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實除須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果實除須裝置,適用于去除一帶須果實的須條,并包含一殼體、一除須單元、至少一夾制輸送管,及一傳動單元。該除須單元包括多個滾動桿模組,每一滾動桿模組具有一可轉(zhuǎn)動的第一滾動桿,及一與該第一滾動桿相間隔并列且可轉(zhuǎn)動的第二滾動桿。每一第一滾動桿具有多個第一槽道模組及第二槽道模組,每一第二滾動桿具有一第三凹槽。該夾制輸送管帶動該帶須果實滾移,并借由所述第一槽道模組、所述第二槽道模組,及該第三凹槽的配合,能使該帶須果實的須條被所述轉(zhuǎn)動的第一滾動桿和第二滾動桿夾制而去除的幾率和完整性大為提高,進而得到一已除須果實。
【專利說明】果實除須裝置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果處理裝置,特別是指一種果實除須裝置。
【背景技術(shù)】
[0002]參閱圖1,一般而言,采收到如檳榔、落花生、櫻桃等的一帶須果實1,其上往往還留有一須條11,必須經(jīng)過一道除須的程序后,方能取得可供販賣、食用的一已除須果實12。
[0003]目前,此種除須的程序除了以人工的方式進行外,也有利用如中國臺灣公告第520643號所述的「菁仔須條剝離結(jié)構(gòu)」,以自動化的方式分離該帶須果實I的該須條11。
[0004]參閱圖2、3,該菁仔須條剝離結(jié)構(gòu)包含一機架2、設(shè)置于該機架2上的一第一滾動桿21、一第二滾動桿22、一第三滾動桿23、一位于所述第一滾動桿21、第二滾動桿22、第三滾動桿23共同界定的容置空間中的送料區(qū)分彈性體24、一傳動桿25,及一帶動該傳動桿25轉(zhuǎn)動的馬達模組26。該第一滾動桿21與第三滾動桿23的表面上各形成有三等距排列,且相間隔角度的凸柱211、231。該第二滾動桿22的表面上形成有三配合所述凸柱211、231位置的環(huán)凹槽221。
[0005]參閱圖1、2及3,該第一滾動桿21、第二滾動桿22相靠接,且該傳動桿25亦與該第二滾動桿22、第三滾動桿23相靠接,當該馬達模組26帶動該傳動桿25轉(zhuǎn)動時,可使所述第一滾動桿21、第二滾動桿22、第三滾動桿23分別繞自身軸動且彼此相向地轉(zhuǎn)動。借由所述第一滾動桿21、第二滾動桿22、第三滾動桿23轉(zhuǎn)動,該帶須果實I的須條11可被卷入,并夾制于該第一滾動桿21與第二滾動桿22間、該傳動桿25與該第二滾動桿22間,及該傳動桿25與該第三滾動桿23間等三個位置,使該須條11自該帶須果實I剝離,而獲得該已除須果實12。當該須條11未被卷入上述第一滾動桿21、第二滾動桿22、第三滾動桿23及傳動桿25之間時,該帶須果實I將繼續(xù)被該送料區(qū)分彈性體24傳送,且在經(jīng)過第一滾動桿21與第三滾動桿23的所述凸柱211、231位置時,該須條11有機會被壓入第二滾動桿22的所述環(huán)凹槽221中,進而扯斷該須條11。
[0006]然而,該菁仔須條剝離結(jié)構(gòu)的機架2,僅借由所述第一滾動桿21、第二滾動桿22、第三滾動桿23的轉(zhuǎn)動及相互夾制作用來將該帶須果實I的須條11卷斷拔除,且所述凸柱211,231壓制該須條11僅為點的作用力,由于每一帶須果實I的須條11的韌性不同,若所述凸柱211、231剛好壓制于須條11的末端,則導(dǎo)致只有此須條11的末端能被拔除,因此,落出該菁仔須條剝離結(jié)構(gòu)且未被完整剝離該須條11的帶須果實1,須靠人工方式二次處理,增加額外的人力成本,實不符經(jīng)濟效益。
【發(fā)明內(nèi)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除須效率更佳且完整性更高的果實除須裝置。
[0008]本實用新型果實除須裝置,適用于去除一帶須果實的須條,并包含一殼體、一除須單元、至少一夾制輸送管,及一傳動單元。
[0009]該殼體包括一容室,該容室具有一上開口部,及一與該上開口部相間隔的下開口部。
