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橫向臥式玉米收獲機割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橫向臥式玉米收獲機割臺,屬于農業(yè)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割臺作為玉米收獲機的重要部件,常用錐形分禾器,實現(xiàn)玉米莖稈的分禾作業(yè);在分禾過程,同時可完成倒伏玉米的扶起,并由撥禾鏈引導其進入摘穗輥之間。由于該方式在分禾、扶起過程都是被動工作,且在分禾過程對莖稈有向前的推送力,所以經常出現(xiàn)莖稈被推倒而造成的果穗漏摘問題,對倒伏玉米該問題尤為嚴重,導致了玉米收獲過程摘穗損失的明顯增加;加之分禾器下部有撥禾輸送鏈,該結構由于受到鏈傳動缺陷的制約,所以經常出現(xiàn)鏈條斷裂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機具的工作可靠性;兩摘穗輥由一對嚙合齒輪驅動,主動運轉向下、向后強拉莖稈,完成果穗的摘除。為了提高摘穗輥對不同品種玉米的適應性,其摘穗輥間隙要求可調,但受到齒輪嚙合的限制,導致摘穗間隙調節(jié)非常困難,即使勉強調節(jié)也只能是使摘穗輥變形的強制調節(jié),所以不僅導致了軸承、傳動齒輪載荷的增加,而且加快了齒輪齒面的磨損,縮短了軸承和齒輪的壽命;同時導致振動、噪音的加??;最后,由于摘輥與機器前進方向平行,雖然有利于玉米莖稈導入摘穗輥間隙,但是也帶來了機組縱向長度的明顯增加,影響了機具田間地頭的作業(yè)范圍以及道路通過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克服上述缺陷、提高玉米收獲機分禾、扶禾能力、減少推倒莖稈和果穗漏摘損失、縮小整機縱向長度、工作性能可靠的橫向臥式玉米收獲機割臺。 其技術方案為包括機架和安裝在機架上的分禾器、摘穗裝置和果穗輸送器,沿機器前進方向,分禾器位于機架的前端,摘穗裝置靠近分禾器、位于分禾器的后上方,其特征在于分禾器包括多組,每一組均包括兩個變徑螺旋攪龍,螺旋攪龍分別經第一軸承座固定在機架上,與水平面成15 30°夾角,且每一組中兩個螺旋攪龍的正投影呈“八”字形,葉片的高度從螺旋攪龍的頭端到末端逐漸變大,相鄰兩組分禾器中相鄰的兩個螺旋攪龍的頭端之間留有間隙;摘穗裝置包括一個長摘穗輥和多個短摘穗輥,其中長摘穗輥經軸承水平安裝在機架上, 且軸向與機器前進方向垂直,長摘穗輥的一端接動力驅動裝置,每一組分禾器對應一個短摘穗輥,每個短摘穗輥的兩端分別經內裝球面調心軸承的第二軸承座水平安裝在機架上、 且略高于長摘穗輥,短摘穗輥的頭端、末端與長摘穗輥構成的摘穗間隙分別為10 15cm和 1 2cm,短摘穗輥的頭端與長摘穗輥構成的摘穗間隙略大于每組螺旋攪龍末端的間隙,且位于分禾器的后上方、與螺旋攪龍的末端垂直距離為10 30cm,果穗輸送器位于長摘穗輥的后端,且低于長摘穗輥,有利于承接摘下的玉米果穗,并完成果穗的橫向輸送和收集。所述的橫向臥式玉米收獲機割臺,每一組螺旋攪龍的頭端間距為60 80cm、末端間距6 10cm。其工作原理為工作時,隨著機器的前行,位于每組分禾器前的玉米莖稈依次進入螺旋攪龍的葉片的作用范圍。隨著螺旋攪龍的轉動,首先由每組分禾器中的兩個螺旋攪龍頭端將倒伏玉米莖稈從根部扶起,然后在葉片的作用下強制將其向后推送。由于每組分禾器中的兩個螺旋攪龍末端的間隙小于短摘穗輥的頭端與長摘穗輥構成的摘穗間隙,從而確保葉片能將玉米莖稈順利導入長、短兩摘穗輥間隙。進入長、短兩摘穗輥間隙的玉米莖稈, 在長摘穗輥棱凸的作用下,逐漸向短摘穗輥的末端運動,并被兩摘穗輥逐漸夾緊向短摘穗輥末端、向下運動,由于果穗直徑遠大于摘穗輥間隙,所以當向下的摩擦力大于果穗穗柄的連接力時,果穗便被摘下。摘下的果穗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在位置較低、位于長摘穗輥后端的果穗輸送器上,由其將果穗向后輸送。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1、每組分禾器中的兩個螺旋攪龍采用前寬后窄的“八”字形分布,可以滿足不同行距玉米的向中聚攏和導入。2、每個螺旋攪龍的葉片的高度從螺旋攪龍的頭端到末端逐漸變大,其中前端葉片小有利于位于其前的玉米莖稈進入葉片的作用范圍,后端葉片大有利于加強對玉米莖稈的推送作用。3、每個螺旋攪龍在垂直方向成前低后高分布,這樣可以保證把位于分禾器前的倒伏玉米扶起,減少果穗的漏摘和壓倒。4、長、短摘穗輥橫向布置,有利于減小機器的縱向尺寸,縮小整機的回轉半徑,提高收獲機的道路通過性。5、長、短摘穗輥結構獨立分布,其中長摘穗輥主動運轉,短摘穗輥只有當玉米進入兩摘穗輥間隙時,才在莖桿摩擦力的作用下被動轉動,有效節(jié)約了功率消耗。