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移苗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移苗筒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移苗筒。
背景技術:
:人工培育的樹苗移栽的第一步,就是將樹苗連根從育苗培養(yǎng)土中提出,但常見的工具如鋤、鍬等,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很容易弄傷樹苗的根。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傳統(tǒng)工具移苗不方便和易損傷樹苗的缺陷,提供一種移苗筒。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其發(fā)明目的的:一種移苗筒,它由移苗提筒1、插銷3、右半筒5組成,并在移苗提筒I上設有提手2、左半筒4 ;移苗提筒1、右半筒5連接組成筒狀結構;插銷3安裝在移苗提筒1、右半筒5的左側;提手2設計在移苗提筒I的上部;左半筒4設計在移苗提筒I的下部。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本實用新型較好的實現(xiàn)了其發(fā)明目的,本移苗筒采用鋼制筒狀結構,設計尺寸合理,不僅能夠省時省力地提出樹苗,而且連根帶土,整個移苗過程降低了對樹苗器官的損傷機率。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標記I的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標記3的結構示意圖。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標記5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見說明書最后一頁表格。
具體實施方式
:
以下結合附圖對發(fā)明內(nèi)容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由附圖可知,一種移苗筒,它由移苗提筒1、插銷3、右半筒5組成,并在移苗提筒I上設有提手2、左半筒4 ;移苗提筒1、右半筒5連接組成筒狀結構;插銷3安裝在移苗提筒
1、右半筒5的左側;提手2設計在移苗提筒I的上部;左半筒4設計在移苗提筒I的下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移苗提筒I是指:鋼制手提半筒;其上設有提手2、左半筒4、左插銷耳6、左活頁耳7 ;其結構如附圖2所示,其設計位置如附圖1中標記I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提手2是指:提手,是移苗提筒I的一部分;其設計位置如附圖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插銷3是指:鋼制L型插銷;其作用是控制左半筒4、右半筒5的開閉;其結構如附圖3所示,其設計位置如附圖1中標記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左半筒4是指:鋼制半筒,末端帶鋸齒,是移苗提筒I的一部分;其作用是與右半筒5組成筒狀結構;其設計位置如附圖1、2中標記4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右半筒5是指:鋼制半筒,末端帶鋸齒;其上設有兩個右活頁耳8、兩個右插銷耳9 ;其作用是與左半筒4組成筒狀結構;其結構如附圖4所示,其設計位置如附圖1中標記5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左插銷耳6是指:設計在左半筒4上的插銷耳;其作用是穿過插銷3 ;其設計位置如附圖2中標記6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左活頁耳7是指:設計在左半筒4上的活頁耳;其作用是供左半筒4與右半筒5連接;其設計位置如附圖2中標記7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右活頁耳8是指:設計在右半筒5上的活頁耳,有兩個;其作用是供右半筒5與左半筒4連接;其設計位置如附圖4中標記8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右插銷耳9是指:設計在右半筒5上的插銷耳,有兩個;其作用是穿過插銷3 ;其設計位置如附圖4中標記9所示。
權利要求1.一種移苗筒,它由移苗提筒(I)、插銷(3)、右半筒(5)組成,并在移苗提筒(I)上設有提手(2)、左半筒(4);其特征是移苗提筒(I)、右半筒(5)連接組成筒狀結構;插銷(3)安裝在移苗提筒(I )、右半筒(5)的左側;提手(2)設計在移苗提筒(I)的上部;左半筒(4)設計在移苗提筒(I)的下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移苗筒,它由移苗提筒(1)、插銷(3)、右半筒(5)組成,并在移苗提筒(1)上設有提手(2)、左半筒(4);該移苗筒采用鋼制筒狀結構,設計尺寸合理,不僅能夠省時省力地提出樹苗,而且連根帶土,整個移苗過程降低了對樹苗器官的損傷機率。
文檔編號A01C11/02GK203057827SQ201220687590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13日
發(fā)明者徐美 申請人:耒陽市神農(nóng)農(nóng)業(yè)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