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邊坡處治工程、農業(yè)水利工程技術領域,涉及修建邊坡地下水排導系統(tǒng)和作物灌溉利用系統(tǒng)的材料與工藝,特別是一種利用邊坡地下水灌溉作物的方法。該方法適用于解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邊坡穩(wěn)定與農作物節(jié)水灌溉。
背景技術:
隨著“西北大開發(fā)”的深入和“一帶一路”的建設,在西北干旱地區(qū)修建了大量的邊坡工程。邊坡的穩(wěn)定與諸多因素有關,水是邊坡失穩(wěn)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處治邊坡中要充分考慮到水的影響。水對土質邊坡的影響分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對邊坡的影響主要以侵蝕為主,而地下水則影響邊坡土體的抗剪強度。地下水含量越高,土體的抗剪強度越低,邊坡越易失穩(wěn)破壞。因此在處治邊坡時,首先要做好對邊坡水的處理,做好排水系統(tǒng)。目前對邊坡水的處理措施,可以分為地表防滲措施和地下排導措施。地表防滲措施,就是實施地表排水措施,將地表水進行截流、匯集,再迅速排導到遠離危害邊坡穩(wěn)定的地方,或對地表進行防滲處理,防止地表水下滲到坡體中;地下排導工程是在坡體中用滲透效果較好的材料將地下水排出體外,常用的措施有暗溝、明暗溝、水平鉆孔排水管,有時采用集水井、泄水隧道等。
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qū)降雨量比較稀少,地下水位較深,作物灌溉條件較差。但是,在“治溝造地”、“土地整治”等工程的邊坡處治中,地下水排導系統(tǒng)往往是將排導出的地下水就地排放蒸發(fā),這不僅是水資源的浪費,而且容易引發(fā)農田鹽漬化和農田過濕不能耕作問題。因此,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如何處理好邊坡工程地下水的排導與利用,對于邊坡工程的穩(wěn)定和水資源的充分利用、農業(yè)生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邊坡地下水灌溉作物的方法。該方法包含邊坡地下水排導系統(tǒng)和作物灌溉利用系統(tǒng)兩部分,即在邊坡土體內部放入導水管,形成邊坡地下水排導系統(tǒng),將邊坡地下水排導系統(tǒng)和農田中的滲灌系統(tǒng)通過管件進行聯接,達到排導地下水、保證邊坡穩(wěn)定和灌溉農田作物、促使農作物高產的目的。
為了實現上述任務,本發(fā)明采取如下的技術解決方案:
一種利用邊坡地下水灌溉作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至少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一,確定邊坡地下水排導施工區(qū)域
根據邊坡地下水的出水量、土質含水率和農田滲灌位置等,確定施工區(qū)域與面積;
步驟二,安裝施工支護裝置
采用模板和腳手架等制作施工支護裝置,確保施工安全;
步驟三,布設標樁
在確定的施工區(qū)域布設中線、邊線,每隔一定距離設標樁。在樁上應設標記,進行高程測量;
步驟四,成孔
采用洛陽鏟或鉆孔機械設備,在坡面上打鉆孔,孔的直徑、深度、傾角、孔距根據邊坡地下水出水量、土質含水率、導水管等來確定;
步驟五,制作導水管和滲灌管
導水管和滲灌管的材質選用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或其他材質,制作方法是截取一定長度的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或其他材質的管材,在其上制作一定孔徑和孔距的梅花孔,采用無紡布包裹,并用鋼絲綁扎,制成導水管和滲灌管;
步驟六,放置導水管
將制備好的導水管放入已經成型的鉆孔中,并灌入水泥土泥漿或砂漿使其固定;
步驟七,建立邊坡地下水排導系統(tǒng)
將各個鉆孔中的導水管通過管件進行連通,形成邊坡地下水排導系統(tǒng);
步驟八,布設滲灌系統(tǒng)
