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桿套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 對膠原蛋白腸衣進行套縮的雙桿套縮機。
背景技術:
膠原蛋白腸衣是以牛皮或豬皮的膠原蛋白纖維為原料制成的,用于制備灌腸的蛋白腸衣。其色澤呈半透明米黃色,形狀呈無縫管狀,無破孔??墒承阅z原蛋白腸衣可用于生腸,蒸煮/煙熏類產品,干制/半干制類產品,具有易使用、口感好、直徑均勻的特點,其抗壓強度是天然腸衣的四倍以上,一定程度延長產品的保質期,具有天然腸衣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 目前,市場對膠原蛋白腸衣的規(guī)格有多種不同的需求,但現有的機器生產的膠原蛋白腸衣出品率低,在使用時灌裝速度較慢,并不適合于工業(yè)化大生產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對腸衣高效、低成本且適合工業(yè)化生產地進行套縮。( 二)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桿套縮機,包括機架以及安裝在機架上的送衣傳動機構、套縮機構、切刀機構、轉盤機構和退衣機構;所述送衣傳動機構,安裝在所述機架的一端,用于將待套縮的腸衣引入到套縮機構;所述轉盤機構,安裝在所述機架的另一端,設置為靠近套縮機構或遠離套縮機構運動并在其自身平面內旋轉,用于將套縮后的腸衣從所述套縮機構內引出,并將經切刀機構切斷后的腸衣送入退衣機構;所述套縮機構,安裝在所述送衣傳動機構和所述轉盤機構之間,用于對腸衣進行套縮;所述切刀機構,安裝在所述套縮機構和轉盤機構之間,用于將套縮后的腸衣切斷;所述退衣機構,與所述套縮機構并列安裝在所述送衣傳動機構和所述轉盤機構之間,用于對切斷后的經過套縮的腸衣進行壓縮并把壓縮后的腸衣從所述轉盤機構上退出。優(yōu)選地,所述套縮機構包括送衣輪和套縮頭;其中,所述送衣輪,位于套縮機構的前部,用于將腸衣引入所述套縮頭;所述套縮頭,位于套縮機構的后部,具有帶有內螺紋的套縮孔,用于對所述送衣輪所引入的腸衣進行套縮。優(yōu)選地,所述轉盤機構包括轉盤,以及呈180度對稱、垂直地分布在所述轉盤上的兩根套縮桿,所述套縮桿中的一根與所述套縮機構的套縮頭的套縮孔同軸,另一根與所述退衣機構對正。優(yōu)選地,所述轉盤機構還進一步包括分別套在所述兩根套縮桿上并沿所述兩根套縮桿自由移動的兩個定位器。優(yōu)選地,所述切刀機構包括切刀、第一卡位器和夾緊裝置;其中,所述切刀設置在靠近套縮機構的一側,用于切斷套縮后的腸衣;所述第一卡位器,設置在與所述套縮機構相隔第一預定距離的位置上,用于在所述套縮桿引出的套縮后的腸衣到達預定長度時卡住所述定位器擋住所述套縮后的腸衣;所述夾緊裝置,設置在靠近所述切刀的位置上,用于在所述切刀切斷所述套縮后的腸衣之前,夾緊套在所述套縮桿上的所述套縮后的腸衣。優(yōu)選地,所述退衣機構包括第二卡位器和第三卡位器;其中,所述第二卡位器,與所述套縮機構并列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用于卡住套縮桿上的腸衣;所述第三卡位器,設置在與所述第二卡位器相隔第二預定距離的位置上,用于在所述套縮桿遠離套縮機構時卡住所述定位器擋住所述套縮桿上的腸衣,從而使得腸衣從所述套縮桿上退出。優(yōu)選地,所述套縮桿為空心的管狀結構,一端與充氣裝置連接,用于為待套縮的腸衣充氣,并將套縮后的腸衣從所述套縮機構內引出。優(yōu)選地,所述送衣傳動機構包括第一傳動機構以及由第一傳動機構驅動的腸衣輪,以及若干個進料輥子;所述若干個進料輥子分為兩組,上下分布;從腸衣輪中引出的腸衣,按照一上一下或一下一上的方式依次穿過若干個進料輥子后引出。