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野生苔茶的手工扁茶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野生苔茶的手工扁茶工藝,包括采摘、攤涼、殺青、回涼、揮鍋、打篩、復烘和包裝八個步驟,其中的殺青、揮鍋和復烘步驟關(guān)系到最終生產(chǎn)出來的茶葉茶形和口感。本發(fā)明采摘的茶葉選自平均地面海拔為800~1000米,常年云霧繚繞的武陵山脈石阡縣境內(nèi)之佛頂山中的野生苔茶樹,雖然制作工序多,但其所生產(chǎn)出來的茶葉卻形狀扁平整齊、光澤明亮、湯色黃綠、口感淳厚、經(jīng)久耐泡、栗香彌漫,緩解了目前茶葉生產(chǎn)過程中所存在的選材簡單粗糙、造型參差不勻及茶湯濁暗無光、口感晦澀反胃等問題,滿足國內(nèi)外廣大茶消費者養(yǎng)生與怡情的個性化需求。
【專利說明】一種野生苔茶的手工扁茶工藝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苔茶的加工方法,具體是一種野生苔茶的手工扁茶工藝。
【背景技術(shù)】
[0002]野生苔茶位于武陵山主峰一一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佛頂山周圍的崇山之中,該縣呈東南高、西北低的地勢走向,平均地面海拔為600?800米,既無嚴冬,也無酷暑,氣候濕潤溫和,常年云霧繚繞。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guān)注起養(yǎng)生來,于是乎,作為一種具有延緩衰老、防暑解毒、養(yǎng)胃抑癌、消炎殺菌、生津清熱等功效的飲料一一苔茶,就逐漸成為人們養(yǎng)生的首選,再加上在石阡濃厚的茶神、茶燈、茶婆、罐罐茶等茶文化的熏陶下,大家對石阡縣苔茶的關(guān)注度也呈現(xiàn)出不斷增長的發(fā)展態(tài)勢。
[0003]由于原料成分或加工工藝的緣故,目前許多茶葉品種,存在選材簡單粗糙、造型參差不勻及茶湯濁暗無光、口感晦澀反胃等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野生苔茶的手工扁茶工藝,制得的茶葉形狀扁平、光澤明亮、湯色黃綠、口感淳厚、經(jīng)久耐泡、栗香彌漫。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shù)方案:
一種野生苔茶的手工扁茶工藝,包括采摘、攤涼、殺青、回涼、揮鍋、打篩、復烘和包裝八個步驟:
(一)采摘:新梢的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要求無葉面水,茶葉無破損并且新鮮感和均勻度要保持一致;
(二)攤涼:將采摘的茶葉放在寬敞的用竹片制成的扁席上自然存放2-3小時,攤放厚度為 1.5-2.5cm ;
(三)殺青:首先張開五指輕輕抓拿茶葉,直到五指均抓滿茶葉,再將茶葉放到事先準備好的小型簸箕中;給扁茶專用電炒鍋通電加熱,當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溫度達到220°C以上,快速將小型簸箕中的茶葉投放到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每鍋放3-5兩茶葉,然后用手進行炒茶,該炒茶過程分為“拉”、“抖”、“打”三個動作:“打”,即將手掌中的茶葉翻打到扁茶專用電炒鍋中,依托手掌的自然重量反復順勢落在茶葉上面;“拉”,即用合攏手指在扁茶專用電炒鍋中拉動茶葉,順著手掌控制的力量由輕到重將掌內(nèi)的茶葉往身體內(nèi)側(cè)拉動到距離扁茶專用電炒鍋邊沿5cm 抖”,即在茶葉拉動到距離扁茶專用電炒鍋邊沿5cm時,向上翻轉(zhuǎn)手掌,用其慣性將茶葉附在手中,拇指與四指分開,四指緊閉在扁茶專用電炒鍋面微微抖動茶葉,讓其在手中松散透氣,當茶在手中變得整齊并方向一致后,再重復“打”、“拉”、“抖”三個動作,直到看到茶葉的扁條形造型;該炒茶的時間為15-20min,當炒到茶葉不再散發(fā)出先前那種濃烈的草青味且空氣中彌漫著炒熟的栗子香味時,用專門的干蘆葦掃帚將茶葉迅速清掃到扁茶專用電炒鍋外的大簸箕中,同時立即切斷扁茶專用電炒鍋的電源;
(四)回涼:將彌漫著炒熟栗子香味的茶葉用專門的干蘆葦掃帚迅速清掃到扁茶專用電炒鍋外的大簸箕中后,馬上將大簸箕放置陰涼干燥通風的地方,放置時間為0.5-1.5h,當用肉眼觀察到原先干燥的茶葉明顯變得軟和時,進行下一個步驟;
