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培育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竹苗的人工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竹是高大喬木狀禾草類植物,莖為木質(zhì),是禾本科的一個分支。記載有70余屬,一千多種,但其中許多是同物異名。竹為高大、生長迅速的禾草類植物,莖為木質(zhì)。分布于熱帶、亞熱帶至暖溫帶地區(qū)。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布最集中,種類也最多。我國是世界竹類植物的起源和分布中心之一,據(jù)統(tǒng)計資料表明:中國現(xiàn)有竹林面積約720萬hm2,其中純竹林420萬hm2,原始高山竹叢300萬hm2。在竹子培育過程中,通常采用兩種方法;一種為移植法,這種方法竹子成林慢,需要很多年竹林才能郁閉;另一種方法則是采用人工種子育種,一般在育苗基質(zhì)中播入竹米再施以水、肥育苗,因此育苗基質(zhì)的成份配比對出苗的影響率較大,現(xiàn)有的人工培育施肥流失率高,肥料利用率低,竹苗不壯實,因此對竹苗的人工培育方法需要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設計的一種竹苗的人工培育方法,以提高人工培育竹苗的效率。
本發(fā)明的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制作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
將尿素、過磷酸鈣、磷胺、硫酸鉀、氯化鉀按3:2:2:2:1的重量比混合,攪拌均勻后研磨成粉狀,利用100目的篩網(wǎng)過濾后,得到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
(2)制作育苗基質(zhì)
在育苗盤中設置育苗基質(zhì),育苗基質(zhì)由20-30份珍珠巖粉、10-15份草炭、10-15份硅藻泥、5-10份竹鋸末、3-5份草木灰構(gòu)成,育苗基質(zhì)密度為0.5-0.7g/cm3
育苗基質(zhì)分為上中下三層,先在育苗盤中鋪設下層育苗基質(zhì),然后在下層育苗基質(zhì)上點綴肥料緩釋膠囊;然后在下層育苗基質(zhì)上鋪設中層育苗基質(zhì),然后在中層育苗基質(zhì)上點綴肥料緩釋膠囊;再鋪設上層育苗基質(zhì),上中下三層育苗基質(zhì)高度之比為1:4:3;
其中,位于上中兩層之間的肥料緩釋膠囊制作方法如下:將步驟(1)所得的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裝入壁殼厚度為0.3mm的緩釋膠囊內(nèi),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的重量為膠囊殼的10倍;
位于中下兩層之間的肥料緩釋膠囊,制作方法如下:將步驟(1)所得的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裝入壁殼厚度為1mm的緩釋膠囊內(nèi),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的重量為膠囊殼的8倍;
兩種肥料緩釋膠囊大小相同,位于上中兩層之間的肥料緩釋膠囊、位于中下兩層之間的肥料緩釋膠囊與育苗基質(zhì)總量的重量比為1:1:300;
(3)播種
將種子在30-34℃的溫水中浸泡2天,選擇顆粒飽滿的種子播種入步驟(2)制作完成的育苗基質(zhì),每個種坑中埋入7-8枚種子,播種間距是25×25cm,種子埋完后在育苗基質(zhì)表面鋪上布滿氣孔的紙張,在紙張上方澆水,每平方米紙張澆水0.8-1.2公斤,靜置10-20分鐘后,在紙張上方鋪上一層厚度為4-8mm的肥料,該肥料按重量份組成為雞糞20-25份、腐殖土12-15份、草木灰10-20份,在肥料上方鋪設保濕膜;
(4)苗圃管理
在出苗后每10天澆一次水,根據(jù)出出苗情況不同進行補苗、間苗操作。
作為上述方案進一步的改進:
所述肥料緩釋膠囊由殼聚糖和聚丙烯組成,按重量份計殼聚糖為1份、聚丙烯為4份;
肥料緩釋膠囊點綴的間距為30×30cm;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肥料富含氮、磷、鉀三種元素且在攪拌均勻后研磨成粉狀可以使其有效成分充分釋放于育苗基質(zhì)中,但由于緩釋膠囊的存在,這一作用是緩釋的;在育苗基質(zhì)中含有較多成份的硅藻泥,硅藻泥屬于多孔材料,易于種子生根及根系的生長,育苗基質(zhì)分為上、中、下三層,且在上、中和中、下兩層之間分別點綴具有緩釋功能的肥料膠囊;肥料膠囊按一定的距離點綴在兩層育苗基質(zhì)之間,可以使得育苗基質(zhì)整體的肥力分布比較均勻,且在上、中和中、下兩層之間的肥料膠囊的囊壁厚度不同,被降解的速率也有所不同從而使得緩釋效果更為明顯,下部的緩釋膠囊釋肥速度慢于上部的緩釋膠囊,以配合竹苗的生長,確保種子在發(fā)芽及生長的過程中有足夠的養(yǎng)分供應,可提高肥料整體的利用率;將種子在溫水中浸泡后挑選飽滿的種子再進行播種可以有效地提高播種后的發(fā)芽率。育苗基質(zhì)上方布滿氣孔的紙張和保濕膜可以在種子發(fā)芽及生長的過程中提供所需的氧氣及水分,另一方面紙張上鋪上的肥料中含有大量雞糞、腐殖土和草木灰,不僅可以提供較多的額外的養(yǎng)份,而且由于雞糞在使用過程可以產(chǎn)生許多膠粘物質(zhì),其中腐殖土和草木灰結(jié)合后可形成一層較薄、且松散的保護層,其位于紙張與保濕膜之間,確保紙張與保濕膜之間可良好透氣,同時可提高下部育苗基質(zhì)的保水、保肥、保溫能力以及改良育苗基質(zhì)的作用。
