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縫合線封條的粘附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36284閱讀:22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縫合線封條的粘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加工多種形態(tài)的封條材料及/或多種體形的作業(yè)者作業(yè)時,提高作業(yè)方便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
背景技術
加工布料制作的衣類、帳篷、廣告氣球等多種產(chǎn)品的過程中包括粘附多塊布的接合過程。
接合,即縫合之處的充分密封及/或為保證確切的縫合,經(jīng)常需要在接合的地方粘附封條。例如,如果是防水服,為防止經(jīng)不透水處理的布料在縫紉過程中會產(chǎn)生針孔而漏水,在縫合線部分粘附合成樹脂封條。
為讓封條更堅固粘附在縫合部位,在縫合的布條的縫合部位粘附封條,用高溫熱氣加熱,同時讓其經(jīng)過上下輥子之間壓縮。
根據(jù)情況,這些封條本身起到相互鄰接的兩塊布的縫合作用。即使是尚未完全縫合的時候,需要縫合布塊的地方附上封條,并用上述方法經(jīng)過上下輥子,可以同時體現(xiàn)縫合及密封的效果。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所說的封條,不僅僅是指以密封為目的的帶子,還應當理解為可達到密封效果的任意的帶子。并且縫合部位不僅僅是指已經(jīng)縫合的部位,還應當理解為利用封條達到縫合效果的廣義的縫合。并且布塊不僅表示用絲制成的布,還應當理解為可以壓縮帶子的任意材質的平面材料。舉一個例,布塊可以是制造帳篷用的合成樹脂材料的平面狀物質。
在縫合部位粘附封條的過程中加熱,是為了把(例合成樹脂材料的)封條在適當?shù)臏囟认录訜?,在上下輥子之間進行,是為了讓前述經(jīng)過加熱的封條在縫合部位壓縮,從而提高粘附強度。
考慮到需要縫合的材料的形態(tài)、最終產(chǎn)物的形態(tài)可以是多種多樣,縫合部位粘附封條的裝置,其支持上下輥子的支持臺的形態(tài)最好是可以有多種變化的。
如果支持上下輥子的支持臺的形態(tài)可以有多種變化,與縫合的材料及封條適用的部位無關,可以只用一個帶子粘附裝置容易粘附封條。
并且,縫合線封條的粘附裝置中,上述上下輥子的位置對作業(yè)環(huán)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即,必須邊觀察縫合部位粘附的封條位置是否正確,邊進行封條,這時候如果上下輥子的垂直位置和作業(yè)者的體形不太適合的話,會導致彎腰或直立等的作業(yè)環(huán)境的低下??紤]到封條粘附裝置是由很多人使用,如果容易調節(jié)上下輥子的垂直位置,可以達到作業(yè)者的作業(yè)環(huán)境。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給多種形態(tài)的縫合材料及/或多種體形的作業(yè)者,提供作業(yè)方便和提高封條粘附效率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包括按設定的方向支持上部輥子的主機架;設于主機架上,可在上部棍子的旋轉軸方向平行的平面旋轉的副架;旋轉上部副架的第一馬達;從副架的旋轉中心相隔設定的距離,以第一設定角度斜向立起的第一臂;裝設在第一臂終端的第一下部輥子;及為控制第一馬達的控制器。
本實用新型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進一步包括裝設于主機架上,被上述控制器所控制的第二馬達;被第二馬達所驅動的被動軸;
隨著被動軸的旋轉而旋轉的第一,二驅動軸;及隨著副架的旋轉,可選擇性擇一結合上述第一,二驅動軸的第一被動軸;進一步,第一下部輥子隨著第一被動軸的旋轉而旋轉。
副架包括一個以上的突出部;封條粘附裝置進一步包括查出突出部靠近與否的一個以上的傳感器;被控制器查出靠近狀態(tài)時,控制器中斷上述第一馬達的驅動。
為維持上述副架旋轉之后的位置,進一步包括副架位置維持機構。
副架位置維持機構包括具備凹入部的第一件;及具備可插入到凹入部的卡突的止動杠桿;第一件及止動杠桿中,一個裝設于副架,另一個裝設于主機架。
旋轉機構包括為支持第一臂的支持支架;第一臂與支持支架是通過鉸鏈銷以鉸接方式結合;旋轉機構進一步包括為固定第一臂旋轉后角度的固定機構及為解除被固定機構所固定的第一臂的釋放機構。
支持支架設置有以鉸鏈銷為中心的弧形插槽;固定機構進一步包括在插入到上述插槽的位置,設置于第一臂的突起;在插槽的設定位置,具備收容突起的槽的止動件;及給止動件施加突起方向彈力的彈性件。
釋放機構包括按對抗彈力方向配置的釋放杠桿;及驅動釋放杠桿的驅動杠桿。
副架位于第一被動軸可與第一,二驅動軸中任一驅動軸結合的位置時,進一步包括選擇性地結合第一被動軸和上述任一驅動軸的第一離合器機構。
第一,二驅動軸分別設有第一,二驅動齒輪,第一被動軸設有第一被動齒輪,第一被動齒輪與上述任一驅動軸的驅動齒輪垂直結合。
第一離合器機構包括支持第一,二驅動軸的支持件,第一,二驅動軸在支持件的支持下可旋轉;分別設于支持件的第一,二驅動軸周圍的第一,二突出杠桿;在鄰接于第一,二突出杠桿的位置,設于主機架上,并被控制器所控制的第一,二油壓缸;以第一油壓缸的壓力給第一突出杠桿施加第一被動軸方向的力的第一推桿;及以第二油壓缸的壓力給第二突出杠桿施加第一被動軸方向的力的第二推桿。
進一步包括如下復數(shù)個機構維持副架旋轉后位置的副架位置維持機構;可選擇性立臥第一臂的旋轉機構;及副架位于第一被動軸可與第一,二驅動軸中任一驅動軸結合的位置時,進一步包括選擇性地結合上述第一被動軸和上述任一驅動軸的結合驅動機構。
進一步包括與副架旋轉軸形成設定角度的旋轉軸為中心,以可旋轉方式與主機架結合的旋轉臂;與旋轉臂相連的第二臂;在第二臂的一端,與上部輥子平行設置的第二下部輥子。
進一步包括隨著被動軸的旋轉而旋轉的第三驅動軸;及可選擇性結合第三驅動軸的第二被動軸,第二下部輥子隨著第二被動軸的旋轉而旋轉。
