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秋菊新植株春、夏開花的栽培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使秋菊新植株提前開花(控制菊花花期)的栽培方法,特別是使秋菊新植株提前在春、夏兩季開花的栽培方法。菊花是一種宿根性的短日照植物,它在春、夏季長日照條件下不能形成花蕾,只能在每日光照縮短到12小時以下的秋季開花,如果在生育期間,每天只給以10小時的光照便能加快它的發(fā)育提前開花。反之,在生育期間每天給以長達12~14小時的長日照條件便可抑制它的發(fā)育而延遲開花。根據(jù)菊花這些開花習性,通過品種選擇和光照處理就可以控制它的花期,目前已有的做法是為使秋菊提前在“十·一”或“七·一”開花,可于需要開花前的兩個月或兩個半月,選擇早菊品種進行短日照處理,處理的方法是每日給予上午七時至下午五時共約十小時的光照時間,其余時間把菊花置于黑暗處,這種遮光處理必須每天進行,連續(xù)不可中斷直至菊花花蕾形成並近于開放時方可停止光照。在實行短日照處理時,要有較理想的暗室設備,必須完全黑暗,不使漏光或存在散光。用于遮光處理的幼苗需為壯苗,應在10厘米以上。此外,還有相應的通風、溫度和肥、水等管理條件。(見“菊花”106~109頁,姚毓璆編著、汪菊淵審校、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出版、1984年10月第一版、統(tǒng)一書號150404609)。因此,上述方法的設備條件要求較高,管理不方便,這種提前花期的方法目前只用來培養(yǎng)少量供“十·一”,“七·一”節(jié)日布置或觀賞的菊花,不適宜于作大規(guī)模商品菊的生產。“中國花卉盆景”1987年第10期第8頁公開了一種“秋菊春開的簡易栽培方法”,其方法是選用花期早、晚不同的品種10多個,在12月上旬將其莖尖組織培養(yǎng)或腳芽扦插繁育的幼苗移栽至溫室苗床上或盆缸中,在冬季溫室管理時,不增加日照長度,而通過控制水份、增施磷鉀肥、增加光照強度等方法,使它們從2月中旬起陸續(xù)現(xiàn)蕾,3月中旬起陸續(xù)開花,4月上、中旬陸續(xù)將這些菊花移至室外,花期可一直持續(xù)到初夏(五·一節(jié)),從而填補了春季菊花供應的空缺。但上述方法如果采用腳芽扦插繁育幼苗,則有一個苗源不足的問題(每盆母菊一般只有6~8個健壯腳芽)。采用莖尖組織培養(yǎng)固然可以培育出大量菊花幼苗,但操作和管理要求更高,以“綠牡丹”菊花莖尖組織培養(yǎng)為例〔見“綠牡丹”菊花莖尖培養(yǎng)及快速繁殖/李寶慶(華南農業(yè)大學)∥廣東農業(yè)科學。一1986,(2).-29,27〕。取“綠牡丹”菊花植株上部1厘米長的莖段,除葉留芽后用0.1%氯化汞液消毒10分鐘,無菌水洗三次,于無菌條件下剝離生長點后在三種不同培養(yǎng)基中、(誘導培養(yǎng)基;分化培養(yǎng)基;生根培養(yǎng)基)26±2℃、3000勒克斯光強下培養(yǎng)。60天后陸續(xù)分化出芽或根,90天后誘導分化成株率,從生長點剝離到形成菊花新植株試管幼苗需時長達90天,試管幼苗還要經過一個月左右的復壯才能移栽,且成活率不高,因此莖尖組織培養(yǎng)需要一定的設備條件和較高的管理、操作水平,要培育出健壯的移栽苗也是很不容易的,而且培養(yǎng)的時間較長。此外菊花幼苗移栽至溫室苗床或盆缸中進行冬季溫室管理時,雖然利用了冬季短日照的自然條件進行催花處理,但該方法提出了必須增加光照強度的要求,因此采用上述方法栽培商品菊的生產成本相對較高,管理、操作和設備都有較高要求,而且只解決了秋菊春開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已知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秋菊新植株的栽培方法,用這種方法培育出的菊花可以滿足市場對春、夏季商品菊的需求。