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短年限低成本草莓雜交育種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屬于草莓雜交育種技術,特別是一種短年限低成本草莓雜交育種法。
【背景技術】
[0002] 草莓是由兩個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結合而成的雜合體,其DNA存在著不同的等位基 因,如Aa、AaBb、AaBbCc等等。在它們的自交后代中,這幾對基因所控制的性狀會發(fā)生分離。 在其實生群體中,每一單株在遺傳性狀上均不同于其他植株,表現在后代出現遺傳性狀嚴 重分離現象,這就為育種工作提供了不同于其他植物的可選育基礎?,F有技術草莓雜交育 種方法,均采用當年雜交,次年播種、育苗,第3年進入選種圃,第4年進行抗病性鑒定,第5 年才能入圍復選圃,第6年進行決選,才能育成品種。即現有技術一個品種選育周期至少要 6年時間。不僅育種年限長,而且投入成本高,這給草莓雜交育種造成困擾,阻礙了草莓育種 規(guī)模的擴大,導致自主選育草莓新品種的數量和質量大幅下降。
[0003] 由此可見,研究并設計發(fā)明一種既能縮短草莓雜交育種年限、又能降低育種成本 的短年限低成本草莓雜交育種法是必要的。
【發(fā)明內容】
[0004]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研究并設計一種既能縮短草莓雜交育種年 限、又能降低育種成本的短年限低成本草莓雜交育種法。
[0005]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短年限低成本草莓雜交育種法,包括連續(xù)進行 的雜交獲種--播種育苗--優(yōu)系初選--優(yōu)系復選--優(yōu)系決選等步驟,其特征是在雜 交育種過程中采用如下方法:
[0006] 方法A、采用時間倒推方法提前雜交進行時間,將雜交獲種--播種育苗--優(yōu)系 初選中的物候期選擇、優(yōu)株選評放在第一年進行;
[0007] 方法B、采用集約化集中播種育苗及芽苗移栽方法,替代優(yōu)系初選--優(yōu)系復 選--優(yōu)系決選中的穴盤一次性播種育苗方法;
[0008] 方法C、采用單株選擇、逐步直接淘汰方法,替代優(yōu)系初選--優(yōu)系復選--優(yōu)系 決選的物候期、株型、果實品質、抗病篩選步驟中的每株后代都進行調查和統計的方法;
[0009] 方法D、采用露地自然鑒定法進行抗病篩選,替代優(yōu)系初選--優(yōu)系復選--優(yōu)系 決選的抗病篩選步驟中的實驗室條件下接種鑒定方法。
[0010] 所述方法A包括如下內容:從4月底5月初往前倒推60-90天,推算出草莓雜交 的時間在第1年的2月上旬到3月上旬進行雜交;在第1年4月中旬收獲種子,并進行高 溫--低溫--浸酸種子處理;第1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擇時進行播種;第1年6月份芽 苗移栽;第1年8月下旬到9月上旬小苗定植;第1年9月中旬到12月上旬進行物候期篩 選;在第1年12月份進行株型篩選。
[0011] 所述方法B包括如下內容:將處理好的種子摻適量細稻田土,均勻撒播在裝有基 質的自動恒濕盆內,自動恒濕盆內下層鋪設9-llcm厚度的丹麥品氏托普細質泥炭基質,上 層鋪設3-5cm厚度的細稻田土,壓實后均勻播種,再覆蓋過50目細篩的、厚度為種子2-3倍 的細稻田土,最后足量澆水并覆蓋塑料薄膜;待種子萌發(fā)后伸展出2張子葉時,用鑷子小心 地將芽苗連同胚根一起挑出栽培土層,移栽到盛有5份礱糠發(fā)酵基質和3份丹麥品氏細質 泥炭基質體積比的混合基質的15孔穴盤中,移栽后立即用噴霧器噴灑細霧狀足量定根水。
[0012] 所述方法C包括如下內容:以物候期、株型、品質、抗病為篩選指標,按照時間的推 移,依次分步驟進行:
[0013] 步驟1、物候期篩選:第1年的9月中旬到12月上旬,以目前主栽品種'紅頰'為對 照,以'紅頰'果實成熟期12月上旬為時間節(jié)點,保留12月份之前開花的株系,凡在12月 上旬還未開花的單株,全部淘汰掉;