進一步包括與副架旋轉軸形成設定角度的旋轉軸為中心,以可旋轉方式與機架結合的旋轉臂;與旋轉臂相連的第二臂;隨著被動軸的旋轉而旋轉的第三驅動軸;可選擇性結合第三驅動軸的第二被動軸;設于第二臂的一端,隨著第二被動軸的旋轉而旋轉的第二下部輥子;為選擇性結合第三驅動軸和第二被動軸的第二離合器機構。
第二離合器機構進一步包括,旋轉臂的轉軸上突出的旋轉件,被控制器所控制,用于旋轉旋轉件的驅動單元,并且,第二被動軸是與旋轉軸相隔的位置設置在上述旋轉件上的。
進一步具備檢查第一臂立臥狀態(tài)的臂位置檢查傳感器,控制器根據(jù)臂位置檢查傳感器的檢查結果為基礎,可選擇性驅動第一,二下部輥子中的任一下部輥子。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包括調整主機架的地面高度的高度調節(jié)機構。
高度調節(jié)機構進一步包括第三馬達;被第三馬達所驅動的轉軸;形成螺紋,并垂直于地面設置的第一,二支持柱;及以可旋轉方式與上述第一,二支持柱分別結合,與轉軸以蝸輪結合的第一,二支持件。
上述高度調節(jié)機構進一步包括連接第一,二支持柱的連接件。
第一,二支持柱的上側終端的端面呈多邊形,連接件設有可插入上側終端的槽。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斜向設有第一臂的副架可以旋轉,因此很容易做到第一臂處于斜向向后方的狀態(tài)和處于斜向前方的狀態(tài)的轉換。
例如,在用封條粘附防水服的褲管邊緣的時候,如圖1所示,讓第一臂處于斜向后方的狀態(tài),使其有利于作業(yè)。但是,像帽子一樣彎曲度較高的產(chǎn)品的時候,如圖1所示,讓第一臂處于斜向前方的狀態(tài),使其有利于作業(yè)。
如此,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容易旋轉第一臂地傾斜方向,可以容易在多種產(chǎn)品粘附封條。
并且,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即使第一臂的位置變更,也能驅動裝設在第一臂的第一下部輥子。
并且,副架旋轉時,在設定的位置自動停止,容易做到第一臂的位置變更。并且,副架維持停止的狀態(tài),提高了作業(yè)的穩(wěn)定性。這種副架位置維持功能,是利用止動件和止動杠桿來有效體現(xiàn)的。
因第一臂可以選擇性立或臥,因此在各種狀況下提高了封條裝置的使用方便性。
驅動第一下部輥子的驅動力,可按照副架的旋轉位置斷絕或供給,如此,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動力損失,同時防止未使用輥子的旋轉對封條粘附作業(yè)的干擾。
讓作為第一下部輥子的驅動軸和被動軸垂直結合,使動力的傳達/斷絕功能更容易體現(xiàn)。
這些動力傳達/斷絕功能是利用油壓缸有效體現(xiàn)的。
在本實用新型的副架的旋轉位置維持功能、第一臂的選擇性立臥功能、隨著副架旋轉位置的離合器功能中體現(xiàn)了復數(shù)個(全部)功能,進一步提高了粘附裝置的使用方便性和效率。
上部輥子除了與第一下部輥子相互作用之外,還可與第二下部輥子相互作用,封條粘附對象及其粘附位置的幅度有所增加。
上部輥子與第一下部輥子相互作用時,動力只傳達給第一下部輥子,與第二下部輥子相互作用時,動力只傳達給第二下部輥子。如此,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動力損失,同時防止未使用輥子的旋轉對封條粘附作業(yè)的干擾。并且很容易調節(jié)封條粘附裝置的高度,可給多樣體格的作業(yè)者提供方便的作業(yè)環(huán)境。
這些高度調節(jié)功能的高效率,是通過支持柱、馬達、蝸輪來體現(xiàn)的。用連接件連接支持柱,無論是支持柱浮在空中還是與地面接觸,都可以調節(jié)高度。
支持柱的終端形成多角形,可插入連接件,如此,可用連接件調節(jié)水平位置。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合線封條的粘附裝置的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中,圖示副架旋轉機構的分解狀態(tài)立體圖;圖3是圖1中的A向視圖;圖4是圖1中的B部放大局部剖視圖;圖5是比圖3更為詳細描述第二馬達的動力傳達機構的圖1中的A向視圖;
圖6是圖5中的C1及C2部分的D向放大視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中上部輥子與第二下部棍子的相互作用狀態(tài)圖;圖8是圖7中右側壁內部的E向視圖。
圖9是圖1中F部的G向局部剖視圖,圖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高度調節(jié)機構。
圖1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的控制部分原理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更為詳細的說明。
對以下說明中一部分組成說明為利用氣壓,但這個并不僅僅是只利用氣壓,如果采用油壓等的流體的壓力,也可利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體現(xiàn)出來。進一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說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中適用的氣壓應當廣義理解為氣體及液體的流體的壓力。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合線封條的粘附裝置的立體圖。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是包括按照設定的方向支持上部輥子132的主機架190。上述主機架190的形態(tài)可以是任意形狀。圖1的形狀僅僅是其中一例,圖示主機架190是由作業(yè)板196及其兩側垂直于地面的右側壁194和左側壁192共同形成的一種作業(yè)臺形狀的主機架190,其中右側壁194上設有突出的上部臂130,上部臂130上設置有上部輥子132。