采用本發(fā)明所述方法,竹苗成活率更高,同期竹苗高度更高,優(yōu)于現(xiàn)有技術,可以提高人工培育竹苗的效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一種竹苗的人工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制作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
將尿素、過磷酸鈣、磷胺、硫酸鉀、氯化鉀按3:2:2:2:1的重量比混合,攪拌均勻后研磨成粉狀,利用100目的篩網(wǎng)過濾后,得到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
(2)制作育苗基質(zhì)
在育苗盤中設置育苗基質(zhì),育苗基質(zhì)由20份珍珠巖粉、10份草炭、10份硅藻泥、5份竹鋸末、3份草木灰構(gòu)成,育苗基質(zhì)密度為0.5g/cm3;
育苗基質(zhì)分為上中下三層,先在育苗盤中鋪設下層育苗基質(zhì),然后在下層育苗基質(zhì)上點綴肥料緩釋膠囊;然后在下層育苗基質(zhì)上鋪設中層育苗基質(zhì),然后在中層育苗基質(zhì)上點綴肥料緩釋膠囊,點綴的間距為30×30cm;再鋪設上層育苗基質(zhì),上中下三層育苗基質(zhì)高度之比為1:4:3;
其中,位于上中兩層之間的肥料緩釋膠囊制作方法如下:將步驟(1)所得的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裝入壁殼厚度為0.3mm的緩釋膠囊內(nèi),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的重量為膠囊殼的10倍;
位于中下兩層之間的肥料緩釋膠囊,制作方法如下:將步驟(1)所得的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裝入壁殼厚度為1mm的緩釋膠囊內(nèi),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的重量為膠囊殼的8倍;
所述肥料緩釋膠囊由殼聚糖和聚丙烯組成,按重量份計殼聚糖為1份、聚丙烯為4份,且兩種肥料緩釋膠囊大小相同,位于上中兩層之間的肥料緩釋膠囊、位于中下兩層之間的肥料緩釋膠囊與育苗基質(zhì)總量的重量比為1:1:300;
(3)播種
將種子在30℃的溫水中浸泡2天,選擇顆粒飽滿的種子播種入步驟(2)制作完成的育苗基質(zhì),每個種坑中埋入7枚種子,播種間距是25×25cm,種子埋完后在育苗基質(zhì)表面鋪上布滿氣孔的紙張,在紙張上方澆水,每平方米紙張澆水0.8公斤,靜置10分鐘后,在紙張上方鋪上一層厚度為4mm的肥料,該肥料按重量份組成為雞糞20份、腐殖土12份、草木灰10份,在肥料上方鋪設保濕膜;
(4)苗圃管理
在出苗后每10天澆一次水,根據(jù)出出苗情況不同進行補苗、間苗操作。
采用本方法培育的竹苗,
竹苗成活率為65.5%;
2月齡竹苗平均高度為8.3cm,最高株9.1cm;
3月齡竹苗平均高度為13.7cm,最高株14.5cm。
實施例2:
一種竹苗的人工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制作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
將尿素、過磷酸鈣、磷胺、硫酸鉀、氯化鉀按3:2:2:2:1的重量比混合,攪拌均勻后研磨成粉狀,利用100目的篩網(wǎng)過濾后,得到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
(2)制作育苗基質(zhì)
在育苗盤中設置育苗基質(zhì),育苗基質(zhì)由30份珍珠巖粉、15份草炭、15份硅藻泥、10份竹鋸末、5份草木灰構(gòu)成,育苗基質(zhì)密度為0.7g/cm3
育苗基質(zhì)分為上中下三層,先在育苗盤中鋪設下層育苗基質(zhì),然后在下層育苗基質(zhì)上點綴肥料緩釋膠囊;然后在下層育苗基質(zhì)上鋪設中層育苗基質(zhì),然后在中層育苗基質(zhì)上點綴肥料緩釋膠囊,點綴的間距為30×30cm;再鋪設上層育苗基質(zhì),上中下三層育苗基質(zhì)高度之比為1:4:3;
