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沙地薄膜水稻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沙地薄膜水稻栽培方法。
土地沙漠化是全球性最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之一。它不僅造成風沙天氣,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造成危害,更主要的是引起大面積土地風蝕沙化,資源生產潛力迅速喪失,甚至成為不毛之地。流沙前移還會堵塞交通、水源,掩埋村鎮(zhèn)、房屋,吞蝕農田、草場、林地,沙塵暴的發(fā)生還會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鑒于沙漠化在全球的迅速蔓延及給許多國家國計民生帶來的巨大威脅,沙漠化的防治問題正日益受到世界的普遍關注。近些年來,國際社會已多次召開沙漠化會議,研究全球性沙漠化防治對策和措施,并聯(lián)合開展了一些重大防治研究和行動的項目和計劃。如人與生物圈計劃、北非跨國綠壩、中東沙漠開發(fā)等。這些研究和行動項目對于全球的沙漠化治理及環(huán)境保護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但是,這些年來雖然世界各國都在致力于環(huán)境的保護和沙漠化的治理,但全球的土地沙漠化問題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我國的沙漠化總體來看,也是局部有所治理,整體仍有所發(fā)展,相當一部分地區(qū)沙漠化的發(fā)展速度還相當高。如河北壩上和內蒙后山地區(qū),近10年沙漠化的年均發(fā)展速度分別高達4.66%和4.37%。為什么各國對沙漠化問題如此重視,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治理,但沙漠化不但得不到有效控制,還不斷發(fā)展呢?究其原因是導致沙漠化的根本因素——人為對植被的破壞沒有消除。而一個地區(qū)人為對植被的破壞程度,又往往和該地區(qū)的貧困、落后和人口不斷增長,對資源環(huán)境的壓力持續(xù)增加分不開的。尤其是在我國,沙漠化比較嚴重的地區(qū)都是比較貧困落后的地區(qū)。甚至連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在農業(yè)生產過程中,普遍采用廣種薄收,粗放經(jīng)營的輪閑耕作制。在這種耕作制度下,主要靠土地自身的生產潛力來維持生產。新墾農田種植幾年后,在沒有多少生產投入的情況下,生產潛力逐步耗盡,產量急劇下降,即進行撂荒,然后又去開墾新的土地。被撂荒的土地由于失去植被的覆蓋,很快風蝕沙化,并引起周圍農田或草地的沙漠化。加上近些年人口數(shù)量和家畜數(shù)量迅速增長,濫墾、濫牧、濫樵現(xiàn)象極為嚴重,使植被不斷破壞,從而沙漠化迅速發(fā)展。而沙漠化的迅速發(fā)展使大面積土地生產潛力下降,導致農業(yè)生產水平更加低而不穩(wěn),進而促使三濫的加劇,使農業(yè)生產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一半陷入連續(xù)下降和不斷破壞的惡性循環(huán)之中。隨著世界經(jīng)濟和技術的發(fā)展,關于沙地經(jīng)濟治理問題,正受到一些國家的重視。如以色列科學家將小片沙地拓為農田建設大棚種植蔬菜和果木,經(jīng)濟效益可觀;阿拉伯一些石油輸出國利用海水淡化灌溉進行沙地蔬菜生產,以解決本國副食問題;日本在海岸沙地研究過水稻種植技術,因成本太高,勞力投資大,風險性大而放棄。