支持上部輥子132的上部支架134與為按照上部支架134方向加壓的上側氣壓缸136相連。上述上側氣壓缸136是固定于上部臂130的端部。
上部輥子132是與由上部輥子驅動馬達830(參照圖8)所驅動的上部驅動軸138以鎖鏈連接完成旋轉的。上部輥子132的旋轉軸,例如,可以是水平放置的。上部輥子驅動馬達830是由控制機構的控制器1100所控制。
主機架190可旋轉設置有副架150,副架150的旋轉平面和上部輥子132的旋轉軸方向平行。例如,如圖1所示,上部輥子132的旋轉軸和副架150的旋轉平面都是水平設置的。
副架150是被第一馬達210(參照圖2)所驅動旋轉,對副架150和主機架190之間的結合及副架150被第一馬達210所驅動旋轉的機構,參照圖2及3在后敘述。
從旋轉中心相隔設定舉例的上述副架150的位置設置有第一臂110。第一臂110和副架150之間的角度(以下簡稱為第一設定角度)為0°~90°之間的任一角度。但是,上述第一設定角度最好是與由上述氣壓缸136給上部支架134施加壓力的方向和副架150之間角度的近似值。
第一臂110的端部裝設有第一下部輥子112。第一下部輥子112是按照控制器所控制的馬達等的驅動裝置的驅動來旋轉,有關旋轉第一下部輥子112的驅動機制,參照圖4~圖6在后敘述。
圖2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中,圖示副架旋轉機構的分解狀態(tài)立體圖。
副架150以旋轉軸為中心,形成圓形分布。作業(yè)板設有以副架150的旋轉軸為中心的弧形的貫通槽220,貫通槽220位于副架150的下方。上述貫通槽220最少以180°以上的范圍形成。
并且,作業(yè)板196上副架150的旋轉中心位置形成有貫通通道225。
作業(yè)板196的下方的貫通通道225的下部固定有第一馬達210。第一馬達210的旋轉軸215是通過貫通通道225與副架150結合。并且,隨著控制器1100驅動第一馬達210來實現(xiàn)副架150的旋轉的。
副架150直徑大于上述貫通槽220的直徑。因此在副架150和第一馬達210結合的狀態(tài)下,全部貫通槽220被副架150所遮蔽。
上述說明中副架150直接由連接于其旋轉中心的第一馬達210的帶動來旋轉。但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此。因為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就上述內容不經(jīng)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很容易制作出來的。
例如,圓形的副架150的外周圍形成齒輪,作業(yè)板196在上述外周圍的外部位置固定馬達,驅動上述馬達旋轉上述副架150的外周圍的方式達到副架150的旋轉效果。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中,副架150可以旋轉180°。即可以自由選擇第一臂110(參照圖1)位于作業(yè)者的位置和第一臂110位于作業(yè)者對面的位置。
為此,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中提供副架150在旋轉后的位置停止的機構。有關這些機構參照圖3進行詳細的說明。
圖3是圖1中的A向視圖,副架150位于圖1所示的位置。
如圖3所示,副架150包括兩個突出部,即第一突出部301和第二突出部302。
第一,二突出部301,302是以副架150的旋轉中心P為中心對稱分布的。即,第一突出部301及第二突出部302是從副架150的旋轉中心P的延長線e分別維持距離d。
如圖3示,作業(yè)板196的下面固定有檢查第一突出部301的靠近程度的第一傳感器311。并且副架150位于如圖1所示位置時,第一突出部301位于鄰近第一傳感器311的位置。
如果副架150從圖1及圖3圖示的位置按照圖3的逆時針方向(即,圖1的順時針方向)旋轉180°,第一,二突出部301,302隨著貫通槽220旋轉180°。
為檢查如上所述的第二突出部302的靠近程度,在作業(yè)板196設置第二傳感器312。
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第一,二突出部301,302分別是用金屬件形成,第一,二傳感器311,312是由磁性傳感器所形成。
把隨著金屬材料接近所發(fā)生的磁通量變化而且發(fā)生的電壓變化信號傳輸給控制器1100,控制器1100從第一,二傳感器311,312接收電壓信號,以此來判斷第一突出部301靠近第一傳感器311的程度及第二突出部301鄰近第二傳感器311的程度。
但是,上述第一,二突出部301,302的特征和第一,二傳感器311,312的構成僅僅是為判斷第一,二突出部301,302靠近第一,二傳感器311,312的程度的一個例子,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此。因為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根據(jù)本說明自行更改為各種實施形態(tài)。這些變形實施形態(tài)的一例,第一,二傳感器311,312在第一,二突出部301,302分別接觸而接通的開關來體現(xiàn)。
控制器1100驅動第一馬達210,以此帶動副架150旋轉的時候,第一傳感器311檢查出第一突出部301的鄰接狀態(tài)或第二傳感器312檢查出第二突出部302的鄰接狀態(tài)時中斷第一馬達210的驅動。因此傳感器可以讓副架150固定在設定的位置。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合線封條的粘附裝置中,進一步包括維持副架150旋轉后位置的副架位置維持機構310。如此可以在第一馬達210停止啟動的狀態(tài)下,副架150受到外部旋轉力的時候可以維持副架150的位置。這種副架位置維持機構310包括如圖3所示的第一止動件315和止動杠桿320。