其中,位于上中兩層之間的肥料緩釋膠囊制作方法如下:將步驟(1)所得的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裝入壁殼厚度為0.3mm的緩釋膠囊內(nèi),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的重量為膠囊殼的10倍;
位于中下兩層之間的肥料緩釋膠囊,制作方法如下:將步驟(1)所得的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裝入壁殼厚度為1mm的緩釋膠囊內(nèi),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的重量為膠囊殼的8倍;
所述肥料緩釋膠囊由殼聚糖和聚丙烯組成,按重量份計殼聚糖為1份、聚丙烯為4份,且兩種肥料緩釋膠囊大小相同,位于上中兩層之間的肥料緩釋膠囊、位于中下兩層之間的肥料緩釋膠囊與育苗基質(zhì)總量的重量比為1:1:300;
(3)播種
將種子在34℃的溫水中浸泡2天,選擇顆粒飽滿的種子播種入步驟(2)制作完成的育苗基質(zhì),每個種坑中埋入8枚種子,播種間距是25×25cm,種子埋完后在育苗基質(zhì)表面鋪上布滿氣孔的紙張,在紙張上方澆水,每平方米紙張澆水1.2公斤,靜置20分鐘后,在紙張上方鋪上一層厚度為8mm的肥料,該肥料按重量份組成為雞糞25份、腐殖土15份、草木灰20份,在肥料上方鋪設保濕膜;
(4)苗圃管理
在出苗后每10天澆一次水,根據(jù)出出苗情況不同進行補苗、間苗操作。
采用本方法培育的竹苗,
竹苗成活率為65.7%;
2月齡竹苗平均高度為8.2cm,最高株9.0cm;
3月齡竹苗平均高度為13.5cm,最高株14.3cm。
實施例3:
一種竹苗的人工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制作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
將尿素、過磷酸鈣、磷胺、硫酸鉀、氯化鉀按3:2:2:2:1的重量比混合,攪拌均勻后研磨成粉狀,利用100目的篩網(wǎng)過濾后,得到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
(2)制作育苗基質(zhì)
在育苗盤中設置育苗基質(zhì),育苗基質(zhì)由25份珍珠巖粉、13份草炭、13份硅藻泥、8份竹鋸末、4份草木灰構(gòu)成,育苗基質(zhì)密度為0.6g/cm3
育苗基質(zhì)分為上中下三層,先在育苗盤中鋪設下層育苗基質(zhì),然后在下層育苗基質(zhì)上點綴肥料緩釋膠囊;然后在下層育苗基質(zhì)上鋪設中層育苗基質(zhì),然后在中層育苗基質(zhì)上點綴肥料緩釋膠囊,點綴的間距為30×30cm;再鋪設上層育苗基質(zhì),上中下三層育苗基質(zhì)高度之比為1:4:3;
其中,位于上中兩層之間的肥料緩釋膠囊制作方法如下:將步驟(1)所得的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裝入壁殼厚度為0.3mm的緩釋膠囊內(nèi),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的重量為膠囊殼的10倍;
位于中下兩層之間的肥料緩釋膠囊,制作方法如下:將步驟(1)所得的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裝入壁殼厚度為1mm的緩釋膠囊內(nèi),氮磷鉀復合肥料粉末的重量為膠囊殼的8倍;
所述肥料緩釋膠囊由殼聚糖和聚丙烯組成,按重量份計殼聚糖為1份、聚丙烯為4份,且兩種肥料緩釋膠囊大小相同,位于上中兩層之間的肥料緩釋膠囊、位于中下兩層之間的肥料緩釋膠囊與育苗基質(zhì)總量的重量比為1:1:300;
(3)播種
將種子在33℃的溫水中浸泡2天,選擇顆粒飽滿的種子播種入步驟(2)制作完成的育苗基質(zhì),每個種坑中埋入8枚種子,播種間距是25×25cm,種子埋完后在育苗基質(zhì)表面鋪上布滿氣孔的紙張,在紙張上方澆水,每平方米紙張澆水1.2公斤,靜置20分鐘后,在紙張上方鋪上一層厚度為8mm的肥料,該肥料按重量份組成為雞糞22份、腐殖土13份、草木灰15份,在肥料上方鋪設保濕膜;
(4)苗圃管理
在出苗后每10天澆一次水,根據(jù)出出苗情況不同進行補苗、間苗操作。
采用本方法培育的竹苗,
竹苗成活率為66.6%;
2月齡竹苗平均高度為8.4cm,最高株9.2cm;
3月齡竹苗平均高度為13.8cm,最高株14.6cm。
采用普通山體泥土作為育苗基質(zhì)施以常規(guī)手段澆水、施肥及苗圃管理,竹苗成活率在28-33%之間,2月齡竹苗平均高度為6.8cm,最高株不超過7.5cm,3月齡竹苗平均高度為10.3cm,最高株不超過11.3cm。
由此可知,采用本發(fā)明所述方法,竹苗成活率更高,同期竹苗高度更高,優(yōu)于現(xiàn)有技術。
需要說明的是:肥料緩釋膠囊的殼體成份不限于上述實施例,還可采用現(xiàn)有的其他方式,如中國專利ZL200910192346.5就公開了一種緩釋微膠囊肥料,肥料緩釋膠囊也可從市場上購得;而苗圃管理也是常規(guī)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