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簡便快速鑒別甘藍型油菜小孢子再生的單倍體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植物細胞學應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早期、簡便、快速大批量鑒別甘藍型油菜小孢子再生的單倍體植株的方法。
背景技術:
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甘藍型油菜小孢子離體培養(yǎng)和植株再生技術成功建立以來,甘藍型油菜小孢子再生的雙單倍體(DH)被廣泛地應用于快速培育油菜新品種、構建遺傳研究群體和進行遺傳轉化以及離體誘變等領域。實踐證明,甘藍型油菜DH技術體系是油菜遺傳育種和分子生物學等研究領域的重要工具。但是,通過小孢子離體培養(yǎng)和雙單倍體誘導后,不同的基因型或不同批次的培養(yǎng)材料再生的植株群體中,雙單倍體株率在30%到 90%以上。即小孢子通過人工染色體加倍后,不是所有基因型的再生植株都是雙單倍體,而是還有約10 70%的植株是不能結種子的單倍體(Hansen et al, In vitro chromosome doubling potential of colchicine,oryzalin,trifluralin and APM in Brassica napus microspore culture. Euphytica, 1996,88 :159-164)。通過目測,這些無用的單倍體在開花前不能與雙單倍體區(qū)分,尤其是在試管苗階段。研究人員只能將小孢子再生的各種倍性植株同時栽到溫室或者田間,到現(xiàn)蕾或初花期階段,將單倍體植株砍掉不要?;蛘哂们锼蓧A涂抹單倍體植株的頂芽和腋芽進行染色體加倍。或者把該植株從土中挖出來,洗凈根部的泥土,用秋水仙堿溶液浸泡根后,再栽到土中,使之染色體加倍。此時識別和處理單倍體植株必然提高了人工、試劑等費用,而且染色體加倍太晚,推遲了成熟期。另外,在我國長江流域,甘藍型油菜小孢子離體培養(yǎng)后于每年6月份形成完整植株。而此時已不是油菜種植季節(jié),小孢子再生的植株不能移栽到田間。而且國內一般均沒有控溫控濕的自動化溫室,這些植株只能于試管繼代培養(yǎng)到10月中旬以后才能移栽到田間。對大量未能識別的單倍體植株進行多次繼代,需要大量試劑和人力,移栽到田間需要一定量的土地和肥料等費用(見表2)。在蕾期或初花期,把單倍體植株從土中挖出,經秋水仙堿處理后,再栽到田間。一般重栽的植株在10天后才能恢復生長,延遲成熟期約2周。這不但使DH技術的應用成本提高,而且效率降低。因此,急需一種于甘藍型油菜小孢子植株發(fā)育早期能簡便、快速準確鑒別單倍體的方法。在油菜小孢子植株發(fā)育的早期,其倍性鑒別可采用染色體計數(shù)和流式細胞儀測定核DNA含量的方法。但是要制出全套染色體分散好、不丟失、清晰能記數(shù)目的片子,需要具有嫻熟的染色體制片技巧,而且制片很花費時間,不可能快速用于大量植株的倍性鑒別。流式細胞儀能準確地測定植株的倍性,但操作程序繁瑣,需要花費時間制備核DNA懸浮液和進行核DNA染色。而且,該染色劑很貴,且儀器昂貴,需要專門人員操作分析,費用很高,也不可能用于大批量植株的倍性檢測。據(jù)前人的研究,植物葉片表皮氣孔的長度和氣孔保衛(wèi)細胞的葉綠體數(shù)與染色體倍性呈正相關。一般二倍體On)植株的葉片氣孔比單倍體(η)葉片氣孔大,葉綠體數(shù)比單倍體大約多一倍。根據(jù)兩者的顯著差異可以迅速地判別植株的倍性。劉威洪等(劉威洪等,用氣孔保衛(wèi)細胞周長鑒定甘藍型油菜植株倍性水平.上海農業(yè)學報,2002,18(3) :35-38.)