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小型插秧機驅動防滑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水稻插秧機,特別涉及的是ー種小型插秧機驅動防滑裝置。
背景技術:
小型插秧機是針對南方丘陵山區(qū)研發(fā)的。該地區(qū)是我國水稻生產的主產區(qū),在我國農業(yè)生產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丘陵山區(qū)種植地塊小且不規(guī)則、坡地多、田面落差大、無機耕道。小型插秧機重量輕、體積小、操作、行走方便,對丘陵山區(qū)田塊的適應性好。但現有小型插秧機由于采用的是獨輪驅動,插秧時驅動輪附著效果不好,存在打滑、插秧株距不 穩(wěn)定和脫泥性能差的缺點。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小型插秧機驅動能力的不足,提供ー種附著效果好,打滑率低,脫泥性好的小型插秧機驅動防滑裝置。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小型插秧機驅動防滑裝置,包括輪轂、與輪轂連接的輪輻、裝于輪輻上的輪圈、位于輪圈周邊上的輪齒、輪葉,其特征是輪葉一面周邊為斜面,輪葉與輪輻間的夾角為25° 35°,改善了附著效果,提高其驅動性,防止打滑,改善脫泥性能。上述的輪葉與輪輻間夾角為30°。上述的輪葉為九個,每個輪葉寬度為120mm、高度為120mm。本實用新型小型插秧機驅動防滑裝置在水田插秧行走時附著效果好,打滑率低,插秧株距穩(wěn)定,脫泥性能好。
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I、圖2,本實施例小型插秧機驅動防滑裝置由輪圈I、橡膠輪齒2、橡膠輪葉
3、輪輻4和輪轂5組成。輪圈I是由異形中空金屬管焊接,在其外表包裹厚度為3 4mm的橡膠而成。輪圈I上均勻鑲嵌十八個橡膠輪齒2和九個橡膠輪葉3。ニ個橡膠輪葉3之間有ニ個橡膠輪齒2。橡膠輪葉3與輪輻4的夾角為30°。每個橡膠輪葉3的高度X寬度為120mmX 120mm。橡膠輪葉3的一面周邊為斜面6。將本實施例安裝在小型獨輪2行步進式插秧機上后,經實際插秧試驗,驅動輪附著效果好,打滑率低,插秧株距穩(wěn)定,脫泥性能好。
權利要求1.小型插秧機驅動防滑裝置,包括輪轂、與輪轂連接的輪輻、裝于輪輻上的輪圈、位于輪圈周邊上的輪齒、輪葉,其特征在于輪葉一面周邊為斜面,輪葉與輪輻間的夾角為25。 35。。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插秧機驅動防滑裝置,其特征在于輪葉與輪輻間夾角為30。。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插秧機驅動防滑裝置,其特征在于輪葉為九個,每個輪葉寬度為120mm、高度為12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小型插秧機驅動防滑裝置,包括輪轂、與輪轂連接的輪輻、裝于輪輻上的輪圈、位于輪圈周邊上的輪齒、輪葉,其特征是輪葉一面周邊為斜面,輪葉與輪輻間的夾角為25°~35°。本實用新型附著效果好,打滑率低,脫泥性好。
文檔編號A01C11/02GK202435824SQ20122004734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2月15日
發(fā)明者余滿江, 劉建輝, 姚金霞, 應婧, 龐啟成, 庹洪章, 易文裕, 熊昌國, 程方平, 謝祖琪 申請人:四川省農業(yè)機械研究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