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稻紋枯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植物病害防治領域,具體是一種水稻紋枯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水葫蘆(Water Hyacinth)學名:鳳眼蓮,屬雨久花科、鳳眼蓮屬。水葫蘆莖葉懸垂 于水上,蘗枝匍匐于水面?;槎嗬饫葼?,花色艷麗美觀。葉色翠綠偏深。葉全緣,光滑 有質感。須根發(fā)達,分蘗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環(huán)境、凈化水質的良好植物。在生長適宜 區(qū),水葫蘆繁殖速度極快,常由于過度繁殖,生長時會消耗大量溶解氧,窒息魚類,幾乎成了 "污染"的代名詞。
[0003] 吳三洪、高翔等于2012年第8期的江西農業(yè)學報上公開了一篇論文"水葫蘆堆 制的營養(yǎng)土對培育機插水稻秧苗的影響",文中指出:將水葫蘆堆制的營養(yǎng)土與細土按不同 的體積比例混勻后作為床土進行水稻育苗試驗,從秧苗株高、根長、根數(shù)、床土溫度、床土 重量等方面研究了營養(yǎng)土對培育機插水稻秧苗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營養(yǎng)土體積比例為 80%的床土的育苗效果最好,其培育出的水稻苗根系發(fā)達、根系盤結、苗壯,符合機插水稻 秧苗的要求,且其床土重量明顯比純細土的床土要輕。
[0004] 殷利利等于2008年在西南大學發(fā)表了碩士論文"水葫蘆葉枯病診斷及其病原菌 的生物學和病理學特性",文中指出:用從水葫蘆獲得病菌菌絲懸浮液噴施處理6個科的 16種作物(小麥、玉米、水稻、辣椒、番茄、甘藍、蘿卜、白菜、油菜、黃瓜、黑豆、豌豆、大豆、綠 豆、花生、棉花)盆栽植株,20d后觀察沒有見到植株發(fā)病。同時,用鏈格孢的培養(yǎng)濾液處 理供試作物種子和作物植株后觀察,種子的萌發(fā)率以作物植株的生長與清水對照沒有顯 著差異。這表明,鏈格孢及其產生的毒素對這些作物都沒有致病毒性。
[0005] 水稻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其種植面積約占全國耕地面積的1/4,年產量約 占全國糧食總產的1/2,但是每年由于水稻病害的發(fā)生危害,減產達20%_40%。其中紋枯病, 是由立枯絲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種真菌病害。是水稻發(fā)生最為普遍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早 稻重于晚稻,往往造成谷粒不飽滿,空殼率增加,嚴重的可引起植株倒伏枯死。紋枯病又叫 云紋病,俗名有眉目斑、花腳瘟和霉綠桿等。
[0006] 該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為擔子菌亞門真菌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病原菌在稻田中越冬,為水稻紋枯病初侵染源。春耕灌水時,越冬菌核與浮 屑、浪渣混雜漂浮在水面上,黏附在稻株上進行侵染,形成病斑。病斑上的病菌通過接觸 侵染鄰近稻株而在稻叢間蔓延。病部形成的菌核落入田中隨水漂浮,進行再侵染。抽穗前 病部新生菌絲以橫向蔓延為住,抽穗后主要沿稻桿表面向上部葉鞘、葉片蔓延侵染,孕穗 至抽穗期侵染最快,抽穗至乳熟期單株病害向上蔓延最快。早稻菌核成為晚稻主要病源。
[0007]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絲體在病殘體上或在田間雜草等其它寄 主上越冬。翌春春灌時菌核飄浮于水面與其它雜物混在一起,插秧后菌核粘附于稻株近水 面的葉鞘上,條件適宜生出菌絲侵入葉鞘組織為害,氣生菌絲又侵染鄰近植株。水稻拔節(jié) 期病情開始激增,病害向橫向、縱向擴展,抽穗前以葉鞘為害為主,抽穗后向葉片、穗頸部擴 展。早期落入水中菌核也可引發(fā)稻株再侵染。早稻菌核是晚稻紋枯病的主要侵染源。菌核 數(shù)量是引起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每667平方米有6萬粒以上菌核,遇適宜條件就可引發(fā)紋枯病 流行。高溫高濕是發(fā)病的另一主要因素。氣溫18_34°C都可發(fā)生,以22-28°C最適。發(fā)病相 對濕度70%-96%,90%以上最適。菌絲生長溫限10-38°C,菌核在12-40°C都能形成,菌核形 成最適溫度28-32°C。相對濕度95%以上時,菌核就可萌發(fā)形成菌絲。6-10天后又可形成 新的菌核。日光能抑制菌絲生長促進菌核的形成。水稻紋枯病適宜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發(fā) 生和流行。生長前期雨日多、濕度大、氣溫偏低,病情擴展緩慢,中后期濕度大、氣溫高,病情 迅速擴展,后期高溫干燥抑制了病情。氣溫20°C以上,相對濕度大于90%,紋枯病開始發(fā)生, 氣溫在28-32°C,遇連續(xù)降雨,病害發(fā)展迅速。氣溫降至20°C以下,田間相對濕度小于85%, 發(fā)病遲緩或停止發(fā)病。長期深灌,偏施、遲施氮肥,水稻郁閉,徒長促進紋枯病發(fā)生和蔓延。
