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火鍋底料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調(diào)味品,更具體涉及一種火鍋底料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調(diào)味品,是指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進食欲,有益于人體健康的輔助食品。它的主要功能是增進菜品質(zhì)量,滿足消費者的感官需要,從而刺激食欲,增進人體健康?;疱伿且环N廣受人們歡迎的美食,而火鍋底料則是制作火鍋的關鍵,可以說火鍋底料就是調(diào)和火鍋味道的重要部分。目前,市場上有多種火鍋底料,所選原料及制作工藝也有所不同,味道口感也各有長短。本發(fā)明人長年從事火鍋底料的制作,根據(jù)多年經(jīng)驗研制出一種味道口感好的火鍋底料,以滿足廣大群眾的需要。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提供一種火鍋底料及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一種火鍋底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菜油2000-2500份、牛油1000-1500份、郫縣豆瓣1000-1500份、干辣椒200-250 份、花椒80-100份、生姜80-100份、大蒜150-200份、大蔥250-300份、冰糖100-150份、醪糟汁450-500份、八角80-100份、三奈40-50份、桂皮40-50份、小茴40-50份、草果20-25 份、紫草20-25份、香葉8-10份、香草8-10份、公丁香3_5份;它的制備方法如下a.備料, 菜油先煉熟,牛油切成小塊,郫縣豆瓣剁細,干辣椒入沸水鍋中煮約2分鐘后,撈出絞碎,生姜拍破,大蒜去皮剝成瓣,大蔥挽結(jié),冰糖敲碎,八角、三奈、桂皮掰成小塊,草果拍破;b.炒制,炒鍋置中火上,炙鍋后倒入菜油燒熱,放入牛油熬化,投入生姜、蒜瓣、蔥結(jié)爆香,接著下入郫縣豆瓣和糍粑辣椒,轉(zhuǎn)用小火慢慢炒約1-1. 5小時,至豆瓣水氣炒干、香氣四溢且辣椒微微發(fā)白時,揀出鍋中蔥結(jié)不用;c.續(xù)炒,下入花椒、八角、三奈、桂皮、小茴、草果、紫草、香葉、香草、公丁香等,繼續(xù)用小火炒約15-20分鐘;d.熬制,至鍋中香料色澤變深時,下入冰糖、醪糟汁,用小火慢慢熬至醪糟汁中的水分完全蒸發(fā);e.冷卻后裝袋。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制作的原料配比可為菜油2000份、牛油1000份、郫縣豆瓣 1000份、干辣椒200份、花椒80份、生姜80份、大蒜150份、大蔥250份、冰糖100份、醪糟汁450份、八角80份、三奈40份、桂皮40份、小茴40份、草果20份、紫草20份、香葉8份、 香草8份、公丁香3份。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制作的原料配比可為菜油2250份、牛油1250份、郫縣豆瓣1250份、干辣椒225份、花椒90份、生姜90份、大蒜175份、大蔥275份、冰糖125份、醪糟汁475份、八角90份、三奈45份、桂皮45份、小茴45份、草果23份、紫草223份、香葉9 份、香草9份、公丁香4份。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制作的原料配比看為菜油2500份、牛油1000份、郫縣豆瓣 1500份、干辣椒250份、花椒100份、生姜100份、大蒜200份、大蔥300份、冰糖150份、醪糟汁500份、八角100份、三奈50份、桂皮50份、小茴50份、草果25份、紫草25份、香葉10份、香草10份、公丁香5份。按上述制備方法均可制成本發(fā)明的火鍋底料。本發(fā)明的火鍋底料的制備方法所采用的設備市場上有售。本發(fā)明的火鍋底料使用方法取本火鍋底料,置于鍋中,加入水或高湯適量,燒開后即可動手涮燙各種食材,火鍋底料的用量可根據(jù)個人口味及需要增減。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的火鍋底料,選材精良,合理的搭配各種原料的用量和比例,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合理、實用,其火鍋底料麻辣適度而不燥烈,味道鮮香而不油膩,湯汁紅亮而不濃稠。使用方便,讓人們在家即能享用正宗美味的獨特的重慶火鍋味。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一種火鍋底料及制備方法,它由以下重量克的原料組成菜油2000克、牛油1000克、郫縣豆瓣1000克、干辣椒200克、花椒80克、生姜80克、大蒜150克、大蔥250克、冰糖100 克、醪糟汁450克、八角80克、三奈40克、桂皮40克、小茴40克、草果20克、紫草20克、香葉8克、香草8克、公丁香3克;它的制備方法如下a.備料,菜油先煉熟,牛油切成小塊,郫縣豆瓣剁細,干辣椒入沸水鍋中煮約2分鐘后,撈出絞碎,生姜拍破,大蒜去皮剝成瓣,大蔥挽結(jié),冰糖敲碎,八角、三奈、桂皮掰成小塊,草果拍破;b.炒制,炒鍋置中火上,炙鍋后倒入菜油燒熱,放入牛油熬化,投入生姜、蒜瓣、蔥結(jié)爆香,接著下入郫縣豆瓣和糍粑辣椒,轉(zhuǎn)用小火慢慢炒約1-1. 5小時,至豆瓣水氣炒干、香氣四溢且辣椒微微發(fā)白時,揀出鍋中蔥結(jié)不用;c.續(xù)炒,下入花椒、八角、三奈、桂皮、小茴、草果、紫草、香葉、香草、公丁香等,繼續(xù)用小火炒約15-20分鐘;d.熬制,至鍋中香料色澤變深時,下入冰糖、醪糟汁,用小火慢慢熬至醪糟汁中的水分完全蒸發(fā);e.冷卻后裝袋。實施例2
