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剔苗拔草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nóng)用機械的ー種除草器,具體涉及ー種剔苗拔草器。
背景技術:
農(nóng)田禾苗幼苗時期需要對其周圍雜草進行清除,即剔苗拔草,否則會因雜草過旺而影響禾苗正常生長。雜草伴隨禾苗一起生長,這種除草方式需要精細處理,否則會造成對禾苗的破壞。目前還沒有專用的剔苗除草工具,現(xiàn)有的除草工具只適用大規(guī)模草地除草或剪草,均不適用于剔苗拔草。目前剔苗拔草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手工方式,手工剔苗必須彎腰勾背,非常勞累,且除草效率很低。通常,禾苗間距較大而雜草數(shù)量有限,如果采取手工除草就會存在彎腰拔草和直立行走頻繁交替進行,是ー種十分辛苦的勞動。在機械化程度越來越 高的今天,易1J苗拔草也應有相應的工具。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剔苗拔草仍然存在技術落后且沒有輔助工具的問題,提供ー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效果好、效率高的剔苗拔草器。技術方案ー種剔苗拔草器,包括一個豎桿,豎桿下端設置剪式夾草機構、上端設置把手和控制剪式夾草機構轉(zhuǎn)動的撥桿。所述剪式夾草機構包括兩個疊加在一起的擺桿,每個擺桿均包括前部的夾頭、中部的軸孔和后部的懸臂,兩擺桿中部的軸孔疊加在一起后套裝在豎桿下端;兩懸臂之間設置有頂緊彈簧,兩懸臂上分別連接有拉線,兩拉線匯合后連接在撥桿的一端。兩夾頭的內(nèi)壁上設置凸凹配合面。在所述豎桿的后側(cè)固定一個傾斜向下的支撐桿,該支撐桿的末端位于兩懸臂中間位置,并且該支撐桿末端設置有導向孔或?qū)蜉喕驅(qū)驐U(鉤)用于對兩側(cè)拉線進行定位。沿豎桿及支撐桿設置有拉線外套管,外套管一端固定在豎桿上部、另一端固定在支撐桿上,所述拉線位于該外套管內(nèi)。還可以在豎桿上端固定一個頂桿,頂桿的高度高于所述撥桿,所述外套管的一端固定在該頂桿上。豎桿設置為可固定的伸縮結構,包括相互套接在一起的內(nèi)、外管,并在外管外側(cè)設置有旋緊螺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利用帶凸凹配合面的剪式夾草機構,能夠把草或莊稼連根拔起,井利用彈簧和拉線的配合作用,拉線控制采用類似于車閘線的控制方式,結構合理、耐用,效果好。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剔苗拔草的工具為勞動者帶來很大方便,使用該工具無需彎腰勾背地剔苗拔草,拔草效率高,省時省力。而且本實用新型的豎管可以設置成能夠伸縮調(diào)節(jié)的結構,便于不同身高的人使用,結構簡單,加工成本低,適合批量生產(chǎn)和推廣應用。
圖I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之ー;[0019]圖2是剪式夾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夾頭的側(cè)面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之ニ。圖中標號I為豎桿,2為豎桿下端的轉(zhuǎn)軸,3為夾頭,4為凸凹配合面,5為懸臂,6為彈簧,7為支撐板,8為導向孔(圈),9為掛鼻,10為拉線,11為外套管,12為把手,13為撥桿,14為頂桿。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參見圖1,圖2和圖3,該剔苗拔草器包括一個豎桿1,豎桿I下端作為轉(zhuǎn)軸2,轉(zhuǎn)軸2部分可以略細于豎桿。該轉(zhuǎn)軸2上套裝有剪式夾草機構,該剪式夾草機構是由兩個擺桿疊加而成,每ー個擺桿均由前部的夾頭3、中部的軸孔和后部的懸臂5組成,兩個擺桿中部的軸孔疊加后匹配套裝在所述轉(zhuǎn)軸2上,從而兩擺桿可以自由轉(zhuǎn)動形成剪式結構。豎桿I后側(cè)固定一個傾斜向下的支撐桿7,該支撐桿7的末端位于兩懸臂5中間位置,并且該支撐桿7末端設置有導向孔8用于對兩側(cè)拉線進行定位。兩懸臂5之間設置有頂緊彈簧6,兩懸臂5內(nèi)側(cè)面分別設置掛鼻9,掛鼻9上連接有拉線,兩拉線匯合后形成一根總拉線。