[0010]該除須單元設(shè)置于該容室中,并包括多個排設(shè)于該殼體的滾動桿模組,每一滾動桿模組具有一可轉(zhuǎn)動的第一滾動桿,及一與該第一滾動桿相間隔并列且可轉(zhuǎn)動的第二滾動桿,且所述滾動桿模組的第一滾動桿與第二滾動桿自該上開口部朝該下開口部交錯排列而形成一傳送面。每一第一滾動桿具有一桿面、多個呈線式環(huán)設(shè)于該桿面上的第一槽道模組,及多個呈線式環(huán)設(shè)于該桿面上且與每一第一槽道模組逐一交叉的第二槽道模組。每一第一槽道模組與每一第二槽道模組皆由至少二相隔的槽道所組成,且每一第一槽道模組與每一第二槽道模組的槽道不相接觸。此外,每一第二滾動桿具有一第三凹槽。
[0011]該夾制輸送管呈螺旋環(huán)繞狀,且位于該傳送面上方并可轉(zhuǎn)動地設(shè)置于該容室。該夾制輸送管帶動該帶須果實在該傳送面上滾移,而使該帶須果實被所述轉(zhuǎn)動的第一滾動桿和第二滾動桿配合夾制進而去除該須條,從而得到一已除須果實。
[0012]該傳動單元用以輸出動力使該除須單元及該夾制輸送管作動。
[001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shù)措施進一步實現(xiàn)。
[0014]較佳地,前述果實除須裝置,其中每一第二滾動桿的第三凹槽成螺旋狀環(huán)繞。
[0015]較佳地,前述果實除須裝置,其中每一滾動桿模組的第一滾動桿及第二滾動桿皆為圓柱,且該第一滾動桿與該第二滾動桿的間距不大于該帶須果實的須條的外徑,又每一第一滾動桿的半徑均不小于每一第二滾動桿的半徑。
[0016]較佳地,前述果實除須裝置,其中每一滾動桿模組還具有一與該第一滾動桿相間隔地設(shè)置的第一刮刀片,及一與該第二滾動桿相間隔地設(shè)置的第二刮刀片。
[0017]較佳地,前述果實除須裝置,其中每一滾動桿模組的第一滾動桿與第二滾動桿是分別偏心旋轉(zhuǎn)。
[0018]較佳地,前述果實除須裝置,其中每一第一滾動桿形成有所述第一槽道模組和第二槽道模組的部分是由塑性材質(zhì)所制成,每一第二滾動桿是由金屬材質(zhì)所制成。
[0019]較佳地,前述果實除須裝置,其中每一滾動桿模組的第一滾動桿還具有一自形成有所述第一槽道模組和第二槽道模組的部分軸向延伸的第一螺紋,每一第二滾動桿還具有一自形成有該第三凹槽的部分軸向延伸的第二螺紋,該第一螺紋及該第二螺紋是由金屬材質(zhì)所制成,且相鄰的該第一滾動桿和該第二滾動桿的該第一螺紋與該第二螺紋彼此相對。
[0020]較佳地,前述果實除須裝置,其中還包含一連通該容室的上開口部的入料槽,及一連通該容室的下開口部的出料槽。
[0021]較佳地,前述果實除須裝置,其中每一第二滾動桿具有多個彼此相間隔的第三凹槽。
[0022]較佳地,前述果實除須裝置,其中每一滾動桿模組的第一滾動桿及第二滾動桿皆為圓柱,且該第一滾動桿與該第二滾動桿的間距不大于該帶須果實的須條的外徑,又每一第一滾動桿的半徑均不小于每一第二滾動桿的半徑。
[0023]較佳地,前述果實除須裝置,其中每一滾動桿模組還具有一與該第一滾動桿相間隔地設(shè)置的第一刮刀片,及一與該第二滾動桿相間隔地設(shè)置的第二刮刀片。
[0024]較佳地,前述果實除須裝置,其中每一滾動桿模組的第一滾動桿與第二滾動桿是分別偏心旋轉(zhuǎn)。
[0025]較佳地,前述果實除須裝置,其中每一第一滾動桿形成有所述第一槽道模組和第二槽道模組的部分是由塑性材質(zhì)所制成,每一第二滾動桿是由金屬材質(zhì)所制成。
[0026]較佳地,前述果實除須裝置,其中每一滾動桿模組的第一滾動桿還具有一自形成有所述第一槽道模組和第二槽道模組的部分軸向延伸的第一螺紋,每一第二滾動桿還具有一自形成有所述第三凹槽的部分軸向延伸的第二螺紋,該第一螺紋及該第二螺紋是由金屬材質(zhì)所制成,且相鄰的該第一滾動桿和該第二滾動桿的該第一螺紋與該第二螺紋彼此相對。
[0027]較佳地,前述果實除須裝置,其中還包含一連通該容室的上開口部的入料槽,及一連通該容室的下開口部的出料槽。
[002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該帶須果實在該傳送面上滾移時,能借由所述第一槽道模組和所述第二槽道模組的槽道,及該第三凹槽的配合,進而增加該須條卷進所述槽道及該第三凹槽的完整性及機率,并利用所述第一滾動桿及第二滾動桿的夾制作用而去除該須條,因而能提高除須的機率及完整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9]圖1是一示意圖,說明一帶須果實及一已除須果實;