優(yōu)選地,所述套縮機還包括計米機構,安裝在所述機架上,位于所述送衣傳動機構和套縮機構之間,用于統(tǒng)計引入計米機構的腸衣長度和控制套縮后腸衣切斷的定量。(三)有益效果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yōu)點通過采用套縮機構中高速旋轉的套縮頭對腸衣進行套縮,將腸衣螺旋狀折疊起來,通過兩根套縮桿、切刀機構、轉盤機構和退衣機構,能夠實現腸衣的切割和套縮,提高了生產的自動化程度;更重要的是為快速自動化灌腸提供了可能, 大大提高了自動化生產效率,滿足了市場的需求,也極大地增強了本企業(yè)的競爭力。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雙桿套縮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雙桿套縮機的送衣傳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雙桿套縮機的套縮機構的套縮頭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第一卡位器、第二卡位器和第三卡位器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使用雙桿套縮機對腸衣進行套縮的工作原理圖。其中,1 送衣傳動機構;2 計米機構;3 套縮機構;4 切刀機構;5 轉盤機構;6 機架;7 退衣機構;8 油箱裝置;9 套縮桿;10 腸衣輪;11 進料輥子;12 腸衣;13 定位器;14 套縮頭;15 第一卡位器;16 夾緊裝置;17 第二卡位器;18 第三卡位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雙桿套縮機是把一定長度的膠原蛋白腸衣套縮成較短一段,其結構如圖1和圖2 所示,包括機架6以及安裝在機架6上的送衣傳動機構1、計米機構2、套縮機構3、切刀機構 4、轉盤機構5和退衣機構7。其中,送衣傳動機構1,安裝在所述機架6的一端,用于將腸衣12傳輸給計米機構 2 ;所述送衣傳動機構1包括第一傳動機構以及由所述第一傳動機構驅動的腸衣輪10,在安裝腸衣輪10的支架上還設置有若干個進料輥子11,若干個進料輥子11分為兩組,上下分布,腸衣12從腸衣輪11中引出,按照一上一下或一下一上的方式依次穿過若干個進料輥子 11,引入計米機構,使腸衣12經過進料輥子11的預緊之后能夠獲得相對穩(wěn)定的張緊力,送衣傳動機構1的結構如圖3所示。計米機構2上設置有送料計數輪和傳感器,通過統(tǒng)計送料計數輪的轉數,進而計算出穿過計米機構的腸衣的長度,并經過計米機構設定出所需套縮單條腸衣長度,使每段切割下來的腸衣長度一樣,統(tǒng)一規(guī)格,有利于香腸的工業(yè)化生產。經過計米機構2的腸衣還要經過油箱裝置8,用于給腸衣進行潤滑,經過潤滑的腸衣被引入到套縮機構3。所述套縮機構3用于對腸衣進行套縮,包括送衣輪和套縮頭14,送衣輪位于套縮機構3前部,套縮頭14位于套縮機構3后部;所述套縮機構3前部為所述套縮機構3靠近所述送衣傳動機構1的一端;所述套縮機構3后部為所述套縮機構3遠離所述送衣傳動機構1的一端。所述送衣輪用于將腸衣引入所述套縮頭14 ;所述套縮頭14具有帶有內螺紋的套縮孔,當所述送衣輪所引入的腸衣通過套縮孔時,套縮頭14在第二傳動機構的帶動下旋轉,在套縮頭14中內螺紋的作用下,對腸衣進行套縮。所述轉盤機構5,安裝在所述機架6的另一端,包括圓形的轉盤以及與呈180度角對稱、垂直地分布在轉盤上的兩根套縮桿9,當轉盤轉到兩根套縮桿9位于水平位置的時候,其中一根套縮桿9與套縮機構3的套縮頭14的內螺紋孔同軸,另一根套縮桿9與退衣機構7對正。所述套縮桿9為空心的管狀結構,一端與充氣裝置連接,用于伸入到套縮機構 3中的套縮頭14后為套縮的腸衣充氣,并將套縮后的腸衣從所述套縮機構3內引出。