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3年1月30日、申請?zhí)枮?01380007702.6、發(fā)明名稱為“割取收獲機”的發(fā)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本發(fā)明涉及聯合收割機或玉米收獲機等割取收獲機。
背景技術:
[1]作為以往的割取收獲機的一例,有下述結構:在具有在行進車體上具備將作物割取并向后方輸送的割取輸送部、以及左右一對前輪和左右一對后輪的4輪式的行進車體的收獲機中,裝備在行進車體上的車體框架具備俯視大致矩形狀的機臺,所述機臺載置支承由艙覆蓋的搭乘駕駛部及具備驅動用的發(fā)動機的原動部等構成車體的主要的構成要素,該機臺構成為,經由朝向下方一體地延伸設置的多個縱框架部支承在左右兩側的前輪及左右兩側的后輪上(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雖然在專利文獻1中沒有表示,但在作為割取收獲機應用到聯合收割機中的情況下,在機臺上載置支承脫谷裝置及谷粒箱等大重量的裝置。
[2]作為具備由左右一對非操向車輪及左右一對操向車輪構成的車輪行進裝置、以及脫谷裝置的車輪行進式聯合收割機,已知有下述所記載的結構。
一種車輪行進式聯合收割機,將捋脫滾筒旋轉軸線沿著車體左右方向的脫谷裝置在車體的偏靠前部的部位配設在前輪的上方附近,將馬達配設在車體后部(參照專利文獻2)。
[3]作為具備由左右一對前行進部及左右一對后行進部構成的行進裝置、以及脫谷裝置的聯合收割機,已知有下述所記載的結構。
一種聯合收割機,將捋脫滾筒旋轉軸線沿著機體左右方向的橫長的脫谷裝置在機體的偏靠前部的部位配設在前輪的上方附近,將作為動力源的馬達配設在機體后部(參照專利文獻2)。
[4]作為在形成脫谷裝置的捋脫室的左右的橫側壁的外側部位具備外裝罩的聯合收割機,已知有下述所記載的結構。
一種聯合收割機,通過在形成脫谷裝置的捋脫室的金屬板制的橫側壁的外側固設金屬板制的罩而構成開閉門,將該開閉門可繞后部的上下軸心擺動開閉地構成,能夠將捋脫室內部的承接網等維護檢修(參照專利文獻3)。
[5]作為具備由左右一對前行進部及左右一對后行進部構成的行進裝置、以及脫谷裝置的聯合收割機,已知有下述所記載的結構。
一種聯合收割機,將作為動力源的馬達配設在機體后部,將對作為前行進部的前輪傳遞變速動力的變速機設在機體前部的左右中央部,并且將捋脫滾筒旋轉軸線沿著機體左右方向的橫長的脫谷裝置在機體的偏靠前部的部位配設在前輪的上方附近(參照專利文獻2)。
專利文獻1:特開昭61-215110號公報(jp61-215110a)
專利文獻2:特開平9-107773號公報(jp9-107773a)(段落〔0006〕、〔0007〕、〔0008〕及圖1、圖2)
專利文獻3:特開2010-252724號公報(jp2010-252724a)(段落〔0029〕、〔0031〕、〔0008〕及圖5、圖6)。
技術實現要素:
[1]與背景技術[1]對應的課題如下。
在上述以往結構中,由于車體框架由載置支承重量較大的車體的主要的構成要素的機臺、從其機臺朝向下方一體地延伸設置的多個縱框架部構成,所以將機臺部分支承的較大的載荷用多個縱框架部支承。
但是,割取收獲機由于在凹凸較多的作業(yè)地上行進,所以有對于多個縱框架從支承較大的載荷的機臺側作用沿著車體前后方向或車體橫寬方向的力的情況,如果作用這樣的力,則有縱框架與機臺部分的連接部分損傷的可能性較大等車體框架的剛性容易變低的不利。此外,為了提高剛性,縱框架的個數變多,或為了提高縱框架與機臺部分的連結部分的強度而需要附加特別的構造,還有車體整體的構造變復雜的不利。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具備充分的支承強度的同時、能夠使車體框架的構造簡潔化的割取收獲機。
[2]與背景技術[2]對應的課題如下。
上述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構造的聯合收割機由于具備車輪行進裝置,所以在能夠發(fā)揮良好的行進性能這一點上是有用的,但由于脫谷裝置以交迭的狀態(tài)配設在前輪的上方側,所以有機體的重心變高的傾向。
此外,由于作為動力源的馬達配設在車體后部,所以從馬達對于割取裝置或脫谷裝置的輸入部、以及行進裝置的輸入部的距離變長,有容易導致傳動構造的大型化及復雜化的缺點。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輪行進式聯合收割機,在具備車輪行進裝置的聯合收割機中,使機體的重心盡可能變低而容易進行穩(wěn)定的行進,并且容易實現動力傳遞構造的小型化、簡潔化。
[3]與背景技術[3]對應的課題如下。
上述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構造的聯合收割機由于具備由左右一對前行進部及左右一對后行進部構成的行進裝置,所以在能夠發(fā)揮良好的行進性能這一點上是有用的。
但是,在上述構造中,由于作為動力源的馬達配設在機體后部的比較高的位置,脫谷裝置也配設在前輪的上方側的比較高的位置,所以有機體重心變得比較高的傾向。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在具備由左右一對前行進部及左右一對后行進部構成的行進裝置的聯合收割機中,實現機體的低重心化及左右平衡的穩(wěn)定化。
[4]與背景技術[4]對應的課題如下。
在上述專利文獻3所記載的構造中,通過將金屬板制的罩固設到形成捋脫室的金屬板制的橫側壁的外側而一體化,在迅速地進行捋脫室的擺動開閉、或能夠提高橫側壁的剛性的點等上是有用的。
但是,在上述構造中,為了將金屬板制的罩固設到橫側壁上而使其一體地擺動動作,將捋脫室的橫側壁自身做成可繞上下軸擺動的構造,使金屬板制的罩支承在該橫側壁上。因此,在導致用來在使構成捋脫室的橫側壁的擺動動作成為可能的同時能夠進行可靠的密封的密封構造的復雜化,或難以使橫側壁和罩的形狀或尺寸很大地不同,難以實現將橫側壁與罩之間的空間用于某些用途這一點上還有改善的余地。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與橫側壁另外的能夠開閉操作的外裝罩、能夠實現構造的簡潔化及維護作業(yè)的簡潔化的構造的聯合收割機。
[5]與背景技術[5]對應的課題如下。
上述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構造的聯合收割機由于具備由左右一對前輪及左右一對后輪構成的行進裝置,所以在能夠發(fā)揮良好的行進性能這一點上是有用的。
但是,在上述構造中,作為動力源的馬達配設在從脫谷裝置及變速機較遠地離開的機體后部的比較高的位置上,構成為,從該馬達對機體前方的脫谷裝置及變速機進行動力傳遞,所以有動力傳遞路徑變得比較長、或機體重心變得比較高等的缺點。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在具備由左右一對前行進部及左右一對后行進部構成的行進裝置的聯合收割機中實現傳動構造的緊湊化及機體的低重心化。
[1]與課題[1]對應的解決手段如下。
有關本發(fā)明的割取收獲機的特征結構是,在具備左右一對前輪和左右一對后輪的行進車體上,具備搭乘駕駛部、將作物割取并向后方輸送的割取輸送部、和驅動用的發(fā)動機,上述行進車體的車體框架具備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而構成,所述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位于上述行進車體的左右兩側并且以遍及上述行進車體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狀態(tài)配備。
根據該結構,由于車體框架的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位于行進車體的左右兩側并且以遍及行進車體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狀態(tài)配備,所以能夠將左側的前輪和左側的后輪分別以接近于左側的前后朝向框架體的狀態(tài)支承,能夠將右側的前輪和右側的后輪分別以接近于右側的前后朝向框架體的狀態(tài)支承。此外,在由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載置著搭乘駕駛部及發(fā)動機等的狀態(tài)下,能夠在上下方向上緊湊地支承它們。
結果,能夠將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作為車體框架的主要的構造體,以在上下方向上緊湊的形狀支承行進車體,不需要在將較大的載荷在下側支承的狀態(tài)下設置沿上下方向較長延伸的縱朝向部件,車體框架整體上成為簡潔的構造。
并且,能夠使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在相對于前輪及后輪接近的較低的位置支承,通過配備在相對于前輪及后輪接近的較低的位置的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能夠將車體整體的重量以具有充分的支承強度的狀態(tài)支承。
因而,達到了能夠提供一種在具備充分的支承強度的同時、能夠使車體框架的構造簡潔化的割取收獲機之目的。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車體框架在車體前后方向上位于上述前輪與上述后輪之間的部位,具備伸出框架部而構成,所述伸出框架部從上述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向車體橫寬方向外方側伸出。
根據該結構,由于具備從在車體前后方向上位于前輪與后輪之間的部位向車體橫寬方向外方側伸出的伸出框架部,所以能夠有效利用前輪與后輪之間的空間,以被該伸出框架部載置支承的狀態(tài)支承裝備在行進車體上的各種裝置。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以被上述伸出框架部支承的狀態(tài)配備上述發(fā)動機。
根據該結構,由于將發(fā)動機支承在伸出框架部上,所以能夠有效利用前輪與后輪之間的空間,配備為了驅動機體而需要的發(fā)動機。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發(fā)動機被上述伸出框架部的前側部分支承。
根據該結構,由于發(fā)動機被伸出框架部的前側部分支承,所以能夠利用伸出框架部的后側部分支承例如其他裝置或確保作業(yè)用的空間等,更加有效地利用前輪與后輪之間的空間。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發(fā)動機被上述前后朝向框架體支承。
根據該結構,由于發(fā)動機被前后朝向框架體支承,所以通過將作為重量較大的裝置的發(fā)動機用作為主要的框架體的前后朝向框架體支承,與例如僅用伸出框架部支承的情況相比能夠更牢固地支承發(fā)動機。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以遍及上述行進車體的全長延伸的方式構成。
根據該結構,通過遍及行進車體的全長延伸的左右的前后朝向框架體,能夠將車體整體以具有充分的支承強度的狀態(tài)牢固地支承。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車體框架在車體前后方向上位于上述前輪與上述后輪之間的部位,具備伸出框架部,所述伸出框架部從上述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向車體橫寬方向外方側伸出;通過上述車體框架的上述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和上述伸出框架部,在俯視中在與上述行進車體的四角對應的位置形成的凹入部中,配備著上述前輪及上述后輪。
根據該結構,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和上述伸出框架部在俯視中以在與行進車體的四角對應的位置形成凹入部的狀態(tài)設置,利用形成在該四角處的凹入部裝備前輪及后輪。
通過這樣構成,能夠在使車體框架盡量大型而提高支承強度的同時,使行進車體的前后長及橫寬盡可能緊湊。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以位于比上述一對前輪及上述一對后輪靠車體橫寬方向內方側的狀態(tài)裝備;構成為,從上述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的車體橫寬方向的中央部到上述前后朝向框架體的車體橫寬方向的間隔比上述前后朝向框架體與上述前輪及上述后輪之間的車體橫寬方向的間隔大。
根據該結構,由于前后朝向框架體與前輪及后輪之間的車體橫寬方向的間隔較小,從車體橫寬方向的中央部到前后朝向框架體的車體橫寬方向的間隔較大,所以在前后朝向框架體與左右的前輪及后輪接近的狀態(tài)下,左右兩側的前后朝向框架體彼此的間隔較大。
因而,通過在車體橫寬方向上較大地隔開間隔設置的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和在與其接近的狀態(tài)下裝備的左右的前輪及左右的后輪,能夠以穩(wěn)定的狀態(tài)支承行進車體。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具備前后朝向的輔助框架體,所述前后朝向的輔助框架體位于上述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之間并且固定在上述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上。
根據該結構,即使是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彼此之間的橫寬方向的間隔較大地隔開、并且重量較大的裝置以向左右任一側偏倚的狀態(tài)搭載那樣的情況,也能夠通過以位于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之間的狀態(tài)設置的輔助框架和偏倚的一側的一方的前后朝向框架體穩(wěn)定地支承。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脫谷部以被上述車體框架支承的狀態(tài)裝備,所述脫谷部進行由上述割取輸送部割取的作物的脫谷處理。
根據該結構,通過脫谷部進行由割取輸送部割取的作物的脫谷處理。由于由割取輸送部割取的作物被朝向車體后方輸送,所以脫谷部位于割取輸送部的車體后方側。脫谷部在內部具備對于作物的捋脫處理用的捋脫滾筒等而成為重量較大的裝置,但該脫谷部被車體框架穩(wěn)定地支承。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脫谷部被上述前后朝向框架體支承。
根據該結構,能夠將脫谷部通過作為車體框架的主要的框架構造體的前后朝向框架體穩(wěn)定地支承。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發(fā)動機被上述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中的一方的前后朝向框架體支承,上述脫谷部被上述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中的另一方的前后朝向框架體支承。
根據該結構,發(fā)動機被一方的前后朝向框架體支承,脫谷部被另一方的前后朝向框架體支承。即,將發(fā)動機和脫谷部分配給左右兩側的前后朝向框架體而支承,所以與例如將發(fā)動機和脫谷部都偏倚配備在行進車體的橫寬方向的任一方、分別支承在一方的前后朝向框架體上那樣的結構相比,能夠在盡量使載荷左右均等化的狀態(tài)下穩(wěn)定地支承。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谷粒箱以位于上述脫谷部的上方的狀態(tài)裝備,所述谷粒箱儲存由上述脫谷部脫谷處理而得到的谷粒。
根據該結構,將由脫谷部脫谷處理得到的谷粒向谷粒箱儲存。并且,由于該谷粒箱以位于脫谷部的上方的狀態(tài)裝備,所以能夠有效利用脫谷部的上方空間,在不使車體整體的形狀大型化的狀態(tài)下配置谷粒箱。
即,例如在將谷粒箱以位于脫谷部的橫側方或后方側的方式排列裝備的情況下,有車體橫寬或車體前后長變大、使行進車體大型化的缺點,但通過使谷粒箱位于脫谷部的上方,能夠以不使行進車體大型化的狀態(tài)緊湊地配備。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以從上述車體框架固定延伸設置的狀態(tài),設有支承上述谷粒箱的箱支承用框架體。
根據該結構,由于通過從車體框架固定延伸設置的箱支承用框架體支承谷粒箱,所以能夠將谷粒箱經由箱支承用框架體用車體框架穩(wěn)定地支承。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脫谷部被上述輔助框架體支承。
根據該結構,脫谷部被上述輔助框架體、即位于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之間且固定在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上的前后朝向的輔助框架體支承。
即,即使是脫谷部以向車體橫寬方向一方側偏倚的狀態(tài)配備那樣的情況,也能夠通過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中的位于車體橫寬方向一方側的前后朝向框架體和輔助框架體穩(wěn)定地支承脫谷部。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車體框架在車體前后方向上位于上述前輪與上述后輪之間的部位,具備伸出框架部,所述伸出框架部從上述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向車體橫寬方向外方側伸出;上述脫谷部以在側視中上述脫谷部的前端位于比上述伸出框架部的前端靠前方的方式配備。
根據該結構,由于在側面觀察,脫谷部的前端位于比伸出框架部的前端靠前方,所以通過伸出框架部支承脫谷部的載荷。即,通過由伸出型的橫朝向框架體支承脫谷部的載荷,即使是脫谷部以向車體橫寬方向一方側偏倚的狀態(tài)配備那樣的情況,比位于車體橫寬方向一方側的前后朝向框架體向外方伸出的部位也被伸出框架部支承,能夠以穩(wěn)定的狀態(tài)支承脫谷部。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車體框架具備前部側橫朝向框架體和后部側橫朝向框架體而構成,所述前部側橫朝向框架體將上述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的車體前端部彼此連結,所述后部側橫朝向框架體將上述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的車體后端側彼此連結。
根據該結構,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的車體前端部彼此通過前部側橫朝向框架體連結,車體后端側彼此通過后部側橫朝向框架體連結。這樣,通過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前部側橫朝向框架體和后部側橫朝向框架體,以在俯視中一體地連結為大致方形框狀的狀態(tài)形成牢固的框組構造體。
這樣,通過形成俯視為大致方形框狀的牢固的框組構造體,能夠使車體框架的支承強度提高,并且能夠將前部側橫朝向框架體及后部側橫朝向框架體兼用作用來支承例如前輪或后輪等的支承部件而構成,通過部件的兼用能夠不使構造復雜化而使支承強度提高。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支承上述左右一對后輪的后車軸箱相對于上述后部側橫朝向框架體繞車體前后軸芯擺動自如地被支承。
根據該結構,在行進路面上存在凹凸,即使隨著作業(yè)行進而有行進車體追隨于凹凸向左右傾斜的情況,通過支承左右一對后輪的后車軸箱相對于后部側橫朝向框架體繞車體前后軸芯擺動,也能夠在使左右一對后輪沿著地面的凹凸的同時盡量減少行進車體的左右傾斜。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具備主體部和車輪支承部而構成,所述主體部位于與上述后車軸箱大致相同高度,所述車輪支承部從上述主體部向后方上方延伸設置以位于上述后車軸箱的上方側。
根據該結構,由于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各自的主體部設在位于與后車軸箱大致相同高度的較低的位置,所以能夠在車體整體的重心位置盡可能變低的狀態(tài)下支承行進車體。
并且,支承后車軸箱的車輪支承部在從主體部向后方上方延伸設置以位于后車軸箱的上方側的狀態(tài)下設在較高的位置。通過這樣設在較高的位置,能夠繞過以便不與后車軸箱干涉,能夠將左右兩側的車輪支承部彼此通過后部側橫朝向框架體連結,用后部側橫朝向框架體的下部側將后車軸箱繞車體前后軸芯擺動自如地支承。
因而,在能夠用后部側橫朝向框架體將后車軸箱繞車體前后軸芯擺動自如地支承的同時,能夠在車體整體的重心位置盡可能變低的狀態(tài)下支承行進車體。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割取輸送部裝備在車體前部;上述左右一對前輪不能操向操作且上述左右一對后輪能夠操向操作地構成。
根據該結構,由于割取輸送部裝備在車體前部,前輪不能操向,后輪能夠操向操作,所以能夠以行進車體的前部側為轉彎中心進行操向。即,能夠不使割取輸送部的位置較大地變化而變更行進車體的朝向。
結果,在田地中進行割取作業(yè)的情況下,能夠在田地內進行小圈轉彎,例如在1個作業(yè)行程中的作業(yè)結束而朝向下次作業(yè)行程轉彎行進那樣的情況下,容易進行朝向下次作業(yè)行程的轉彎行進。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割取輸送部繞橫向支點升降擺動自如地設置;升降用致動器的基端部被上述車體框架的車體前部側部位支承,所述升降用致動器升降驅動上述割取輸送部。
根據該結構,割取輸送部繞橫向支點升降擺動自如地設置,升降用致動器的基端部被車體框架的車體前部側部位支承,前端部連結在割取輸送部上。并且,通過使該升降用致動器動作,將割取輸送部繞橫向支點驅動升降操作。
這樣,由于升降用致動器的基端部被車體框架的車體前部側部位支承,所以升降用致動器在將割取輸送部的載荷用車體框架的車體前部側部位承接支承的同時,能夠良好地進行割取輸送部的升降操作。
[2]與課題[2]對應的解決手段如下。
本發(fā)明的車輪行進式聯合收割機的特征在于,具備由左右一對非操向車輪及左右一對操向車輪構成的車輪行進裝置,并且在脫谷裝置的右側或左側的橫側方配設有發(fā)動機。