在農田中開挖一定深度和長度的溝槽,鋪設一定厚度的砂礫石層,然后將滲灌管放入溝槽內,并通過管件將其連通,形成滲灌系統(tǒng),最后將溝槽回填平整;
步驟九,連通邊坡地下水排導系統(tǒng)和滲灌系統(tǒng)
將邊坡地下水的排導系統(tǒng)和農田的滲灌系統(tǒng)通過管件進行聯接,形成集邊坡排水和作物灌溉一體化系統(tǒng)。
本發(fā)明的利用邊坡地下水灌溉作物的方法,不僅能夠及時排除邊坡地下水,減少邊坡坡體的含水率,保證邊坡的穩(wěn)定性;而且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可以充分利用邊坡地下水水資源,滿足作物生長的需求。其施工簡便,成本低廉,節(jié)約能源,易于維護,對保證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富含地下水邊坡的穩(wěn)定,促進當地農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利用邊坡地下水灌溉作物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其中,(a)是總體布置示意圖,圖(b)是(a)的導水管局部放大圖,圖(c)是(a)的滲灌管局部放大圖;
圖2是導水管示意圖;
圖3是具體施工工藝流程圖。
圖中的標記分別表示:1、原浸潤線,2、導水管,3、三通接頭,4、排水管,5、坡腳,6、梯田,7、兩通接頭,8、滲灌管,9、現浸潤線,10、田埂,11、原坡面,12、現坡面,13、無紡布,14、鋼絲,15、梅花孔。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沿原坡面11進行“坡改梯工程”,形成現坡面12、梯田6和坡腳5,梯田6的范圍從坡腳5至田埂10。在現坡面12下方,原浸潤線1降低至現浸潤線9,在現坡面12上打孔,孔深穿過現浸潤線9,并放置導水管2,其一端聯接三通接頭3,然后聯接平行于現坡面12的排水管4,排水管4的下端通過兩通接頭7與位于梯田6內部的滲灌管8一端聯接,這樣就完成了第一處梯田的改造。然后再隔一段距離平行地進行第二處梯田改造,以此類推。
參見圖3,本實施例給出一種利用邊坡地下水灌溉作物的方法,其施工的原材料包括聚氯乙烯(PVC)管、無紡布、砂礫石等,主要設備為洛陽鏟、電鉆。
主要操作步驟如下:
步驟一,確定邊坡地下水排導施工區(qū)域:根據邊坡地下水的出水量、土質含水率和農田滲灌位置等,確定施工區(qū)域面積為長×寬=60m×4m;
步驟二,安裝施工支護裝置:采用模板和腳手架等制作施工支護裝置,確保施工安全;
步驟三,布設標樁:在確定的施工區(qū)域布設中線、邊線,每隔2m設標樁。在樁上應設標記,進行高程測量;
步驟四,成孔:采用洛陽鏟在現坡面12上打鉆孔,根據邊坡地下水出水量、土質含水率,設計鉆孔的直徑為φ75mm,深度300cm,傾角10°~12°。鉆孔橫向間距為1m,豎向間距為2m,并保證每一垂直于現坡面12的豎直平面內的鉆孔對齊;
步驟五,制作導水管2和滲灌管8(圖2):
截取長度300cm、直徑φ75mm PVC管,采用電鉆在PVC管長度方向100cm~300cm之間的圓周上打孔徑為φ4mm的梅花孔15,孔距10cm,一周4排孔。將具有梅花孔15的PVC管采用無紡布13包裹,并采用φ2mm鋼絲14綁扎3匝,即制成導水管2和滲灌管8;其中,無紡布13的主要作用是反濾作用,防止土顆粒進入導水管2和滲灌管8內引起堵塞。
步驟六,放置導水管:將制備好的導水管2放入已經成型的鉆孔中,注意將導水管2的100cm~300cm范圍的打孔端放入鉆孔的最里面,并灌入水泥土泥漿使導水管2固定;
步驟七,建立邊坡地下水排導系統(tǒng):將導水管2的一端使用三通接頭3與平行于坡面的排水管4相聯接,并使排水管4末端達到坡腳處;
步驟八,布設滲灌系統(tǒng):在坡腳處排水管4末端位置開挖深度為30cm~40cm、長度30m的溝槽,比降2‰~5‰,先鋪設厚度3~5cm的砂礫石層,將滲灌管8放置在溝槽內,并回填平整。
步驟九,連通邊坡地下水排導系統(tǒng)和滲灌系統(tǒng):采用兩通接頭7將坡腳處滲灌管8與排水管4相聯接,將邊坡排水管4收集的地下水排到滲灌管8中,用于灌溉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