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一種適應機械化生產的水稻育秧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069580閱讀:910來源:國知局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水稻育秧方法,尤其涉及一種適應機械化生產的水稻育秧方法。



背景技術:

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機械插秧,難點在育秧,秧苗的質量不僅是決定了水稻的產量,還決定了插秧機能否大范圍推廣應用。

目前,大部分糧食生產戶采用塑料農膜育秧技術,此技術的特點是用料成本較低,技術要求較低,但是由于農膜晝間床內溫度上升快而高,晝夜溫差大,一旦通風煉苗掌握不當就會引發(fā)秧苗徒長,導致青枯、立枯死苗,所以需要經常揭膜蓋膜,導致人工成本增加,又加上機械插秧對秧苗的質量要求很高,因此,塑料農膜育苗已不能滿足水稻現代化生產的需要。

還有一部分糧食生產戶采用大棚集中育秧技術,此技術培養(yǎng)出來的秧苗質量較高,但是大棚建設成本高,對于農民家庭、農業(yè)合作社是一項高投入費用,負擔重,而且管理費用高,耗能高,不符合現代化生產節(jié)能環(huán)保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節(jié)本增效,操作簡單,秧苗質量高,能適應機械化生產的水稻育秧方法。

為實現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適應機械化生產的水稻育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1):工廠化集中播種和催芽;步驟2)秧田育秧。

一、步驟1)工廠化集中播種和催芽包括以下步驟:

1、床土(育秧基質)定制

育秧基質要求:pH值為5~6;空隙度為65%,利于發(fā)根;絕對含水率:≦10%;氮磷鉀含量:≦5%,含量過高易傷苗,可供秧苗生長15天左右的所需養(yǎng)分,15天以后靠大田肥吸收;每個秧盤基質用量:4.5~5升/盤。

2、種子處理

2.1、谷種用量:雜交稻為2.8斤/畝,常規(guī)稻為4斤/畝;每個秧盤谷種用量:雜交稻為70~75克/盤,常規(guī)稻為80~100克/盤。

2.2、曬種脫芒:在選種前,選晴天背陰通風處曬種1~2天,高溫天氣不可直接將種子薄攤在水泥場地上曬種,要防止溫度過高灼傷種胚,影響發(fā)芽力。曬種時要注意薄攤、勤翻,每天翻動3次~4次,使種子受熱均勻,操作要細心,防止種子破損及品種間混雜。如果沒有陽光,可將稻種直接浸泡在35~45℃的溫水中約2~3個小時,提高稻種的發(fā)芽率。

2.3、發(fā)芽試驗:取少量選用的種子進行發(fā)芽試驗,發(fā)芽率應不低于91%。

2.4、選種:通過選種使種子純凈飽滿,發(fā)芽整齊。選種可用風選、篩選或溶液選種。溶液選種用黃泥水或鹽水,溶液比重為1.05~1.10,溶液選種后,需用清水沖洗干凈。

2.5、消毒浸種:水稻多種病害均通過種子帶菌傳播,這些均可用藥劑浸種來防治,浸種時選用“使白克”或“施??恕?2ml)加“吡蟲啉”10g兌水10kg浸種。消毒與浸種結合進行。凡用藥劑消毒的稻種,都要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再催芽,以免影響發(fā)芽。浸種要使種子吸足足夠的水分,含水率控制在在25~30%;浸好的種子飽滿,呈半透明狀。

上述浸種浸泡時間為:

早稻浸種:常規(guī)稻36~48小時,雜交稻12小時。

晚稻浸種:常規(guī)稻24小時左右,雜交稻12小時。

上述浸種的浸泡方式為:

簡易靜水浸種:浸泡過程中,常規(guī)稻一般每浸泡10~12小時,雜交稻每浸泡2小時,將谷種撈出后,換新水。把谷種撈出,靜置停留在空氣中半小時左右后,再浸入水中能繼續(xù)浸泡,使谷種能充分吸收氧氣,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谷種每個浸泡間隔期間如出現異常情況,如浸種水變紅褐或色澤變深時應及時換水。種子完成浸泡時間后,放干浸水將谷種撈出后,用清水將谷種沖洗干凈后再晾種。