根據該結構,具備由左右一對非操向車輪及左右一對操向車輪構成的車輪行進裝置,能得到行進性能良好的車輪行進式聯合收割機。并且,通過將發(fā)動機配設在脫谷裝置的右側或左側的橫側方,能夠將發(fā)動機配設到相對于割取裝置的擺動支點附近、脫谷裝置的前端部附近及行進裝置的驅動軸附近的哪個都比較近的位置,與將發(fā)動機配設到從脫谷裝置離開的后方側的情況相比,有容易實現從發(fā)動機向各驅動對象裝置的傳動構造的小型化及簡潔化的優(yōu)點。
根據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上述發(fā)動機在側視中配設在上述非操向車輪的車軸與上述操向車輪的車軸之間。
根據上述結構,由于發(fā)動機的重量在非操向車輪的車軸與上述操向車輪的車軸之間作用,所以與發(fā)動機重量在機體的前后方向上作用于比前后的車軸靠機體外方側那樣的構造相比,在不易發(fā)生機體的前后平衡的紊亂這一點上是有利的。
根據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上述脫谷裝置在側視中配設在上述非操向車輪的車軸與上述操向車輪的車軸之間。
根據上述結構,由于脫谷裝置的重量在非操向車輪的車軸與上述操向車輪的車軸之間作用,所以與脫谷裝置的重量在機體的前后方向上作用于比前后的車軸靠機體外方側那樣的構造相比,在不易發(fā)生機體的前后平衡的紊亂這一點上是有利的。
根據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上述發(fā)動機在側視中配設在比上述非操向車輪的車軸與上述操向車輪的車軸的中間位置靠上述非操向車輪側。
根據上述結構,通過發(fā)動機配設在比非操向車輪的車軸與操向車輪的車軸的中間位置靠非操向車輪側,能夠在脫谷裝置的右側或左側的橫側方位置、在比發(fā)動機靠非操向車輪側的部位,形成能夠作為維護用空間或其他物體的配設用空間有效利用的空間,具有容易有效利用車體框架上的空間的優(yōu)點。
此外,由于發(fā)動機不是配設在操向車輪側,而是配設在靠向不被方向變更操作的非操向車輪側,所以能夠充分地接近于非操向車輪而配設,并且能夠將發(fā)動機關聯設備等也以接近于非操向車輪的狀態(tài)配設,具有能夠進一步提高車體框架上的空間的利用效率的優(yōu)點。
根據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上述脫谷裝置配設在比上述發(fā)動機在車體的左右方向上靠中央側。
根據上述結構,通過將重量較大的脫谷裝置在車體的左右方向上配設在比發(fā)動機靠中央側,具有即使將發(fā)動機配設在脫谷裝置的橫側部、也能夠穩(wěn)定良好地維持機體的左右平衡的優(yōu)點。
根據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上述發(fā)動機在前后方向觀察配設在與上述非操向車輪重疊的位置。
根據上述結構,通過將發(fā)動機在前后方向觀察配設在與非操向車輪重疊的位置,有能夠利用非操向車輪作為發(fā)動機的保護機構、并且容易使發(fā)動機盡可能靠向機體橫外方側而有效利用車體框架上的空間的優(yōu)點。
根據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上述發(fā)動機以位于比上述非操向車輪的外周緣的上端低的位置的方式配設。
根據上述結構,使發(fā)動機的高度位置不受非操向車輪的外徑的大小的影響而變低,具有容易將機體重心降低而進行穩(wěn)定的行進的優(yōu)點。
根據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上述發(fā)動機的下表面配設在與上述非操向車輪的車軸大致相同的高度。
根據上述結構,以發(fā)動機的下表面是與非操向車輪的車軸大致相同高度的方式配設,具有通過降低其重心位置、容易進行穩(wěn)定的行進的優(yōu)點。
根據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上述脫谷裝置的下表面配設在與上述非操向車輪的車軸大致相同的高度。
根據上述結構,以脫谷裝置的下表面是與非操向車輪的車軸大致相同高度的方式配設,具有通過降低其重心位置、容易進行穩(wěn)定的行進的優(yōu)點。
根據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上述車輪行進裝置由上述非操向車輪構成前輪,由上述操向車輪構成后輪。
根據上述結構,由于前輪是不被操向操作的非操向車輪,所以能夠將脫谷裝置配設為與一方的前輪的內端面?zhèn)瘸浞纸咏臓顟B(tài)。由此,能夠使脫谷裝置靠向車體的左右方向上的橫一側方,使在與該脫谷裝置被靠向的一側相反側的車體框架上產生的空間盡可能變大。通過這樣使空間盡可能變大,有下述優(yōu)點:能夠容易地作為發(fā)動機等其他裝置或其他物體的配設用空間及維護用空間有效利用。
根據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上述脫谷裝置配設在上述車輪行進裝置的左右的車輪彼此的左右方向上的間隔寬度內。
根據上述結構,能夠將脫谷裝置的高度位置不受左右的車輪的直徑的大小的影響、而配設到比上述車輪的上部低的位置。因而,具有下述優(yōu)點:能夠得到將脫谷裝置的重心設定得較低且容易進行穩(wěn)定的行進的車輪行進式聯合收割機。
根據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上述發(fā)動機的左右方向上的外方側端部配設在與車體的左右方向上的外方側端部在上述車體的前后方向觀察大致相同的位置。
根據上述結構,通過將發(fā)動機的外端部在前后方向觀察配設到與車體的左右方向上的外方側端部大致相同的位置,有能夠使發(fā)動機盡可能靠向機體橫外方側而有效利用車體框架上的空間、并且容易進行發(fā)動機的維護的優(yōu)點。
根據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上述發(fā)動機的左右方向上的外方側端部配設在與上述非操向車輪的左右方向上的外方側端部在上述車體的前后方向觀察大致相同的位置。
根據上述結構,通過將發(fā)動機的外端部在前后方向觀察配設到與非操向車輪的左右方向上的外方側端部大致相同的位置,有下述優(yōu)點:能夠利用非操向車輪作為發(fā)動機的保護機構,將發(fā)動機盡可能靠向機體橫外方側配設,能夠有效利用車體框架上的空間。
根據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上述脫谷裝置構成為被投入割取作物的全稈的全稈投入型,在比車體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向橫一側方偏倚的位置,使捋脫滾筒旋轉軸線沿著車體前后方向配設,并且供料器配設在向與上述脫谷裝置相同的橫一側方偏倚的位置,所述供料器對上述脫谷裝置供給割取作物。
根據上述結構,由于脫谷裝置是捋脫滾筒旋轉軸線沿著車體前后方向配設的全稈投入型,所以與將旋轉軸線的方向不同的多個捋脫滾筒驅動那樣的構造相比,脫谷裝置的左右寬度較緊湊,并且驅動構造較簡單,不需要處理物的方向轉換等,能夠效率良好地進行處理。
并且,在捋脫滾筒旋轉軸線沿著車體前后方向的全稈投入型的脫谷裝置中,即使不使捋脫滾筒直徑變得特別大,也能夠通過捋脫滾筒軸線方向長度將處理路徑設定得較長,所以作為捋脫滾筒即使不采用直徑那么大的結構,也容易確保所需的處理性能。因而,在能夠避免采用直徑較大的捋脫滾筒而機體重心也變高那樣的情況這一點上也是有利的。
此外,由于將來自供料器的作物向與捋脫滾筒旋轉軸線沿著車體前后方向配設的脫谷裝置內的從前方向后方的作物的流動方向同方向供給,所以作物的流動成為直線,有容易進行順暢的作物處理的優(yōu)點。
根據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在上述脫谷裝置的上方側,在與該脫谷裝置在俯視中重疊的部位,配設有谷物箱。
根據上述結構,由于谷物箱被配設在脫谷裝置的上側,所以有將脫谷裝置占用的車體框架上的空間也用作谷物箱的配設用空間、能夠將谷物箱的容量設定得較大的優(yōu)點。并且,由于谷物箱的俯視中的配設位置不受因脫谷裝置的存在帶來的制約,所以能夠設定在靠近車體中央側的穩(wěn)定的位置,在車體的前后左右的重量平衡也不易因內部的谷粒量的增減而變動這一點上也是有利的。
根據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上述谷物箱遍及上述脫谷裝置的上側和上述發(fā)動機的上側而配設。
根據上述結構,由于能夠將脫谷裝置的上側及發(fā)動機的上側都用作谷物箱的配設用空間,所以有能夠進一步增大谷物箱容量的優(yōu)點。
根據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上述谷物箱形成為,位于發(fā)動機的上側的底部比位于脫谷裝置的上側的底部低地取位。
根據上述結構,將谷物箱的底部位置形成為,使高度比脫谷裝置低的發(fā)動機側的底部變低,有能夠進一步增大谷物箱的容量的優(yōu)點。
根據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上述谷物箱向上述脫谷裝置的左右兩側懸伸而配設。
根據上述結構,在車體框架上,產生空間部,所述空間部被向脫谷裝置的左右兩側懸伸而配設的谷物箱將上方側覆蓋。因而,能夠將該空間作為其他裝置或其他物體的配設用空間或維護用空間有效利用。
根據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上述谷物箱的左右方向上的橫寬形成得比上下方向高度大。
根據上述結構,通過谷物箱的左右方向上的橫寬形成得比上下方向高度大,避免谷物箱的對地高度變得過高,容易避免機體重心變得過高。
根據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上述谷物箱遍及左右方向上的車體框架的大致全寬而配設。
根據上述結構,遍及車體框架的左右方向上的大致全寬,產生被谷物箱將上方側覆蓋的空間部。因而,能夠將該空間作為其他裝置或其他物體的配設用空間或維護用空間有效利用。
根據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上述谷物箱被從上述車體框架立設的支承腳部支承。
根據上述結構,由于通過從車體框架立設的支承腳部支承谷物箱,所以在脫谷裝置側不需要用來支承位于上側的谷物箱重量的特別的強度構造。因而,有能夠避免包括脫谷裝置的整體重量增大的優(yōu)點。
[3]與課題[3]對應的解決手段如下。
本發(fā)明的聯合收割機的特征在于,通過行進裝置支承車體框架,所述行進裝置具備左右一對前行進部及左右一對后行進部,在裝備在該車體框架上的脫谷裝置的右側或左側的橫側方配設有發(fā)動機,在與配設有該發(fā)動機的一側相反側的上述脫谷裝置的橫側方配設有燃料箱。
根據上述結構,通過將單位體積的重量較大的發(fā)動機不是配設在機體的上部、而是配設在脫谷裝置的橫側方,能夠將發(fā)動機的對地高度設定得比較低,在能夠使機體的重心較低地取位這一點上是有效的。
并且,將因將發(fā)動機配設到脫谷裝置的橫側方而容易偏倚的機體的左右平衡的紊亂,通過將燃料箱配設到脫谷裝置的另一側來修正,容易保持為左右平衡良好的狀態(tài),并且燃料箱自身也被配設到較低的位置,在使機體重心進一步變低這一點上也是有效的。
由此,能夠實現具備由左右一對前行進部及左右一對后行進部構成的行進裝置的聯合收割機中的機體的低重心化及左右平衡的穩(wěn)定化,實現行進性能的進一步提高。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發(fā)動機配設在上述前行進部與上述后行進部之間,上述燃料箱配設在上述前行進部與上述后行進部之間。
根據上述結構,由于發(fā)動機及燃料箱都配設在前行進部與后行進部之間,所以即使前行進部或后行進部的地上高度較高,也能夠配設到受到該高度的制約的可能性較小、較低的位置,在實現機體的低重心化這一點上是有效的。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發(fā)動機及上述燃料箱配設在上述車體框架上。
根據上述結構,使單位體積的重量較大的發(fā)動機及燃料箱位于處在機體的比較低位置的車體框架上而配設,由此,能夠將發(fā)動機及燃料箱的對地高度設定得比較低,在容易使機體的重心較低地取位這一點上是有效的。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在上述脫谷裝置的橫側部,在從上述發(fā)動機在前后方向上離開的部位,配設有散熱器。
根據上述結構,位于脫谷裝置的橫側部的發(fā)動機成為位于機體的橫外方的狀態(tài),其橫外側容易被開放,有容易進行從橫外方的維護的優(yōu)點。
此外,通過發(fā)動機和散熱器前后離開,不增大機體的左右方向寬度,而容易確保用來對發(fā)動機及散熱器進行從前后方向的維護作業(yè)的作業(yè)用空間,有更容易進行維護作業(yè)的優(yōu)點。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在上述脫谷裝置的上部配備有谷物箱,所述谷物箱儲存脫谷處理后的谷粒。
根據上述結構,由于谷物箱配設在脫谷裝置的上側,所以將脫谷裝置占用的車體框架上的空間也用作谷物箱的配設用空間,有能夠將谷物箱的容量設定得較大的優(yōu)點。并且,由于谷物箱的俯視中的配設位置不受因脫谷裝置的存在帶來的制約,所以能夠設定在靠近機體中央側的穩(wěn)定的位置,在機體的前后左右的重量平衡也不易因內部的谷粒量的增減而變動這一點上也是有利的。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谷物箱在機體左右方向上橫長并且底面形成為沿著水平面的平坦的形狀。
根據上述結構,通過將脫谷裝置的上部作為谷粒儲存用空間有效利用,具有在確保作為谷物箱的容量的同時、能夠避免使谷物箱的高度變低、機體重心變得過高的傾向的優(yōu)點。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谷物箱構成為,繞橫軸心傾動,從該橫軸心離開的一側的端部向從脫谷裝置的上表面離開的上方側移動。
根據上述結構,能夠以使從作為谷物箱的擺動中心的橫軸心離開的一側的端部向從脫谷裝置的上表面離開的一側移動的方式傾斜。因而,具有在將脫谷裝置的上表面?zhèn)茸鳛楣任锵涞呐湓O用空間有效利用的同時、能夠不受設置在該位置的谷物箱的存在妨礙而進行從脫谷裝置的上方側的維護作業(yè)的優(yōu)點。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谷物箱構成為,在與配設有上述燃料箱的一側相反側的端部具備上述橫軸心而傾動。
根據上述結構,即使谷物箱繞橫軸心傾動而該谷物箱的重心在機體左右方向上向橫軸心的存在側稍稍移動,由于燃料箱位于與橫軸心存在的一側相反側,所以也使因谷物箱的姿勢變化帶來的對機體的左右平衡的變動的影響變小,有容易保持穩(wěn)定的狀態(tài)的優(yōu)點。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谷物箱配備在上述發(fā)動機的上方,所述谷物箱儲存脫谷處理后的谷粒。
根據上述結構,通過將發(fā)動機的上側的空間也作為谷物箱的配設用空間利用,有能夠有效利用車體框架上的空間的優(yōu)點。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谷物箱配備在上述燃料箱的上方,所述谷物箱儲存脫谷處理后的谷粒。
根據上述結構,通過將燃料箱的上側的空間也作為谷物箱的配設用空間利用,有能夠有效利用車體框架上的空間的優(yōu)點。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谷物箱在上述脫谷裝置的右側或左側的橫側方位置被從上述車體框架立設的支承腳部支承,上述燃料箱安裝在裝備于上述車體框架上的支承腕上。
根據上述結構,由于谷粒重量作用的谷物箱被支承腳支承,使車體框架承受重量,燃料箱的重量被支承腕支承,還是使車體框架承受重量,所以不需要脫谷裝置自身是具有能夠支承谷物箱重量及燃料箱重量的強度的構造。因而,有能夠實現脫谷裝置的輕量化的優(yōu)點。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燃料箱向固定位置和開放位置繞上下方向的擺動軸心擺動開閉自如地安裝,所述固定位置是使上述燃料箱的橫側面沿著上述脫谷裝置的橫側壁的位置,所述開放位置是上述橫側面向從上述脫谷裝置的橫側壁離開的一側擺動移動的位置。
根據上述結構,具有能夠將燃料箱擺動操作到開放位置、容易進行裝備在脫谷裝置的橫側壁上的各種關聯裝置的維護作業(yè)的優(yōu)點。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燃料箱的擺動軸心設在從上述脫谷裝置的橫側壁向橫外方側離開的上述燃料箱的橫外方側部位的橫側面附近。
根據上述結構,通過燃料箱的擺動軸心設在從脫谷裝置的橫側壁向橫外方側離開的燃料箱的橫外方側部位的橫側面附近,以該擺動軸心為中心,燃料箱的整體被進一步向從脫谷裝置的橫側壁離開的一側較大地開放。由此,有更容易進行維護作業(yè)的優(yōu)點。
[4]與課題[4]對應的解決手段如下。
本發(fā)明的聯合收割機的特征在于,在左右的橫側壁的外側部位具備外裝罩,所述左右的橫側壁形成脫谷裝置的捋脫室,該外裝罩能夠向開放姿勢和閉塞姿勢擺動開閉而構成,所述開放姿勢是以該外裝罩的一端側為擺動支點,另一端側向從上述左右的橫側壁離開的一側擺動的姿勢,所述閉塞姿勢是沿著上述左右的橫側壁的姿勢。
根據上述結構,由于外裝罩自身能夠以其一端側為擺動支點擺動開閉而構成,所以能夠不使橫側壁開閉動作而進行僅通過外裝罩的擺動開閉操作。
由此,作為橫側壁的構造,能夠采用單純的拆裝構造等任意的構造,能夠將伴隨著橫側壁的擺動開閉的捋脫室的密封性下降等的問題避免于未然。
并且,由于能夠與橫側壁的開閉無關而進行外裝罩的開閉,所以也容易進行配設在脫谷裝置的橫側方的各種設備的檢修作業(yè)等。
此外,在容易將脫谷裝置與外裝罩之間的空間根據需要而有效地用于各種設備的配設等的用途這一點上也是有利的。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橫側壁的一部分能夠拆裝地構成。
根據上述結構,由于將橫側壁通過可拆裝的構造構成,所以通過橫側壁的拆裝,容易地進行捋脫室內部的維護檢修作業(yè),并且與使橫側壁擺動開閉那樣的構造相比,在容易使捋脫室的密封性提高這一點上也是有利的。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在上述脫谷裝置的橫側壁的外側且上述外裝罩的內側,配設有二號送還裝置,所述二號送還裝置將來自上述脫谷裝置的分選部的二號處理物向脫谷部送還。
根據上述結構,由于二號送還裝置被配設在脫谷裝置的橫側壁的外側且外裝罩的內側,所以僅通過將外裝罩操作為開放姿勢,就使二號送還裝置成為露出到外部的狀態(tài),有容易進行維護作業(yè)的優(yōu)點。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谷物箱配備在上述脫谷裝置的上側,并且構成為,該谷物箱繞橫軸心傾動,從上述橫軸心離開的一側的端部向從上述脫谷裝置的上表面離開的上方側移動,所述谷物箱儲存脫谷處理后的谷粒。
根據上述結構,能夠以使從作為谷物箱的擺動中心的橫軸心離開的一側的端部向從脫谷裝置的上表面離開的一側移動的方式傾斜。因而,具有在將脫谷裝置的上表面?zhèn)茸鳛楣任锵涞呐湓O用空間有效利用的同時、能夠不受設置在該位置的谷物箱的存在妨礙而進行從脫谷裝置的上方側的維護作業(yè)的優(yōu)點。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脫谷裝置具備將捋脫室的上表面?zhèn)雀采w的頂板,構成為,該頂板繞沿著上述橫側壁的前后方向的擺動軸心傾動,將上述脫谷裝置的上側開放。
根據上述結構,能夠在谷物箱從脫谷裝置的上表面離開的狀態(tài)下將脫谷裝置的捋脫室的上表面?zhèn)乳_放。因而,有在脫谷裝置的上方具備谷物箱的同時、還容易無障礙地進行從脫谷裝置的上方側的維護的優(yōu)點。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頂板的擺動軸心在機體左右方向上配設在與設有上述谷物箱的橫軸心的一側相同側。
根據上述結構,能夠使脫谷裝置的頂板向與谷物箱的傾動方向同方向傾動。因而,和例如頂板的傾動方向與谷物箱的傾動方向相反那樣的情況相比,沒有如果不使谷物箱的傾動量或頂板的傾動量很大就不能將脫谷裝置的上部充分開放那樣的缺點,有容易將脫谷裝置的上部僅開放進行維護作業(yè)所需要的量的優(yōu)點。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在與設有上述谷物箱的橫軸心的一側相反側的上述脫谷裝置的橫側部部位,設有燃料箱。
根據上述結構,即使谷物箱繞橫軸心傾動而該谷物箱的重心在機體左右方向向橫軸心的存在側稍稍移動,由于燃料箱位于與橫軸心存在的一側相反側,所以有使因谷物箱的姿勢變化帶來的對機體的左右平衡的變動的影響變小、容易保持穩(wěn)定的狀態(tài)的優(yōu)點。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在上述脫谷裝置的橫側方配設有燃料箱,并且上述外裝罩構成為,在上述閉塞姿勢下將上述燃料箱的橫外側覆蓋,隨著姿勢變更為上述開放姿勢而將上述燃料箱的橫外側開放。
根據上述結構,通過使外裝罩成為閉塞姿勢,將燃料箱以避免向外部的露出的狀態(tài)存放,并且通過進行外裝罩向開放姿勢的姿勢變更,能夠簡單地使燃料箱成為向外部露出的狀態(tài)。
因而,能夠將有效利用脫谷裝置的橫側方的空間而配設的燃料箱簡單地切換為被外裝罩保護的存放狀態(tài)、和向外部開放的可維護狀態(tài)。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在上述脫谷裝置的橫側方配設有燃料箱,并且上述燃料箱在比設在上述脫谷裝置內的捋脫滾筒的高度位置低的部位,設在上述橫側壁的外側。
根據上述結構,由于燃料箱設在脫谷裝置的橫側壁的外側,所以僅通過將外裝罩姿勢變更為開放姿勢,就簡單地使燃料箱成為向外部露出的狀態(tài),容易進行燃料箱的維護,并且由于該燃料箱設在比捋脫滾筒的高度位置低的部位,所以在將比燃料箱靠上側的捋脫室部分可開放地構成的結構中,有也容易進行該捋脫室的維護的優(yōu)點。
此外,由于燃料箱被配設的高度范圍比捋脫滾筒存在的高度位置低,所以如果將外裝罩拆卸、或可向從燃料箱的上方偏離的方向擺動地構成,則還能夠將該燃料箱作為立足之處窺探脫谷裝置的上方側,有更容易進行維護作業(yè)的優(yōu)點。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燃料箱向固定位置和開放位置,繞上下方向的擺動軸心擺動開閉自如地安裝,所述固定位置是使上述燃料箱的前后方向的側面沿著上述橫側壁的位置,所述開放位置是上述前后方向的側面向從上述橫側壁離開的一側擺動移動的位置。