一種火鍋底料及制備方法,它由以下重量克的原料組成菜油2250克、牛油1250克、郫縣豆瓣1250克、干辣椒225克、花椒90克、生姜90克、大蒜175克、大蔥275克、冰糖125 克、醪糟汁475克、八角90克、三奈45克、桂皮45克、小茴45克、草果23克、紫草223克、 香葉9克、香草9克、公丁香4克。它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3
一種火鍋底料及制備方法,它由以下重量克的原料組成菜油2500克、牛油1000克、郫縣豆瓣1500克、干辣椒250克、花椒100克、生姜100克、大蒜200克、大蔥300克、冰糖150 克、醪糟汁500克、八角100克、三奈50克、桂皮50克、小茴50克、草果25克、紫草25克、 香葉10克、香草10克、公丁香5克。它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權利要求
1.一種火鍋底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菜油 2000-2500份、牛油1000-1500份、郫縣豆瓣1000-1500份、干辣椒200-250份、花椒80-100 份、生姜80-100份、大蒜150-200份、大蔥250-300份、冰糖100-150份、醪糟汁450-500 份、八角80-100份、三奈40-50份、桂皮40-50份、小茴40-50份、草果20-25份、紫草20-25 份、香葉8-10份、香草8-10份、公丁香3-5份;它的制備方法如下a.備料,菜油先煉熟,牛油切成小塊,郫縣豆瓣剁細,干辣椒入沸水鍋中煮約2分鐘后,撈出絞碎,生姜拍破,大蒜去皮剝成瓣,大蔥挽結(jié),冰糖敲碎,八角、三奈、桂皮掰成小塊,草果拍破;b.炒制,炒鍋置中火上,炙鍋后倒入菜油燒熱,放入牛油熬化,投入生姜、蒜瓣、蔥結(jié)爆香,接著下入郫縣豆瓣和糍粑辣椒,轉(zhuǎn)用小火慢慢炒約1-1. 5小時,至豆瓣水氣炒干、香氣四溢且辣椒微微發(fā)白時, 揀出鍋中蔥結(jié)不用;c.續(xù)炒,下入花椒、八角、三奈、桂皮、小茴、草果、紫草、香葉、香草、公丁香等,繼續(xù)用小火炒約15-20分鐘;d.熬制,至鍋中香料色澤變深時,下入冰糖、醪糟汁, 用小火慢慢熬至醪糟汁中的水分完全蒸發(fā);e.冷卻后裝袋。
2.如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制作的原料配比為菜油2000份、牛油1000 份、郫縣豆瓣1000份、干辣椒200份、花椒80份、生姜80份、大蒜150份、大蔥250份、冰糖 100份、醪糟汁450份、八角80份、三奈40份、桂皮40份、小茴40份、草果20份、紫草20 份、香葉8份、香草8份、公丁香3份。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制作的原料配比為菜油2250份、牛油1250份、 郫縣豆瓣1250份、干辣椒225份、花椒90份、生姜90份、大蒜175份、大蔥275份、冰糖125 份、醪糟汁475份、八角90份、三奈45份、桂皮45份、小茴45份、草果23份、紫草223份、 香葉9份、香草9份、公丁香4份。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制作的原料配比為菜油2500份、牛油1000份、 郫縣豆瓣1500份、干辣椒250份、花椒100份、生姜100份、大蒜200份、大蔥300份、冰糖 150份、醪糟汁500份、八角100份、三奈50份、桂皮50份、小茴50份、草果25份、紫草25 份、香葉10份、香草10份、公丁香5份。
5.一種由權利要求1-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制成的火鍋底料。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調(diào)味品,更具體涉及一種火鍋底料及制備方法,一種火鍋底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菜油2000-2500份、牛油1000-1500份、郫縣豆瓣1000-1500份、干辣椒200-250份、花椒80-100份、生姜80-100份、大蒜150-200份、大蔥250-300份、冰糖100-150份、醪糟汁450-500份、八角80-100份、三奈40-50份、桂皮40-50份、小茴40-50份、草果20-25份、紫草20-25份、香葉8-10份、香草8-10份、公丁香3-5份;它的制備方法如下a.備料;b.炒制;c.續(xù)炒;d.熬制;e.冷卻后裝袋。本發(fā)明的火鍋底料,合理的搭配各種原料的用量和比例,制備方法合理、實用,其火鍋底料麻辣適度而不燥烈,味道鮮香而不油膩,湯汁紅亮而不濃稠。使用方便,讓人們在家即能享用正宗美味的獨特的重慶火鍋味。
文檔編號A23L1/226GK102406150SQ20111039198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1日
發(fā)明者余家友 申請人:余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