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魚類養(yǎng)殖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魚類疫苗注射用的自動夾持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視,我國對水產養(yǎng)殖,魚類防病的技術要求不斷提高,對魚類進行注射接種是魚類防病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國對魚類注射接種主要是靠人工進行的,費時費力,接種效率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魚苗注射疫苗用的自動夾持裝置,尤其是利用氣缸和扭轉彈簧相結合的魚類疫苗注射用的自動夾持裝置,可有效提高魚苗接種效率。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fā)明的裝置包括外殼、下夾板部分、上夾板部分、光電傳感器及控制模塊;所述的外殼由左右擋板及固定于兩擋板間的弧形板構成,外殼弧形板上開有供連續(xù)注射裝置注射用的狹縫、供魚苗放行的槽,外殼擋板上開有供魚苗進入的小口,光電傳感器設置于擋板外該小口處,光電傳感器用于檢測魚苗信號并將檢測信號傳輸至控制模塊,下夾板部分及上夾板部分設于外殼兩擋板之間,由控制模塊控制下夾板部分及上夾板部分的相對轉動實現(xiàn)對魚苗的夾持及放開。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的下夾板部分包括旋轉氣缸、下軸、滾動軸承、下夾板;旋轉氣缸固定在外殼一側擋板上,與下軸的一端相連;下軸的另一端與滾動軸承相連,滾動軸承固定在外殼另一擋板上;下夾板焊接在下軸上,所述的旋轉氣缸由控制模塊控制。
進一步的,所述的上夾板部分包括上軸、套筒、扭轉彈簧、上夾板;套筒套于上軸上,上夾板和套筒焊接在一起,上軸固定在外殼上;扭轉彈簧套在上軸上,一端與該軸固定,另一端固定在上夾板上。
進一步的,所述的下夾板的上表面粘貼有泡沫板。
進一步的,所述的上夾板的下表面粘貼有泡沫板。
進一步的,所述的外殼上還設置有限位銷,用于限制上夾板部分始終位于狹縫上方。
與背景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通過控制上下夾板兩部分的相對運動來自動夾持魚苗,尤其是利用了旋轉氣缸和扭轉彈簧相結合,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精確、可靠性強,有效提高魚苗自動化接種效率。本發(fā)明可實現(xiàn)魚苗在無人工操作下自動夾持。
附圖說明
圖1是自動夾持裝置軸測圖;
圖2是自動夾持裝置外殼軸測圖;
圖3是下夾板部分軸測圖;
圖4是上夾板部分軸測圖;
圖中:1、外殼,2、下夾板部分,3、上夾板部分;4、光電傳感器,5、注射狹縫,6、放魚苗小口,7、魚苗放行槽,8、下夾板安裝孔,9、上夾板安裝孔,10、光電傳感器安裝孔,11、限位銷,12、旋轉氣缸,13、下軸,14、滾動軸承,15、下夾板,16、泡沫板,17、上軸,18、套筒,19、扭轉彈簧,20、上夾板,21、泡沫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發(fā)明包括外殼1,下夾板部分2,上夾板部分3和光電傳感器4;外殼1由左右兩擋板及中間的弧形板構成,開有固定下夾板部分2的孔8、上夾板部分3的孔9、供魚苗進入的孔6和放行的槽7、供疫苗注射的狹縫5、限制上夾板部分3位置的銷11、安裝有光電傳感器4;下夾板部分2包括下夾板15、旋轉氣缸12、下軸13、滾動軸承14和泡沫板16;上夾板部分3包括上夾板20、套筒18、上軸17、扭轉彈簧19和泡沫板21。
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所述的下夾板部分2通過旋轉氣缸12、軸13和滾動軸承14安裝在外殼1上的孔8上;所述的上夾板部分3通過套筒18和軸17安裝在外殼1上的孔9上;所述的光電傳感器安裝在外殼1的供魚苗進入的孔6的側上方。
如圖3所示,所述的下夾板部分2中,粘貼有泡沫板16的夾板15焊接在軸13上,軸13通過旋轉氣缸12和滾動軸承14固定在外殼1上,旋轉氣缸12可以帶動夾板15繞軸13旋轉。
如圖4所示,所述的上夾板部分3中,粘貼有泡沫板21的夾板20和套筒18焊接在一起,套筒18和扭轉彈簧19安裝在軸17上,整個上夾板部分3通過軸安裝在外殼1上;扭轉彈簧19的一端焊接在夾板20上,另一端焊接在軸17上。
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當魚苗通過孔6進入夾持裝置時,光電傳感器4檢測到信號,通過控制裝置控制旋轉氣缸;旋轉氣缸12帶動下夾板部分2向上旋轉,上夾板部分3的扭轉彈簧19在魚苗接觸上夾板后會給魚苗一個向下的力,從而實現(xiàn)對魚苗的夾持;然后連續(xù)注射裝置通過注射狹縫5對魚苗進行疫苗注射;注射完成后旋轉氣缸12帶動下夾板部分2向下旋轉,使魚苗從放行槽7中下落,離開夾持裝置;魚苗下落后旋轉氣缸12帶動下夾板部分2復位,完成一次夾持過程。其中安裝在外殼1上的限位銷11可以限制上夾板部分3的位置,使注射過程中魚苗腹部可以對正注射狹縫5。整個工作過程可以由plc控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