根據上述結構,由于能夠使燃料箱繞上下方向的擺動軸心擺動而移動到開放位置,所以有也容易進行脫谷裝置的下部的維護、及沿著脫谷裝置的橫側面配設的帶傳動機構等的維護的優(yōu)點。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在上述脫谷裝置的橫側部設有發(fā)動機,并且上述外裝罩構成為,在上述閉塞姿勢下將上述發(fā)動機的橫外側覆蓋,隨著姿勢變更為上述開放姿勢而將上述發(fā)動機的橫外側開放。
根據上述結構,位于脫谷裝置的橫側部的發(fā)動機成為位于機體的橫外方的狀態(tài)。因而,用閉塞姿勢的外裝罩進行發(fā)動機的外方側的保護,并且通過使外裝罩成為開放姿勢,其橫外側容易被開放,有容易進行從橫外方的維護的優(yōu)點。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在上述脫谷裝置的橫側部配設有散熱器,并且上述外裝罩構成為,在上述閉塞姿勢下將上述散熱器的橫外側覆蓋,隨著姿勢變更為上述開放姿勢而將上述散熱器的橫外側開放。
根據上述結構,位于脫谷裝置的橫側部的散熱器成為位于容易將外界氣體取入的機體的橫外方的狀態(tài)。因而,在外裝罩的閉塞姿勢下,進行位于橫外方的散熱器的外方側的保護,并且通過使外裝罩成為開放姿勢,其橫外側容易被開放,有容易進行從橫外方的散熱器的維護的優(yōu)點。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在上述脫谷裝置的橫側部設有發(fā)動機,并且在與該發(fā)動機之間隔開前后方向上的間隔,在上述脫谷裝置的橫側部配設有散熱器。
根據上述結構,通過發(fā)動機和散熱器前后離開,不增大機體的左右方向寬度而容易確保用來對發(fā)動機或散熱器進行從前后方向的維護作業(yè)的作業(yè)用空間,有更容易進行維護作業(yè)的優(yōu)點。
[5]與課題[5]對應的解決手段如下。
本發(fā)明的聯合收割機的特征在于,通過行進裝置支承車體框架,所述行進裝置具備左右一對前行進部及左右一對后行進部,在裝備在該車體框架上的脫谷裝置的右側或左側的橫側方配設有發(fā)動機,在上述脫谷裝置的前方側配設有變速器,所述變速器將從上述發(fā)動機側傳遞的動力變速并向上述前行進部輸出。
根據上述結構,通過將單位體積的重量較大的發(fā)動機不是配設在機體的上部,而是配設在脫谷裝置的右側或左側的橫側方,使發(fā)動機的對地高度變得比較低,在能夠使機體的重心較低地取位這一點上是有效的。
并且,向前行進部輸出的變速器被配設在脫谷裝置的前方側,位于距前行進部較近的部位,位于脫谷裝置的橫側方的發(fā)動機以位于距脫谷裝置及變速器都較近的部位的狀態(tài)配設。因而,能夠將從發(fā)動機向脫谷裝置及變速器的傳動路徑構成得盡可能短,在容易使用來構成該傳動路徑的傳動構造緊湊化這一點上是有利的。
由此,有能夠實現具備由左右一對前行進部及左右一對后行進部構成的行進裝置的聯合收割機的機體的低重心及傳動構造的緊湊化的優(yōu)點。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在上述脫谷裝置的橫側部,在從上述發(fā)動機在前后方向上離開的部位設有散熱器。
根據上述結構,通過發(fā)動機位于脫谷裝置的橫側部,容易將其橫外側開放而進行從橫外方的維護,并且通過將散熱器配設在從發(fā)動機在前后方向上離開的部位,能夠確保用來對發(fā)動機和散熱器分別進行從前后方向的維護作業(yè)的作業(yè)用空間,所以在更容易進行維護作業(yè)這一點上是有利的。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在上述發(fā)動機的上方位置,配設有儲存谷粒的谷物箱。
根據上述結構,通過將發(fā)動機的上側的空間也作為谷物箱的配設用空間利用,有能夠有效利用車體框架上的空間的優(yōu)點。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上述谷物箱的動力輸入部配設在上述發(fā)動機的上方位置。
根據上述結構,通過將發(fā)動機的上方側的空間作為用來配設向谷物箱的動力輸入部的空間利用,容易將從發(fā)動機向谷物箱的動力傳遞路徑構成得較短,有能夠實現傳動構造的緊湊化的優(yōu)點。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在上述脫谷裝置的橫側部具備中間軸,所述中間軸從配設有上述發(fā)動機的一側向該脫谷裝置的另一側傳遞上述發(fā)動機的動力,構成為,從該中間軸經由動力傳遞部對上述脫谷裝置傳遞發(fā)動機動力,所述動力傳遞部裝備在上述脫谷裝置的另一側。
根據上述結構,能夠將脫谷裝置的動力傳遞部配設到脫谷裝置的與配設有發(fā)動機的一側相反側的橫側部,避免該動力傳遞部與發(fā)動機周邊的各種傳遞系統(tǒng)交錯,有能夠實現傳動構造的簡潔化及維護的簡便的優(yōu)點。
在一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在上述前行進部彼此之間配設有上述變速器,并且在該變速器的變速箱上,支承著第1輸出軸和第2輸出軸,所述第1輸出軸與向位于該變速器的左右的上述前行進部傳動的傳動系統(tǒng)連接,所述第2輸出軸與向上述后行進部傳動的傳動系統(tǒng)連接,驅動傳遞工具沿著上述脫谷裝置的橫側面在前后方向上配設,所述驅動傳遞工具從上述第2輸出軸向上述后行進部傳遞動力。
根據上述結構,通過作為從變速箱向后行進部的動力傳遞路徑的驅動傳遞工具從脫谷裝置的下表面?zhèn)鹊拈_放區(qū)域的下方偏離取位,有無障礙而容易將脫谷裝置的下表面?zhèn)乳_放的維護作業(yè)等的優(yōu)點。
關于本發(fā)明的其他特征結構及由此起到的有利的效果,只要參照附圖閱讀以下的說明就會變得清楚。
附圖說明
圖1是第1實施方式的(以下,到圖13為止相同)聯合收割機的右側整體側視圖。
圖2是聯合收割機的左側整體側視圖。
圖3是聯合收割機的整體俯視圖。
圖4是聯合收割機的整體后視圖。
圖5是聯合收割機的整體主視圖。
圖6是表示框架構造的立體圖。
圖7是表示框架構造的俯視圖。
圖8是表示框架構造的立體圖。
圖9是表示框架構造的后視圖。
圖10是表示車體前部的框架構造的俯視圖。
圖11是表示框架構造的主視圖。
圖12是表示框架構造的側視圖。
圖13(a)、(b)是表示發(fā)動機的吸排氣構造的圖。
圖14是第2實施方式的(以下,到圖22為止相同)普通型聯合收割機的右側視圖。
圖15是普通型聯合收割機的左側視圖。
圖16是普通型聯合收割機的整體俯視圖。
圖17是普通型聯合收割機的主視圖。
圖18是表示車體框架的俯視圖。
圖19是表示各裝置相對于車體框架的配置關系的分解立體圖。
圖20是表示各裝置相對于車體框架的配置關系的側視圖。
圖21是表示圖20的xxi-xxi線剖視圖。
圖22(a)~(d)是表示其他實施方式的說明圖。
圖23是第3實施方式的(以下,到圖51為止相同)普通型聯合收割機的右側視圖。
圖24是表示將普通型聯合收割機的外裝罩拆下的狀態(tài)的右側視圖。
圖25是表示將普通型聯合收割機的外裝罩拆下的狀態(tài)的左側視圖。
圖26是表示將普通型聯合收割機的外裝罩、燃料箱及帶式傳動機構拆下的狀態(tài)的左側視圖。
圖27是普通型聯合收割機的整體俯視圖。
圖28是表示將普通型聯合收割機的谷物箱拆下的狀態(tài)的俯視圖。
圖29是普通型聯合收割機的主視圖。
圖30是表示車體框架的俯視圖。
圖31是表示各裝置相對于車體框架的配置關系的分解立體圖。
圖32是表示沿著脫谷裝置的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上的剖視圖。
圖33是表示安裝在框架上的左側板的側視圖。
圖34是表示脫谷裝置的上部的正面觀察的剖視圖。
圖35是表示側板相對于框架的拆裝狀態(tài)的正面觀察的剖視圖。
圖36是表示脫谷裝置的右橫側部的側視圖。
圖37是表示左橫側部處的燃料箱及外裝罩的安裝構造的后視圖。
圖38是表示燃料箱的擺動操作狀態(tài)的俯視圖。
圖39是表示右橫側部處的外裝罩的安裝構造的后視圖。
圖40是表示脫谷裝置及谷物箱的立體圖。
圖41是表示脫谷裝置及揚送裝置的右側視圖。
圖42是表示脫谷裝置及谷物箱的主視圖。
圖43(a)、(b)是表示谷物箱的動作狀態(tài)的說明圖。
圖44是表示谷物箱的谷粒排出口部分的立體圖。
圖45是表示變速器的側視圖。
圖46是表示行進系統(tǒng)的動力傳遞系統(tǒng)的線圖。
圖47是表示作業(yè)系統(tǒng)的動力傳遞系統(tǒng)的線圖。
圖48是表示普通型聯合收割機的其他實施方式的右側視圖。
圖49是表示普通型聯合收割機的其他實施方式的整體俯視圖。
圖50是表示其他實施方式的向谷物箱的動力傳遞構造的部分切掉側視圖。
圖51表示脫谷裝置部分處的動力傳遞構造的其他實施方式,是沿著前后方向的上下方向上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第1實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圖說明第1實施方式。各實施方式都在作為割取收獲機的一例的聯合收割機(更特定地講,是普通型聯合收割機或全稈投入聯合收割機)中應用了發(fā)明。
如圖1~圖3所示,聯合收割機在具備左右一對不能操向的前輪1和左右一對可操向操作的后輪2的行進車體3的前部,通過作為升降用致動器的割取升降壓力缸5繞橫向支點p1驅動升降自如地支承著將作物割取并向后方輸送的割取輸送部4,在行進車體3上,具備位于前部側且被艙6覆蓋的搭乘駕駛部7、進行被割取輸送部4割取的作物的脫谷處理的脫谷部8、將由該脫谷部8進行脫谷處理而得到的谷粒儲存的谷粒箱9、驅動用的發(fā)動機10等。此外,行進車體3的左右兩側部為被罩體62覆蓋的結構。
割取輸送部4具備將植立的作物割取后將割取的作物向割寬方向的中央部聚集的割取部11、和將被割取并聚集到中央的作物朝向機體后方的脫谷部8輸送的供料器12而構成。
如圖3所示,割取部11具備將作物的株根切斷而割取的推子型的割刀13、將割取的作物向割寬方向的中央部聚集的橫向輸送螺旋推運器14、將作為割取對象的作物的穗尖側朝向后方扒入的旋轉撥禾輪15等而構成。供料器12雖然沒有圖示,但構成為,在方筒狀的供料箱內,遍及前后方向卷繞張設著左右一對環(huán)狀轉動鏈,橫跨左右的環(huán)狀轉動鏈,沿著周向適當隔開間隔而架設著輸送體,通過輸送體將從割取部11交接來的作物朝向后方上方輸送。
接著,對行進車體3的車體支承構造進行說明。
如圖6~圖8所示,行進車體3的車體框架f具備在位于行進車體3的左右兩側并且遍及行進車體3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狀態(tài)下配備的多個前后朝向框架體17、以及沿著行進車體3的橫向延伸的多個橫朝向框架體18而構成。
具體而言,作為多個前后朝向框架體17的一例,具備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分別截面形狀形成為大致コ字形,在車體側面觀察時,以從相當于左右前輪1的大致中心部的位置到相當于左右后輪2的大致中心部的位置、遍及車體前后方向的全長較長地延伸的狀態(tài)裝備。
如圖9所示,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分別截面形狀形成為大致コ字形,在車體側面觀察時,以從相當于左右前輪1的大致中心部的位置到相當于左右后輪2的大致中心部的位置、遍及車體前后方向的全長較長地延伸的狀態(tài)裝備。
此外,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以位于比一對前輪1及一對后輪2更靠車體橫寬方向內方側的狀態(tài)裝備,構成為,從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的車體橫寬方向的中央部cl到前后朝向框架體(17r或17l)的車體橫寬方向的間隔l1比前后朝向框架體(17r或17l)與前輪1及后輪2之間的車體橫寬方向的間隔(l2、l3)大。
即,如圖9所示,構成為,從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的車體橫寬方向的中央部cl到前后朝向框架體(17r或17l)的車體橫寬方向的間隔l1比左右的前后朝向框架體(17r或17l)與左右的前輪1之間的車體橫寬方向的間隔l2大,此外,從上述車體橫寬方向的中央部cl到前后朝向框架體(17r或17l)的車體橫寬方向的間隔l1比左右的前后朝向框架體(17r或17l)與左右兩側的后輪2之間的車體橫寬方向的間隔l3大。
這樣,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以在行進車體3的橫寬方向上隔開較寬的間隔的狀態(tài)、并且以盡量接近于左右兩側的前輪1及后輪2的狀態(tài)配備。
如圖7及圖8所示,作為多個橫朝向框架體18,以沿著行進車體3的橫向延伸的狀態(tài)并且在前后方向上隔開間隔的狀態(tài)裝備有6個橫朝向框架體18a~18f,將這些橫朝向框架體18a~18f與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在平面觀察中組合為格狀,構成車體框架f。
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的車體前端部彼此通過6個橫朝向框架體18a~18f中的位于車體前后方向的最前部的前部側橫朝向框架體18a連結,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的車體后端部彼此通過6個橫朝向框架體18a~18f中的位于車體前后方向的最后部的后部側橫朝向框架體18f連結。
此外,車體框架f在車體前后方向上、在位于前輪1與后輪2之間的部位上,具備從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向車體橫寬方向外方側伸出的伸出框架部fh而構成。
即,構成為,6個橫朝向框架體18a~18f中的、位于前輪1與后輪2之間的3條橫朝向框架體18c~18e從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向車體橫寬方向外方側伸出,這些伸出型的橫朝向框架體18c~18e的從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向車體橫寬方向外方側伸出的部分構成上述伸出框架部fh。
如圖7所示,以由3條伸出型的橫朝向框架體18c~18e中的位于車體前部的兩條伸出型的橫朝向框架體18c、18d的伸出到右側外方側的伸出框架部fh支承的狀態(tài),配備有發(fā)動機10。
如果具體地說明,則也如圖8及圖9所示,為下述結構:遍及伸出到位于車體前部的兩條伸出型的橫朝向框架體18c、18d的右側外方側的伸出框架部fh的上部、以及右側的前后朝向框架體17r的上部,搭載支承著發(fā)動機10。并且,為將兩條伸出型的橫朝向框架體18c、18d的外方側端部彼此用前后朝向連結框架體19連結的結構,該前后朝向連結框架體19的后端部與右側的前后朝向框架體17r之間連結著加強用框架體20。
這樣,成為通過右側的前后朝向框架體17r、兩條伸出型的橫朝向框架體18c、18d、前后朝向連結框架體19、加強用框架體20等、以具有充分的支承強度的狀態(tài)支承發(fā)動機10的結構。順便說一下,在加強用框架體20的下表面?zhèn)?,設有具備縱朝向的面的加強肋21。
設置為,使3條伸出型的橫朝向框架體18c~18e中的位于車體后部的兩條伸出型的橫朝向框架體18d、18e彼此之間比位于車體前部的兩條伸出型的橫朝向框架體18c、18d彼此的間隔寬。
如圖7所示,在前部側橫朝向框架體18a的左右兩側端部,分別固定連結著用來向左右兩側的前輪1傳遞動力的驅動用的前輪驅動箱22,該前輪驅動箱22為發(fā)動機10的動力被經由變速器m傳遞、將前輪1驅動旋轉自如地且以不能操向的狀態(tài)支承的結構。因而,成為用前部側橫朝向框架體18a的左右兩側端部將左右一對前輪1驅動旋轉自如地且以不能操向的狀態(tài)支承的結構。
如圖5所示,割取輸送部4的供料器12被配備在艙6的下方,該供料器12配備在相對于車體橫寬方向中央向車體橫寬方向左側變位的位置上。此外,變速器m在位于艙6的下方的狀態(tài)下、并且在相對于割取輸送部4的供料器12在行行方向觀察位于右側(在圖5中是左側)的狀態(tài)下配備。
如圖4所示,支承左右一對后輪2的后車軸箱23相對于后部側橫朝向框架體18f繞車體前后軸芯x1擺動自如地被支承。即,在沿車體橫向延伸的圓筒狀的后車軸箱23的左右兩側部,繞縱軸芯y1操向擺動自如地支承著左右的后輪2,并且后車軸箱23的左右中間部相對于裝備在后部側橫朝向框架體18f上的支承托架25繞車體前后軸芯x1擺動自如地樞軸支承連結。因而,左右的后輪2成為與后車軸箱23一體地繞車體前后軸芯x1擺動自如地被支承的結構。
如圖8所示,后車軸箱23以位于后部側橫朝向框架體18f的下方側的狀態(tài)裝備,將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的后部側橫朝向框架體18f架設連結的車輪支承部h1形成為,相對于位于比其靠車體前部側、位于與后車軸箱23大致相同高度的主體部h2,位于上方側。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具備位于與后車軸箱23大致相同高度的主體部h2、和從主體部h2向后方上方延伸設置以位于后車軸箱23的上方側的車輪支承部h1而構成。
如圖7及圖8所示,在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的左右中間部,橫跨位于車體后部側的兩條橫朝向框架體18d、18e彼此,架設連結著前后朝向的輔助框架體26。并且,在由左側的前后朝向框架體17l、輔助框架體26、三條伸出型的橫朝向框架體18c、18d、18e分別載置支承的狀態(tài)下裝備著脫谷部8。該脫谷部8以位于發(fā)動機10的左橫側方的狀態(tài)、以其橫寬方向中心比行進車體3的橫寬方向中心向左側變位的狀態(tài)裝備。
因而,成為發(fā)動機10被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中的一方(右側)的前后朝向框架體17r支承、脫谷部8被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中的另一方(左側)的前后朝向框架體17l支承的結構。
如圖9所示,谷粒箱9以位于脫谷部8的上方的狀態(tài)、并且在遍及脫谷部8的上方以及包括發(fā)動機10的向右側外方側伸出的伸出框架部fh的上方的橫向上寬度較寬地構成。并且,如圖8所示,為在與伸出到右側外方側的伸出框架部fh對應的部位中被以從車體框架f立設的狀態(tài)延伸設置的箱支承用框架體27支承的結構。
如圖7及圖8所示,箱支承用框架體27設在加強用框架體20的橫外方側部位和機體內方側部位(與右側的前后朝向框架體17r的連結部位)、以及位于車體最后部的伸出型的橫朝向框架體18e的橫外方側部位和機體內方側部位(與右側的前后朝向框架體17r的連結部位)的各自(4部位)上,谷粒箱9為受這4條箱支承用框架體27支承的結構。另外,在位于車體最后部的伸出型的橫朝向框架體18e的下部,設有與加強用框架體20同樣的加強肋28。
將割取輸送部4升降驅動的割取升降壓力缸5的基端部被車體框架f的車體前部側部位支承。
即,如圖10及圖11所示,6個橫朝向框架體18a~18f中的位于從前部側起第2個的橫朝向框架體18b位于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的下表面?zhèn)?,成為將這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彼此連結的結構,從其橫體橫寬方向的中途部朝向機體前方固定延伸設置有壓力缸用托架29。在該壓力缸用托架29的前端部上,繞橫軸芯p2(參照圖12)擺動自如地樞軸支承連結著割取升降壓力缸5的基端部。
壓力缸用托架29將從前部側橫朝向框架體18a向斜下方延伸設置的加強部件30連結固定,并且將從左側的前后朝向框架體17l向橫朝向延伸設置的加強部件31連結固定,使支承強度提高,構成為,能夠良好地承受支承割取輸送部4的重量。
由于車體框架f如上述那樣構成,所以如圖7所示,車體框架f通過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和伸出框架部fh,以在俯視中在與行進車體3的四角對應的位置形成凹入部q的狀態(tài)設置,成為在該凹入部q中分別配備左右的前輪1及左右的后輪2的結構。
接著,對由艙6覆蓋的搭乘駕駛部7的支承構造進行說明。
如圖6及圖8所示,在行進車體3的前部,具備從車體框架f的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分別立設的左右一對縱框架ft,成為由左右一對縱框架ft的上端部支承搭乘駕駛部7(艙6)的結構。左右一對縱框架ft分別具備在左右一對前輪1的車體橫寬方向內方側立設的內側框架體33、和在左右一對前輪1的車體后方側立設的外側框架體34而構成。
對上述內側框架體33進行說明。
左右兩側的內側框架體33分別由從車體框架f的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朝向車體前方上方立設的傾斜狀內側框架體33a、和從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朝向正上方立設的直立狀內側框架體33b構成。此外,傾斜狀內側框架體33a的上端部與直立狀內側框架體33b的上端部由前后朝向連結體37連結。
如果加以說明,則如圖12所示,在從一體連結在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的前部側部位上的安裝托架38r、38l分別朝向上方延伸的狀態(tài)下固定立設著3條內側框架體33。
3條內側框架體33中的位于前后方向的中間的內側框架體33由從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朝向正上方立設的直立狀內側框架體33b構成,其余的兩條內側框架體33由從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朝向車體前方上方立設的傾斜狀內側框架體33a構成。
并且,也如圖11所示,3條內側框架體33的上端部彼此被沿車體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朝向連結體37一體地連結固定。前后朝向連結體37由槽材構成,為在其コ字形的內部空間中嵌入3條內側框架體33并一體地連結的結構。
如圖12所示,前部側的兩條內側框架體33下部被連結,其中位于后部側的直立狀內側框架體33b被朝向正上方立設,位于前部側的傾斜狀內側框架體33a為越是朝向上方越朝向前方的傾斜姿勢,這兩條內側框架體33(33a、33b)以越朝向上方越離開間隔那樣的狀態(tài)設置。此外,后端側的內側框架體33(后部側的傾斜狀內側框架體33a)下部的安裝位置是比直立狀內側框架體33b向后方側離開間隔的位置,設置為傾斜姿勢,以使越朝向上方越靠近直立狀內側框架體33b的上端部。
