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鼠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捕鼠籠包括:籠體、鎖止機構和觸發(fā)機構。籠體包括:籠身、與籠身轉動連接的兩扇籠門?;\身上具有兩個相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鎖止機構包括兩個門把手、兩根鎖鉤和兩根彈簧。鎖鉤位于籠身外,鎖鉤的一端彎曲,鎖鉤的另一端設有圓環(huán)狀套環(huán)。彈簧位于籠身內,彈簧的兩端分別與籠身的第一表面和籠門連接。觸發(fā)機構收容于籠身的中空腔體內,觸發(fā)機構包括橫桿、豎桿和兩塊踏板。踏板的兩端分別抵接于第二表面和橫桿的一端。捕鼠籠采用了兩頭相通的籠身且通過鎖止機構和觸發(fā)機構控制開關籠門,使捕鼠籠更具欺騙性,懼怕于進入“死胡同”式的老鼠也易大膽進入,捕鼠成功率更高。
【專利說明】捕鼠籠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捕鼠工具,特別是涉及一種捕鼠籠。
【背景技術】
[0002]老鼠是四害之一,自從人類開始定居務農,老鼠便依附人類為生,時時處處危害人類。它的種類多,數量大,適應性強,成為人類不請自來,不受歡迎的客人。
[0003]目前,市場上的捕鼠籠一般都是單籠門式的,老鼠只能單向進入。而老鼠對于這種“死胡同”式的捕鼠籠顧慮重重,不輕易進入。這使得捕鼠籠的捕鼠成功率不夠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捕鼠成功率較高的捕鼠籠。
[0005]—種捕鼠籠,包括:籠體、鎖止機構和觸發(fā)機構,
[0006]所述籠體包括:籠身、與所述籠身轉動連接的兩扇籠門,
[0007]所述籠身為兩端開口的中空腔體,所述籠身上具有兩個相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兩扇所述籠門分別與所述籠身的兩個開口端轉動連接,且轉軸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
[0008]所述鎖止機構包括兩個門把手、兩根鎖鉤和兩根彈簧,
[0009]兩個所述門把手分別設于兩扇所述籠門與所述籠身的轉動連接處,
[0010]所述鎖鉤位于所述籠身外,所述鎖鉤的一端彎曲,所述鎖鉤的另一端設有圓環(huán)狀套環(huán),兩根所述鎖鉤的彎曲端分別與兩個所述門把手勾連,兩根所述鎖鉤相對所述籠身對稱分布,
[0011]所述彈簧位于所述籠身的中空腔體內,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籠身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籠門連接,兩根所述彈簧相對所述籠身對稱分布,
[0012]所述觸發(fā)機構收容于所述籠身的中空腔體內,所述觸發(fā)機構包括橫桿、豎桿和兩塊踏板,
[0013]所述橫桿和所述豎桿連接形成“T”字形,所述踏板的兩端分別抵接于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橫桿的一端,兩塊所述踏板相對所述籠身對稱分布。
[0014]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籠門與所述籠身的開口端鉸接。
[0015]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門把手呈半圓環(huán)狀,所述門把手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籠門固定連接。
[0016]相對于傳統的單籠門式只允許老鼠單向進入的捕鼠籠。所述捕鼠籠采用了兩頭相通的所述籠身且通過所述鎖止機構和所述觸發(fā)機構控制開關所述籠門,使所述捕鼠籠更具欺騙性,懼怕于進入“死胡同”式的老鼠也易大膽進入,捕鼠成功率更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捕鼠籠關閉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圖1所示的捕鼠籠的打開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揪唧w實施方式】
[0019]如圖1所示,其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捕鼠籠10的關閉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捕鼠籠10包括:籠體100、鎖止機構200和觸發(fā)機構300。
[0020]籠體100包括:籠身110、與籠身110轉動連接的兩扇籠門130。
[0021]籠身110為兩端開口的中空腔體。籠身110上具有兩個相對的第一表面112和第二表面114。兩扇籠門130分別與籠身110的兩個開口端轉動連接,且轉軸位于第一表面112上。在本實施例中,籠門130與籠身110的開口端鉸接。
[0022]鎖止機構200包括兩個門把手210、兩根鎖鉤220和兩根彈簧230。
[0023]兩個門把手210分別設于兩扇籠門130與籠身110的轉動連接處。門把手210用于控制籠門130的開合。
