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拋秧,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拋秧機構及拋秧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1、對于水稻機械化種植,市面上實際只有插秧機和拋秧機兩種方案,現(xiàn)有技術中,這兩種方案都依靠地面行駛的農(nóng)機。對于拋秧機而言,普遍采用有獨立孔位的育苗盤進行種植的方式,育苗盤具有獨立的孔位以實現(xiàn)多個秧苗的分隔,拋秧機對盤內(nèi)相對獨立的各秧苗進行拋秧,此種方式對種植有較高要求,普及度不高。
2、相反的是,目前得到普及的主流水稻種植農(nóng)機為插秧機,農(nóng)戶的育秧方式也主要以毯苗為主,毯苗的特點是秧苗之間根部相互粘連,因此,同樣大小的面積,可以分離出更多秧苗,而缽苗相對數(shù)量整體偏少,對于毯苗,目前僅適于插秧的方式進行種植。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拋秧機構及拋秧系統(tǒng),其能夠實現(xiàn)對毯苗的拋秧作業(yè)。
2、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可以這樣實現(xiàn):
3、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拋秧機構,其包括:
4、負載模塊,所述負載模塊用于設置于無人機;
5、送秧模塊,所述送秧模塊設置于所述負載模塊,所述送秧模塊用于輸送毯苗;以及
6、取秧模塊,所述取秧模塊設置于所述負載模塊,所述取秧模塊用于從所述送秧模塊上的所述毯苗分離下秧苗后拋出。
7、可選地,所述取秧模塊用于從所述送秧模塊上的所述毯苗分離下秧苗后通過離心力和/或彈射力拋出。
8、可選地,所述取秧模塊包括驅動源以及刀頭,所述驅動源與所述刀頭連接,用于驅動所述刀頭對所述送秧模塊上的所述毯苗進行分離,并將分離下的秧苗通過離心力和/或彈射力拋出。
9、可選地,所述刀頭包括安裝部以及設置于所述安裝部上的刀體,所述安裝部與所述驅動源連接,所述刀體上形成有槽口,所述槽口用于在所述刀體分離下所述秧苗后卡住所述秧苗,使所述秧苗跟隨旋轉,并在離心力和/或彈射力作用下被拋出。
10、可選地,所述刀頭包括彈射件和秧針,所述秧針設置于所述彈射件,所述彈射件與所述驅動源連接,用于在所述驅動源的驅動下,將秧苗彈射拋出。
11、可選地,所述彈射件包括殼體、凸輪、連桿組件以及彈簧;所述秧針設置于所述殼體;
12、所述凸輪可轉動地設置于所述殼體,所述連桿組件活動設置于所述殼體,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作用于所述殼體和所述連桿組件;
13、所述凸輪連接于所述驅動源,用于在被驅動旋轉的過程中,抵持所述連桿組件,從而對所述彈簧進行彈性勢能儲備,以及用于在脫離所述連桿組件的情況下,使得所述彈簧釋放彈性勢能,并推動所述連桿組件將秧苗彈射拋出。
14、可選地,所述取秧模塊還包括傳動箱,所述驅動源與所述傳動箱連接,且用于驅動所述傳動箱旋轉,每個所述傳動箱上布置有至少一個所述刀頭。
15、可選地,所述送秧模塊的數(shù)量為多個,多個所述送秧模塊并排分布;所述取秧模塊還包括第一同步軸,所述傳動箱的數(shù)量為多個;所述驅動源與所述第一同步軸連接,多個所述傳動箱間隔固定設置于所述第一同步軸;多個所述傳動箱與多個所述送秧模塊一一對應;
16、其中,所述驅動源用于通過所述第一同步軸驅動多個所述傳動箱同步旋轉,以使所述多個傳動箱上的所述刀頭隨動旋轉,從而對多個所述送秧模塊上毯苗進行拋秧作業(yè)。
17、可選地,所述取秧模塊還包括至少一個支撐組件,所述支撐組件包括支撐桿和軸承,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與所述負載模塊連接,所述支撐桿的另一端與所述軸承固定,所述軸承套裝固定所述第一同步軸。
18、可選地,所述送秧模塊的數(shù)量為多個,所述取秧模塊的數(shù)量為多個且與所述多個送秧模塊一一對應。
19、可選地,所述送秧模塊包括托秧板以及送秧盤,所述托秧板設置于所述負載模塊,所述托秧板設置有開口,所述送秧盤用于輸送毯苗,所述送秧盤的下部位于所述托秧板內(nèi),所述送秧盤相對于所述托秧板可橫向移動;