由直立狀內側框架體33b、前部側的傾斜狀內側框架體33a及前后朝向連結體37形成側視大致三角形,此外,由后部側的傾斜狀內側框架體33a、直立狀內側框架體33b及一體地連結在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的前部側部位上的安裝托架38r、38l形成側視大致三角形,由這些各框架體形成相當于桁架構造那樣的支承構造。因而,成為以具有充分的支承強度的狀態(tài)支承搭乘駕駛部7(艙6)的結構。
接著,對外側框架體34進行說明。
如圖10、圖11及圖12所示,左右兩側的外側框架體34分別將下端部經由連結托架39連結在3條伸出型的橫朝向框架體18c、18d、18e中的位于車體最前部的橫朝向框架體18c的橫寬方向的兩端部上,以從其下端部朝向車體前方上方在彎曲為大致圓弧狀的狀態(tài)下延伸設置的狀態(tài)設置。
在外側框架體34的上端部,固定著沿著車體前后方向延伸的方筒狀的前后朝向連結部件40,橫跨該前后朝向連結部件40的車體前后方向兩側部和前后朝向連結體37架設連結著前后一對橫朝向連結部件41。并且,成為相對于該橫朝向連結部件41在左右兩側各兩個部位合計4個部位、經由緩沖件42支承搭乘駕駛部7(艙6)的結構。
這樣,外側框架體34和內側框架體33通過前后朝向連結部件40、前后一對橫朝向連結部件41及前后朝向連結體37的各自一體地連結,構成縱框架ft,艙6成為被從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分別立設的左右一對縱框架ft的上端部支承的結構。
如上述那樣,作為縱框架ft,為具備從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朝向車體前方上方立設的傾斜狀內側框架體33a的結構,如圖12所示,搭乘駕駛部7(艙6)為以使其前端部比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的前端部更向車體前方側變位的前方突出狀態(tài)設置的結構。
這樣,搭乘駕駛部7(艙6)被左右兩側的縱框架ft以在其下方側形成空間的狀態(tài)支承,割取輸送部4的供料器12構成為,將割取的作物經過左右兩側的縱框架ft之間且搭乘駕駛部7(艙6)的下方側部位向后方輸送。
如圖1及圖2所示,在艙6中,具備將車體前方外方側及車體橫寬方向外方側照明的作為照明裝置的多個照明燈43。
如圖5所示,在艙6的前面部的下部,設有左右兩側各兩個合計4個將車體前方側的遠方照明的前方照射燈43a,在艙6的前面部的上部,設有左右兩側各兩個合計4個將車體前方的割取對象部位照明的割取部位照射燈43b。并且,在艙6的左右側面部的前側上部部位,分別設有各1個將車體橫寬方向外方側照明的側方照射燈43c。
如圖5所示,搭乘駕駛部7(艙6)在正面觀察遍及左右一對前輪1各自的上方部位設置,在艙6的比右側(車體橫寬方向一側的一例)的門44靠外側部位具備臺階部45,艙6的左側(車體橫寬方向另一側的一例)的端部位置6l和行進車體3的左側的端部位置3l在車體橫寬方向上被設定在大致相同的位置,并且臺階部45的右側的端部位置45r和行進車體3的右側的端部位置3r在車體橫寬方向上被設定在大致相同的位置。在艙6的比左側的門46靠外側部位上,設有用于駕駛者從車體外方對搭乘駕駛部7乘降的乘降用的梯子60。
并且,如圖3所示,艙6的右側的乘降用的門44繞車體前部側的縱朝向擺動支點y2開閉自如地設置,艙6的左側的乘降用的門46繞車體后部側的縱朝向擺動支點y3開閉自如地設置。
在艙6上,在左右兩側部具備后方確認用的側鏡47,該側鏡47是角度調節(jié)自如的,能夠根據作業(yè)狀況調節(jié)角度。其中,沒有設置臺階部45的艙6的左側的側鏡47由于左側的門46繞車體后部側的縱朝向擺動支點y3開閉自如,所以能夠從搭乘駕駛部7在將門46打開的狀態(tài)下進行調節(jié)作業(yè)。另一方面,艙6的右側的側鏡47雖然不能在將門44打開的狀態(tài)下調節(jié),但將門44關閉,作業(yè)者能夠通過在臺階部45上移動來進行作業(yè)。
如上述那樣,發(fā)動機10被伸出到右側外方側的伸出框架部fh的前側部分支承,為在位于艙6的車體后方下方側的狀態(tài)下配備的結構。
并且,發(fā)動機10的排氣氣體流通的排氣管49及被發(fā)動機10吸氣的燃燒用的空氣流通的吸氣管50在沿著艙6的后側面6a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狀態(tài)、并且在使形成于排氣管49的上端處的排氣氣體排出部51比形成于吸氣管50的上端處的作為空氣取入部的預凈化器52向上方離開間隔取位的狀態(tài)下裝備。
此外,如圖3所示,從脫谷部8將谷粒向谷粒箱9輸送的谷粒輸送裝置53在位于谷粒箱9與艙6之間的狀態(tài)下裝備,在該谷粒箱9與艙6之間,在谷粒輸送裝置53的機體橫寬方向的右側方部位上具備排氣管49及吸氣管50。
具體而言,如圖13所示,設有將發(fā)動機10的排氣穿過位于發(fā)動機10的上方的排氣消音器54后沿著艙6的后側面6a向上方導引的排氣管49。排氣管49裝備在沿著艙6的后側面6a的部位且與艙6的右側端部對應的部位,以形成于其上端部處的排氣氣體排出部51為與艙6的頂棚部6b大致相同高度的狀態(tài)裝備。
排氣管49及吸氣管50分別裝備在沿著艙6的后側面6a的部位且與艙6的右側端部對應的部位上,而吸氣管50裝備在艙6的右側端部中的、靠近艙6的機體橫寬方向外方側的部位上。另一方面,排氣管49裝備在艙6的右側端部中的、靠近艙6的機體橫寬方向中央側的部位上。
如圖13所示,用來對發(fā)動機10供給燃燒用空氣的吸氣管50與排氣管49同樣,在沿著艙6的后側面6a的部位且與艙6的右側端部對應的部位上裝備,在預凈化器52位于與艙6的上下中間部大致相同高度的狀態(tài)下裝備。
在由吸氣管50形成的燃燒用的空氣的吸氣路徑中途夾裝著發(fā)揮將空氣清潔的作用的空氣凈化器55。該夾裝在吸氣路徑中途的空氣凈化器55以被載置臺57支承的狀態(tài)裝備,所述載置臺57以與搭乘駕駛部7的駕駛部臺階56大致相同高度形成在艙6的后部。
如果加以說明,則為以下結構:在艙6的后側面6a的右側端部,以與駕駛部臺階56的高度大致相同高度形成有載置臺57,在該載置臺57上,在比艙6的右側面6c向右側外方突出的狀態(tài)下載置并以位置固定狀態(tài)支承空氣凈化器55。
通過這樣做成將空氣凈化器55支承在載置臺57上的結構,在駕駛者進行空氣凈化器55的清掃或維護作業(yè)的情況下,能夠不從車體下來,而從裝備在艙6的比右側的門44靠外側部位上的臺階部45效率良好地進行作業(yè)。此外,不僅是空氣凈化器55,預凈化器52也在比艙6的右側面6c向右側外方突出的狀態(tài)下設置,所以也容易進行預凈化器52的維護作業(yè)。
此外,關于具體的結構沒有詳細敘述,但用來將儲存在谷粒箱9中的谷粒向機體外部排出的谷粒排出部58以位于車體橫寬方向的右側方部位的狀態(tài)裝備,能夠從臺階部45確認谷粒箱9的谷粒排出狀態(tài)。
〔第1實施方式的其他實施方式〕
(1)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表示了左右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以遍及行進車體3的全長延伸的方式構成的結構,但也可以遍及比行進車體3的全長短的范圍設置。
(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表示了發(fā)動機10被伸出框架部fh的前側部分支承的結構,但也可以做成被伸出框架部fh的后側部分支承的結構、或遍及伸出框架部fh的前后方向的全域被支承的結構。此外,作為在車體框架f上不具備伸出框架部fh的結構,也可以做成將發(fā)動機10僅用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支承的結構。
(3)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表示了在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之間具備前后朝向的輔助框架體26的結構,但也可以做成不具備這樣的輔助框架體26的結構。
(4)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做成了谷粒箱9以位于脫谷部8的上方的狀態(tài)具備的結構,但代替這樣的結構,也可以做成谷粒箱9和脫谷部8以在橫向或前后方向上排列的狀態(tài)配備的結構。
(5)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表示了脫谷部8在側面觀察時以其前端位于比伸出框架部fh的前端靠前方的方式配備的結構,但脫谷部8也可以在側面觀察時以其前端位于比伸出框架部fh的前端靠后方的方式配備。
(6)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表示了車體框架f具備將一對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的車體前端部彼此連結的前部側橫朝向框架體18a、和將車體后端側彼此連結的后部側橫朝向框架體18f而構成的結構,但也可以做成不將前后朝向框架體17r、17l的前后方向的端部彼此連結、而僅將前后方向的中途部連結的結構。
(7)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表示了支承左右一對后輪2的后車軸箱23繞車體前后軸芯x1擺動自如地被支承的結構,但也可以做成將后車軸箱23或后輪2以姿勢固定狀態(tài)裝備的結構。
(8)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割取收獲機而表示了聯合收割機,但并不限定于聯合收割機,也可以是玉米收獲機等不將割取的作物脫谷而原樣以積載收存的狀態(tài)收獲的割取收獲機。即,本發(fā)明能夠應用到聯合收割機或玉米收獲機等、在行進車體上具備將作物割取并向后方輸送的割取輸送部的割取收獲機中。
[第2實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圖說明第2實施方式。
〔聯合收割機的整體結構〕
圖14~圖16表示有關本發(fā)明的普通型聯合收割機的左右的側面及整體平面。如這些圖所示,有關本發(fā)明的普通型聯合收割機在車體框架101的下側具備由左右一對前輪102f、102f及左右一對后輪102r、102r構成的行進裝置102。
在車體框架101的前部具備駕駛艙103,在其后方側分別具備脫谷裝置104及谷物箱105,在最后部具備排稈處理裝置106,具備相對于車體框架101繞水平橫軸芯x1升降動作的割取處理裝置107而構成自行進機體。
對上述行進裝置102、脫谷裝置104及割取處理裝置107等傳遞驅動力的發(fā)動機108在曲柄軸(未圖示)沿著車體左右方向的狀態(tài)下配備在脫谷裝置104的右橫側部。
構成為,從安裝在車體框架101的前部處的變速箱109(包括內部的變速機構的總稱,相當于變速器)經由向左右延伸出的驅動軸120傳遞的動力,經由減速箱121及被減速箱121支承的前車軸102a(相當于車軸)對上述行進裝置102的前輪102f傳遞,所述減速箱121以進入到在前輪102f的朝向機體內方側的面上形成的凹入部位的狀態(tài)配備。
由此,前輪102f經由驅動軸120被傳遞上述發(fā)動機108的動力,以被繞水平橫軸芯x2驅動旋轉的方式安裝,由其左右方向寬度l1及直徑d1比后輪102r大的輪胎車輪形成的非操向車輪構成。
上述后輪102r在車體框架101的后部,設在繞前后方向軸芯z1左右擺動自如地安裝的后輪支承框架122的左右兩端側,由具備能夠繞上下擺動軸芯y1操向操作的后車軸102b(相當于車軸)的操向車輪構成,繞后車軸102b的水平橫軸芯x3轉動。由該后輪102r的左右方向寬度l2及直徑d2設定得比前輪102f小的輪胎車輪構成。
如圖14~圖16及圖20所示,對發(fā)動機108吸入供給外界氣體的具備空氣凈化器180的吸氣管181在作為搭乘駕駛部的駕駛艙103的背部側附設在右橫側部。
將來自發(fā)動機108的排氣排出的排氣管182在與配設有吸氣管181的一側相同的駕駛艙103的背部側附設在右橫側部,并且其排氣口182a設在從上述吸氣管181的空氣凈化器180向上方離開的駕駛艙103的頂棚部附近。
〔車體框架〕
如圖17~圖19所示,車體框架101具備主框架110,所述主框架110由截面形狀形成為朝內開放的槽狀的前后方向較長的左右一對縱框架110a、110a、將該縱框架110a、110a的前端側連接的管狀的前橫框架110b、和將縱框架110a、110a的后端側連接的管狀的后橫框架110c形成為俯視矩形框狀。
上述主框架110的左右的縱框架110a、110a在其前端側分別焊接固定著前支承框部110a,上述前橫框架110b設置為,將該前支承框部110a彼此連接。
前橫框架110b的左右兩端側將上述左右的縱框架110a、110a貫通而向橫外方延伸出,在其外端的凸緣上螺栓連結著上述減速箱121。在該減速箱121中導入了從變速箱109延伸出的驅動軸120,構成為,發(fā)動機108的動力經過變速箱109及減速箱121被從前車軸102a向前輪102f傳遞。
在左右的縱框架110a、110a的后端側分別焊接固定著后支承框部110b,上述后橫框架110c設置為,將該后支承框部110b彼此連接,在設在該后橫框架110c的左右方向上的中間位置處的托架110c上,繞前后方向軸芯z1上下擺動自如地安裝著后輪支承框架122。
此外,在左右的前支承框部110a上,在從將其前端側連接的管狀的前橫框架110b離開的后方側的下方位置,如圖17及圖18所示,架設著矩形管狀的連結框架110d,以穿過后述的變速箱109的下方側將左右的前支承框部110a彼此連結,該連結框架110d也作為對于有可能從下方接觸的障礙物保護變速箱109的機構發(fā)揮作用。
在上述主框架110的上側,設有用來搭載脫谷裝置104及發(fā)動機108的格狀搭載框架111,并且被該格狀搭載框架111支承而立設有用來支承谷物箱105的支承腳部112、和用來支承駕駛艙103的艙支承腳部113。
上述格狀搭載框架111具備以將主框架110的左右的縱框架110a、110a橫穿的方式配設在縱框架110a、110a的上側的橫格框架111a、111b、111c、和位于與該橫格框架111a、111b、111c相同平面上的縱格框架111d、111e而構成為格狀。
如圖18所示,左右一對縱格框架111d、111e中的左側的縱格框架111d沿著左側的縱框架110a的外側取位,右側的縱格框架111e在左右的縱框架110a、110a之間位于距右側的縱框架110a較近的一側。
這樣配置的左右的縱格框架111d、111e位于脫谷裝置104的左右的橫側緣的下側,構成為能夠很穩(wěn)定地支承脫谷裝置104。
上述格狀搭載框架111形成為其橫格框架111a、111b、111c的右側端部比右側的縱框架110a向橫外方突出的狀態(tài),并且在前端側的橫格框架111a的向上述橫外方突出的延長部分和中間位置的橫格框架111b的延長部分上,設有發(fā)動機108的安裝座111f。
由此,如在圖18中用假想線圖示那樣,能夠將發(fā)動機108以其大部分比右側的縱框架110a向橫外方突出的狀態(tài)支承。此時,發(fā)動機108的橫外側端位置設在與前輪102f的橫外側緣或格狀搭載框架111的橫外側端相同的位置、或者以比其稍靠車體內方側的方式設置,即設在大致相同的位置。
上述格狀搭載框架111的前端側的橫格框架111a形成為其左側端部也比左側的縱框架110a向橫外方突出的狀態(tài),橫跨該橫格框架111a的比縱框架110a向橫外方突出的延長部分、和從縱框架110a向左橫外方延伸出的托架114a,設置有梯子狀的載置臺114。
在比右側的縱框架110a向橫外方突出的上述后端側的橫格框架111c的延長部分、以及中間位置的橫格框架111b的后方側,設有朝向右側的縱框架110a的橫外方突出形成的支承托架112a、112a。
通過由該支承托架112a、112a及立設在各支承托架112a、112a的上側的支承腳112b、和從后述的艙支承腳部113的弧狀腳113d上的托架112d立設的支承腳112c支撐的承接框112e,構成用來將谷物箱105用車體框架101支承的支承腳部112。如圖20及圖21所示,支承腳部112的后端側的支承腳112b的上端部附近經由撐條112f連結固定在脫谷裝置104的側壁104a上。
用來支承上述駕駛艙103的艙支承腳部113如圖19及圖20所示,具備在設于左右的縱框架110a、110a的前端側的前支承框部110a、110a的上表面?zhèn)攘⒃O的多個直桿狀腳113a、113b、113c、和從前輪102f的外周后方側的橫格框架111a的外端部朝向前輪102f的外周上方側彎曲為圓弧狀的弧狀腳113d,并且將這些直桿狀腳113a、113b、113c和弧狀腳113d的上端側用矩形狀的臺座框113e連結而構成。
配設為,通過將上述直桿狀腳113a、113b、113c中的前后的直桿狀腳113a、113c以越靠上端側越位于前方的前傾姿勢、且將中間的直桿狀腳113b以直立姿勢配設,將前方的直桿狀腳113a的下端部和后方的直桿狀腳113c的上端部連結,作為整體而構成為類似于桁架構造的剛性構造。
這樣構成的艙支承腳部113通過在左右的縱框架110a、110a的前端側左右對稱地設置而構成為,將駕駛艙103的前部在比主框架110的前端向前方側伸出的狀態(tài)下支承。
〔配置構造〕
相對于如上述那樣構成的車體框架101,將駕駛艙103、脫谷裝置104、谷物箱105、排稈處理裝置106、發(fā)動機108及割取處理裝置107如以下這樣配設。
〔駕駛艙〕
即,駕駛艙103如圖14~圖17及圖20所示,搭載設置在上述艙支承腳部113的上側,配設為,在比前輪102f的外徑的上緣高的位置,比前輪102f的后緣向前方側取位。
此外,在左右方向上,如圖16及圖17所示,比與左右的前輪102f、102f的中央對應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線c稍靠左側(在圖17中是紙面的右側)而配設。
在該駕駛艙103內配備有操縱操作用的轉向盤130等,構成為,通過轉向盤130的操作將后輪102r操向操作。另外,圖17中所示的附圖標記132是將前方照射的前照燈,附圖標記131是作業(yè)燈,設置為,主要將由割取處理裝置107進行的收獲作業(yè)部位照射。
〔脫谷裝置〕
脫谷裝置104如上述那樣,相對于配設在車體框架101的主框架110上的格狀搭載框架111,如圖18及圖21所示,以脫谷裝置104的左右的橫側緣沿著左右的縱格框架111d、111e的狀態(tài)配設。由此,脫谷裝置104以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左右的前輪102f及后輪102r的間隔寬度內的狀態(tài)配設。
此時,脫谷裝置104的左方的橫側緣的前方側比主框架110的左側的縱框架110a向橫外側伸出,以在左右方向上很接近于前輪102f的內方側端部的狀態(tài)配設,而在后方側,以比后輪102r的最大操向范圍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內方側的方式配設。
這樣配設的脫谷裝置104以相對于車體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線c、作為脫谷裝置104的整體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線之處的捋脫滾筒旋轉軸線p1向左側偏倚的狀態(tài)配設。即,脫谷裝置104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線存在于與配設在內部的捋脫滾筒140的前后方向的捋脫滾筒旋轉軸線p1相同的位置。
此外,脫谷裝置104由于其下表面如上述那樣搭載在格狀搭載框架111上,所以如圖20及圖21所示,處于比作為非操向車輪的前輪102f的前車軸102a稍低、比作為操向車輪的后輪102r的后車軸102b稍高的位置。即,配設為,位于與作為非操向車輪的前輪102f的前車軸102a或作為操向車輪的后輪102r的后車軸102b大致相同的高度。
脫谷裝置104自身是在內部的捋脫室的上部具備具有前后方向的捋脫滾筒旋轉軸線p1的捋脫滾筒140、在其下部具備分選部141的周知的全稈投入型。構成為,將經由裝備在前部的供料器170從割取處理裝置107側向捋脫室內供給的谷稈等作物脫谷處理,用分選部141將谷?;厥詹⑾蚬任锵?05送入,將排稈向后部的排稈處理裝置106送入。圖14中的附圖標記143是將脫谷裝置104的右橫側部從比發(fā)動機108靠外側的位置遮蔽的脫谷部罩,可拆裝地構成。
上述供料器170與捋脫滾筒140同樣,以相對于車體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線c向左側偏倚的狀態(tài)配設,如圖17所示,配設在與相對于車體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線c靠右偏倚的變速箱109在俯視中不重疊的位置上。
排稈處理裝置106一體地安裝在脫谷裝置104的后部,構成為,將脫谷處理后的排稈切斷并向機外排出。
〔發(fā)動機〕
發(fā)動機108如圖18所示,配設在安裝座111f上,所述安裝座111f設于上述格狀搭載框架111的前端側的橫格框架111a的向橫外方突出的延長部分和中間位置的橫格框架111b的延長部分上。由此,發(fā)動機108在與脫谷裝置104偏倚的一側相反側的右橫外側位于右側的前輪102f的后方側,位于從支承腳部112的朝向右側的縱框架110a的橫外方突出形成的支承托架112a、112a立設的前后的支承腳112b、112b中的前側的支承腳112b的前方側。
并且,發(fā)動機108的橫外側端位置在前后方向觀察設在與前輪102f的橫外側緣大致同等的位置,或以稍靠車體內方側的方式設置,即設在大致相同的位置。
此外,發(fā)動機108的左右方向上的外側端的位置設在與作為車體框架101的一部分的格狀搭載框架111的橫外側端相同的位置、或以比其稍靠車體內方側的方式設置,即設在大致相同的位置。
上述發(fā)動機108由于其下表面如上述那樣搭載在格狀搭載框架111上,所以如圖20及圖21所示,處于比作為非操向車輪的前輪102f的前車軸102a稍低、比作為操向車輪的后輪102r的后車軸102b稍高的位置。即,以位于與作為非操向車輪的前輪102f的前車軸102a或作為操向車輪的后輪102r的后車軸102b大致相同的高度的方式配設。
并且,發(fā)動機的上端以位于比前輪102f的外周緣的上端稍低的位置或相同程度的高度的方式配設。
此外,發(fā)動機108在側面觀察,配設在前車軸102a與后車軸102b之間且距前車軸102a較近側。由此,在發(fā)動機108的后方側,形成與前后的支承腳112b、112b的前后間隔對應的空間部s1,所以能夠利用該空間部s1從后方側進行發(fā)動機108的維護。
此外,發(fā)動機108的橫外方側只要將脫谷部罩143拆下就被向外部開放,所以也能夠簡單地進行從橫外方的維護。
并且,發(fā)動機108的上方側由于在與載置于支承腳部112的上側的谷物箱105的底部150之間存在上部空間s2,所以也能夠利用該上部空間s2進行從上方側的維護。
〔谷物箱〕
谷物箱105如圖19~圖21所示,通過上述支承腳部112,支承谷物箱105的底部150中的位于脫谷裝置104的右側的右側底部150a,相對于脫谷裝置104的左側的側壁104a附近的頂板104b,與谷物箱105的底部150中的左側底部150b對應的部位被支承,以向脫谷裝置104的左右兩側懸伸的狀態(tài)延伸出。
