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超薄型一次性飯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飯盒,特別是涉及一次性塑料飯盒。
背景技術:
一次性飯盒具有使用方便,比較衛(wèi)生等特點,得到廣泛使用。但是已有一次性飯盒由于不能回收利用,例如泡沫飯盒,造成嚴重的“白色”污染。目前雖然有降解飯盒,可是需要埋入土中,并經(jīng)過幾年時間,占有大量土地仍不理想。從而人們開始生產(chǎn)可回收利用的一次性塑料飯盒,因為盛了飯菜后,有相當一定的重量,所以飯盒必須具備較好的強度,已有技術僅從壁厚著手,而沒有從幾何形狀和結構考慮,因此存在著壁厚笨重,耗材多,盒體與盒蓋密封性差,并且重疊不穩(wěn)固等缺陷。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已有一次性飯盒的缺陷,提供一種盒體與盒蓋密封性好,各只之間上、下重疊穩(wěn)固,省材料但強度又好的超薄型一次性塑料飯盒,該飯盒的技術方案是有一個飯盒盒體,盒體上配有盒蓋,其特征在于盒體底部制有向內的凸臺,盒體的口部制有外移階梯臺級和下轉彎加強邊,盒蓋邊緣制有冂型抱邊,冂型抱邊與盒體的下轉彎加強邊相配合。并在盒體口部外移階梯臺級的下轉彎外壁制有加強筋。盒蓋邊緣冂型抱邊內壁制有卡筋,卡筋與盒體轉彎加強邊下緣相配合。盒蓋的冂型抱邊中制有封口卡榫,封口卡榫與盒體的口部內壁相配合。其盒體由聚乙烯(PP)材料所制成,壁厚是40-50微米。在盒體的中間可制有分格板,將盒體制成雙聯(lián)飯盒形式。本飯盒的盒體底部和口部,以及盒蓋的邊緣口部,制有加強結構的幾何形狀,強度好,所以飯盒可制得很薄,一般是40-50微米(絲)。另一方面是盒體口部連同盒蓋面積大,而盒底面積小,有利于多只重疊,十分穩(wěn)固。再一方面是盒體口部與盒蓋的冂型抱邊之間制有互相配合的卡緊和封口結構,使兩者之間密封性好,采用聚乙烯等塑料注制可回收利用,沒有環(huán)境污染。
圖1是本實用新型超薄型一次性飯盒裝配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飯盒的盒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飯盒的盒蓋仰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飯盒的盒體仰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飯盒的盒體主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雙聯(lián)飯盒一種型式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次性飯盒,其基本結構是盒體1和盒體上的盒蓋5,主要特征是在結構上改變,制造盒體1和盒蓋5選用聚乙烯(PP)為原料,盒體1可制成乳白色或透明,盒蓋5是白色透明為佳,壁厚是40-50微米,材料省,有利于回收利用。在盒體1底部制有向內的凸臺2,機械強度高,有支撐力。盒體1的口部制有外移的階梯臺級3和下轉彎加強邊8,盒蓋5邊緣制有冂型抱邊6,冂型抱邊6與盒體1的下轉彎加強邊8相配合,這樣,一方面使盒體1和盒蓋5口部配合強度提高,另一方面是供另一只盒底放置穩(wěn)固。并在盒體1口部外移的階梯臺級3的下轉彎外壁制有加強筋4,進一步提高強度。在盒蓋5邊緣冂型抱邊6內壁制有卡筋7,卡筋7與盒體轉變加強邊8下緣相配合,使盒蓋與盒體相扣,在盒蓋5的冂型抱邊6中制有封口卡榫9,封口卡榫9與盒體1的口部內壁10相配合,支撐卡緊。為了使用時飯菜分開需要,可對盒體1′的中間制有分格板11,成為雙聯(lián)飯盒,盒底凸臺2′分離。本飯盒可制成500、650、750、1000毫升等各種規(guī)格,耐冷熱-20℃-+120℃,可直接放入微波爐中加熱食物,使用后回收利用,沒有環(huán)境污染。
權利要求1.超薄型一次性飯盒,有一個盒體,盒體上配有盒蓋,其特征在于盒體(1)底部制有向內的凸臺(2),盒體的口部制有外移階梯臺級(3)和下轉彎加強邊(8),盒蓋(5)邊緣制有冂型抱邊(6),冂型抱邊(6)與盒體的下轉彎加強邊(8)相配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一次性飯盒,其特征在于盒體(1)口部外移階梯臺級(3)的下轉彎外壁制有加強筋(4)。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一次性飯盒,其特征在于盒蓋(5)邊緣冂型抱邊(6)內壁制有卡筋(7),卡筋(7)與盒體(1)轉彎加強邊(8)下緣相配合。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一次性飯盒,其特征在于盒蓋(5)的冂型抱邊(6)中制有封口卡榫(9),封口卡榫(9)與盒體(1)的口部內壁(10)相配合。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一次性飯盒,其特征在于盒體(1)由聚乙烯材料所制成,壁厚是40-50微米。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一次性飯盒,其特征在于盒體(1′)的中間制有分格板(11),成雙聯(lián)飯盒。
專利摘要超薄型一次性飯盒,有一個盒體,盒體上配有盒蓋,在盒體底部制有向內的凸臺,盒體的口部制有外移階梯臺級和下轉彎加強邊,盒蓋邊緣制有冂型抱邊,冂型抱邊與盒體的下轉彎加強邊相配合。本飯盒對盒體的底部和口部,盒蓋的邊緣進行合理的幾何形狀設計,使飯盒的壁很薄,仍有較好的強度,互相長緊,并且有利于多只重疊,十分穩(wěn)固,采用塑料注制的飯盒可回收粉碎利用,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
文檔編號A45C11/20GK2569616SQ02266709
公開日2003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02年8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8月27日
發(fā)明者張仙寶 申請人:張仙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