測量了甘藍型油菜品種Qn)和單倍體(η)植株葉片的氣孔保衛(wèi)細胞縱橫直徑長度,采用公式L=1.57x[1.5x(A+B)-VZ^計算了保衛(wèi)細胞的周長。他們提出保衛(wèi)細胞的周長值可以作為鑒定甘藍型油菜染色體倍性水平的一個指標。但是周長的測量和計算方法很繁瑣,用于大量植株的倍性鑒定必定很花時間,不可能用于大量植株的檢測。而且Ho等(Ho.et al,The Use of Stomatal Chloroplast Number for Rapid Determination of Ploidy Level in Maize. Plant Breeding, 1990,105 :203-210)也報道,不同倍性植株之間的葉片氣孔長度差異比它們之間的葉綠體數(shù)差異小,判定倍性的準確率比葉綠體計數(shù)方法低° Ewald 等(Ewald. et al, Induction of tetraploid poplar and black locust plants using colchicine :chloroplast number as an early marker for selecting polyploids in vitro. Plant Cell Tiss Organ Cult. 2009,99 :353-357.)統(tǒng)計了離體培養(yǎng)的楊樹和洋槐葉片表皮氣孔保衛(wèi)細胞的葉綠體數(shù)。在已測的所有植株中,四倍體Gn)的葉綠體數(shù)幾乎是二倍體On)的2倍。他們提出,保衛(wèi)細胞的葉綠體數(shù)可作為離體誘導的楊樹、洋槐多倍體的早期選擇標記。從以上所述可知,在某些植物,使用葉片氣孔保衛(wèi)細胞的葉綠體數(shù)已可以快速區(qū)分其植株的倍性。但是至今未見使用葉片氣孔保衛(wèi)細胞的葉綠體數(shù)鑒別甘藍型油菜小孢子再生的單倍體(n,HP)試管苗的報道。為能在小孢子植株的幼苗階段快速、準確地識別單倍體,我們采用甘藍型油菜小孢子試管無菌苗,研究了不同倍性植株的葉片氣孔保衛(wèi)細胞的葉綠體數(shù)與染色體倍數(shù)的相關性和不同倍性植株之間保衛(wèi)細胞葉綠體數(shù)的差異顯著性,找到了葉綠體數(shù)與單倍體相關的實用參數(shù),建立了使用氣孔保衛(wèi)細胞葉綠體數(shù)快速鑒別大批量甘藍型油菜小孢子單倍體試管苗的技術,使小孢子再生的單倍體植株能于成苗初期被識別和剔除,或者盡可能早地進行染色體加倍,使其盡早形成雙單倍體,解決了盲目地長時間于培養(yǎng)基繼代和在田間栽種單倍體植株的問題,節(jié)約了試劑、人工和土地等費用,提高了甘藍型油菜雙單倍體(DH)技術體系在油菜遺傳育種等領域的應用效率。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根據(jù)葉片氣孔保衛(wèi)細胞中的葉綠體數(shù)與植株倍性的相關性,運用氣孔保衛(wèi)細胞中葉綠體計數(shù)技術建立簡便、快速、大批量地鑒別甘藍型油菜小孢子再生植株倍性的有效方法。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和步驟如下1、切取無菌的小孢子再生植株葉片從甘藍型油菜品種植株的花蕾分離小孢子, 采用石淑穩(wěn)的方法誘導胚狀體(參照石淑穩(wěn)等報道的方法,石淑穩(wěn),甘藍型油菜及其種間和屬間雜種小孢子胚狀體的誘導,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1993,12 =544-550)。產生的胚狀體接禾中在含有 B5 培養(yǎng)基(Gamborg et al, 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suspension cultures of soybean root cells. Experimental Cell Research,1968,50 :151-158)的三角瓶中培育成植株。