該谷物箱105的左右方向寬度被設定為與車體框架101的左右方向寬度相同程度的左右方向寬度,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與車體的中心線c大致一致。將上下方向高度尺寸設定為比其左右方向寬度小,構成為,谷物箱105的上表面的最上部為與駕駛艙103的頂棚部上表面相同程度的高度。
該谷物箱105如圖20及圖21所示那樣構成為,其底部150中的、與發(fā)動機108的上方對應的由上述支承腳部112支承的右側底部150a比位于脫谷裝置104的上部的左側底部150b低地取位。
由此,谷物箱105的右側底部150a如圖21所示,成為下述狀態(tài):設在與脫谷裝置104的以梯形狀隆起的頂板104b在側面觀察重疊的高度位置。
此時,上述支承腳部112的上部將高度位置設定為與脫谷裝置104的捋脫滾筒140在側面觀察時重疊,所以在上述發(fā)動機108的后方側,形成于支承腳部112的承接框112e的下方側的空間部s1的上下方向高度也變得相當高。
因而,如果將脫谷部罩143拆下,則脫谷裝置104的側壁104a的橫側外方也被比較寬地開放,在進行脫谷裝置104的維護時也變得方便。
〔割取處理裝置〕
如圖14~圖16所示,設有繞搭載在車體框架101上的脫谷裝置104的前側的水平橫軸芯x1升降動作的割取處理裝置107。
該割取處理裝置107具備對脫谷裝置104供給割取的莖稈等作物的供料器170、和將植立莖稈等作物扒入的扒入撥禾輪171及割取裝置172,構成為,將作物割取而向供料器170送入,向脫谷裝置104供給。
供料器170的作物輸送方向是沿著脫谷裝置104內的捋脫滾筒140的捋脫滾筒旋轉軸線p1的前后方向,構成為,隨著供料器170部分的升降動作,扒入撥禾輪171及割取裝置172也能夠升降動作。
[第2實施方式的其他實施方式]
(1)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配設在脫谷裝置104的上方的谷物箱105用橫跨發(fā)動機108的上方位置和脫谷裝置104的上方位置的一連串的結構構成,并且使谷物箱105的底部150中的與發(fā)動機108的上方位置對應的右側底部150a比與脫谷裝置104的頂板104b的上側對應的左側底部150b低地取位,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圖22(a)或(b)所示那樣是相同程度的高度的底部150。
其他結構只要采用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就可以。
(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表示了將配設在脫谷裝置104的上方的谷物箱105向脫谷裝置104的左右兩側懸伸的構造,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使其從脫谷裝置104的上方位置朝向發(fā)動機108的上方位置側懸伸(參照圖22(b)),或僅設在脫谷裝置104的上方位置(參照圖22(c)),或僅設在發(fā)動機108的上方位置(參照圖22(d)),或者,雖然沒有圖示,但也可以做成使其從脫谷裝置104的上方位置向與發(fā)動機108的上方位置相反側懸伸而設置的構造。此外,脫谷裝置104也可以設置為,使其捋脫滾筒旋轉軸線p1與車體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線c一致或大致一致。
另外,圖22(b)~(d)中的假想線表示與圖22(a)對應的部分的谷物箱105的一部分不存在的部位。
其他結構只要采用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就可以。
(3)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行進裝置102,表示了將前輪102f作為用非操向車輪構成的驅動輪、將后輪102r用不被驅動的操向車輪構成的結構,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將前輪102f作為操向車輪、將后輪102r作為由非操向車輪構成的驅動輪。
此外,也可以將前輪102f及后輪102r都用操向車輪構成,將前輪102f或后輪102r的任一方或兩者用驅動輪構成。
(4)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用來支承谷物箱105的支承腳部112設在與脫谷裝置104偏倚的一側相反側的格狀搭載框架111的上側,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也設在與脫谷裝置104的偏倚的一側相同側的格狀搭載框架111的上側,構成為,能夠在谷物箱105的左右兩側寬度較寬地支承。
其他結構只要采用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就可以。
(5)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表示了將配設在脫谷裝置104的橫側方的發(fā)動機108在側面觀察配設在前輪102f與后輪102r之間、且在前后方向觀察配設在與前輪102f重疊的位置上的結構,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如以下這樣配設。
例如,也可以使發(fā)動機108在左右方向上位于脫谷裝置104的側壁104a與前輪102f的朝向車體中央側的內端面之間,配設為,使發(fā)動機108的前端在比前輪102f的后端靠前側位于與前車軸102a相同程度的前后方向部位,或者位于比其靠后方側。
此外,脫谷裝置104與發(fā)動機108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關系并不限定于兩者位于大致相同的前后方向部位,也可以構成為,發(fā)動機108的前端比脫谷裝置104的前壁104c向后方側離開而取位。
(6)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表示了以發(fā)動機108的上端位于比前輪102f的外周緣的上端稍低的位置、或者相同程度的高度的方式配設的結構,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是,以下述狀態(tài)配設:發(fā)動機108的主要部分以與前輪102f的外周緣的上端相同程度取位,其輔助設備類及發(fā)動機108的很小一部分位于比前輪102f的上端靠上方側。
此外,發(fā)動機108的下表面也并不限定于配設在與前車軸102a大致相同的高度,例如也可以以發(fā)動機108的下表面比前車軸102a低地取位、或者發(fā)動機108的曲柄軸比前車軸102a低地取位的方式配設。
(7)作為在本發(fā)明中表示的聯合收割機,并不限定于收獲稻、麥、玉米等谷粒,也可以應用于收獲大豆的豆類、油菜籽等花卉類。
[第3實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圖說明第3實施方式。
〔聯合收割機的整體結構〕
圖23~圖28表示有關本發(fā)明的普通型聯合收割機的左右的側面及整體平面。其中,圖23表示右側面,圖25表示左側面,圖27表示平面。并且,圖24表示將后述的外裝罩209及散熱器270拆下的狀態(tài)下的右側面,圖26表示將后述的上述外裝罩209及燃料箱208拆下的狀態(tài)下的左側面,圖28表示將后述的谷物箱205及揚送裝置310拆下的狀態(tài)下的平面。此外,圖29表示普通型聯合收割機的整體正面。
如這些圖所示,有關本發(fā)明的普通型聯合收割機在車體框架201的下側具備由左右一對前輪202f、202f(相當于前行進部)及左右一對后輪202r、202r(相當于后行進部)構成的行進裝置202。
在車體框架201的前部具備駕駛艙215,在其后方側分別具備脫谷裝置204及谷物箱205,在最后部具備排稈處理裝置216,在前部具備相對于車體框架201繞水平橫軸芯x1升降動作的割取處理裝置217,構成自行進機體。
對上述行進裝置202、脫谷裝置204及割取處理裝置217等傳遞驅動力的發(fā)動機207在曲柄軸(未圖示)沿著機體左右方向的狀態(tài)下配設在脫谷裝置204的右橫側部。
構成為,對于上述行進裝置202的前輪202f,從安裝在車體框架201的前部上的變速器203經由左右延伸出的驅動軸220(相當于后述的第1輸出軸)傳遞的動力,經由減速箱221以及支承在減速箱221上的前車軸202a(相當于車軸)向前輪202f傳遞,所述減速箱221以進入到在前輪202f的朝向機體內方側的面上形成的凹入部位的狀態(tài)配備。
由此,前輪202f經由驅動軸220被傳遞上述發(fā)動機207的動力,以繞水平橫軸芯x2被驅動旋轉的方式安裝,通過由其左右方向寬度l1及直徑d1都比后輪202r大的輪胎車輪形成的非操向車輪構成。
上述后輪202r在車體框架201的后部,設在繞前后方向軸芯z1左右擺動自如地安裝的后輪支承框架222的左右兩端側,由具備能夠繞上下擺動軸芯y1操向操作的后車軸202b(相當于車軸)的操向車輪構成,繞后車軸202b的水平橫軸芯x3轉動。該后輪202r由其左右方向寬度l2及直徑d2被設定為比上述前輪202f小的輪胎車輪構成。
如圖23及圖24所示,對發(fā)動機207吸入并供給外界氣體的具備空氣凈化器276的吸氣管277在作為搭乘駕駛部的駕駛艙215的背部側附設在右橫側部。
將來自發(fā)動機207的排氣排出的排氣管278在與配設有吸氣管277的一側相同的駕駛艙215的背部側附設在右橫側部,并且該排氣口278a設在從上述吸氣管277的空氣凈化器276向上方離開的駕駛艙215的頂棚部附近。
〔車體框架〕
如圖29~圖31所示,車體框架201具備主框架210,所述主框架210由截面形狀形成為朝內開放的槽狀的前后方向較長的左右一對縱框架210a、210a、將該縱框架210a、210a的前端側連接的管狀的前橫框架210b、和將縱框架210a、210a的后端側連接的管狀的后橫框架210c形成為俯視矩形框狀。
上述前后方向較長的左右一對縱框架210a、210a雖然沒有圖示,但在該槽狀的截面的內部空間中,沿著前后方向配設有液壓配管、燃料配管或導電用配線等。
上述主框架210的左右的縱框架210a、210a在其前端側分別焊接固定著前支承框部210a,上述前橫框架210b設置為,將該前支承框部210a彼此連接。
前橫框架210b的左右兩端側將上述左右的縱框架210a、210a貫通而向橫外方延伸出,在其外端的凸緣上螺栓連結著上述減速箱221。在該減速箱221中被導入從變速器203延伸出的驅動軸220,構成為,發(fā)動機207的動力經過變速器203及減速箱221被從前車軸202a向前輪202f傳遞。
在左右的縱框架210a、210a的后端側,分別焊接固定著后支承框部210b,上述后橫框架210c設置為,將該后支承框部210b彼此連接,在設于該后橫框架210c的左右方向上的中間位置處的托架210c上,繞前后方向軸芯z1上下擺動自如地安裝著后輪支承框架222。
此外,在左右的前支承框部210a上,在從將其前端側連接的管狀的前橫框架210b離開的后方側的下方位置,如圖26及圖27所示那樣架設著矩形管狀的連結框架210d,以穿過后述的變速器203的下方側將左右的前支承框部210a彼此連結,該連結框架210d也作為對于有可能從下方接觸的障礙物保護變速器203的機構發(fā)揮作用。
在上述主框架210的上側,設有用來搭載脫谷裝置204及發(fā)動機207的格狀搭載框架211,并且被該格狀搭載框架211支承而立設有用來支承谷物箱205的支承腳部212、和用來支承駕駛艙215的艙支承腳部213。此外,在上述左右的縱框架210a、210a中的左側的縱框架210a的橫外側部,設置有用來搭載燃料箱208的梯子狀的箱載置臺214。
該箱載置臺214由橫跨從上述左側的縱框架210a的橫外側面向橫外方延伸出的前后二部位的伸出托架214a(相當于支承腕)架設的一對縱長支承材214b、214b、和在用該一對縱長支承材214b、214b的前后多個部位在左右方向上連結的連結材214c形成為俯視梯子狀。
上述格狀搭載框架211具備以將主框架210的左右的縱框架210a、210a橫穿的方式配設在縱框架210a、210a的上側的橫格框架211a、211b、211c、和位于與該橫格框架211a、211b、211c相同平面上的縱格框架211d、211e,構成為格狀。
如圖30所示,左右一對縱格框架211d、211e中的左側的縱格框架211d沿著左側的縱框架210a的外側取位,右側的縱格框架211e在左右的縱框架210a、210a之間位于距右側的縱框架210a較近側。
這樣配置的左右的縱格框架211d、211e位于脫谷裝置204的左右的橫側緣的下側,構成為,能夠很穩(wěn)定地支承脫谷裝置204。
上述格狀搭載框架211形成為其橫格框架211a、211b、211c的右側端部比右側的縱框架210a向橫外方突出的狀態(tài),并且在前端側的橫格框架211a的向上述橫外方突出的延長部分和中間位置的橫格框架211b的延長部分上,設有發(fā)動機207的安裝座211f。
由此,如在圖30中用假想線圖示那樣,能夠將發(fā)動機207以其大部分比右側的縱框架210a向橫外方突出的狀態(tài)支承。此時,發(fā)動機207的橫外側端位置設在與前輪202f的橫外側緣或格狀搭載框架211的橫外側端相同的位置、或者以比其稍靠機體內方側的方式設置,即設在大致相同的位置。
上述格狀搭載框架211的前端側的橫格框架211a形成為其左側端部也比左側的縱框架210a向橫外方突出的狀態(tài)。并且,如圖30及圖31所示那樣構成為,該橫格框架211a的比縱框架210a向橫外方突出的延長部分、和從縱框架210a向左橫外方延伸出的托架214a在上下重疊的狀態(tài)下接合,并且該橫格框架211a的左側端部和托架214a的左側端部被焊接接合到后述的艙支承腳部213的左側的弧狀腳213d的下端部上,支承艙支承腳部213的左側端部。
此外,前端側的橫格框架211a在其右側端部上也焊接接合在艙支承腳部213的右側的弧狀腳213d的下端部上,以支承艙支承腳部213的右側端部。
在比右側的縱框架210a向橫外方突出的上述后端側的橫格框架211c的延長部分及中間位置的橫格框架211b的后方側,設有朝向右側的縱框架210a的橫外方突出形成的支承托架212a、212a。
通過由該支承托架212a、212a及立設在各支承托架212a、212a的上側的支承腳212b、和從后述的艙支承腳部213的弧狀腳213d上的托架212d立設的支承腳212c支撐的承接框212e,構成用來將谷物箱205用車體框架201支承的支承腳部212。該支承腳部212的后端側的支承腳212b的上端部附近經由撐條(未圖示)連結固定在脫谷裝置204的橫側壁204a上。
用來支承上述駕駛艙215的艙支承腳部213如圖28、圖30及圖31所示,具備在設于左右的縱框架210a、210a的前端側的前支承框部210a、210a的上表面?zhèn)攘⒃O的多個直桿狀腳213a、213b、213c、和從前輪202f的外周后方側的橫格框架211a的外端部朝向前輪202f的外周上方側彎曲為圓弧狀的弧狀腳213d。并且,將這些直桿狀腳213a、213b、213c和弧狀腳213d的上端側用矩形狀的臺座框213e連結而構成。
通過上述直桿狀腳213a、213b、213c中的前后的直桿狀腳213a、213c以越靠上端側越位于前方的前傾姿勢配設、并且中間的直桿狀腳213b以直立姿勢配設,配設為,將前方的直桿狀腳213a的下端部與后方的直桿狀腳213c的上端部連結,整體構成為類似于桁架構造的剛性構造。
這樣構成的艙支承腳部213通過在左右的縱框架210a、210a的前端側左右對稱地設置,構成為,將駕駛艙215的前部以比主框架210的前端向前方側伸出的狀態(tài)支承。
相對于如上述那樣構成的車體框架201,如以下這樣配設駕駛艙215、割取處理裝置217、脫谷裝置204、谷物箱205、發(fā)動機207、變速器203、及燃料箱208等。
〔駕駛艙〕
即,駕駛艙215如圖23~圖29所示,搭載設置在上述艙支承腳部213的上側,在比前輪202f的外徑的上緣高的位置配設,以比前輪202f的后緣向前方側取位。
此外,在左右方向上,如圖27及圖28所示,比與左右的前輪202f、202f的中央對應的左右方向上的機體的中心線c稍靠左側(在圖29的正面觀察下為紙面的右側)配設。
在駕駛艙215內配備有操縱操作用的轉向盤215a等,構成為,通過轉向盤215a的操作將后輪202r操向操作。
在該駕駛艙215內,雖然沒有圖示,但配備有操縱操作用及作業(yè)操作用的各種操作工具及儀表類,還配設有后述的停車制動踏板、變速操作工具。
另外,圖29中表示的附圖標記215b是作業(yè)燈,設置為,將由割取處理裝置217進行的收獲作業(yè)部位從駕駛艙215的上部照射。附圖標記215c是設置為從駕駛艙215的下部將前方照射的前照燈。
〔割取處理裝置〕
如圖23~圖28所示,設有繞搭載在車體框架201上的脫谷裝置204的前側的水平橫軸芯x1升降動作的割取處理裝置217。
該割取處理裝置217具備對脫谷裝置204供給割取的莖稈等作物的供料器217a、將植立莖稈等作物穗尖側扒入的扒入撥禾輪217b、將株根側切斷的割取裝置217c、以及將割取的作物向割寬方向的中央部聚集的橫向輸送螺旋推運器217d,構成為,將作物割取并向供料器217a送入,向脫谷裝置204供給。
該供料器217a雖然沒有圖示,但構成為,在方筒狀的箱內部裝備著在前后方向上轉動的環(huán)狀帶狀的輸送體,將送入的割取作物朝向后方上方輸送。由供料器217a進行的作物輸送方向是沿著脫谷裝置204內的捋脫滾筒240的捋脫滾筒旋轉軸線p1的前后方向,構成為,隨著供料器217a部分的升降動作,扒入撥禾輪217b、割取裝置217c及橫向輸送螺旋推運器217d也能夠升降動作。
并且,該供料器217a以相對于機體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線c向與脫谷裝置204偏倚的一側相同的左側偏倚的狀態(tài)配設,如圖28所示,在該供料器217a的右側的側緣與右側的前輪202f的內側面之間,形成有比供料器217a的左側的側緣與左側的前輪202f之間寬度寬的空間s3。
該寬度較寬的空間s3被上述供料器217a的右側的側緣和右側的前輪202f的內側面、以及前方側的割取處理裝置217和后方側的變速箱230包圍前后左右,而尺寸設定為作業(yè)者能夠進入到該空間s3中而進行變速器203、供料器217a及割取處理裝置217等的維護作業(yè)的程度的大小。此時,如果使供料器217a上升動作,則在該供料器217a的下側也形成空間,也能夠潛入到供料器217a的下側,所以容易更輕松地進行作業(yè)。
〔脫谷裝置〕
脫谷裝置204如上述那樣,相對于配設在車體框架201的主框架210上的格狀搭載框架211,如圖28及圖30所示,以脫谷裝置204的左右的橫側緣沿著左右的縱格框架211d、211e的狀態(tài)配設。由此,脫谷裝置204以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左右的前輪202f及后輪202r的間隔寬度內的狀態(tài)配設。
此時,脫谷裝置204的左方的橫側緣的前方側比主框架210的左側的縱框架210a向橫外側伸出,以在左右方向上很接近于前輪202f的內方側端部的狀態(tài)配設,而在后方側配設為,比后輪202r的最大操向范圍(在圖30中用假想線表示后輪202r的右最大操向位置及左最大操向位置)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內方側。
這樣配設的脫谷裝置204以作為脫谷裝置204的整體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線之處的捋脫滾筒旋轉軸線p1相對于機體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線c向左側偏倚的狀態(tài)配設。即,脫谷裝置204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線存在于與配設在內部的捋脫滾筒240的前后方向的捋脫滾筒旋轉軸線p1相同的位置。
此外,脫谷裝置204由于其下表面如上述那樣搭載在格狀搭載框架211上,所以如圖23~圖26所示,處于比作為非操向車輪的前輪202f的前車軸202a稍低、比作為操向車輪的后輪202r的后車軸202b稍高的位置。即配設為,位于與作為非操向車輪的前輪202f的前車軸202a或作為操向車輪的后輪202r的后車軸202b大致相同的高度。
脫谷裝置204自身是在其內部、在上部的捋脫室204a中具備具有前后方向的捋脫滾筒旋轉軸線p1的捋脫滾筒240、在下部的分選室204b中具備風車245及擺動分選機構246的周知的全稈投入型。構成為,將經由裝備在前部的供料器217a從割取處理裝置217側向捋脫室204a內供給的谷稈等作物脫谷處理,在分選室204b內將分選對象的處理物分選,將谷粒向谷物箱205送入,將排稈向連接設置在后部的排稈處理裝置216送入。
如圖32所示,在上述分選室204b中,具備擺動分選機構246,并且在該擺動分選機構246的前下方,具備向擺動分選機構246中的分選處理中的處理物供給分選風的風車245,所述擺動分選機構246作為分選對象的處理物供給從將捋脫滾筒240從下方覆蓋的承接網241漏下的谷粒或稈屑等作物。
在擺動分選機構246的下方,在前部側配備有將從擺動分選機構246的前部側漏下的單?;攘W鳛橐惶栁锘厥盏囊惶柣厥詹?47,在后部側配備有將從擺動分選機構246的后部側漏下的帶枝梗的谷?;騼晒闪5茸鳛槎栁锘厥盏亩柣厥詹?48。
在一號回收部247中,配備有用來將回收的一號物朝向向谷物箱205送入的揚送裝置310輸送的一號螺桿247a,以左右朝向配設,以將一號物朝向存在于脫谷裝置204的右側部的揚送裝置310的入口向右橫側方輸送。
在二號回收部248中,以左右朝向配設有將回收的二號物向裝備在脫谷裝置204的右端部處的二號送還裝置249輸送的二號螺桿248a,構成為,將回收的二號物揚送并向擺動分選機構246送還。
構成為,將來自發(fā)動機207的動力經由第1帶式傳動機構300(相當于帶式傳動機構)向脫谷裝置204供給。該第1帶式傳動機構300如圖38所示那樣沿著脫谷裝置204的左側的橫側壁204a配備,如圖38所示那樣設置,以使橫外側被燃料箱208遮蔽。另外,雖然沒有詳細敘述,但構成為,將從發(fā)動機207傳遞的動力通過該第1帶式傳動機構300向分選室204b的各裝置(風車245、一號螺桿247a、二號螺桿248a、偏心凸輪式的擺動分選機構246等)傳遞動力。
上述供料器217a與捋脫滾筒240同樣,以相對于機體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線c向左側偏倚的狀態(tài)配設,如圖30所示,配設在與相對于機體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線c靠右偏倚的變速器203在俯視中部分地重疊的位置。
排稈處理裝置216一體地安裝在脫谷裝置204的后部,構成為,將脫谷處理后的排稈切斷并向機外排出。
