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含鋅并涂膜保鮮的松花蛋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食品加工工藝。
傳統(tǒng)的松花蛋加工工藝中,配制的料液中多有含鉛物質(zhì),如氧化鉛(俗稱密陀僧、黃丹粉、金生粉、丹鉛)等。市售的松花蛋都是用黃泥和稻糠包裹,調(diào)制黃泥用的原料中也含有鉛。鉛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zhì),而且可在人體內(nèi)蓄積,長期食用或大量食用都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另外,用黃泥和稻糠包裹既不美觀,又不方便,增加了不必要的運輸重量,還不容易直觀觀察松花蛋的質(zhì)量,且難以計重銷售。
本發(fā)明正是為克服上述缺點而采取的一種新的加工工藝。
本發(fā)明的主要內(nèi)容是改變了料液的配方,用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鋅取代對人體有害的鉛。新的配方(按每百公斤蛋的配料量計算,下同)為生石灰(25-30公斤)、純堿(6-8公斤)(以上兩種材料可用燒堿6-7公斤代替)、食鹽(3-5公斤)、茶葉(2-4公斤)、柏殼(2-4公斤)(或代之以柏、松樹枝葉、植物灰類)、鋅的化合物(如ZnO、ZnCl2(1-4H2O)、ZnCO3、Zn(OH)2、ZnS、ZnSO4、ZnSO·7H2O)(相當于ZnO 200-600克)、水(適量,以能將蛋全部浸沒為宜)。此種配方不但對松花蛋的營養(yǎng)成分無破壞,并且可因鋅的緩慢滲入而使成品松花蛋中鋅的含量比自然蛋高出2-6倍。含鋅量亦可依消費者需求進行調(diào)整。
本發(fā)明對傳統(tǒng)工藝的另一改進,是將蛋外用黃泥和稻糠包裹改為用生物多糖外涂保鮮。所指生物多糖即纖維素的多種衍生物,如羧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黃原膠以及改性淀粉等均可。其中尤以羧甲基纖維素較好。方法是將在料液中浸泡好的松花蛋沖洗后直接浸入上述纖維素的水溶液中,一定時間后取出涼干即可。該水溶液的濃度,以羧甲基纖維素為例,在1%-3%均可起到保鮮作用,尤以2%最為合適。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1.以鋅代鉛同樣可以起到促進混合料液加快滲入蛋黃中心的作用,卻避免了鉛對人體的毒害作用,而且鋅又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據(jù)調(diào)查,目前城市少年兒童患缺鋅癥的已占相當比例,適當補鋅是有益的。2.本發(fā)明不但對食用者有益,對松花蛋的生產(chǎn)者也可因脫離鉛的接觸而帶來好處。3.用涂膜保鮮技術代替黃泥和稻糠用于松花蛋的生產(chǎn),可使松花蛋既衛(wèi)生又美觀,而且方便食用。4.采用涂膜保鮮技術,減輕了重量,可方便運輸和保管。5.采用涂膜保鮮技術,可直觀觀察松花蛋的外觀質(zhì)量,為消費者帶來直接利益。6.采用涂膜保鮮技術,可實現(xiàn)松花蛋的計重銷售,既保護了消費者的利益,也方便了銷售人員。
權利要求
1.一種含鋅并涂膜保鮮的松花蛋制備方法,其料液配方仍保留原有的生石灰、純堿(以上兩種材料可用燒堿代替)、食鹽、茶葉、柏殼(或代之以柏、松樹枝葉、植物灰類)、水等成分,其特征在于用鋅的化合物代替了原來使用的鉛的化合物。同時采用生物多糖水溶液涂膜保鮮技術取代了原生產(chǎn)工藝中的黃泥和稻糠包裹的方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說的含鋅并涂膜保鮮的松花蛋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說的鋅的化合物可以是ZnO、ZnCl2(1-4H2O)、ZnCO3、Zn(OH)2、ZnS、ZnSO4、ZnSO·7H2O等,其含量一般可以按相當于每百公斤蛋加ZnO 200-600克配制。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說的含鋅并涂膜保鮮的松花蛋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說的鋅的化合物的含量配比也可以依消費者需求進行調(diào)整。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說的含鋅并涂膜保鮮的松花蛋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說的生物多糖水溶液即纖維素的多種衍生物,如羧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黃原膠以及改性淀粉等均可。方法是將在料液中浸泡好的松花蛋沖洗后直接浸入上述纖維素的水溶液中,一定時間后取出涼干即可。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說的纖維素的多種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多種衍生物中尤以羧甲基纖維素較好。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說的纖維素的水溶液,其特征在于該水溶液的濃度,以羧甲基纖維素為例,在1%-3%均可起到保鮮作用。
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說的纖維素的水溶液,其特征在于該水溶液的濃度,以羧甲基纖維素為例,在2%最為合適。
全文摘要
一種無鉛、含鋅并涂膜保鮮的松花蛋制備方法。用鋅的化合物取代原料液中的鉛化合物,既可避免鉛對人體的危害,又補充了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鋅。用纖維素水溶液浸蛋晾干形成保鮮膜,取代黃泥和稻糠包蛋,便于直觀觀察蛋的外觀質(zhì)量,方便食用,且減輕運輸重量,并能實現(xiàn)計重銷售,保護了消費者的利益。
文檔編號A23L1/32GK1045019SQ8910523
公開日1990年9月5日 申請日期1989年2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1989年2月24日
發(fā)明者張基江, 江伯英 申請人:張基江, 江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