[0030]圖2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中國臺灣公告第520643號「菁仔須條剝離結(jié)構(gòu)」新型專利案;
[0031]圖3是一側(cè)視圖,輔助說明圖2 ;
[0032]圖4是一立體圖,說明本實用新型果實除須裝置的一第一較佳實施例;
[0033]圖5是一側(cè)視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多個滾動桿模組的態(tài)樣;
[0034]圖6是一局部側(cè)視示意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第二滾動桿的第三凹槽的態(tài)樣;
[0035]圖7是一俯視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一除須單元的態(tài)樣;
[0036]圖8是一側(cè)視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多個第一刮刀片及多個第二刮刀片的設(shè)置態(tài)樣 '及
[0037]圖9是一局部側(cè)視示意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第二較佳實施例中,每一第二滾動桿的第三凹槽的態(tài)樣。
【具體實施方式】
[0038]下面結(jié)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在本實用新型被詳細描述之前,應(yīng)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nèi)容中,類似的組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0039]參閱圖4、5,本實用新型果實除須裝置的一第一較佳實施例,適用于去除一如檳榔、龍眼、花生、荔枝、櫻桃等帶須果實I的須條11。該果實除須裝置包含一殼體3、一除須單元4、一夾制輸送管5、一傳動單元6、一入料槽7,及一出料槽8。在本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果實除須裝置僅包含一夾制輸送管5,但也可包含多個夾制輸送管5。
[0040]該殼體3呈長方體,并包括一容室31。該容室31具有一位于該殼體3的頂面的上開口部311,及一位于鄰近該殼體3的一側(cè)面,且位置低于該上開口部311的下開口部312。
[0041]該入料槽7略呈漏斗狀,并連通該容室31的上開口部311,且供該帶須果實I進入。該出料槽8連通該容室31的下開口部312。[0042]該除須單元4設(shè)置于該容室31中,并包括三組排設(shè)于該殼體3的滾動桿模組41。每一滾動桿模組41具有一可轉(zhuǎn)動的第一滾動桿42、一與該第一滾動桿42相間隔并列且可轉(zhuǎn)動的第二滾動桿43、一與該第一滾動桿42相間隔地設(shè)置的第一刮刀片44,及一與該第二滾動桿43相間隔地設(shè)置的第二刮刀片45。所述滾動桿模組41的第一滾動桿42與第二滾動桿43自該上開口部311朝該下開口部312交錯排列而形成一傳送面46。
[0043]該夾制輸送管5是由金屬材質(zhì)所制成,由于表面較為光滑,能提升帶動該帶須果實I的能力。該夾制輸送管5呈螺旋環(huán)繞狀,且位于該傳送面46上方,并可轉(zhuǎn)動地設(shè)置于該容室31內(nèi),用于帶動該帶須果實I在該傳送面46上滾移。
[0044]該傳動單元6用以輸出動力使該除須單元4及該夾制輸送管5作動。該傳動單元6可為馬達、齒輪、皮帶,或鏈條的組合(圖未示,且所述組合并非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作重點所在,故于此不再贅述)。
