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魚籽深加工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重組魚籽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魚籽,即雌魚卵巢成熟所產生的卵子,是一種富含蛋白質、必需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鈣、磷、鐵、卵磷脂等多種營養(yǎng)素的海鮮產品,具有雞蛋和大豆等陸生動植物磷脂中缺乏的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等n一3多烯酸和花生四烯酸,是世界上公認的營養(yǎng)美食。其中魚籽的脂肪含量比魚肉里脂肪含量高,所含的膽固醇對人體健康和生長發(fā)育無害;魚籽的磷脂體是人的大腦、脊髓的主要成分,有機磷是體內新陳代謝過程中酶類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魚籽食品是一種值得開發(fā)的保健食品或休閑食品。
但是目前的魚籽食品加工過程仍存在以下問題:(1)腥味重是魚籽食品加工過程中出現的一個主要問題,嚴重影響了魚籽制品的品質。(2)魚籽已經被證實是一種食物過敏原。引起魚籽過敏的蛋白主要是卵黃蛋白中不含磷或脂的β’-組分,其次是卵黃脂磷蛋白。如果魚籽中的過敏蛋白未經消減就被食用,會引起過敏人群產生過敏反應,危及人體健康。這些限制了魚籽制品的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過敏原ige結合活性低,顆粒均勻,腥味低、營養(yǎng)豐富、風味獨特的重組魚籽,以及一種步驟簡單,成本較低的重組魚籽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技術方案如下:
方案一
一種重組魚籽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帶正電氨基酸和葡萄糖以摩爾比1:1溶于超純水中,制成0.6mol/l溶液,并將其置于沸水浴中加熱50min~70min,冷卻后得反應產物原液;
(2)將新鮮魚籽150g~170g、雞蛋110g~130g混勻,打漿,得到漿液;
(3)將上述步驟(2)所得物用1.6mg/l~2.0mg/l臭氧脫腥10min~20min,得到脫腥后的漿液;
(4)將淀粉35g~45g,加入500ml水中,并加熱使淀粉糊化,得到淀粉溶液;
(5)將食用膠34g~65g溶解在1000ml水中,得到食用膠溶液;
(6)將上述步驟(3)所得漿液,上述步驟(4)所得淀粉溶液,上述步驟(5)所得食用膠溶液,及上述步驟(1)所得的反應產物原液20ml,混勻后加水至總重2000g,再次混勻;
(7)將上述步驟(6)所得物逐滴加入3%(質量分數)的氯化鈣溶液中浸泡10min,得圓形顆粒;
(8)將上述步驟(7)所得圓形顆粒再用0.2%(質量分數)單寧酸浸泡20min,撈起瀝干,得重組魚籽。
本發(fā)明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yōu)選方案如下:所述帶正電氨基酸選自賴氨酸、精氨酸或組氨酸中的一種。
本發(fā)明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yōu)選方案如下:所述食用膠包括海藻酸鈉、黃原膠、卡拉膠和明膠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食用膠的作用是形成類似魚籽的質構。
本發(fā)明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yōu)選方案如下:所述食用膠為海藻酸鈉0g~63g、黃原膠0g~4g、卡拉膠0g~40g、明膠0g~3g。
本發(fā)明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yōu)選方案如下:所述食用膠為海藻酸鈉30g~40g、黃原膠3g~6g、卡拉膠1g~3g。