(五)揮鍋:將達到回涼標準的茶葉再次投放到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進行烘炒,同時打開扁茶專用電炒鍋的電源,開始重復“推”、“拉”、“扣”三個操作:“推”,即推平,把扁茶專用電炒鍋中成小堆狀的茶葉和原先在“打”型過程中未完全達成造型要求的茶葉推成扁平狀,此過程要求靈活掌握手掌的用力程度,其標準為先輕后重再輕,當扁茶專用電炒鍋溫處于45-55°C時推動作用力要輕,當扁茶專用電炒鍋溫處于75-85°C時推動作用力要重,當扁茶專用電炒鍋溫處于95-105?時推動作用力要輕;“拉”,即拉動,把壓在手掌下平整的茶葉使勁在扁茶專用電炒鍋中拉動;“扣”,即回扣,就是將手掌下處于拉動狀態(tài)中的茶葉通過回扣的途徑再次聚攏成堆,以進行下一輪的推平動作;當肉眼看到經(jīng)過反復“推”、“拉”、“扣”動作后的茶葉已完全達到扁、平、光、直的要求后,迅速用專門的干蘆葦掃帚將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的茶葉清掃到扁茶專用電炒鍋外的大簸箕中,然后將大簸箕放到陰涼干燥通風的地方;
(六)打篩:在地面上先鋪上一層寬敞且厚實的耐溫防燃白布,再用帶有大量直徑小于
0.5cm的小孔的竹簸箕對步驟(五)得到的茶葉進行打篩,打篩后將竹簸箕中剩下的茶葉用密封口袋包裝好,并放置在陰涼干燥通風的地方,放置時間為5-6h ;
(七)復烘:將經(jīng)過打篩且用密封口袋包裝好的茶葉打開倒放在竹簸箕中,然后再將竹簸箕中的茶葉投入到溫度達到220°C以上的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反復進行“推”、“拉”、“扣”三個動作,此過程中操作動作要快、要準、要輕,復烘時間為2-5min,當茶葉溫度為80°C以上且栗香味濃烈舒暢時,迅速用專門的干蘆葦掃帚將扁茶專用電炒鍋中的茶葉清掃到扁茶專用電炒鍋外的大簸箕中,然后再將大簸箕放置到陰涼干燥通風的地方,放置時間為2h ;
(A)包裝:用密封的專用口袋將復烘出扁茶專用電炒鍋后的茶葉包裝好,并放置到陰涼干燥通風之處保存。
[0006]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驟(一)中,茶葉選自平均地面海拔為800?1000米,常年云霧繚繞的武陵山脈石阡縣境內(nèi)之佛頂山中的野生苔茶樹,所述茶葉的最佳采摘時節(jié)在春、夏、秋三季的陰轉(zhuǎn)多云天氣,其最好的采摘時間是早上8:00-10:00。
[0007]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采摘用的折茶法包括內(nèi)上提茶梗折茶法和外上提茶梗折茶法。
[0008]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驟(二)中還包括將茶葉放置于鼻下,如能聞到清爽的清香味就意味著茶葉攤涼到位。
[0009]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驟(三)中,“打”、“拉”、“抖”三個動作應一氣完成,當茶在手中變得整齊并方向一致且能看到茶葉的扁條形造型和聞到炒熟的栗子香味時,則馬上將茶葉清掃到大簸箕中。如果發(fā)現(xiàn)茶葉有紅梗現(xiàn)象,則說明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的溫度沒有達到標準要求,意味著此次的茶葉加工過程失敗。
[0010]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驟(四)還包括與自然恒溫環(huán)境隔離,以防止大簸箕中的茶葉再吸收到空氣中的水分。
[0011]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驟(五)中,“推”、“拉”、“扣”三個操作動作一是要注意“推”字的用力程度,其標準為先輕后重再輕;二是要注意“拉”字的手掌平整力度及來回拉動方向;三是要注意“扣”字的角度和方向,以便茶葉再次聚攏成堆。當肉眼看到經(jīng)過反復“推”、“拉”、“扣”動作后的茶葉已完全達到扁、平、光、直的要求后,將茶葉清掃到大簸箕中。