如圖34所示,脫谷裝置204具備外輪廓邊緣形成為機體前后方向上較長的大致長方體形狀的框架242,將該框架242固定到車體框架201上,并對于框架242前后左右安裝側板243,構成上述左右的橫側壁204a、前壁204c、后壁(未圖示)。在框架242的上部設有頂板204b,框架242的下表面?zhèn)缺坏装?未圖示)覆蓋,脫谷裝置204的整體被形成為矩形箱狀。
上述頂板204b在框架242的上部側可繞前后方向的擺動軸芯z5擺動開閉地安裝,在將框架242的下表面?zhèn)雀采w的底板上,安裝著未圖示的開口及蓋板,構成為,通過將蓋板拆下,能夠進行脫谷裝置204的內部的檢修。
如上述那樣構成的脫谷裝置204如圖32所示,上部側構成內裝捋脫滾筒240的捋脫室204a,下部側構成內裝風車245及擺動分選機構246的分選室204b。
并且,在相當于捋脫室204a與分選室204b的中間位置的部位中的左側的橫側壁204a部分,以其前后兩端固定在框架242上的狀態(tài)架設著沿著前后方向的中間欞條部件242b,位于該中間欞條部件242b與框架242的上部框架242a之間的側板243如圖33~圖35所示那樣可拆裝地安裝。即,由框架242、上述中間欞條部件242b及側板243構成左側(在圖34及圖35的圖中是紙面的右側)的橫側壁204a。
上述可拆裝的側板243如圖33所示,具備在機體前后方向上二分割的前側板243a和后側板243b,分別在側面觀察形成為機體前后方向較長的大致長方形狀。該前側板243a和后側板243b相互由相同尺寸形成為相同形狀,構成為具有互換性的構造,以便也能夠相互替換使用前后的位置。
此外,前側板243a及后側板243b在各自的周邊上一體地形成有相對于橫側壁204a的壁面朝向橫外側突出的外周肋243c,其保形強度被提高,并且在下邊側的外周肋243c部分上,在前后兩部位上焊接固定著以將該外周肋243c貫通的狀態(tài)朝下延伸出的固定銷243d。
該固定銷243d是用來卡入到在形成為截面槽狀的中間欞條部件242b的上表面?zhèn)刃纬傻目ê峡?未圖示)中、將前側板243a及后側板243b的水平方向位置定位的部件。
在前側板243a及后側板243b的上部,在前后兩部位上形成有將該前側板243a及后側板243b在與板面正交的方向上貫通的貫通孔(未圖示)。該貫通孔用來將作為固定機構244的連結用螺栓244a插通,與在設于上部框架242a的下側的連結用托架242c上裝備的作為固定機構244的陰螺紋部244b對應而設置。因而,構成為,通過使插入在上述貫通孔中的連結用螺栓244a擰合到上述陰螺紋部244b中,能夠將前側板243a及后側板243b固定到框架242上,通過將連結用螺栓244a對于上述陰螺紋部244b的擰合解除,能夠將前側板243a及后側板243b對于框架242的固定解除。
上述前側板243a及后側板243b的拆裝為了進行捋脫室204a的內部的檢修及承接網241的更換、維護檢修而進行。
承接網241如圖34及圖35所示,在沿著捋脫滾筒輸入軸240a的軸芯(捋脫滾筒旋轉軸線)p1的前后方向觀察,沿著捋脫滾筒240的下半側的外周而形成為部分圓弧狀。
該承接網241在機體左右方向上被二分為左承接網241l和右承接網241r,并且在機體前后方向上也分別被前后二分為上述左承接網241l及右承接網241r,共計被分為四份。
承接網241通過將左右方向的中間位置、即左承接網241l的右端(在圖34及圖35的圖中是左側的端部)及右承接網241r的左端(在圖34及圖35的圖中是右側的端部)分別經由連結螺栓241a連結到前后安裝框架242d上,被存在于左承接網241l和右承接網241r的左右中間位置的前后安裝框架242d支承。
此外,左承接網241l的左端(在圖34及圖35的圖中是右側的端部)被使用固定螺栓241c可拆裝地螺紋固定連結到一體安裝在上部框架242a上的左固定板242l的下端部,右承接網241r的右端(在圖34及圖35的圖中是左側的端部)使卡止銷241b卡入到一體安裝在上部框架242a上的右固定板242r的下端中而用銷固定。
因而,當需要承接網241的更換等維護檢修時,如圖35所示,通過將連結用螺栓244a放松、將前側板243a及后側板243b從框架242拆卸、將捋脫室204a的內部的連結螺栓241a及固定螺栓241c放松,能夠將左承接網241l及右承接網241r向捋脫室204a的外部取出。
另外,上述捋脫室204a的左橫側方的側板243以外的側板243、即分選室204b的左橫側方的側板243及捋脫室204a及分選室204b的右橫側方的側板243分別固定連結在框架242上,不具備用來在維護檢修等時簡單地進行拆裝的構造。
圖33及圖34的圖中所示的附圖標記204e是用來將頂板204b的與擺動軸芯z5存在一側相反側的端部相對于框架242固定及固定解除的操作手柄,沿著框架242的左側(在圖34及圖35的圖中是右側)的上部框架242a的長度方向設在前后多個部位。
〔發(fā)動機〕
發(fā)動機207如圖28~圖30、圖36及圖39所示,配設在設于上述格狀搭載框架211的前端側的橫格框架211a的向橫外方突出的延長部分和中間位置的橫格框架211b的延長部分上的安裝座211f上。由此,發(fā)動機207在與脫谷裝置204偏倚的一側相反側的右橫外側,位于右側的前輪202f的后方側,位于從支承腳部212的朝向右側的縱框架210a的橫外方突出形成的支承托架212a、212a立設的前后的支承腳212b、212b中的前側的支承腳212b的前方側。
并且,發(fā)動機207的橫外側端位置在前后方向觀察設在與前輪202f的橫外側緣大致同等的位置或以稍靠機體內方側的方式設置,即設在大致相同的位置。
此外,發(fā)動機207的左右方向上的外側端的位置設在與作為車體框架201的一部分的格狀搭載框架211的橫外側端相同的位置、或以比其稍靠機體內方側方式設置,即設在大致相同的位置。
上述發(fā)動機207由于其下表面如上述那樣搭載在格狀搭載框架211上,所以如圖29及圖30所示,處于比作為非操向車輪的前輪202f的前車軸202a稍低、比作為操向車輪的后輪202r的后車軸202b稍高的位置。即配設為,位于與作為非操向車輪的前輪202f的前車軸202a或作為操向車輪的后輪202r的后車軸202b大致相同的高度。
并且,發(fā)動機的上端配設為,位于比前輪202f的外周緣的上端稍低的位置、或相同程度的高度。
此外,發(fā)動機207在側面觀察位于前車軸202a與后車軸202b之間,并且前后方向上配設在距前車軸202a較近側。由此,在發(fā)動機207的后方側,如圖30所示,形成與前后的支承腳212b、212b的前后間隔對應的空間部s1,所以能夠利用該空間部s1從后方側進行發(fā)動機207的維護。即,能夠利用上述空間部s1作為作業(yè)用空間。
此外,發(fā)動機207的橫外方側只要將外裝罩209拆下就被向外部開放,所以從橫外方的維護作業(yè)也容易進行。
并且,由于發(fā)動機207的上方側在與載置于支承腳部212的上側的谷物箱205的底部205a之間存在上部空間s2,所以也能夠利用該上部空間s2進行從上方側的維護。
〔散熱器〕
在上述發(fā)動機207的后方側,配設有發(fā)動機冷卻用的散熱器270。
該散熱器270如圖23及圖30所示,位于發(fā)動機207的機體后方側部位,在正面觀察以在左右方向上與發(fā)動機207重疊的狀態(tài)配備。具體而言,是脫谷裝置204的后方側的機體右側部位(在正面觀察對應于機體左側),并且是在上下方向上比谷物箱205低的部位,但配備于車體框架201上的比較高的位置。
即,如圖30、圖31及圖36所示,散熱器270的前部側部位在上下的多個部位連結固定并支承在從車體框架201立設的4條支承腳212b中的位于機體后部側且機體橫外方側的支承腳212b上。此外,散熱器270的后部側部位被從右側的縱框架210a的后端部朝向上方外側彎曲而延伸設置的彎曲支承部件219支承。
散熱器270具備繞沿著機體橫向的軸芯旋轉的吸引式的冷卻風扇271,構成為,通過由該冷卻風扇271吸引的冷卻用空氣將散熱器主體272冷卻,在散熱器主體272的橫外側面?zhèn)鹊膶⒗鋮s用空氣吸氣的部位,具備用來將空氣中含有的塵埃除去的除塵過濾器273。
除塵過濾器273繞與冷卻風扇271的旋轉軸芯相同的軸心旋轉自如地設置,在該機體外方側的側面上,具備利用冷卻風扇271的吸引力將附著在除塵過濾器273的表面上塵埃吸引并從未圖示的排氣部向外部排出的吸氣管道274。
通過這樣構成,即使是在空氣中存在許多細小的塵埃那樣的使用環(huán)境,也容易避免散熱器270的除塵過濾器273較早地網眼堵塞。
上述散熱器270在與發(fā)動機207之間隔開前后方向上的間隔配設,設在比前后的支承腳212b、212b中的后方側的支承腳212b靠后方側,以在發(fā)動機207與散熱器270之間形成作為維護用的作業(yè)空間的空間部s1,構成為,在散熱器270的前方側確保上述空間部s1。
將發(fā)動機207的動力向散熱器270供給的傳動機構275以繞過上述空間部s1的上方的狀態(tài)設置。
即,如圖36所示,在發(fā)動機207的輸出軸207a上安裝著輸出用的輸出帶輪207d。橫跨該輸出帶輪207d、和安裝在設于空間部s1的前側上部上的第1中繼軸207b上的第1中繼帶輪207e,卷繞著第1傳動帶275a。
橫跨從第1中繼軸207b到設在空間部s1的后側上部的第2中繼軸207c,通過橫跨上述第1中繼帶輪207e和安裝在第2中繼軸207c上的第2中繼帶輪207f卷繞的第2傳動帶275b傳遞動力。
構成為,從第2中繼軸207c的第2中繼帶輪207f通過減速用的第3傳動帶275c向在外周部具備大徑的帶輪部分的除塵過濾器273傳遞旋轉動力,除塵過濾器273比冷卻風扇271的旋轉低速地旋轉。此外,構成為,從第2中繼軸207c通過增速用的第4傳動帶275d對冷卻風扇271的驅動軸271a傳遞旋轉動力,冷卻風扇271以高速旋轉。
這樣構成為,通過具備第1~第4傳動帶275a、275b、275c、275d的傳動機構275將發(fā)動機207的動力向散熱器270供給,該傳動機構275在比發(fā)動機207靠上方側沿著谷物箱205的底面朝向后方側配設,以繞過作業(yè)用的空間部s1。
〔燃料箱〕
接著,對燃料箱208的支承構造進行說明。
如圖28、圖30、圖31及圖37、圖38所示,燃料箱208的作為儲存燃料的容器的箱主體280與將其后部側及左右橫側面280a的后方下半側包圍的側視三角形狀的保護框281一體地連結。這樣具備保護框281的燃料箱208配備在比沿著脫谷裝置204的左側的橫側壁204a設置的第1帶式傳動機構300靠機體左側外方部位上。
該燃料箱208形成為大型,以使其前后寬度與脫谷裝置204的前后寬度大致相同,并且具有與脫谷裝置204的分選室204b的上下高度對應的上下寬度,構成為,在使捋脫室204a的左側外方開放的狀態(tài)下在分選室204b的左側外方將第1帶式傳動機構300的外側覆蓋。此外,燃料箱208其上下寬度形成得比左右寬度大,在機體前后方向觀察構成為縱長形狀。
并且,該燃料箱208在伸出到左側的縱框架210a的左側橫外方的梯子狀的箱載置臺214上,與保護框281一起搭載著箱主體280,構成為,繞上下方向的擺動軸芯y2擺動而向固定位置和開放位置自由變更位置,所述固定位置(圖37、圖38中的用假想線表示的姿勢)是使長度方向沿著機體前后方向、以使其橫側面280a沿著脫谷裝置204的左側的橫側壁204a的位置,所述開放位置(圖37、圖38中的用實線表示的姿勢)是上述橫側面280a向從脫谷裝置204的橫側壁204a離開側擺動移動的位置。
在燃料箱208位于固定位置的狀態(tài)下,由該燃料箱208在分選室204b的左側外方將第1帶式傳動機構300的外側覆蓋,如果將燃料箱208操作到開放位置,則容易在較大的空間中進行上述第1帶式傳動機構300及存在于脫谷裝置204的橫側壁204a上的各種設備的維護。
箱載置臺214由橫跨從左側的縱框架210a的橫外側面向橫外方伸出的前后二部位的伸出托架214a(相當于支承腕)連結的一對縱長支承材214b、214b、和在該一對縱長支承材214b、214b的前后多個部位在左右方向上架設的連結材214c形成為俯視梯子狀。
該箱載置臺214的上表面如圖37所示,從車體框架201的左側的縱框架210a的橫外側面向橫外方伸出的前后二部位的伸出托架214a及連結材214c的上表面設在比上述縱框架210a的上表面低規(guī)定量的位置。由此,箱載置臺214的上表面的位置設定得比縱框架210a及格狀搭載框架211的上表面低,而其下表面的位置設定得與縱框架210a的下表面同等或比其高。
上下方向的擺動軸芯y2通過在上述箱載置臺214的后方側的伸出托架214a的向橫外方的伸出端附近、和從脫谷裝置204的左側的橫側壁204a的后端部向橫側外方伸出的支承臂214d(相當于支承腕)的伸出端附近分別以固定狀態(tài)設置朝上突出的具有相同的上下軸芯的支軸214e、214e而構成。
對于該具有相同的上下軸芯的支軸214e、214e,在設在保護框281的后端部處的上下一對樞軸支承托架282、282上形成有上述支軸214e、214e卡入的樞軸支承孔,構成為,通過使樞軸支承托架282、282的樞軸支承孔從上方嵌入到上述支軸214e、214e上,將繞上下方向的擺動軸芯y2擺動自如地被支承的燃料箱208安裝到箱載置臺214上。
燃料箱208的底面為被上述連結材214c承接支承的結構,多個連結材214c中的距擺動軸芯y2較近的后端側的連結材214c在沿著以上述擺動軸芯y2為中心的圓周方向傾斜的狀態(tài)下設置。通過這樣做成用多個連結材214c支承的結構,能夠使燃料箱208繞擺動軸芯y2轉動時的滑動阻力盡可能變少。
具備向上述擺動軸芯y2卡入的樞軸支承孔的樞軸支承托架282、282設在保護框281的后端側且橫外方側的端部處。因而,如圖38所示,當使燃料箱208移動到開放位置時,能夠較大地開放,以使燃料箱208的整體位于比擺動軸芯y2靠外側。
如圖31及圖37所示,在燃料箱208的保護框281的前后方向中間部的下部具備彈性卡合式的鎖定工具281a,所述鎖定工具281a在燃料箱208擺動到固定位置的狀態(tài)下將燃料箱208在固定位置上位置保持自如。該鎖定工具281a構成為,通過彈簧的作用力卡入到設在箱載置臺214上的卡止孔214f中,防止燃料箱208向外方移動。通過將鎖定工具281a抵抗彈簧的作用力而以手動抬起、使卡止解除,能夠將燃料箱208切換為外方開放位置。
由于箱載置臺214設在相對于具備左右一對縱框架210a、210a的主框架210低規(guī)定量的位置,所以燃料箱208成為低位置,所以在具有成為規(guī)定的儲存量那樣的上下高度的同時,容易進行將燃料箱208的位置降低、從燃料箱208的上部具備的燃料供給口284供給燃料的作業(yè)。
此外,由于箱載置臺214以位于左側的前輪202f與左側的后輪202r之間的狀態(tài)設置,所以燃料箱208利用位于左側的前輪202f與左側的后輪202r之間的前后中間的空間配備。
〔外裝罩〕
接著,對外裝罩209進行說明。
如圖23及圖25所示,從脫谷裝置204的左右兩側的橫側壁204a離開而將橫側方覆蓋的外裝罩209以在上下方向上較長地延伸的狀態(tài)設置,以遍及脫谷裝置204的上下寬度方向的大致全寬覆蓋。即,外裝罩209以在上下方向上較長地延伸的狀態(tài)設置,以將脫谷裝置204的捋脫室204a的外側的橫側方部位及分選室204b的外側的橫側方部位分別覆蓋。此外,外裝罩209以遍及脫谷裝置204的機體前后方向的全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狀態(tài)設置,進而,左右兩側的外裝罩209分別繞上部的沿著機體前后方向的擺動支點z2、z3擺動開閉自如地構成。
以下,對左右兩側的外裝罩209的支承構造具體地說明。
如圖37及圖39所示,左右兩側的外裝罩209中的右側的外裝罩209r以位于發(fā)動機207及散熱器270的右側外方的狀態(tài)設置,繞上部的機體前后朝向的擺動支點z2擺動開閉自如地構成。
即,如圖39所示,在以固定狀態(tài)設在為了載置支承谷物箱205而裝備的支承腳部212的右外側部的前后兩部位上的支承部291上,繞沿著機體前后方向的擺動支點z2擺動自如地樞軸支承連結著安裝在外裝罩209r上的托架290d。
如圖37所示,左右兩側的外裝罩209中的左側的外裝罩209l以位于燃料箱208的左側外方的狀態(tài)設置,繞上部的機體前后朝向的擺動支點z3擺動開閉自如地構成。即,從脫谷裝置204的左側的橫側壁204a朝向左側外方固定延伸設置有支承臂204d,在設在支承臂204d的前端部處的支承托架上,繞擺動支點z3擺動自如地樞軸支承連結著安裝在外裝罩209l上的托架290d。此外,支承臂204d設在前后方向上離開間隔的兩部位上。因而,外裝罩209l在相對于該支承臂204d前后離開的兩部位被擺動自如地支承。
如圖23及圖24所示,在左右兩側的外裝罩209上,分別形成有用來將與前輪202f的接觸避開的前輪用缺口部296、和用來將與后輪202r的接觸避開的后輪用缺口部297。
前輪用缺口部296形成為在與前輪202f的外周部接近的狀態(tài)下沿著前輪202f的外周部那樣的圓弧狀。
在自行進機體的前部側,進行割取處理裝置217與脫谷裝置204之間的作物的交接,此外還具備發(fā)動機207及變速器203等的驅動機構,所以使向外方開放的部位變少,為了避免其他物體從外部侵入、或從作物的交接部位產生的塵埃向外方飛散等,前輪用缺口部296做成了盡可能沿著前輪的外周部那樣的較小的形狀。
另一方面,后輪用缺口部297為被較大地切口的形狀,以使自行進機體的橫側部的后方下方側開放。在自行進機體的后部側,不需要如前部側那樣使向外方開放的部位變少,通過做成被較大地切口的形狀,實現外裝罩209整體的小型輕量化。
并且,在自行進機體的左側,如圖24所示那樣構成為,將經過后輪用缺口部297被開放的脫谷裝置204的橫側部位用裝備在外裝罩209與脫谷裝置204之間的燃料箱208覆蓋。通過這樣構成,不會使第1帶式傳動機構300露出到外方,容易避免其他物體從外部侵入而第1帶式傳動機構300受到損傷等的不良狀況。
此外,在自行進機體的右側,構成為,散熱器270經過后輪用缺口部297從外部吸引發(fā)動機冷卻用的空氣。即,為該后輪用缺口部297兼用作能夠進行散熱器270的吸引的開口部的結構。
如圖23、圖25、圖37及圖39所示,在左右兩側的外裝罩209(209r、209l)上分別在下部具備開閉操作用的手握部298,構成為,作業(yè)者通過將該手握部298手動操作,能夠使外裝罩209繞上部的擺動支點(z2、z3)擺動而進行開閉操作。
在左右兩側的外裝罩209r、209l上,分別具備向在關閉的狀態(tài)下位置保持自如的保持狀態(tài)、和容許打開操作的解除狀態(tài)切換自如的保持工具299。該保持工具299構成為,通過卡止到裝備在自行進機體的固定部上的卡止工具295上,能夠在將外裝罩209關閉的狀態(tài)下保持位置,通過將與卡止工具295的卡止解除,能夠切換為容許外裝罩209的打開操作的狀態(tài)。
與左側的外裝罩209l對應的機體側的卡止工具295被裝備在作為固定部的一例的燃料箱208上。即,如圖25及圖37所示,在燃料箱208的側面上,以沿著斜向的狀態(tài)固定著由角材構成的保護框281的斜材281a。并且,為在該斜材281a的中途部經由托架281b具備卡止工具295的結構。
如圖39所示,與右側的外裝罩209r對應的機體側的卡止工具295被裝備在作為固定部的一例的從支承腳212b固定延伸設置的固定部件294上。
在左右兩側的外裝罩209(209r、209l)上,分別具備向位置保持狀態(tài)和保持解除狀態(tài)切換自如的位置保持機構290,所述位置保持狀態(tài)是在外裝罩209切換為沿著大致水平方向的開放姿勢的狀態(tài)下保持位置的狀態(tài),所述保持解除狀態(tài)是將位置保持解除、容許切換為外裝罩209成為大致鉛直姿勢的閉塞姿勢的狀態(tài)。
左右兩側的位置保持機構290分別構成為,通過將由中間的樞軸支承部290c彎曲自如地連結的一對連桿部件290a、290b向規(guī)定方向彎折,容許外裝罩209切換為閉狀態(tài),并且,通過在將一對連桿部件290a、290b連接為大致直線狀的姿勢下限制向與規(guī)定方向相反方向的彎折,將外裝罩209在規(guī)定開姿勢下保持位置。
如果加以說明,則如圖37所示,與左側的外裝罩209l對應的位置保持機構290中,一對連桿部件290a、290b的兩側端部中的一方連結在左側的外裝罩209l的中途部,另一方樞軸支承連結在設于脫谷裝置204的左側的橫側壁204a上的連結部292上。
并且,一對連桿部件290a、290b由于在下方側存在燃料箱208,所以通過中間的樞軸支承部290c朝向上方彎曲自如地設置,構成為,在將一對連桿部件290a、290b連接為大致直線狀的姿勢下限制向下方側的彎折。即,將由槽材構成的一方的連桿部件290a以越過作為樞軸支承連結部位的樞軸支承部290c朝向對方側延伸的方式延長形成,構成為,該延長形成的部位抵接在對方側的連桿部件290b上而限制向下方的彎折。
與右側的外裝罩209r對應的位置保持機構290中,一對連桿部件290a、290b的兩側端部中的一方連結在左側的外裝罩209r的中途部上,另一方樞軸支承連結在設于支承腳212b的上下中途部的連結部293上。并且,與左側的位置保持機構290同樣,以越過作為由槽材構成的一方的連桿部件290a的樞軸支承連結部位的樞軸支承部290c朝向對方側延伸的方式延長形成,構成為限制彎折,但如圖39所示,由于在上方側存在對于散熱器270的傳動機構275,所以在中間的樞軸支承部290c朝向下方彎曲自如地構成。
通過這樣構成,例如在對燃料箱208供給燃料的情況下,或者在進行捋脫室204a內的清掃或維護作業(yè)等的情況下,能夠使左側的外裝罩209l姿勢變更為規(guī)定開姿勢而進行作業(yè)。另外,在進行分選室204b的維護作業(yè)的情況下,成為在燃料箱208也切換為外方伸出位置的狀態(tài)下進行作業(yè)。
此外,在進行對于散熱器270或發(fā)動機207的維護作業(yè)等的情況下,在使右側的外裝罩209r姿勢變更為規(guī)定開姿勢的狀態(tài)下,能夠進入到作為維護用的作業(yè)空間的空間部s1中進行作業(yè)。
〔谷物箱〕
谷物箱205如圖40~圖43所示,在將方管等各種鋼材組裝而形成的箱框架250的上側,搭載有箱狀的箱主體251,并且這些箱框架250與箱主體251被一體地連結,可繞設在支承腳部212的上端部處的支軸部250a的前后方向的橫軸芯z4擺動地被支承。
上述箱主體251通過由底板252、前后左右的縱板253及頂板254等構成,以具備向脫谷裝置204的左外方伸出的左側伸出部251l、和向脫谷裝置204的右外方伸出而位于發(fā)動機207等的上方的右側伸出部251r,以向脫谷裝置204的左右兩側懸伸的狀態(tài)延伸出,與駕駛艙215同樣形成為橫跨左右的前輪202f的較寬寬度。
此外,箱框架250及箱主體251的底板252如圖43所示那樣構成為,相對于其左半部側的底部252a位于脫谷裝置204的上方,其右半部側的底部252b比脫谷裝置204的上端部低地取位。由此,谷物箱205的右半部側的底部252b如圖41~圖43所示,為設在與脫谷裝置204的以梯形狀隆起的頂板204b在側面觀察重疊的高度位置的狀態(tài)。
此時,由于上述支承腳部212的上部以與脫谷裝置204的捋脫滾筒240在側面觀察重疊的方式設定了高度位置,所以在上述發(fā)動機207的后方側,在支承腳部212的承接框212e的下方側形成的空間部s1的上下方向高度也變得很高。
因而,如果將外裝罩209操作為開放姿勢,則脫谷裝置204的橫側壁204a的橫側外方也被比較寬地開放,在進行脫谷裝置204的維護時也變得方便。
箱框架250在其前后兩端部的右下端部位具備向前方或后方突出的支軸部250a,并且在其底部的左側部位具備向下方延伸出的前后一對腳部250b。
