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工業(yè)化生產(chǎn)涼皮的新工藝及專用生產(chǎn)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涼皮的生產(chǎn),尤其是涉及一種工業(yè)化生產(chǎn)涼皮的新工藝,本發(fā)明還涉及該工藝專用生產(chǎn)線。
【背景技術】
[0002]涼皮為純面粉制作的綠色環(huán)保食品,并且四季皆宜食用,可涼拌、可熱炒,所以深受消費者的歡迎?,F(xiàn)有涼皮的制作工序一般包括洗面、拌漿、鋪漿、蒸制、冷卻、切斷、包裝,這些工序多采用純手工或半機械化半手工操作方式來完成,制作出的涼皮厚度不勻,同時由于受加工方法所局限,現(xiàn)有的產(chǎn)量也難以滿足市場對涼皮的需求。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流程合理、自動化程度高、成品涼皮品相及質量均佳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涼皮的新工藝,本發(fā)明還提供該工藝專用的生產(chǎn)線。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可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所述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涼皮的新工藝包括下述步驟:
第一步,和面
按面粉1份、水1份的質量比將其加入洗面機中,并加適量食用鹽后,攪拌并和成面團,靜置醒面20~30分鐘;
第二步,洗面
醒面后的面團在洗面機中一次加入7倍面粉量的水進行至少三次洗面,每次洗面時間持續(xù)20分鐘;
第三步,混漿
將第二步的洗面水統(tǒng)一收集到面漿攪拌大罐中,根據(jù)洗面水的濃度加入適量的面粉進行充分攪拌混合,并采用其內部設置的混漿攪拌器將面漿中的面疙瘩打碎,調至濃度符合要求的漿料;
第四步,放漿
將面漿攪拌大罐中的漿料流入成漿罐中并持續(xù)攪拌,待蒸箱溫度達到設定值后,成漿罐中的漿料放出,平鋪到下方的鋪漿框中;
第五步,熟化、冷卻
鋪漿框內的漿料隨著下方的傳送布帶被勻速移送至蒸箱中進行蒸制熟化后形成半成品涼皮,然后被送入后續(xù)的涼架上進行冷卻;
第六步,刷油、切條、包裝
冷卻后的涼皮從涼架上輸送出去,經(jīng)過刷油后送入切條裝置切條,檢驗合格后包裝入庫,成品涼皮的成分為小麥淀粉30~35%,食用鹽1~2.0%,水分55~60%,面粉5~8%。
[0005]本發(fā)明新工藝中專用的涼皮生產(chǎn)線,包括依次銜接設置的洗面機、面漿攪拌大罐、成漿罐、蒸箱、涼架和切條裝置; 所述洗面機的底部出漿口與所述面漿攪拌大罐的上部進口、所述面漿攪拌大罐的底部出口與所述成漿罐的上部進口分別通過帶有控制閥門的管路相連通;
水平設置在蒸箱內的傳送布帶的進料端延伸至所述成漿罐的出口下方,其出料端與后部的涼架接料輸送帶相銜接,所述涼架的出料輸送帶向后延伸至切條裝置的切刀下方,在位于所述切刀前部的涼架出料輸送帶上方設置有油刷;
在所述成漿罐出口下方的傳送布帶底部設置有支撐平板,與所述支撐平板位置相對應的傳送布帶上方懸置有寬度小于傳送布帶的鋪漿框,所述傳送布帶在支撐平板和鋪漿框之間的縫隙中循環(huán)移動。
[0006]為保證涼皮的質量,在所述面漿攪拌大罐和成漿罐內分別設置有混漿攪拌器。
[0007]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采用連續(xù)生產(chǎn)線實現(xiàn)涼皮生產(chǎn)的全機械化,保證了成品涼皮的厚度一致,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同時保證了涼皮的生產(chǎn)更加清潔衛(wèi)生。本發(fā)明工藝科學、流程合理、自動化程度高,成品涼皮外表光滑晶瑩,內部筋道,滿足了人們的需求,成品涼皮中僅有小麥淀粉、面粉、食用鹽和水,無任何添加劑,為綠色環(huán)保食品。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發(fā)明專用生產(chǎn)線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所述的涼皮專用生產(chǎn)線包括依次銜接設置的洗面機1、面漿攪拌大罐2、成漿罐3、蒸箱4、涼架5和切條裝置6 ;
洗面機1的底部出漿口與面漿攪拌大罐2的上部進口通過帶有控制閥門7的管路相連通,面漿攪拌大罐2的底部出口與成漿罐3的上部進口通過帶有控制閥門8的管路相連通,在面漿攪拌大罐內設置有混漿攪拌器2-1,在成漿罐3內設置有混漿攪拌器3-1 ;
水平設置在蒸箱4內的傳送布帶9的進料端延伸至成漿罐3的出口下方,其出料端與后部的涼架5的接料輸送帶5-1相銜接,涼架的出料輸送帶5-2向后延伸至切條裝置6的切刀6-1下方,在位于切刀6-1前部的涼架出料輸送帶5-2上方設置有油刷10,油刷10可以為寬度與傳送布帶9 一致的滾刷或板刷;
在成漿罐3出口下方的傳送布帶9底部設置有支撐平板11,與支撐平板11位置相對應的傳送布帶9上方懸置有寬度小于傳送布帶9的鋪漿框12,傳送布帶9在支撐平板11和鋪漿框12之間的縫隙中循環(huán)移動。
