
圖2是健康茶樹植株揮發(fā)物總離子流色譜圖。
圖3是葉蟬刺吸為害茶樹植株揮發(fā)物總離子流色譜圖。
圖4是健康嫩莖揮發(fā)物總離子流色譜圖。
圖5是產(chǎn)卵刺傷嫩莖揮發(fā)物總離子流色譜圖。
圖6是四臂嗅覺儀測定原理示意圖。
圖7是7種味源與其對照(液體石蠟)滯留葉蟬三棒纓小蜂的時間及其差異。
圖8是7種味源與其對照(液體石蠟)滯留微小裂骨纓小蜂的時間及其差異。
圖9是8種誘芯捕獲的纓小蜂數(shù)量及差異。
圖10是平均每塊色板a面(附誘芯)b面(未附誘芯)誘捕的纓小蜂數(shù)(色板i80)。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fā)明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研制誘集劑并嘗試其誘集纓小蜂防治假眼小綠葉蟬
第1步分離鑒定健康和蟬害茶樹揮發(fā)物以及健康和產(chǎn)卵刺傷茶樹嫩莖揮發(fā)物分別將盆栽健康茶樹植株的地上部份、葉蟬刺吸為害茶樹植株的地上部份、健康嫩莖、 產(chǎn)卵器刺傷嫩莖放入潔凈玻璃罩,從進氣口通入干凈空氣,夾帶茶樹氣味流經(jīng)接于出氣口的Super Q吸附柱,動態(tài)吸附8 10小時,再用色譜純二氯甲烷淋洗吸附柱,洗脫液在高純氮氣流下緩慢濃縮至20 μ 左右。吸取 μ 經(jīng)氣一質聯(lián)用儀分析、配合標準樣品定性,加入內標癸酸乙酯定量,測出健康茶樹揮發(fā)物(圖2)和蟬害茶樹揮發(fā)物(圖3)離子流色譜圖,并定性定量分析各組分(表1)。測出健康嫩莖揮發(fā)物(圖4)、產(chǎn)卵刺傷嫩莖揮發(fā)物(圖5)離子流色譜圖,定性定量分析各組分(表2)。圖2中1為反-2-己烯醛,2為順-3-己烯-1-醇, 3為順-3-己烯乙酸酯,4為2-乙基己醇,5為P -羅勒烯,6為芳樟醇,7為壬醇,8為順-丁酸-己烯酯,9為癸醛,10為十四烷,11為石竹烯,12為香葉醇,13為十六烷。圖3中1為己醛,2為反-2-己烯醛,3為順-3-己烯-1-醇,4為順-2-己烯-1-醇,5為苯甲醛,6為乙酸順-3-己烯酯,7為乙酸己烯酯,8為反-羅勒烯,9為呋喃型芳樟醇氧化物,10為芳樟醇,11 為壬醇,12為苯乙醇,13為鯊魚烯,14為順-丁酸-3-己烯酯,15為十五烷,16為α -法尼烯,17為月桂烯,18為十六烷。圖4中1為反-2-己烯醛,2為順-3-己烯-1-醇,3 為乙酸順-3-己烯酯,4為2-乙基-1-己醇,5為順式-芳樟醇氧化物,6為芳樟醇,7為壬醇, 8為十四烷,9為十五烷,10為十六烷。圖5中1為反-2-己烯醛,2為順-3-己烯-1-醇, 3為苯甲醛,4為乙酸順-3-己烯酯,5為反-羅勒烯,6為順式-芳樟醇氧化物,7為芳樟醇, 8為鯊魚烯,9為順-丁酸-3-己烯酯,10為十五烷,11為σ -法尼烯。
權利要求
1.一種誘集纓小蜂寄生假眼小綠葉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以下步驟實現(xiàn)(1)選用α-法尼烯、順-茉莉酮、水楊酸甲酯和苯甲醛4種互利素作為味源,每種味源濃度都是10 2 g/ml,以正己烷為溶劑,按1: 0. Γ15: 0. Γ15: 0.廣15的比例配成纓小蜂誘集劑溶液;(2)用橡膠仿制1芽2葉茶梢,上載至第(1)步的誘集劑,制成纓小蜂誘芯;(3)在葉蟬種群始盛期、葉蟬種群盛發(fā)期和葉蟬種群盛末期,在茶園放置誘芯,誘集纓小蜂寄生假眼小綠葉蟬卵。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誘集纓小蜂寄生假眼小綠葉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是將茶梢浸入濃度是10 2 g/ml的纓小蜂誘集劑溶液中12 36小時,取出晾干,制成纓小蜂誘芯,密封,低溫貯存?zhèn)溆谩?br>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誘集纓小蜂寄生假眼小綠葉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是將誘芯掛于茶叢上層。
4.根據(jù)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誘集纓小蜂寄生假眼小綠葉蟬的方法在誘集茶園中葉蟬三棒纓小蜂和微小裂骨纓小蜂寄生假眼小綠葉蟬卵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誘集纓小蜂寄生假眼小綠葉蟬的方法,用α-法尼烯、順-茉莉酮、水楊酸甲酯和苯甲醛4種互利素作為味源配成誘集劑,用橡膠仿制1芽2葉茶梢,浸入誘集劑作為誘芯,在葉蟬種群始盛期、葉蟬種群盛期和葉蟬種群盛末期,在茶園放置誘芯,誘集纓小蜂寄生假眼小綠葉蟬卵。本發(fā)明選用活性強的互利素配制誘集劑,誘集茶園自然環(huán)境中的纓小蜂制約葉蟬,減免化學防治。本發(fā)明方法環(huán)保、無公害,符合國家綠色防控原則,且有利于保護和利用天敵資源,可促進有機茶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符合農業(yè)部關于標準生態(tài)茶園的建設要求。方法操作簡便,見效快,成本低,適于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A01M1/10GK102318590SQ20111016080
公開日2012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6月15日
發(fā)明者崔林, 穆丹, 葛建, 韓寶瑜 申請人:中國計量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