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提高乳酸菌凍干存活率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生物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提高乳酸菌凍干存活率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驟,將菌種包被和混勻:包被劑為如下質量份數(shù)的物質,甘露醇4份~6份,甘油2份~4份,明膠6份~10份,海藻糖2份~6份,脫脂奶粉6份~10份,甘氨酸0.5份~2份,吐溫800.5份~2份,將菌種和如上物質混勻,加無菌水質量為菌泥質量的1~3倍,拌勻裝盤,放入凍干機;凍干:降溫至-25~-40℃開始抽真空,經(jīng)過20~30h,升溫至15~25℃,維持4~6h。采用如上技術方案的本發(fā)明,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有如下有益效果:保存的乳酸菌的存活率大大提高,保存成本降低,保存時間更長。
【專利說明】一種提高乳酸菌凍干存活率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生物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提高乳酸菌凍干存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乳酸菌(Lactobacillus)是發(fā)酵糖類且主要產(chǎn)物為乳酸的一類無芽孢、革蘭氏染色陽性細菌的總稱。凡是能從葡萄糖或乳糖的發(fā)酵過程中產(chǎn)生乳酸的細菌統(tǒng)稱為乳酸菌。是一種存在于人類體內(nèi)的益生菌。乳酸菌可用于制造酸奶、乳酪、德國酸菜、啤酒、葡萄酒、泡菜、腌潰食品和其他發(fā)酵食品。
[0003]目前乳酸菌保藏存在的問題是保藏時間短,保藏的存活率低。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發(fā)明的目的:為了提供一種存活率高、操作簡單、保存成本低的一種提高乳酸菌凍干存活率的方法。
[0005]為了達到如上目的,本發(fā)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提高乳酸菌凍干存活率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驟,
將菌種包被和混勻:包被劑為如下質量份數(shù)的物質,甘露醇4份飛份,甘油2份1份,明膠6份~10份,海藻糖2份飛份,脫脂奶粉6份~10份,甘氨酸0.5份~2份,吐溫80 0.5份~2份,將菌種和如上物質混勻,加無菌水質量為菌泥質量的f 3倍,拌勻裝盤,放入凍干機;` 凍干:降溫至-25'40°C開始抽真空,經(jīng)過2(T30h,升溫至15~25°C,維持4~6h。
[0006]保存條件:將菌粉裝至包裝袋中充氮氣、陰涼干燥處保藏。
[0007]采用如上技術方案的本發(fā)明,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有如下有益效果:保存的乳酸菌的存活率大大提高,保存成本降低,保存時間更長。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實施例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以下為制作方法:
實施例1:
一種提高乳酸菌凍干存活率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驟,
將菌種包被和混勻:包被劑為如下質量份數(shù)的物質,甘露醇4份,甘油2份份,明膠6份份,海藻糖2份份,脫脂奶粉6份份,甘氨酸0.5份份,吐溫80 0.5份份,將菌種和如上物質混勻,加無菌水質量為菌泥質量的I倍,拌勻裝盤,放入凍干機;
凍干:降溫至_25°C開始抽真空,經(jīng)過20h,升溫至15°C,維持4h。
[0009]實施例2:
一種提高乳酸菌凍干存活率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驟,
將菌種包被和混勻:包被劑為如下質量份數(shù)的物質,甘露醇6份,甘油4份,明膠10份,海藻糖6份,脫脂奶粉10份,甘氨酸2份,吐溫80 2份,將菌種和如上物質混勻,加無菌水質量為菌泥質量的3倍,拌勻裝盤,放入凍干機;
凍干:降溫至_40°C開始抽真空,經(jīng)過30h,升溫至25°C,維持4~6h。
[0010]以 下為保存效果對比:
本專利的特點在于冷凍干燥的手段有別于常規(guī)烘干或噴霧干燥,若用常規(guī)手段會導致大量的菌體死亡。而利用冷凍干燥,不但產(chǎn)品外觀好,更重要的是在干燥過程中菌體損失少。同時,包被劑與冷凍干燥的條件進行了改進,使得與現(xiàn)有冷凍干燥技術相比,菌體存活率更高,保藏時間更長。
[0011]凍干后菌體存活率表格_
菌粉保藏時間與菌體存活率___
【權利要求】
1.一種提高乳酸菌凍干存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驟, 將菌種包被和混勻:包被劑為如下質量份數(shù)的物質,甘露醇4份飛份,甘油2份1份,明膠6份~10份,海藻糖2份飛份,脫脂奶粉6份~10份,甘氨酸0.5份~2份,吐溫80 0.5份~2份,將菌種和如上物質混勻,加無菌水質量為菌泥質量的f 3倍,拌勻裝盤,放入凍干機; 凍干:降溫至-25'40° C開始抽真空,經(jīng)過2(T30h,升溫至15~25°C,維持4~6h。
【文檔編號】C12R1/225GK103525704SQ201310480531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0月15日
【發(fā)明者】潘玉林, 徐大財, 趙洪山, 張瑞利, 曹維超, 曹繼東 申請人:山東中科嘉億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