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釣墨魚機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控制釣墨魚機的釣墨魚機控制裝置,尤其是當控制多臺釣墨魚機時采取措施消除所謂的「動作等待時間」從而能提高操作效率進而使捕魚量增加的釣墨魚機控制裝置。通常,在釣墨魚船上,在左舷和右舷配置多臺釣墨魚機,一面由釣墨魚機控制裝置對該多臺釣墨魚機進行集中控制一面進行作業(yè)。這時,為防止發(fā)生各釣墨魚機的釣魚線纏在一起的現象,應使各釣墨魚機有規(guī)律地進行運轉,另外,為了不錯過墨魚群,經常是在水中垂下若干個魚鉤進行操作(不出現將所有的魚鉤從水中提出的情況)。這種運轉狀態(tài),例如可稱為順序運轉、交錯運轉、同時運轉、同步運轉。例如,在順序運轉的情況下,各釣墨魚機以預先設定的一定時間差(距離差)運轉。如采用上述現有結構,則存在如下問題。如上所述,例如,從順序運轉的情況來看,各釣墨魚機按預先設定的規(guī)定時間差運轉著。并且,從垂下魚鉤到將鉤提起的1個周期所需的時間,如除掉各釣墨魚機的誤差,則可看作是相同的。但是,實際上,在釣到墨魚的釣墨魚機和沒有釣到墨魚的釣墨魚機中,其1個周期所需要的時間不同,當然,釣到墨魚的釣墨魚機其1個周期所需時間將會延長。在現有的裝置中,例如,當觀察相鄰的2臺釣墨魚機時,在后一臺釣墨魚機由于釣到墨魚因而其1個周期所需時間延長的情況下,前一臺釣墨魚機與后一臺釣墨魚機的時間差變大。為此,以往是對前一臺釣墨魚機進行控制使其停止動作而處于等待狀態(tài),以便使其與后一臺釣墨魚機的時間差回到預先設定的值。這就是所謂的「動作等待時間」。由于具有這種動作等待時間,所以存在著使作為整體的操作效率降低,進而影響到捕魚量的問題。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開發(fā)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消除以往構成操作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的所謂「動作等待時間」從而能提高操作效率進而使捕魚量增加的釣墨魚機控制裝置。可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第一種釣墨魚機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備有判斷裝置,用于判斷先行的前一臺釣墨魚機與接在其后的后一臺釣墨魚機相互間之差值是否超過預先設定的設定值;及控制裝置,當由上述判斷裝置判定差值超過預先設定的設定值時,使后一臺釣墨魚機的放線速度加快。另外,本發(fā)明第二種釣墨魚機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備有判斷裝置,用于判斷先行的前一臺釣墨魚機與接在其后的后一臺釣墨魚機相互間之差值是否超過預先設定的設定值;及控制裝置,當由上述判斷裝置判定差值超過預先設定的設定值時,將后一臺釣墨魚機的設定水深減小。另外,本發(fā)明第三種釣墨魚機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備有第1判斷裝置,用于判斷先行的前一臺釣墨魚機與接在其后的后一臺釣墨魚機相互間之差值是否超過預先設定的第1設定值;第2判斷裝置,用于判斷先行的前一臺釣墨魚機與接在其后的后一臺釣墨魚機相互間之差值是否超過預先設定的第2設定值;及控制裝置,當由上述第1判斷裝置判定差值超過預先設定的第1設定值時,或由上述第2判斷裝置判定差值超過預先設定的第2設定值時,對后一臺釣墨魚機的放線速度和/或設定水深進行控制。