本發(fā)明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yōu)選方案如下:所述食用膠包括海藻酸鈉36g、黃原膠4g、卡拉膠2g。
本發(fā)明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yōu)選方案如下:所述食用膠為海藻酸鈉30g~40g、黃原膠3g~6g、明膠1g~3g。
本發(fā)明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yōu)選方案如下:所述食用膠包括海藻酸鈉36g、黃原膠4g、明膠2g。
方案二
一種重組魚籽,其特征在于:該魚籽根據方案一中任意一種制備方法制得。
與現有技術相比而言,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
(1)本發(fā)明提供的重組魚籽的過敏原ige結合活性低;
(2)本發(fā)明提供的重組魚籽的顆粒均勻,腥味低、營養(yǎng)豐富、風味獨特;
(3)本發(fā)明提供的重組魚籽的制備方法步驟簡單,成本較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根據本發(fā)明提出的重組魚籽及其制備方法可選因素較多,可以設計出多種實施例,因此具體的實施例僅作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現方式的示例性說明,而不構成對本發(fā)明范圍的限制。為了具體的描述本發(fā)明,有助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理解本發(fā)明,選擇以下實施例進行示例性說明。應當指出的是,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
一種重組魚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帶正電氨基酸(賴氨酸)和葡萄糖以摩爾比1:1溶于超純水中,制成0.6mol/l溶液,并將其置于沸水浴中加熱1小時,冷卻后得反應產物原液;
(2)將新鮮魚籽160g、雞蛋120g混勻,打漿,得到漿液;
(3)將上述步驟(2)所得物用1.8mg/l臭氧脫腥15min,得到脫腥后的漿液;
(4)將淀粉40g,加入500ml水中,并加熱使淀粉糊化,得到淀粉溶液;
(5)將食用膠(海藻酸鈉40g)溶解在1000ml水中,得到食用膠溶液;
(6)將上述步驟(3)所得漿液,上述步驟(4)所得淀粉溶液,上述步驟(5)所得食用膠溶液,及上述步驟(1)所得的反應產物原液20ml,混勻后加水至總重2000g,再次混勻;
(7)將上述步驟(6)所得物逐滴加入3%(質量分數)的氯化鈣溶液中浸泡10min,得圓形顆粒;
(8)將上述步驟(7)所得圓形顆粒再用0.2%(質量分數)單寧酸浸泡20min,撈起瀝干,得重組魚籽樣品1。
實施例2
一種重組魚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帶正電氨基酸(賴氨酸)和葡萄糖以摩爾比1:1溶于超純水中,制成0.6mol/l溶液,并將其置于沸水浴中加熱1小時,冷卻后得反應產物原液;
(2)將新鮮魚籽160g、雞蛋120g混勻,打漿,得到漿液;
(3)將上述步驟(2)所得物用1.8mg/l臭氧脫腥15min,得到脫腥后的漿液;
(4)將淀粉40g,加入500ml水中,并加熱使淀粉糊化,得到淀粉溶液;
(5)將食用膠(卡拉膠40g)溶解在1000ml水中,得到食用膠溶液;
(6)將上述步驟(3)所得漿液,上述步驟(4)所得淀粉溶液,上述步驟(5)所得食用膠溶液,及上述步驟(1)所得的反應產物原液20ml,混勻后加水至總重2000g,再次混勻;
(7)將上述步驟(6)所得物逐滴加入3%(質量分數)的氯化鈣溶液中浸泡10min,得圓形顆粒;
(8)將上述步驟(7)所得圓形顆粒再用0.2%(質量分數)單寧酸浸泡20min,撈起瀝干,得重組魚籽樣品2。
實施例3
一種重組魚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帶正電氨基酸(賴氨酸)和葡萄糖以摩爾比1:1溶于超純水中,制成0.6mol/l溶液,并將其置于沸水浴中加熱1小時,冷卻后得反應產物原液;
