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蠶業(yè)生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針對家蠶雙交原種微粒子病胚種垂直傳播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術:
家蠶微粒子病是家蠶微孢子蟲(nosemabombycis)等病原性微孢子蟲感染家蠶而發(fā)生的一種傳染性家蠶疫病。該病既可經桑葉食下感染,也可經胚種傳染而使蠶種帶毒,因此該病一直倍受業(yè)界重視,是蠶種檢疫的唯一對象。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蠶桑發(fā)展迅猛,而蠶種生產設施落后和技術管理粗放導致家蠶微粒子病在全國范圍內大流行。近幾年,隨著養(yǎng)蠶區(qū)域、制種環(huán)境以及經營模式的改變,家蠶微粒子病又有死灰復燃的跡象,給蠶桑業(yè)帶來重大經濟損失。
當前,國內蠶業(yè)生產上推廣應用的家蠶品種都是四元雜交種,又稱普通種。它是利用雜種優(yōu)勢,四個家蠶品種通過采取(a×b)×(c×d)的交配方式育成的雜交品種。兩個品種先進行二元雜交產生雙交原種,然后兩種雙交原種再雜交產生四元雜交種。因此,繁殖雙交原種是家蠶原種場的主要任務。
防治雙交原種胚種傳染是蠶種生產安全的重要保障。但是,家蠶微粒子病還缺少特異的治療方法,當前主要是通過在顯微鏡下對產卵母蛾檢驗微孢子蟲,根據鏡檢結果剔除有毒蠶種,從而防治家蠶微粒子病的胚種傳染。然而,該方法與檢毒人員的經驗和技術水平有關,容易造成誤判和漏判。因此,尋找防治家蠶微粒子病胚種傳染的新方法一直是蠶業(yè)科學研究的重點方向。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家蠶雙交原種胚種傳染的防治方法尚不完善這一現狀,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針對雙交原種微粒子病胚種傳染的防治方法,該方法通過對雙交原種進行處理,實現滅活雙交原種中家蠶微孢子蟲的目的。本發(fā)明的操作簡單,切實可行,彌補了鏡檢法可能出現的漏判情況,是鏡檢法的有益補充,處理后的蠶種基本實現無毒。
本發(fā)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針對家蠶雙交原種微粒子病胚種傳染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蠶卵未經冷藏處理的:家蠶產卵后將蠶卵于20~30℃下靜置15~24h,待蠶卵的胚胎發(fā)育到胚帶形成期再做下一步處理;然后將蠶卵在47~48℃的水中浸漬6~10min,浸漬時應保證蠶卵與溶液均勻、充分接觸;將蠶卵取出后用清水洗脫至無味,然后干燥;
蠶卵經過冷藏處理的:蠶卵從冷庫中取出,在10-20℃下靜置幾個小時作為緩沖,然后放入47~50℃的水中浸漬處理6~10min,浸漬時應保證蠶卵與溶液均勻、充分接觸;將蠶卵取出后用清水洗脫至無味,然后干燥;
所述蠶卵為雙交原種;
所述的幾個小時優(yōu)選1-3小時。
所述的水,優(yōu)選含有酸或過氧化氫;
所述的酸是鹽酸、硫酸、硝酸或醋酸等;
所述含有鹽酸的水,其密度為1.075-1.092g/cm3。
本發(fā)明方法靠的是水溫殺滅微孢子蟲,但對于家蠶雙交原種,水溫和浸漬時間需要摸索和選擇。水溫低了不足以殺滅微孢子蟲,水溫過高則對蠶卵的孵化率有影響;浸漬時間亦是如此,時間短不足以殺滅微孢子蟲,浸漬久了又對蠶卵的孵化率有影響。本發(fā)明對這兩個特征的確定付出了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得到了合適的范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時,本發(fā)明用稀酸溶液浸漬,有利于解除蠶卵滯育,提高孵化率。