工廠化活水浸種:浸泡過程中,使用循環(huán)活水,增加供氧量,不需換水,可節(jié)省勞動強度,提高育秧能力。

2.6、晾種:將浸好的種子撈起瀝干,最好使用竹式編織籮筐,在陰涼處攤晾4~6小時,也可用脫水機進行脫水,以芽谷含水率小于32%為標準,使種子達到內濕外干不粘手即可播種。晾種便于流水線播種,提高播種均勻度。

3.秧盤處理

3.1、秧盤用量:雜交稻為20盤/畝,常規(guī)稻為20~25/畝。插秧機秧盤內腔的標準規(guī)格為:長580mm×寬280mm×28mm。

3.2、秧盤清潔:用清水沖洗清除附著在秧盤上的灰塵、污泥等殘留物。

3.3、秧盤消毒:經清洗后的秧盤應用55%敵克松,兌500倍水溶液進行浸泡消毒,秧盤整體浸濕后撈起瀝干即可。秧盤裝基質前將其底面濕水,可使細粉狀的基質裝進秧盤后不易從秧盤底孔中散漏。

4、生產線播種

4.1、填充育秧基質:往秧盤中填充育秧基質,首先調整排土閥門的大小,調整到張開度排出土正好填平秧盤,將稍有過剩秧盤裝土的厚度與秧盤的口面刮平,深度為20~22mm。

4.2、灑水量調試:鋪完育秧基質后進入灑水段,確保噴淋裝置的每一個出水孔通暢并均勻出水,如有堵塞可用細針或細絲進行疏通。調整水量不能過小或過激,水量過小,基質含水不足,水量過激容易沖動基質不平,調整開水閥的最佳狀態(tài)。一般而言,專用基質濕透,盤底滴水為宜。

4.3、播種量及均勻性調試:首先確定每畝大田的用種量和一畝大田的用盤數量,根據用種量計算每盤所需播種量克數。要多次調整排種速度,一直調到所需要每盤的克數為止。

4.4、蓋土量調試:播種結束接著蓋土,蓋土就是把種子蓋實,不要讓種子露在外面,蓋土厚度為3~5mm。

5、秧盤疊盤

完成播種后的秧盤從流水線搬下,等到育苗秧盤底部不再滴水后進行疊盤,疊盤好后將秧盤移至催芽室內堆疊放置,每疊堆盤高度以35~45盤為宜,每疊之間間隔均為10~15cm,使熱氣均勻流通,每疊均蓋上薄膜密封,不讓水分蒸發(fā),增溫保濕。

6、種子破胸催芽盤根

工廠化流水線播種下線后,在催芽室內堆疊秧盤后,進行種子破胸、催芽,分兩個階段進行:

6.1、第一階段為高溫破胸階段,破胸就是芽嘴剛剛露白,溫度控制在30℃~33℃之間,促使種子破胸快而整齊,破胸階段要特別注意它的溫度,防止高溫燒芽。

6.2、第二個階段為適溫催芽階段,溫度控制在25℃~28℃,種子破胸露白以后,適當控制根的生長,促進芽的生長,使根和芽生長平衡。當種子發(fā)芽達到標準時,在催芽室自然降溫下通風煉芽。

種子在催芽室內破胸、催芽,時間控制在48小時以內完成,濕度為98%。種子發(fā)芽率達到93%以上,芽谷的根芽要整齊一致,芽長3~5mm左右,幼芽粗壯,顏色鮮白。

二、步驟2)秧田育秧,包括如下步驟:

1、秧田整地

1.1、秧田選擇:選擇便于管理,運秧方便,排灌方便的田塊作為秧田。秧田與大田比例為1:(80~100)。

1.2、秧田秧床的準備:冬前進行耕翻,淺旋耕,深度8~12厘米左右,耕后耙平。播種前10~15天上水耖耙地;移秧前2天開溝精整秧床,排水晾干;秧田四周溝寬30cm、深25cm;畦面寬1.4~1.5m,溝寬30~50cm,深15cm。

