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木本植物無性繁殖方法,具體是涉及一種薄殼山核桃良種改良嫁接方法。
背景技術:
薄殼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為胡桃科(Julandaceae)山核桃屬(Carya)落葉高大喬木,世界著名的干果經(jīng)濟樹種和優(yōu)質用材樹種。薄殼山核桃原產(chǎn)于美國,我國引種已有百余年歷史。但由于過去多用實生苗種植,初果期長,且缺乏良種繁育技術,效益不高,制約了薄殼山核桃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研發(fā)薄殼山核桃良種高效繁育技術,通過良種嫁接繁殖,實現(xiàn)2~3年即可結果,初果期提前8~10年,是提高薄殼山核桃種植經(jīng)濟效益的必由之路。
薄殼山核桃嫁接的成活率比較低,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薄殼山核桃具有“傷流”的特點,傷流液的存在是影響核桃嫁接成活的重要因子之一,嫁接接口處積聚大量的傷流液,阻礙砧木與接穗間的物質交換,接口潰爛,降低了嫁接成活率;二是枝、芽等樹體內單寧含量高,遇空氣氧化產(chǎn)生黑褐色隔離層,影響接口愈傷組織的形成;三是愈傷組織形成的速度較慢,愈傷組織的數(shù)量稀少,從而影響接穗與砧木的愈合生長。傳統(tǒng)的枝接方法需要先將砧木的根系切斷,通過傷口斷面“引流”后再行嫁接,核桃為深根性樹種,根系粗壯且韌性高,切根比較困難;此外,因其樹體內單寧含量高,根系斷面?zhèn)诮?jīng)氧化變黑,致使斷根處的再生根系難以很快形成,進而影響砧木的養(yǎng)分供給,導致嫁接成活率低且不穩(wěn)定。
經(jīng)文獻查新,有關核桃嫁接繁殖方法的發(fā)明專利已有公開。如[申請?zhí)朷CN201410196783.5,[名稱]一種薄殼山核桃的嫁接方法;[申請?zhí)朷CN201310013647.3,[名稱]一種薄殼山核桃育苗栽培方法;[申請?zhí)朷CN200710068655.2,[名稱]一種山核桃本砧嫁接苗的培育方法;[申請?zhí)朷CN201410105374.X,[名稱]一種核桃嫁接育苗方法;[申請?zhí)朷CN201510222232.6,[名稱]核桃韌式皮嫁接方法等。上述發(fā)明專利所述內容均與本方法存在異同。
申請人經(jīng)過多年的科研探索和生產(chǎn)實踐,通過創(chuàng)新改良和熟化薄殼山核桃嫁接技術,極大地降低了良種苗木繁育的成本,提高了薄殼山核桃春季枝接的成活率和成苗率。本方法可在薄殼山核桃良種種苗培育及地產(chǎn)林改接換優(yōu)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且能保持薄殼山核桃良種的高效繁殖方法。
技術方案: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一種薄殼山核桃改良嫁接方法,其特征是它由下列步驟組成:
一種薄殼山核桃良種改良嫁接方法,其特征由以下步驟完成:
(1)接穗采集:以“波尼”、“馬罕”等薄殼山核桃良種為采穗母樹,冬季在母樹樹冠外圍中上部采集當年生生長健壯、充實,芽體飽滿的枝條;
(2)接穗貯藏:將步驟(1)的枝條經(jīng)蠟封后,用塑料薄膜包裹后置于5℃的冷庫或冰箱中冷藏,備用;
(3)砧木準備:以2年生地徑2cm~3cm的薄殼山核桃實生苗作砧木,在春季砧木頂芽萌動時,剪去5cm~10cm砧木的梢頭,苗圃地隨即灌水,7d~10d后再行嫁接;
(4)接穗處理:將步驟(2)的枝條基部置于凈水中12h~24h,在陰涼處需放置4~8h,剪取接穗時在芽體上方1cm的上剪口平剪,下剪口一面削成長楔形,相對面削成短楔形,將接穗下剪口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中速蘸2s~4s;
(5)嫁接:在砧木需要嫁接的部位平截后垂直縱切,長度略長于接穗下剪口楔面,將步驟(4)的接穗立即插入砧木的切口,使兩者的兩邊或一邊形成層對準,用塑料無滴膜將接合部連同接穗上剪口全部綁嚴,露出芽體,隨后在砧木基部的東西或南北方向,各橫切一刀深達木質部長約1cm左右的切口;
