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蔥姜麥輪作生產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蔥姜麥輪作生產方法,第一年4月上旬種植生姜,于10月份中旬或下旬在姜溝撒種小麥,10月下旬收獲生姜;第二年6月上旬收獲小麥;6月下旬接著整地種植大蔥,12月上旬收獲大蔥。本發(fā)明通過生姜、小麥、大蔥三種不同作物倒茬種植,由于根系分泌物的影響,能夠解決土壤連作障礙問題,提高土地持續(xù)生產能力。
【專利說明】一種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蔥姜麥輪作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作物種植生產過程的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生姜、小麥、大蔥兩年三 茬輪作的生產方法,屬于作物種植【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姜為一年生栽培蔬菜,由于生姜單產高且經濟價值客觀,宜種地區(qū)面積逐年擴大, 且盲目追求高產使化肥投入量大幅度增加。但是生姜由于其特性忌連年種植,連作障礙非 常明顯,土傳病害嚴重增加,姜瘟病發(fā)病率增加,來年可導致生姜明顯減產乃至絕產,但農 民為了獲取較高的經濟價值,生姜又不得不在同一地塊連年種植。在山東中部地區(qū),針對生 姜的連作障礙有兩種選擇,一是進行生姜種植前的土壤熏蒸,通過藥劑作用殺死致病菌,消 除障礙,但這種方式同時也可殺死土壤有益微生物和蚯蚓等有益動物,對土壤破壞性較大, 可持續(xù)生產能力下降,而且對姜塊本身影響較大,食用質量下降,且收獲的姜無法催芽來年 不能做姜種;另一選擇是與當?shù)亓硪唤洕魑锎笫[輪作,通過不同作物根系分泌物效應不 同以消除連作障礙帶來的影響,但采用這種方式受作物生育期的限制影響,每年生姜或大 蔥收獲后都有4-5月的土地閑置期,而在當?shù)剡@個閑置期正好處于冬季,也無法種植短期 蔬菜等作物,大大浪費了土地的連續(xù)生產能力和光熱資源。
[0003] 在魯中地區(qū),正常年份下生姜一般是4月中下旬種植,10月下旬收獲,生姜是以收 獲地下根莖為產品的作物,這種作物既需要吸收較多的氮素供地下根莖膨大,但氮素又不 能過于集中施用,否則地上部莖葉生長過旺,不利于根莖形成。氮素不足也會使莖葉生長緩 慢,光合作用降低,造成減產,同時由于生姜本身的生長栽培特性,在生育后期需肥量大的 時候不宜進行追肥操作,頻繁的追肥會使姜的根系受到損傷;大蔥作為當?shù)氐牧硪恢饕?濟作物,也是一種高產高投入的作物,對氮磷鉀等營養(yǎng)元素的需求也比較高,大蔥一般在6 月份進行移栽,11月下旬至12月份收獲,生長期較長,生產上也需要通過多次施肥與澆水 才能保證其生長發(fā)育對養(yǎng)分的持續(xù)需求;相比生姜大蔥兩種經濟作物,小麥經濟價值相對 低,但是管理相對簡單省事,合理的輪作有利于改善耕層土壤微生物環(huán)境,但小麥也有很長 的生育期,一般從當年的十月份播種至來年的六月份收獲,小麥的養(yǎng)分供應生產上也非常 重視,主要原因是長生育期的養(yǎng)分階段供應與勞動力投入不足的矛盾。從以上方面分析,在 山東省中部生姜為主要經濟作物的種植地區(qū),一方面農民為了獲取更高的經濟利益連年進 行生姜種植,一方面又不得不面臨著連作土壤持續(xù)生產力下降的問題,而通過化學方法改 良的土壤又面臨著其他問題。
[0004] 目前農業(yè)生產中農民常規(guī)的種植與施肥方法是:
[0005] ①生姜在4月下旬種植,種植前施用底肥以高氮磷鉀的復合肥為主,用量約占全 年用量的30%,6月初結合培土進行第一次追肥以尿素為主,8-9月進入旺長期,結合灌水 沖施肥料,用量約占總量的40%-般沖施肥料3-4次。在10月下旬收獲。生姜連作地塊均 為一年種植一季,其他時間皆休閑。