2、轉運秧盤

2.1、秧盤必須在催芽室自然降溫下煉好芽后才能分散運至秧田,如果熱芽下田,幼芽受到驟冷刺激,容易產生死芽。最好是早晨移盤,這樣可增強秧盤適應秧田環(huán)境的能力。晚稻育秧出芽后移出到大田,要求早上移盤,注意保濕,防止曝曬,必要時及時用遮陰紗遮光,防止強光照射。

2.2、將2個塑料秧盤并列對放,盤底緊貼秧床,盤間緊密無空隙。

2.3、秧田灌水,灌滿上秧盤底部直至秧盤內的基質完全濕透(水面不得沒過秧盤),保水10~15分鐘后即排干水。

2.4、用無紡布居中覆蓋秧盤,平直拉好,然后取秧田泥土將無紡布四周壓實。

3、秧苗田間管理

育秧管理過程中采用無紡布覆蓋結合自然水灌溉進行控溫保濕,主要管理原則:晴天平溝水、陰天半溝水、雨天溝無水,以確保無紡布濕潤為準,到起苗移栽前2~5天揭去無紡布即可。

3.1、從播種至出苗,需保持基質濕潤,以利齊苗。播種后7~10天,秧苗出苗至2葉1心,一般不澆水,如移盤時,基質底水未澆透,可適當澆水。

3.2、當秧苗生長2葉1心至3葉1心葉,看苗澆水,保持床土濕潤,預防青枯病。水稻秧苗2~3葉期,是對水份虧缺最敏感的時期,秧床應保持濕潤。

3.3、當秧苗生長3葉1心以后,控水促根,如秧苗早上不吐水珠,應及時澆水。發(fā)現葉片有“卷筒”現象,要及時澆水補水。

3.4、移栽前1~2天澆透1次水,以利拔秧。

3.5、揭布:秧苗長到3葉1心后,無紡布內溫度較高,于移載前2~5天的傍晚揭布,通風煉苗,避免高溫導致秧苗徒長。揭膜后如果遇到溫度低于10℃時,應灌水上秧盤護苗,防止死苗。

本發(fā)明的優(yōu)勢在于:

1、工廠化集中播種、催芽:以專用水稻育秧基質作為床土,在流水線播種后,移入暗室催芽室進行疊盤破胸、催芽,可有效保障播種的均勻與一致性;床土厚度、濕度均勻,平整度高,可有效保證苗秧出芽及生長均勻度;并可根據不同品種調節(jié)播種量,科學合理適度的密度,利于插秧機的精準插秧,可有效預防因密度過高誘發(fā)的病蟲害。

2、采用水稻育秧專用基質:采用水稻專用基質育秧,秧苗素質好,抗逆性強;秧塊輕,約2~3kg,而普通育秧為6~7kg,減少搬運人員勞動強度;基質的酸堿度PH值5~6,空隙度60%~65%,絕對含水率≦10%,利于秧苗生長;育出的秧塊厚度一致、外形規(guī)整、秧苗根系發(fā)達,利于插秧機精準取秧作業(yè);插時不費苗、不漏苗、不傷秧針,插后秧苗返青快,有效分蘗一致性好,經濟效益高。

3、分散到秧田相對集中管理育秧:將催好芽的秧盤按需分散移至待插大田附近的育秧田進行大田育秧管理,育秧田靠近待插大田,插植取秧便利,減少了搬運次數,也減少了因搬運造成的秧塊損壞、秧根損傷。

4、采用無紡布覆蓋秧盤,并結合自然水灌溉控溫保濕:專用無紡布自身的保溫性能和較好的透光性,能充分滿足水稻秧苗生長發(fā)育對溫光的需要,苗床內溫度和水蒸氣通過無紡布表面細密和縫隙有限度地向外擴散,不會出現水蒸氣凝結,從而為水稻秧苗生長創(chuàng)造了自然平緩變化的溫濕度條件,更有助于秧苗均衡生長。無紡布具有良有的透氣性與伸縮性,采用無紡布覆蓋不用揭布通風,完全免除了農膜覆蓋高溫揭膜的繁瑣勞動,而且不用擔心高溫燒苗。操作簡單,省工省力,出苗率高,秧苗矮壯,不易得立枯病,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經濟效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較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非限制性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1:

