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插扣式止滑扣具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有關于一種插扣式止滑扣具構造設計,具有結合于船套罩體后不致被強風吹落,且止滑扣具上設有滾輪使繩體滑動順暢,適用于袋口收緊或類似結構,尤其是應用在車套、游艇套或水上摩托車套等結構上。
背景技術:
不論是日常用品、機車、汽車、游艇或水上摩托車等交通工具,當必需停置較長的一段時間不使用時,常必會以防塵布或套蓋體將它們覆蓋,具有可以防止蒙上灰塵沙土,并可防止戶外陽光日曬而使產品殼體造成龜裂損壞的防護效果。而以交通工具而言,較常見使用在汽車上附屬品有汽車防塵套、使用在游艇上有船套,達到防止灰塵沙土或小貓、小狗等小動物跳入以維護整潔。而機車、水上摩托車也都相對設計有特定形狀的套體以作為停用時覆蓋。
而防塵套一般覆蓋于機車、汽車、游艇的外部,于戶外容易因強風吹襲而使罩蓋的套體意外被強風吹起而滑落,使用具有緊束的綁縛效果有其必要。
而此類繩體單向止滑扣具固定端大都采用繩體打死結的方式作勾固,使用上僅由活動端作松脫,因此對于快速而方便的完全對固定端解除扣鎖的作用,將無法達到,而限制了使用上的操作模式。
本發(fā)明人有鑒于此,期能提供一種可緊束繩帶止滑扣具,可使車套或船套不被強風吹落,且具有可上鎖、防止他人非法入侵的車套、船套止滑繩扣具的改進結構,乃潛心研思、設計組制,以提供消費大眾使用,為本發(fā)明所欲研創(chuàng)的發(fā)明動機。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插扣式止滑扣具構造,具有確實可緊束繩帶定點造成止滑定位效果,使扣具結合于車套或船套上可緊束效果,防止強風吹落罩套的實用功效。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插扣式止滑扣具構造,于扣具前端結合有插榫或扣槽,能夠快速與搭配件快速相扣合。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設計的止滑扣具構造,主要是設有由一底座及一蓋體所組成的本體,該本體內設有單向制動的機構能使繩體朝單一方向滑動,單向制動的機構可由二滾輪、一轉盤、一轉輪、一鎖栓組成,該鎖栓二側設有舌片與卡榫,卡榫受彈簧連動能使鎖栓旋轉后彈性復歸,而舌片靠抵于轉盤的單向棘齒上,同時鎖栓與蓋體外的轉鈕連結控制旋轉,使扣具本身具有繩體單向緊束止滑效果。單向制動的機構亦可于底座及蓋體共同包容的內部裝置一滾輪及一軸座,于軸座側緣設有擋板,并受蓋體外一轉鈕連結控制旋轉,而該轉鈕藉一彈簧連結使軸座旋轉后可彈性復歸。本體可設置插榫或扣槽,藉以使用上快速與搭配件相互扣合。
本發(fā)明的其它特點及具體實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圖的詳細說明中,進一步了解。
圖1為本發(fā)明的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元件分解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側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蓋體的底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繩體滑動動作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繩體止滑動作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繩體繞設動作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使用示范例側視圖。
圖9為本發(fā)明使用示范例俯視圖。
圖10為本發(fā)明另一示范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構造分解圖。