[0006] ②大蔥在6月下旬移栽,移栽前進行基肥施用,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用量占全年的 20%左右,后期追肥結合培土進行,一般追肥3-4次,或施肥結合灌溉。一般在11月中旬收 獲。大蔥地塊一般一年種植一季,少有與其他短季蔬菜輪作。
[0007] ③小麥一般在10月上中旬播種,播種前結合旋地整地施用40% -50%的氮肥和全 部的磷鉀肥,第二年春天3月份進行剩余氮肥的追施,多以撒施澆水方式進行,于6月上旬 進行收獲。小麥地塊一般一年種植兩季,與玉米進行輪作。
[0008] 從以上三種作物的傳統(tǒng)種植習慣和施肥措施看,浪費光熱資源的同時多次追肥操 作也造成了勞動力的浪費,同時由于施肥多用尿素等速效肥料,養(yǎng)分轉化速度較快,揮發(fā)和 淋失嚴重,造成養(yǎng)分的嚴重流失,亦會造成脫肥的現(xiàn)象。此外由于作物生育后期植株個體較 大,不適宜機械化作業(yè),農民往往采用人工進地撒施速效氮肥結合澆水的方式進行,加大了 氮素向下淋溶的風險,從而影響地下水水質,降低氮素利用率,而有些農戶因操作困難就索 性不進行追肥,導致產量下降,收益降低。
【發(fā)明內容】
[0009]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蔥姜麥輪作生產方 法,本發(fā)明根據生姜大蔥小麥的作物特性,在生姜和大蔥輪作空擋播種一季小麥,實行生 姜-小麥-大蔥兩年三作的輪作生產方法,不但有效的解決土壤連作障礙問題,而且可提高 土地連續(xù)生產能力,保證農民收益。
[0010]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0011] 一種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蔥姜麥輪作生產方法,兩年為一周期,步驟如下:
[0012] (1)第一年3月下旬,撒施腐熟的農家肥4000-5000kg/畝,然后進行深耕曬垡;第 一年4月上旬種植生姜,整地調溝起壟,壟寬35-45cm,溝寬25-35cm,在溝底姜種順著溝方 向埋種,姜芽朝上,株距22-25cm,在溝內施硫酸鉀型復合肥60-70kg/畝,折合純氮6-8kg/ 畝,磷以P 205記12-16kg/畝,鉀以K20記8-10kg/畝,施硫酸鋅l-2kg/畝、硼砂0. 5-1. 0kg/ 畝、鈣鎂肥料4-5kg/畝,施肥后在兩姜行中間起溝培土;第一年6月上旬進行第一次追肥, 追施硫酸鉀型控釋BB肥50-60kg/畝,其中氮選擇釋放期為40-60天的控釋氮肥,第一次追 肥折合純氮12-14kg/畝,鉀以K 20記10-12kg/畝;第一年8月上旬生姜有3-5個分杈時, 進行第二次追肥,追施硫酸鉀型控釋BB肥90-100kg/畝,其中氮選擇釋放期為70-90天的 控釋氮肥,第二次追肥折合純氮16-20kg/畝,鉀以K 20記20-24kg/畝;
[0013] (2)第一年10月中旬或下旬生姜收獲前在姜溝撒種小麥,第一年10月下旬收獲生 姜;第二年3月上旬進行一次追肥,折合純氮投入量為8-10kg/畝,鉀肥以K 20計施用量為 3-5kg/ 畝;
[0014] (3)第二年6月上旬收獲小麥,小麥收獲后,在土壤表面撒施150-200kg/畝有機肥 或腐熟雞糞、25-30kg/畝氮磷鉀肥作為底肥,底肥折合純氮4-5kg/畝,磷以P 205記3-4kg/ 畝,鉀以K20記5-7kg/畝;第二年6月下旬深耕土壤,旋耕調溝起壟并在溝底移栽蔥苗;第 二年7月下旬培土并第一次追肥,追施控釋BB肥60-75kg/畝,其中氮選擇釋放期為30天的 控釋氮肥,第一次追肥折合純氮l〇-14kg/畝,磷以P 205記8-10kg/畝,鉀以K20記8-12kg/ 畝;第二年9月中旬培土并第二次追肥,追施緩釋BB肥30-45kg/畝,其中氮選擇釋放期為 40-60天的控釋氮肥,第二次追肥折合純氮8-12kg/畝,鉀以K 20記6-10kg/畝;第二年12 月上旬收獲大蔥。
[0015] 根據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步驟(1)中腐熟的農家肥的撒施量為4200-4600kg/畝,種植 生姜的壟寬40cm,溝寬30cm。