[0045]所述滾動桿模組41的每一第一滾動桿42及第二滾動桿43皆為圓柱,且分別偏心旋轉(zhuǎn)。每一滾動桿模組41的該第一滾動桿42與該第二滾動桿43的間距不大于該帶須果實I的須條11的外徑,又每一第一滾動桿42的半徑均不小于每一第二滾動桿43的半徑。每一第一滾動桿42和第二滾動桿43與該夾制輸送管5的間距,皆小于該帶須果實I的外徑,以避免于運轉(zhuǎn)過程中,該帶須果實I塞卡于該夾制輸送管5與第一滾動桿42和第二滾動桿43的間隙內(nèi),導(dǎo)致該傳動單元6停止運轉(zhuǎn),而妨礙除須作業(yè)的順暢進行。
[0046]參閱圖6、7,每一第一滾動桿42具有一桿面421、一第一螺紋424、多個呈線式環(huán)設(shè)于該桿面421上的第一槽道模組422,及多個呈線式環(huán)設(shè)于該桿面421上且與每一第一槽道模組422逐一交叉的第二槽道模組423。每一第一槽道模組422與第二槽道模組423皆由至少二相隔的槽道425所組成,且每一第一槽道模組422與第二槽道模組423的槽道425不相接觸。此外,每一第二滾動桿43具有一呈螺旋狀環(huán)繞的第三凹槽431,及一第二螺紋432。每一第一滾動桿42的所述第一槽道模組422,沿一第一方向A彼此平行且相間隔地形成。所述第二槽道模組423,沿一第二方向B彼此平行且相間隔地形成。所述第一槽道模組422及第二槽道模組423的槽道425呈多個菱形的圖案。
[0047]每一第一滾動桿42形成有所述第一槽道模組422和第二槽道模組423的部分是由如橡膠的塑性材質(zhì)所制成,每一第二滾動桿43是由金屬材質(zhì)所制成,以避免產(chǎn)生噪音。每一第一滾動桿42的第一螺紋424由金屬材質(zhì)所制成,且自形成有所述第一槽道模組422和第二槽道模組423的部分軸向延伸。每一第二滾動桿43的第二螺紋432由金屬材質(zhì)所制成,且自形成有該第三凹槽431的部分軸向延伸。相鄰的該第一滾動桿42和該第二滾動桿43的該第一螺紋424與該第二螺紋432彼此相對。
[0048]參閱圖4、5,每一滾動桿模組41的所述第一刮刀片44的設(shè)置分別與所述第一滾動桿42的表面切線呈垂直。每一滾動桿模組41的所述第二刮刀片45的設(shè)置分別與所述第二滾動桿43的表面切線呈垂直。在所述第一滾動桿42及第二滾動桿43轉(zhuǎn)動時,所述第一刮刀片44及第二刮刀片45能刮除相對應(yīng)的所述第一滾動桿42及第二滾動桿43上的殘留物。
[0049]參閱圖4、7,由該入料槽7經(jīng)該上開口部311進入該容室31的該帶須果實1,被該夾制輸送管5帶動,而在該傳送面46上朝一第三方向X滾移時,該帶須果實I的須條11先被帶動進入其中一滾動桿模組41的第一槽道模組422的槽道425、第二槽道模組423的槽道425或第三凹槽431。由于每一第一滾動桿42和相對應(yīng)的第二滾動桿43的間距不大于該須條11的外徑,所以該須條11可繼而被轉(zhuǎn)動的該第一滾動桿42及相對應(yīng)的第二滾動桿43夾制而去除,以得到一已除須果實12。此外,在該帶須果實I的須條11的外徑大小不一時,可借由每一偏心旋轉(zhuǎn)的第一滾動桿42和第二滾動桿43間所產(chǎn)生間距的大小變化,對外徑大小不一的須條11進行夾制而拔除。
[0050]若該帶須果實I滾移至靠近該下開口部312,而該須條11尚未被拔除或未被完整拔除時,該帶須果實I仍可隨著該夾制輸送管5的帶動,到達其中一滾動桿模組41的第一螺紋424及第二螺紋432,繼而借由螺合旋轉(zhuǎn)與夾制削切,而將該帶須果實I的須條11去除。
[0051]由于該須條11在該傳送面46上滾移時,沒有固定的方向性,利用所述第一槽道模組422、所述第二槽道模組423,及該第三凹槽431的設(shè)置,可供該須條11以多種不同的方向卷入,使該須條11卷進所述槽道425和該第三凹槽431內(nèi)的機率大增,且該須條11較易整條被卷進,借此達到除須較完整的功用。
[0052]另外要補充說明的是,每一滾動桿模組41的第一滾動桿42在形成有所述第一槽道模組422和第二槽道模組423的部分,也可為多個硬度不同的塑性材質(zhì)所制成,利用硬度的不同,使得彈性伸縮的程度相對有所差異。在該帶須果實I的須條11的外徑大小不一時,每一第一滾動桿42和相對應(yīng)的第二滾動桿43間所產(chǎn)生的間距大小,會隨著材質(zhì)硬度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可對不同外徑的須條11進行夾制而拔除。