在超凈工作臺上,將滅菌的醫(yī)用剪刀伸進瓶中,剪下小植株基部往上數(shù)的第5片平展葉,并放入小塑料袋中,寫上與該三角瓶相同的株號,隨后,將三角瓶用原紙帽封住,置于培養(yǎng)室。2、葉片下表皮組織制片在細胞學實驗室,用刀片切取步驟(1)所述的葉片中間組織,置于載玻片上,然后用鑷子將其上表皮和葉肉細胞輕輕夾碎去掉,僅留下表皮組織。加一滴碘-碘化鉀染色液在下表皮組織,蓋上蓋玻片,染色約2分鐘。3、氣孔保衛(wèi)細胞中的葉綠體計數(shù)把步驟( 所述的制片放在光學顯微鏡的載物臺上,用16倍目鏡和40倍物鏡頭觀察氣孔保衛(wèi)細胞中的葉綠體,每株觀察一片葉,每片葉統(tǒng)計10個氣孔的葉綠體數(shù)(即,每張制片記錄10個氣孔)。4 用葉綠體參數(shù)判定試管苗植株倍性根據(jù)步驟3所得葉綠體參數(shù)鑒定試管苗植株群體中的單倍體、雙單倍體和四倍體。即在顯微鏡下記錄每個氣孔的葉綠體數(shù),每張制片 (即每片葉)有7個以上(包括7個,下同)氣孔具有6-8個葉綠體,判定為單倍體(HP), 具有10-13個葉綠體的判定為雙單倍體(DH),具有15-M個葉綠體的判定為四倍體(TP)。 詳見表3和圖1-3。本發(fā)明染色液的組分及其配制方法如下將碘0. 5g倒入小燒杯中,加40ml蒸餾水,進行溶解;溶解后,再加入碘化鉀1. Og, 用蒸餾水定容到50ml,倒入棕色試劑瓶中保存,備用。本發(fā)明的實施效果1、提高了 DH技術的應用效率和降低了應用成本當小孢子再生的胚狀體于試管剛發(fā)育成完整植株時,使用本發(fā)明建立的葉片氣孔保衛(wèi)細胞中的葉綠體計數(shù)法準確地把不能結籽的單倍體鑒別出來,盡早丟棄,不再使用大量藥品于試管進行多次繼代培養(yǎng),每一萬株苗節(jié)約費用16513元。也不再盲目地移栽到田間,浪費土地,花費人力進行管理,節(jié)約成本 2570元(表幻。如果需要把鑒定出的單倍體人工加倍成雙單倍體,此時可以在試管中用秋水仙堿或在移栽前進行染色體加倍,以免在移栽后加倍延遲開花結果,影響DH植株的使用。2、能快速地鑒別大批量的植株倍性采用本發(fā)明建立的葉綠體計數(shù)方法,用約5分鐘時間可以完成一株試管苗的倍性鑒定,可以快速鑒定大批量的植株倍性。用流式細胞儀 (Flow Cytometry)分析法鑒定倍性,其操作流程復雜,必須用檸檬酸和土溫20等試劑處理葉片組織,用染色劑DAPI染色DNA,并通過過濾制備核DNA懸浮液,才能用于倍性分析,花費時間較長。而且分析費用非常高,一般分析一株需要50元人民幣,一萬株就要五十萬元 (表1),不可能用于大量植株倍性的鑒定。3、程序簡便、易操作、費用低本發(fā)明建立的葉綠體計數(shù)測定植株倍性的技術,流程簡便,易于操作,沒有系統(tǒng)學過細胞學的工人也能勝任本工作,而且染色劑相當便宜,鑒定一萬株苗的費用為8227元。而采用染色體計數(shù)法,則需要相當熟練的制片技術,沒有一定細胞學知識的一般工作人員難以完成該試驗。其需要經費19888元(表1)。
圖1.單倍體葉片氣孔保衛(wèi)細胞的葉綠體及數(shù)量。
圖2.雙單倍體葉片氣孔保衛(wèi)細胞的葉綠體及數(shù)量。
圖3.四倍體葉片氣孔保衛(wèi)細胞的葉綠體及數(shù)量。
圖4.用流式細胞儀檢測的四倍體的DNA含量峰值。
圖5.單倍體結角特征。
圖6.雙單倍體結角特征。