第一止動杠桿315具備凹入部316,固定于副架150。止動杠桿320具備可插入第一止動件315的凹入部316的卡突317,以鉸鏈方式固定于作業(yè)板196。如此,止動杠桿320的卡突317插入到第一止動件315的凹入部316之后,作業(yè)者在封條作業(yè)時可能發(fā)生向副架150的扭矩時,副架150也能維持其位置。
如圖3所示,第一止動件315的凹入部316的左右兩端形成柔和的曲線形態(tài)。如此副架150在旋轉時,卡突317可以隨著第一止動件315的左側或者右側端的曲線安置于凹入部316。
并且,止動杠桿320的卡突317的反向終端是利用彈簧322與作業(yè)板196相連。如此,插入到凹入部316的卡突317可以更好地維持其插入狀態(tài)。
如前所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第一止動件315與副架150結合,止動杠桿320與主機架(即,作業(yè)板)結合。但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此。與前所述相反的第一止動件315與主機架結合,止動杠桿320與副架150結合等的情況是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不經(jīng)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很容易制作出來的。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中,第一臂110并非是必須維持直立狀態(tài)的。即,從圖1可以知道本實用新型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進一步包括可以選擇性立臥第一臂110的旋轉機構410。
利用可讓第一臂110處于臥著的狀態(tài)的這種旋轉機構410,必要時可以讓第一臂110處于臥著的狀態(tài)。這種功能的一例,在整修上部輥子132及上部臂130時,對確保作業(yè)空間有幫助。
并且,可以利用這種旋轉機構410,上部輥子132可以選擇性作用于前述的第一下部輥子112及將在后敘述的第二下部輥子122。
以下對這種第一臂110的旋轉機構410進行詳細的說明。
圖4是圖1中的B部放大局部剖視圖。
如圖4所示,上述旋轉機構410包括支持第一臂110的支持支架114,第一臂110和支持支架114是通過鉸鏈銷116以鉸接方式相連。
并且,上述旋轉機構410進一步包括固定第一臂110的傾斜角的固定機構420及釋放被上述固定機構420所固定的第一臂110角度固定狀態(tài)的釋放機構450。
為第一臂110的傾斜角度固定功能,支持支架114形成以鉸鏈銷116為中心的弧形插槽415。
并且上述固定機構420包括,第一臂110插入到上述插槽415的位置形成的突起422,具備在插槽415的設定位置收容突起422的槽424的第二止動件426,給第二止動件426施加向突起422方向的彈力的彈簧428。
如此,參照圖4,第一臂110以鉸鏈銷116為中心旋轉時,突起422在插槽415內移動。此時,第一臂110旋轉到達設定位置(舉例,到達直立的位置)時,突起422插入到第二止動件426的槽424內,并且由彈簧428的彈力維持其插入狀態(tài)。如此,即使給第一臂110施加外力的時候,第一臂110也能維持其旋轉后的角度。
上述釋放機構450包括,與彈簧428的彈力對抗方向設置的釋放杠桿452,為驅動釋放杠桿452的驅動杠桿454。如圖4所示,釋放杠桿452和驅動杠桿454通過桿458相連。
如此,參照圖4,在突起422插入到第二止動件426的槽424的狀態(tài)下按驅動杠桿454,會驅動釋放杠桿452旋轉,而抬起第二止動件426。同時突起422脫離槽424,第一臂110可以自由旋轉。
如圖4所示,為使驅動杠桿454的驅動更為方便,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在覆蓋全部支持支架114的蓋460上,對應驅動杠桿454的位置形成按鈕開關458。
以上沒有說明的圖4的其他引用附圖標記492,496,498是指軸承。
以下參照圖4和圖5,對與立于副架150上的第一臂110的終端結合的第一下部輥子112的驅動機構進行更為詳細的說明。
圖5是與圖3相同,是圖1的A向透視圖,表示副架150如圖1所示位置的情況。
為驅動第一下部輥子1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縫合線密封粘附裝置中,被控制器1100所控制的第二馬達520固定在主機架190(更為詳細是在作業(yè)板的下面)上。第二馬達520通過鎖鏈590旋轉驅動被動軸530。被動軸530是被被動軸支架532和驅動軸支架534所支持。
被驅動軸支架534所支持的被動軸530上,可旋轉設置支持件540,支持件540相對被動軸530垂直的方向雙向延長形成。
這種支持件540的兩端,可旋轉方式設置第一,二驅動軸551,552。并且第一,二驅動軸551,552通過鎖鏈591,592與被動軸530連接。如此,被動軸530旋轉時第一,二驅動軸551,552也隨著被動軸530的旋轉而旋轉。第一,二驅動軸551,552的終端分別裝設有第一,二驅動齒輪561,562。
副架150的第一突出部301,302之間形成第一被動軸支架572,第一被動軸570在上述第一被動軸支架572支持下可旋轉。第一被動軸570上裝設有第一被動齒輪574。隨著支持件540的旋轉,為了讓第一被動齒輪574與第一,二驅動齒輪561,562中的任何一個選擇性結合,第一,二驅動齒輪561,562與第一被動齒輪574是垂直配置的。如圖5所示,第一被動齒輪574的下側設有第一驅動齒輪561,副架150如圖5旋轉180°時第一被動齒輪574的下側設有第二驅動齒輪562。
如此第一,二驅動軸551,552及第一,二驅動齒輪561,562的配置,第一被動軸570隨著副架150的旋轉位置可選擇性地與第一,二被動軸551,552中的任意一個結合。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副架150位于設定的位置并不意味著第一被齒輪574必須與驅動齒輪561,562結合。例如,副架150位于如圖5所示的狀態(tài),這時候第一被動齒輪574與第一驅動齒輪561并未結合。
