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生物培養(yǎng)的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置,尤其涉及用于光生物培養(yǎng)的裝置。其包括容器(5)、包括位于容器(5)中的攪拌槳(10)的攪拌機構(45)、驅動部件(17),其中攪拌機構(45)包括與驅動部件(17)連接的、可相對所述容器(5)往復運動支承的導桿(3),攪拌槳(10)支承在導桿(3)上。利用導桿帶動其上的攪拌槳在容器中做往復運動,且攪拌槳(10)利用自身受到的重力而保持豎直,從而在工作過程中各零部件相互之間無干涉,使其不易撞擊容器壁,從而防止容器的破碎和損壞。并且由一個驅動部件就可實現對容器(5)中整個區(qū)域的攪拌,裝置簡單,易裝卸。
【專利說明】用于光生物培養(yǎng)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置,尤其涉及用于光生物培養(yǎng)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光生物(例如,微藻)的培養(yǎng)過程中,平板反應器通常使用曝氣鼓泡的方法維持液體的流動,但由于水壓問題,平板反應器建造高度十分有限,氣體還未消耗完動力就已溢出液面,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大量能量白白損失。若想加寬平板反應器以提高光生物總產量,則光程增加,需要曝氣量倍增。因此液體的充分混旋運動可使微藻獲得較高的細胞密度和生產率,而前提是建立在更高能耗的基礎上。若降低曝氣量,不僅藻液的混旋程度差,藻細胞還會發(fā)生貼壁現象,只能通過減小反應器寬度的方式來提高流動性,最終將導致微藻產率下降。
[0003]實用新型CN2651257公開了一種機械攪拌式反應器,其由二塊平板或邊框上裝有進氣口、出液口、排氣口和接種口,平板中間裝有軸承座,軸承座上裝有軸,軸上裝有攪拌槳,軸通過減速器與電機聯(lián)接,電機固定在底座上。專利所述裝置為槳輪結構,需要將軸承嵌在平板中間,其缺點是若軸稍有偏向,以玻璃為主體的平板就極容易被機械力打碎;在平板中間開孔,當水壓較大時,即使有密封墊也無法防止液體泄漏;若把平板反應器加長放大,則需要多臺電機同時運轉。因此此反應器易損害、密封難度大、且結構復雜、成本高。
[0004]實用新型CN2473207公開了一種壓差換氣搖式生物反應器,其由U型雙頸口瓶、轉輪、拉桿、水槽、水浮式支架組成,轉輪作圓周運動拉動拉桿作往復運動,拉桿往復運動拉動固定在水浮支架上的U型雙頸口瓶作長軸方向往復搖擺。U型雙頸口瓶內的培養(yǎng)液沿瓶的長軸方向往復流動,當流集至U型雙頸口瓶一端,該端頸腔空氣被加壓,與瓶外產生壓差、該腔內氣體被壓出,U型雙頸口瓶的另端由于液體移位空間迅速變大而形成負壓吸入瓶外空氣。此反應器極不穩(wěn)定,易側翻,反應器也很難放大設計,僅適用于實驗室的小規(guī)模測試。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光生物培養(yǎng)的、在工作過程中各零部件相互之間無干涉的裝置。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包括:容器、位于容器中的攪拌槳、驅動部件、由驅動部件驅動的、可相對容器往復運動支承的導桿,其中攪拌槳支承在導桿上。由此結構,攪拌槳跟隨導桿相對于容器做往復運動,并且攪拌槳支承在導桿上,由于其自身的重力,使其始終保持在豎直方向上,從而不會在運動過程中碰撞容器壁,導致容器的破碎或損壞。另外,對于體積較大的容器,可以在一個導桿上懸掛多個攪拌槳,從而只需一個驅動部件就可以完成在容器整個區(qū)域內的攪拌。
[0007]根據本實用新型,驅動部件包括曲柄和連桿。此結構簡單,容易操作,且成本低、安裝簡單。[0008]根據本實用新型,容器包括一底板、兩個互相平行的側壁、兩個互相平行的端壁,兩個側壁和兩個端壁分別垂直于底板,側壁平行于底板的長度方向,端壁垂直于底板的長度方向。此結構的容器為長方體結構,形狀規(guī)則,容易設置攪拌槳的位置,減小了加工和安裝的難度。
[0009]根據本實用新型,在容器的側壁的外表面固定有框架,在容器的側壁的內表面固定有隔板,所述框架與所述隔板共平面且同時平行于所述容器的端壁。當容器的長度是寬度的多倍時,此結構可以加固容器,使其在攪拌過程中不易因容器中液體的沖擊而破損或不穩(wěn)定。