在國內,近年來對沙地治理和開發(fā)新技術如在流動沙地小葉錦雞兒和差巴嘎蒿混播種植技術、差巴嘎蒿活沙障栽培技術、沙地西瓜、黃花菜栽培技術等均取得了較好的方法和經(jīng)濟效益。另外,為提高沙區(qū)人民的生產生活水平和治沙的積極性,改善沙區(qū)人們的食物結構人們研究了在沙地種稻技術,這種沙地種稻技術是指在沙地中有粘土層的沖積平原、河漫灘地或低濕洼地中種植水稻的技術,由于地下水位淺,土壤中含沙量低,地下又有粘土隔水層,所以這種技術與常規(guī)水稻栽培技術無本質區(qū)別,經(jīng)文獻檢索,目前關于在流動半流地沙丘種植水稻的技術尚未見文獻報道。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利用無土栽培原理在漏水、漏肥不能種植任何作物的貧瘠沙子上,通過鋪設塑料薄膜防滲漏,直接利用沙子做床土和水田土,進行定期灌溉、施肥而培育壯秧及大田栽培而獲得高產的沙地薄膜水稻栽培方法。
本發(fā)明的目的可通過如下措施來實現(xiàn)一種沙地薄膜水稻栽培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選地、平地造田、開挖渠系,選擇地下水源充足,上方向防風固沙條件好的流動半流動沙地,水的礦化度低于2克/升;并做40cm的地埂將地分成小塊;每塊地之間相對高差為0—15厘米,每塊內相對高差為0—2厘米;再設計渠系,渠系由支渠、斗渠、毛渠三級或斗渠、毛渠二級構成,渠埂高于地埂20—30厘米;(2)鋪膜;在每塊地上挖出15—20cm深的沙土,用0.03—0.1毫米厚的塑料薄膜平鋪其上,再回填沙土15—20cm厚,然后依次鋪膜,每兩塊之間重疊5—15厘米,且兩膜之間無雜物,鋪膜應包括地埂和渠系,在膜上還應用草泥覆蓋5—10cm;(3)育秧;先選地、整地做地埂、支大棚架,然后鋪膜,可用0.008毫米的塑料膜平鋪,并使每兩塊膜之間重疊10厘米,且兩膜之間無異物,鋪好后回墊1—3cm的純凈細沙并找平,用濃硫酸加水稀釋成pH值為2—3噴曬苗床面調整苗床的pH值為4—5;在播種前蓋棚保溫并防蟲;對種子進行常規(guī)處理后播種;在播種前每平方米施用由氮、磷、鉀肥組成的基肥;苗床地所施基肥的配方重量百分含量為氮肥40—50%、磷肥30—40%、鉀肥20—30%;播種后當出苗率達70%時,按與基肥相同的總量和比例追肥;另對秧苗還需控制溫度和水分,并在移栽前5—7天煉苗;(4)插秧,插秧前應先對稻田灌水3—4厘米,并施基肥,基肥由氮、磷肥及微肥組成;插秧前稻田所施基肥占全生育期各組份總量分為氮肥占17—25%、磷肥占18—25%、鉀肥為零,并在基肥中添加微肥,微肥為基肥中氮、磷肥總量的5—15%,在第二年施基肥時每畝還需施100—150kg硅肥;插秧時,應連同秧苗根土一起移栽;(5)田間管理a、水分管理,插秧時至分蘗期水深為2—3厘米;無效分蘗期控水曬田;拔節(jié)期至抽穗期水深為7—10厘米;灌漿結實期則采取前濕、中曬、后濕;b、肥料管理,沙地水稻的全生育期均應施用化肥由氮、磷、鉀肥組成,全生育期所施肥料的配方重量百分含量為氮肥40—60%、磷肥15—30%、鉀肥20—35%;然后分各個生育期按量施肥;其中,返青后追施肥料占全生育期各組份總量分別為氮肥占23—25%、磷肥占25—32%、鉀肥占45—55%;分蘗后期追施肥料占全生育期各組份總量分別為氮肥占7—9%、磷肥、鉀肥均為零;拔節(jié)期追施肥占全生育期各組份總量分別為氮肥占35—45%、磷肥占45—57%、鉀肥占45—55%;抽穗期追施肥占全生育期各組份總量分別為氮肥占8—10%、磷肥、鉀肥均為零;c、中耕除草,并防治病蟲害即可。