即,在本發(fā)明的釣墨魚機控制裝置的情況下,當前一臺釣墨魚機與后一臺釣墨魚機之差值超過設定值時,使后一臺釣墨魚機的放線速度加快和/或將后一臺釣墨魚機的設定水深減小,因此,可對前一臺釣墨魚機與后一臺釣墨魚機之差值提前進行補償。另外,按后者的步驟進行控制時,是在第1步中使后一臺釣墨魚機的放線速度加快,進而在第2步中將后一臺釣墨魚機的設定水深減小。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一實施形態(tài)的圖,是表示釣墨魚船的總體結構的平面圖。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一實施形態(tài)的圖,是表示從海面到設定水深之間的區(qū)域及速度劃分的圖。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一實施形態(tài)的圖,是表示各釣墨魚船與集中控制裝置的關系的圖。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一實施形態(tài)的圖,是表示各釣墨魚船的內部結構的圖。圖5是表示本發(fā)明一實施形態(tài)的圖,是用于說明順序運轉的平面圖。圖6是表示本發(fā)明一實施形態(tài)的圖,是用于對操作進行說明的流程圖。圖7是表示本發(fā)明一實施形態(tài)的圖,是用于說明交錯運轉的平面圖。圖8是表示本發(fā)明一實施形態(tài)的圖,是用于說明同時運轉的平面圖。圖9是表示本發(fā)明一實施形態(tài)的圖,是用于說明同步運轉的平面圖。1釣墨魚船、3釣墨魚機、5集中控制裝置、7海面、9設定水深、11按鍵、13控制裝置、15驅動電機、17編碼器、19串行電路以下,參照圖1至圖6說明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形態(tài)。首先,參照圖1說明本實施形態(tài)的釣墨魚船總體的簡略結構。圖中,有釣墨魚船1,在該釣墨魚船1的左舷和右舷分別配置著規(guī)定臺數的釣墨魚機3。這些釣墨魚機3由集中控制裝置5進行集中控制。由釣墨魚機3向海中垂下備有多個魚鉤的釣魚線,但這時劃分成如圖2所示的區(qū)域、速度。首先,將從海面7到設定水深9之間劃分為「魚鉤垂下區(qū)」、「放線區(qū)」、「鉛墜垂下區(qū)」,然后,可在各個區(qū)域內設定下降速度。將其稱為「魚鉤垂下速度」、「放線速度」、「鉛墜垂下速度」。如只將釣墨魚機3和集中控制裝置5從圖1所示的釣墨魚船的總體結構中抽出表示,則成為如圖3所示的情況。集中控制裝置5經常地監(jiān)視著所有釣墨魚機3,并對判定為需要進行控制的釣墨魚機3輸出規(guī)定的指令。其次,參照圖4說明各釣墨魚機3的內部結構。圖中,有按鍵11,由該按鍵11輸入和設定必要的信息。而大部分必要的信息由集中控制裝置5以串行傳送方式輸入。另外,還有控制裝置13,在該控制裝置13內設有「CPU」、「ROM」、「RAM」。此外,還配置著用于使將釣魚線卷起、放出用的轉輪(圖中未示出)正轉和反轉的驅動電機15。還有一個用于監(jiān)視驅動電機15的轉動的編碼器17,對當前位置(水深)進行運算,并傳送到集中控制裝置5,同時按照從集中控制裝置5發(fā)來的指令進行動作。另外,還設有用于在與集中控制裝置5之間進行信號發(fā)送和接收的串行電路19。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以圖5所示的順序進行運轉的情況為例進行說明。這里,當說明順序運轉時,指的是在左舷、右舷的各組中使釣墨魚機3從前面起依次以一定的間隔使鉤墨魚機3動作的運轉。例如,在圖5中,右舷的一組,從前面起,「1」的釣墨魚機3首先動作,在規(guī)定的間隔后,「2」的釣墨魚機3動作,接著「3」的釣墨魚機3、「4」的釣墨魚機3依次按規(guī)定的間隔動作。