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桑蠶上蔟的用具,特別涉及一種橫格組合式雙面蠶蔟。
背景技術:
桑蠶結繭用的用具稱蠶蔟。目前,應用在桑蠶結繭的蠶簇主要有竹花簇、方格簇、旋轉方格簇、塑料網(wǎng)簇等。
1、竹花簇:因其上簇快,結繭快,結繭量大而成為傳統(tǒng)使用的蠶簇,不但應用的時間久遠且范圍很廣,但其缺點是蠶繭亂絲多、蠶繭污染大、雙宮繭多、要人工倒簇多次,摘繭難度大,編織蠶簇成本高,目前這種蠶簇逐漸退出市場。
2、方格簇:方格簇是為了提高蠶繭質量而產(chǎn)生的,其能克服竹花簇的蠶繭亂絲多、蠶繭污染大、雙宮繭多的缺點,并且摘繭比竹花簇快很多,但卻出現(xiàn)新的缺點,即是上簇慢、結繭慢,要比竹花簇慢2~3個小時,人工倒簇次數(shù)比竹花簇更多,操作時間要求更緊迫,入孔率低。從生物學角度來看,應屬蠶蟲被迫上簇結繭,如果自動上簇則入孔率更低,且無法篩選遲熟蠶,但從商業(yè)角度看因其能提高繭質,故比竹花簇更適合推廣使用。
3、旋轉方格簇:旋轉方格簇主要是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格簇多次人工倒簇問題,且能大大提高入孔率而深受蠶農歡迎,但其仍然存在的缺點是上簇慢、結繭慢,要比竹花簇慢2~3個小時。從生物學角度看亦屬蠶蟲被迫上簇結繭,但從商業(yè)角度看其比方格簇更進一步,更受蠶農歡迎。
4、塑料網(wǎng)簇:因近年來人工成本不斷上升,省工省力簡單易操作的蠶簇更受蠶農的歡迎,塑料網(wǎng)簇的最大優(yōu)點正是上簇省人工,摘繭省人工,是目前幾種蠶簇最省人工的一種,結繭速度快,比方格蠶簇要快2~3個小時、但其最大的缺點是蠶繭亂絲多、蠶繭比竹花簇污染更大、雙宮繭比竹花簇更多,繭價低于其他蠶簇。
因此,為了解決傳統(tǒng)蠶蔟桑蠶上蔟難、要多次翻倒蔟的麻煩,繭質差、采繭慢等問題,提高桑蠶養(yǎng)殖業(yè)的勞動生產(chǎn)率,現(xiàn)設計出一種無需翻倒蔟且摘繭快,繭質又好,結構簡單成本又低的蠶蔟。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橫格組合式雙面蠶蔟,該結構具有桑蠶自動上蔟、不用倒蔟、結繭率高、摘繭快捷的特點。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橫格組合式雙面蠶蔟,每片所述的蠶蔟架體是由左側邊、右側邊、上橫邊和下橫邊構成的方框,其中,在每片所述的蠶蔟架體中間設有支撐柱,所述的上橫邊和下橫邊之間間隔分布有多條板片,所述的橫格蠶蔟其中一個板片與另外一個的板片錯位分布,兩個橫格蠶蔟相鄰兩條板片內側成品字型相對,形成一個內三面的閉合空間。
優(yōu)選的,所述的左側邊、右側邊、上橫邊、下橫邊和支撐柱的規(guī)格為長25m×寬10mm×高800mm,所述的板片規(guī)格為25mm×5mm×800mm。
優(yōu)選的,所述的蠶蔟架體上多條板片均勻設置,相鄰兩片所述板片的間距為25~30mm,
與現(xiàn)有蠶蔟相比,本發(fā)明具有的有益效果為:
1.自動上蔟,本發(fā)明的橫格組合式雙面蠶蔟在使用時,只要把適量的蠶集中成行,將本蠶蔟3片按個字型擺放形成一組,每片地面間距250mm,每組間距也是250mm排列成行,放在成熟的蠶蟲上即可實現(xiàn)自動上蔟。大戶也可以利用支架(或升降器吊裝)把每片橫格組合式雙面蠶蔟按間距250mm排列成行放在成熟的蠶蟲上即可實現(xiàn)自動上蔟直至完成上蔟過程。
2.不用翻倒蔟,本發(fā)明的橫格組合式雙面蠶蔟,由于沒有方格蠶蔟的豎直板片,蠶蟲沒有直線向上爬,只能慢慢的往上爬,并無攻頂現(xiàn)象。
