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農作物種植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草莓和菌菇共生栽培裝置。
背景技術:
1、近年來,棚室內種植結構不斷轉變、優(yōu)化,地面種植栽培逐漸發(fā)展為立體栽培,立體栽培在空間上具有明顯優(yōu)勢,不僅可以有效利用空間,還可以解決土壤重茬問題,還能提高種植面積,提高經濟效益。目前比較典型的立體栽培就是草莓和菌菇的共生栽培,為充分利用草莓架下空間,結合農作物生長特性,即草莓白天光合作用吸收co2,釋放o2,菌菇生長吸收o2,釋放co2,菌菇釋放的co2可以供給草莓進行光合作用,兩者互為補充。目前的草莓、菌菇共生栽培裝置一般會在棚內立體空間進行分區(qū)域種植,草莓種植在上面,菌菇種植在下面,如專利cn102696432a所公開的,其是利用在垂直空間內進行種植區(qū)域劃分實現(xiàn)草莓與菌菇的共生栽培,但是這種結構在太陽處于不同位置時,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光照強度,促進草莓的生長發(fā)育。另外,專利cn116569790a公開的一種草莓猴頭菇一體化立體種植裝置及其種植方法中提供了一種立體固定栽培架,栽培架截面為梯形,在栽培架的兩側面和頂面均種植草莓,在底面種植菌菇,其雖然也能夠利用猴頭菇喜陰的特性在垂直空間內布置不同種植區(qū)域實現(xiàn)共生栽培,但是其也存在對光照的利用率不高的問題,另外,上述技術同時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栽培架不能調節(jié)種植高度,種植人員需要彎腰或下蹲去種植、收獲及管理,增加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現(xiàn)有的草莓和菌菇共生栽培裝置對光照的利用率比較低,不能在一光照不同的角度時最大限度的利用光照強度,同時栽培裝置對于垂直空間的不同種植區(qū)域不能改變種植高度以適應種植人員的合適種植高度,需要種植人員彎腰或蹲下去種植、收獲和管理,增加了勞動強度,本申請至少一個目的或一個方面能夠解決上述問題,具體設計了一種草莓和菌菇共生栽培裝置,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2、一種草莓和菌菇共生栽培裝置,包括旋轉架,旋轉架與動力單元連接,旋轉架上轉動設有多個草莓種植架和一個菌菇種植箱,多個草莓種植架和菌菇種植箱沿旋轉架的旋轉方向依次均勻間隔設置,距離菌菇種植箱最近的兩個草莓種植架所在的平面稱為第一平面,多個草莓種植架在第一平面內的投影面積覆蓋菌菇種植箱在第一平面內的投影面積。
3、優(yōu)選的,各草莓種植架為兩端封閉、上端開放的v型槽結構,各草莓種植架的兩端鉸接于旋轉架,鉸接位置所述v型槽的開放的側面設置。
4、優(yōu)選的,各草莓種植架內還設有滴灌管,滴灌管沿v型槽的長度方向設置,滴灌管的一端為外部連接端。
5、優(yōu)選的,菌菇種植箱整體呈長方體形狀且兩端鉸接于旋轉架,鉸接位置靠近菌菇種植箱的上側面設置。
6、優(yōu)選的,菌菇種植箱內放置有多個菌菇棒層,菌菇種植箱上側面設有進氣口,下側面設有出氣口,進氣口處連接有送氣管道,送氣管道的一端伸出菌菇種植箱外,另一端與菌菇種植箱內的進氣管道連接,進氣管道位于最上層的菌菇棒層的上方。
7、優(yōu)選的,進氣管道設置兩個,兩個進氣管道在長方體的菌菇種植箱的寬度方向間隔平行設置,兩個進氣管道在各自的中心位置通過連接頭與送氣管道連通。
8、優(yōu)選的,菌菇棒層中間層位置設有加熱管,加熱管的一端伸出菌菇種植箱的其中一端面設置,另一端以s型軌跡延伸至菌菇種植箱的另一端面并伸出此端面設置。
9、優(yōu)選的,菌菇種植箱內還設有加濕管道,加濕管道位于最上層的菌菇棒層的上方,加濕管道的一端伸出菌菇種植箱外側,另一端沿最上方菌菇棒層的一周延伸至靠近菌菇種植箱的端部,加濕管道上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置多個霧化噴頭。
10、優(yōu)選的,旋轉架包括兩個轉動單架,兩個轉動單架之間通過傳動軸連接,其中一個轉動單架與動力單元連接,草莓種植架和菌菇種植箱轉動設置于兩個轉動單架之間,各轉動單架包括轉動圈和固定架,轉動圈轉動設置于固定架上。
11、優(yōu)選的,動力單元包括電機,電機設置于固定架,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主動鏈輪,傳動軸通過軸承轉動設置于固定架,傳動軸的其中一端伸出軸承連接有被動鏈輪,主動鏈輪與被動鏈輪之間嚙合有鏈條。
1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轉動架,并將草莓種植架和菌菇種植箱轉動設置在轉動架上,可以根據光照位置變換草莓種植架和菌菇種植箱的位置,實現(xiàn)栽培空間和光照的最大利用,同時,轉動的旋轉架還可以改變草莓種植架和菌菇種植箱的高度,在種植人員種植時將對應的草莓種植架或菌菇種植箱轉動至適應的高度,減小種植人員彎腰程度,甚至避免彎腰或蹲在種植的工作狀態(tài),減小勞動強度,提高舒適性。
