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泡菜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甘薯泡菜及其制作方法,屬于泡菜加工技術(shù)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0002]甘薯屬旋花科甘薯屬,通常稱為紅薯、紅苕等,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保健功能。甘薯中含有很多人體所需的氨基酸,特別是大米和面粉中稀缺的賴氨酸的含量高,其維生素、礦物質(zhì)含量均比糧食高,尤其是胡蘿卜素和Vc,食用甘薯還有增強人體免疫能力。
[0003]泡菜是我國傳統(tǒng)食品之一,泡菜中的乳酸菌具有抗腫瘤和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倉泛。
[0004]公開號為CN103829190A中,公開了一種甘薯泡菜制備工藝,其主要技術(shù)點在于提供了一種使用甘薯作為原材料,通過培養(yǎng)乳酸菌來制備發(fā)酵劑,然后制備泡菜水,接著在恒溫條件下制作出甘薯泡菜,該技術(shù)中存在的缺陷是培養(yǎng)乳酸菌的環(huán)境比較特殊,加上恒溫條件下制備甘薯泡菜,不僅制備工藝較復(fù)雜,還增加了甘薯泡菜的制作成本。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根據(jù)以上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不足,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甘薯泡菜及其制作方法,不僅能制作出味道鮮美的甘薯泡菜,其制作工藝簡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作成本。
[0006]本發(fā)明所述的甘薯泡菜,其特征在于:由朝天椒、甘薯、胡蘿卜、生姜、桂皮、八角、大蒜、食用鹽、花椒、芹菜組成;
[0007]其中所述朝天椒為15-20份;所述甘薯為40-45份;所述胡蘿卜為25_30份;所述生姜為3-5份;所述桂皮為4-6份;所述八角為1-2份;所述大蒜為4-6份;所述食用鹽為20-25份;所述花椒為1-2份;所述芹菜為10-15份;
[0008]所述的份數(shù)為重量份數(shù)。
[0009]本發(fā)明所述的甘薯泡菜的制作方法是:
[0010]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0011](A)準備甘薯:將甘薯洗干凈后切成小條,然后風干;
[0012](B)準備輔料:將朝天椒、胡蘿卜、生姜、大蒜和芹菜洗干凈后放入菜筐中滴水20分鐘?25分鐘,然后將芹菜葉子去掉;
[0013](C)準備泡菜用的水:將水放入冰箱的冷凍室,待水開始結(jié)冰時取出;
[0014](D)將八角、食用鹽、花椒、桂皮和步驟⑶中的朝天椒、胡蘿卜、生姜、大蒜、芹菜以及步驟㈧中風干的甘薯條放入泡菜壇中,將步驟⑶中的水倒入壇中至剛好淹沒;
[0015](E)蓋上壇蓋,向壇蓋沿里加滿水,放置6?8天;
[0016](F)將甘薯條用包裝袋裝好,采用抽空包裝,甘薯泡菜制作完成。
[0017]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發(fā)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發(fā)明所述的甘薯泡菜及其制作方法,不僅能制作出味道鮮美的甘薯泡菜,其制作工藝簡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作成本。將水放在冰箱中的冷凍室,直至開始結(jié)冰取出,可以起到低溫殺菌的作用,但保留了制作泡菜的有效菌種,進而可以在家制作出純天然的甘薯泡菜,而且主要原料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生產(chǎn)工藝簡單易于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描述:
[0020]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但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yīng)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0021]實施例一
[0022]所述的甘薯泡菜,由朝天椒、甘薯、胡蘿卜、生姜、桂皮、八角、大蒜、食用鹽、花椒、芹菜組成;
[0023]其中所述朝天椒為15份;所述甘薯為42份;所述胡蘿卜為25份;所述生姜為4份;所述桂皮為4份;所述八角為I份;所述大蒜為4份;所述食用鹽為21份;所述花椒為
1.5份;所述芹菜為10份;所述的份數(shù)為重量份數(shù)。
[0024]本實施例所述的甘薯泡菜的制作方法是:
[0025]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0026](A)準備甘薯:將甘薯洗干凈后切成小條,然后風干;
[0027](B)準備輔料:將朝天椒、胡蘿卜、生姜、大蒜和芹菜洗干凈后放入菜筐中滴水20分鐘,然后將芹菜葉子去掉;
[0028](C)準備泡菜用的水:將水放入冰箱的冷凍室,待水開始結(jié)冰時取出;
[0029](D)將八角、食用鹽、花椒、桂皮和步驟⑶中的朝天椒、胡蘿卜、生姜、大蒜、芹菜以及步驟㈧中風干的甘薯條放入泡菜壇中,將步驟⑶中的水倒入壇中至剛好淹沒;
