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的栽培技術,具體涉及一種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所述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包括接頭和至少三個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與接頭鉸接連接,所述支撐桿上設置有掛鉤;所述的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該裝置的支撐桿通過接頭鉸接連接,是活動式的,可以實現(xiàn)各支撐桿的聚攏,方便運輸與擺放;可以穩(wěn)定地支撐在地面上,不受林地地面不平坦的影響;本實用新型的設施簡單,成本低,該裝置占用林下空間小,充分利用林下空間的同時,使人活動的空間不受限,利于食用菌栽培的后期管理及采摘。
【專利說明】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的栽培技術,具體涉及一種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食用菌是人們?nèi)粘I钪兄匾闹参镄缘鞍缀蜖I養(yǎng)元素的來源之一,因其培養(yǎng)基 原料來源廣泛,栽培方法簡單,食用菌本身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藥用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而 在我國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食用菌栽培的方式多種多樣,按培養(yǎng)料分,有椴木栽培和袋料栽 培,椴木栽培法就是將天然木料砍伐下來,經(jīng)過簡單處理后直接接種、培養(yǎng)管理,椴木栽培 法因為破壞林木資源而逐漸被淘汰。袋料栽培法是利用工農(nóng)副產(chǎn)品下腳料栽培食用菌的方 法。常用有木屑、刨花、棉籽殼、米糠、麩皮等,經(jīng)處理后,可放在室內(nèi)的栽培床或瓶、袋等容 器內(nèi)接種培養(yǎng)、管理即可。目前,國內(nèi)外食用菌栽培,廣泛采用瓶栽或塑料袋層架式及網(wǎng)格 式立體栽培方式。這種栽培方式需要利用土地搭建大棚,雖然有效的利用了培養(yǎng)室的栽培 空間,但具有如下的缺點:(I)空氣不新鮮,不利于食用菌的生長;(2)棚內(nèi)空間過大,菌包 數(shù)量過多,食用菌生長所需溫度、濕度很難控制,造成棚內(nèi)上下溫、濕度不均衡,極易造成超 溫或大面積感染雜菌,影響食用菌的產(chǎn)量、品質(zhì)或造成生產(chǎn)全軍覆沒;(3)這種層架式及網(wǎng) 格式立體栽培方式都是將架體固定在栽培室內(nèi),給人工放置培養(yǎng)物或工廠化機械操作帶來 了極大不便,因此而導致勞動效率低,致使產(chǎn)品成本居高不下,而且,投資大,制作費用高, 使中小從業(yè)者難以舉步,是食用菌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中的一個瓶頸。
[0003]林下食用菌栽培技術就是利用水源方便干凈的空閑林地,充分利用其遮蔭、散射 光充足、通風好、溫濕度適宜等有利條件生產(chǎn)食用菌的一種新型栽培模式。食用菌作為一種 傳統(tǒng)林副產(chǎn)品,非常適合林下栽培,而且林下間作食用菌成本低,收益高,在資源保護的同 時,可將資源優(yōu)勢轉(zhuǎn)化為經(jīng)濟優(yōu)勢和生態(tài)優(yōu)勢。但林下食用菌栽培受到以下條件的限制不 能迅速發(fā)展:(1)林下空間有限,不能搭建立體棚,不能很好的充分利用林下空間;(2)林地 一般會有一定的坡度,由于地面不平坦,不利于擺放栽培食用菌的立體架;(3)林下栽培食 用菌會占用林下大部分空間,人活動的空間受限,不利于食用菌栽培的后期管理及采摘。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該裝 置占用林下空間小,并且是活動式的,方便運輸與擺放。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所述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包括接頭和至少三個支撐 桿,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與接頭鉸接連接,所述支撐桿上設置有掛鉤。
[0007]進一步,所述的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所述掛鉤與所述支撐桿鉸接連接,所述掛鉤 與所述支撐桿之間形成的角度為0-90°。
[0008]進一步,所述的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所述支撐桿的長度為2_3m。
[0009]進一步,所述的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在所述支撐桿上,所述掛鉤之間的間距為25_35cm0
[0010]進一步,所述的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所述支撐桿的另一端鉸接連接有一接地桿。