本發(fā)明相比現(xiàn)有具有如下優(yōu)點1、本發(fā)明首次在滲漏性極強和養(yǎng)分貧乏的流動半流動沙地,通過鋪設聚乙烯塑料薄膜,阻隔水肥下滲,并采取配方施肥、節(jié)水灌溉、豐產栽培等措施,為沙地豐產栽培水稻提供了一個合理、可靠的技術方案;為提高沙區(qū)經(jīng)濟收入、改善食物結構提供了有效途徑,產生了很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本發(fā)明充分利用了沙區(qū)豐富的熱能和水資源、使沙害變寶,擴大了我國耕地面積,增加了糧食產量;并由于在流動半流動沙地多年耕種水稻,使大量的根茬腐化回歸土壤,在其分解后增加了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導致了土壤結構的改善和生產力的提高,增強了土壤對雨水淋失和風蝕的抵抗能力,從而有效地防止了風沙流的形成和蝕害。
3、本發(fā)明的沙漠水田可以人為地控制和調節(jié)肥料、水和空氣條件,能發(fā)揮水稻的最大生產潛力,水稻畝產可達650—700kg;并由于采用無土栽培原理,不僅可在沙漠、沙地、沙灘地上種植水稻,而且還可以在有沙子來源的鹽堿地、粉煤灰場、礦渣堆和煤礦石等不良環(huán)境上面栽培水稻。
4、本發(fā)明具有不占好地、不返鹽堿、節(jié)水省電、造田后不需每年翻耕、耙地、平地、除草等作業(yè);因而省土、省成本,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本發(fā)明還將結合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實施例一種沙地薄膜水稻栽培方法,包括下述各步驟①選地;稻田應選在沙地的邊緣。以上風向和側風向為好,在防風固沙條件較好的地區(qū),下風向也行。稻田應設置于上風向沙丘屬穩(wěn)定類型或有防風固沙林帶的流動半流動沙地上,沙丘地和平緩沙地均宜。地勢不能過高或過低。地勢太高,造田工程量大,稻田防風固沙困難,灌排也可能出現(xiàn)問題。地勢太低,雨季可能會出現(xiàn)排水不暢。稻田與周圍地面的相對高差以1厘米左右為好。稻田應集中連片,面積以20—60畝為宜。規(guī)模過大,土地難以平整,排水、灌溉比較困難。規(guī)模太小,管理費工費時。水源充足,地下水位淺,水的礦化度小于29/L,井的密度,每60畝地左右設井1眼。為便于管理,稻田距村莊不宜太遠,而且要有道路相通,運輸方便。②平地造田,稻田面積較小時,平地造田可在當年冬末春初開始。規(guī)模較大時,平地造田在上年雨季進行,先大致整平,待種植當年的春季再細致整平并修渠、打埂。平整土地前,應先測定各點相對高差,標定平地基面,確定挖填地點和土方量,以保證平整土地時能一次平整到位,減少工程費用。平整土地時,面積較小可用人工平整,面積較大時應機械平整。地表水充足的地方,可采取引水拉沙造田。但無論采取何種方式,應注意從距水源較近處向處平整,使地勢略有下降。地塊面積較大時,可分塊整平,以減少平地工程量,但地塊之間相對高差應不超過15cm,地塊內相對高差不超過2cm。土地平整后撿去樹枝、草根等雜質,以避免鋪膜時硬質雜物損傷塑料薄膜。③渠系設計,土地大致平整后,進行渠系設計。因稻田一般規(guī)模不大,所以設計比較簡單。視其規(guī)模一般分為支渠、斗渠、毛渠三級或斗渠、毛渠二級。為了減少冬春稻田地面風蝕,稻田應呈東西或東南方向設置,因此,毛渠和斗渠分別呈南北向和東西向排列。渠系分為灌水渠和排水渠。排水渠的作用主要是夏季遇有大的降水時,迅速排除田中多余水量,防止其沖毀稻田。另外,稻田鹽堿積累過多時,可排水洗鹽。在地塊較平整時,灌水和排水渠應相間分布。地塊坡度較大時,應注意只能使渠系成階梯式,而不能在田塊間設置梯田。否則,下暴雨時常會因排水不及時導致上階梯田水滿沖入下階梯田,引起連鎖反應沖毀稻田。