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軸承繞線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雙軸承繞線輪。
【背景技術】
[0002]如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那樣,一般的雙軸承繞線輪包括卷筒、繞線輪主體、離合器機構以及離合器操作部件。繞線輪主體具有在軸向方向上彼此隔開間隔地配置的第I側板和第2側板。卷筒配置成能夠在第I側板與第2側板之間旋轉。
[0003]手柄安裝于繞線輪主體的第2側板側。通過轉動手柄,使卷筒旋轉從而卷繞釣線。離合器機構構成為將手柄與卷筒連結或斷開。例如,通過用離合器操作部件來操作離合器機構,從而將手柄與卷筒連結或斷開。
[0004]在如上所述地構成的雙軸承繞線輪中,垂釣者有時一邊用手掌包住,一邊進行卷筒或釣竿的操作。另外,在用手掌包住時從第I側板側將繞線輪主體與釣竿一起握住。
[0005]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082071號公報。
[0006]為了更加舒適地進行垂釣,希望一種使用手掌包住時的舒適感提升的雙軸承繞線輪。
【發(fā)明內容】
[0007]本發(fā)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提升用手掌包住時的舒適感的雙軸承繞線輪。
[0008]本發(fā)明的某個側面的雙軸承繞線輪將釣線向前方放出。該雙軸承繞線輪包括卷筒、手柄、離合器機構、第I側板、第2側板和離合器操作部件。卷筒構成為繞旋轉軸旋轉。手柄構成為使卷筒旋轉。離合器機構構成為將手柄與卷筒連結或斷開。第I側板相對于卷筒配置于軸向方向的第I側。第2側板相對于卷筒配置于軸向方向的第2側。離合器操作部件構成為對離合器機構進行操作。離合器操作部件具有主體部和第I側端部。主體部在第I側板與第2側板之間沿著旋轉軸的軸向方向延伸。第I側端部沿著軸向方向延伸。第I側端部配置于比主體部接近旋轉軸的位置。第I側板具有能夠滑動地支承第I側端部的第一引導槽。第2側板具有能夠滑動地支承主體部的第二引導槽。
[0009]根據該結構,離合器操作部件的第I側端部配置于比主體部接近旋轉軸的位置。因此,能夠將保持第I側端部的第一引導槽配置于比第二引導槽接近旋轉軸的位置。其結果為,能夠使具有第一引導槽的第I側板比第2側板小,進而能夠提升用手掌包住時的舒適感。
[0010]優(yōu)選的是,離合器操作部件還具有配置于主體部與第I側端部之間的階梯部。
[0011]優(yōu)選的是,第I側板具有第I側板主體部和第一支承部。第一支承部固定于第I側板主體部。并且第一支承部具有第一引導槽。
[0012]優(yōu)選的是,第2側板具有第2側板主體部和第二支承部。第二支承部固定于第2側板主體部。并且第二支承部具有第二引導槽。
[0013]優(yōu)選的是,第I側端部的寬度小于主體部的寬度。根據該結構,由于第I側端部的寬度小于主體部的寬度,因此第I側端部的可動區(qū)域小于主體部的可動區(qū)域。因此,與第二引導槽的寬度相比,能夠減小支承第I側端部的第一引導槽的寬度。其結果為,能夠使具有第一引導槽的第I側板比第2側板小。
[0014]優(yōu)選的是,第一引導槽和第二引導槽中的至少一方是以旋轉軸為中心的圓弧狀。
[0015]優(yōu)選的是,第一引導槽和第二引導槽是以旋轉軸為中心的圓弧狀。第一引導槽的半徑小于第二引導槽的半徑。根據該結構,能夠使第I側板比第2側板小,從而提升了用手掌包住時的舒適感。
[0016]優(yōu)選的是,第一引導槽的長度比第二引導槽的長度短。根據該結構,能夠將使第I側板比第2側板小,從而提升了用手掌包住時的舒適感。
[0017]第一引導槽和第二引導槽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呈直線狀延伸。
[0018]優(yōu)選的是,第I側板和第2側板側視觀察為圓形。第I側板的半徑小于第2側板的半徑。
[0019]優(yōu)選的是,第一引導槽的寬度小于第二引導槽的寬度。
