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節(jié)水灌溉領域,尤其是一種雙打孔三種流量滴頭。
背景技術:
我國是農(nóng)業(yè)大國,農(nóng)業(yè)用水量占社會用水總量的70%以上,農(nóng)田灌溉水量占農(nóng)業(yè)用水量的90% ~95%,但用水效率低,農(nóng)田灌溉水利用率平均為 45%。由于傳統(tǒng)的灌溉方式浪費水資源嚴重,因此國家提倡和大力發(fā)展節(jié)水灌溉技術。滴灌是節(jié)水灌溉技術的一種,通過對作物根部附件進行均勻灌溉以更有效地提高作物對水的吸收率,也是目前有效解決干旱缺水地區(qū)灌溉水源不足問題的節(jié)水灌溉方式之一。滴頭是滴灌系統(tǒng)中最關鍵的組成部件,滴頭的內部結構是影響其水力性能的關鍵因素,現(xiàn)有的滴頭灌溉水利用系數(shù)低,加大了灌水量的消耗,不能根據(jù)作物的需水情況適時適量地控制灌溉用水量,且容易割破滴灌管道,降低了灌溉系統(tǒng)的使用時間,增加了成本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現(xiàn)有技術不足而提供了一種雙打孔三種流量滴頭。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打孔三種流量滴頭,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包括本體正面和本體反面,所述本體正面設置有進水窗一和進水窗二,所述本體正面設置有與所述進水窗一連接的迷宮流道一和與所述進水窗二連接的迷宮流道二,所述本體正面的兩端設置有與所述迷宮流道一連接的出水口一和與所述迷宮流道二連接的出水口二;所述迷宮流道一設置有紊流齒一,所述迷宮流道二設置有紊流齒二;所述紊流齒一的一側設置為凹形狀,所述紊流齒一的另一側設置為凸形圓弧狀;所述紊流齒二的一側為直線形,所述紊流齒二的另一側為凹圓形,所述本體反面設置有識別槽。
更進一步的,所述進水窗一、所述迷宮流道一和所述出水口一組成流量打孔一;所述進水窗二、所述迷宮流道二和所述出水口二組成流量打孔二。
更進一步的,所述流量打孔一和所述流量打孔二各占所述本體正面的一半。
更進一步的,所述進水窗一與所述進水窗二為長方體網(wǎng)格且均勻分布在所述本體正面的底部。
更進一步的,所述進水窗一的數(shù)量等于所述進水窗二的數(shù)量。
更進一步的,所述本體的兩側還設置有防止割破滴灌管道的倒圓角。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灌溉設備可以按照作物的生長需要準確適量地控制灌溉用水量。即不存在水量的蒸發(fā)損失也無深層的滲漏損失,有效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系數(shù),顯著減少灌水量的消耗。
2、通過流量打孔一和流量打孔二實現(xiàn)流量打孔一、流量打孔二和流量打孔一加上流量打孔二的三種灌溉方式,保證流量的可以調節(jié),方便使用,有效降低灌溉系統(tǒng)的投入和灌溉成本。
3、紊流齒一的一側設置為凹形狀,紊流齒一的另一側設置為凸形圓弧狀;所述紊流齒二的一側為直線形,另一側為凹圓形;紊流齒一和紊流齒二構成獨特的迷宮流道,能在短距離內有效的消能,保證滴頭的水流保持在紊流狀態(tài)。
4、本體反面設置有識別槽,方便滴頭在生產(chǎn)線的方便識別,提高工作效率。
5、本體的兩側設置有倒圓角,防止割破滴灌管道,降低維修的成本,提高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雙打孔三種流量滴頭的本體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雙打孔三種流量滴頭的本體反面結構示意圖。
圖3所示為圖1中A方向的放大示意圖。
圖4所示為圖1中B方向的放大示意圖。
圖中:1是本體正面、2是本體反面、3是倒圓角、11是進水窗一、12進水窗二、13是迷宮流道一、14是迷宮流道二、15是出水口一、16是出水口二、21是識別槽、101是打孔一、102是打孔二、131是紊流齒一、132是凹形狀、133是凸形圓弧狀、141是紊流齒二、142是直線型、143是凹圓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部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如圖所示,一種雙打孔三種流量滴頭,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包括本體正面1和本體反面2,所述本體正面1設置有進水窗一11和進水窗二12,所述本體正面1設置有與所述進水窗一11連接的迷宮流道一13和與所述進水窗二12連接的迷宮流道二14,所述本體正面1的兩端設置有與所述迷宮流道一13連接的出水口一15和與所述迷宮流道二14連接的出水口二16;所述迷宮流道一13設置有紊流齒一131,所述迷宮流道二14設置有紊流齒二141;所述紊流齒一131的一側設置為凹形狀132,所述紊流齒一131的另一側設置為凸形圓弧狀133;所述紊流齒二141的一側為直線形142,所示紊流齒二141的另一側為凹圓形143,紊流齒一131和紊流齒二141構成獨特的迷宮流道,能在短距離內有效的消能,保證滴頭的水流保持在紊流狀態(tài)。所述本體反面2設置有識別槽21,方便滴頭在生產(chǎn)線的方便識別,提高工作效率。所述進水窗一11、所述迷宮流道一13和所述出水口一14組成流量打孔一101;所述進水窗二12、所述迷宮流道二14和所述出水口二16組成流量打孔二102;所述流量打孔一101和所述流量打孔二102各占所述本體正面1的一半,通過流量打孔一101和流量打孔二102實現(xiàn)流量打孔一101、流量打孔二102和流量打孔一101加上流量打孔二102的三種灌溉水量調節(jié)方式,保證流量的可以調節(jié),方便使用,有效降低灌溉系統(tǒng)的投入和灌溉成本。
所述進水窗一11與所述進水窗二12為長方體網(wǎng)格且均勻分布在所述本體正面1的底部,所述進水窗一11的數(shù)量等于所述進水窗二12的數(shù)量,提高滴頭的抗堵塞能力,提高了灌水效率,降低成本問題。
所述本體的兩側還設置有倒圓角3,防止割破滴灌管道,降低維修的成本,提高使用壽命。
采用本實用新型,具有灌溉水利用率高。灌溉設備可以按照作物的生長需要準確適量地控制灌溉用水量。即不存在水量的蒸發(fā)損失也無深層的滲漏損失,有效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系數(shù),顯著地減少灌水量的消耗,提高設備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