本發(fā)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優(yōu)點及效果:
1、本發(fā)明對雙交原種家蠶微粒子病胚種垂直傳播的相對防治效果達90~97%。
2、本發(fā)明的方法蠶卵孵化率可達92%以上,對家蠶生長發(fā)育無不良影響。
附圖說明
圖1是浸漬溫度對未經冷藏處理的雙交原種孵化率的影響。
圖2是浸漬溫度對經冷藏處理的雙交原種孵化率的影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一種針對家蠶雙交原種微粒子病胚種傳染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兩廣二號”雙交原種,產卵后將蠶卵于25℃下保護20h,然后放入47℃、密度為1.075g/cm3的鹽酸溶液中浸漬處理10min,然后取出洗脫、干燥,催青、孵化。實用孵化率達94%,3齡蠶顯微鏡檢驗,與未處理對照相比,相對防治效果達95%。
相對防治效果的計算公式如下:
相對防治效果(%)=(100-處理組發(fā)病率/對照組發(fā)病率)×100
實施例2
一種針對家蠶雙交原種微粒子病胚種傳染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兩廣二號”雙交原種,產卵后將蠶卵于25℃下保護20h,然后放入48℃、密度為1.075g/cm3的鹽酸溶液中浸漬處理6min,然后取出洗脫、干燥,催青、孵化。實用孵化率達93%,3齡蠶顯微鏡檢驗,與未處理對照相比,相對防治效果達96%。
實施例3
一種針對家蠶雙交原種微粒子病胚種傳染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兩廣二號”雙交原種,產卵后將蠶卵于25℃下保護20h,然后放入47.5℃、密度為1.075g/cm3的鹽酸溶液中浸漬處理8min,然后取出洗脫、干燥,催青、孵化。實用孵化率達94%,3齡蠶顯微鏡檢驗,與未處理對照相比,相對防治效果達97%。
實施例4
在其他操作相同的情況下,對雙交原種9芙、7湘的蠶卵做不同浸漬溫度溶液的實驗,考察浸漬溫度對未冷藏雙交原種蠶卵孵化率的影響,結果見圖1。可以看出,液溫超過48℃,蠶卵孵化率顯著下降,因此浸漬溶液的溫度上限選擇48℃。
實施例5
一種針對家蠶雙交原種微粒子病胚種傳染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兩廣二號”雙交原種,冷藏保存,將蠶卵從冷庫取出在中間溫度(15℃)下保護2h,然后放入47℃、比重為1.092g/cm3的鹽酸溶液中浸漬處理10min,然后取出洗脫、干燥,催青、孵化。實用孵化率達94%,3齡蠶顯微鏡檢驗,與未處理對照相比,相對防治效果達92%。
實施例6
一種針對家蠶雙交原種微粒子病胚種傳染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兩廣二號”雙交原種,冷藏保存,將蠶卵從冷庫取出在中間溫度(15℃)保護2h,然后放入50℃、比重為1.092g/cm3的鹽酸溶液中浸漬處理6min,然后取出洗脫、干燥,催青、孵化。實用孵化率達93%,3齡蠶顯微鏡檢驗,與未處理對照相比,相對防治效果達93%。
實施例7
一種針對家蠶雙交原種微粒子病胚種傳染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兩廣二號”雙交原種,冷藏保存,將蠶卵從冷庫取出在中間溫度(15℃)保護2h,然后放入48℃、比重為1.092g/cm3的鹽酸溶液中浸漬處理8min,然后取出洗脫、干燥,催青、孵化。實用孵化率達94%,3齡蠶顯微鏡檢驗,與未處理對照相比,相對防治效果達95%。
實施例8
在其他操作相同的情況下,對雙交原種9芙、7湘的蠶卵做不同浸漬溫度溶液的實驗,考察浸漬溫度對冷藏雙交原種蠶卵孵化率的影響,結果見圖2??梢钥闯?,液溫超過50℃,蠶卵孵化率顯著下降,因此浸漬溶液的溫度上限選擇50℃。
上述實施例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