具一定坡度時,可把下排地的灌水渠作為上排地的排水渠。渠系間距毛渠間距45—60m,斗渠間距100—150m,內設長40—60m,寬10—15m面積1畝左右稻田10塊。渠道比降為1/2000。比降過大,渠底、渠坡沙子易流動,便稻田水入口積沙。由于渠系短、比降小,渠斷面也不應太大。如果是用地表水灌溉,則斗渠內上寬1.0m,下寬0.6m,毛渠上寬0.7m,下寬0.4m。如果是井水灌溉,則斗渠上寬0.7m,下寬0.4m,毛渠上寬0.4m,下寬0.2m。渠深,斗渠0.5m,毛渠0.2m。為了防止渠系滲水,渠底和渠坡應鋪設防滲層。有條件的地方,可用水泥板塊護底護坡,或用卵石鋪面,再用水泥沙漿勾縫。沒有條件的地方,也可用0.04mm厚的聚乙稀塑料膜鋪村。鋪設塑料膜時,渠底渠坡全面鋪膜。渠坡部分,膜上應用粘土墊鋪10cm。渠底部分,膜上應鋪沙10—15cm。斗渠和毛渠的進水口和稻田的進水口,應設置活動閘門,閘口可用磚塊砌成。沒有條件的地方,可用裝上沙子的編織袋壘做。進行渠系設計時,應合理進行道路布局,一般道路順斗渠排列,40—60畝稻田設置一條主道即可;④鋪膜、整地,渠系建成后,按照規(guī)劃應拉線打埂。田埂要直,底寬30cm,上寬15cm,地埂高30cm。地埂做成后,再按地塊平整地面,要求每塊地相對高差不超過3—4cm,然后再清檢一次樹枝,草根等雜物。地整平后,進行鋪膜。塑料膜選用0.04mm厚的農用薄膜。鋪膜時,順地塊長邊開始鋪設,先順埂挖出深20cm,寬略大于薄膜寬度的池子,整平底部后將膜平鋪其上,然后再將土回填,依次往下鋪時,注意每道膜之間要重疊10cm,而且重疊的兩膜之間切不可夾進沙子,否則會發(fā)生滲漏。膜鋪完后,應灌水找平,通過挖高填低,使相對高差控制在2—3cm以內。鋪膜時,應連同地埂一齊蓋上,以防止田塊之間側滲。鋪完膜后,用粘土拌上麥草和成草泥進行覆蓋,厚度5—10cm,以防裸露后風吹日曬引起老化。⑤稻田防風固沙沙地薄膜稻田設置于流動半流動沙地,因風沙活動頻繁,風蝕、沙埋、風沙流割打秧苗均會造成稻田的破壞和稻谷減產,所以在造田同時應采取防風固沙措施。稻田的防風固沙區(qū)主要設置于其上風向,一般為西面或西北面。在南風較多的地區(qū),南面也應設置防風固沙帶。防風固沙帶的寬度根據(jù)地面風沙流活動強度而定。如果上風向植被較好,風沙流活動很弱,防風固沙帶應窄些,甚至只需在稻田的邊緣設置幾米的沙障即可。如果上風向植被很差,流沙移動較快,防風固沙帶則要寬些,而且要采取機械固沙和生物固沙相結合的措施以遏制流動危害。一般防風固沙帶設置為30—50m。帶的方向與主風向垂直或成銳角。帶內灌木和半灌本相間配置。其行距灌木帶1.5—3.0m,株距0.5—1.0m,半灌木帶行距1.5—2.0m,株距0.3-0.5m。灌木可選用黃柳、小葉錦雞兒、紫穗槐等,半灌木有油蒿、差巴嗄蒿等,栽植時間一般在雨季初期。為了提高防風固沙效果,在設置生物沙障前應設置機械沙障。機械沙障可用麥草或玉米秸扎制。方法是先將沙地開出間距1.5—3.0m,寬10—30cm,深20—30cm的溝,將40—50cm長的麥草或玉米秸排列整齊,插入溝內,上露20cm左右,基部用沙子培實即可。雨季將植物種植于機械沙障行內。由于薄膜稻田的地勢較高,其邊緣常與周圍形成一定高差。為了防止邊坡沙子冬春風蝕或夏季滑塌,造田時即可進行防護??墒紫冗M行機械防護,如用麥草層壓護坡,或在邊坡上鋪5—10cm厚粘土,在雨季到來時,可在邊坡上沿水平線開溝種植沙打旺、小葉錦雞兒等植物,以求邊坡永久保護。由于稻田種植一年后殘留大量根茬,土壤有機質也明顯增加,土壤的粘結性增強,冬季不會發(fā)生風蝕,所以一般稻田內不必采取防風固沙措施。但最好在上凍時灌一場冬水,以覆蓋收獲時被機械損傷造成缺口的田面,以提高稻田的防風能力。水稻收獲后,仔細檢查稻田的田埂薄膜是否裸露破損,發(fā)現(xiàn)后及時覆土修補,以防冬春季大風毀壞田埂。