圖7.四倍體結角特征。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1、切取甘藍型油菜小孢子離體再生的無菌苗葉片采用石淑穩(wěn)等報道的方法(石淑穩(wěn)等,甘藍型油菜及其種間和屬間雜種小孢子胚狀體的誘導,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1993,12 =544-550)將甘藍型油菜品種華雙4號、華雙2 號、華油8號、華雙1號和華黃一號(上述品種來自華中農業(yè)大學油菜研究室培育的品種, 已在中國廣泛推廣和應用)的小孢子離體培養(yǎng)獲得胚狀體,將所述的再生的胚狀體分別接種在pH為6. 0的B5培養(yǎng)基上(B5培養(yǎng)基來源Gamborg等,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suspension cultures of soybean root cells.Experimental Cell Research,1968,50 151-158)的150ml三角瓶中,培養(yǎng)至有根和莖葉的完整小植株(培養(yǎng)溫度為M-26°C,光照每天12h,光強為ISOOlux)。在含有小植株的瓶子上分別編寫其株號,然后在超凈工作臺上上,用滅菌的醫(yī)用剪刀剪下培養(yǎng)瓶內小植株的第5片(從其基部向上數(shù))平展葉片,將剪切的葉片置于小塑料袋中,寫上與該三角瓶相同的株號。隨后,將三角瓶用原紙帽封住,放回到培養(yǎng)室。2、葉片下表皮組織制片和氣孔保衛(wèi)細胞的葉綠體計數(shù)在細胞學實驗室,取出上述步驟1的塑料袋中華雙4號、華雙2號、華油8號、華雙 1號和華黃一號等5個品種的葉片(來自82株試管苗),用薄刀片切下葉片中間的一塊組織,放在載玻片上。然后用鑷子輕輕夾碎其上表皮和葉肉細胞,僅留下表皮組織。用滴管滴一滴配制好的染色液在該下表皮組織上,蓋上蓋玻片。染色約2分鐘后將載玻片放在光學顯微鏡(購自Olympus公司)的載物臺上,用16倍目鏡和40倍的物鏡頭觀察葉綠體。每張制片(來自同一片葉)隨機統(tǒng)計10個氣孔(每個氣孔有一對保衛(wèi)細胞)的葉綠體數(shù),重復操作前述步驟一次,每片葉片共觀察統(tǒng)計20個氣孔的保衛(wèi)細胞的葉綠體數(shù),采用最小顯著差數(shù)法(LSD法)進行各倍性之間的差異顯著性分析。染色液配制方法用干分之一的天平稱取碘0. 5g,倒入小燒杯中,加入大約40ml蒸餾水進行溶解。 溶解后,再加入碘化鉀l.og,然后轉入量筒中,并加蒸餾水定容到50ml,在棕色試劑瓶避光下保存,備用。3、小孢子再生的試管苗植株的倍性判定將步驟2記錄過的華雙4號、華雙2號、華油8號、華雙1號和華黃1號的葉綠體數(shù)的共82株試管苗移栽到田間。在開花初期觀察這些植株花器特征和結角結籽狀況。在上述5個群體中,單倍體(HP)每一葉片有70%以上(包括70%,下同)的氣孔(兩次重復, 下同)分別具有6-8個葉綠體。雙單倍體植株(DH)有70%以上的氣孔均具有10-13個葉綠體,凡是長有特大蕾和大花瓣,花粉多,但結角少,且多是蘿卜角,結少量大籽的植株,其 70%以上氣孔分別具有15-M個葉綠體(見表幻。用流式細胞儀(FCM)分析這些大蕾大花瓣植株葉片的核DNA含量,證明是四倍體(TP)(見圖4)。經過LSD測驗證明,單倍體、雙單倍體和四倍體之間的平均葉綠體數(shù)差異極顯著(見表3)。以上采用花器特征和結角結籽特性以及流式細胞儀驗證的結果證明,所觀察的一片葉(來自一單株)下表皮的10個氣孔(一次重復)中有7個以上(包括7個,下同)分別具有6-8個葉綠體,判定為單倍體,具有10-13個葉綠體的判定為雙單倍體,具有15-M 個葉綠體的判定為四倍體(圖1- 。該葉綠體數(shù)值可以直接用于判定甘藍型油菜小孢子再生的試管苗植株的倍性,不必再用其它方法進行驗證。實施例2 (應用實施例利用實施例1的方法識別和丟棄不結籽的小孢子單倍體植株)將油菜品種中油821(來自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國大面積推廣品種)、華雙3號和華雙5號(來自華中農業(yè)大學油菜研究室培育的品種,已在中國廣泛推廣和應用)的小孢子再生為胚狀體(方法參照石淑穩(wěn)等,甘藍型油菜及其種間和屬間雜種小孢子胚狀體的誘導,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1993,12 :544-550)。