[0016] 根據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步驟(1)中種植生姜后在溝內施硫酸鉀型復合肥的方式為 在姜溝中間劃3-5cm深的溝內施肥,第一次追肥的方式為在姜行一側10-15cm處劃3-5cm 深的溝內施肥,第二次追肥的方式為在姜行一側l〇-15cm處劃5-7cm深的溝內施肥。
[0017] 根據本發(fā)明,灌溉按常規(guī)操作進行,灌溉時不再進行隨水施肥。
[0018] 根據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步驟(1)中種植生姜后在兩姜行中間起溝培土的標準為不 遮蓋新芽但又不露姜塊。
[0019] 根據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步驟(2)中追肥的方式為在麥畦兩側開8-l〇Cm深的溝內進 行溝施覆土。肥料可為氮鉀復合肥,或尿素與硫酸鉀配施。
[0020] 根據本發(fā)明,優(yōu)選的,步驟(3)中種植蔥后的培土的標準為剛好蓋住蔥白,第二年 7月下旬第一次追肥的方式為在蔥溝底開8-lOcm深的溝內撒施,第二年9月中旬第二次追 肥的方式為在蔥溝底開12-15cm深的溝內撒施。步驟(3)中小麥收獲后,在土壤表面撒施 的氮磷鉀肥可選擇復合肥料或尿素、過磷酸鈣/重過磷酸鈣/磷酸二銨、硫酸鉀等單質肥。
[0021] 本發(fā)明整個輪作周期兼顧3種作物,共20個月左右的時間,其中生姜和小麥有一 月左右的共生期。生姜有機肥施用改頭年施用為當年3月進行,進行深耕整地,然后曬垡, 避免了從年前施用有機肥至種植大姜這段時間有機肥養(yǎng)分的流失;生姜收獲前將小麥撒在 姜溝后收獲生姜,將姜溝平整,有利于小麥生育后期的施肥管理。
[0022] 本發(fā)明生姜、小麥、大蔥三種作物進行周期的輪作生產方法,是一種化學改良土壤 特性之外,還靠作物自身根系特點相互促進的一種合理的生產方法,這種輪作生產方法沒 有刻意延長或縮短每種作物的生育期而影響其產量。本發(fā)明采用合理的水肥管理措施,由 于不同作物之間的輪作(含套作或間作)采用相對合理的種植和收獲時期,以及在輪作周 期中合理調配施肥類型、次數(shù)和施肥方式,能滿足現(xiàn)實生產中農民操作的需求。
[0023] 本發(fā)明的優(yōu)勢在于:
[0024] 1、本發(fā)明通過生姜、小麥、大蔥三種不同作物倒茬種植,由于根系分泌物的影響, 能夠解決土壤連作障礙問題,提高土地持續(xù)生產能力。
[0025] 2、本發(fā)明相比傳統(tǒng)種植模式,三種作物根據不同的生育期進程采用有順序的輪作 方法,既沒有減少各自的生育期,亦能夠充分利用周年光熱資源,在有限的時間內和土地上 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增加農民收入。
[0026] 3、本發(fā)明露地蔬菜的種植收獲后一般土壤硝態(tài)氮殘留量很高,淋失風險很大,生 姜大蔥中間加種一茬小麥,可以消耗一部分土壤的養(yǎng)分,尤其是氮素,這樣可以降低土壤氮 素殘留量,提高氮素肥料的利用效率,降低氮淋失的風險;小麥季底肥利用生姜收獲后尚存 的土壤肥力,能夠解決小麥苗期階段的養(yǎng)分供應,在節(jié)省底肥施用的同時可節(jié)省人工。
[0027] 4、本發(fā)明在生姜和大蔥不同生育階段均采用不同釋放期的氮肥,既降低了施用速 效氮肥的淋溶和揮發(fā)損失,又可滿足作物生長對氮素營養(yǎng)的持續(xù)需求;相比生產上的田間 操作,生姜可以減少2-3次追肥,大蔥也可以減少1次追肥,小麥減少施肥1次,起到節(jié)本增 收的作用。
[0028] 5、本發(fā)明兩年三作的種植模式統(tǒng)籌考慮了輪作作物茬口間和三種作物各自生育 階段內的養(yǎng)分需求,各作物所需養(yǎng)分配比及投入量合理,可保證作物的增產增收。
[0029] 6、本發(fā)明的整地與培土模式考慮了作物生長和生產操作的需求,合理并易于操 作。
【具體實施方式】
[0030]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說明,但本發(fā)明不僅限于以下實施例。