[0010]根據本實用新型,容器包括有多于兩個等距設置的框架。在攪拌過程,等距設置框架使容器各處承擔液體壓強的能力相同,使容器不易破碎或損壞,平且提高了容器的穩(wěn)定性。
[0011]根據本實用新型,框架設置有軸和滑輪,軸與框架共平面且平行于框架的橫梁,滑輪固定于所述軸上,所述導桿支承在滑輪的凹槽上。通過滑輪的支承,導桿可沿容器往復運動,實現攪拌容器中的液體的目的。并且此種結構簡單且可以保證導桿滑動的流暢性,減少在攪拌過程中的故障。
[0012]根據本實用新型,攪拌槳一端具有孔,導桿穿過孔。由此結構,攪拌槳可拆卸地懸掛在導桿上,結構簡單、可更替、易于裝卸、易清洗。且此結構使攪拌槳可以利用自身重力調節(jié)其在容器中的位置,保證其始終保持沿豎直方向懸掛,避免在攪拌過程中碰撞容器的器壁,導致容器破碎或損壞。
[0013]根據本實用新型,攪拌槳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與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連接的夾持件和與夾持件連接的槳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間地固定于所述夾持件上,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別設置有第一孔和第二孔,螺栓穿過第一孔和第二孔形成孔。由此結構,槳葉和固定槳葉的部件可以依據優(yōu)選的材料進行分別制造。并且,此結構安裝簡單,且當支架、夾持件與槳葉其中一個損壞時,可只單獨更換,降低了成本。
[0014]根據本實用新型,攪拌槳具有至少一個開口。在攪拌槳上設置開口,可使攪拌槳受容器中液體的阻力減小,且同時能使液體產生更復雜的渦流和湍流運動,從而更好的均勻容器中的液體。
[0015]根據本實用新型,開口為貫穿攪拌槳的通孔,和/或向著所述攪拌槳的一側敞開的開口。由于不同光生物培養(yǎng)時可能需要的攪拌程度不同,所以上述兩種形式的開口,可以根據不同的攪拌需求選用,從而使容器里的液體獲得適當的攪拌。
[0016]根據本實用新型,攪拌槳設置有輔助攪拌件。此結構可以在攪拌槳攪拌容器中液體的基礎上,引起更復雜的流體運動,使攪拌更加充分。
[0017]根據本實用新型,導桿上對應攪拌槳設置一對彼此間隔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攪拌槳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間隔中。由于攪拌槳在導桿上可采用可拆卸地制成,上述結構可限制攪拌槳相對于導桿的滑動,從而防止攪拌槳在容器中分布不均勻而引起的攪拌程度不同,以及攪拌槳撞擊容器壁。
[0018]根據本實用新型,還包括電機,所述電機同時與至少兩個所述驅動部件連接并且每個驅動部件與一個導桿連接,每個導桿位于一個容器中。這樣,在大規(guī)模的光生物培養(yǎng)中,可同時利用一個電機驅動多個裝置,結構簡單且節(jié)約成本。[0019]采用這樣的結構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20](I)利用導桿帶動其上的攪拌槳在容器中做往復運動,且攪拌槳利用自身受到的重力而保持豎直,使其不易撞擊容器壁,從而防止容器的破碎和損壞。
[0021](2)導桿可位于容器中液面的上方且攪拌槳的一端與導桿連接,所以避免了由固定導桿而產生的密封問題,即,由于攪拌槳是沿垂直于導桿的一個朝向延伸,所以即使導桿穿過容器器壁上的孔支承,該支承位置也可以位于液面上方,從而不會產生此孔處由于液體壓強大而導致密封難度大的問題。
[0022](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且由一個驅動部件就可實現對容器中整個區(qū)域的攪拌,并可以用于大規(guī)模的光生物培養(yǎng)中,降低了成本及裝卸的工作量。
[0023](4)由于具有附加的加固裝置,在攪拌過程中,容器更加穩(wěn)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是裝置的第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裝配圖;
