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特定植物纖維高效水解的纖維素酶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纖維素酶的生產方法,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特定植物纖維高效水解的纖維素酶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木質纖維素是地球上分布最廣和含量最豐富的可再生有機資源,它經過水解可以制得單糖,然后單糖經微生物發(fā)酵可進一步生產低聚糖、單細胞蛋白、酒精和有機酸等有機原料和燃料。因此纖維素資源作為能源物質開發(fā)具有很大前景。纖維素,木質纖維素主要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組成,半纖維素和纖維素微纖維間以氫鍵聯(lián)接,形成的空間結 構是植物細胞壁的主體框架,而木質素內部除了有強大的氫鍵連接外,還與半纖維素通過共價鍵形成穩(wěn)定的木質素碳水化合物復合體。由于復雜的結構特征,木質纖維素的纖維素酶解率很低。纖維素酶是復合酶,也是誘導酶,必須在誘導劑的作用下才能大量的表達。不同的誘導劑對里氏木霉表達纖維素酶的誘導效果和使用價值是不同的,誘導里氏木霉產纖維素酶的物質主要是一些糖類,包括多聚糖、寡糖和單糖等。其中以纖維素、槐糖的誘導效果最好,乳糖和纖維二糖的誘導效果次之,山梨糖獨特的誘導能力有著特殊的價值。然而這些單糖或寡糖誘導物成本較高,難于應用于工業(yè)化生產。商品纖維素酶的生產是以纖維素作為誘導物,其合成的纖維素酶系相對簡單,對于有著復雜結構的天然木質纖維素的降解率很低。目前纖維素酶的生產中誘導底物主要采用微晶纖維素,現(xiàn)有工藝生產的纖維素酶對于單純的纖維素降解能力較強,但是對于天然植物纖維的降解能力很差,主要是因為生產過程中采用的誘導方法和誘導底物選擇方面的不足。因此,如果可以采用有效的誘導模式和合適的誘導底物,則可以大大提高天然植物纖維的轉化率和生物質能源的產率。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工業(yè)化生產用于特定植物纖維高效水解的纖維素酶的生產方法。技術方案本發(fā)明所述用于特定植物纖維高效水解的纖維素酶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底物選取取特定植物纖維作為底物;
(2)纖維素酶產生菌的活化培養(yǎng)將纖維素酶產生菌接種至含有活化培養(yǎng)基的器皿中靜置培養(yǎng)制得纖維素酶產生菌的活化培養(yǎng)液;
(3)纖維素酶的誘導將步驟(I)的底物作為誘導物,制備產酶培養(yǎng)基;將步驟(2)的纖維素酶產生菌的活化培養(yǎng)液接種到所述產酶培養(yǎng)基中發(fā)酵產酶,在25 30°C,轉速為100 180 r/min條件下培養(yǎng),發(fā)酵時間為3 7 d,得到發(fā)酵液;
其中,所述產酶培養(yǎng)基的配方為誘導物2 6 g/L,葡萄糖I 3 g/L,微晶纖維素2 3g/L,蛋白胨 I 2 g/L, (NH4)2SO4 2 3 g/L, KH2PO4 3 4 g/L,尿素 O. 4 O. 6 g/L,CaCl2 · 2H20 O. 6 I. O g/L, MgSO4 · 7H20 0· 4 0. 8g/L, FeSO4 · 7H20 0. 01 0· 04 g/L,MnSO4 · H2O 0· 001 O. 004 g/L, ZnSO4 · 7H20 0. 002 0· 004 g/L, CoCl2 · 6Η20 O. 004
O.008 g/L,吐溫 80 0· 3 0· 5 g/L,其余為水,pH 5. O ;