應用時間:2015年3月早稻季

應用地點:貴港港北區(qū)正能量農機專業(yè)合作社

1、秧田準備

1.1、于3月1日選擇便于管理、運秧方便、排灌方便的0.5畝田塊作為育秧秧田,放水淺旋耕2次,旋耕深度為13厘米左右,耙后將田內雜草去除并整平。

1.2、耕好的秧田水位深約2cm,田面高處露出少量泥塊,高低差小于3cm,耕整后用2天沉實。精整秧床時,秧田四周溝寬30cm,深25cm;秧床硅面寬1.5,溝寬35cm、深15cm,然后排水晾干。

2、種子準備

2.1、計劃種植面積50畝,選用常規(guī)稻:百香139,共100kg。

2.2、浸種前于2015年2月24日-26日選2個晴天將種子翻曬。每天翻動3次。

2.3、于2015年2月28日做種子發(fā)芽試驗。選用3組,每組為100粒的種子,經過浸種、破胸、催芽共計約96小時后,種子發(fā)芽率為94.8%。

2.4、比種選種:2015年3月5日早8:00,將100kg種子均分裝入3個竹籮筐中,然后浸入比重為1.1的黃泥水中,將秕谷清除完畢后,用清水沖洗種子。

2.5、消毒浸種:

2.5.1、將種子放入籮筐中,然后擱放在專用浸種水池中,用硬物將籮筐底部墊起,籮筐底部與地面不直接接觸,水沒過筐內水稻種約50cm。上述水池尺寸為:長2m×寬1.5m×高0.8m。

2.5.2、在水池中加入消毒液“使百克”450ml。浸種和消毒時間:3月5日11:00時開始浸種,到3月5日23:00時完成12小時浸種消毒后,進行第一次換水,用清水清洗種子后,靜置在空氣中0.5小時后繼續(xù)浸泡在清水中浸種。于3月7日13:30時種子完成浸泡共計44小時。將水池中的水排干,用清水清洗種子后,將種子在通風陰涼處晾種6個小時,種子瀝干后,實施播種作業(yè)。

3、工廠化集中播種和催芽

3.1、秧盤準備

種子為常規(guī)品種,每畝用硬質秧盤量為23盤,共用1150個。所有秧盤用清水沖洗干凈后,浸入55%敵克松的消毒液中進行浸泡消毒,整體浸濕后撈起瀝干備用。上述秧盤的內腔尺寸為:長580mm×寬280mm×高28mm。

3.2、流水線播種作業(yè)

于3月7日20:00時,使用矢崎牌SYS-550C型育秧播種流水線播種,作業(yè)前對各工位進行了以下調試:

床土厚度調試:床土厚度為21mm。

灑水量調試:灑水時以秧盤內的專用基質濕透,盤底滴水為宜。

播種量調試:每畝用秧盤量為23盤,共1150盤,共用谷種100kg,則每盤用種量約為87克,根據用種量調節(jié)播種速度。

蓋土量調試:蓋土厚度為4mm。

播種時,每個工位安排專人監(jiān)控,在播種過程中如出現裝土、淋水、播種不均勻等現象時停機調整。

3.3、秧盤疊盤

于3月7日完成流水線播種作業(yè),將秧盤移至暗室催芽房中堆疊放置,疊盤高度以40盤為一疊,疊與疊之間間隔10~15cm,每疊均蓋上塑料薄膜密封。

3.4、暗室破胸和催芽

于3月7日24:00時在暗室內進行稻種破胸,溫度調節(jié)在32℃,時間為24小時。經過高溫破胸后,于3月8日24:00時在暗室內進行催芽,溫度調節(jié)至27℃,時間為24小時。于3月9日24:00時,經過共計48小時破胸催芽后,打開暗室催芽室進行通風。此時種子的根芽整齊一致,根白而長,從秧盤底孔中穿出,芽長3~5mm左右,幼芽粗壯,顏色鮮白,種子發(fā)芽率大于93%。