(2)將新鮮魚籽160g、雞蛋120g混勻,打漿,得到漿液;
(3)將上述步驟(2)所得物用1.8mg/l臭氧脫腥15min,得到脫腥后的漿液;
(4)將淀粉40g,加入500ml水中,并加熱使淀粉糊化,得到淀粉溶液;
(5)將食用膠(海藻酸鈉36g、卡拉膠4g)溶解在1000ml水中,得到食用膠溶液;
(6)將上述步驟(3)所得漿液,上述步驟(4)所得淀粉溶液,上述步驟(5)所得食用膠溶液,及上述步驟(1)所得的反應產物原液20ml,混勻后加水至總重2000g,再次混勻;
(7)將上述步驟(6)所得物逐滴加入3%(質量分數)的氯化鈣溶液中浸泡10min,得圓形顆粒;
(8)將上述步驟(7)所得圓形顆粒再用0.2%(質量分數)單寧酸浸泡20min,撈起瀝干,得重組魚籽樣品3。
實施例4
一種重組魚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帶正電氨基酸(賴氨酸)和葡萄糖以摩爾比1:1溶于超純水中,制成0.6mol/l溶液,并將其置于沸水浴中加熱1小時,冷卻后得反應產物原液;
(2)將新鮮魚籽160g、雞蛋120g混勻,打漿,得到漿液;
(3)將上述步驟(2)所得物用1.8mg/l臭氧脫腥15min,得到脫腥后的漿液;
(4)將淀粉40g,加入500ml水中,并加熱使淀粉糊化,得到淀粉溶液;
(5)將食用膠(海藻酸鈉63g、黃原膠2g)溶解在1000ml水中,得到食用膠溶液;
(6)將上述步驟(3)所得漿液,上述步驟(4)所得淀粉溶液,上述步驟(5)所得食用膠溶液,及上述步驟(1)所得的反應產物原液20ml,混勻后加水至總重2000g,再次混勻;
(7)將上述步驟(6)所得物逐滴加入3%(質量分數)的氯化鈣溶液中浸泡10min,得圓形顆粒;
(8)將上述步驟(7)所得圓形顆粒再用0.2%(質量分數)單寧酸浸泡20min,撈起瀝干,得重組魚籽樣品4。
實施例5
一種重組魚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帶正電氨基酸(賴氨酸)和葡萄糖以摩爾比1:1溶于超純水中,制成0.6mol/l溶液,并將其置于沸水浴中加熱50min,冷卻后得反應產物原液;
(2)將新鮮魚籽150g、雞蛋110g混勻,打漿,得到漿液;
(3)將上述步驟(2)所得物用1.7mg/l臭氧脫腥10min,得到脫腥后的漿液;
(4)將淀粉35g,加入500ml水中,并加熱使淀粉糊化,得到淀粉溶液;
(5)將食用膠(海藻酸鈉30g、黃原膠3g、卡拉膠1g)溶解在1000ml水中,得到食用膠溶液;
(6)將上述步驟(3)所得漿液,上述步驟(4)所得淀粉溶液,上述步驟(5)所得食用膠溶液,及上述步驟(1)所得的反應產物原液20ml,混勻后加水至總重2000g,再次混勻;
(7)將上述步驟(6)所得物逐滴加入3%(質量分數)的氯化鈣溶液中浸泡10min,得圓形顆粒;
(8)將上述步驟(7)所得圓形顆粒再用0.2%(質量分數)單寧酸浸泡20min,撈起瀝干,得重組魚籽樣品5。
實施例6
一種重組魚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帶正電氨基酸(賴氨酸)和葡萄糖以摩爾比1:1溶于超純水中,制成0.6mol/l溶液,并將其置于沸水浴中加熱60min,冷卻后得反應產物原液;
(2)將新鮮魚籽160g、雞蛋120g混勻,打漿,得到漿液;
(3)將上述步驟(2)所得物用1.8mg/l臭氧脫腥15min,得到脫腥后的漿液;
(4)將淀粉40g,加入500ml水中,并加熱使淀粉糊化,得到淀粉溶液;
(5)將食用膠(海藻酸鈉36g、黃原膠4g、卡拉膠2g)溶解在1000ml水中,得到食用膠溶液;
(6)將上述步驟(3)所得漿液,上述步驟(4)所得淀粉溶液,上述步驟(5)所得食用膠溶液,及上述步驟(1)所得的反應產物原液20ml,混勻后加水至總重2000g,再次混勻;
(7)將上述步驟(6)所得物逐滴加入3%(質量分數)的氯化鈣溶液中浸泡10min,得圓形顆粒;
(8)將上述步驟(7)所得圓形顆粒再用0.2%(質量分數)單寧酸浸泡20min,撈起瀝干,得重組魚籽樣品6。
實施例7