(4)發(fā)酵液的鹽析和透析將發(fā)酵液分別進行鹽析和透析處理,得到用于特定植物纖維素水解的纖維素酶。本發(fā)明方法中,采用的特定植物纖維不同,其誘導產生的纖維素酶酶系組成和降解植物纖維的能力也有差異。比如,桑葉誘導制備的纖維素酶,降解桑葉的能力較強;而桑葉誘導制備的纖維素酶對于其他天然植物纖維的降解能力較差。同理,桑葉誘導制備的纖維素酶,降解桑葉的能力較強;而桑葉誘導制備的纖維素酶對于其他天然植物纖維的降解能力較差。為了增強誘導物的活性,增加纖維素酶的產量,比較優(yōu)選的,步驟(I)中,先對底物 進行粉碎至60目,然后60°C烘干至恒重。步驟(I)中,所述特定植物纖維一般可選擇為桑葉和紙漿,當然也可以選擇其他特定的植物纖維。步驟(2)中,所述纖維素酶產生菌為黑曲霉、里氏木霉、綠色木霉或康寧木霉。纖維素酶產生菌的活化培養(yǎng)可以按照通常的方法進行,可以單獨進行固態(tài)活化培養(yǎng)或液態(tài)活化培養(yǎng),但是,為了增強纖維素酶產生菌的活性,優(yōu)選的,對步驟(2)中纖維素酶產生菌的活化培養(yǎng)通過如下兩步完成
(2-1)纖維素酶產生菌的固態(tài)培養(yǎng)活化
在無菌條件下,將纖維素酶產生菌接種至PDA固體培養(yǎng)基上,28°C恒溫靜置培養(yǎng)3-4d,然后4 °C儲存;
(2-2)纖維素酶產生菌的液態(tài)培養(yǎng)活化
將纖維素酶產生菌的斜面培養(yǎng)基取出,在無菌條件下挑取一環(huán)孢子,并接種至裝有液態(tài)活化培養(yǎng)基的錐形瓶中,在28 °C下靜置培養(yǎng)2 d。步驟(4)中,所述鹽析過程為,將發(fā)酵液取出常溫常壓過濾,在4°C和磁力攪拌器勻速攪拌條件下進行鹽析,添加硫酸銨的飽和度達50%,攪拌充分混合30min。為了進一步增強固液分離效果,鹽析后再在10000 r/min條件下離心10 min。步驟(4)中,所述透析過程為,將鹽析后的發(fā)酵液注入透析袋中,在pH為4. 8、溫度為4°C的O. 05M的檸檬酸一朽1檬酸鈉緩沖液中透析24 h。有益效果本發(fā)明方法用來誘導產纖維素酶的材料廉價而且來源豐富,解決目前纖維素酶的生產過程中酶活性低的難題,有助于解決生物質能源生產中的瓶頸問題。本發(fā)明方法操作簡便,工藝簡單,而且對于特定植物纖維的水解率高。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發(fā)明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所述實施例。實施例I :底物的選取和處理
用粉碎機將桑葉和紙漿粉碎至60目,最后于60°C烘至恒重。
實施例2 :誘導產生纖維素酶 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一、黑曲霉的活化培養(yǎng)
I、黑曲霉的固態(tài)培養(yǎng)活化
在無菌條件下,將黑曲霉干粉接種至PDA培養(yǎng)基上,28°C恒溫靜置培養(yǎng)6 d,然后儲存于4 °C環(huán)境中制備成斜面培養(yǎng)基。
PDA培養(yǎng)基的配方為馬鈴薯200 g、蔗糖20 g、水1000 mL、瓊脂20 g。2、對黑曲霉的液態(tài)培養(yǎng)活化
將儲存于4 °C冰箱中的黑曲霉的斜面培養(yǎng)基取出,在無菌條件下挑取一環(huán)孢子,并接種至裝有50 mL活化培養(yǎng)基的錐形瓶中。最后在28 °C下靜置培養(yǎng)2 d。液態(tài)活化培養(yǎng)基的配方為葡萄糖10g/L,蛋白胨I g/L,吐溫80 0.5 g/L,(NH4)2SO4 I. 4 g/L, KH2PO4 2 g/L,尿素 O. 3 g/L, CaCl2. H2O O. 4 g/L, MgSO4 · 7H20 0. 3 g/L,F(xiàn)eSO4 ·7Η20 0.005 g/L,MnSO4 · H2O 0.0016 g/L, ZnSO4 · 7H20 0.0014 g/L, CoCl2 · 6H200. 0037 g/L, pH 5. 0 ;最后在 121°C下滅菌 20 min。二、纖維素酶的誘導