[0031] 實施例所用的控釋BB肥為含有控釋氮肥的摻混肥料,由山東金正大生態(tài)工程股 份有限公司生產。
[0032] 實施例1、種植地塊為試驗田A
[0033] -種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蔥姜麥輪作生產方法,兩年為一周期,步驟如下:
[0034] (1)第一年3月22日,撒施腐熟的農家肥4500kg/畝,第一年4月5日進行深耕 曬垡;第一年4月8日種植生姜,整地調溝起壟,壟寬40cm,溝寬30cm,在溝底姜種順著溝 方向埋種,姜芽朝上,株距23cm,在姜溝中間劃5cm深的溝內施硫酸鉀型復合肥65kg/畝, 折合純氮6. 5kg/畝,磷以P205記13kg/畝,鉀以K20記9kg/畝,施硫酸鋅1. 5kg/畝、硼砂 0. 7kg/畝、鈣鎂肥料4kg/畝,施肥后在兩姜行中間起溝培土,同時姜溝保持相對平整;灌溉 按常規(guī)操作進行,灌溉時不再進行隨水施肥;第一年6月8日進行第一次追肥,追施硫酸鉀 型控釋BB肥55kg/畝,其中氮選擇釋放期為60天的控釋氮肥,第一次追肥的方式為在姜行 一側15cm處劃5cm深的溝內施肥,第一次追肥折合純氮12kg/畝,鉀以K 20記10kg/畝;第 一年8月8日生姜有3-5個分杈時,進行第二次追肥,追施硫酸鉀型控釋BB肥100kg/畝, 其中氮選擇釋放期為90天的控釋氮肥,第二次追肥的方式為在姜行一側15cm處劃7cm深 的溝內施肥,第二次追肥折合純氮18kg/畝,鉀以K 20記24kg/畝;
[0035] (2)第一年10月12日生姜收獲前在姜溝撒種小麥,第一年10月28日收獲生姜; 第二年3月2日(返青期)進行一次追肥,折合純氮投入量為9kg/畝,鉀肥以1( 20計施用 量為3. 5kg/畝,追肥的方式為在麥畦兩側開8cm深的溝內進行溝施覆土;
[0036] (3)第二年6月10日收獲小麥,小麥收獲后,在土壤表面撒施200kg/畝有機肥 25kg/畝氮磷鉀肥作為底肥,底肥折合純氮4kg/畝,磷以P 205記3kg/畝,鉀以K20記6kg/ 畝;第二年6月25日深耕土壤,旋耕調溝起壟并在溝底移栽蔥苗;第二年7月25日培土并 第一次追肥,追施控釋BB肥60kg/畝,其中氮選擇釋放期為30天的控釋氮肥,第一次追肥 的方式為在蔥溝底開8cm深的溝內撒施,第一次追肥折合純氮10kg/畝,磷以P 205記8kg/ 畝,鉀以K20記10kg/畝;第二年9月15日培土并第二次追肥,追施緩釋BB肥45kg/畝,其 中氮選擇釋放期為60天的控釋氮肥,第二次追肥的方式為在蔥溝底開15cm深的溝內撒施, 第二次追肥折合純氮1 lkg/畝,鉀以K20記9kg/畝;第二年12月8日收獲大蔥。大蔥培土 的標準為剛好蓋住蔥白。
[0037] 本實施例整個輪作周期兼顧3種作物,共20個月的時間,其中生姜和小麥有17天 的共生期。
[0038] 實施例2、種植地塊為試驗田B
[0039] 一種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蔥姜麥輪作生產方法,兩年為一周期,步驟如下:
[0040] (1)第一年3月24日,撒施腐熟的農家肥5000kg/畝,第一年4月7日進行深耕曬 垡;第一年4月10日種植生姜,整地調溝起壟,壟寬40cm,溝寬30cm,在溝底姜種順著溝方 向埋種,姜芽朝上,株距22cm,在姜溝中間劃4cm深的溝內施硫酸鉀型復合肥80kg/畝,折合 純氮8kg/畝,磷以P205記15kg/畝,鉀以K20記12kg/畝,施硫酸鋅1. 8kg/畝、硼砂0. 75kg/ 畝、鈣鎂肥料4. 4kg/畝,施肥后在兩姜行中間起溝培土,同時姜溝保持相對平整;灌溉按常 規(guī)操作進行,灌溉時不再進行隨水施肥;第一年6月10日進行第一次追肥,追施硫酸鉀型控 釋BB肥65kg/畝,其中氮選擇釋放期為60天的控釋氮肥,第一次追肥的方式為在姜行一側 15cm處劃4. 5cm深的溝內施肥,第一次追肥折合純氮14kg/畝,鉀以K20記12kg/畝;第一 年8月10日生姜有3-5個分杈時,進行第二次追肥,追施硫酸鉀型控釋BB肥90kg/畝,其 中氮選擇釋放期為80天的控釋氮肥,第二次追肥的方式為在姜行一側15cm處劃6cm深的 溝內施肥,第二次追肥折合純氮16kg/畝,鉀以K 20記20kg/畝;
