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健脾米線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米線是中國的一種傳統(tǒng)食品,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在中國南部地區(qū)其市場尤為廣闊。目前米線原料主要集中在秈米上,秈米米線工藝技術的研究已經相當成熟。近幾年來,我國稻谷年產量連續(xù)穩(wěn)定在1.8-2.0億噸,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40%,粳米作為口糧消費附加值低,增值有限,且由于粳米直鏈淀粉含量低,制成的米線黏度大,被認為不適合制作米線,對粳米米線工藝技術的研究也一直未受到重視。目前國內外對粳米米線相關研究的報道較少。以北方地區(qū)生產的粳米為主要原料、提高其附加值為目的,民眾對米線的需求日益擴大為出發(fā)點,開發(fā)出黏度適宜的粳米米線可增加產值,具有一定的市場前景與經濟效益。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健脾米線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健脾米線,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粳米400-410、辣椒13-14、生姜8-9、石榴汁22-24、茯苓2-3、黨參1-2、木香4-5、玉米淀粉82-84、谷朊粉12-13、海藻酸鈉2-2.1、雞蛋殼20-21、乳酸菌3-4、葡萄糖2-3。
所述的健脾米線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茯苓、黨參、木香加5-6倍的水文火煎煮40-50分鐘,過濾除渣,所得濾液經噴霧干燥制成粉末;
(2)將辣椒、生姜烘干后粉碎,加石榴汁研磨勻質;
(3)將粳米送入烘箱,在100℃下烘烤2小時后出料,加2-3倍的水于20-22℃下浸泡2小時,然后將粳米撈出,脫水,粉碎,過80目篩;
(4)將雞蛋殼洗凈、烘干后粉碎,過80目篩,滅菌,與步驟(1)、(2)、(3)所得物料及玉米淀粉、乳酸菌、葡萄糖混合,加水,使物料含水量達到57%,于30℃下發(fā)酵22-24小時;
(5)將海藻酸鈉加10-11倍的水充分攪拌,與步驟(4)所得物料及剩余物料混合均勻后鋪漿,厚度為1mm,于100℃下蒸制6分鐘,冷卻后切條,即得。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本發(fā)明用粳米作為主要原料,采用高溫烘烤,其過程相當于人工陳化,其中的直鏈淀粉、支鏈淀粉組分物理化學性質發(fā)生變化,增加了不溶性直鏈淀粉的含量,使粳米的黏度下降,制出的米線不易黏連,再經乳酸菌發(fā)酵,發(fā)酵出的酸和酶分解了部分的蛋白質和脂肪,使得更多的直鏈淀粉得以溶出,且乳酸菌在發(fā)酵過程中產生的乳酸可與添加的雞蛋殼中的碳酸鈣反應生成乳酸鈣,再與添加的海藻酸鈉交聯(lián),生成空間網(wǎng)絡結構,增強淀粉凝膠結構的強度,降低米線的斷條率,增加其耐煮性,此外,本發(fā)明含有多種中草藥成分,具有健脾的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健脾米線,由下列重量份(千克)的原料制成:
粳米400、辣椒13、生姜8、石榴汁22、茯苓2、黨參1、木香4、玉米淀粉82、谷朊粉12、海藻酸鈉2、雞蛋殼20、乳酸菌3、葡萄糖2。
所述的健脾米線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茯苓、黨參、木香加5倍的水文火煎煮40分鐘,過濾除渣,所得濾液經噴霧干燥制成粉末;
(2)將辣椒、生姜烘干后粉碎,加石榴汁研磨勻質;
(3)將粳米送入烘箱,在100℃下烘烤2小時后出料,加2倍的水于20℃下浸泡2小時,然后將粳米撈出,脫水,粉碎,過80目篩;
(4)將雞蛋殼洗凈、烘干后粉碎,過80目篩,滅菌,與步驟(1)、(2)、(3)所得物料及玉米淀粉、乳酸菌、葡萄糖混合,加水,使物料含水量達到57%,于30℃下發(fā)酵22小時;
(5)將海藻酸鈉加10倍的水充分攪拌,與步驟(4)所得物料及剩余物料混合均勻后鋪漿,厚度為1mm,于100℃下蒸制6分鐘,冷卻后切條,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