分別取O. 3g經實施例I粉碎的桑葉和紙漿為誘導物制備產酶培養(yǎng)基,進行液態(tài)發(fā)酵產纖維素酶。在無菌條件下,量取5 mL上述制備的黑曲霉活化培養(yǎng)液至產酶培養(yǎng)基中,發(fā)酵總體積為50 mL,最后于28°C,180 r/min下培養(yǎng)5 d,然后將發(fā)酵液取出并過濾,濾液即為粗酶液。產酶培養(yǎng)基的配方為誘導物(分別為桑葉和紙漿)6 g/L,葡萄糖I. 5 g/L,微晶纖維素 3 g/L,蛋白胨 2 g/L, (NH4)2SO4 2. 8 g/L,KH2PO4 4 g/L,尿素 O. 6 g/L,CaCl2 · H2O 0.8g/L, MgSO4 · 7H20 0. 6 g/L, FeSO4 · 7H20 0. 010 g/L, MnSO4 · H2O 0. 0032 g/L, ZnSO4 · 7H200. 0028 g/L, CoCl2 · 6H20 0. 0074 g/L,吐溫 80 0. 5 g/L, pH 5. 0 ;最后在 121°C下滅菌 20min。三、發(fā)酵液的鹽析和透析
鹽析將發(fā)酵液取出常溫常壓過濾,在4°C和磁力攪拌器勻速攪拌條件下進行鹽析,緩慢添加經干燥和研磨的硫酸銨粉末至粗酶液中,使酶液中硫酸銨的飽和度達50%,攪拌充分混合30min ;然后再在10000 r/min條件下離心10 min。透析袋的處理采用50%的乙醇慢慢煮沸透析袋數(shù)小時,再分別用50%乙醇、
O.01mol/L碳酸氫鈉溶液和O. 001mol/L的DETA溶液依次洗滌,最后用蒸餾水浸洗三次。透析將鹽析后的發(fā)酵液注入處理好的透析袋內,留一半左右的空間。扎緊透析袋頂部,然后將透析袋進入盛有0.05M pH 4. 8檸檬酸一梓檬酸鈉緩沖液的燒杯中,4°C透析24h,每隔Ih換緩沖液,4次左右收集透析液。實施例3 :特定植物纖維的水解 特定植物纖維為桑葉粉和紙漿。以實施例2粉碎的桑葉與紙漿共2種底物誘導制備的纖維素酶,分別水解這2種特定植物纖維,即分別用每一種底物誘導制備的纖維素酶去降解這2種特定植物纖維。實驗步驟如下I、向10 mL血清瓶中各加入0.04 g的特定植物纖維,I mL O. 05 M檸檬酸鈉緩沖液及
5mL適度稀釋的酶液在50°C恒溫振蕩搖床上,以180 r/min振蕩48 h,同時,分別以失活的酶液作為空白對照。2、反應完后,取出并煮沸失活,然后10000 r/min,離心5 min,取0.5 mL上清液,
并用SBA — 40D生物傳感分析儀測量葡萄糖的含量,測量結果見表I。表I特定植物纖維誘導纖維素酶降解內源性底物產生的葡萄糖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特定植物纖維高效水解的纖維素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底物選取取特定植物纖維作為底物; (2)纖維素酶產生菌的活化培養(yǎng)將纖維素酶產生菌接種至含有活化培養(yǎng)基的器皿中靜置培養(yǎng)制得纖維素酶產生菌的活化培養(yǎng)液; (3)纖維素酶的誘導將步驟(I)的底物作為誘導物,制備產酶培養(yǎng)基;將步驟(2)的纖維素酶產生菌的活化培養(yǎng)液接種到所述產酶培養(yǎng)基中發(fā)酵產酶,在25 30°C,轉速為100 180 r/min條件下培養(yǎng),發(fā)酵時間為3 7 d,得到發(fā)酵液; 其中,所述產酶培養(yǎng)基的配方為誘導物2 6 g/L,葡萄糖I 3 g/L,微晶纖維素2 3 g/L,蛋白胨 I 2 g/L, (NH4)2SO4 2 3 g/L, KH2PO4 3 4 g/L,尿素 O. 4 O. 6 g/L,CaCl2 · 2H20 O. 6 I. O g/L, MgSO4 · 7H20 O. 4 O. 8g/L, FeSO4 · 7H20 0. 01 0· 04 g/L,MnSO4 · H2O O. 001 O. 004 g/L, ZnSO4 · 7H20 0. 002 0· 004 g/L, CoCl2 · 6Η20 O. 004 O.008 g/L,吐溫 80 0· 3 0· 5 g/L,其余為水,pH 5. O ; (4)發(fā)酵液的鹽析和透析將發(fā)酵液分別進行鹽析和透析處理,得到用于特定植物纖維素水解的纖維素酶。