[0012]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采摘的茶葉選自平均地面海拔為800?1000米,常年云霧繚繞的武陵山脈石阡縣境內(nèi)之佛頂山中的野生苔茶樹,雖然制作工序多,但其所生產(chǎn)出來的茶葉卻形狀扁平整齊、光澤明亮、湯色黃綠、口感淳厚、經(jīng)久耐泡、栗香彌漫,緩解了目前茶葉生產(chǎn)過程中所存在的選材簡單粗糙、造型參差不勻及茶湯濁暗無光、口感晦澀反胃等問題,滿足國內(nèi)外廣大茶消費者養(yǎng)生與冶情的個性化需求。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將結(jié)合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shù)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0014]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一種野生苔茶的手工扁茶工藝,包括采摘、攤涼、殺青、回涼、揮鍋、打篩、復烘和包裝八個步驟:
(一)米摘
1.茶樹要求:平均地面海拔為800?1000米,常年云霧繚繞的武陵山脈石阡縣境內(nèi)之佛頂山中的野生苔茶樹。
[0015]2.采摘時節(jié):野生苔茶的最佳采摘時節(jié)一般是在春、夏、秋三季的陰天并稍微有點太陽光時候,其最好的采摘時間一般是早上9點鐘左右。
[0016]3.采摘要求:采摘的是新梢的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要求無葉面水,茶葉無破損并且新鮮感和均勻度要保持一致;除此之外,在進行采摘動作時還要特點注意采摘姿勢,要采用內(nèi)上提茶?;蛲馍咸岵韫5日鄄璺ú烧?,千萬不能用手指甲去掐斷茶梗。
[0017](二)攤涼
1.攤涼時間:正常情況下采摘下來的茶葉一般要放在寬敞的用竹片制成的扁席上自然存放2-3h,茶葉攤放厚度為1.5-2.5cm。
[0018]2.攤涼標準:手捧茶葉,在感受到手指觸覺沒有明顯濕潤感的情況下再將茶葉放置于鼻下,如能聞到清爽的清香味就意味著達到了茶葉的攤涼標準。
[0019](三)殺青
1.溫度要求:給扁茶專用電炒鍋通電加熱,然后把手背(指的是常年從事茶葉加工師傅的手背)放在離扁茶專用電炒鍋面直線距離為1cm的地方,用手背去感知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的溫度,當手背感到異常灼熱且無法停頓3-5s時,說明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溫度已達到殺青要求,鍋內(nèi)溫度為220°C以上。
[0020]2.投料要求:一般來說,扁茶專用電炒鍋一次做好炒茶3-5兩。具體來說,首先是提前準備好一個小型簸箕,然后用張開五指輕輕抓拿茶葉,順著手感的自然力度直到感覺到五指均抓滿茶葉為止,最后再將茶葉放到事前準備好的小型簸箕中。
[0021]3.造型要求
當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溫度達到手背感到異常灼熱且無法停頓3-5s時,鍋內(nèi)溫度達到220°C以上,快速將小型簸箕中的茶葉投放到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然后用手進行炒茶。炒茶時,一定要注意“拉”、“抖”、“打”三個動作,并且這三個動作都是一氣呵成的。
[0022]一是“打”。所謂“打”,即將手掌中的茶葉翻打到扁茶專用電炒鍋中,這一步驟是制作苔茶扁形造型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因此在拍打茶葉時,既不能用力過猛,也不能使力太輕,依托手掌的自然重量反復順勢落在茶葉上面就行。
[0023]二是“拉”。所謂“拉”,即用合攏手指在扁茶專用電炒鍋中拉動茶葉。此過程十分重要,既是制作苔茶條狀造型的核心步驟,同時也是初始整形的必然要求。故在“拉”的過程中,一定要順著手掌控制的力量由輕到重將掌內(nèi)的茶葉往身體內(nèi)側(cè)拉動到距離扁茶專用電炒鍋邊沿5公分。
[0024]三是“抖”,所謂“抖”,即是在茶葉拉動到距離扁茶專用電炒鍋邊沿5cm時,向上翻轉(zhuǎn)手掌,用其慣性將茶葉附在手中,拇指與四指分開,四指緊閉在扁茶專用電炒鍋面微微抖動茶葉,讓其在手中松散透氣,當茶在手中變得整齊并方向一致后,再重復“打”、“拉”、“抖”三個動作,重復以往,很快就能看到茶葉的扁條形造型。
[0025]4.出鍋標準:一般來說,炒茶的時間控制在15-20min之間,當炒到茶葉不再散發(fā)出先前那種濃烈的草青味且空氣中彌漫著炒熟的栗子香味時,說明殺青程序已基本完成并已達到出鍋標準要求,此時則需要用專門的干蘆葦掃帚將茶葉迅速清掃到扁茶專用電炒鍋外的大簸箕中。在此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茶葉有紅梗現(xiàn)象,則說明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的溫度沒有達到標準要求,所加工出來的茶葉自然達不到生產(chǎn)標準要求,這同時也意味著此次的茶葉加工過程失敗。