圖12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蓋體的俯視圖。
圖13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組合后上視示意圖。
圖14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繩體繞設動作示意圖。
圖15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軸座旋轉壓制繩體動作示意圖。
圖16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軸座旋轉放松繩體動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請同參圖1~圖3,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扣具1主要包括一底座10、一蓋體20、一轉盤30、一轉輪35、一鎖栓40。所組成的扣具1于前端設有插榫23,可相對應插入一扣合帶61上設有扣槽24的扣合件中。其中該底座10的后端設有繩體的出入口11,出入口11的二側各設有一螺孔18,可供螺絲19由下而上穿設,且各螺絲19于底座內并穿設有一滾輪13而鎖固于對端蓋體20的螺孔28處(如圖4),使各一個滾輪13分別樞固于出入口11的左右側,可防止繩體60(如圖7)滑動時減少摩擦破損的發(fā)生,而底座10內部中央具有一凹陷部12,同時于凹陷部12中央設有一槽孔16,槽孔16供一中心柱17嵌固定位,該底座10于前端設有一突出片15,且突出片15根部二側各設有一穿孔14。
請參圖2、圖4,該蓋體20可與底座10配合性的吻合輪廓而蓋合,該蓋體20上設有一穿孔21,蓋體后端同樣設有一出入口22,前端則設有一插榫23,兩槽孔25設于插榫23后方,當底座10與蓋體20蓋合后,可利用螺絲19由下而上穿過穿孔14而鎖固于槽孔25,一定位柱27(如圖4)設于蓋體特定位置上,該穿孔21于蓋體20頂面凸設有管柱,穿孔21上配設有一轉鈕55及一螺絲56,使螺絲56穿過轉鈕55可鎖合于鎖栓40上。蓋體20的底面同樣設有一凹陷部,于凹陷部中設有穿孔21的底端、定位柱27及槽孔29。
請參圖2,該轉盤30于中央設有一通孔32,于通孔32旁側設有一定位孔31,且通孔32周緣設有放射狀突肋33。
該轉輪35,頂面設有中空部36,該中空部36的周緣設有單向棘齒37,而底面設有具穿孔的中心柱39及放射狀突肋34(如圖3),而中心柱39旁側另設有一柱頭38。
該鎖栓40,二側分別設有舌片41及卡桿42,該卡桿42上設有一孔,供彈簧43一端穿置,于鎖栓40頂端的外側壁設有卡摯平面44,一螺孔45設于頂端。
組合時,是將二滾輪13藉螺絲19固定于底座10的出入口11二側螺孔18上,再將中心柱17置入槽孔16中并穿過轉盤30、轉輪35后固定于蓋體20底面的槽孔29中,并將轉輪35中心柱39穿置入轉盤30中央的通孔32中,同時令轉輪35的柱頭38卡合于定位孔31,該鎖栓40頂端則穿過蓋體20的穿孔21,該穿孔21外再套置轉鈕55,并藉螺絲56穿過轉鈕55鎖固于鎖栓40上螺孔45結合成一體,鎖栓40頂端設有卡摯平面44可嵌入于轉鈕55底面對等的非圓形槽孔(圖無視出),達到當轉鈕55旋轉時同步可使鎖栓40也伴隨旋轉,而該鎖栓40卡桿42上的彈簧43另端則結合于蓋體20底面的定位柱27(參圖4)上。而將蓋體20對合于底座10上,并藉螺絲19由下而上穿過穿孔14而鎖固于槽孔25(參圖4),而使兩殼體合成一體,完成扣具1的組裝。
請參圖5~圖7所示,繩體60由扣具1的出入口11、22穿入,以逆時針方向繞經于轉盤30的突肋33及轉輪35的突肋34后,再由出入口11、22穿出(參如圖7)。當轉鈕55不轉動時(如圖5)鎖栓40的舌片41跳動于轉輪35的單向棘齒37上,因此轉輪35僅可單一方向(逆時針)轉動,而舌片41跳動于各單向棘齒37上,故繩體60僅可由A端單邊拉出(如圖5);而如果于另側B端拉動時,因舌片41卡抵于單向棘齒37上,故繩體不能順時針旋轉被拉動,形成一扣具的止滑效果。而當轉鈕55由殼體外手動轉動時,舌片41則向上浮起脫離單向棘齒37卡勾,故繩體60改變成可由B端單邊拉出(如圖6)。