6、多個短摘穗輥結構獨立,省去了嚙合齒輪,不僅調節(jié)方便,而且減小了調節(jié)阻力和動力消耗。7、每個短摘穗輥的兩端分別經內裝球面調心軸承的第二軸承座水平安裝在機架上,可以滿足摘穗間隙的調節(jié)要求。8、長摘穗輥位置略低于短摘穗輥,有利于摘下的果穗向果穗輸送器掉落。9、果穗輸送器位于長摘穗輥的后部,且位置比長摘穗輥更低,有利于完成摘下果穗的橫向輸送和收集。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俯視圖。圖中1、軸承2、第一軸承座3、第二軸承座4、螺旋攪龍5、長摘穗輥6、短摘穗輥7、 果穗輸送器8、葉片9、鏈輪10、機架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圖1-2所示的實施例中包括機架10和安裝在機架10上的分禾器、摘穗裝置和果穗輸送器7,沿機器前進方向,分禾器位于機架10的前端,摘穗裝置靠近分禾器、位于分禾器的后上方,分禾器包括兩組,每一組均包括兩個變徑螺旋攪龍4,兩個變徑螺旋攪龍4 的頭端間距為60cm、末端間距6cm,每個螺旋攪龍4分別經第一軸承座2固定在機架10上,與水平面成20°夾角,且每一組中兩個螺旋攪龍4的正投影呈“八”字形,葉片8的高度從螺旋攪龍4的頭端到末端逐漸變大,相鄰兩組分禾器中相鄰的兩個螺旋攪龍4的頭端之間留有間隙;摘穗裝置包括一個長摘穗輥5和2個短摘穗輥6,其中長摘穗輥5經軸承1水平安裝在機架10上,且軸向與機器前進方向垂直,長摘穗輥5的一端經鏈輪9接動力驅動裝置,每一組分禾器對應一個短摘穗輥6,每個短摘穗輥6的兩端分別經內裝球面調心軸承的第二軸承座3水平安裝在機架10上、且略高于長摘穗輥5,短摘穗輥6的頭端、末端與長摘穗輥5構成的摘穗間隙分別為15cm和2cm,短摘穗輥6的頭端與長摘穗輥5構成的摘穗間隙略大于每組螺旋攪龍4末端的間隙,且位于分禾器的后上方、與螺旋攪龍4的末端垂直距離為15cm,果穗輸送器7位于長摘穗輥5的后端,且低于長摘穗輥5,有利于承接摘下的玉米果穗,并完成果穗的橫向輸送和收集。
權利要求
1.一種橫向臥式玉米收獲機割臺,包括機架(10)和安裝在機架(10)上的分禾器、摘穗裝置和果穗輸送器(7),沿機器前進方向,分禾器位于機架(10)的前端,摘穗裝置靠近分禾器、位于分禾器的后上方,其特征在于分禾器包括多組,每一組均包括兩個變徑螺旋攪龍,螺旋攪龍(4)分別經第一軸承座( 固定在機架(10)上,與水平面成15 30°夾角, 且每一組中兩個螺旋攪龍的正投影呈“八”字形,葉片(8)的高度從螺旋攪龍的頭端到末端逐漸變大,相鄰兩組分禾器中相鄰的兩個螺旋攪龍的頭端之間留有間隙;摘穗裝置包括一個長摘穗輥( 和多個短摘穗輥(6),其中長摘穗輥( 經軸承(1)水平安裝在機架(10)上,且軸向與機器前進方向垂直,長摘穗輥( 的一端接動力驅動裝置,每一組分禾器對應一個短摘穗輥(6),每個短摘穗輥(6)的兩端分別經內裝球面調心軸承的第二軸承座C3)水平安裝在機架(10)上、且略高于長摘穗輥(5),短摘穗輥(6)的頭端、末端與長摘穗輥(5)構成的摘穗間隙分別為10 15cm和1 2cm,短摘穗輥(6)的頭端與長摘穗輥(5)構成的摘穗間隙略大于每組螺旋攪龍(4)末端的間隙,且位于分禾器的后上方、與螺旋攪龍(4)的末端垂直距離為10 30cm,果穗輸送器(7)位于長摘穗輥(5)的后端,且低于長摘穗輥(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橫向臥式玉米收獲機割臺,其特征在于每一組螺旋攪龍(4) 的頭端間距為60 80cm、末端間距6 10cm。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橫向臥式玉米收獲機割臺,其特征在于分禾器包括多組,每一組均包括兩個變徑螺旋攪龍,螺旋攪龍分別經第一軸承座固定在機架上,正投影呈“八”字形,葉片的高度從螺旋攪龍的頭端到末端逐漸變大,相鄰兩組分禾器中相鄰的兩個螺旋攪龍的頭端之間留有間隙;摘穗裝置包括一個長摘穗輥和多個短摘穗輥,其中長摘穗輥經軸承水平安裝在機架上,每一組分禾器對應一個短摘穗輥,每個短摘穗輥的兩端分別經內裝球面調心軸承的第二軸承座水平安裝在機架上、且略高于長摘穗輥,短摘穗輥的頭端與長摘穗輥構成的摘穗間隙略大于每組螺旋攪龍末端的間隙,果穗輸送器位于長摘穗輥的后端,且低于長摘穗輥。本發(fā)明結構合理,工作性能優(yōu)良。
文檔編號A01D45/02GK102293097SQ20111018273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6月30日
發(fā)明者刁培松, 劉寧, 劉百川, 張道林, 耿端陽, 董龍 申請人:山東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