3.結繭率高,橫格蠶蔟其中一個板片與另外一個的板片錯位分布,兩個橫格蠶蔟相鄰兩條板片內側成品字型相對,形成一個內三面的閉合空間,同時阻擋了桑蠶繼續(xù)前行,使其爬至閉合空間后就尋找到安全理想的結繭位置,以便快速結繭,故結繭率更高。
4.摘繭快捷,本發(fā)明的橫格組合式雙面蠶蔟比方格蔟摘繭速度快5倍以上,而且無需摘繭器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單片橫格蠶蔟架體的結構示意正面圖1;
圖2是本發(fā)明單片橫格蠶蔟架體的結構示意側面圖2;
圖3是本發(fā)明的橫格組合式雙面蠶蔟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任何限制。
參照圖1至3所示,本發(fā)明的一種橫格組合式雙面蠶蔟,每片所述的蠶蔟架體是由左側邊2、右側邊3、上橫邊4和下橫邊5構成的方框,其中,在每片所述的蠶蔟架體中間設有支撐柱6,所述的上橫邊4和下橫邊5之間間隔分布有多條板片7,所述的橫格蠶蔟其中一個板片7與另外一個的板片7錯位分布,兩個橫格蠶蔟相鄰兩條板片7內側成品字型相對,形成一個內三面的閉合空間。
桑蠶上蔟后,由于每個蠶蔟架體中相鄰兩條板片7間內側與另外一個蠶蔟架體的板片7相對,相對的另外一個蠶蔟架體的板片7阻擋了桑蠶繼續(xù)前行,使其爬至閉合空間后就尋找到安全理想的結繭位置,并快速結繭,使用本發(fā)明橫格組合式雙面蠶蔟時的結繭速度比使用方格蔟的結繭速度快20%以上,并且間距率比方格蔟結繭率高30%以上。由于沒有方格蠶蔟的豎直板片,蠶蟲沒有直線向上爬,只能慢慢的往上爬,并無攻頂現(xiàn)象,不用翻倒蠶蔟,蠶繭質量好。該蠶蔟相較于方格蠶蔟的結構更簡單,加工更方便。摘繭時只需要將兩片蠶蔟架體分離開,就可以沿板片7的方向摘繭,能比方格蔟的摘繭速度快5倍以上,而且無需摘繭器具.還容易清洗消毒,特別節(jié)省人工成本,合適大小規(guī)模的養(yǎng)桑蠶農戶使用。
所述的左側邊2、右側邊3、上橫邊4、下橫邊5和支撐柱6規(guī)格為長25m×寬10mm×高800mm,所述的板片7規(guī)格為25mm×5mm×800mm,將左側邊2、右側邊3、上橫邊4、下橫邊5和支撐柱6設置為這個規(guī)格時蠶蔟更堅固耐用。
所述的蠶蔟架體上多條板片7均勻設置,相鄰兩片所述板片7的間距為25~30mm,這個間距范圍所形成的三面的閉合空間能夠滿足桑蠶結繭的要求。
本發(fā)明的橫格組合式雙面蠶蔟在使用時,只要把適量的蠶集中成行,將本蠶蔟3片按個字型擺放形成一組,每片地面間距250mm,每組地面間距也是250mm排列成行,放在成熟的蠶蟲上即可實現(xiàn)自動上蔟。也可以利用支架(或升降器吊裝)把每片橫格組合式雙面蠶蔟按間距250mm排列成行放在成熟的蠶蟲上即可實現(xiàn)自動上蔟直至完成上蔟過程。摘繭時將兩片蠶蔟架體分離開,就可以沿板片7的方向摘出蠶繭。
實施例1
本發(fā)明的一種橫格組合式雙面蠶蔟,包括兩片橫格蠶蔟按品字型組合成一片橫格組合式雙面蠶蔟,形成一個三面的閉合空間。所述的板片7能有效的擋住桑蠶的排泄物以防止蠶繭被污染。所述的蠶蔟多條板片7均勻設置,相鄰兩片所述板片7的間距為30mm,兩片所述的橫格蠶蔟的板片7按15mm差距錯位排列,這個間距所形成的三面的閉合空間更適合桑蠶結繭的要求。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方案,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范圍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