將獲得的胚狀體接種于含B5 培養(yǎng)基(PH6.0)的三角瓶中,培育成小植株(培養(yǎng)溫度為M_26°C,光照每天12h,光強為 ISOOlux)。按實施例1的方法切下第5片葉,進行下表皮組織制片。在光學顯微鏡(購自 Olympus公司)的目鏡16倍和物鏡40倍下觀察和計數(shù)這些植株的氣孔保衛(wèi)細胞的葉綠體數(shù)。每張制片(來自一單株的一片葉)統(tǒng)計10個氣孔的葉綠體數(shù)。在每張制片中凡是有7 個以上(包括7個,下同)均具有6-8個葉綠體,其植株判定為單倍體,均從三角瓶中丟掉, 不再繼代培養(yǎng)保存。凡具有10-13個或更多的葉綠體的,其植株判定為雙單倍體或四倍體, 均保留,進行繼代培養(yǎng)(繼代培養(yǎng)基為B5,pH6. 0),作為下一步的遺傳育種研究的材料。本發(fā)明的實施效果見表1-3.表1三種方法鑒定甘藍型油菜小孢子植株倍性的費用的成本核算(人民幣元/
萬株)
權利要求
1. 一種早期快速鑒定甘藍型油菜小孢子試管苗單倍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下列步驟1)在無菌條件下取離體培養(yǎng)獲得的甘藍型油菜小孢子試管苗基部往上的第5片平展葉,用刀片切取葉片中間組織,置于載玻片上,然后用鑷子將其上表皮和葉肉細胞輕輕夾碎去掉,僅留下表皮組織,向所述的下表皮組織加一滴染色液,蓋上蓋玻片,染色2min,每片葉制成一張玻片,得到鑒定用的玻片;2)將步驟1)的鑒定用的玻片置于光學顯微鏡的載物臺上,用16倍目鏡和40倍物鏡頭觀察氣孔保衛(wèi)細胞中的葉綠體,每張鑒定用的玻片記錄10個氣孔的葉綠體數(shù),即每株觀察一片葉,每片葉統(tǒng)計10個氣孔的葉綠體數(shù);3)根據(jù)步驟2所得葉綠體參數(shù)鑒定試管苗植株群體中的單倍體,雙單倍體和四倍體; 染色液的配制方法如下所示將0. 5g的碘倒入小燒杯中,加40ml蒸餾水進行溶解,溶解后再加入碘化鉀1. Og ;用蒸餾水定容至50ml。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屬于植物細胞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使用葉綠體計數(shù)法,在早期簡便快速、大批量鑒別甘藍型油菜小孢子再生的單倍體的方法。特征是,將離體小孢子培養(yǎng)成的胚狀體接種在B5培養(yǎng)基。在胚狀體剛發(fā)育成完整植株時,無菌切取第5片平展葉。用碘-碘化鉀染色該葉片中間部位的下表皮組織。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氣孔保衛(wèi)細胞的葉綠體。每張制片(即一片葉)記錄10個氣孔的葉綠體數(shù)。之中,有7個以上氣孔均具有6-8個葉綠體,其植株為單倍體。本方法解決了單倍體長時間繼代培養(yǎng)問題,一萬株可節(jié)約試劑、土地和人工費用19083元。本發(fā)明程序簡便,易操作,僅用5分鐘時間鑒別一株苗,費用低,可用于鑒別大量的植株倍性,提高了雙單倍體(DH)技術的應用效率。
文檔編號C12Q1/68GK102304561SQ201110003029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月6日
發(fā)明者吳江生, 孫秀麗, 汪頻, 王晨, 石淑穩(wěn), 陳琳 申請人:華中農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