⑥育秧,苗床地的選擇,苗床地選擇地勢平坦、向陽、避風、水源近而充足、地下水位不高、灌溉和排水通暢、牲畜危害少、管護方便的地方。苗床地的大小依水稻種植面積而定,一般沙地薄膜水稻每畝需設苗床6—8m2。苗床地選定后,應進行整地。整地主要是用機械或人工對苗床地進行平整,挖去雜質。整地要求地面平整,每小畦苗床地相對高差不超過1cm。土地大致整平并做完地埂后,可灌水找平。做地埂為了便于管理,苗床地應用蝕埂將其劃分成數(shù)個小區(qū)。地埂用粘土或沙子做成,高5—6cm,苗床地邊緣的地埂高10cm左右。苗床地較大時,順長軸方向在床苗中間留30cm寬的人行道,人行道兩邊也要做成5—6cm高的地埂。如果苗床地寬度只有2—3cm,為節(jié)約苗床地,中間可墊幾塊磚做人行道。支大棚架,沙區(qū)春季干燥,低溫風大,培育秧苗應設置塑料大棚,以創(chuàng)造秧苗生長的有利環(huán)境。大棚架支好后蓋膜。鋪塑料膜育秧用塑料薄膜可選用0.008mm厚的普通地膜。因屬一次性使用,為降低成本,可使用沒有沙眼或裂縫的舊膜。鋪膜時,順苗床地的長邊一道一道鋪,每道膜之間重疊10cm。重疊部分,兩膜之間不要夾沙子,以防止側向滲漏。鋪膜時,連同池埂一同鋪上。鋪膜時,不要穿硬底鞋,以免踩壞塑料膜。墊床土鋪膜后,膜上立即鋪墊床土,床土用純凈細沙,堿性要小,無雜草種子。床土厚度2cm左右,鋪墊要均勻。床土墊完后,可再次灌水找平。然后對床土的pH值進行調整。方法是先將一定量的濃硫酸倒入瓷器內,然后緩慢加水,稀釋成pH值2—3的酸水,然后中床面灌水后均勻噴灑于床面水中,使床土pH值達到4—5即可。蓋棚和防蟲為了提高棚溫,播前一周左右應將棚膜蓋上。蓋膜時,四周要用土壓緊,棚上用繩子或鐵絲緊固,以防大風揭開棚膜。蓋膜時,應在棚的兩端留下可揭可的門,以便于進出。棚膜蓋好后,在床土上撒上一些拌有甲銨磷的毒谷,以誘殺螻蛄。種子處理,品種選擇由于沙漠薄膜水田地溫高,種植一般品種要較普通水田提前成熟7—10天,所以當?shù)仄胀ㄋ锬芊N植的水稻品種在沙地薄膜水田中均可種植。但沙地薄膜水稻所用品種應選擇生育期中等、產量高、米質好的品種,以提高經(jīng)濟效益。曬種、選種均采用常規(guī)方法,選種后馬上進行催芽。催芽方法很多,我國北方地區(qū)普遍采用火炕法催芽,火炕法催芽是先在火炕上鋪一層塑料布,然后鋪一層麥草和一層麻袋片。上面上浸好的稻種,厚度20—30cm。種子上面再蓋一層麻袋片和一層塑料布。催芽前期的適宜溫度為35—38℃,為了避免不慎燒芽,把溫度可控制在30—32℃。當種胚自種子殼露出白點后,可把溫度降至25—30℃。催芽期間經(jīng)常檢查水份狀況,如果發(fā)現(xiàn)水分不足,用40℃溫水噴灑種子邊澆邊拌。如果溫度偏高或偏低,應進行調整。當芽長至0.2—0.3cm時,取出放至室內攤晾、待播。播種,播種期應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蚝筒逖頃r間確定。日平均氣溫10—12℃是水稻發(fā)芽和生長的最低溫度。但北方育秧是在大棚內進行的,當氣溫穩(wěn)定在10℃左右時即可播種。一般播種至插秧需要40天左右,也可據(jù)當?shù)夭逖頃r間推算播種時間。播種量應根據(jù)插秧方式和種子情況而定。一般人工插秧每平米播種量催芽種0.4—0.5kg或干種175—200g,秧苗機插所需播種量一般較人工插秧增加一倍。播種后立即均勻覆蓋一層細沙,厚度0.5cm左右。鎮(zhèn)壓和噴水,覆土后立即用小滾子碾壓1—2遍,使種子和沙土緊密接觸。碾壓后,應澆水灌溉一次。秧苗和管理;溫度管理,溫度對秧苗的生長影響很大,溫度過低秧苗生長緩慢,溫度過高陡長容易得病,加強秧苗的溫度管理能有效促進秧苗生長和培育壯秧。播種至齊苗,以封閉保溫保濕促齊苗為主。出苗后溫度調到28—30℃,高于30℃就要通風。