換一句來說,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副架150位于第一被動軸570與第一,二驅動軸551,552中任意接合的位置時,第一被動軸570進一步包括可選擇性地與上述任一驅動軸相連所需的第一離合器機構650。
如圖5及圖6所示,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一離合器機構650進行更為詳細的說明。圖6是圖5的C1及C2部分的D向放大視圖。
如圖5及圖6所示,第一,二驅動軸551,552在支持件540的支持下可旋轉。并且支持件540的被動軸兩側分別設有第一,二突出杠桿611,612。
主機架190上靠近第一,二突出杠桿611,612的位置,固定有被控制器1100所控制的第一,二氣壓缸581,582。
上述第一氣壓缸581設置有利用氣壓在第一突出杠桿611施加第一被動軸570方向的力的第一推桿621,第二氣壓缸582設置有利用氣壓在第二突出杠桿612施加第一被動軸570方向的力的第二推桿622。
如此,副架150在如圖5所示的旋轉后的狀態(tài)時,即,利用第一傳感器311檢查出第一突出部301的靠近狀態(tài)時,第一氣壓缸581驅動,帶動支持件540旋轉,第一驅動軸551的第一驅動齒輪561鄰近第一被動軸570的第一被動齒輪574,如此第一驅動齒輪561和第一被動齒輪574相互結合。
同樣,副架150從圖5所示狀態(tài)旋轉180°,即,利用第二傳感器312檢查出第二突出部302的靠近狀態(tài)時,第二氣壓缸582驅動,帶動支持件540旋轉,第二驅動軸552的第二驅動齒輪562靠近第一被動軸570的第一被動齒輪574,如此第二驅動齒輪562和第一被動齒輪574相互結合。
上述第一,二突出杠桿611,612和作業(yè)板196之間分別設置有第一,二復位彈簧641,642,可在第一,二氣壓缸581,582解除啟動時,把支持件540復原為水平狀態(tài)。
第一,二氣壓缸581,582是通過外部氣壓供給裝置(未在圖中示出)通過管路635收到氣壓,管路635上包括被控制器1100所控制的第一,二閥631,632,如此,控制器1100通過控制第一,二閥631,632來進一步控制第一,二氣壓缸581,582。
控制器1100限于副架150旋轉到如圖5所示狀態(tài),即,第一傳感器311檢查出第一突出部301的臨近狀態(tài)時,驅動第一氣壓缸581。
并且,控制器1100限于副架150旋轉到如圖5所示狀態(tài)旋轉180°時,即第二傳感器312檢查出第二突出部302的臨近狀態(tài)時,驅動第二氣壓缸582。
從第一驅動軸551或第二驅動軸552接收旋轉力來驅動被動軸570的時候,第一被動軸570的旋轉帶動第一下部輥子112旋轉。即,第一被動軸570的旋轉是通過鎖鏈481傳達到在鉸鏈銷116上受到可旋轉方式支持的中間齒輪472(參照圖4)。中間齒輪472的旋轉是通過鎖鏈482傳達到第一空轉軸475。進一步,第一空轉軸475的旋轉是通過鎖鏈483最終傳達到第一下部輥子112(參照圖1)。
如果圖1所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中,上部輥子132不僅與第一下部輥子112相互作用,還與第二下部輥子122相互作用粘附封條180。即,上部輥子132可選擇性地與第一下部輥子112和第二下部輥子122之一相互作用。圖7所示的是上部輥子132和第二下部輥子122的相互作用狀態(tài)。
如圖1及圖7所示,為了讓與第一下部輥子112不同的第二下部輥子122和上部輥子132相互作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進一步包括,與主機架190結合的旋轉臂126,連接到旋轉臂126的第二臂120,在第二臂120的一端與上部輥子132平行裝設的第二下部輥子122。
旋轉臂126的旋轉軸與副架150的旋轉軸形成設定角度。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上述設定角度體現(xiàn)為90°。
裝設于第二臂120的第二下部輥子122是被馬達所驅動,這時,作為驅動第二下部輥子122的動力源,可以使用驅動第一下部輥子112的第二馬達520。以下參照圖8,對驅動第二下部輥子122的機構進行更為詳細的說明。
圖8是圖7的右側壁194內部的E向視圖。
如圖8所示,右側壁194的內部裝設有第三驅動軸810。第三驅動軸810是通過鎖鏈881與被動軸530連接(參照圖5)。如此,被動軸530的轉動帶動第三驅動軸810的轉動。
并且右側壁194的內部裝設第二被動軸820。第二被動軸820旋轉的時候,通過鎖鏈883帶動第二下部輥子122的旋轉軸720旋轉。
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第三驅動軸810的旋轉并不一定帶動第二被動軸820的旋轉。換一句來講,第二被動軸820是與第三驅動軸810選擇性地結合,并接收旋轉力。即,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進一步包括可以讓第三驅動軸810與第二被動軸820選擇性結合的第二離合器機構870。
如圖8所示,這種第二離合器機構870包括,旋轉臂126的旋轉軸828上突出的旋轉件825,為旋轉由控制器1100所控制的旋轉件825的驅動單元850。
第二被動軸820裝設在旋轉件825上的與旋轉臂126的旋轉軸828隔離的位置,根據(jù)旋轉件825的旋轉位置連接或解除與第三驅動軸810的連接。
更為詳細地說明,第三驅動軸810裝設第三驅動齒輪813,旋轉件825裝設第二被動齒輪812。旋轉件825以第二被動軸820為中心,按照如圖8所示的順時針方向旋轉的時候,它們會相接形成齒輪結合。第二被動齒輪812的旋轉軸814與第二被動軸820是通過鎖鏈882連接。如此,隨著旋轉件825旋轉,第三驅動齒輪813和第二被動齒輪812相接的時候,被動軸530的旋轉是通過第三驅動軸810,第三驅動軸810的第三驅動齒輪813及第二被動齒輪812傳達到第二被動軸820。