本發(fā)明秋菊新植株春夏開花的栽培方法是首先選擇早、晚品種進行有機搭配組成菊花母株群進行露地培養(yǎng),自第一年8月下旬起增加連續(xù)60天、每天子夜2小時,光照強度為100~400勒克斯的人工光照處理。第一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選取人工光照處理后菊花母株上的頂芽、腳芽、腋芽進行扦插,並移至溫室(室內氣溫18~25℃、相對濕度80~85%)培育成菊花新植株幼苗。自第一年12月中旬至下旬將菊花新植株幼苗移栽至盆缸中,然后移至塑料大棚(棚內盆土溫度10°~12℃、氣溫為10°~28℃、相對濕度為80~85%)內進行營養(yǎng)生長管理,控制水份、增施磷鉀肥、根外追施N、P、N復合肥。在塑料大棚管理條件下,菊花新植株同時接受冬季自然短日照催花處理后,在第二年春、夏兩季陸續(xù)孕蕾、開花。本發(fā)明方法栽培的秋菊由于菊花母株接受了連續(xù)60天、每天給以長達14小時(白天自然光照12小時加上子夜人工光照二小時)的長日照處理,抑制了菊花母株在正常季節(jié)孕蕾,使菊花母株本身的營養(yǎng)集中到頂芽、腳芽和腋芽上,促使它們發(fā)育健壯,芽數(shù)增多,每盆母菊可采健壯芽達60個左右(頂芽6~8個、腳芽6~8個、腋芽42~49個),因此可供扦插的苗源充足,且扦插后的成株率很高(經二年試驗,成株率均在95%以上,幾乎無死株),由于菊花新植株在母菊體上已進行部分營養(yǎng)生長(作為健壯的頂芽、腳芽和腋芽生長),因此菊花新植株在塑料大棚條件下進行營養(yǎng)生長的期限就縮短,而且從時間上正好趕上冬季自然短日照的光照條件,促使菊花新植株提前孕蕾、開花,又由于對菊花早、晚品種進行有機搭配,因而使菊花新植株能相繼在春夏兩季陸續(xù)孕蕾、開花。此外采用塑料大棚作為簡易的溫室栽培菊花管理方便、成本低。用本發(fā)明方法栽培的菊花還有著花數(shù)量多(經二年試種計數(shù),菊花著花數(shù)平均每盆達150朵),花朵和花蕾並存,一批花采摘后,后續(xù)的花蕾繼續(xù)發(fā)育開花,所以同一盆菊花能陸續(xù)開花,形成供花期長的特點,本發(fā)明方法培育的菊花花色鮮艷,特別適用作插花菊。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是選擇一定數(shù)量的早花、晚花品種(按供花時間的先后、花色、品種數(shù)量進行有機搭配)組成菊花母株群,本實施例組成的菊花母株群的菊花品種名稱見表一表一上述菊花母株群集中置于露地培養(yǎng),自第一年8月21日~30日(根據(jù)實驗、在8月21~8月30日期間任選一天開始均不影響栽培結果)起對菊花母株群實施連續(xù)60天的人工光照處理,方法是在夜間23時至次日凌晨1時補充光照2小時,即在菊花母株群上方1.0~1.5米處懸掛60~100瓦的白熾燈,燈的密度為1盞/平方米,采用定時控制裝置,在子夜補充光照時定時開燈和關燈,不需要人工管理?,F(xiàn)將在上述光照條件下,采用上海險峰電影機械廠生產的2F~2型照度計測得的菊花母株頂部的最低、最高照度值(在4平方米面積中)列于下表二表二</tables>接受上述范圍人工補充光照的菊花母株由于每天總共接受14小時的長日照(自然光照12小時,人工補充光照2小時)處理,到普通秋菊常規(guī)開花時間均未現(xiàn)蕾,母株上的頂芽、腳芽、腋芽數(shù)平均達60個左右(頂芽6~8個、腳芽6~8個、腋芽42~49個),且各芽生長健壯。根據(jù)連續(xù)二年對菊芽生長情況的觀察,人工補充光照強度以150~400勒克斯為宜。