[0030](E)蓋上壇蓋,向壇蓋沿里加滿水,放置6天;
[0031](F)將甘薯條用包裝袋裝好,采用抽空包裝,甘薯泡菜制作完成。
[0032]實施例二
[0033]在實施例一的基礎(chǔ)上進行變化,變化如下:
[0034]其中所述朝天椒為18份;所述甘薯為43份;所述胡蘿卜為27份;所述生姜為4份;所述桂皮為5份;所述八角為1.5份;所述大蒜為5份;所述食用鹽為23份;所述花椒為I份;所述芹菜為10份;所述的份數(shù)為重量份數(shù)。
[0035]本實施例所述的甘薯泡菜的制作方法是:
[0036]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0037](A)準備甘薯:將甘薯洗干凈后切成小條,然后風干;
[0038](B)準備輔料:將朝天椒、胡蘿卜、生姜、大蒜和芹菜洗干凈后放入菜筐中滴水22分鐘,然后將芹菜葉子去掉;
[0039](C)準備泡菜用的水:將水放入冰箱的冷凍室,待水開始結(jié)冰時取出;
[0040](D)將八角、食用鹽、花椒、桂皮和步驟⑶中的朝天椒、胡蘿卜、生姜、大蒜、芹菜以及步驟㈧中風干的甘薯條放入泡菜壇中,將步驟⑶中的水倒入壇中至剛好淹沒;
[0041](E)蓋上壇蓋,向壇蓋沿里加滿水,放置7天;
[0042](F)將甘薯條用包裝袋裝好,采用抽空包裝,甘薯泡菜制作完成。
[0043]其它同實施例一。
[0044]實施例三
[0045]在實施例一的基礎(chǔ)上進行變化,變化如下:
[0046]其中所述朝天椒為20份;所述甘薯為45份;所述胡蘿卜為29份;所述生姜為5份;所述桂皮為6份;所述八角為2份;所述大蒜為5份;所述食用鹽為25份;所述花椒為2份;所述芹菜為13份;所述的份數(shù)為重量份數(shù)。
[0047]本實施例所述的甘薯泡菜的制作方法是:
[0048]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0049](A)準備甘薯:將甘薯洗干凈后切成小條,然后風干;
[0050](B)準備輔料:將朝天椒、胡蘿卜、生姜、大蒜和芹菜洗干凈后放入菜筐中滴水25分鐘,然后將芹菜葉子去掉;
[0051 ] (C)準備泡菜用的水:將水放入冰箱的冷凍室,待水開始結(jié)冰時取出;
[0052](D)將八角、食用鹽、花椒、桂皮和步驟⑶中的朝天椒、胡蘿卜、生姜、大蒜、芹菜以及步驟㈧中風干的甘薯條放入泡菜壇中,將步驟⑶中的水倒入壇中至剛好淹沒;
[0053](E)蓋上壇蓋,向壇蓋沿里加滿水,放置8天;
[0054](F)將甘薯條用包裝袋裝好,采用抽空包裝,甘薯泡菜制作完成。
[0055]其它同實施例一。
[0056]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shù)人員應(yīng)該了解,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范圍內(nèi)。本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quán)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權(quán)項】
1.一種甘薯泡菜,其特征在于:由朝天椒、甘薯、胡蘿卜、生姜、桂皮、八角、大蒜、食用鹽、花椒、芹菜組成; 其中所述朝天椒為15-20份;所述甘薯為40-45份;所述胡蘿卜為25-30份;所述生姜為3-5份;所述桂皮為4-6份;所述八角為1-2份;所述大蒜為4-6份;所述食用鹽為20-25份;所述花椒為1-2份;所述芹菜為10-15份; 所述的份數(shù)為重量份數(shù)。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泡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A)準備甘薯:將甘薯洗干凈后切成小條,然后風干; (B)準備輔料:將朝天椒、胡蘿卜、生姜、大蒜和芹菜洗干凈后放入菜筐中滴水20分鐘?25分鐘,然后將芹菜葉子去掉; (C)準備泡菜用的水:將水放入冰箱的冷凍室,待水開始結(jié)冰時取出; (D)將八角、食用鹽、花椒、桂皮和步驟(B)中的朝天椒、胡蘿卜、生姜、大蒜、芹菜以及步驟(A)中風干的甘薯條放入泡菜壇中,將步驟(B)中的水倒入壇中至剛好淹沒; (E)蓋上壇蓋,向壇蓋沿里加滿水,放置6?8天; (F)將甘薯條用包裝袋裝好,采用抽空包裝,甘薯泡菜制作完成。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甘薯泡菜及其制作方法,屬于泡菜加工技術(shù)領(lǐng)域,由朝天椒、甘薯、胡蘿卜、生姜、桂皮、八角、大蒜、食用鹽、花椒、芹菜組成。本發(fā)明所述的甘薯泡菜及其制作方法,不僅能制作出味道鮮美的甘薯泡菜,其制作工藝簡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作成本。將水放在冰箱中的冷凍室,直至開始結(jié)冰取出,可以起到低溫殺菌的作用,但保留了制作泡菜的有效菌種,進而可以在家制作出純天然的甘薯泡菜,而且主要原料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生產(chǎn)工藝簡單易于推廣。
【IPC分類】A23L1/218
【公開號】CN105558502
【申請?zhí)枴緾N201410625181
【發(fā)明人】劉先華
【申請人】重慶市萍萌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11日
【申請日】2014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