[0053]參閱圖8,此外,所述第一刮刀片44和第二刮刀片45分別與所述第一滾動桿42和第二滾動桿43的表面也可為非垂直地相間隔設(shè)置,而在所述第一滾動桿42及第二滾動桿43轉(zhuǎn)動時,配合刮除相對應(yīng)的所述第一滾動桿42及第二滾動桿43上的殘留物。
[0054]參閱圖9,本實用新型的一第二較佳實施例,大致上是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相似,不同的地方在于每一第二滾動桿43具有多個環(huán)形第三凹槽431,借由多數(shù)間隔形成的環(huán)形第三凹槽431與第一槽道模組422 (見圖4)和第二槽道模組423 (見圖4)配合形成的凹凸花紋,更能有效提升夾制移除該帶須果實I (見圖4)的須條11 (見圖4)的機率,而增進除須作業(yè)的整體效能。
[0055]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果實除須裝置,透過每一第一滾動桿42的所述第一槽道模組422與第二槽道模組423,及每一第二滾動桿43的該第三凹槽431的相配合,能使該帶須果實I的須條11卷進所述槽道425和該第三凹槽431的機率增加,并利用所述第一滾動桿42及第二滾動桿43的夾制而去除該須條11。借此可更完整地拔除該須條11,并提高除須作業(yè)的整體效能。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果實除須裝置,適用于去除一帶須果實的須條,該果實除須裝置包含一殼體、一除須單元、至少一夾制輸送管,及一用以輸出動力使該除須單元及該夾制輸送管作動的傳動單元,該殼體包括一容室,該容室具有一上開口部,及一與該上開口部相間隔的下開口部,該除須單元設(shè)置于該容室中并包括多個排設(shè)于該殼體上的滾動桿模組,每一滾動桿模組具有一可轉(zhuǎn)動的第一滾動桿,及一與該第一滾動桿相間隔并列且可轉(zhuǎn)動的第二滾動桿,且所述滾動桿模組的第一滾動桿與第二滾動桿自該上開口部朝該下開口部交錯排列而形成一傳送面,每一第一滾動桿具有一桿面,該夾制輸送管呈螺旋環(huán)繞狀且位于該傳送面上方并可轉(zhuǎn)動地設(shè)置于該容室內(nèi),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滾動桿還具有多個呈線式環(huán)設(shè)于該桿面上的第一槽道模組,及多個呈線式環(huán)設(shè)于該桿面上且與每一第一槽道模組逐一交叉的第二槽道模組,每一第一槽道模組與每一第二槽道模組皆由至少二相隔的槽道所組成,且每一第一槽道模組與每一第二槽道模組的槽道不相接觸,每一第二滾動桿具有一第三凹槽。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果實除須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二滾動桿的第三凹槽成螺旋狀環(huán)繞。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果實除須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滾動桿模組的第一滾動桿及第二滾動桿皆為圓柱,且該第一滾動桿與該第二滾動桿的間距不大于該帶須果實的須條的外徑,又每一第一滾動桿的半徑均不小于每一第二滾動桿的半徑。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果實除須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滾動桿模組還具有一與該第一滾動桿相間隔地設(shè)置的第一刮刀片,及一與該第二滾動桿相間隔地設(shè)置的第二刮刀片。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果實除須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滾動桿模組的第一滾動桿與第二滾動桿是分別偏心旋轉(zhuǎn)。