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nóng)業(yè)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木耳刺孔機。
背景技術:
袋栽木耳當菌絲長滿整個菌筒后要進行打孔養(yǎng)菌,讓袋內(nèi)菌絲由營養(yǎng)生長轉(zhuǎn)入生殖生長,為加速這種轉(zhuǎn)化,生產(chǎn)上采取專門的打孔機械打孔刺激,使木耳能夠從打好的孔中生長出來。而目前市場上的木耳菌棒刺孔機在給菌棒打孔時,木耳菌棒打孔的數(shù)量不能調(diào)整,打孔針對木耳菌棒的損壞比較嚴重,影響了木耳菌棒的質(zhì)量,不利于木耳的生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可對木耳菌棒進行均勻穩(wěn)定打孔,避免了對木耳菌棒的損壞,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了打孔效率,且能夠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節(jié)打孔數(shù)量的木耳菌棒刺孔機。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木耳刺孔機,包括機架、電動機、打孔裝置、固定盤,所述電動機設置于機架的底部,所述固定盤固定于機架的前端,所述打孔裝置安裝在固定盤上,所述機架包括兩根立柱,兩根立柱的中部由下至上均依次設置有橫梁一和橫梁二;所述兩根橫梁一之間的前端和末端分別設置有主動輪一和從動輪一;所述兩根橫梁一上主動輪一和從動輪一之間相對固定設置有若干支架,所述支架向里側(cè)傾斜設置,所述支架上端里側(cè)均設有輔助輪,所述兩根橫梁二之間的前端依次設置有主動輪二和從動輪二;所述固定盤固定設置于兩根立柱的前端,所述固定盤中間設有菌棒通道,所述菌棒通道出口處沿徑向方向向外側(cè)設有折彎部,所述菌棒通道的后端外周設有固定片,所述菌棒通道上外周固定片和折彎部之間設有凸壁;所述打孔裝置包括支座和設置于支座前端徑向端面上設有若干刺針的滾輪,所述支座可拆卸的設置于固定片上;所述電動機與所述主動輪一和主動輪二傳動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支座包括固定部和活動部,所述固定部底端設有彈性片,所述彈性片的下方與固定部樞接有卡爪,所述卡爪上設有撥片,所述撥片折彎與彈性片相接觸,所述固定部的下端與卡爪配合設置有卡槽。
進一步的,所述活動部的末端樞接于固定部,所述活動部的中部連接有彈性件,所述滾輪設置于活動部的前端,所述滾輪上方活動部設有擋板。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部通過卡爪和卡槽的配合,可拆卸設置于所述固定片。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件為彈簧二,所述彈簧二與所述凸壁可拆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主動輪一和從動輪一通過傳送帶一連接 ,所述主動輪二和從動輪二通過傳送帶二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兩根橫梁二上主動輪二和從動輪二之間相對設有導桿,所述導桿上端設有擋塊,所述導桿上套設有套管,所述兩根導桿上套管之間連接有套筒,所述導桿上套管和擋塊之間套設有彈簧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安全性高,木耳菌棒出口能夠放大和收縮,能夠?qū)δ径暨M行均勻穩(wěn)定打孔,避免了對菌棒損壞,還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節(jié)打孔數(shù)量,提高了木耳菌棒的質(zhì)量,提高了勞動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打孔裝置結(jié)構(gòu)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固定盤結(jié)構(gòu)圖。
其中:1-機架;101-立柱;102-橫梁一;103-橫梁二;104-支架;105-輔助輪;107-擋塊;108-套管;109-套筒;110-彈簧一;2-電動機;3-打孔裝置;301-支座;302-刺針;303-滾輪;304-固定部;305-活動部;307-卡爪;308-撥片;309-卡槽;310-彈簧二;311-擋板;4-固定盤;401-菌棒通道;402-折彎部;403-固定片;404-凸壁;5a-主動輪一;5b-從動輪一;5c-傳送帶一;6a-主動輪二;6b-從動輪二;6c-傳動帶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jié)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木耳刺孔機,包括機架1、電動機2、打孔裝置3、固定盤4,所述電動機2設置于機架1的底部,所述固定盤4固定于機架1的前端,所述打孔裝置3安裝在固定盤4上,所述機架1包括兩根立柱101,兩根立柱101的中部由下至上均依次設置有橫梁一102和橫梁二103;所述兩根橫梁一102之間的前端和末端分別設置有主動輪一5a和從動輪一5b;所述兩根橫梁一102上主動輪一5a和從動輪一5b之間相對固定設置有若干支架104,所述支架104向里側(cè)傾斜設置,所述支架104上端里側(cè)均設有輔助輪105,所述兩根橫梁二103之間的前端依次設置有主動輪二6a和從動輪二6b;所述固定盤4固定設置于兩根立柱101的前端,所述固定盤4中間設有菌棒通道401,所述菌棒通道401出口處沿徑向方向向外側(cè)設有折彎部402,所述菌棒通道401的后端外周設有固定片403,所述菌棒通道401上外周固定片403和折彎部402之間設有凸壁404;所述打孔裝置3包括支座301和設置于支座301前端徑向端面上設有若干刺針302的滾輪303,所述支座301可拆卸的設置于固定片403上;所述電動機(2)與所述主動輪一5a和主動輪二6a傳動連接。
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支座301包括固定部304和活動部305,所述固定部304底端設有彈性片306,所述彈性片306的下方與固定部304樞接有卡爪307,所述卡爪307上設有撥片308,所述撥片308折彎與彈性片306相接觸,所述固定部304的下端與卡爪307配合設置有卡槽309。
所述活動部305的末端樞接于固定部304,所述活動部305的中部連接有彈性件310,所述滾輪303設置于活動部305的前端,所述滾輪303上方活動部設有擋板311。
所述固定部304通過卡爪307和卡槽309的配合,可拆卸設置于所述固定片403。
優(yōu)選的,所述彈性件310為彈簧二,所述彈簧二310與所述凸壁404可拆卸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主動輪一5a和從動輪一5b通過傳送帶一5c連接 ,所述主動輪二6a和從動輪二6b通過傳送帶二6c連接。
所述兩根橫梁二103上主動輪二6a和從動輪二6b之間相對設有導桿106,所述導桿106上端設有擋塊107,所述導桿106上套設有套管108,所述兩根導桿106上套管108之間連接有套筒109,所述導桿106上套管108和擋塊107之間套設有彈簧一110。
當對木耳菌棒進行打孔時,將菌棒放置在傳送帶一5c上,在傳送帶一5c的作用下輸送至從動輪二6b處,當經(jīng)過傳送帶二6c時,套筒109在彈簧一110的作用下給傳送帶二6c施加一壓力,從而使菌棒在傳送帶一5c和傳動帶二6c的共同作用下繼續(xù)向前輸送,避免在傳送帶二6c下方卡滯。
支架104向里側(cè)傾斜設置,當菌棒放置在傳送帶一5c上時,輔助輪105支撐傳送帶一5c形成中間凹陷,菌棒在凹陷內(nèi)向前穩(wěn)定輸送。木耳菌棒繼續(xù)向前輸送,進入菌棒通道401,通過菌棒通道出口時,可帶動滾輪303轉(zhuǎn)動,在彈簧二310的拉力作用下,使刺針302對菌棒進行打孔。在菌棒通道401的出口處設有折彎部402,折彎部402可防止刺針302對菌棒過度打孔,在彈簧二310的作用下,使打孔裝置3具有一定的緩沖作用,避免對菌棒造成損壞。滾輪303的上方設置擋板311,可防止菌棒內(nèi)的雜物穿過刺破孔飛濺,避免對工作人員造成傷害。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