1.0—1.5葉齡時,溫度控制在25℃,1.5—2.5葉齡時,溫度控制在20℃。為了培育壯秧,在育苗過程中,應注意通風煉苗。通風煉苗一般在晴天無風的中午進行,上午10時打開一頭或兩頭通風,下午3—4時蓋膜保溫。外界氣溫達20℃以上,秧苗達3葉齡時,可逐步延長煉苗時間,晴朗無風天氣可延到夜間蓋膜保溫。在插秧前5—7天全部揭開煉苗。水分管理,由于沙子水分蒸發(fā)快,下面又有薄膜阻隔土壤水分補充,所以苗床極易干燥,要特別注意水分管理。在整個育苗過程中,始終要保持苗床濕潤。播種至出苗期,每天可用噴壺噴水2—3次。出苗后可灌水,灌水在早上進行,深度1—2cm。肥料管理,播種前,按每m2按比例施入氮、磷、鉀組成的基肥。出苗率達到70%以上后,每4—6天視生長情況按上述比例追肥一次。秧苗長得快增加追肥數(shù),長得慢減少追肥次數(shù)。追肥必須在晴朗無風氣溫較高天氣進行,追肥時將肥料按300倍溶解于水中,用噴壺噴灑。噴過化肥后,再噴水2遍,將秧苗上的化肥溶液沖洗以免化肥燒苗。⑦插秧,插秧前的準備,插秧前一天應對稻田進行灌水,水深3—4cm,插秧時水深2—3cm。為了返青快,插秧前每畝施基肥,基肥由氮、磷肥及微肥組成,基肥中的微肥為氮、磷肥總量的5—15%。為了補充硅、鎂、錳等礦物元素,稻田從第二年開始插秧前最好施入粉煤灰100—150kg/畝。起秧,插秧前二天將苗床中水排凈,以便起秧時秧苗能帶土成塊便于緩苗。起出的秧苗要帶土,不要用水沖洗其根部。插秧時間,適時早插是沙地薄膜水稻獲得高產和關鍵。但栽插過早,易受低溫危害,造成僵苗、死苗。當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15℃以上時,即可開始插秧。若有寒流大風侵襲應立即灌6—7cm左右深的水層,以深水保溫護苗,天氣回暖后再排水,保持淺水返青。插秧密度和深度,沙地薄膜水稻插秧以4×9(寸2)和4×10(寸2)為宜,過密后期易倒伏。插秧深度2cm,每穴插帶1—2個蘗的壯秧2棵。⑧田間管理,水分管理,插秧后稻田應立即灌深水,至返青期水層一直保持在2—3cm。返青后至分蘗期,為促進早分蘗多分蘗,應采取淺水灌溉,水層深3cm。在分蘗后期,應降低水層厚度適當曬田以控制無效分蘗的出現(xiàn)。拔節(jié)至抽穗期,為滿足耗水量的急劇增加和減少灌水次數(shù),可增加灌水量,灌水深度7—10cm。灌漿結實期,做到前濕,中曬、后濕。肥料管理,沙地薄膜水稻所用肥料主要為化肥,并分各個生育期按比例施肥??梢赃m當施用一些有機肥以補充土壤有機質和微量元素的缺乏。沙地薄膜水田施肥量較大,每畝施肥總量超過130kg。⑨中耕除草及農田病蟲害按常規(guī)方法防治即可。
實施例中苗床地所施基肥及追施肥、移栽時水稻全生育期所施肥的配方重量百分含量及水稻各生育期所施肥料占水稻全生育期所施肥料的各組份的重量百分量分別見下表。(單位為%
權利要求
1.一種沙地薄膜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選地、平地造田、開挖渠系,選擇地下水源充足,上方向防風固沙條件好的流動半流動沙地,水的礦化度低于29/l,并做40cm的地埂將地分成小塊;每塊地之間相對高差為0—15厘米,每塊內相對高差為0—2厘米;再設計渠系,渠系由支渠、斗渠、毛渠三級或斗渠、毛渠二級構成,渠埂高于地埂20—30厘米;(2)鋪膜;在每塊地上挖出15—20cm深的沙土,用0.03—0.1毫米厚的塑料薄膜平鋪其上,再回填沙土15—20cm厚,然后依次鋪膜,每兩塊之間重疊5—15厘米,且兩膜之間無雜物,鋪膜應包括地埂和渠系,在膜上還應用草泥覆蓋5—10cm;(3)育秧;先選地、整地做地埂、支大棚架;然后鋪膜,可用0.008毫米的塑料膜平鋪,并使每兩塊膜之間重疊5—15厘米,且兩膜之間無異物,鋪好后回墊1—3cm的純凈細沙并找平,用濃硫酸加水稀釋成pH值為2