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果實除須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滾動桿形成有所述第一槽道模組和第二槽道模組的部分是由塑性材質(zhì)所制成,每一第二滾動桿是由金屬材質(zhì)所制成O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果實除須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滾動桿模組的第一滾動桿還具有一自形成有所述第一槽道模組和第二槽道模組的部分軸向延伸的第一螺紋,每一第二滾動桿還具有一自形成有該第三凹槽的部分軸向延伸的第二螺紋,該第一螺紋及該第二螺紋是由金屬材質(zhì)所制成,且相鄰的該第一滾動桿和該第二滾動桿的該第一螺紋與該第二螺紋彼此相對。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果實除須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連通該容室的上開口部的入料槽,及一連通該容室的下開口部的出料槽。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果實除須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二滾動桿具有多個彼此相間隔的第三凹槽。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果實除須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滾動桿模組的第一滾動桿及第二滾動桿皆為圓柱,該第一滾動桿與該第二滾動桿的間距不大于該帶須果實的須條的外徑,每一第一滾動桿的半徑均不小于每一第二滾動桿的半徑。
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0所述的果實除須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滾動桿模組還具有一與該第一滾動桿相間隔地設(shè)置的第一刮刀片,及一與該第二滾動桿相間隔地設(shè)置的第二刮刀片。
1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9、10或11所述的果實除須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滾動桿模組的第一滾動桿與第二滾動桿是分別偏心旋轉(zhuǎn)。
1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果實除須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滾動桿形成有所述第一槽道模組和第二槽道模組的部分是由塑性材質(zhì)所制成,每一第二滾動桿是由金屬材質(zhì)所制成。
1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果實除須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滾動桿模組的第一滾動桿還具有一自形成有所述第一槽道模組和第二槽道模組的部分軸向延伸的第一螺紋,每一第二滾動桿還具有一自形成有所述第三凹槽的部分軸向延伸的第二螺紋,該第一螺紋及該第二螺紋是由金屬材質(zhì)所制成,且相鄰的該第一滾動桿和該第二滾動桿的該第一螺紋與該第二螺紋彼此相對。
1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4所述的果實除須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連通該容室的上開口部的入料槽,及一連通該`容室的下開口部的出料槽。
【文檔編號】A23N15/00GK203538329SQ201320693242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11月5日
【發(fā)明者】鍾俊能, 鍾睿, 鍾齊 申請人:鴻金達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