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特定植物纖維高效水解的纖維素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中,先對底物粉碎至60目,然后烘干至恒重。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特定植物纖維高效水解的纖維素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中,所述特定植物纖維為桑葉粉和紙漿。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特定植物纖維高效水解的纖維素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纖維素酶產生菌為黑曲霉、里氏木霉、綠色木霉或康寧木霉。
5.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特定植物纖維高效水解的纖維素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纖維素酶產生菌的活化培養(yǎng)包括如下步驟 (2-1)纖維素酶產生菌的固態(tài)培養(yǎng)活化 在無菌條件下,將纖維素酶產生菌接種至PDA固體培養(yǎng)基上,28°C恒溫靜置培養(yǎng)3-4d,然后4 °C儲存; (2-2)纖維素酶產生菌的液態(tài)培養(yǎng)活化 將纖維素酶產生菌的斜面培養(yǎng)基取出,在無菌條件下挑取一環(huán)孢子,并接種至裝有液態(tài)活化培養(yǎng)基的錐形瓶中,在28 °C下靜置培養(yǎng)2 d。
6.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特定植物纖維高效水解的纖維素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鹽析過程為,將發(fā)酵液取出常溫常壓過濾,在4°C和磁力攪拌器勻速攪拌條件下進行鹽析,添加硫酸銨的飽和度達50%,攪拌充分混合30min ;然后再在10000 r/min條件下離心10 min。
7.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特定植物纖維高效水解的纖維素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析過程為,將鹽析后的發(fā)酵液注入透析袋中,在pH為4. 8、溫度為4°C的O.05M的檸檬酸一梓檬酸鈉緩沖液中透析24 h。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用于特定植物纖維高效水解的纖維素酶的生產方法,纖維素酶產生菌經過活化培養(yǎng)后,分別以甘蔗渣等天然植物纖維作為底物,將纖維素酶產生菌接種至產酶培養(yǎng)基中進行纖維素酶的誘導,發(fā)酵產酶,取出發(fā)酵液,過濾、鹽析、透析獲得粗酶液。天然植物纖維的組成不同,其誘導產生的纖維素酶酶系組成和降解天然植物纖維的能力也有差異。比如,甘蔗渣誘導制備的纖維素酶,降解甘蔗渣的能力較強;而甘蔗渣誘導制備的纖維素酶對于其他天然植物纖維的降解能力較差。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用于特定植物纖維高效水解的纖維素酶生產方法,具有操作簡便,工藝簡單,可為天然植物纖維降解酶的工業(yè)生產提供了指導性原則。
文檔編號C12R1/885GK102899301SQ201210434660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5日
發(fā)明者李強, 谷緒頂, 季更生, 費娟娟, 馮圓圓 申請人:江蘇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