1.一種草莓和菌菇共生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轉架,所述旋轉架與動力單元連接,所述旋轉架上轉動設有多個草莓種植架和一個菌菇種植箱,多個所述草莓種植架和所述菌菇種植箱沿所述旋轉架的旋轉方向依次均勻間隔設置,距離所述菌菇種植箱最近的兩個所述草莓種植架所在的平面稱為第一平面,多個所述草莓種植架在所述第一平面內的投影面積覆蓋所述菌菇種植箱在所述第一平面內的投影面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草莓和菌菇共生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草莓種植架為兩端封閉、上端開放的v型槽結構,各所述草莓種植架的兩端鉸接于所述旋轉架,鉸接位置靠近所述v型槽的開放的側面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草莓和菌菇共生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草莓種植架內還設有滴灌管,所述滴灌管沿所述v型槽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滴灌管的一端為外部連接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草莓和菌菇共生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菇種植箱整體呈長方體形狀且兩端鉸接于所述旋轉架,鉸接位置靠近所述菌菇種植箱的上側面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草莓和菌菇共生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菇種植箱內放置有多個菌菇棒層,所述菌菇種植箱上側面設有進氣口,下側面設有出氣口,所述進氣口處連接有送氣管道,所述送氣管道的一端伸出所述菌菇種植箱外,另一端與所述菌菇種植箱內的進氣管道連接,所述進氣管道位于最上層的所述菌菇棒層的上方。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草莓和菌菇共生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管道設置兩個,兩個所述進氣管道在長方體的所述菌菇種植箱的寬度方向間隔平行設置,兩個所述進氣管道在各自的中心位置通過連接頭與所述送氣管道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草莓和菌菇共生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菇棒層中間層位置設有加熱管,所述加熱管的一端伸出所述菌菇種植箱的其中一端面設置,另一端以s型軌跡延伸至所述菌菇種植箱的另一端面并伸出此端面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5或7所述的一種草莓和菌菇共生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菇種植箱內還設有加濕管道,所述加濕管道位于最上層的所述菌菇棒層的上方,所述加濕管道的一端伸出所述菌菇種植箱外側,另一端沿最上方所述菌菇棒層的一周延伸至靠近所述菌菇種植箱的端部,所述加濕管道上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置多個霧化噴頭。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草莓和菌菇共生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架包括兩個轉動單架,兩個所述轉動單架之間通過傳動軸連接,其中一個所述轉動單架與所述動力單元連接,所述草莓種植架和所述菌菇種植箱轉動設置于兩個所述轉動單架之間,各所述轉動單架包括轉動圈和固定架,所述轉動圈轉動設置于所述固定架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草莓和菌菇共生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單元包括電機,所述電機設置于所述固定架,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主動鏈輪,所述傳動軸通過軸承轉動設置于所述固定架,所述傳動軸的其中一端伸出所述軸承連接有被動鏈輪,所述主動鏈輪與所述被動鏈輪之間嚙合有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