4、秧田育秧

4.1、移至大田

于3月10日上午8:00時將催好芽的秧盤移至秧田中。將2個塑料秧盤并列對放,盤底緊貼秧板,盤間緊密無空隙。秧田灌水滿上秧盤底直至基質土完全濕透,水面沒有沒過秧盤,保水10-15分鐘后即排干水。將無紡布居中覆蓋,平直拉好,然后取秧田泥土將無紡布四周壓實。

4.2、秧苗管理

4.2.1、從播種至出苗,保持基質濕潤,播種后10天,秧苗已生長至2葉1心。

4.2.2、秧苗生長到2葉1心至3葉1心期間,看苗澆水,保持床土濕潤。

4.2.3、秧苗生長到3葉1心以后,控水促根,秧板保持濕潤。發(fā)現葉片有“卷筒”現象或秧苗早上不吐水珠,及時澆水。

4.2.4、秧苗生長3葉1心后,移載前3天的傍晚揭布,通風煉苗。

4.2.5、移栽前1天即3月28日澆透水1次。

4.2.6、于3月29日開始移栽,此時秧苗生長到3葉1心至4葉,秧苗高度在13-15cm之間。秧苗形如毯狀,根旺而白,提而不散。

結論:采用本發(fā)明育秧方法,種子發(fā)芽率最高可達93.4%,育秧成苗率可達到95.3%,插秧前秧塊均勻度合格率達到95%以上,漏插率小于4%。用無紡布覆蓋大田育秧管理技術的秧苗素質好,根旺而白、扁蒲粗壯、苗挺葉綠、秧齡適當、均勻整齊、無病蟲害,移栽后生長快且成活率達到95%以上。

實施例2:

應用時間:2015年7月晚稻季

應用地點:貴港港北區(qū)正能量農機專業(yè)合作社

1、秧田準備

1.1、于7月5日選擇收割早稻過后的1畝田塊作為育秧秧田,該秧田便于管理、運秧方便、排灌方便。

1.2、放水淺旋耕2次,旋耕深度為12~15厘米,耙后將田內雜草去除并整平。耕好的秧田水位深2cm,秧田耕整后靜置沉實2天。

1.3、7月7日精整秧床,秧田四周溝寬30cm,深25cm;秧床硅面寬1.5,溝寬35cm、深15cm。完成精整秧床后,排水晾干。

2、種子準備

2.1、選用常規(guī)稻種:百香139,共180kg,種植面積90畝。

2.2、浸種前選在晴天將種子翻曬1天,翻動4次。

2.3、于2015年7月15日,做發(fā)芽試驗。選用3組,每組為100粒的種子,經過浸種、破胸、催芽共計約70小時后,種子發(fā)芽率為94.3%。

2.4、比種選種:2015年7月18日早8:00,將160kg種子均分裝入5個竹籮筐中,然后浸入比重為1.1的黃泥水中,使秕谷浮出水面后,撈出秕谷。反復清除,直至將秕谷清除完畢。用清水清洗種子后進行浸種。

2.5、消毒浸種:

2.5.1、將種子放置在籮筐中,然后擱放在專用浸種水池中,用硬物將籮筐底部墊起,籮筐底部與地面不直接接觸,水沒過水稻種約60cm。上述水池的尺寸為:長2m×寬1.6m×高0.8m。

2.5.2、在水池中加入消毒液“使百克”500ml。浸種和消毒時間:7月18日中午12:00時開始浸種,到7月18日晚上10:00時完成共計10小時浸種消毒后,進行第一次換水,用清水清洗種子后,靜置在空氣中0.5小時后繼續(xù)浸泡在清水中浸種。于7月19日13:00時種子完成浸泡共計24小時,將水池中的水排干,用清水清洗種子后。

2.6、晾種、破胸:將種子移出水池,在通風陰涼處鋪開晾種、破胸,期間因夏天自然天氣氣溫高,(種子溫度控制在30℃~33℃之間,)在種子瀝干過程中,種子已實現破胸,芽嘴剛剛露白。約12個小時,種子完成破胸、瀝干后,實施播種作業(yè)。