經長日照處理后的菊花母株群繼續(xù)在露地培育至11月20~30日,選取母株的頂芽、腳芽扦插,腋芽發(fā)育較遲緩繼續(xù)留在母株上生長,到12月1日~10日才進行扦插,扦插苗隨即移至溫室培育(室內氣溫18~25℃,相對濕度80~85%)經20天左右,即在12月11日~20日將由頂芽、腳芽育成的菊花新植株幼苗移栽至盆缸中;在12月21日~31日將由腋芽培育成的菊花新植株幼苗移栽至盆缸中,(經二年試驗,上述菊花新植株幼苗成株率均在95%以上,幾乎無死株)。然后盆栽的菊花新植株幼苗移至塑料大棚內進行營養(yǎng)生長(棚內盆土溫度10°~12℃、氣溫為10°~28℃、相對濕度為80~85%),營養(yǎng)生長期間增施磷鉀肥,根外追施N.P.N復合肥然后在塑料大棚管理條件下同時接受冬季自然短日照催花處理(每天自然光照時間為10小時),第二年春季早花品種的菊花開始孕蕾、開花,晚花品種的菊花在夏季孕蕾、開花(見表三)。上述菊花具有花朵數(shù)量多(經二年計數(shù)統(tǒng)計,菊花著花數(shù)平均每盆達150余朵),花朵、花蕾並存,一批花采摘后,后續(xù)的花蕾繼續(xù)發(fā)育開花,所以同一盆菊花能陸續(xù)開花,形成供花期長的特點,本發(fā)明方法培育的菊花花色鮮艷,特別適用作插花菊。表三花期菊花品種名稱1月10日~2月下旬澄黃牡丹1月中旬~3月中旬港白、港黃、金雀朝鳳、日本菊(白)日本菊(黃)、日本菊(莖部淡綠)1月中旬~4月上旬白松針、粉構針、金冕1月下旬~4月上旬火中煉金、粉十八、鴛鴦荷3月中旬~6月中、下旬冰玉、獨立寒秋、含春常笑紫電流輝、西廂待月、長風萬里、黃金簪、小白菊、粉金剛、月照花蓮4月~7月上旬光帝、彩龍瓜、日照爐峰、珠砂紅霞權利要求1.一種秋菊新植株春、夏開花的栽培方法是(1)選擇早花、晚花品種搭配的菊花母株群,2、選取菊花母株的腳芽進行扦插、培育成菊花新植株幼苗,3、將菊花新植株幼苗移栽至盆缸中,然后4、移至溫室對菊花新植株進行營養(yǎng)生長管理,控制水份、並增施磷鉀肥,5、在溫室管理條件下,菊花新植株接受冬季自然短日照催花處理后,在第二年春季陸續(xù)孕蕾、開花,其特征是(1.1)菊花母株群自第一年8月下旬起增加連續(xù)60天,每天子夜2小時,光照強度為150~400勒克斯的人工光照處理,(2.1)第一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選取人工光照處理后菊花母株的頂芽、腳芽、腋芽進行扦插,並移至溫室(室內氣溫18~25℃、相對濕度80~85%)培育成菊花新植株幼苗,(3.1)第一年12月中旬至下旬,將菊花新植株幼苗移栽至盆缸中,然后(4.1)將菊花新植株移至塑料大棚(棚內土壤溫度10°~12℃,氣溫為10°~28℃,相對濕度為80~85%)內進行營養(yǎng)生長管理,根外追施N.P.N復合肥,(5.1)在塑料大棚管理條件下,菊花新植株同時接受冬季自然短日照催花處理后,在第二年春、夏兩季陸續(xù)孕蕾、開花。全文摘要一種秋菊新植株春、夏開花的栽培方法,是選用早花、晚花品種搭配的菊花母株群,自第一年8月下旬起對菊花母株群增加連續(xù)60天、每天子夜2小時的人工光照處理,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采用經光照處理的菊花母株上的頂芽、腳芽、腋芽進行扦插,在溫室內育成菊花新植株幼苗,菊花幼苗上盆后移至塑料大棚(棚內土壤溫度10~12℃,氣溫10°~28℃,相對濕度80~85%)內進行營養(yǎng)生長,同時接受冬季自然短日照催花處理,菊花新植株在春、夏兩季相繼孕蕾、開花。文檔編號A01G7/00GK1050301SQ89107438公開日1991年4月3日申請日期1989年9月21日優(yōu)先權日1989年9月21日發(fā)明者陸乃林申請人:陸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