[0041] (2)第一年10月15日生姜收獲前在姜溝撒種小麥,第一年10月30日收獲生姜; 第二年3月5日(返青期)進行一次追肥,折合純氮投入量為9. 5kg/畝,鉀肥以1(20計施 用量為4. 4kg/畝,追肥的方式為在麥畦兩側開10cm深的溝內進行溝施覆土;
[0042] (3)第二年6月10日收獲小麥,小麥收獲后,在土壤表面撒施180kg/畝有機肥 30kg/畝氮磷鉀肥作為底肥,底肥折合純氮5kg/畝,磷以P 205記3. 6kg/畝,鉀以K20記 6. 8kg/畝;第二年6月27日深耕土壤,旋耕調溝起壟并在溝底移栽蔥苗;第二年7月27日 培土并第一次追肥,追施控釋BB肥80kg/畝,其中氮選擇釋放期為30天的控釋氮肥,第一 次追肥的方式為在蔥溝底開l〇cm深的溝內撒施,第一次追肥折合純氮13kg/畝,磷以P 205 記9kg/畝,鉀以K20記1 lkg/畝;第二年9月18日培土并第二次追肥,追施緩釋BB肥40kg/ 畝,其中氮選擇釋放期為50天的控釋氮肥,第二次追肥的方式為在蔥溝底開15cm深的溝內 撒施,第二次追肥折合純氮l〇kg/畝,鉀以K 20記8kg/畝;第二年12月10日收獲大蔥。大 蔥培土的標準為剛好蓋住蔥白。
[0043] 本實施例整個輪作周期兼顧3種作物,共20個月的時間,其中生姜和小麥有16天 的共生期。
[0044] 對比例1、種植地塊為試驗田A
[0045] 傳統(tǒng)的生姜、小麥、大蔥生產方法
[0046] 生姜、小麥和大蔥均米用傳統(tǒng)的種植方法,生姜為一年一作,大蔥和小麥為一年兩 作,這三種作物傳統(tǒng)的種植方法在兩個完整的周年無法實現(xiàn),各自采用復合肥料按照傳統(tǒng) 的施用方法和次數(shù)及相應的灌溉方式進行,其他方式均采用大田常規(guī)的生產方式。
[0047] 實施例1中的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蔥姜麥輪作生產方法與對比例1的傳統(tǒng)的生 姜、小麥、大蔥生產方法相比較,結果如表1。
[0048] 實施例1的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蔥姜麥輪作生產方法,相比對比例1在兩個輪作 周年內減少勞動力投入4人?天,能夠提高周年作物產量510kg/667m 2,并增加了農民的經 濟收益,極大程度上降低姜瘟發(fā)生比例,且能提高氮肥利用率5. 5個百分點,此外控釋氮肥 的使用能夠降低氮素的淋溶損失,每667m2減少氮素淋溶3. 64kg,從而降低硝態(tài)氮對地下水 的潛在威脅。
[0049] 表1實施例1的蔥姜麥輪作生產方法與傳統(tǒng)方法對比
[0050]
【權利要求】
1. 一種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蔥姜麥輪作生產方法,兩年為一周期,步驟如下: (1) 第一年3月下旬,撒施腐熟的農家肥4000-5000kg/畝,然后進行深耕曬垡;第一年 4月上旬種植生姜,整地調溝起壟,壟寬35-45cm,溝寬25-35cm,在溝底姜種順著溝方向埋 種,姜芽朝上,株距22-25cm,在溝內施硫酸鉀型復合肥60-70kg/畝,折合純氮6-8kg/畝,磷 以P 2〇5記12-16kg/畝,鉀以K20記8-10kg/畝,施硫酸鋅l-2kg/畝、硼砂0. 5-1. Okg/畝、 鈣鎂肥料4-5kg/畝,施肥后在兩姜行中間起溝培土;第一年6月上旬進行第一次追肥,追施 硫酸鉀型控釋BB肥50-60kg/畝,其中氮選擇釋放期為40-60天的控釋氮肥,第一次追肥折 合純氮12-14kg/畝,鉀以K 20記10-12kg/畝;第一年8月上旬生姜有3-5個分杈時,進行 第二次追肥,追施硫酸鉀型控釋BB肥90-100kg/畝,其中氮選擇釋放期為70-90天的控釋 氮肥,第二次追肥折合純氮16-20kg/畝,鉀以K 20記20-24kg/畝; (2) 第一年10月中旬或下旬生姜收獲前在姜溝撒種小麥,第一年10月下旬收獲生 姜;第二年3月上旬進行一次追肥,折合純氮投入量為8-10kg/畝,鉀肥以K 