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除去鳀魚魚皮、脂肪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關于除去鳀魚魚皮、脂肪的方法。更詳細地講就是用較高濃度的復合有機酸溶液脫去鳀魚脂肪、去除鳀魚魚皮并改善其肉質的方法。
鳀魚屬青皮多脂紅肉魚,直接以鳀魚為原料制作的食品色深味腥,品質低劣,保藏性差,因此,鳀魚多作為飼餌料和腥肥,其利用價值極低。目前,國內在加工魚類食品時,去魚皮的方法多用手工操作,這對個體小而軟的鳀魚來說,顯然不行。國外在去除小型魚魚皮和皮下脂肪方面報導、日本采用熱水浸泡處理,主要用于處理擬沙丁魚,并有配套設備裝置(《漁業(yè)機械儀器》1987年第1期);挪威研究用溫酸液(PH4.0、40℃)處理毛鱗魚,使含脂量約為干基重的7%(《水產(chǎn)文摘》1983年第2期)。這些方法都需要控制溫度,工藝條件要求嚴格,設備裝置較復雜,且脫脂效果不夠充分,并沒有改善肉質的效果。
我國年可捕鳀魚50-80萬噸,這么多的水產(chǎn)資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實在可惜。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在于用一種簡便而有效的方法,除去鳀魚魚皮和脂肪,并改善其肉質。使之成為良好的食品加工原料,以提高鳀魚的利用價值。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方法。
首先將鳀魚洗凈,進行去頭、去內臟處理,然后將其浸漬于較高濃度的復合有機酸溶液中,即PH2.4左右的乙酸、檸檬酸混合溶液中,并不斷攪拌。由于鳀魚魚皮特別薄而軟弱,魚皮膠原在酸性介質中溶脹,通過攪拌的摩擦作用而脫落;其皮下脂肪隨魚皮的去除而脫落;同時,魚肉蛋白質在酸性環(huán)境中發(fā)生溫和的適當?shù)淖冃?魚肉出現(xiàn)煮熟樣)和局部輕微水解,保持并改善了肌原纖維的功能性,并且在有機酸的萃取下,肌肉中的部分脂肪和較多色素、腥臭物質得以除去,視鳀魚鮮度不同,一般攪拌10至20分鐘,可達到較理想的去皮、脫脂效果。
用本發(fā)明所述的方法處理鳀魚,不僅達到了去皮去脂的目的,而且同時也改善了魚肉的品質。由于處理是在常溫下進行的,因此無需特殊的工藝條件和設備,技術要求低,操作簡便,產(chǎn)品成本低,經(jīng)處理的鳀魚可以制作魚松、魚脯、魚柳等多種食品,是開發(fā)利用鳀魚的一種有效方法。
為了較好地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及其在本領域中的應用,下面較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
首先將鳀魚洗凈(冷凍者先解凍),然后用手壓按魚腹部,使鳀魚腹部沿背骨方向裂開,在靠近魚尾部將背骨掐斷,將背骨連同魚內臟、黑膜、頭一起撕去。
在耐腐蝕容器內加入200克食用檸檬酸、450毫升食用冰乙酸和50公斤清水,攪均,再放入50公斤經(jīng)去頭去內臟處理的鳀魚,不斷攪拌10至20分鐘,至魚皮基本脫落、魚肉呈煮熟樣,傾去酸液,用流動清水漂洗至魚肉無酸味,瀝干。此時,魚肉無明顯魚皮,含脂量約為干基重的5%。因為所采用的是國家無使用限量的食用有機酸,符合食品衛(wèi)生要求,并且不破壞魚的營養(yǎng)成分。經(jīng)由本方法處理的鳀魚制作的魚松品質顯著提高,各項品質指標達到低脂白肉魚魚松的水平。從表1中可看出有機酸改善肉質、提高產(chǎn)品品質的效果。
表1 有機酸處理改善產(chǎn)品品質的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除去鳀魚魚皮、脂肪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常溫下將經(jīng)去頭、去內臟處理的鳀魚,浸漬于較高濃度的復合有機酸溶液中,不斷攪拌10至20分鐘,然后再用流動清水漂洗。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去鳀魚魚皮、脂肪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說的復合有機酸溶液為乙酸與檸檬酸的混合溶液。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去鳀魚魚皮、脂肪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說的較高濃度的復合有機酸溶液的濃度為PH2.4左右。
全文摘要
一種去除鳀魚魚皮、脂肪的方法。本發(fā)明的特點是在常溫下,將經(jīng)去頭、去內臟等處理的鳀魚,浸漬于較高濃度的復合有機酸溶液中,不斷攪拌,達到鳀魚去皮、脫脂、脫臭的目的,同時改善了魚肉的品質。本發(fā)明簡便有效,不需特殊的工藝條件和設備,技術要求低,不破壞魚的營養(yǎng)成分,經(jīng)本方法處理的鳀魚可制作魚松、魚脯等食品。
文檔編號A22C25/17GK1052992SQ90105288
公開日1991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1990年5月9日 優(yōu)先權日1990年5月9日
發(fā)明者楊憲時, 許鐘 申請人:山東省海洋水產(chǎn)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