所述轉盤機構5還進一步包括分別套在所述兩根套縮桿9上并沿所述兩根套縮桿 9自由移動的兩個定位器13。套縮桿9伸入到套縮機構3的套縮頭14中后,通過充氣裝置使套縮機構3中的腸衣充氣,套縮機構3開始套縮,這時轉盤機構5可以慢速遠離所述套縮機構3直至計米機構 2發(fā)出停止指令后套縮機構3停止套縮腸衣,轉盤機構5繼續(xù)快速后退,通過套縮桿9將套縮后的腸衣引出。在套縮機構3與轉盤機構5之間設置有切刀機構4,所述切刀機構4包括切刀、第一卡位器15和夾緊裝置16 ;所述切刀設置在靠近套縮機構3的一側,在第三傳動機構的驅動下旋轉,用于切斷套縮后的腸衣;所述第一卡位器15,為可開合式設計,設置在與所述套縮機構3相隔第一預定距離的位置上,用于在所述套縮桿9引出的套縮后的腸衣到達預定長度時其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兩部分閉合卡住所述定位器13擋住所述套縮后的腸衣,使引出的套縮后的腸衣滿足預定長度規(guī)格,在所述切刀切斷所述套縮后的腸衣后,復位為打開狀態(tài);第一卡位器15的結構如圖5所示,所述第一卡位器15的內部具有與套縮桿9適配的圓孔,使得當帶有套縮后腸衣的套縮桿9在轉盤的帶動下遠離套縮機構3的過程中,套于所述套縮桿9外的腸衣在所述定位器13的孔壁的阻擋作用下進一步壓縮;所述夾緊裝置16,為可開合式設計,設置在靠近所述切刀的位置上,用于在所述切刀切斷所述套縮后的腸衣之前其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兩部分閉合夾緊套在所述套縮桿9上的所述套縮后的腸衣,以免切刀作業(yè)時腸衣移動出現次品,在所述切刀切斷所述套縮后的腸衣后,復位為打開狀態(tài)。轉盤機構5在第三傳動機構的帶動下可以作靠近套縮機構3或遠離套縮機構3運動,當靠近套縮機構3時,帶動兩根套縮桿9中與套縮機構3的套縮頭14對正的套縮桿9 深入到套縮機構 3內,當遠離套縮機構3時,帶動深入到套縮機構3的套縮頭14內的套縮桿9將腸衣從套縮機構3內拉出,當轉盤機構5遠離套縮機構3運動到所述套縮桿9從套縮機構3中完全拉出并與套縮機構3相距一個預定距離(例如10厘米)后,切刀機構4的所述夾緊裝置16夾住套縮桿9,切刀旋轉,切斷腸衣,然后轉盤機構5旋轉180度,帶有腸衣的套縮桿9與退衣機構7對正,另一根套縮桿9與套縮機構3的套縮頭14對正。轉盤機構5重新靠近套縮機構3,帶有腸衣的套縮桿9深入到退衣機構7內,對套縮后的腸衣進行進一步壓縮,即得到經過壓縮的腸衣。在腸衣壓縮的同時,另一根套縮桿9則深入到套縮機構3的套縮頭14內進行腸衣的套縮,并將套縮后的腸衣從套縮機構3內拉出并經切刀切斷,然后轉盤180度,重復上述操作,循環(huán)加工,實現腸衣的套縮。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雙桿套縮機的套縮機構3的套縮頭14的結構示意圖。 套縮頭14內部的套縮孔設有內螺紋,所述內螺紋可以為三角螺紋、管螺紋、梯形螺紋、矩形螺紋和鋸齒螺紋中的任一種。實際套縮過程中,將帶有套縮頭14的套縮機構3安裝于套縮機上,通過電機帶動套縮頭14旋轉,滿足一定旋轉速度的套縮頭14能夠保證充氣腸衣通過該套縮頭的時候,腸衣被套縮。為了保證腸衣能夠被充分地套縮,先對腸衣充氣使其成為圓管狀,而且該圓管狀腸衣的直徑要大于套縮孔內螺紋的齒頂直徑。這樣便于將套縮桿套入被切斷的腸衣開口端,并且當圓管狀的腸衣經過具有內螺紋的套縮孔時,可以保證其與內螺紋緊貼,從而在套縮頭旋轉的過程中能夠實現腸衣的套縮。需要注意的是,該實施例中的套縮桿9為中空的管狀,其與充氣裝置連接,腸衣在套縮的同時,充氣裝置會通過中空管狀的套縮桿9為腸衣充氣,使得腸衣始終處于充氣狀態(tài),即時刻與套縮頭14的套縮孔保持緊貼。而且,在套縮后的腸衣切斷后隨著該套縮桿9 旋轉至退衣機構7的同時,另外一根套縮桿9在很短的時間內旋轉至套縮頭14處,迅速為套縮頭14內切斷的腸衣充氣,以繼續(xù)套縮的過程。