3、工廠化集中播種和催芽

3.1、秧盤準備

3.1.1、種子為常規(guī)品種,每畝用硬質秧盤量為23盤,共用2070個。

3.1.2、用清水沖洗干凈后,浸入55%敵克松的消毒液中進行浸泡消毒,秧盤整體浸濕后撈起瀝干備用。

3.2、流水線播種作業(yè)

于7月19日下午4:00時,使用矢崎牌SYS-550C型育秧播種流水線播種,作業(yè)前對各工位進行了以下調試:

床土厚度調試:床土厚度為22mm。

灑水量調試:灑水時以秧盤內的專用基質濕透,盤底滴水為宜。

播種量調試:每畝用秧盤量為23盤,共2070盤,共用谷種180kg,則每盤用種量約為87克,根據用種量調節(jié)播種速度。

蓋土量調試:蓋土厚度為5mm。

播種時,每個工位安排專人監(jiān)控,在播種過程中如出現裝土、淋水、播種不均勻等現象時停機調整。

3.3、秧盤疊盤

3.3.1、于7月19日20:00時完成流水線播種作業(yè),在室內將秧盤堆疊放置,疊盤高度以40盤為一疊,疊與疊之間間隔10~15cm,每疊均蓋上塑料薄膜密封。

3.4、破胸催芽

夏天天氣氣溫在25-33左右,無需在暗室內控溫催芽。于7月20日上午8:00時,即疊盤催芽12小時后已實現催好芽。此時種子的根芽整齊一致,根白而長,從秧盤底孔中穿出,芽長3~5mm左右,幼芽粗壯,顏色鮮白,種子發(fā)芽率大于94.7%。

4、秧田育秧

4.1、移至大田

于7月20日選擇在下午17:00時,將催好芽的秧盤移至秧田中。將2個塑料秧盤并列對放,盤底緊貼秧板,盤間緊密無空隙。秧田灌水滿上秧盤底直至基質土完全濕透,水面沒有沒過秧盤,保水10-15分鐘后即排干水。將無紡布居中覆蓋,平直拉好,然后取秧田泥土將無紡布四周壓實。

4.2、秧苗管理

4.2.1、從播種至出苗,保持基質濕潤,播種后8天,秧苗已生長至2葉1心。

4.2.2、秧苗生長到2葉1心至3葉1心期間,看苗澆水,保持床土濕潤。

4.2.3、秧苗生長到3葉1心以后,控水促根,秧板保持濕潤。發(fā)現葉片有“卷筒”現象或秧苗早上不吐水珠,及時澆水。

4.2.4、秧苗生長3葉1心后,移載前3天的傍晚揭布,通風煉苗。

4.2.5、移栽前1天即8月4日澆透水1次。

4.2.6、于8月5日開始移栽,此時秧苗生長到3葉1心至4葉,秧苗高度在13-15cm之間。秧苗形如毯狀,根旺而白,提而不散。

結論:采用本發(fā)明育秧方法,種子發(fā)芽率最高可達94.7%,育秧成苗率可達到96%,插秧前秧塊均勻度合格率達到94%以上,漏插率小于4%。用無紡布覆蓋大田育秧管理技術的秧苗素質好,根旺而白、扁蒲粗壯、苗挺葉綠、秧齡適當、均勻整齊、無病蟲害,移栽后生長快且成活率達到96%以上。

實施例3:

應用時間:2015年3月早稻季

應用地點:賓陽縣碩源農機專業(yè)合作社

1、秧田準備

1.1、于3月3日選擇0.9畝田塊作為育秧秧田。秧田便于管理、運秧方便、排灌方便。

1.2、放水淺旋耕2次,旋耕深度為15厘米,耙后將田內雜草去除并整平。耕整好的秧田水位深2cm,秧田耕整后沉實3天。

1.3、3月6日精整秧床,秧田四周溝寬30cm,深25cm;秧床硅面寬1.5,溝寬35cm、深15cm。完成精整秧床后,排水晾干。

2、種子準備

2.1、選用雜交稻,共112kg,計劃種植面積80畝。

2.2、浸種前,選在晴天于2015年3月4日-5日將種子翻曬2天,每天翻動4次。

2.3、于2015年3月6日早上8:00做種子發(fā)芽試驗。選用3組,每組為100粒的種子進行發(fā)芽試驗,經過浸種、破胸、催芽共計約84小時后,種子發(fā)芽率為94%。