各支軸部250a可相對旋轉地內嵌在前后一對樞軸支承部255中,所述前后一對樞軸支承部255裝備在立設于車體框架201的脫谷裝置204的右側方部位處的支承腳部212的右上端部,該支軸部250a的軸芯成為作為箱框架250的擺動軸芯的前后方向的橫軸芯z4。即構成為,能夠進行以前后的支軸部250a為支點的谷物箱205的向左右方向的擺動操作。
并且,橫跨箱框架250和支承腳部212而架設液壓式的阻尼壓力缸256,構成為,以前后的支軸部250a為支點,將谷物箱205遍及接近于脫谷裝置204的上部的谷粒儲存用的儲存位置、和從脫谷裝置204的上部離開而向右方傾倒的谷粒排出用的排出位置在左右方向上擺動驅動。
箱框架250的各腳部250b構成為,通過它們的下端部由阻尼壓力缸256的收縮動作抵接在脫谷裝置204的頂板204b的左端部上,將谷物箱205保持在儲存位置。
在谷物箱205的右端部,右側的縱板253形成為其下部側位于比上部側靠機體的右外側的狀態(tài)。在谷物箱205的右端部具備:谷粒排出口253a,在能夠進行從其下部的谷粒的排出的狀態(tài)下,形成在底板252的右端部與右側的縱板253的下端部之間;多個開閉板253b,可左右擺動地垂下連結在右側的縱板253的下端部上,以在具有能夠進行谷粒排出口253a的前后寬度的變更的功能的狀態(tài)下將谷粒排出口253a開閉;及蓋板257,以與箱框架250的連結軸257a為支點,橫跨沿著右側的縱板253的下部側起立的姿勢和向右外方倒伏的姿勢起伏擺動。
蓋板257構成為,在其起立姿勢下,通過阻止各開閉板253b向右外方的擺動而將谷粒排出口253a閉塞,并且在其倒伏姿勢下,通過容許各開閉板253b向右外方的擺動,能夠進行谷粒排出口253a的開放。
橫跨前后的縱板253、253和蓋板257,架設有使倒伏的蓋板257作為將谷粒向機體右外方流下導引的導板發(fā)揮功能的前后一對腰彎折連桿258。在前后的縱板253、253的右端上部,可左右擺動地裝備有以一體擺動的狀態(tài)具備前后一對卡合臂259a的鎖定杠桿259,所述前后一對卡合臂259a通過與對應的腰彎折連桿258的蓋板257側的樞軸支承軸257b的卡合,將蓋板257固定保持在閉位置。
根據上述結構,通過將鎖定杠桿259擺動操作而將蓋板257的閉位置處的固定保持解除、將蓋板257從閉位置向開位置擺動操作、使阻尼壓力缸256伸長動作而將谷物箱205從儲存位置向排出位置擺動驅動,能夠將谷物箱205從在其內部存儲谷粒的儲存狀態(tài)切換為向右方向傾倒而將內部的儲存谷粒從谷粒排出口253a向機體的右外方排出的傾倒狀態(tài)。此外,通過將蓋板257從開位置向閉位置擺動操作、將鎖定杠桿259擺動操作而將蓋板257固定保持在閉位置、使阻尼壓力缸256收縮動作而將谷物箱205從排出位置向儲存位置擺動驅動,能夠將谷物箱205從傾倒狀態(tài)切換為儲存狀態(tài)。
并且,通過將谷物箱205切換為傾倒狀態(tài),能夠將裝備在脫谷裝置204的上部的可動的頂板204b向開位置擺動操作,能夠進行對于在在脫谷裝置204的上部裝備的捋脫滾筒240等的從上方的維護。
谷物箱205的頂板254形成為具備以下部分的狀態(tài):水平部254a,位于比后側的縱板253的上端緣及左右的縱板253、253的上端緣靠上方;后側的傾斜部254b,從與后側的縱板253的上端緣對置的水平部254a的后端緣朝向后側的縱板253的上端緣傾斜;及左右的傾斜部254c、254d,從與左右的縱板253、253的上端緣對置的水平部254a的左右的側端緣朝向對應的左右的縱板253、253的上端緣傾斜。
將谷物箱205的能夠進行向谷物箱205的內部的谷粒的供給的供給口205a形成在谷物箱205的上端部中的由前側的縱板253和左側的縱板253形成的角部分上。具體而言,將供給口205a以沿著頂板254的左側的傾斜部254c的左方下降的傾斜姿勢形成在前側的縱板253的上端部的左端側部位上。
谷物箱205的左右方向寬度被設定為與車體框架201的左右方向寬度相同程度的左右方向寬度,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與機體的中心線c大致一致。此外,將谷物箱205的上下方向高度尺寸設定為比其左右方向寬度小,構成為,使谷物箱205的上表面的最上部成為與駕駛艙215的頂棚部上表面相同程度的高度。
〔揚送裝置〕
如圖32及圖40~圖42所示,橫跨從作為脫谷裝置204的谷粒排出部位的一號螺桿247a的末端部到谷物箱205的供給口205a,架設有將通過脫谷裝置204中的捋脫處理及分選處理得到的單?;攘O蚬任锵?05輸送的揚送裝置310。
揚送裝置310具備:下側輸送機構310a,在脫谷裝置204的右外側,從一號螺桿247a的末端部以朝向前上方的前傾姿勢延伸出;上側輸送機構310b,在谷物箱205的前外側,從下側輸送機構310a的輸送末端部以朝向左上方的左傾倒姿勢延伸出;構成為,繞過作為谷物箱205的谷粒排出側的右側伸出部251r。
下側輸送機構310a由板條式輸送機構成,所述板條式輸送機在連通連接在一號螺桿247a的末端部上的輸送機箱311的內部,具備周部具備許多輸送板而旋轉驅動的環(huán)狀轉動鏈311a,將谷粒扒起輸送。
在該下側輸送機構310a的輸送末端部,具備將揚送來的谷粒向上側輸送機構310b的輸送起始端部流下導引的谷粒導引部311b。構成為,在谷粒導引部311b中采用管道,防止谷粒的漏出。
上側輸送機構310b由螺桿輸送機構成,所述螺桿輸送機在連通連接在谷粒導引部311b上的輸送筒312的內部,通過橫跨其上下兩端部可旋轉地架設的螺桿軸312a旋轉,將下側輸送機構310a輸送來的谷粒向谷物箱205的供給口205a揚送。
在上側輸送機構310b的輸送末端部,配備有將揚送來的谷粒從谷物箱205的供給口205a向谷物箱205的內部拋擲供給的拋擲裝置313。
拋擲裝置313具備將揚送來的谷粒與螺桿軸312a一體旋轉而通過離心力以放射狀拋擲的一對拋擲板313a、以及將拋擲板313a覆蓋并在能夠進行以螺桿軸312a的旋轉中心為中心的旋轉的狀態(tài)下外嵌在輸送筒312的上端部上的拋擲箱313b等。在拋擲箱313b上,形成有將拋擲板313a拋擲的谷粒向谷物箱205的內部導引的導引部313c。
下側輸送機構310a在谷物箱205的右側伸出部251r的下方,利用在脫谷裝置204的右側面與發(fā)動機207之間形成的空間,在穿過該空間的狀態(tài)下配備以位于脫谷裝置204的右側面與發(fā)動機207之間。此外,以在沿著與右側伸出部251r的伸出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狀態(tài)下沿著脫谷裝置204的右側面的方式裝備。由此,能夠將下側輸送機構310a在接近于脫谷裝置204的右側面的狀態(tài)下裝備,能夠將車體框架201上的下側輸送機構310a的右外方部位作為配備發(fā)動機207及發(fā)動機207的周邊設備等的配置區(qū)域,以沒有浪費的狀態(tài)更有效地利用。
進而,裝備在其輸送末端部上的谷粒導引部311b以成為在俯視中位于比谷物箱205的右側伸出部251r的前端靠機體前側的狀態(tài)、并且以前傾姿勢裝備,以成為其上端部位于比脫谷裝置204靠上方的狀態(tài)。由此,容易將谷物箱205擴展形成為其右半部側位于比脫谷裝置204的上端部靠下方的狀態(tài),此外能夠簡單地進行谷粒導引部311b與配備在谷物箱205的前外側的上側輸送機構310b的連接,并且與以垂直姿勢裝備的情況相比能夠實現下側輸送機構310a中的谷粒的輸送效率的提高。此外,使由上側輸送機構310b進行的螺桿輸送變短,抑制在螺桿輸送時可能發(fā)生的谷粒的損傷。
上側輸送機構310b利用在谷物箱205的前面與駕駛艙215的背面之間形成的空間,以從位于脫谷裝置204的右外側的下側輸送機構310a的輸送末端部朝向位于谷物箱205的左上端部的供給口205a的左傾倒姿勢,以沿著谷物箱205的前面的狀態(tài)裝備。由此,能夠將駕駛艙215用作上側輸送機構310b的支承框架。結果,將谷物箱205通過向左右方向的擺動操作能夠切換為儲存狀態(tài)和傾倒狀態(tài)而構成,并且能夠實現在支承構造中需要的結構的簡潔化,所述支承構造用來將上側輸送機構310b在接近于谷物箱205的前面的狀態(tài)下固定裝備,以便能夠進行從上側輸送機構310b的拋擲裝置313向谷物箱205的內部的谷粒的拋擲供給。
此外構成為,上側輸送機構310b的下端部位于與脫谷裝置204的上端部大致相同的高度。由此,能夠使上側輸送機構310b的下端部與供給口205a的高低差變小,相應地能夠使上側輸送機構310b的輸送傾斜角度變平緩。結果,能夠使上側輸送機構310b中的谷粒輸送效率提高。
〔變速器〕
被傳遞發(fā)動機207的動力的變速器203安裝在車體框架201的前部,如圖45及圖46所示,將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203a、使用行星齒輪機構的行星齒輪減速裝置203b、齒輪變速裝置203c及差動裝置203d等組合而構成。
在這些各裝置203a、203b、203c、203d中,在變速箱230的內部分別配備上述行星齒輪減速裝置203b、齒輪變速裝置203c、差動裝置203d,在變速箱230的外側、在左側的橫側面230a(在圖46的紙面中是右側)安裝著上述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203a(參照圖29~圖30)。通過這樣將作為變速裝置的各裝置203a、203b、203c、203d裝入到變速箱230中而構成變速器203。
上述變速箱230如圖29及圖30所示,以載置在矩形管狀的連結框架210d的上側的狀態(tài)被連結固定,所述連結框架210d將設于主框架210的前部的左右的前支承框部210a彼此連結。
變速箱230形成為能夠以與左右一對分割箱體的開放端彼此的接合部位對應的上下方向上的分割面d為邊界左右分割的箱狀。
并且,在接合為箱狀的狀態(tài)下,在沿著水平方向的底面230e的左右兩側具備沿著上下方向的橫朝向的橫側面230a、230b,在前方側和后方側,分別具備沿著上下方向的前側面230d和后側面230f,在上方側具備上表面230c,所述上表面230c后端側的一部分為水平,其前方側形成為以越靠前端側越向前下降狀傾斜的傾斜面。
由此,構成了在俯視中是大致矩形狀、在側視中如圖45所示那樣形成為大致三角形狀的箱狀的變速箱230。
此外,變速箱230如圖29及圖30所示,以在俯視中與割取處理裝置217的供料器217a部分地重疊的方式配設。
這樣構成的變速箱230形成為,在使供料器217a下降到最下端位置的狀態(tài)下,如圖23所示,上述變速箱230的上表面230c的傾斜的部分成為與下降到下限位置的供料器217a的下表面的傾斜大致同樣的傾斜角度,以使該供料器217a的下表面不與變速箱230接觸。
在變速箱230內,如圖45所示,在變速箱230的上部側的作為前后方向上的一端部側的后端部附近的部位,配設有使軸線方向沿著左右方向的輸入軸231。在變速箱230的下部側,在對應于與上述一端部相反的另一端部側的前端部附近的部位上,配設有使軸線方向沿著左右方向的驅動軸220(相當于第1輸出軸)。
并且,從輸入軸231向驅動軸220的動力傳遞系統(tǒng)中的各傳動軸234、235在比將上述輸入軸231的軸芯(捋脫滾筒旋轉軸線)p1與驅動軸220的軸芯p2連結的假想線段a靠下方側,并且沿著變速箱230的上述一端部側附近的上下方向和變速箱230的底面230e側附近的水平方向配設。
即,如圖45所示,在輸入軸231的正下方位置的附近配設有變速傳動軸234,在與上述驅動軸220的軸芯p2相同程度的高度位置配設有分支傳動軸235,配設上述動力傳遞系統(tǒng)的各傳動軸234、235,以使將這些輸入軸231、變速傳動軸234、分支傳動軸235及驅動軸220的各軸連接的假想線段在側面觀察成為沿著變速箱230的后側面230f和底面230e的大致l字狀。
在上述輸入軸231的右側端部(在圖46的紙面中是左側)固定著輸入帶輪231a,構成為,將來自發(fā)動機207的驅動力經由傳動帶283傳遞。
上述輸入軸231的左側端部(在圖46的紙面中是右側)與固定在變速箱230的左側的橫側面230a上的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203a的液壓泵232的泵軸232a連接以一體轉動,構成為,將發(fā)動機動力作為液壓泵232的驅動力傳遞。
上述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203a的液壓馬達233的馬達軸233a在變速箱230內對于橫跨左右的橫側面230a、230b架設的變速傳動軸234在同軸芯上相對旋轉自如地連接。
該馬達軸233a和變速傳動軸234構成行星齒輪減速裝置203b的輸入軸和輸出軸,安裝著行星齒輪減速裝置203b的太陽齒輪233b,以使其與馬達軸233a一體轉動,安裝著用來支承與該太陽齒輪233b的外周側嚙合的行星齒輪234b的行星齒輪架234a,以使其與變速傳動軸234一體轉動。
并且,自轉自如地支承在行星齒輪架234a上的行星齒輪234b被以繞太陽齒輪233b的外周側公轉的方式安裝,還設有對其外周側嚙合的環(huán)形齒輪231d。該環(huán)形齒輪231d對輸入軸231的傳動齒輪231c和行星齒輪234b的兩者在內外嚙合,以經由設在上述輸入軸231上的傳動齒輪231c傳遞輸入軸231的旋轉。
由上述太陽齒輪233b、行星齒輪架234a、行星齒輪234b及環(huán)形齒輪231d構成行星齒輪減速裝置203b,構成為,對該行星齒輪減速裝置203b輸入馬達軸233a以及輸入軸231的動力,經由行星齒輪架234a對變速傳動軸234輸出變速動力。
上述變速傳動軸234由在外周部上形成有花鍵槽的花鍵軸構成,構成為,將在其軸線方向上滑動移動自如的換檔齒輪234c花鍵嵌合而一體轉動。
該換檔齒輪234c與設在分支傳動軸235上的變速用的各齒輪235a、235b、235c一起,構成用來擇一地與這些各齒輪235a、235b、235c嚙合而進行高低變速操作的齒輪變速裝置203c。
即,換檔齒輪234c一體地形成有中速用齒輪部g1、高速用齒輪部g2、低速用齒輪部g3的三種換檔齒輪部,構成為,對設在分支傳動軸235上的中速齒輪235a、高速齒輪235b及低速齒輪235c分別單獨地嚙合。
上述分支傳動軸235也在變速箱230內橫跨左右的橫側面230a、230b架設。并且,在該分支傳動軸235上,除了上述中速齒輪235a、高速齒輪235b及低速齒輪235c以外,還一體地具備與對前輪202f傳遞動力的差動裝置203d的差動齒輪236嚙合的非操向系統(tǒng)的第1傳動齒輪235d、和與對后輪202r傳遞動力的中繼傳動軸238的傳動齒輪238a嚙合的操向系統(tǒng)的第2傳動齒輪235e(參照圖45及圖46)。
輸入到上述差動齒輪236中的非操向系統(tǒng)的驅動力經由差動裝置203d被向左右的驅動軸220、220(相當于第1輸出軸)傳遞,該左右的驅動軸220、220被向左右的前輪202f的減速箱221內的減速機構221a傳遞。構成為,在該減速箱221內,被由行星齒輪機構構成的減速機構221a減速后的動力被向前車軸202a傳遞,將前輪202f驅動。
上述左右的驅動軸220、220具備在其外周側分別具備多個摩擦板的側制動器220a,構成為,隨著未圖示的側制動踏板的左右單獨的操作操作右或左的側制動器220a。
上述差動裝置203d具備向差動鎖定狀態(tài)和差動鎖定解除狀態(tài)切換自如的差動鎖定機構237,構成為,與駕駛艙215內具備的未圖示的差動鎖定踏板的踏入操作、以及伴隨著再次的踏入的踏入解除操作連動,進行差動鎖定狀態(tài)和差動鎖定解除狀態(tài)的切換操作。
構成為,輸入到上述中繼傳動軸238中的操向系統(tǒng)的驅動力如圖46所示,經由設在該中繼傳動軸238上的錐齒輪238b被向具有相對于中繼傳動軸238的軸線正交的軸線且朝向后方側的后輪驅動軸239(相當于第2輸出軸)的錐齒輪239a傳遞。
并且構成為,經由連接在后輪驅動軸239的軸端上的驅動傳遞軸224,將從上述分支傳動軸235分支的動力中的操向系統(tǒng)的驅動力經由后車軸202b向后輪202r傳遞。
在變速箱230的設有上述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203a的一側的橫側面230a上,在比將上述輸入軸231的軸芯(捋脫滾筒旋轉軸線)p1與驅動軸220的軸芯p2連結的假想線段a靠上方側,還安裝著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比驅動軸220更接近于輸入軸231的一側、用來對各種液壓致動器供給壓力油的齒輪泵225。
驅動力向該齒輪泵225的輸入構成為,從設在上述輸入軸231的中途的分支齒輪231b向設在齒輪泵225的泵驅動軸225a的軸端上的輸入齒輪225b傳遞動力,用輸入軸231的動力驅動而構成。
此外,齒輪泵225如圖45所示那樣構成為,將儲存在變速箱230內的油經過設在變速箱230的底面230e附近的濾網226a、經由連接在該濾網226a上的供油路226吸入。將儲存在該變速箱230內的油儲存直到液面h達到分支傳動軸235及驅動軸220存在的高度位置的程度,以便也能夠作為對于變速箱230內的各齒輪等的潤滑油使用。
并且,齒輪泵225為了驅動用來將作為操向車輪的后輪202r轉向操作的動力轉向裝置260、用來將割取處理裝置217的整體升降操作的割取升降壓力缸227、用來將割取處理裝置217的扒入撥禾輪217b升降操作的撥禾輪升降壓力缸(未圖示)、以及谷物箱205的升降操作用的阻尼壓力缸256而使用,這些動力轉向裝置260、割取升降壓力缸227、撥禾輪升降壓力缸及阻尼壓力缸256構成被齒輪泵225驅動的致動器。
在上述分支傳動軸235的從變速箱230的右橫側面向外部突出的部位上,安裝著具備多個摩擦板和推壓體的停車制動器218。
該停車制動器218雖然沒有圖示,但構成為,通過裝備在駕駛艙215內的停車制動踏板的踏入,推壓體推壓摩擦板,成為阻止分支傳動軸235的轉動的制動狀態(tài),通過停車制動踏板的踏入解除,成為推壓體對摩擦板的推壓被解除的制動解除狀態(tài)。
另外,圖45中所示的附圖標記230g是能夠在懸掛變速箱230時使用的鉤部件,能夠對設在變速箱230的上表面230c上的安裝座230h擰合安裝而構成。通過在上述供料器217a的下部設置對于該鉤部件230g的卡合部(未圖示),還能夠隨著供料器217a的上下升降動作,利用割取升降壓力缸227的操作力,在組裝分解時懸掛支承變速箱230。
〔后輪驅動系統(tǒng)〕
為了對后輪202r傳遞驅動力而連接在上述后輪驅動軸239上的驅動傳遞軸224(相當于驅動傳動工具)如圖36所示,在上下方向上,在比搭載有脫谷裝置204的車體框架201的下緣、即主框架210的縱框架210a的下緣靠上方側,配設在比脫谷裝置204的下表面靠下方側,即比格狀搭載框架211的上緣靠下方側。
此外,在俯視中如圖30所示,沿著脫谷裝置204的右側的橫側緣配設在其稍靠右側方。
由此,當將脫谷裝置204的下表面?zhèn)乳_放而進行維護作業(yè)時,能夠避免該驅動傳遞軸224成為作業(yè)的妨礙。此外,由于驅動傳遞軸224不存在于比車體框架201的下緣靠下方,所以容易避免與其他物體的接觸,在車體框架201的上方側不需要設置空間,所以也不會成為配設到車體框架201上的裝備的妨礙。
從后輪驅動軸239向后車軸202b的動力傳遞構造如以下這樣構成。
即,如圖30及圖46所示,在后輪驅動軸239的延長線上,驅動傳遞軸224經由軸接頭224a被以同芯狀連結。
傳遞給該驅動傳遞軸224的動力經由設在驅動傳遞軸224的后端上的錐齒輪224b、以及在傳動上游側和下游側具有錐齒輪266a、266b的橫朝向傳動軸266被向前后朝向傳動軸267的前端側錐齒輪267a傳遞。
前后朝向傳動軸267轉動自如地支承在車體框架201上,以位于與后輪支承框架222的前后方向軸芯z1同軸芯上,設在其后端側的后端側錐齒輪267b位于后輪支承框架222的內部。
后輪支承框架222形成為截面矩形的箱狀,在內部裝備有后輪傳動軸268。構成為,設在該后輪傳動軸268的中間部的輸入用錐齒輪268a與前后朝向傳動軸267的后端側錐齒輪267b嚙合,設在后輪傳動軸268的左右兩端上的輸出齒輪268b、268b與經由萬向接頭269b對左右的各后車軸202b連結的連動軸269的傳動齒輪269a嚙合,對后輪202r傳遞驅動力。
〔后輪操作機構〕
用來將構成操向車輪的后輪202r繞上下擺動軸芯y1朝向變更自如地操作的后輪操作機構206如圖30及圖46所示那樣構成。
即,在車體框架201的后部,在繞前后方向軸芯z1左右擺動自如地安裝的后輪支承框架222的左右兩端部上,一體地焊接設置有用來將后車軸202b(相當于車軸)繞上下擺動軸芯y1轉動操作自如地樞軸支承的樞軸支承筒部222a。
以上下擺動軸芯y1為擺動中心被操向操作的左右的后輪202r中,在直行行進時處于朝向前方內方側的狀態(tài)的轉向搖臂262經由拉桿261連結在全液壓式的動力轉向裝置260上。
該動力轉向裝置260構成為,將由檢測轉向盤215a的操向操作量的轉向操作量檢測器(未圖示)檢測到的檢測信息向由微型計算機構成的控制裝置(未圖示)輸入,基于在該控制裝置的非易失性存儲器中預先作為程序存儲的操向操作機構(未圖示)的指令使動力轉向裝置260的活塞桿260b伸縮動作,變更操舵方向。
動力轉向裝置260的壓力缸260a固定支承在繞前后方向軸芯z1左右擺動的后輪支承框架222上,構成為,與后輪支承框架222一起繞前后方向軸芯z1左右擺動。
〔行進系統(tǒng)的傳動形態(tài)〕
從發(fā)動機207到行進裝置202的動力傳遞系統(tǒng)如圖46所示那樣構成。
來自發(fā)動機207的輸出經由傳動帶283及輸入帶輪231a被輸入給變速器203的輸入軸231。
傳遞到輸入軸231的動力經由與該輸入軸231以同心狀相連并以一體轉動的方式連結的泵軸232a被向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203a的液壓泵232傳遞。此外,該動力經由設在輸入軸231上的分支齒輪231b被向齒輪泵225、和經由傳動齒輪231c被向行星齒輪減速裝置203b的環(huán)形齒輪231d分支傳動。
傳遞給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203a的動力被變速操作而被從液壓馬達233的馬達軸233a輸出,向行星齒輪減速裝置203b的太陽齒輪233b輸入。因而,對于行星齒輪減速裝置203b的行星齒輪架234a,傳遞從上述液壓馬達233側和輸入軸231側的兩者輸入的動力的合成力,該合成力作為變速后的動力經由行星齒輪架234a被向變速傳動軸234傳遞。
上述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203a和行星齒輪減速裝置203b構成行進驅動系統(tǒng)的主變速裝置,該主變速裝置構成為,通過裝備在駕駛艙215內的主變速杠桿(圖外)的前后擺動操作,能夠無級地進行從前進側最高速位置到后退側位置的變速操作。
構成為,傳遞給變速傳動軸234的動力經由換檔齒輪234c及分支傳動軸235的各變速齒輪(中速齒輪235a、高速齒輪235b及低速齒輪235c)被向分支傳動軸235傳遞變速動力。該換檔齒輪234c的中速用齒輪部g1、高速用齒輪部g2、低速用齒輪部g3的三種換檔齒輪部、和分支傳動軸235的中速齒輪235a、高速齒輪235b及低速齒輪235c構成由設在駕駛艙215內的未圖示的副變速杠桿變速操作的副變速裝置。