一種重組魚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帶正電氨基酸(賴氨酸)和葡萄糖以摩爾比1:1溶于超純水中,制成0.6mol/l溶液,并將其置于沸水浴中加熱70min,冷卻后得反應產物原液;
(2)將新鮮魚籽170g、雞蛋130g混勻,打漿,得到漿液;
(3)將上述步驟(2)所得物用2.0mg/l臭氧脫腥20min,得到脫腥后的漿液;
(4)將淀粉45g,加入500ml,并加熱使淀粉糊化,得到淀粉溶液;
(5)將食用膠(海藻酸鈉40g、黃原膠6g、卡拉膠3g)溶解在1000ml水中,得到食用膠溶液;
(6)將上述步驟(3)所得漿液,上述步驟(4)所得淀粉溶液,上述步驟(5)所得食用膠溶液,及上述步驟(1)所得的反應產物原液20ml,混勻后加水至總重2000g,再次混勻;
(7)將上述步驟(6)所得物逐滴加入3%(質量分數)的氯化鈣溶液中浸泡10min,得圓形顆粒;
(8)將上述步驟(7)所得圓形顆粒再用0.2%(質量分數)單寧酸浸泡20min,撈起瀝干,得重組魚籽樣品7。
實施例8
本實例與實施例5的區(qū)別在于用明膠1g代替卡拉膠1g,得重組魚籽樣品8。
實施例9
本實例與實施例6的區(qū)別在于用明膠2g代替卡拉膠2g,得重組魚籽樣品9。
實施例10
本實例與實施例7的區(qū)別在于用明膠3g代替卡拉膠3g,得重組魚籽樣品10。
實施例11
本實例與實施例6的區(qū)別在于用等摩爾數的賴氨酸代替等摩爾數的精氨酸,制得樣品11。
實施例12
本實例與實施例6的區(qū)別在于用等摩爾數的組氨酸代替等摩爾數的精氨酸,制得樣品12。
對比實施例1
以新鮮魚籽160g作為對照1。
對比實施例2
一種重組魚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新鮮魚籽160g、雞蛋120g混勻,打漿,得到漿液;
(2)將上述步驟(1)所得物用1.8mg/l臭氧脫腥15min,得到脫腥后的漿液;
(3)將淀粉40g,加入500ml水中,并加熱使淀粉糊化,得到淀粉溶液;
(4)將食用膠(海藻酸鈉36g、黃原膠4g、卡拉膠2g)溶解在1000ml水中,得到食用膠溶液;
(5)將上述步驟(2)所得漿液,上述步驟(3)所得淀粉溶液,上述步驟(4)所得食用膠溶液,混勻后加水至總重2000g,再次混勻;
(6)將上述步驟(5)所得物逐滴加入3%(質量分數)的氯化鈣溶液中浸泡10min,得圓形顆粒;
(7)將上述步驟(6)所得圓形顆粒再用0.2%(質量分數)單寧酸浸泡20min,撈起瀝干,得對照2。
對比實施例3
(1)將帶正電氨基酸(賴氨酸)和葡萄糖以摩爾比1:1溶于超純水中,制成0.6mol/l溶液,并將其置于沸水浴中加熱50min~70min,冷卻后得反應產物原液;
(2)將新鮮魚籽160g、雞蛋120g混勻,打漿,得到漿液;
(3)將淀粉40g,加入500ml水中,并加熱使淀粉糊化,得到淀粉溶液;
(4)將食用膠(海藻酸鈉36g、黃原膠4g、卡拉膠2g)溶解在1000ml水中,得到食用膠溶液;
(5)將上述步驟(2)所得漿液,上述步驟(3)所得淀粉溶液,上述步驟(4)所得食用膠溶液,及上述步驟(1)所得的反應產物原液20ml,混勻后加水至總重2000g,再次混勻;
(6)將上述步驟(5)所得物逐滴加入3%(質量分數)的氯化鈣溶液中浸泡10min,得圓形顆粒;
(7)將上述步驟(6)所得圓形顆粒再用0.2%(質量分數)單寧酸浸泡20min,撈起瀝干,得對照3。
實施效果的評價
取重組魚籽樣品和對照樣品各200g,邀請20名被試品嘗,然后對重組魚籽和對照進行實驗效果評價(詳見表1)。
1、腥味的測定:采用感官法。
2、ige結合活性的測定,采用酶聯免疫測定法。
與現有技術相比而言,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
(1)本發(fā)明提供的重組魚籽的過敏原ige結合活性低,被試過敏原ige陽性數量為零;
(2)本發(fā)明提供的重組魚籽的顆粒均勻,幾乎無腥味、營養(yǎng)豐富、風味獨特;
(3)本發(fā)明提供的重組魚籽的制備方法步驟簡單,成本較低。
表1實施效果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