[0026](四)回涼
1.回涼要求:將彌漫著炒熟栗子香味的茶葉用專門的干蘆葦掃帚迅速清掃到扁茶專用電炒鍋外的大簸箕中后,馬上將大簸箕放置陰涼干燥通風的地方,最好能與自然恒溫環(huán)境隔離,以防止大簸箕中的茶葉再吸收到空氣中的水分,進而影響到茶葉的品質(zhì)。
[0027]2.回涼標準:一般情況下,掃到扁茶專用電炒鍋外大簸箕中的茶葉通常要在陰涼干燥通風的地方放置0.5-1.5h,當用肉眼觀察到原先干燥的茶葉明顯變得軟和時,說明茶葉中原有未完全炒干的水分已充分均勻分布在茶葉中,此時可以進行下一個操作程序了。
[0028](五)揮鍋
1.鍋溫要求:在將彌漫著炒熟栗子香味的茶葉用專門的干蘆葦掃帚迅速清掃到扁茶專用電炒鍋外的大簸箕中,同時立即切斷扁茶專用電炒鍋的電源。0.5-1.5h后,將達到回涼標準的初始加工茶葉再次投放到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進行烘炒,并同時打開扁茶專用電炒鍋的電源,此過程的溫度呈現(xiàn)的是一種由低溫向高溫、由小火到大火發(fā)展的態(tài)勢,這有利于茶葉的逐漸徹底干燥。
[0029]2.操作要求:當把達到回涼標準的茶葉再次投放到打開電源的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進行烘炒時,一定要注意“推”、“拉”、“扣”三個操作環(huán)節(jié),這關(guān)系到茶葉的形狀、光澤以及香味的最終達成。
[0030]一是“推”。所謂“推”,即推平,就是把扁茶專用電炒鍋中成小堆狀的茶葉和原先在“打”型過程中未完全達成造型要求的茶葉推成扁平狀。此過程要求靈活掌握手掌的用力程度,其標準為先輕后重再輕。即當扁茶專用電炒鍋溫處于45-55?時推動動作用力要輕,當扁茶專用電炒鍋溫處于75-85?時推動動作用力要重,必要時需要用雙手合力推動茶葉,當扁茶專用電炒鍋溫處于95-105?時推動動作用力要輕,因為此過程關(guān)系到茶葉形狀和香氣的最后定型。
[0031]二是“拉”。所謂“拉”,即拉動,就是把壓在手掌下平整的茶葉使勁在扁茶專用電炒鍋中拉動。這一過程其實是一個茶葉整形脫毫的過程,其目的在于充分保持茶葉表面的光澤和香氣。
[0032]三是“扣”。所謂“扣”,即回扣,就是將手掌下處于拉動狀態(tài)中的茶葉通過回扣的途徑再次聚攏成堆,以便進行下一輪的推平動作。此過程是中間環(huán)節(jié),起的是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揮鍋”步驟中必不可少的動作。
[0033]3.揮鍋標準:當肉眼看到經(jīng)過反復“推”、“拉”、“扣”動作后的茶葉已完全達到扁、平、光、直的要求后,迅速用專門的干蘆葦掃帚將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的茶葉清掃到扁茶專用電炒鍋外的大簸箕中,然后將大簸箕放到陰涼干燥通風的地方。
[0034](六)打篩
1.打篩要求:在地面上先鋪上一層寬敞且厚實的耐溫防燃白布,然后再將放置在陰涼干燥通風之處的茶葉用特制的帶有眾多直徑控制在0.5cm以內(nèi)的小孔的竹簸箕進行打篩。打篩后將竹簸箕中剩下的茶葉用密封的口袋包裝好,并放置在陰涼干燥通風的地方。
[0035]2.打篩目的:打篩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清除殘碎不齊的茶葉,使經(jīng)過“揮鍋”后的茶葉保持規(guī)則整齊;二是剔除焦糊晦色的茶葉,使竹簸箕中剩下的茶葉能有效進行下一環(huán)節(jié)的烘培步驟。
[0036](七)復烘
1.復烘要求:5-6h后,將經(jīng)過打篩環(huán)節(jié)且用密封口袋包裝好的茶葉打開倒放在竹簸箕中,然后再將竹簸箕中的茶葉投入到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溫度達到手背感到異常灼熱且無法停頓3-5s的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反復進行“推”、“拉”、“扣”三個復烘動作,此過程中不但要克服懼怕高溫的心理,而且操作動作還要快、要準、要輕,力爭完好保持茶葉的扁平整齊形狀。
[0037]2.復烘標準:在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給茶葉反復進行“推”、“拉”、“扣”三個復烘動作,繼續(xù)時間為2-5min。當感覺到手中的茶葉異常灼手,2s都無法觸摸,即茶葉溫度為80°C以上,且茶葉的栗香味濃烈舒暢時,迅速用專門的干蘆葦掃帚將扁茶專用電炒鍋中的茶葉清掃到扁茶專用電炒鍋外的大簸箕中。然后再將大簸箕放置到陰涼干燥通風的地方,放置時間為2ho