優(yōu)選地,當腸衣套在套縮桿9上時,通過套縮桿9中間的通孔對腸衣進行充氣。因為兩根套縮桿9輪流對腸衣套縮,也就輪流對未切斷的腸衣充氣。所述退衣機構7包括第二卡位器17和第三卡位器18 ;所述第二卡位器17,與所述套縮機構3并列設置在所述機架6上,為可開合式設計,用于將其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兩部分閉合卡住套縮桿9上的腸衣,使其能夠得到進一步壓縮,當腸衣被壓縮到預定長度(例如30厘米)后,復位為打開狀態(tài);所述第三卡位器18,設置在與所述第二卡位器17相隔第二預定距離的位置上,為可開合式設計,用于在所述套縮桿9遠離套縮機構3時其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兩部分閉合卡住所述定位器13擋住所述套縮桿9上的腸衣,從而使得腸衣從所述套縮桿 9上退出,同時所述第三卡位器復位為打開狀態(tài)。如圖5所示,所述第二卡位器17的內部具有與套縮桿9適配的圓孔,使得當帶有套縮后腸衣的套縮桿9在轉盤的帶動下深入到退衣機構7內的過程中,套于所述套縮桿9 外的腸衣在孔壁的阻擋作用下進一步壓縮,當腸衣被壓縮到預定長度(例如30厘米)后, 該套縮桿9隨轉盤機構5遠離退衣機構7運動,套于所述套縮桿9外的腸衣在與第二卡位器17具有相同結構的所述第三卡位器18卡住的定位器13的孔壁的阻擋作用下從套縮桿 9上退下,落入收納容器中。所述第二卡位器17和所述第三卡位器18均可設計為可開合式,例如,沒有套縮桿9進入的時候所述第二卡位器17為打開的狀態(tài),當帶有腸衣的套縮桿 9進入后,所述第二卡位器17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兩部分閉合,隨著套縮桿9的深入,套于所述套縮桿9外的腸衣在孔壁的阻擋作用下進一步壓縮,此過程中所述第三卡位器18為打開的狀態(tài);當腸衣被壓縮到預定長度(例如30厘米)后,套縮桿9隨轉盤機構遠離退衣機構7 運動,所述第二卡位器17復位為打開狀態(tài),所述第三卡位器18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兩部分閉合卡住所述定位器13,腸衣從套縮桿9上退下,落入收納容器中,所述第三卡位器18復位為打開狀態(tài)。如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使用雙桿套縮機對腸衣進行套縮的工作原理圖,包括以下步驟Sl 送衣傳動機構將1待套縮的腸衣12傳輸給套縮機構3進行套縮;本步驟具體包括步驟Sll 送衣傳動機構1將卷繞在腸衣輪10上的腸衣12按照一上一下或一下一上的方式依次穿過分為兩組且上下分布的若干個進料輥子11傳輸給計米機構2,使腸衣 12經過進料輥子11的預緊之后能夠獲得相對穩(wěn)定的張緊力。計米機構2上設置有送料計數輪和傳感器,通過統(tǒng)計送料計數輪的轉數,進而計算出穿過計米機構2的腸衣的長度,并經過計米機構2設定出所需套縮單條腸衣長度,使每段切割下來的腸衣長度一樣,統(tǒng)一規(guī)格,有利于香腸的工業(yè)化生產。步驟S12 經過計米機構2的腸衣經過油箱裝置8潤滑后通過套縮機構3的送衣輪被引入到套縮機構3的套縮頭14進行套縮;在本步驟中,當腸衣通過套縮機構3的送衣輪進入套縮機構的套縮頭14的套縮孔時,套縮頭14在第二傳動機構的帶動下旋轉,在套縮頭中內螺紋的作用下,對腸衣進行套縮。步驟S2 轉盤機構5將套縮后的腸衣從所述套縮機構3內引出,并將經切刀機構4 切斷后的腸衣送入退衣機構7進行壓縮;本步驟具體包括,在第三傳動機構的帶動下,轉盤機構5靠近套縮機構3,轉盤機構5的一根套縮桿9伸入到套縮機構3的套縮頭14中后,套縮桿9使待套縮腸衣充氣,套縮機構5開始套縮,這時轉盤機構5可以慢速遠離所述套縮機構3直至計米機構2發(fā)出停止指令后套縮機構3停止套縮腸衣,轉盤機構5繼續(xù)快速后退,轉盤機構5遠離套縮機構3 時,帶動深入到套縮機構3的套縮頭14內的套縮桿9將套縮后的腸衣從套縮機構3內拉出,