[0025]圖2是圖1示出的【具體實施方式】的局部視圖,其中包括攪拌槳中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夾持件和槳葉;
[0026]圖3是圖1示出的【具體實施方式】的局部視圖,其中包括攪拌槳中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夾持件、槳葉和螺栓;
[0027]圖4是圖1示出的【具體實施方式】的局部視圖,其中包括攪拌槳中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夾持件、槳葉以及導桿、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
[0028]圖5是第二個【具體實施方式】中的攪拌槳的主側視圖;
[0029]圖6是第三個【具體實施方式】中的攪拌槳的主側視圖;
[0030]圖7是第四個【具體實施方式】中的攪拌槳的主側視圖;
[0031]圖8是第五個【具體實施方式】中電機、驅動部件和導桿的裝配圖;
[0032]圖9是第六個【具體實施方式】中電機、驅動部件和導桿的裝配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34]圖1所示的是第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裝配圖,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包括容器5、攪拌槳10、驅動部件17、導桿3。
[0035]其中,容器5包括一個底板25、兩個互相平行的側壁22、兩個互相平行的端壁23,兩個側壁22和兩個端壁23分別垂直于所述底板25,并且兩個側壁22平行于底板25的長度方向,端壁23垂直于底板25的長度方向。換言之,容器5的形狀為長方體。在用于光生物培養(yǎng)中,上述容器5即為反應器。從而可將容器5構造成一側敞開的長方體,容器壁由透明材料(如,玻璃)制成,且容器5內部含有光生物及培養(yǎng)液。當然,也可以將容器5構造為封閉裝置。
[0036]優(yōu)選地,在容器5的側壁22的外表面固定有框架7,在容器5的側壁22的內表面固定有隔板6,框架7與隔板6共平面且同時平行于容器5的端壁23。其中,框架7包括橫梁26和垂直地連接于橫梁26兩端的兩個支柱32。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容器5的兩個側壁22上分別固定有一個底部支架31,所述底部支架31同時支承底板25。換言之,底部支架31把容器5的底板25與地面或桌面間隔開??蚣?的兩個支柱32分別固定(如,焊接)于所述兩個底部支架31上,即,框架7以沿容器的長度方向形成的“門”型支承在容器5上。隔板6粘接于兩個側壁22的內表面。
[0037]進一步參照圖1,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容器5的長度是寬度的多倍,需要設置多個框架7和隔板6以增加容器的強度。其中,有兩個框架7與容器的兩個端壁23共面的設置,而另外兩個框架7設置在兩端壁23之間,相鄰的兩個框架7之間的距離相等。對應位于兩端壁23之間的框架7,分別與其共面地設置隔板6。如上敘述,當用于光生物培養(yǎng)時,為了光照充足,容器5的器壁均由透明材料(如,玻璃)制成,并且在進行攪拌時,容器中液體對于容器器壁的撞擊使得容器容易發(fā)生晃動、側翻,所以,利用上述結構,可以提高容器5的器壁承受液體沖擊的能力,從而加固容器5。優(yōu)選地,框架7由剛性材料(如,金屬)制成,隔板6由透明材料(如,玻璃)制成。
[0038]參照圖1,在本實用新型中,框架7設置有軸8和滑輪9,軸8與框架7共平面且平行于框架7的橫梁26,滑輪9固定于軸8上,導桿3支承在滑輪9的凹槽上。由此,導桿3可在滑輪9的凹槽中往復移動。并且在本實用新型的此【具體實施方式】中,框架7上的滑輪9為導桿3提供支承。當然,用以支承導桿3的結構不限于此,導桿3也可以支承在容器5的器壁上,或者另外設置其他用于支承導桿3的部件。并且,可使導桿3位于其上滑動的結構也不只限于上述結構。導桿3由剛性材料制成。通過滑輪的支承,導桿可沿容器往復運動,實現攪拌容器中的液體的目的。并且此種結構簡單且可以保證導桿滑動的流暢性,減少在攪拌過程中的故障。