20計施用量為 3-5kg/ 畝; (3) 第二年6月上旬收獲小麥,小麥收獲后,在土壤表面撒施150-200kg/畝有機肥或腐 熟雞糞、25-30kg/畝氮磷鉀肥作為底肥,底肥折合純氮4-5kg/畝,磷以P 205記3-4kg/畝,鉀 以K20記5-7kg/畝;第二年6月下旬深耕土壤,旋耕調溝起壟并在溝底移栽蔥苗;第二年7 月下旬培土并第一次追肥,追施控釋BB肥60-75kg/畝,其中氮選擇釋放期為30天的控釋 氮肥,第一次追肥折合純氮l〇-14kg/畝,磷以P 205記8-10kg/畝,鉀以K20記8-12kg/畝;第 二年9月中旬培土并第二次追肥,追施緩釋BB肥30-45kg/畝,其中氮選擇釋放期為40-60 天的控釋氮肥,第二次追肥折合純氮8-12kg/畝,鉀以K 20記6-10kg/畝;第二年12月上旬 收獲大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蔥姜麥輪作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驟(1)中腐熟的農家肥的撒施量為4200-4600kg/畝,種植生姜的壟寬40cm,溝寬30cm。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蔥姜麥輪作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驟(1)中種植生姜后在溝內施硫酸鉀型復合肥的方式為在姜溝中間劃3-5cm深的溝內施 月巴,第一次追肥的方式為在姜行一側l〇-15cm處劃3-5cm深的溝內施肥,第二次追肥的方式 為在姜行一側l〇-15cm處劃5-7cm深的溝內施肥。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蔥姜麥輪作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驟(1)中種植生姜后在兩姜行中間起溝培土的標準為不遮蓋新芽但又不露姜塊。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蔥姜麥輪作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驟(2)中追肥的方式為在麥畦兩側開8-lOcm深的溝內進行溝施覆土。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蔥姜麥輪作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驟(2)中追肥的肥料為氮鉀復合肥,或尿素與硫酸鉀配施。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蔥姜麥輪作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驟(3)中種植蔥后的培土的標準為剛好蓋住蔥白,第二年7月下旬第一次追肥的方式為在 蔥溝底開8-lOcm深的溝內撒施,第二年9月中旬第二次追肥的方式為在蔥溝底開12-15cm 深的溝內撒施。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蔥姜麥輪作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驟(3)中小麥收獲后,在土壤表面撒施的氮磷鉀肥為氮磷鉀復合肥料、尿素、過磷酸鈣/重 過磷酸鈣/磷酸二銨和/或硫酸鉀。
【文檔編號】A01C21/00GK104081991SQ201410323080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7月8日
【發(fā)明者】鄭福麗, 譚德水, 江麗華, 張柏松, 劉兆輝, 高燕, 劉海燕 申請人:山東省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資源與環(huán)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