8轉盤機構5遠離套縮機構3運動到所述套縮桿9從套縮機構3中完全拉出并與套縮機構相距一個預定距離(例如10厘米)后,切刀機構4的第一卡位器15卡住定位器13擋住所述套縮后的腸衣進行進一步壓縮,切刀機構4的夾緊裝置夾16住套縮桿9,切刀旋轉,切斷腸衣,切刀機構4的第一卡位器15和夾緊裝置16復位,然后轉盤機構5旋轉180度,再次靠近套縮機構3,帶有腸衣的套縮桿9深入到退衣機構7內,退衣機構7的第二卡位器17關閉擋住所述套縮桿9上的腸衣,套于所述套縮桿9外的腸衣在退衣機構7的第二卡位器17卡住的定位器13的孔壁的阻擋作用下進行壓縮。步驟S3 當腸衣被壓縮到預定長度后,將切斷后的經過套縮和壓縮的腸衣從所述轉盤機構5上退出。本步驟具體包括,當腸衣被壓縮到預定長度后,所述退衣機構7的第二卡位器17 復位,所述退衣機構7的第三卡位器18閉合卡住定位器13擋住套縮桿上9的腸衣,套縮桿 9隨轉盤機構5后作退遠離退衣機構3運動,腸衣從套縮桿上9退下,落入收納容器中,所述退衣機構7的第三卡位器18復位。本實用新型中上述步驟S2和步驟S3在實際工作中是在兩根套縮桿9上同時進行的。由以上實施例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采用套縮機構3中高速旋轉的套縮頭14對腸衣進行套縮,將腸衣螺旋狀折疊起來,通過兩根套縮桿9、切刀機構4、轉盤機構 5和退衣機構7,能夠實現腸衣的切割和套縮,提高了生產的自動化程度;更重要的是為快速自動化灌腸提供了可能,就大大提高了自動化生產效率,滿足了市場的需求,也極大地增強了本企業(yè)的競爭力。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雙桿套縮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以及安裝在機架上的送衣傳動機構、套縮機構、切刀機構、轉盤機構和退衣機構;所述送衣傳動機構,安裝在所述機架的一端,用于將待套縮的腸衣引入到套縮機構; 所述轉盤機構,安裝在所述機架的另一端,設置為靠近套縮機構或遠離套縮機構運動并在其自身平面內旋轉,用于將套縮后的腸衣從所述套縮機構內引出,并將經切刀機構切斷后的腸衣送入退衣機構;所述套縮機構,安裝在所述送衣傳動機構和所述轉盤機構之間,用于對腸衣進行套縮;所述切刀機構,安裝在所述套縮機構和轉盤機構之間,用于將套縮后的腸衣切斷; 所述退衣機構,與所述套縮機構并列安裝在所述送衣傳動機構和所述轉盤機構之間, 用于對切斷后的經過套縮的腸衣進行壓縮并把壓縮后的腸衣從所述轉盤機構上退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桿套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縮機構包括送衣輪和套縮頭; 其中,所述送衣輪,位于套縮機構的前部,用于將腸衣引入所述套縮頭; 所述套縮頭,位于套縮機構的后部,具有帶有內螺紋的套縮孔,用于對所述送衣輪所引入的腸衣進行套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桿套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盤機構包括轉盤,以及呈180 度對稱、垂直地分布在所述轉盤上的兩根套縮桿,所述套縮桿中的一根與所述套縮機構的套縮頭的套縮孔同軸,另一根與所述退衣機構對正。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桿套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盤機構還進一步包括分別套在所述兩根套縮桿上并沿所述兩根套縮桿自由移動的兩個定位器。