2.4、比重選種:2015年3月10日早8:00,將112kg種子均分裝入3個竹籮筐中,然后浸入比重為1.05的鹽水中,將籮筐整體提起后再浸入水中,或在水中用手將籮筐中的種子攪動,使秕谷浮出水面后,撈出秕谷。反復清除,直至將秕谷清除完畢,再用清水沖洗種子。

2.5、消毒浸種:

2.5.1)將種子放置在籮筐中,然后擱放在專用浸種水池中,用硬物將籮筐底部墊起,籮筐底部與地面不直接接觸,水沒過筐內水稻種約50cm即可。上述水池的尺寸為:長1.8m×寬1.2m×高0.8m。

2.5.2、往水池中加入消毒液“使百克”500ml。

浸種和消毒時間:3月10日早上9:00時開始浸種,到上午11時,完成2小時浸種消毒后,進行第一次換水,用清水清洗種子后,靜置在空氣中0.5小時后繼續(xù)浸泡在清水中浸種。其后繼續(xù)浸泡10小時,在此過程中,每2-3小時換一次清水。于3月10日晚上23:00時,種子完成浸泡共計12小時,將水池中的水排干,再用清水清洗種子后,將種子移出水池,在通風陰涼處晾種8個小時,種子瀝干后,實施播種作業(yè)。

3、工廠化集中播種和催芽

3.1、秧盤準備

3.1.1、種子為雜交品種,每畝用硬質秧盤量為20盤,共用1600個,秧盤的內腔尺寸為:長580mm×寬280mm×高28mm。

3.1.2、清水沖洗干凈后,浸入55%敵克松的消毒液中進行浸泡消毒,秧盤整體浸濕后撈起瀝干備用。

3.2、流水線播種作業(yè)

于3月11日上午8時,使用矢崎牌SYS-550C型育秧播種流水線播種,作業(yè)前對各工位進行了以下調試:

床土厚度調試:床土厚度為20mm。

灑水量調試:灑水時以秧盤內的專用基質濕透,盤底滴水為宜。

播種量調試:每畝用秧盤量為20盤,共1600盤,共用谷種112kg,則每盤用種量約為70克,根據用種量調節(jié)播種速度。

蓋土量調試:蓋土厚度為3mm。

播種時,每個工位安排專人監(jiān)控,在播種過程中如出現裝土、淋水、播種不均勻等現象時停機調整。

3.3、秧盤疊盤:

于3月11日上午11:00時完成流水線播種作業(yè),將秧盤移至暗室催芽房中堆疊放置,疊盤高度以40盤為一疊,疊與疊之間間隔12~15cm,每疊均蓋上塑料薄膜密封。

3.4、暗室破胸和催芽

于3月11日下午15:00時在暗室內進行稻種破胸,溫度調節(jié)在31℃,時間為24小時。經過高溫破胸后,于3月12日下午15:00時在暗室內進行催芽,溫度調節(jié)至25℃,時間為24小時。經過共計48小時破胸催芽后,于3月13日下午15:00時,打開暗室催芽室進行通風。此時種子的根芽整齊一致,根白而長,從秧盤底孔中穿出,芽長3~5mm左右,幼芽粗壯,顏色鮮白,種子發(fā)芽率大于94%。

4、秧田育秧

4.1、移至大田

于3月14日上午8:00時將催好芽的秧盤移至秧田中。將2個塑料秧盤并列對放,盤底緊貼秧板,盤間緊密無空隙。秧田灌水滿上秧盤底直至基質土完全濕透,水面沒有沒過秧盤,保水10-15分鐘后即排干水。將無紡布居中覆蓋,平直拉好,然后取秧田泥土將無紡布四周壓實。