20、其中,所述取秧模塊用于通過所述開口對所述毯苗進行分離,并將分離下的秧苗拋出。
21、可選地,所述送秧模塊還包括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設置于所述負載模塊,所述驅動裝置用于驅動所述送秧盤相對于所述托秧板橫向移動。
22、可選地,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電機、齒輪以及齒條,所述驅動電機設置于所述負載模塊,所述驅動電機與所述齒輪連接,所述齒條固定設置于所述送秧盤,所述齒條與所述齒輪嚙合;
23、其中,所述驅動電機用于通過所述齒輪和所述齒條驅動所述送秧盤相對于所述托秧板橫向移動。
24、可選地,所述送秧模塊還包括輸送裝置,所述輸送裝置設置于所述送秧盤,所述輸送裝置用于驅動所述毯苗朝向所述托秧板移動。
25、可選地,所述輸送裝置包括輸送電機以及傳送件,所述輸送電機與所述傳送件連接,用于驅動所述傳送件旋轉;所述送秧盤設置有安裝口,所述傳送件位于所述安裝口內(nèi),且通過所述安裝口驅動所述毯苗朝向所述托秧板移動。
26、可選地,所述送秧模塊的數(shù)量為多個,多個所述送秧模塊并排分布;所述輸送裝置還包括第二同步軸,所述傳送件的數(shù)量為多個;所述輸送電機與所述第二同步軸連接,多個所述傳送件間隔固定設置于所述第二同步軸,且,多個所述傳送件對應設置于多個所述送秧模塊的所述送秧盤的所述安裝口;
27、其中,所述輸送電機用于通過所述第二同步軸驅動多個所述傳送件同步旋轉,從而同步驅動位于多個所述送秧模塊的所述送秧盤內(nèi)的毯苗移動。
28、可選地,所述送秧模塊還包括壓苗裝置,所述壓苗裝置設置于所述送秧盤,所述壓苗裝置用于對所述送秧盤內(nèi)的毯苗限位。
29、可選地,所述壓苗裝置包括轉軸和多個壓條,所述轉軸可轉動地橫置于所述送秧盤,所述多個壓條豎向且間隔設置于所述轉軸,所述多個壓條用于對所述送秧盤內(nèi)的毯苗限位。
30、可選地,所述送秧盤在高度方向上的多個位置均通過所述負載模塊獲得支撐。
31、可選地,所述拋秧機構還包括支撐模塊,所述支撐模塊包括第一支架以及圓軌;
32、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與所述負載模塊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支撐所述送秧盤的上部;所述圓軌設置于所述負載模塊,所述送秧盤的中部可橫向移動地設置于所述圓軌;所述送秧盤的下部支撐于所述托秧板。
33、可選地,所述支撐模塊還包括u型槽件以及第一限位輪,所述u型槽件設置于所述送秧盤的上部,且開口朝下,第一限位輪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限位輪滾動限位于所述u型槽件內(nèi)。
34、可選地,所述支撐模塊還包括第二限位輪;所述第二限位輪設置于所述送秧盤的下部,所述第二限位輪滾動抵靠于所述托秧板。
35、可選地,所述負載模塊包括負載框以及設置于所述負載框的至少一個腳架,所述送秧模塊以及所述取秧模塊均集成于所述腳架上,所述負載框用于設置于所述無人機的下部。
36、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拋秧系統(tǒng),其包括無人機以及至少一套上述的拋秧機構,所述拋秧機構的所述負載模塊搭載于所述無人機。
37、可選地,所述負載模塊可拆卸地搭載于所述無人機的下部。
38、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拋秧機構及拋秧系統(tǒng)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39、該拋秧機構包括負載模塊、送秧模塊以及取秧模塊。負載模塊用于設置于無人機。送秧模塊設置于負載模塊,送秧模塊用于輸送毯苗。取秧模塊設置于負載模塊,取秧模塊用于從送秧模塊上的毯苗分離下秧苗后拋出。這樣,無人機可以搭載拋秧機構進行拋秧作業(yè),通過送秧模塊對毯苗實現(xiàn)輸送,并由取秧模塊對毯苗進行分離后將秧苗拋出,實現(xiàn)毯苗的飛行拋秧作業(yè)。
40、該拋秧系統(tǒng)包括該拋秧機構,其具有該拋秧機構的全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