[0010]本發(fā)明工業(yè)化生產(chǎn)涼皮的新工藝是采用上述的專用生產(chǎn)線,其具體步驟為: 第一步,和面
按面粉1份、水1份的質量比將其加入洗面機1中,并加適量食用鹽后,螺旋攪拌將其和成面團,靜置醒面20~30分鐘;
第二步,洗面
醒面后的面團在洗面機1中一次加入7倍面粉量的水進行至少三次洗面,每次洗面時間持續(xù)20分鐘;
第三步,混漿
將第二步的洗面水統(tǒng)一收集到面漿攪拌大罐2中,根據(jù)洗面水的濃度加入適量的面粉進行充分攪拌混合,采用內部設置的混漿攪拌器2-1將面漿中的小面疙瘩打碎,將漿料濃度調至符合要求(必要時可以加水),正常情況下漿料的濃度為30~35%,攪拌時間不少于30分鐘;
第四步,放漿
將面漿攪拌大罐2中的漿料流入成漿罐3中并用混漿攪拌器3-1持續(xù)攪拌,待蒸箱4中溫度達到設定值后,將成漿罐3中的漿料放出,平鋪到下方的鋪漿框12中;
第五步,熟化、冷卻
鋪漿框12內的漿料浸入傳送布帶9上并隨著下方的傳送布帶9被勻速移送至蒸箱4中進行蒸制熟化,熟化過程一般為5分鐘左右,形成半成品涼皮,然后被送入后續(xù)的多層涼架5上進行冷卻,冷卻時可使用強制風冷,快速將涼皮的溫度降下;
第六步,刷油、切條、包裝
冷卻后的涼皮從涼架5上輸送出去,經(jīng)油刷10刷上一層薄薄的食用油后送入切條裝置6被切刀6-1切成條狀,收集切好的涼皮并檢驗合格后包裝入庫,成品涼皮的成分為小麥淀粉 30~35%,食用鹽 1.0-2.0%,水分 55~60%,面粉 5~8%。
【主權項】
1.一種工業(yè)化生產(chǎn)涼皮的新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第一步,和面 按面粉1份、水1份的質量比將其加入洗面機中,并加適量食用鹽后,攪拌并和成面團,靜置醒面20~30分鐘; 第二步,洗面 醒面后的面團在洗面機中一次加入7倍面粉量的水進行至少三次洗面,每次洗面時間持續(xù)20分鐘; 第三步,混漿 將第二步的洗面水統(tǒng)一收集到面漿攪拌大罐中,根據(jù)洗面水的濃度加入適量的面粉進行充分攪拌混合,并采用其內部設置的混漿攪拌器將面漿中的面疙瘩打碎,調至濃度符合要求的漿料; 第四步,放漿 將面漿攪拌大罐中的漿料流入成漿罐中并持續(xù)攪拌,待蒸箱溫度達到設定值后,成漿罐中的漿料放出,平鋪到下方的鋪漿框中; 第五步,熟化、冷卻 鋪漿框內的漿料隨著下方的傳送布帶被勻速移送至蒸箱中進行蒸制熟化后形成半成品涼皮,然后被送入后續(xù)的涼架上進行冷卻; 第六步,刷油、切條、包裝 冷卻后的涼皮從涼架上輸送出去,經(jīng)過刷油后送入切條裝置切條,檢驗合格后包裝入庫,成品涼皮的成分為小麥淀粉30~35%,食用鹽1~2.0%,水分55~60%,面粉5~8%。2.權利要求1新工藝中專用的涼皮生產(chǎn)線,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銜接設置的洗面機、面漿攪拌大罐、成漿罐、蒸箱、涼架和切條裝置; 所述洗面機的底部出漿口與所述面漿攪拌大罐的上部進口、所述面漿攪拌大罐的底部出口與所述成漿罐的上部進口分別通過帶有控制閥門的管路相連通; 水平設置在蒸箱內的傳送布帶的進料端延伸至所述成漿罐的出口下方,其出料端與后部的涼架接料輸送帶相銜接,所述涼架的出料輸送帶向后延伸至切條裝置的切刀下方,在位于所述切刀前部的涼架出料輸送帶上方設置有油刷; 在所述成漿罐出口下方的傳送布帶底部設置有支撐平板,與所述支撐平板位置相對應的傳送布帶上方懸置有寬度小于傳送布帶的鋪漿框,所述傳送布帶在支撐平板和鋪漿框之間的縫隙中循環(huán)移動。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涼皮生產(chǎn)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漿攪拌大罐和成漿罐內分別設置有混漿攪拌器。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工業(yè)化生產(chǎn)涼皮的新工藝,首先按比例將水和面粉加鹽和面,醒至一段時間后加水進行多次洗面,將洗面水統(tǒng)一收集,充分攪拌混合,加水調至濃度符合要求的漿料;將漿料流入成漿罐中并持續(xù)攪拌,待蒸箱溫度達到后,成漿罐中的漿料放出,平鋪到鋪漿框中;由傳送布帶勻速移送至蒸箱中進行蒸制熟化后,然后進行冷卻,輸送出去經(jīng)刷油后進行切條,檢驗合格后包裝入庫。本發(fā)明實現(xiàn)了涼皮生產(chǎn)的全機械化,保證了成品涼皮的厚度一致,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同時使涼皮的生產(chǎn)更加清潔衛(wèi)生,且工藝科學、流程合理、自動化程度高,涼皮外表光滑晶瑩,內部筋道,滿足了人們的需求,成品涼皮中僅有小麥淀粉、食用鹽和水,無任何添加劑,為綠色環(huán)保食品。
【IPC分類】A23L29/30
【公開號】CN105285957
【申請?zhí)枴緾N201510837141
【發(fā)明人】盧大馬, 盧鐵寶, 陳鋒
【申請人】鄭州朱屯米粉食品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3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