[0024]在本實施例中,門把手210呈半圓環(huán)狀,其兩端與籠門130固定連接。
[0025]鎖鉤220位于籠身110外,鎖鉤220的一端彎曲,另一端設有圓環(huán)狀套環(huán)221。兩根鎖鉤220的彎曲端分別于兩個門把手210勾連,兩根鎖鉤220相對籠身110對稱分布。
[0026]彈簧230位于籠身110的中空腔體內,彈簧230的兩端分別與籠身110的第一表面111和籠門130連接,兩根彈簧230相對籠身110對稱分布。
[0027]觸發(fā)機構300收容于籠身110的中空腔體內,觸發(fā)機構300包括橫桿310、豎桿320和兩塊踏板330。
[0028]橫桿310和豎桿320連接形成“T”字形,踏板330的兩端分別抵接于第二表面114和橫桿310的一端,兩塊踏板330相對籠身110對稱分布。
[0029]請同時參閱圖2,其為圖1所示的捕鼠籠10的打開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0030]先將鎖鉤220穿過門把手210,而后通過門把手210來翻動籠門130到水平位置。再轉動鎖鉤220并壓住門把手210,并使豎桿320的一端分別穿過兩根鎖鉤220上的套環(huán)221且與其抵接。
[0031]由于套環(huán)221與豎桿320的一端抵接,由此產生的摩擦力使得豎桿320可以抵接在兩個套環(huán)221上,且能使踏板330與第二表面114保持有間隙。
[0032]此時,鎖止機構200和觸發(fā)機構300都處于工作狀態(tài)且相互配合,捕鼠籠10處于捕鼠狀態(tài)。
[0033]使用捕鼠籠10時,將其放置在老鼠經常出沒的“鼠路”上。打開兩扇籠門130之后的籠身110,使得兩個開口端都與外界相通,從外表來看籠身110是暢通無阻的空腔。
[0034]無論老鼠從兩個開口端的任意一個進入籠身110,都將觸動踏板330。老鼠的重量使踏板330下沉,在踏板330的帶動下,橫桿310也會下沉并帶動豎桿320從鎖鉤220的套環(huán)221中脫離。于是豎桿320解除了對鎖鉤220的制約。此時,鎖鉤220也解除了對門把手210的制約,從而使兩個籠門130都失去制約,籠門130在彈簧230的彈力作用下迅速關上并鎖死,老鼠被擒。
[003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對于傳統的單籠門式只允許老鼠單向進入的捕鼠籠。捕鼠籠10采用了兩頭相通的籠身110且通過鎖止機構200和觸發(fā)機構300控制開關籠門,使其更具欺騙性,懼怕于進入“死胡同”式的老鼠也易大膽進入,捕鼠成功率更高。
[0036]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捕鼠籠,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鼠籠包括:籠體、鎖止機構和觸發(fā)機構, 所述籠體包括:籠身、與所述籠身轉動連接的兩扇籠門, 所述籠身為兩端開口的中空腔體,所述籠身上具有兩個相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兩扇所述籠門分別與所述籠身的兩個開口端轉動連接,且轉軸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 所述鎖止機構包括兩個門把手、兩根鎖鉤和兩根彈簧, 兩個所述門把手分別設于兩扇所述籠門與所述籠身的轉動連接處, 所述鎖鉤位于所述籠身外,所述鎖鉤的一端彎曲,所述鎖鉤的另一端設有圓環(huán)狀套環(huán),兩根所述鎖鉤的彎曲端分別與兩個所述門把手勾連,兩根所述鎖鉤相對所述籠身對稱分布, 所述彈簧位于所述籠身的中空腔體內,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籠身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籠門連接,兩根所述彈簧相對所述籠身對稱分布, 所述觸發(fā)機構收容于所述籠身的中空腔體內,所述觸發(fā)機構包括橫桿、豎桿和兩塊踏板, 所述橫桿和所述豎桿連接形成“T”字形,所述踏板的兩端分別抵接于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橫桿的一端,兩塊所述踏板相對所述籠身對稱分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籠,其特征在于,所述籠門與所述籠身的開口端鉸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籠,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把手呈半圓環(huán)狀,所述門把手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籠門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A01M23/20GK203467513SQ201320547748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9月4日
【發(fā)明者】劉星宇, 劉志文 申請人:劉星宇, 劉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