請參圖8、圖9所示,當本發(fā)明扣具1應用使用于船套70上,用以令船套覆蓋住船體71時,于船套布套上方周緣車縫固定有多數的扣合帶61,于扣合帶61延伸末端皆設有扣槽24,因此當船體71被搬運車臺72搬運拖行時,可于搬運車臺72上于周邊橫桿73上綁固繩體60,將繩體60穿經扣具1內部,使扣具1上的插榫23能快速插扣于扣槽24上,接著拉動出口處繩體端X而快速使扣具1緊緊扣固。如此可使扣合帶61穩(wěn)固拉撐船套70,防止當船體71被承載高速拖行時船套被強風吹走。
請參圖10,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中,為將另一搭配件設計成為于扣具1前端結合上一扣槽24,使分別結合于兩不同扣具1前端的插榫23及扣槽24能快速地插扣結合一起。
請參圖11~圖13,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扣具1主要設有一底座10、一蓋體20、一滾輪80、一軸座85及一轉鈕90組成。
該底座10內部具有第一凹陷部101及第二凹陷部102,第一凹陷部101可供滾輪80容置,于第一凹陷部101中央設有一槽孔103,而第二凹陷部102可供軸座85容置,于第二凹陷部102中同時設有一定位孔104,該底座10于底部一側設有入繩凹槽105a及出繩凹槽105b,該入繩凹槽及出繩凹槽貫通第一凹陷部101與第二凹陷部102,于第一凹陷部101內側形成圓弧槽道105c。于圖式實施例中底座10前端設有一插榫106,于插榫106周緣設有螺孔108a,而第二凹陷部102兩側各設有一螺孔108b,各螺孔108a、108b可供螺絲19由上而下貫穿蓋體20的各螺孔208a、208b而彼此鎖固。所述底座于前端同樣亦可設有扣槽(無視出)。
請參圖12所示為蓋體的底視圖,該蓋體20可將外輪廓設為與底座10相同形狀,于蓋體20內部同樣設有第一凹陷部201及第二凹陷部202,于第一凹陷201部中央設有一槽孔203,第二凹陷部202中則設有一通孔204,該通孔204于蓋體頂面凸設有管柱207(如圖11),于蓋體20底端同樣設有貫通第二凹陷部202且與第一凹陷部201相連通的二凹槽205a、205b,于前端則設一突出片206,并于突出片206上設有螺孔208a,于第二凹陷部202兩側分別設有螺孔208b,使底座10與蓋體20相互蓋合后螺固。
請參圖11所示,前述通孔204于蓋體頂面凸設有管柱207,該管柱207上配設有一轉鈕90及一螺絲95,使螺絲95穿過轉鈕90可鎖合于軸座85上端螺孔88處,于管柱207一旁設有一卡勾209,可供彈簧94一端卡固。該滾輪80于中央樞設一中心孔81,于該孔內穿設一中心柱82,使中心柱定位于槽孔103及槽孔203之間。該軸座85于兩側分別各設有擋板86,于頂端的外側壁設有卡摯平面87,一螺孔88設于頂端。該轉鈕90內部中心設有一軸孔91,于軸孔91內設一卡摯塊92,一彈簧94設置于轉鈕內部,并使彈簧94的一端卡固于轉鈕90內的卡槽93(如圖2及圖4),彈簧94另一端卡固于卡勾209。
組合時,是將滾輪80裝設于底座10的第一凹陷部101與蓋體20的第一凹陷部201內,并使?jié)L輪80中央穿置中心柱302,使中心柱302二端分別嵌固定位于底座10與蓋體20的槽孔103、203內,同時將軸座85設置于底座10的第二凹陷部102與蓋體20的第二凹陷部202內,使軸座85底端套設于底座10的定位孔104內,頂端則貫穿蓋體20的通孔204并凸出于管柱207的表面,藉由各螺絲19由上而下貫穿蓋體20的螺孔208a、208b鎖固于底座10的螺孔108a、108b內,同時使底座10的凹槽105a、105b與蓋體20的凹槽205a、205b對合后構成繩體一入口a與出口b,再將轉鈕90的軸孔91套置于軸座85的頂端,使軸孔91內的卡摯塊92與軸座85的卡摯平面87相互嵌合,達到當轉鈕90旋轉時同步可使軸座85也伴隨旋轉,并于轉鈕90內設的彈簧94另一端嵌卡于蓋體20的卡勾209,使轉鈕90旋轉后可彈性復歸,并藉螺絲95穿過轉鈕90鎖固于軸座85的螺孔88結合成一體,完成扣具1的組裝。