[0020]優(yōu)選的是,第一引導槽配置于第I側板的外周部,第二引導槽配置于第2側板的外周部。
[0021]優(yōu)選的是,主體部和第I側端部配置于卷筒的后方。
[0022]發(fā)明效果
本發(fā)明的雙軸承繞線輪能夠提升用手掌包住時的舒適感。
【附圖說明】
[0023]圖1是雙軸承繞線輪的立體圖。
[0024]圖2是雙軸承繞線輪的放大立體圖。
[0025]圖3是雙軸承繞線輪的放大立體圖。
[0026]圖4是雙軸承繞線輪的放大側視圖。
[0027]圖5是雙軸承繞線輪的側視圖。
[0028]圖6是雙軸承繞線輪的剖視圖。
[0029]圖7是雙軸承繞線輪的剖視圖。
[0030]圖8是雙軸承繞線輪的分解圖。
[0031]圖9是離合器片的正視圖。
[0032]圖10是離合器片的立體圖。
[0033]圖11是蓋部件的立體圖。
[0034]圖12是蓋部件的立體圖。
[0035]圖13是蓋部的立體圖。
[0036]附圖標記說明 100雙軸承繞線輪 11第I側板
12第2側板 16第一引導槽 17第二引導槽 2卷筒 3手柄
4離合器機構 5離合器操作部件 51a主體部 51b第I側端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37]以下,一邊參照附圖一邊對本發(fā)明的雙軸承繞線輪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雙軸承繞線輪構成為將釣線向前方放出。圖1是雙軸承繞線輪的立體圖。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所謂旋轉軸表示卷筒的旋轉軸。具體來說,旋轉軸表示卷筒軸的中心軸。所謂軸向方向表示旋轉軸延伸的方向。具體來說,表示卷筒軸的中心軸延伸的方向。所謂半徑方向表示以旋轉軸為中心的圓的半徑方向。所謂周向方向表示以旋轉軸為中心的圓的周向方向。并且,所謂側視觀察表示沿著軸向方向觀察雙軸承繞線輪。
[0038]如圖1所示,雙軸承繞線輪100包括繞線輪主體1、卷筒2、手柄3、離合器機構4(參照圖7)以及離合器操作部件5。并且,雙軸承繞線輪100還包括旋轉傳遞機構6 (參照圖6)0
[0039]如圖1所示,繞線輪主體I具有第I側板11和第2側板12。第I側板11與第2側板12在軸向方向上彼此隔開間隔地配置。第I側板11相對于卷筒2配置于軸向方向的第I側。第2側板12相對于卷筒2配置于軸向方向的第2側。
[0040]第I側板11與第2側板12通過沿軸向方向延伸的多個連結部13而連結。另外,雖然沒有特別限定,但是第I側板11、第2側板12以及各連結部13由一個部件形成。詳細來說,利用第I側板11、第2側板12以及各連結部13來構成繞線輪主體I的框架。
[0041]在第I側板11上安裝有第I側蓋14。在由該第I側板11和第I側蓋14劃定的空間內收納有各種機構。例如,在該空間內配置有用于防止纏結的制動機構(省略圖示)等。另外,第I側板I和第I側蓋14也可以由一個部件形成。
[0042]在第2側板12上安裝有第2側蓋15。第2側蓋15在側視觀察時形成為一部分重疊的兩個圓形形狀。在由第2側板12和第2側蓋15劃定的空間內收納有各種機構。例如,在該空間內配置有旋轉傳遞機構6。
[0043]圖2是雙軸承繞線輪的放大立體圖。另外,在圖2中,后述的蓋部件被從離合器片51卸下。如圖2所示,第I側板11具有第一引導槽16,第2側板12具有第二引導槽17。第一引導槽16構成為能夠滑動地支承離合器操作部件5的第I側端部51b。第二引導槽17構成為能夠滑動地支承離合器操作部件5的主體部51a。第一引導槽16配置于第I側板11的外周部。第二引導槽17配置于第2側板12的外周部。
[0044]詳細來說,如圖3所示,第I側板11具有第I側板主體部Ila和第一支承部lib。第一支承部Ilb固定于第I側板主體部11a。并且,第一支承部Ilb具有上述的第一引導槽16。
[0045]圖4是表示從軸向方向的第2側觀察到的第2側板的一部分的側視圖。另外,在圖4中,第2側蓋被從第2側板卸下。如圖4所示,第2側板12具有第2側板主體部12a和第二支承部12b。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