[0038](A)包裝
用密封的專用口袋將復烘出鍋后的茶葉包裝好,并放置到陰涼干燥通風之處保存。
[0039]本發(fā)明采摘的茶葉選自平均地面海拔為800?1000米,常年云霧繚繞的武陵山脈石阡縣境內(nèi)之佛頂山中的野生苔茶樹,雖然制作工序多,但其所生產(chǎn)出來的茶葉卻形狀扁平整齊、光澤明亮、湯色黃綠、口感淳厚、經(jīng)久耐泡、栗香彌漫,緩解了目前茶葉生產(chǎn)過程中所存在的選材簡單粗糙、造型參差不勻及茶湯濁暗無光、口感晦澀反胃等問題,滿足國內(nèi)外廣大茶消費者養(yǎng)生與冶情的個性化需求。
[0040]對于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而言,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xiàn)本發(fā)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quán)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quán)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nèi)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fā)明內(nèi)。
[0041]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shù)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shù)方案也可以經(jīng)適當組合,形成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野生苔茶的手工扁茶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摘、攤涼、殺青、回涼、揮鍋、打篩、復烘和包裝八個步驟: (一)采摘:新梢的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要求無葉面水,茶葉無破損并且新鮮感和均勻度要保持一致; (二)攤涼:將采摘的茶葉放在寬敞的用竹片制成的扁席上自然存放2-3小時,攤放厚度為 1.5-2.5cm ; (三)殺青:首先張開五指輕輕抓拿茶葉,直到五指均抓滿茶葉,再將茶葉放到事先準備好的小型簸箕中;給扁茶專用電炒鍋通電加熱,當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溫度達到220°C以上,快速將小型簸箕中的茶葉投放到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每鍋放3-5兩茶葉,然后用手進行炒茶,該炒茶過程分為“拉”、“抖”、“打”三個動作:“打”,即將手掌中的茶葉翻打到扁茶專用電炒鍋中,依托手掌的自然重量反復順勢落在茶葉上面;“拉”,即用合攏手指在扁茶專用電炒鍋中拉動茶葉,順著手掌控制的力量由輕到重將掌內(nèi)的茶葉往身體內(nèi)側(cè)拉動到距離扁茶專用電炒鍋邊沿5cm 抖”,即在茶葉拉動到距離扁茶專用電炒鍋邊沿5cm時,向上翻轉(zhuǎn)手掌,用其慣性將茶葉附在手中,拇指與四指分開,四指緊閉在扁茶專用電炒鍋面微微抖動茶葉,讓其在手中松散透氣,當茶在手中變得整齊并方向一致后,再重復“打”、“拉”、“抖”三個動作,直到看到茶葉的扁條形造型;該炒茶的時間為15-20min,當炒到茶葉不再散發(fā)出先前那種濃烈的草青味且空氣中彌漫著炒熟的栗子香味時,用專門的干蘆葦掃帚將茶葉迅速清掃到扁茶專用電炒鍋外的大簸箕中,同時立即切斷扁茶專用電炒鍋的電源; (四)回涼:將彌漫著炒熟栗子香味的茶葉用專門的干蘆葦掃帚迅速清掃到扁茶專用電炒鍋外的大簸箕中后,馬上將大簸箕放置陰涼干燥通風的地方,放置時間為0.5-1.5h,當用肉眼觀察到原先干燥的茶葉明顯變得軟和時,進行下一個步驟; (五)揮鍋:將達到回涼標準的茶葉再次投放到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進行烘炒,同時打開扁茶專用電炒鍋的電源,開始重復“推”、“拉”、“扣”三個操作:“推”,即推平,把扁茶專用電炒鍋中成小堆狀的茶葉和原先在“打”型過程中未完全達成造型要求的茶葉推成扁平狀,此過程要求靈活掌握手掌的用力程度,其標準為先輕后重再輕,當扁茶專用電炒鍋溫處于45-55°C時推動作用力要輕,當扁茶專用電炒鍋溫處于75-85°C時推動作用力要重,當扁茶專用電炒鍋溫處于95-105?