[0039]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驅動部件17包括曲柄I和連桿2。所述連桿2的一端鉸接于所述導桿3的一端。所述連桿2由剛性材料制成。參照圖1,曲柄I轉動,帶動連桿2做平面運動,而導桿3做沿容器5長度方向的往復移動。導桿3的往復移動距離等于兩倍的曲柄I的長度。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曲柄I為轉輪,所以導桿3往復移動的距離等于兩倍轉軸到連桿2與轉輪固定點的長度。
[0040]參照圖2,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攪拌槳10包括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9、夾持件13和槳葉11。攪拌槳10—端具有孔18 (如圖3),導桿3穿過孔18。具體而言,所述第一支架12與所述第二支架19相間地固定于夾持件13上,并且它們均具有兩個豎直的邊和兩個水平邊,此處第一支架12的豎直邊為第一支承邊33,第二支架19的豎直邊為第二支承邊34,并且第一支承邊33和第二支承邊34分別具有第一孔20和第二孔21,兩個孔在豎直面上的投影重合。在第一孔20與第二孔21中穿入螺栓27,便形成孔18(如圖3)。第一支架12的水平邊為第一連接邊35,第二支架19的水平邊為第二連接邊36,第一連接邊35和第二連接邊36分別與夾持件13焊接固定。夾持件13具有兩個夾持邊38和固定邊39,兩個夾持邊38分別垂直于固定邊39并形成向下敞開的凹槽37。第一連接邊35和第二連接邊36固定于夾持件13的固定邊39上。兩夾持邊38分別設置有第一固定孔14和第二固定孔15。槳葉11的短邊放入凹槽37中,并且槳葉11上具有與第一固定孔14和第二固定孔15對應的通孔,可分別用螺栓穿入第一固定孔14和第二固定孔15固定槳葉11與夾持件13。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槳葉11由透明材料(如,有機玻璃)制成,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9為角鋼,夾持件13為槽鋼。當然,兩支架(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9)與夾持件13的固定方式不局限于焊接,可以為螺栓連接或者二者為一體成型件。而夾持件13與槳葉11的固定方式也不局限與螺栓連接,可以在夾持件13上設置凸塊,在槳葉11上設置與凸塊形狀配合的凹槽進行連接,或者在材料強度允許的情況下,夾持件13與槳葉11為一體成型件。另夕卜,形成孔18的方法也不局限于上述方法,可以將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9連接形成一體件,其具有向下敞開的凹槽,該凹槽與夾持件13構成孔18等。根據上述結構,攪拌槳10可拆卸地懸掛在導桿3上,結構簡單,可更替、易于裝卸、易清洗。且此結構使攪拌槳可以利用自身重力調節(jié)其在容器中的位置,保證其始終保持沿豎直方向懸掛,避免在攪拌過程中碰撞容器的器壁,導致容器破碎或損壞。另外,對于體積較大的容器,可以在一個導桿上懸掛多個攪拌槳,從而只需一個驅動部件就可以完成在容器整個區(qū)域內的攪拌。特別地,槳葉和固定槳葉的部件可以依據優(yōu)選的材料進行分別制造。并且,此結構安裝簡單,且當支架、夾持件與槳葉其中一個損壞時,可只單獨更換,降低了成本。
[0041]進一步參照圖4,導桿3上對應每個攪拌槳10設置一對彼此間隔的第一限位件29和第二限位件30,攪拌槳10位于第一限位件29和第二限位件30的間隔中。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導桿3上等距設置多個孔16,此處孔16可為螺栓孔,將螺栓插入孔16,在攪拌槳11沿導桿3前后形成第一限位件29和第二限位件30。由于攪拌槳10在導桿3上可采用可拆卸地制成,上述結構可限制攪拌槳10相對于導桿3的滑動,從而防止攪拌槳10在容器5中分布不均勻而引起的攪拌程度不同,以及攪拌槳10撞擊容器壁。