第二被動軸820是貫通旋轉臂126的旋轉軸828來形成,與第二下部輥子122的旋轉軸720是用鎖鏈883連接。如此,在第二被動軸820旋轉的時候,旋轉力是通過鎖鏈883傳達到旋轉軸720,由此驅動旋轉第二下部輥子122。
如對前所述的驅動單元850進行更為詳細的說明,旋轉臂126的旋轉軸828是通過鎖鏈884與第二空轉軸890連接。為啟動該鎖鏈884,第三氣壓缸852通過其活塞854與鎖鏈884連接。第三氣壓缸852固定在右側壁194上。
因此,在第三氣壓缸852的作用下活塞854向上啟動時旋轉件825逆時針方向旋轉。進而,第三驅動軸810的第三驅動齒輪813和第二被動齒輪812的結合狀態(tài)解除,第二馬達520的旋轉力不會傳達到第二被動軸820。
反過來,在第三氣壓缸852的作用下活塞854向下啟動時旋轉件825順時針方向旋轉。進而,第三驅動軸810的第三驅動齒輪813和第二被動齒輪812結合,第二馬達520的旋轉力傳達到第二被動軸820。
第三氣壓缸852被控制器1100所控制,為此,在第三氣壓缸852供給氣壓的管路856上設置第三閥858,控制器1100控制第三閥858,進一步控制活塞854。
圖8中的右側壁194的內部上端設置有上部輥子驅動馬達830。該上部輥子驅動馬達830用鎖鏈139與上部驅動軸138連接,并被驅動器1100所驅動。
除前述的多種功能之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縫合線封條裝置進一步包括調節(jié)主機架190的地面高度的高度調節(jié)機構900。
圖9是圖1中F部的G向局部剖視圖,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高度調節(jié)機構900。
如圖9所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高度調節(jié)機構900包括第三馬達930,并被第三馬達930所啟動。第三馬達930的一例,固定于右側壁194內部。第三馬達930通過鎖鏈911與旋轉桿910連接啟動。
并且,高度調節(jié)機構900形成螺紋,包括垂直地面設置的第一,二支持柱921,922。主機架190的左側壁192內的后方及前方分別設置有第一外殼931及第二外殼932,第一,二支持柱921,922分別貫通第一,二外殼931,932。
第一,二支持柱921,922分別與第一,二支持件941,942螺紋連接。如此,第一,二支持件941,942可以以第一,二支持柱921,922為中心旋轉。
第一,二支持件941,942與旋轉桿910是以蝸輪方式連接的。即,旋轉桿910的兩側終端分別設有第一,二蝸桿951,952,第一,二支持件941,942充當與第一,第二蝸桿951,952相結合的蝸輪的作用。
并且,如果第三馬達930啟動帶動旋轉桿910的旋轉,進一步帶動第一,二支持件941,942旋轉。如此,第一,二支持件941,942隨著在第一,二支持柱921,922上的旋轉而上下移動。這種,隨著第一,二支持件941,942的上下運動帶動第一,二外殼931,932相對第一,二支持柱921,922上下運動,如此來調節(jié)固定有第一,二外殼931,932的主機架190的地面高度。
但是,在第一,二支持柱921,922的下部支持板923,924沒有到達地面時,第一,二支持件941,942有可能帶動第一,二支持柱921,922一起旋轉。為解決這個問題,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的高度調節(jié)機構900進一步包括讓上述第一,二支持柱921,922相互連接的連接件950。
如圖所示,第一,二支持柱921,922是用連接件950連接,所以第一,二支持柱921,922不能旋轉。如此,即使第一,二支持柱921,922未與地面接觸,在第三馬達930的啟動下第一,二支持柱921,922相對主機架190上升或下降。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連接件950分別與第一,二支持柱921,922的上側終端結合。此時,第一,二支持柱921,922的上側終端971,972的截面呈多角形,連接件950形成可插入上側終端971,972的貫通槽961,962。例如,在圖9中顯示的第一,二支持柱921,922的上側終端971,972的截面形狀為四角形,但其截面形狀不限于此。五角形、六角形等的任意的多角形,只要上側終端971,972在貫通槽961,962內轉動即可。
可以利用這些特征,可把貫通槽961,962插入第一,二支持柱921,922的任一支持柱的上側終端,用連接件950旋轉其中一個支持柱。如此,可在主機架190不能維持水平狀態(tài)時,利用連接件950旋轉任一支持柱來調節(jié)主機架190,使其處于水平位置。
以上說明了裝設在主機架190左側壁192的高度調節(jié)機構,主機架190的右側壁194裝設有相同結構的高度調節(jié)機構。如此,裝設在主機架190四個角的4個支持柱同時啟動。
如圖1所示,主機架190的右側壁194裝設有為檢查第一臂110立臥狀態(tài)的臂位置檢查傳感器162。例如,臂位置檢查傳感器162可以采用掃描設定波長的光來檢出反射波的傳感器。即,可以查出第一臂110立起的位置出現(xiàn)反射波與否作為基礎,來確認第一臂110的立臥與否。
并且,主機架190的側壁粘附著為控制本實施例中的各種被控制器械的控制面板170。控制面板170包括,給副架150輸入旋轉命令的副架旋轉命令輸入器172,輸入高度調節(jié)機構900啟動命令的高度調節(jié)命令輸入器174,為輸入驅動上部輥子132和下部輥子112,122來啟動作業(yè)或中斷驅動的作業(yè)命令輸入器176。
副架旋轉命令輸入器172可以采用,可以發(fā)生前方/后方等復數(shù)個判別信號的任意的開關,或者只在按住的時候接通并發(fā)生信號的開關。
高度調節(jié)命令輸入器174可以采用,可發(fā)生上升/下降等復數(shù)個判別信號的任意的開關。
作業(yè)命令輸入器176可以采用,可發(fā)生開始作業(yè)/中斷作業(yè)等復數(shù)個判別信號的任意開關,或者只在按住的時候接通并發(fā)生信號的開關。