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桿套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機構包括切刀、第一卡位器和夾緊裝置;其中,所述切刀設置在靠近套縮機構的一側,用于切斷套縮后的腸衣; 所述第一卡位器,設置在與所述套縮機構相隔第一預定距離的位置上,用于在所述套縮桿引出的套縮后的腸衣到達預定長度時卡住所述定位器擋住所述套縮后的腸衣;所述夾緊裝置,設置在靠近所述切刀的位置上,用于在所述切刀切斷所述套縮后的腸衣之前,夾緊套在所述套縮桿上的所述套縮后的腸衣。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桿套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退衣機構包括第二卡位器和第三卡位器;其中,所述第二卡位器,與所述套縮機構并列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用于卡住套縮桿上的腸衣;所述第三卡位器,設置在與所述第二卡位器相隔第二預定距離的位置上,用于在所述套縮桿遠離套縮機構時卡住所述定位器擋住所述套縮桿上的腸衣,從而使得腸衣從所述套縮桿上退出。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桿套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縮桿為空心的管狀結構,一端與充氣裝置連接,用于為待套縮的腸衣充氣,并將套縮后的腸衣從所述套縮機構內引出。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桿套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衣傳動機構包括第一傳動機構以及由第一傳動機構驅動的腸衣輪,以及若干個進料輥子;所述若干個進料輥子分為兩組,上下分布;從腸衣輪中引出的腸衣,按照一上一下或一下一上的方式依次穿過若干個進料輥子后引出。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桿套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縮機還包括計米機構,安裝在所述機架上,位于所述送衣傳動機構和套縮機構之間,用于統(tǒng)計引入計米機構的腸衣長度和控制套縮后腸衣切斷的定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桿套縮機,包括機架以及安裝在機架上的送衣傳動機構、套縮機構、切刀機構、轉盤機構和退衣機構;所述送衣傳動機構,用于將待套縮的腸衣引入到套縮機構;所述轉盤機構,用于將套縮后的腸衣從所述套縮機構內引出,并將經切刀機構切斷后的腸衣送入退衣機構;所述套縮機構,用于對腸衣進行套縮;所述切刀機構,用于將套縮后的腸衣切斷;所述退衣機構,用于對切斷后的經過套縮的腸衣進行壓縮并把壓縮后的腸衣從所述轉盤機構上退出。應用本實用新型可以將腸衣螺旋狀折疊起來,實現腸衣的切割和套縮,提高了生產的自動化程度;更重要的是為快速自動化灌腸提供了可能,大大提高了自動化生產效率,滿足了市場的需求。
文檔編號A22C13/00GK202112223SQ2011202102
公開日2012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2月24日
發(fā)明者周亞仙, 施貴成 申請人:梧州神冠蛋白腸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