[0042]下面參照圖1至圖4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運動過程。曲柄I轉動,帶動連桿2做平面運動,連桿2帶動導桿3在滑輪9的支承下沿容器5的長軸方向往復運動。導桿3上懸掛的攪拌槳10跟隨導桿3往復運動。與此同時,攪拌槳10相對導桿3有微小的相對運動,此相對運動的距離由導桿3上的第一限位件29和第二限位件30共同限制。
[0043]另外,攪拌槳10具有至少一個開口 24。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參照圖2,由于攪拌槳10具有槳葉11,所以將開口 24可設置在槳葉11上。開口 24為貫穿攪拌槳10的通孔。設置3個開口 24,且開口 24為橫截面為橢圓形的通孔。在攪拌槳10上設置開口,可使攪拌槳10受容器5中液體的阻力減小,并且可使液體產生更復雜的渦流和湍流運動,從而更好的均勻容器5中的液體。
[0044]優(yōu)選的,在本【具體實施方式】用于光生物培養(yǎng)時,容器5由玻璃制成,長300cm,寬30cm,高90cm,內部每隔Im粘接有玻璃隔板6,隔板外部有框架7,并與底部支架31焊接。曲柄I為直徑為50cm轉輪,連桿2長度為60cm,導桿3長度為370cm,為不銹鋼材料。槳葉11為有機玻璃制成,長80cm,寬20cm,厚1cm,中間等距分布3個為長徑是IOcm的橢圓形通孔的開口 24。這樣的結構既可以對容器5內部的培養(yǎng)液進行充分的攪動,又不會導致槳葉11的設置過密而產生互相干擾以及降低液體的流動性。
[0045]當然,開口 24的形狀不僅限于上述結構。例如,開口 24向著攪拌槳10的一側敞開。參照圖5,具體而言,攪拌槳10同時具有兩種形式的開口。一種為橢圓形通孔39,并且該橢圓形的長軸與攪拌槳10的長軸重合。另一種開口為向攪拌槳10 —側敞開的截面為梯形的左開口 41和右開口 42,左開口 41與右開口 42沿攪拌槳10的長軸對稱。
[0046]攪拌槳11還可設置有輔助攪拌件28。參照圖6,攪拌槳10具有第一方形開口 42和第二方形開口 43,第一方形開口 42和第二方形開口 43均為通孔,且第一方形開口 42和第二方形開口 43之間形成梁44,在梁44上安裝輔助攪拌件28,此處輔助攪拌件28為螺旋槳。當攪拌槳10往復運動時,螺旋槳隨之轉動,帶動水流充分混旋。
[0047]當然,輔助攪拌件28不局限于上述螺旋槳形式。參照圖7,開口 24為長方形向下側敞開的開口,并且同時具有3個上述長方形下側敞開的開口以形成柵欄形狀。而在攪拌槳10下方掛有2個輔助攪拌件28,此處輔助攪拌件28為重物塊。兩個重物塊關于攪拌槳10的長軸對稱。柵欄形狀的攪拌槳10可帶動容器5中的液體充分混旋,而重物可保證攪拌槳10的穩(wěn)定,防止攪拌槳10在豎直平面內過分搖擺以及減少攪拌槳10沿容器5的長軸方向移動。
[0048]參照圖8,所述裝置還包括電機31,電機31同時與至少兩個所述驅動部件17連接并且每個驅動部件17與一個導桿3連接,每個導桿3位于一個容器5中。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電機31驅動兩個曲柄(第一曲柄101和第二曲柄102)轉動,第一曲柄301與第一連桿201的一端相連接,并且第一連桿201的另一端與第一導桿301相連接。同時,第二曲柄302與第二連桿202的一端相連接,并且第二連桿202的另一端與第二導桿302相連接。當然,此處僅為示例,電機31可同時驅動多個曲柄,并非限定將曲柄的個數限定為2個。由此結構,在大規(guī)模的光生物培養(yǎng)中,一個電機I可同時驅動多個驅動部件17以簡化結構、節(jié)約成本。
[0049]當然,參照圖9,當驅動部件17由曲柄I和連桿2組成時,兩個驅動部件17可共用一個曲柄I。也可實現上述目的,即簡化結構,節(jié)約成本。
[0050]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或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鎖緊裝置進行各種修改和變型。通過考慮這里披露的本實用新型的說明和實施,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是顯而易見的。說明和實例應被認為僅是示例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真實范圍和精神由隨后的權利要求指明。