時推動作用力要輕;“拉”,即拉動,把壓在手掌下平整的茶葉使勁在扁茶專用電炒鍋中拉動;“扣”,即回扣,就是將手掌下處于拉動狀態(tài)中的茶葉通過回扣的途徑再次聚攏成堆,以進行下一輪的推平動作;當肉眼看到經(jīng)過反復“推”、“拉”、“扣”動作后的茶葉已完全達到扁、平、光、直的要求后,迅速用專門的干蘆葦掃帚將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的茶葉清掃到扁茶專用電炒鍋外的大簸箕中,然后將大簸箕放到陰涼干燥通風的地方; (六)打篩:在地面上先鋪上一層寬敞且厚實的耐溫防燃白布,再用帶有大量直徑小于0.5cm的小孔的竹簸箕對步驟(五)得到的茶葉進行打篩,打篩后將竹簸箕中剩下的茶葉用密封口袋包裝好,并放置在陰涼干燥通風的地方,放置時間為5-6h ; (七)復烘:將經(jīng)過打篩且用密封口袋包裝好的茶葉打開倒放在竹簸箕中,然后再將竹簸箕中的茶葉投入到溫度達到220°C以上的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反復進行“推”、“拉”、“扣”三個動作,此過程中操作動作要快、要準、要輕,復烘時間為2-5min,當茶葉溫度為80°C以上且栗香味濃烈舒暢時,迅速用專門的干蘆葦掃帚將扁茶專用電炒鍋中的茶葉清掃到扁茶專用電炒鍋外的大簸箕中,然后再將大簸箕放置到陰涼干燥通風的地方,放置時間為2h ; (A)包裝:用密封的專用口袋將復烘出扁茶專用電炒鍋后的茶葉包裝好,并放置到陰涼干燥通風之處保存。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苔茶的手工扁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茶葉選自平均地面海拔為800?1000米,常年云霧繚繞的武陵山脈石阡縣境內(nèi)之佛頂山中的野生苔茶樹,所述茶葉的最佳采摘時節(jié)在春、夏、秋三季的陰轉(zhuǎn)多云天氣,其最好的采摘時間是早上8:00-10:00。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野生苔茶的手工扁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用的折茶法包括內(nèi)上提茶梗折茶法和外上提茶梗折茶法。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苔茶的手工扁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還包括將茶葉放置于鼻下,如能聞到清爽的清香味就意味著茶葉攤涼到位。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苔茶的手工扁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打”、“拉”、“抖”三個動作應一氣完成,當茶在手中變得整齊并方向一致且能看到茶葉的扁條形造型和聞到炒熟的栗子香味時,則馬上將茶葉清掃到大簸箕中;如果發(fā)現(xiàn)茶葉有紅梗現(xiàn)象,則說明扁茶專用電炒鍋內(nèi)的溫度沒有達到標準要求,意味著此次的茶葉加工過程失敗。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苔茶的手工扁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還包括與自然恒溫環(huán)境隔離,以防止大簸箕中的茶葉再吸收到空氣中的水分。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苔茶的手工扁茶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五)中,“推”、“拉”、“扣”三個操作動作一是要注意“推”字的用力程度,其標準為先輕后重再輕;二是要注意“拉”字的手掌平整力度及來回拉動方向;三是要注意“扣”字的角度和方向,以便茶葉再次聚攏成堆;當肉眼看到經(jīng)過反復“推”、“拉”、“扣”動作后的茶葉已完全達到扁、平、光、直的要求后,將茶葉清掃到大簸箕中。
【文檔編號】A23F3/06GK104430966SQ201410585994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10月28日
【發(fā)明者】田洪玉, 梁成艾 申請人:銅仁學院, 田洪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