圖1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的控制部分原理圖;如圖10所示,第一,二傳感器311,312、臂位置檢查傳感器162、副架旋轉命令輸入器172及高度調節(jié)命令輸入器174分別把檢查/輸入信號發(fā)送到控制器1100。以此為基礎,控制器1100控制上部輥子驅動馬達830、上側氣壓缸136、第一,二,三氣壓缸581,582,852及第一,二,三馬達210,520,930。
控制器1100可以是,以設定的程序所啟動的一個以上的微處理器來體現(xiàn),這些設定的程序可以是將在后敘述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合線封條裝置控制方法所需的一連串的命令。
控制器1100可以裝設在任何位置。例如,控制器1100可以是包括在控制面板內的。
圖11是圖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首先,控制器1100判斷S1110是否已輸入有高度調節(jié)命令,如果輸入有高度調節(jié)命令就控制S1115第三馬達930,讓主機架190的地面高度按照設定的命令上升/下降。
進一步,控制器1100判斷S1120副架150是否已輸入有旋轉命令,如果副架150已輸入有旋轉命令,就啟動第一馬達210旋轉S1125副架150。
更具體是,輸入有副架150旋轉命令的時候,控制器1100通過第一,二傳感器311,312來把握副架150現(xiàn)在的位置,然后讓副架150往反方向旋轉來實現(xiàn)。
然后,控制器1100判斷S1130作業(yè)命令是否已輸入,如果作業(yè)命令還未輸入,執(zhí)行上述階段S1110。
如果作業(yè)命令已經(jīng)輸入,控制器1100判斷S1135該作業(yè)命令是否為開始作業(yè)命令或者中斷作業(yè)命令。
如果已輸入的命令是中斷作業(yè)命令,控制器1100中斷S1140上部輥子驅動馬達830及第二馬達520的驅動。
如果已輸入的命令是開始作業(yè)命令,控制器1100在啟動上部輥子132的同時,以臂位置檢查傳感器162的輸出值為基礎,來控制第一,二離合器機構650,850,選擇性地驅動第一,二下部輥子112,122中的任一下部輥子。
為此,控制器1100判斷S1150臂位置檢查傳感器162的輸出值是否對應于第一臂110立著的狀態(tài)。
如果第一臂110不是立著的狀態(tài),控制器1100驅動第二離合器機構870完成S1115從第二馬達520到第二下部輥子122的動力傳達過程之后,同時驅動S1170上部輥子驅動馬達830和第二馬達520。
反過來,如果第一臂110是立著的狀態(tài),控制器1100通過第一,二傳感器311,312來把握S1160副架150的位置,而后驅動第一,二氣壓缸581,582中對應第一被動軸570的放置位置的氣壓缸,如此完成S1165從第二馬達520到第一下部輥子112的動力傳達過程。而后,同時驅動S1170上部輥子驅動馬達830和第二馬達520。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因為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就上述內容不經(jīng)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很容易制作出來的。
權利要求1.一種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按設定的方向支持上部輥子的主機架;設于主機架上,可在上部棍子的旋轉軸方向平行的平面旋轉的副架;為旋轉上部副架的第一馬達;從副架的旋轉中心相隔設定的距離,以第一設定角度斜向立起的第一臂;裝設在第一臂終端的第一下部輥子;及控制第一馬達的控制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其特征是,進一步包括裝設于主機架上,被上述控制器所控制的第二馬達;被第二馬達所驅動的被動軸;隨著被動軸的旋轉而旋轉的第一,二驅動軸;及隨著副架的旋轉,可選擇性擇一結合上述第一,二驅動軸的第一被動軸;進一步,第一下部輥子是隨著第一被動軸的旋轉而旋轉。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其特征是副架包括一個以上的突出部;封條粘附裝置進一步包括查出突出部靠近與否的一個以上的傳感器;被控制器查出靠近狀態(tài)時,控制器中斷上述第一馬達的驅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其特征是為維持上述副架旋轉之后的位置,進一步包括副架位置維持機構。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其特征是副架位置維持機構包括具備凹入部的第一件;及具備可插入到凹入部的卡突的止動杠桿;第一件及止動杠桿中,一個裝設于副架,另一個裝設于主機架。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其特征是,進一步包括可選擇性立臥第一臂的旋轉機構。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其特征是,旋轉機構包括為支持第一臂的支持支架;第一臂與支持支架是通過鉸鏈銷以鉸接方式結合;旋轉機構進一步包括為固定第一臂旋轉后角度的固定機構及為解除被固定機構所固定的第一臂的釋放機構。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其特征是,支持支架設置有以鉸鏈銷為中心的弧形插槽;固定機構進一步包括在插入到上述插槽的位置,設置于第一臂的突起;在插槽的設定位置,具備收容突起的槽的止動件;及給止動件施加突起方向彈力的彈性件。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其特征是,釋放機構包括按對抗彈力方向配置的釋放杠桿及驅動釋放杠桿的驅動杠桿。