4.2、秧苗管理

4.2.1、從播種至出苗,保持基質濕潤,播種后9天,即3月23日秧苗已生長至2葉1心。

4.2.2、秧苗生長到2葉1心至3葉1心期間,看苗澆水,保持床土濕潤。

4.2.3、秧苗生長到3葉1心以后,控水促根,秧板保持濕潤。如發(fā)現葉片有“卷筒”現象或秧苗早上不吐水珠,及時澆水。

4.2.4、秧苗生長3葉1心后,移載前3天的傍晚揭布,通風煉苗。

4.2.5、移栽前1天即3月30日澆透水1次。

4.2.6、于3月31日開始移栽,此時秧苗生長到3葉1心至4葉,秧苗高度在13-15cm之間。秧苗形如毯狀,根旺而白,提而不散。

結論:采用本發(fā)明育秧方法,本應用實例種子發(fā)芽率最高可達93.8%,育秧成苗率可達到94.6%,插秧前秧塊均勻度合格率達到94%以上,漏插率小于4%。用無紡布覆蓋大田育秧管理技術的秧苗素質好,根旺而白、扁蒲粗壯、苗挺葉綠、秧齡適當、均勻整齊、無病蟲害,移栽后生長快且成活率達到97%以上。

本發(fā)明實現的社會、環(huán)境效益,科技進步如下:

1、社會效益

1.1、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關鍵在機插,難點在育秧,國內工廠育秧大部分為水稻插秧機自用,無法提供商品化秧苗,不能提供社會化服務,制約了水稻栽插機械化發(fā)展。而此發(fā)明的水稻育秧新技術,可培育出的水稻秧苗均勻、健壯、整齊,為農戶提供高素質的秧苗,在南方雙季稻地區(qū),能有效減輕“倒春寒”的影響,為農戶贏得栽插時間,實現水稻育秧標準化、供秧商品化,為機插秧機械化提供技術保障,對推動家庭農場、種糧大戶和專業(yè)合社等新型農業(yè)生產主體的發(fā)展具有很大的作用。

1.2、采用工廠化集中播種、催芽結合無紡布覆蓋大田相對集中育秧管理的模式,相比傳統大棚工廠化育秧技術而言,可大幅度減少投資成本。無紡布育秧省去了育秧溫室、育秧架、煉秧場地、噴淋設備等,由于育秧環(huán)節(jié)少,產生的人工成本也相應減少。秧盤擺入秧田后,采用無紡布覆蓋結合自然水控溫保濕育秧技術進行管理,秧苗在三葉期前(即移至秧田后的15天)無需像用普通塑料農膜覆蓋那樣頻繁進行揭膜通風管理,三葉期后揭除無紡布,只需對秧田水位進行管理,保持床土濕潤即可滿足秧苗的正常生長,大大簡化了秧田的日常管理工作。省工省力,操作簡單、易于推廣應用。

2、環(huán)境效益

本發(fā)明是采用專用水稻育秧基質,在工廠內集中播種、催芽,結合秧盤、種子消毒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秧盤分散到秧田用無紡布覆蓋相對集中育秧管理結合模式。水稻育苗專用無紡布使用壽命為3~4年,與農膜相當。用無紡布覆蓋,可防蟲防病又保濕,秧苗期可不打藥,有效降低秧苗中的農藥殘留量,為開發(fā)有機稻米生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無紡布比農膜易于降解,對環(huán)境的污染極小。

3、對科技進步推動作用

本發(fā)明可有效解決目前水稻生產農機與農藝融合不足,水稻育秧難與插秧機械化水平低,社會化服務能力不強,推動秧苗標準化、商品化進程,規(guī)范育秧作業(yè)環(huán)節(jié),降低農民分散育秧風險,提高水稻機械化生產育秧技術的科技含量。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較佳實施例僅為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fā)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fā)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长沙县| 梧州市| 安吉县| 苍梧县| 武山县| 台山市| 疏勒县| 南木林县| 平远县| 徐闻县| 合水县| 七台河市| 定西市| 肥乡县| 莲花县| 喜德县| 依兰县| 通江县| 武乡县| 湖口县| 嘉善县| 郁南县| 八宿县| 静乐县| 凤山市| 舒兰市| 桃源县| 天台县| 图们市| 盐源县| 济源市| 灵川县| 蕉岭县| 鄯善县| 贵德县| 师宗县| 东台市| 石林| 丰镇市| 枞阳县| 郯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