另外,在左舷側也一樣,以「1′」的釣墨魚機3、「2′」的釣墨魚機3這樣的順序,按規(guī)定間隔運轉。在圖5中,各釣墨魚機3中的數字表示釣墨魚機3的動作順序。下面,參照圖6的流程圖,具體地說明其操作。首先,作為條件,將全部釣墨魚機3的設定水深設定為100m,同時將放線速度設定為60轉。作為控制內容,將某臺釣墨魚機3與在其前面的另一臺釣墨魚機3的間隔設定為10m,并當該間隔超過10m時,控制該釣墨魚機3的下降速度(具體地說,是加快下降速度)。將其作為第1步控制。而當間隔超過20m時,還對該釣墨魚機3的下降水深進行控制(具體地說,是使下降水深減小)。將其作為第2步控制。作為控制的量,例如,關于下降速度,可設定任意系數(例如,0.2),并將該系數乘以釣墨魚機3相互之差值(例如,15m)進行計算。因此,使放線速度相應地加快0.2×15=3(轉)。關于設定水深,例如,開始時全部設定為100m,當釣墨魚機3的相互間隔超過20m時,可將其控制在95m。而在這種情況下,如墨魚游動著的水深在95m~100m之間時,最好設定為在該范圍內的較小的值。那么,如根據上述條件來看圖6的流程圖,則首先判斷是否是在下降運轉中(步驟1(S1))。如不是在下降運轉中時,轉入步驟2(S2)并將標志設定為「0」。與此相反,如是在下降運轉中時,進入步驟3(S3),判斷與前面的釣墨魚機3之差值是否超過10m。當差值沒有超過10m時,轉入步驟4(S4)并將計數器設定為「0」,同時,在步驟5(S5)中設定放線速度60、水深100m。而當差值超過10m時,進入步驟6(S6),判斷標志是否是「0」。當標志為「0」時,進入步驟7(S7),使標志為「1」。接著,進入步驟8(S8),將計數器的值只加「1」。然后進入步驟9(S9),判斷計數器是否在「3」以上。這里,當計數器不到「3」時,進入步驟10(S10),判斷與前面的釣墨魚機3之差值是否超過20m。當差值沒有超過20m時,進入步驟11(S11),執(zhí)行第1步的控制。在這種情況下,是將放線速度加快,例如,對開始時的60轉,將其加大到70轉。因此,可使其與前面的釣墨魚機3的間隔減小。當通過這種控制使后一臺釣墨魚機3追上前一臺釣墨魚機3時,即當進入初始設定值的范圍內時,由于只通過使鉤墨魚機3的放線速度加快的控制已達到目的,所以返回步驟1(S1),并從步驟3(S3)轉入步驟4(S4)、步驟5(S5),使放線速度恢復到60轉而進行運轉。另外,在步驟6(S6)中,當標志不是「0」時,轉入上述的步驟9(S9)。另一方面,在步驟9(S9)中計數器的值在「3」以上時,以及在步驟10(S10)中差值超過20m時,由于只通過使釣墨魚機3的下降速度加快的控制還達不到目的,所以轉入步驟12(S12),執(zhí)行第2步的控制。即,使放線速度加快,同時使設定水深減少。例如,如圖所示,將放線速度從開始時的60轉變更為70轉,并將設定水深從100m變更為95m。即,使延遲著的釣墨魚機3以更快的速度運轉比其前面的釣墨魚機3短的距離,因此,能減小與前面的釣墨魚機3的間隔。當通過這種控制使后一臺釣墨魚機3追上前一臺釣墨魚機3時,返回步驟1(S1)。通過反復進行上述動作,即可完成預定的控制。另外,第2設定值與第1設定值的關系,可按①第2設定值<第1設定值、②第2設定值=第1設定值、或③第2設定值>第1設定值的三種情況考慮。因此,如以具體的數字例表示第1設定值與第2設定值的關系并說明控制內容,則如表1所示。<</tables>如按照以上的本實施例,則能減少「動作等待時間」。這是因為不象以往那樣使先行的釣墨魚機3「等待」延遲的釣墨魚機3(使先行的釣墨魚機3的動作比延遲的釣墨魚機3放慢、或停止動作,以縮小其間隔),而是進行使延遲的釣墨魚機3「追趕」先行的釣墨魚機3的動作。因此,可以提高操作效率進而使捕魚量增加。另外,作為第1步控制,首先使放線速度加快,然后,作為第2步控制減小設定水深,所以能更有效且可靠地補償與先行的釣墨魚機3之差值。