[0014] 步驟2、株型篩選:第1年的12月份,對步驟1保留下來的株系中保留休眠淺的、 株型直立、葉柄開張角度小于40度的單株;直接淘汰掉休眠深的、株型匍匐、葉柄開張角度 大于50度的單株;暫時保留葉柄開張角度在40-50度之間的、半直立、休眠習性介于兩者之 間的單株,留后觀察;并在留下的單株中,株型直立或半直立、花序高于或平于葉面、株高在 15cm以上的單株予以保留,其余直接淘汰;
[0015] 步驟3、果實品質篩選:第2年的1-3月份,在步驟2篩選出的后代單株中進行,以 '紅頰'為對照,首先采用手捏方式以抓在手上的手感及經驗判斷,淘汰掉明顯比'紅頰'果 實軟的單株;再結合品嘗的口感判斷,直接淘汰掉口感比'紅頰'差得多的單株,保留口感與 '紅頰'相同或相近的單株,并將保留下來的單株進行掛牌編號;
[0016] 步驟4、抗病篩選:第2年的3月上旬,將步驟3中有編號的株系分別定植到劃好 小區(qū)的育苗圃內,每個單株一個小區(qū)結合擴大繁殖,等到8月下旬調查所有編號株系炭疽 病的發(fā)病指數(DI),病死株率以及株發(fā)病率,保留發(fā)病指數(DI) < 30. 0的株系,直接淘汰 發(fā)病指數(DI)〉30. 0的株系;在優(yōu)系復選、優(yōu)系決選的物候期、株型、果實品質、抗病篩選 步驟中重復上述過程;其中品質調查時增加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有機酸的含量、果實硬度 等指標,果實硬度和固酸比仍然以'紅頰'為對照,直接淘汰掉小于'紅頰'的株系,保留大 于等于'紅頰'的株系,即為復選、決選優(yōu)系。
[0017] 所述方法D包括如下內容:第2年的3月上旬,將步驟3中有編號的株系分別定 植到劃好小區(qū)的育苗圃內,每個單株一個小區(qū)結合擴大繁殖,直接在露地自然條件下進行 抗炭疽病篩選,除不噴施任何化學和生物殺菌劑外,其余管理同常規(guī)田間管理,等到8月下 旬調查所有編號株系炭疽病的發(fā)病指數(DI),病死株率以及株發(fā)病率。根據免疫(I)DI =〇 ;高抗(HR) 0 < DI 彡 5. 0 ;抗?。≧) 5. 0 < DI 彡 10. 0 ;中抗(MR) 10. 0 < DI 彡 30. 0 ; 感?。⊿)30. 0 < DI彡50. 0 ;高感(HS)50. 0 < DI彡100. 0的分級標準,保留發(fā)病指數 (DI) < 30. 0的株系,直接淘汰發(fā)病指數(DI) > 30. 0的株系;在優(yōu)系復選、優(yōu)系決選的抗 病篩選步驟中重復上述過程。
[0018]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經實施,與現有技術雜交育種相比,有如下有益結果:
[0019] 1、雜交育種周期大幅度縮短?,F有技術草莓雜交育種方法,均采用當年雜交,次年 播種、育苗,第3年進入選種圃,第4年進行抗病性鑒定,第5年才能入圍復選圃,第6年進行 決選,才能育成品種。即現有技術一個品種選育周期至少要6年時間。本發(fā)明利用時間倒 推法推算出合理雜交時間進行雜交、收種,當年收集種子,當年播種,并按照時間的推移進 行有目的的對后代單株進行選擇,充分利用時間,將現有技術的一個品種選育周期至少要6 年時間大幅度縮短到4年時間。
[0020] 2、大幅度降低了育種成本。由于上述原因,本發(fā)明可節(jié)約2年的育種時間,而這2 年內,草莓種子、種苗均需要妥善保存和大量人工管理、配套相應的設施、農資以及人力的 投入;其次,本發(fā)明的單株選擇法采用四個步驟,逐步直接淘汰方式,與現有技術的傳統選 擇法對每株后代都進行調查和統計相比,也必然節(jié)省了大量的人力:再者,當年收集種子, 當年播種,不僅比現有技術從雜交獲得種子的延續(xù)時間節(jié)省1年,而且新種子比陳種子的 播種出苗率還提高了 10-20%,從而也節(jié)約了所需種子成本。綜上所述,從三方面大幅度降 低了育種成本。
[0021] 3、選出真正的抗病品種機率大。與現有技術的實驗室選種相比,由于實驗室條件 是可控的,可重復的,在實驗室條件下選出的抗病株系,要想成為真正的抗病品種,還需要 進一步經過自然條件下抗病性的檢驗。而本發(fā)明采用直接在露地自然條件下進行抗病篩選 的方式,即在不噴施任何殺菌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