—3噴曬苗床面調整苗床的pH值為4—5;在播種前蓋棚保溫并防蟲;對種子進行常規(guī)處理后播種;在播種前每平方米施用由氮、磷、鉀肥組成的基肥;播種后當出苗率達70%時,按與基肥相同的總量和比例追肥;另對秧苗還需控制溫度和水分,并在移栽前5—7天煉苗(4)插秧,插秧前應先對稻田灌水3—4厘米,并施基肥,基肥由氮、磷肥及微肥組成;插秧時,應連同秧苗根土一起移栽;(5)田間管理a、水分管理,插秧時至分蘗期水深為2—3厘米;無效分蘗期控水曬田;拔節(jié)期至抽穗期水深為7—10厘米;灌漿結實期則采取前濕、中曬、后濕;b、肥料管理,沙地水稻的全生育期均應施用化肥由氮、磷、鉀肥組成,分各個生育期按量施肥;c、中耕除草,并防治病蟲害即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沙地薄膜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驟(3)育秧前,苗床地所施基肥的配方重量百分含量為氮肥40—50%、磷肥30—40%、鉀肥20—3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沙地薄膜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驟(4)(5)中水稻在移栽時,全生育期所施肥料的配方重量百分含量為氮肥40—60%、磷肥15—30%、鉀肥20—35%;其中在步驟(4)中插秧前稻田所施基肥占全生育期各組份總量分別為氮肥占17—25%、磷肥占18—25%、鉀肥為零,并在基肥中添加微肥,微肥為基肥中氮、磷肥總量的5—15%,在第二年施基肥時每畝還需施100—150kg硅肥;在步驟(5)中進行田間管理時,返青后追施肥料占全生育期各組份總量分別為氮肥占23—25%、磷肥占25—32%、鉀肥占45—55%;分蘗后期追施肥料占全生育期各組份總量分別為氮肥占7—9%、磷肥、鉀肥均為零;拔節(jié)期追施肥占全生育期各組份總量分別為氮肥占35—45%、磷肥占45—57%、鉀肥占45—55%;抽穗期追施肥占全生育期各組份總量分別為氮肥占8—10%、磷肥、鉀肥均為零。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沙地薄膜水稻栽培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選地、平地造田、開挖渠系;(2)鋪膜,用塑料薄膜平鋪沙下;(3)育秧,苗床地也用平鋪沙下,在其上按常規(guī)方法育秧;(4)插秧,插秧前應先對稻田灌水并按比例施基肥,插秧時應連同秧苗根土一起移栽;(5)田間管理,包括水分管理、肥料管理和中耕除草,水分管理和肥料管理均應按各生育期按量、按比例灌水、施肥;該方法提高了沙區(qū)經(jīng)濟收入、產生了很好的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改善了土壤結構、有效地防止了風沙流的形成和蝕害、且不占好地、不返鹽堿、不需翻耕,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文檔編號A01G16/00GK1122183SQ94120158
公開日1996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1994年12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1994年12月21日
發(fā)明者黃學文, 劉新民, 嚴哲珠, 趙哈林, 何宗穎, 趙學勇, 張銅會, 李勝功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