10.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其特征是,副架位于第一被動軸可與第一,二驅動軸中任一驅動軸結合的位置時,進一步包括為選擇性結合第一被動軸和上述任一驅動軸的第一離合器機構。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其特征是,第一,二驅動軸分別設有第一,二驅動齒輪,第一被動軸設有第一被動齒輪,第一被動齒輪與上述任一驅動軸的驅動齒輪垂直結合。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其特征是,第一離合器機構包括支持第一,二驅動軸的支持件,第一,二驅動軸在支持件的支持下可旋轉;分別設于支持件的第一,二驅動軸周圍的第一,二突出杠桿;在鄰接于第一,二突出杠桿的位置,設于主機架上,并被控制器所控制的第一,二油壓缸;以第一油壓缸的壓力給第一突出杠桿施加第一被動軸方向的力的第一推桿;及以第二油壓缸的壓力給第二突出杠桿施加第一被動軸方向的力的第二推桿。
1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其特征是,進一步包括如下復數(shù)個機構維持副架旋轉后位置的副架位置維持機構;可選擇性立臥第一臂的旋轉機構;及副架位于第一被動軸可與第一,二驅動軸中任一驅動軸結合的位置時,進一步包括為選擇性結合上述第一被動軸和上述任一驅動軸的結合驅動機構。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其特征是,上述副架位置維持機構包括,具備凹入部的第一件及具備可插入到凹入部的卡突的止動杠桿,第一件及止動杠桿中,一個裝設于副架,另一個裝設于主機架;旋轉機構包括,支持第一臂的支持支架,第一臂與支持支架是通過鉸鏈銷以鉸接方式結合,旋轉機構進一步包括固定第一臂旋轉后角度的固定機構及解除被固定機構所固定的第一臂的釋放機構;第一離合器機構包括,支持第一,二驅動軸的支持件,第一,二驅動軸在支持件的支持下可旋轉,分別設于支持件的第一,二驅動軸周圍的第一,二突出杠桿,在鄰接于第一,二突出杠桿的位置,設于主機架上,并被控制器所控制的第一,二油壓缸,以第一油壓缸的壓力給第一突出杠桿施加第一被動軸方向的力的第一推桿,及以第二油壓缸的壓力給第二突出杠桿施加第一被動軸方向的力的第二推桿。
1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其特征是,進一步包括與副架旋轉軸形成設定角度的旋轉軸為中心,以可旋轉方式與主機架結合的旋轉臂;與旋轉臂相連的第二臂;在第二臂的一端,與上部輥子平行設置的第二下部輥子。
16.如權利要求15所示的縫合線封條裝置,其特征是,進一步包括隨著被動軸的旋轉而旋轉的第三驅動軸;及可選擇性結合第三驅動軸的第二被動軸,第二下部輥子隨著第二被動軸的旋轉而旋轉。
17.如權利要求10所示的縫合線封條裝置,其特征是,進一步包括與副架旋轉軸形成設定角度的旋轉軸為中心,以可旋轉方式與機架結合的旋轉臂;與旋轉臂相連的第二臂;隨著被動軸的旋轉而旋轉的第三驅動軸;可選擇性結合第三驅動軸的第二被動軸;設于第二臂的一端,隨著第二被動軸的旋轉而旋轉的第二下部輥子;為選擇性結合第三驅動軸和第二被動軸的第二離合器機構。
18.如權利要求17所示的縫合線封條裝置,其特征是,第二離合器機構進一步包括,旋轉臂的轉軸上突出的旋轉件;被控制器所控制,用于旋轉旋轉件的驅動單元;并且,第二被動軸是與旋轉軸相隔的位置設在旋轉件上的。
19.如權利要求17所示的縫合線封條裝置,其特征是,具備檢查第一臂立臥狀態(tài)的臂位置檢查傳感器,控制器是以臂位置檢查傳感器的檢查結果為基礎,可選擇性驅動第一,二下部輥子中的任一下部輥子。
20.如權利要求1所示的縫合線封條裝置,其特征是,進一步包括調整主機架的地面高度的高度調節(jié)機構。
21.如權利要求20所示的縫合線封條裝置,其特征是,高度調節(jié)機構進一步包括第三馬達;被第三馬達所驅動的轉軸;形成螺紋,并垂直于地面設置的第一,二支持柱;及與上述第一,二支持柱分別以可旋轉方式結合,與轉軸以蝸輪結合的第一,二支持件。
22.如權利要求21所示的縫合線封條裝置,其特征是,高度調節(jié)機構進一步包括連接第一,二支持柱的連接件。
23.如權利要求22所示的縫合線封條裝置,其特征是,第一,二支持柱的上側終端的端面呈多邊形,連接件設有可插入上側終端的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目的是為了給多種形態(tài)的縫合材料及/或多種體形的作業(yè)者,提供作業(yè)方便和提高封條粘附效率。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縫合線封條粘附裝置包括按設定的方向支持上部輥子的主機架;設于主機架上,可在上部棍子的旋轉軸方向平行的平面旋轉的副架;旋轉上部副架的第一馬達;從副架的旋轉中心相隔設定的距離,以第一設定角度斜向立起的第一臂;裝設在第一臂終端的第一下部輥子;及為控制第一馬達的控制器。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進一步提高了粘附裝置的使用方便性和效率,并且很容易調節(jié)封條粘附裝置的高度,可給多樣體格的作業(yè)者提供方便的作業(yè)環(huán)境。
文檔編號A41H27/00GK2681580SQ200420038359

公開日2005年3月2日 申請日期2004年2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2月5日
發(fā)明者徐琪元 申請人:青島羅元機械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塘沽区| 沅陵县| 葫芦岛市| 张掖市| 普陀区| 星座| 河北区| 济源市| 金昌市| 百色市| 独山县| 龙江县| 分宜县| 宾阳县| 清远市| 施秉县| 临洮县| 高雄市| 临西县| 湘西| 五寨县| 丰都县| 沙洋县| 鲜城| 丰城市| 福贡县| 苏尼特右旗| 峨眉山市| 万全县| 比如县| 大城县| 和田市| 特克斯县| 定边县| 铁岭市| 六盘水市| 略阳县| 盐城市| 高淳县| 白水县| 萝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