上述換檔齒輪234c的中速用齒輪部g1對分支傳動軸235的中速齒輪235a嚙合的位置是副變速裝置的中速輸出狀態(tài),上述換檔齒輪234c的高速用齒輪部g2對分支傳動軸235的高速齒輪235b嚙合的位置是副變速裝置的高速輸出狀態(tài),上述換檔齒輪234c的低速用齒輪部g3對分支傳動軸235的低速齒輪235c嚙合的位置是副變速裝置的低速輸出狀態(tài)。
傳遞給分支傳動軸235的動力被向對第1傳動齒輪235d嚙合的差動齒輪236傳遞,經過差動裝置203d驅動左右的驅動軸220、220,向前車軸202a、202a傳遞驅動力,所述第1傳動齒輪235d與分支傳動軸235一體轉動。
在上述分支傳動軸235上,還以一體轉動的方式設有第2傳動齒輪235e,經由與該第2傳動齒輪235e嚙合的傳動齒輪238a對中繼傳動軸238分支傳動驅動力,經由裝備在該中繼傳動軸238上的錐齒輪238b、以及與該錐齒輪238b嚙合的錐齒輪239a,對后輪驅動軸239分支傳動上述分支傳動軸235的動力。
被傳動給上述后輪驅動軸239的動力經由驅動傳遞軸224、橫朝向傳動軸266、前后朝向傳動軸267、后輪傳動軸268、連動軸269被向后車軸202b、202b傳遞,將后輪202r驅動。
〔作業(yè)系統(tǒng)的傳動形態(tài)〕
接著,說明對于脫谷裝置204、谷物箱205及割取處理裝置217等作業(yè)系統(tǒng)的動力傳遞路徑。
如圖47所示,發(fā)動機207的輸出軸207a的動力被作業(yè)輸入用傳動機構279向兼作為風車245中的副風車245a的驅動軸的輸入旋轉軸301傳遞。
作業(yè)輸入用傳動機構279具備設在發(fā)動機207的輸出軸207a上的驅動帶輪279a、設在副風車245a的輸入旋轉軸301上的從動帶輪279b、和卷繞在驅動帶輪279a及從動帶輪279b上的動力傳遞用的帶279c,構成為,將發(fā)動機207的輸出軸207a的動力直接向副風車245a的輸入旋轉軸301傳遞。
構成為,將副風車245a的輸入旋轉軸301的動力向作為第一傳動機構的第1帶式傳動機構300和作為第二傳動機構的第2帶式傳動機構285分支傳動,所述第1帶式傳動機構300對脫谷裝置204的分選室204b內的各裝置及向谷物箱205送入谷粒的揚送裝置310傳遞驅動力,所述第2帶式傳動機構285對脫谷裝置204的捋脫滾筒240及割取處理裝置217傳遞驅動力。
即構成為,發(fā)動機207的輸出軸207a的動力在被作業(yè)輸入用傳動機構279傳遞給副風車245a的輸入旋轉軸301后,被第1帶式傳動機構300對風車245中的主風車245b等脫谷裝置204的分選室204b內的各裝置及向谷物箱205送入谷粒的揚送裝置310傳遞驅動力,被第2帶式傳動機構285對脫谷裝置204的捋脫滾筒240及割取處理裝置217傳遞驅動力。
在該實施方式中,第1帶式傳動機構300及第2帶式傳動機構285在脫谷裝置204的左右方向上配置在與配置發(fā)動機207的脫谷裝置204的右側相反側即左側,第1帶式傳動機構300在脫谷裝置204的分選室204b的左橫側方比上述輸入旋轉軸301朝向后方側配設。
第2帶式傳動機構285在脫谷裝置204的左橫側方比上述輸入旋轉軸301朝向上方的前方側配設(參照圖32及圖47)。
在第1帶式傳動機構300中,構成為,從輸入旋轉軸301的第1驅動帶輪301a經由傳動帶302、303、304、305對主風車245b、一號螺桿247a、二號螺桿248a、擺動分選機構246、排稈處理裝置216等傳遞動力,并且也對二號送還裝置249及揚送裝置310傳遞驅動力。
在第2帶式傳動機構285中,通過從輸入旋轉軸301的第2驅動帶輪301b經由傳動帶306、308、以及從上述第1驅動帶輪301a經由傳動帶307傳遞的動力,傳遞對于割取處理裝置217的驅動力。
此外,經由傳動帶306傳遞的動力經由傳動軸286也對捋脫滾筒240的捋脫滾筒輸入軸240a傳遞驅動力。此外構成為,經由捋脫滾筒輸入軸240a具備的輸入用錐齒輪240b從別的傳動軸287向傳動帶308傳遞動力,將該傳動帶308的旋轉作為與上述傳動帶307相反旋轉的動力傳遞,使用未圖示的離合器裝置,能夠對供料器217a有選擇地供給正反的旋轉動力。
[第3實施方式的其他實施方式]
(1)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行進裝置202,表示了將前輪202f用非操向車輪構成、將后輪202r用操向車輪構成的結構,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將前輪202f作為操向車輪,將后輪202r作為非操向車輪。此外,也可以將前輪202f及后輪202r都用操向車輪構成。
其他結構只要采用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就可以。
(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行進裝置202,表示了以將前輪202f和后輪202r都驅動的方式構成的構造,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將前輪202f作為由非操向車輪構成的驅動輪,將后輪202r用不被驅動的操向車輪構成,或者也可以將前輪202f作為不被驅動的操向車輪,將后輪202r作為由非操向車輪構成的驅動輪。
此外,也可以將前輪202f及后輪202r都用操向車輪構成,將前輪202f或后輪202r的任一方用驅動輪構成。
其他結構只要采用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就可以。
(3)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表示了將前行進部用由非操向車輪構成的前輪202f構成、將后行進部用由操向車輪構成的后輪202r構成的結構,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將前行進部用半履帶式的履帶行進裝置構成,將后行進部用由操向車輪構成的后輪202r構成。相反,也可以將前行進部用由操向車輪構成的前輪202f構成,將后行進部用半履帶式的履帶行進裝置構成。
在此情況下,也可以驅動半履帶式的履帶行進裝置,由操向車輪構成的后輪202r或前輪202f是非驅動的輪,也可以是將半履帶式的履帶行進裝置和由操向車輪構成的后輪202r或前輪202f一起驅動的結構。
其他結構只要采用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就可以。
(4)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配設在脫谷裝置204的上方的谷物箱205用橫跨發(fā)動機207的上方位置和脫谷裝置204的上方位置的一連串的結構構成,并且使谷物箱205的底板252中的與發(fā)動機207的上方位置對應的右側底部252a比與脫谷裝置204的頂板204b的上側對應的左側底部252b低地取位,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右側底部252a和左側底部252b由作為相同程度的高度的底板252構成。
其他結構只要采用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就可以。
(5)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表示了將配設在脫谷裝置204的上方的谷物箱205向脫谷裝置204的左右兩側懸伸的構造,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做成使其從脫谷裝置204的上方位置朝向發(fā)動機207的上方位置側懸伸、或僅設在脫谷裝置204的上方位置、或僅設在發(fā)動機207的上方位置、或者使其從脫谷裝置204的上方位置向與發(fā)動機207的上方位置相反側懸伸而設置的構造。此外,脫谷裝置204也可以設置為,使其捋脫滾筒旋轉軸線p1與機體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線c一致或大致一致。
其他結構只要采用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就可以。
(6)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表示了下述構造:將配設在脫谷裝置204的上方的谷物箱205繞設在左右方向的一端側的橫軸芯z4通過阻尼壓力缸256可傾動地構成,并且在與設置上述橫軸芯z4的一側相反側設置可開閉的谷粒排出口253a,能夠以其傾動姿勢將谷粒排出而構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不在谷物箱205上設置可開閉的谷粒排出口253a,而設置未圖示的排出用螺旋推運器等而將谷粒排出。
如果這樣構成,則也能夠不設置谷物箱205的傾動用的阻尼壓力缸256而排出,但通過設置阻尼壓力缸256,能夠進行傾動以使谷物箱205的底部從脫谷裝置204的上表面?zhèn)入x開,容易進行對于脫谷裝置的上部的維護。
其他結構只要采用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就可以。
(7)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用來支承谷物箱205的支承腳部212設在與脫谷裝置204偏倚的一側相反側的格狀搭載框架211的上側,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也設在與脫谷裝置204偏倚的一側相同側的格狀搭載框架211的上側,構成為,能夠在谷物箱205的左右兩側寬度較寬地支承。
其他結構只要采用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就可以。
(8)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表示了發(fā)動機207的上端被配設為位于比前輪202f的外周緣的上端稍低的位置或位于相同程度的高度的結構,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是,以下述狀態(tài)配設:發(fā)動機207的主要部分以與前輪202f的外周緣的上端相同程度取位,其輔助設備類及發(fā)動機207的很小一部分位于比前輪202f的上端靠上方側。
此外,發(fā)動機207的下表面也并不限定于配設在與前車軸202a大致相同的高度,例如也可以配設為,使發(fā)動機207的下表面比前車軸202a低地取位、或者發(fā)動機207的曲柄軸比前車軸202a低地取位。
(9)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表示了將配設在脫谷裝置204的橫側方的發(fā)動機207在側面觀察配設在前輪202f與后輪202r之間且在前后方向觀察配設在與前輪202f重疊的位置上的結構,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如以下這樣配設。
例如也可以配設為,使發(fā)動機207在左右方向上位于脫谷裝置204的橫側壁204a與前輪202f的朝向機體中央側的內端面之間,使發(fā)動機207的前端在比前輪202f的后端靠前側位于與前車軸202a相同程度的前后方向部位、或者位于比其靠后方側。
此外,脫谷裝置204與發(fā)動機207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關系并不限定于兩者位于大致相同的前后方向部位,也可以構成為,發(fā)動機207的前端比脫谷裝置204的前壁204c向后方側離開而取位。
(10)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例示了脫谷裝置204的下表面?zhèn)鹊恼w被開放的構造,表示了通過將后輪驅動軸239的驅動傳遞軸224配備在從脫谷裝置204的下表面偏離的位置上、容易進行脫谷裝置204的下表面?zhèn)鹊拈_放狀態(tài)下的維護而構成的構造,但并不限定于這樣的構造。例如在不是脫谷裝置204的下表面?zhèn)鹊恼w、而是下表面?zhèn)鹊囊徊糠直徊糠值亻_放的構造中,也可以配設為,驅動傳遞軸224存在于從其下表面?zhèn)鹊拈_放的區(qū)域偏離的位置。
其他結構只要采用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就可以。
(11)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表示了作為驅動傳遞工具而使用驅動傳遞軸224的結構,但作為驅動傳遞工具,并不限定于進行通過軸的傳動的結構,也可以是傳動鏈或傳動帶。
其他結構只要采用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就可以。
(1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表示了以能夠將外裝罩209繞沿著前后方向的擺動支點z2、z3擺動開閉的方式構成的構造,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構成為,雖沒有圖示但在自行進機體的前方側或后方側設置沿著上下方向的擺動支點,能夠繞沿著其上下方向的擺動支點擺動開閉。
其他結構只要采用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就可以。
(13)圖48~圖50表示作為谷物箱205而采用裝備有谷粒運出用螺旋推運器320的構造的普通型聯合收割機的其他實施方式,所述谷粒運出用螺旋推運器320將儲存在箱主體251的內部的谷粒向外部運出。
該谷物箱205是與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表示的箱主體251同樣的形狀,但不具備與圖42~圖44所示那樣的、作為谷物箱205的擺動中心的橫軸芯z4存在的一側即右端部的谷粒排出口253a及開閉板253b、以及蓋板257對應的構造。即,谷物箱主體251的右端部由與前后兩側的端部及左端部同樣的單純的平板狀的縱板253構成,不是形成隨著擺動能夠將谷粒排出的開口的構造。
谷粒運出用螺旋推運器320在箱主體251上的比底板252中的左側的底部252a低一級而形成的右側的底部252b的右端部附近,具備底排出螺桿321,所述底排出螺桿321以螺桿軸芯與作為谷物箱205的擺動中心的橫軸芯z4一致的狀態(tài)被旋轉自如地支承。
在底排出螺桿321的出口側,連接著將排出谷粒揚起輸送的縱螺桿322,在該縱螺桿322的上端側,連接著將被抬起的谷粒在水平方向上輸送而向外部運出的橫螺桿323,由這些底排出螺桿321、縱螺桿322及橫螺桿323構成上述谷粒運出用螺旋推運器320。
谷粒運出用螺旋推運器320的縱螺桿322如圖50所示,具備:下部筒部分322a,被在立設于脫谷裝置204的右側方部位上的支承腳部212的右上端部上裝備的前后一對樞軸支承部255中的機體前方側的樞軸支承部255一體地支承;和上部筒部分322b,連接在該下部筒部分322a的上側。
并且構成為,形成在上部筒部分322b的下部外周上的外周齒輪322c嚙合在回轉用的電動馬達324的驅動齒輪324a上,通過電動馬達324的驅動力,上部筒部分322b能夠相對于下部筒部分322a繞上下方向軸芯y3相對轉動。
因而,一體地連接在縱螺桿322的上部筒部分322b的上端側的橫螺桿323構成為,通過上述電動馬達324的驅動力,與繞上下方向軸芯y3轉動的上部筒部分322b一起繞上下方向軸芯y3回轉動作。
通過該回轉動作,橫螺桿323能夠從如圖49中用實線表示那樣沿著箱主體251的右端部的縱板253的存放位置,如在該圖中用假想線表示那樣,繞上下方向軸芯y3回轉,選擇向橫外方突出的任意的排出位置。并且構成為,在所選擇的任意的排出位置,能夠從距上下方向軸芯y3較遠側的排出口323a將谷粒排出。
谷粒運出用螺旋推運器320的底排出螺桿321、縱螺桿322及橫螺桿323經由裝備在各自的螺桿軸的軸端上的錐齒輪相互連動連結。
構成為,來自發(fā)動機207的動力對于該谷粒運出用螺旋推運器320的傳遞如圖50所示,經由第3帶式傳動機構325進行,所述第3帶式傳動機構325橫跨設在發(fā)動機207的輸出軸207a上的輸出帶輪207d、和設在谷粒運出用螺旋推運器320的底排出螺桿321的一端部上的輸入帶輪321a卷繞。即,由該第3帶式傳動機構325構成向谷物箱205的動力輸入部。
該第3帶式傳動機構325具備:第1傳動帶275a,兼作為將發(fā)動機207的動力向散熱器270供給的傳動機構275的作用;和螺旋推運器用第1中繼帶輪326a,固定在支承第1中繼帶輪207e的第1中繼軸207b上,所述第1中繼帶輪207e卷繞著該第1傳動帶275a。
并且,上述第1中繼軸207b在發(fā)動機207的后方側裝備在支承腳部212的上部,具有與該第1中繼軸207b平行的軸芯的螺旋推運器用第1傳動軸207g在與第1中繼軸207b大致同高度的支承腳部212的上部設在與發(fā)動機207的前部上方對應的部位,安裝著螺旋推運器用第2中繼帶輪326b以便一體轉動。
在與上述螺旋推運器用第1傳動軸207g大致同高度的支承腳部212的上部、與發(fā)動機207的前部上方對應的部位上,在前端側具備一體轉動的螺旋推運器用第3中繼帶輪326c而設有螺旋推運器用第2傳動軸207h,所述螺旋推運器用第2傳動軸207h具有與螺旋推運器用第1傳動軸207g的軸芯正交且與底排出螺桿321的橫軸芯z4平行的軸芯。
上述螺旋推運器用第1傳動軸207g和螺旋推運器用第2傳動軸207h被設在支承腳部212的上部的共同的中繼盒327支承,構成為,使設在與上述螺旋推運器用第2中繼帶輪326b或螺旋推運器用第3中繼帶輪326c存在的一側相反側的錐齒輪(未圖示)彼此嚙合,進行動力傳遞。
橫跨如上述那樣配設的發(fā)動機207的輸出帶輪207d和螺旋推運器用第1中繼帶輪326a,卷繞兼具備作為螺旋推運器用第1傳動帶的作用的散熱器270驅動用的第1傳動帶275a,橫跨螺旋推運器用第1中繼帶輪326a和螺旋推運器用第2中繼帶輪326b,在前后方向上卷繞螺旋推運器用第2傳動帶325a,橫跨螺旋推運器用第3中繼帶輪326c和底排出螺桿321的輸入帶輪321a,在上下方向上卷繞螺旋推運器用第3傳動帶325b。
即,由第1傳動帶275a、螺旋推運器用第2傳動帶325a和螺旋推運器用第3傳動帶325b,構成對谷粒運出用螺旋推運器320傳遞發(fā)動機動力的第3帶式傳動機構325。
上述螺旋推運器用第2傳動帶325a具備由裝備在擺動操作自如的張緊臂328上的張緊帶輪328a構成的帶張緊離合器,構成為,將上述張緊帶輪328a切換操作為壓接在螺旋推運器用第2傳動帶325a上的傳動用的緊張狀態(tài)和將該壓接解除而將傳動停止的松弛狀態(tài),能夠切換對于底排出螺桿321的驅動及驅動停止。
構成為,通過未圖示的傳感器,檢測被上述電動馬達324回轉驅動的縱螺桿322的上部筒部分322b和在其上端側上一體連接的橫螺桿323的繞上下方向軸芯y3的轉動位置、以及箱主體251的繞橫軸芯z4的傾動姿勢,將該檢測信號向未圖示的控制裝置輸入,控制上述電動馬達324及阻尼壓力缸256的動作。
即,構成為,如圖49的假想線所示,阻尼壓力缸256的伸長動作被限制,以使得僅在是橫螺桿323移動到從箱主體251的繞橫軸芯z4的擺動軌跡在俯視中偏離的位置的狀態(tài)時,能夠進行箱主體251的繞橫軸芯z4的擺動動作;控制電動馬達324的動作,以使得只要箱主體251是傾斜的姿勢,就限制橫螺桿323進入到箱主體251的擺動軌跡的范圍內。
其他結構只要采用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就可以。
(14)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例示了作為將從發(fā)動機207的輸出軸207a經由作業(yè)輸入用傳動機構279傳遞的動力從脫谷裝置204的發(fā)動機207存在的一側向脫谷裝置204的另一側傳遞的輸入旋轉軸301而使用副風車245a的驅動軸的構造,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以下這樣構成。
即,如圖51所示,采用下述構造:作為風車245不使用副風車245a而僅使用主風車245b,在該主風車245b的上部形成有朝向分選室204b的上部側的風路245c。
在該構造中,通過在比上述主風車245b的上部的風路245c靠上方側將脫谷裝置204橫截的中間軸,構成從脫谷裝置204的發(fā)動機207存在的一側向脫谷裝置204的另一側傳遞的輸入旋轉軸301。
構成為,從作業(yè)輸入用傳動機構279,對該中間軸的從脫谷裝置204向發(fā)動機207存在的一側突出的軸部分傳遞動力,從向脫谷裝置204的另一側突出的軸部分對上述第1帶式傳動機構300及第2帶式傳動機構285傳遞動力。
其他結構只要采用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就可以。
(15)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表示了將配設到脫谷裝置204的前方的變速器203配設在與供料器217a在俯視中部分地重疊的位置的構造,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將配設到脫谷裝置204的前方處的變速器203配設在與供料器217a在俯視中不重疊的位置。
其他結構只要采用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就可以。
(16)作為聯合收割機,并不限于收獲稻、麥、玉米等谷粒,也能夠應用到收獲大豆等豆類或油菜籽等花卉類的設備中。
產業(yè)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fā)明能夠應用到聯合收割機或玉米收獲機等、在行進車體上具備將作物割取并向后方輸送的割取輸送部的割取收獲機中。
附圖標記說明
1前輪
2后輪
3行進車體
4割取輸送部
5割取升降用致動器
7搭乘駕駛部
8脫谷部
9谷粒箱
10發(fā)動機
17r、17l前后朝向框架體
18a~18f橫朝向框架體
23后車軸箱
26輔助框架體
27箱支承框架體
cl中央部
f車體框架
fh伸出框架部
l1、l2、l3間隔
p1支點
q凹入部
x1軸芯
101車體框架
102行進裝置
102f前輪(非操向車輪)
102r后輪(操向車輪)
102a前車軸(車軸)
102b后車軸(車軸)
103駕駛艙
104脫谷裝置
104b頂板
105谷物箱
108發(fā)動機
109變速箱
112支承腳部
150a底部
150b底部
170供料器
p1捋脫滾筒旋轉軸線
201車體框架
202行進裝置
202f前輪(前行進部)
202r后輪(后行進部)
203變速器
204脫谷裝置
204a捋脫室
204a橫側壁
204b頂板
205谷物箱
207發(fā)動機
208燃料箱
209外裝罩
212支承腳部
214a支承腕
249二號送還裝置
270散熱器
280a橫側面
y2擺動軸芯
z2、z3擺動支點
z4橫軸芯
z5擺動軸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