[0008] 紋枯病的防治應以農業(yè)措施為基礎,結合藥劑防治。
[0009] (-)防治方法: 1、方案一:將稻瘟康按500倍液稀釋,或大將軍50克每畝;進行全株均勻噴霧,以不滴 水為宜,7天用藥一次。
[0010] 2、方案二:病情嚴重時,大將軍50克每畝+門神25ml兌水15公斤;或用稻瘟康 35ml+稻癌康II號35ml兌水15公斤,均勻噴霧全株,7天用藥一次。
[0011](二)預防方法: 將稻瘟康或稻瘟康II號按500倍液稀釋,或大將軍50克每畝;或門神25ml兌水15公 斤;進行全株均勻噴霧,以不滴水為宜,7天用藥一次。
[0012] (三)用藥時間:下午4點后。
[0013] (1)抓好以肥水管理為中心的栽培防病,肥料應注意穩(wěn)施氮、磷,增施鉀、鋅肥。以 施足基肥、保證穗肥為原則,水稻生長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灌水要貫徹"前淺、中曬、后濕 潤"的原則。
[0014] ⑵藥劑防治以保護稻株最后3~4片葉為主,施藥不宜過早(拔節(jié)期以前)、過 遲(抽穗期以后)。藥劑選擇:或大將軍50克每畝;或門神25ml兌水15公斤;5%井岡霉 素水劑每畝150毫升或12. 5%紋霉清水劑100~200毫升,或20%紋霉清懸浮劑60~100 毫升或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50克,對水50~70千克噴霧。噴霧時要保證用水量,噴到 稻株中、基部。
[0015] 但是,由于常規(guī)藥劑的長期使用,水稻紋枯病病原菌已經產生了抗藥性,且抗性不 斷增強,防治效果逐漸下降。目前,國內外還沒有將水葫蘆提取物用于水稻紋枯病防治的先 例。
【發(fā)明內容】
[0016]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成本低且不會增加病菌抗藥性的水稻紋枯病的生物 防治方法。
[0017]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水稻紋枯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在水稻紋枯病的發(fā)病初期,噴施一次質量分數(shù)為 0. 1%-5%的水葫蘆種子提取物浸膏的清水稀釋液,6-8天后再噴施一次即可。
[0018]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水葫蘆種子提取物浸膏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 下: 第一步:將水葫蘆種子置于40°C -60°C的烘箱中干燥5-12小時,并用植物粉碎機粉 碎; 第二步:將水葫蘆種子的粉碎物用有機溶劑浸泡,所述浸泡分3-5進行,每次浸泡時間 為5-8小時,浸泡溫度為40°C -60°C;過濾除渣,得到質量濃度為0. 05-0. 10g/mL的提取液; 第三步:將過濾后的提取液在40°C -60°C的溫度下減壓濃縮,即得到水葫蘆種子提取 物浸膏。
[0019]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有機溶劑為正己烷、石油醚、二氯甲烷、三氯甲烷、 乙酸乙酯、甲苯、二甲苯、丙酮、甲醇、乙醇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溶劑。
[0020]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第一步中將水葫蘆種子置于45°C -55°C的烘箱中干燥 8-10小時。
[0021]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第二步中每次浸泡時間為6-7小時,浸泡溫度為 45°C -55°C。
[0022]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第三步中所述溫度為45°C -55°C。
[0023]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通過對水葫蘆的不同器官提取物浸膏的清水稀釋液對水稻紋枯病病原菌分生 孢子的抑孢實驗,找到了防治水稻紋枯病的生物防治方法;該方法通過水葫蘆種子提取物 浸膏的清水稀釋液抑制水稻紋枯病病原菌分生孢子,進而抑制水稻紋枯病病原菌的繁殖, 降低了水稻紋枯病病原菌侵染基數(shù),達到防治病害的目的;本發(fā)明更加天然環(huán)保,而且原料 來源廣泛,制作方法簡單、成本低。
【具體實施方式】
[0024]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0025] 實施例1 一種水葫蘆各組織提取物浸膏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將水葫蘆分解成根、莖、葉、花和種子,置于40°C的烘箱中干燥5小時,并分別 用植物粉碎機粉碎; 第二步:將水葫蘆的根、莖、葉、花和種子的粉碎物分別用有機溶劑浸泡,所述有機溶劑 為正己烷;所述浸泡分3進行,每次浸泡時間為5小時,浸泡溫度為40°C;過濾除渣,得到質 量濃度為〇. 〇5g/mL的提取液; 第三步:將過濾后的提取液在40°C的溫度下減壓濃縮,分別得到水葫蘆根提取物浸 膏、水葫蘆莖提取物浸膏、水葫蘆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