(6)接后管理:嫁接后15d~20d接穗芽萌發(fā),及時抹除砧木上的萌芽,促進接穗的生長發(fā)育,當接穗新梢長至30cm左右時,需插芊護縛,防止風折。加強水肥管理,及時防治病蟲害。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薄殼山核桃良種改良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述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為IBA200mgL-1、BR0.1mgL-1的混合液,溶液中加入0.1%(v/v)的Tween-20作為表面活性劑,使溶液能夠均勻附著。
有益效果:本方法是結合薄殼山核桃春季枝接的基礎上,通過改良嫁接技術,一是將砧木斷根處理“傷流”改為提前7d~10d截斷砧木及砧木皮部橫切“引流”,阻隔嫁接口傷流的積聚,防止嫁接愈合處的腐爛,省去了嫁接時先截斷砧木根系的步驟或程序,極大地降低了苗木繁育的成本,同時減少對砧木苗的損傷,確保砧木對接穗的養(yǎng)分輸送,促進接口愈合組織的形成和嫁接苗木的快速生長,采用本方法人均1天嫁接310株,分別是斷根、砧木移植方法的2.95倍和4.63倍,成活率提高27.1%~49.8%,嫁接苗高生長量分別增加111cm~131cm(表1);二是同時采取剪稍刻傷與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浸蘸接穗等方法,促進接口韌皮部細胞的分裂和愈傷組織的生成,嫁接成活率達90%以上,較清水處理提高25.1%。
表1 不同處理方法嫁接成活率和嫁接苗生長情況
表2 不同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處理接穗成活率和嫁接苗生長情況
附圖說明
圖1春季枝接
圖2枝接接穗的生長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1)接穗采集:以薄殼山核桃良種“波尼”為采穗母樹,冬季在母樹樹冠外圍中上部采集當年生生長健壯、充實,芽體飽滿的枝條;
(2)接穗貯藏:將采集的枝條經(jīng)蠟封后,用塑料薄膜包裹后置于5℃的冷庫或冰箱中冷藏,備用;
(3)砧木準備:以2年生地徑3cm的薄殼山核桃實生苗作砧木,在春季砧木頂芽萌動時,剪去5cm砧木的梢頭,苗圃地隨即灌水,10d后再行嫁接;
(4)接穗處理:將貯藏的枝條基部置于凈水中12h,在陰涼處需放置4h,剪取接穗時在芽體上方1cm的上剪口平剪,下剪口一面削成長楔形,相對面削成短楔形,將接穗下剪口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IBA200mgL-1+BR0.1mgL-1+Tween-20(0.1%v/v)中速蘸4s;
(5)嫁接:在砧木需要嫁接的部位平截后垂直縱切,長度略長于接穗下剪口楔面,將剪好的接穗立即插入砧木的切口,使兩者的兩邊或一邊形成層對準,用塑料無滴膜將接合部連同接穗上剪口全部綁嚴,露出芽體,隨后在砧木基部的東西或南北方向,各橫切一刀深達木質部長約1cm左右的切口;
(6)接后管理:嫁接后15d~20d接穗芽萌發(fā),及時抹除砧木上的萌芽,促進接穗的生長發(fā)育,當接穗新梢長至30cm左右時,需插芊護縛,防止風折。加強水肥管理,及時防治病蟲害,嫁接成活率達93.6%。
實施例2
(1)接穗采集:以薄殼山核桃良種“馬罕”為采穗母樹,冬季在母樹樹冠外圍中上部采集當年生生長健壯、充實,芽體飽滿的枝條;
(2)接穗貯藏:將采集的枝條經(jīng)蠟封后,用塑料薄膜包裹后置于5℃的冷庫或冰箱中冷藏,備用;
(3)砧木準備:以2年生地徑2cm的薄殼山核桃實生苗作砧木,在春季砧木頂芽萌動時,剪去10cm砧木的梢頭,苗圃地隨即灌水,7d后再行嫁接;
(4)接穗處理:將貯藏的枝條基部置于凈水中24h,在陰涼處需放置8h,剪取接穗時在芽體上方1cm的上剪口平剪,下剪口一面削成長楔形,相對面削成短楔形,將接穗下剪口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IBA200mgL-1+BR0.1mgL-1+Tween-20(0.1%v/v)中速蘸2s;
(5)嫁接:在砧木需要嫁接的部位平截后垂直縱切,長度略長于接穗下剪口楔面,將剪好的接穗立即插入砧木的切口,使兩者的兩邊或一邊形成層對準,用塑料無滴膜將接合部連同接穗上剪口全部綁嚴,露出芽體,隨后在砧木基部的東西或南北方向,各橫切一刀深達木質部長約1cm左右的切口;
(6)接后管理:嫁接后15d~20d接穗芽萌發(fā),及時抹除砧木上的萌芽,促進接穗的生長發(fā)育,當接穗新梢長至30cm左右時,需插芊護縛,防止風折。加強水肥管理,及時防治病蟲害,嫁接成活率達90.8%。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優(yōu)化的實施方式。對于本專業(yè)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