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光生物培養(yǎng)的裝置,包括: 容器(5); 攪拌機構(45),所述攪拌機構(45)包括位于所述容器(5)中的攪拌槳(10); 驅動部件(17);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所述攪拌機構(45 )包括與所述驅動部件(17 )連接的、可相對所述容器(5 )往復運動支承的導桿(3); 所述攪拌槳(10 )支承在所述導桿(3 )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部件(17)包括曲柄(I)和連桿(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5)包括一底板(25)、兩個互相平行的側壁(22)、兩個互相平行的端壁(23),所述兩個側壁(22)和兩個端壁(23)分別垂直于所述底板(25 ),所述側壁平行于所述底板(25 )的長度方向,所述端壁(23 )垂直于底板(25)的長度方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5)的側壁(22)的外表面固定有框架(7),在所述容器(5)的側壁(22)的內表面固定有隔板(6),所述框架(7)與所述隔板(6 )共平面且同時平行于所述容器(5 )的端壁(23 )。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5)包括有多于兩個等距設置的所述框架(7)。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7)設置有軸(8)和滑輪(9),所述軸(8 )與所述框架(7 )共平面且平行于框架(7 )的橫梁(26 ),所述滑輪(9 )固定于所述軸(8)上,所述導桿(3)支承在所述滑輪(9)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槳(10)—端具有孔(18),所述導桿(3)穿過所述孔(18)。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槳(10)包括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9)、與第一支架(12)和所述第二支架(19)連接的夾持件(13)和與所述夾持件(13)連接的槳葉(11),所述第一支架(12)和所述第二支架(19)相間地固定于所述夾持件(13)上,所述第一支架(12)和所述第二支架(19)分別設置有第一孔(20)和第二孔(21),螺栓(27 )穿過所述第一孔(20 )和所述第二孔(21)形成孔(18 )。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槳(10)具有多個開口(24)。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24)為貫穿所述攪拌槳(10)的通孔,或向著所述攪拌槳(10)的一側敞開的開口。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槳(10)設置有輔助攪拌件(28)。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桿(3)上對應每個所述攪拌槳(10)設置一對彼此間隔的第一限位件(29)和第二限位件(30),所述攪拌槳(10)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29 )和第二限位件(30 )的間隔中。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電機(31),所述電機(31)同時與至少兩個所述驅動部件(17)連接并且每個驅動部件(17)與一個導桿(3)連接,每個導桿(3)位于一個容器(5)中。
【文檔編號】C12M1/02GK203487138SQ201320519457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8月23日
【發(fā)明者】馬欣欣, 劉敏勝, 吳洪, 張凱, 耿金峰, 陳彥平, 楊建強, 石蕾, 張晉陽 申請人:新奧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