由于控制動作總是在放線時進行而不是將釣在鉤上的墨魚提起時進行,所以也不會發(fā)生斷線或使釣在鉤上的墨魚不小心落下的情況。另外,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上述一種實施形態(tài)。首先,在上述的實施形態(tài)中,以順序運轉的情況為例進行了說明,但在如圖7所示的交錯運轉、如圖8所示的同時運轉、圖9所示的同步運轉的情況下也可以適用。原因是,所謂交錯運轉,如圖7所示,指的是使左舷、右舷的全部釣墨魚機3以相互交錯式的順序依次動作的運轉形態(tài)。所謂同時運轉,如圖8所示,指的是分成左舷一組和右舷一組并以組為單位運轉的形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兩組之間相互沒有關聯(lián)。所謂同步運轉,如圖9所示,指的是將左舷的釣機和右舷的釣機分成左右一對的組并使各組依次進行運轉的形態(tài)。而在上述任何情況下,本發(fā)明均可適用。在圖7至圖9中,各釣墨魚機3中的數字表示釣墨魚機3的動作順序。另外,也可以只通過控制設定水深「追趕」前面的釣墨魚機3,從而對其差值進行補償。即使在先行的釣墨魚機與接在其后的釣墨魚機相互間之差的第2設定值小的情況下,本發(fā)明仍可使用。如按照以上詳細說明的本發(fā)明的釣墨魚機控制裝置,則不象以往那樣使先行的釣墨魚機「等待」延遲的釣墨魚機,而是進行使延遲的釣墨魚機「追趕」先行的釣墨魚機的動作,所以能減少「動作等待時間」,因此,可以使單位時間的周期數增加,從而能提高操作效率進而使捕魚量增加。權利要求1.一種釣墨魚機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備有判斷裝置,用于判斷先行的前一臺釣墨魚機與接在其后的后一臺釣墨魚機相互間之差值是否超過預先設定的設定值;及控制裝置,當由上述判斷裝置判定差值超過預先設定的設定值時,使后一臺釣墨魚機的放線速度加快。2.一種釣墨魚機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備有判斷裝置,用于判斷先行的前一臺釣墨魚機與接在其后的后一臺釣墨魚機相互間之差值是否超過預先設定的設定值;及控制裝置,當由上述判斷裝置判定差值超過預先設定的設定值時,將后一臺釣墨魚機的設定水深減小。3.一種釣墨魚機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備有第1判斷裝置,用于判斷先行的前一臺釣墨魚機與接在其后的后一臺釣墨魚機相互間之差值是否超過預先設定的第1設定值;第2判斷裝置,用于判斷先行的前一臺釣墨魚機與接在其后的后一臺釣墨魚機相互間之差值是否超過預先設定的第2設定值;及控制裝置,當由上述第1判斷裝置判定差值超過預先設定的第1設定值時,或由上述第2判斷裝置判定差值超過預先設定的第2設定值時,對后一臺釣墨魚機的放線速度和/或設定水深進行控制。全文摘要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消除構成操作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的動作等待時間從而能提高操作效率進而使捕魚量增加的釣墨魚機控制裝置。該釣墨魚機控制裝置備有:判斷裝置,用于判斷先行的前一臺釣墨魚機與接在其后的后一臺釣墨魚機相互間之差值是否超過預先設定的設定值;及控制裝置,當由上述判斷裝置判定差值超過預先設定的設定值時,使后一臺釣墨魚機的放線速度加快。文檔編號A01K79/00GK1185276SQ97118640公開日1998年6月24日申請日期1997年9月23日優(yōu)先權日1996年12月20日發(fā)明者和田雅昭申請人:株式會社東和電機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