沿豎桿及支撐桿設置有拉線外套管11,外套管11 一端固定在豎桿I上部、另一端固定在支撐桿7上,所述拉線10位于該外套管11內(nèi)。豎桿I上端設置把手12,撥桿通過轉(zhuǎn)軸安裝在豎桿上側(cè),本實施例的轉(zhuǎn)軸位于把手12的上側(cè),即撥桿13的一部分位于把手12上側(cè),另一部分位于把手12下側(cè),所述拉絲10的另一端連接在該撥桿13末端。當撥動所述撥桿13時,拉線10被拉伸,帶動兩懸臂5向內(nèi)收縮,進ー步帶動兩夾頭3向內(nèi)收縮。實施例ニ 參見圖4,內(nèi)容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處不重述,不同的是在豎桿I上端固定一個頂桿14,頂桿14為倒置的L型,頂桿14的高度高于所述撥桿13,所述外套管11的一端固定在該頂桿14上。頂桿的作用是將拉絲引導至高于撥桿末端之上,從而可以改變撥桿的撥動方向。豎桿I上端設置把手12,撥桿13通過轉(zhuǎn)軸安裝在豎桿I上側(cè),本實施例的轉(zhuǎn)軸位于把手12的下側(cè),所述拉絲10的另一端連接在該撥桿13末端。當撥動所述撥桿13時,拉線10被拉伸,帶動兩懸臂5向內(nèi)收縮,進ー步帶動兩夾頭3向內(nèi)收縮。實施例三附圖未畫,內(nèi)容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處不重述,不同的是豎桿設置為可固定的伸縮結構,包括相互套接在一起的內(nèi)、外管,并在外管外側(cè)設置有旋緊螺栓。權利要求1.ー種剔苗拔草器,其特征是包括一個豎桿,豎桿下端設置剪式夾草機構、上端設置把手和控制剪式夾草機構轉(zhuǎn)動的撥桿。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剔苗拔草器,其特征是所述剪式夾草機構包括兩個疊加在一起的擺桿,每個擺桿均包括前部的夾頭、中部的軸孔和后部的懸臂,兩擺桿中部的軸孔疊加在一起后套裝在豎桿下端;兩懸臂之間設置有頂緊彈簧,兩懸臂上分別連接有拉絲,兩拉絲匯合后連接在撥桿的一端。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剔苗拔草器,其特征是兩夾頭的內(nèi)壁上設置凸凹配合面。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剔苗拔草器,其特征是在所述豎桿的后側(cè)固定一個傾斜向下的支撐桿,該支撐桿的末端位于兩懸臂中間位置,并且該支撐桿末端設置有導向孔或?qū)蜉喕驅(qū)驐U用于對兩側(cè)拉線進行定位。
5.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剔苗拔草器,其特征是沿豎桿及支撐桿設置有拉線外套管,外套管一端固定在豎桿上部、另一端固定在支撐桿上,所述拉絲位于該外套管內(nèi)。
6.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剔苗拔草器,其特征是在豎桿上端固定一個頂桿,頂桿的高度高于所述撥桿,所述外套管的一端固定在該頂桿上。
7.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剔苗拔草器,其特征是豎桿設置為可固定的伸縮結構,包括相互套接在一起的內(nèi)、外管,并在外管外側(cè)設置有旋緊螺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剔苗拔草器,包括一個豎桿,豎桿下端設置剪式夾草機構、上端設置把手和控制剪式夾草機構轉(zhuǎn)動的撥桿。本實用新型利用帶凸凹配合面的剪式夾草機構,并利用彈簧和拉線的配合作用,拉線控制采用類似于車閘線的控制方式,結構合理、耐用,效果好。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剔苗拔草的工具為勞動者帶來很大方便,使用該工具無需彎腰勾背地剔苗拔草,拔草效率高,省時省力。而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加工成本低,適合批量生產(chǎn)和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A01B1/16GK202435798SQ20122007110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2月29日
發(fā)明者劉東山 申請人:劉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