[0011]進一步,所述的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所述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還包括一立柱和 套接于所述立柱上的遮陽網(wǎng)支撐架,所述立柱垂直設置在所述接頭上方。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具有以下優(yōu)點:1)設 施簡單,成本低;2)該裝置占用林下空間小,充分利用林下空間的同時,使人活動的空間不 受限,利于食用菌栽培的后期管理及采摘;3)該裝置的支撐桿鉸接連接,是活動式的,可以 實現(xiàn)各支撐桿的聚攏,方便運輸與擺放;4)可以穩(wěn)定地支撐在地面上,不受林地地面不平坦 的影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 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遮陽網(wǎng)支撐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林下食用菌 栽培裝置,包括接頭I和三個支撐桿2,所述支撐桿2的一端與接頭I鉸接連接,所述支撐桿 2上設置有掛鉤3 ;所述掛鉤是用來吊袋用,將食用菌培養(yǎng)菌袋掛在掛鉤上。目前,食用菌吊 袋生產(chǎn)法是利用冷棚鋼筋骨架,采用尼龍線懸吊培養(yǎng)菌袋進行高密度空間栽植。食用菌吊 袋生產(chǎn)法具有出耳早、產(chǎn)量高、品質(zhì)好、效益大等特點,與食用菌露地栽培相比,吊袋木耳立 體栽培這一新模式對空間的利用率高,而且生長出來的菌類無雜質(zhì),管理技術簡單,非常適 合規(guī)?;a(chǎn)。同時,吊袋生產(chǎn)可以節(jié)省成本,既節(jié)能又環(huán)保。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裝置設 置掛鉤以方便菌袋的掛靠。所述支撐桿與接頭鉸接連接可以方便收攏支撐桿,方便工人搬 運和使用。
[0017]本實施例的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所述掛鉤3與所述支撐桿2鉸接連接,所述掛鉤 3與所述支撐桿2之間形成的角度為0-90°,這樣掛鉤可以在0-90°的范圍內(nèi)活動,可以調(diào) 節(jié)角度。
[0018]作為上述實施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所述支撐桿2的 長度為2.5m ;支撐桿長度太長,不利于搬運,同時,也不利于工人將食用菌培養(yǎng)袋掛靠上 去;支撐桿長度太短,每一支撐桿上吊袋的數(shù)量有限,這樣會增加生產(chǎn)投資成本。
[0019]作為上述實施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在所述支撐桿2 上,所述掛鉤3之間的間距為30cm,這樣能使吊袋之間有一定的距離,不至于相互影響。
[0020]作為上述實施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所述支撐桿2的 另一端鉸接連接有一接地桿4,本實用新型的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是靠支撐桿支撐在地面 上,設置接地桿可以使本實用新型的裝置更牢固的支撐在林下比較潮濕的地面上,另外,當 吊袋數(shù)量較多時,本實用新型的裝置依然牢靠。
[0021]作為上述實施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所述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還包括一立柱5和套接于所述立柱5上的遮陽網(wǎng)支撐架6,所述立柱5垂直設置在 所述接頭I上方;當林間太陽直射時可以適當對菌袋遮陽,本實施例設置遮陽網(wǎng)支撐架,可 以更方便的實施遮陽工作,只需將遮陽網(wǎng)支撐架套接于所述立柱上,遮陽網(wǎng)搭在遮陽網(wǎng)支 撐架上即可,當不用遮陽時,將遮陽網(wǎng)去掉,取下遮陽網(wǎng)支撐架即可,操作方便快捷。
[0022]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 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 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 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包括接頭(I)和 至少三個支撐桿(2 ),所述支撐桿(2 )的一端與接頭(I)鉸接連接,所述支撐桿(2 )上設置有 掛鉤(3)。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掛鉤(3)與所述支撐 桿(2 )鉸接連接,所述掛鉤(3 )與所述支撐桿(2 )之間形成的角度為0-90 °。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2)的長 度為2-3m。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撐桿(2) 上,所述掛鉤(3)之間的間距為25-35cm。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2)的另 一端鉸接連接有一接地桿(4 )。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林下食用菌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林下食用菌栽培 裝置還包括一立柱(5 )和套接于所述立柱(5 )上的遮陽網(wǎng)支撐架(6 ),所述立柱(5 )垂直設 置在所述接頭(I)上方。
【文檔編號】A01G1/04GK203424033SQ201320571719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9月16日
【發(fā)明者】王正春 申請人:重慶市林業(yè)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