請參圖14、圖15所示,繩體60由扣具1的入口a穿入,通過軸座85一側的擋板86,并以逆時針方向繞經滾輪80,繩體60通過圓弧槽道105c而轉向,再通過軸座85另一側的擋板86由出口b穿出(如圖14)。當繩體60由入口a此端拉動時(如圖15順時針方向),由于軸座85受彈簧94彈性復歸的影響,且軸座85的擋板86同時受繩體60的表面摩擦而牽引,使兩擋板86的側緣將因繩體順時針被拉動壓制于繩體60而成卡制無法退移,故繩體不能順時針旋轉被拉動,形成一單向止滑的效果。
請參圖16,另當轉鈕90由殼體外手動逆時針轉動后,可使兩側擋板86偏斜避開與繩體60接觸,進而脫離繩體60卡制現象,故繩體60可達到由入口a拉出。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確實可達到發(fā)明的預期目的,提供一種可上鎖、防止他人隨意開啟的扣具改良結構,具有實用價值無疑。
權利要求
1.一種插扣式止滑扣具構造,設有底座及蓋體組成一本體,本體內設有單向制動的機構能使繩體朝單一方向滑動,其特征在于將繩體穿入扣具繞過單向繩體滑動的單向制動的機構,本體前緣設置插榫,藉以使用上快速與搭配件相互扣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扣式止滑扣具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本體前緣設置的插榫,可為扣槽替代。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扣式止滑扣具構造,其特征在于主要是設有一底座及一蓋體所組成,內設單向制動的機構包含有二滾輪、一轉盤、一轉輪、一鎖栓,其特征在于底座的后端設有一出入口,出入口的二側各設有一螺孔,出入口二側樞固滾輪,底座內部中央具有凹陷部,于凹陷部中央設有一槽孔,一中心柱嵌固于槽孔中而定位,底座于前端設有突出片,突出片根部二側各設有一穿孔;蓋體的后端設有一出入口,出入口周緣設有螺孔,蓋體內部中央具有凹陷部,凹陷部中央設有一槽孔,蓋體上設有一貫穿的穿孔,蓋體前端設有槽孔;轉盤于中央設有一通孔,于通孔旁側設有定位孔,且通孔周緣設有放射狀突肋;轉輪頂面設有中空部,在中空部的周緣設有單向棘齒,而底面設有具穿孔的中心柱及放射狀突肋,于中心柱旁側另設有一柱頭;該鎖栓二側分別設有舌片及卡桿,且鎖栓設有一螺孔于頂端,該卡桿上設有一孔,彈簧一端穿置于該孔另端勾固于蓋體的定位柱上,舌片則靠抵于轉輪的單向棘齒上,于鎖栓頂端的外側壁設有卡摯平面,鎖栓受轉鈕連結控制能夠旋轉;將蓋體對合于底座上,并藉螺絲由下而上而使兩殼體鎖合成一體,繩體由扣具底部出入口一側穿入繞過轉盤及轉輪后,并由出入口另一側穿出。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插扣式止滑扣具構造,其特征在于鎖栓由蓋體的穿孔向外穿出,藉一螺絲穿過轉鈕而鎖固,結合鎖栓與轉鈕,鎖栓于頂端的外側壁設有卡摯平面,可卡合于轉鈕。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插扣式止滑扣具構造,其特征在于蓋體前端設有插榫。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插扣式止滑扣具構造,其特征在于蓋體前端設有扣槽。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扣式止滑扣具構造,主要是設有一底座及一蓋體所組成,內設單向制動的機構包含一滾輪及一軸座,其特征在于底座的內部具有第一凹陷部及第二凹陷部,于第一凹陷部設有槽孔,于第二凹陷部設有定位孔,于底座的底端設有二個貫通第二凹陷部的入繩凹槽及出繩凹槽,底座于前端設有插榫;蓋體的內部具有第一凹陷部及第二凹陷部,于第一凹陷部設有槽孔,于第二凹陷部設有通孔,該通孔于蓋體頂面凸設有管柱,于管柱旁設有一卡勾,于蓋體底端設有二貫通第二凹陷部的入繩凹槽及出繩凹槽,于蓋體前端設有一突出片;滾輪于中央設一中心孔,于中心孔內穿設一中心柱,使中心柱定位于底座與蓋體各自的第一凹陷部槽孔之間;軸座于側緣至少設有一擋板,并于頂端設一螺孔,軸座頂端由蓋體的通孔管柱向外穿出,藉一螺絲穿過轉鈕而鎖固結合軸座與轉鈕;轉鈕內部中心及側緣分別設有一軸孔及卡槽,一彈簧設置于轉鈕內部,并使彈簧一端卡固于卡槽;并由螺絲穿過轉鈕鎖固于軸座頂端;將蓋體對合于底座上,并藉由螺絲螺合于蓋體及底座,而使兩殼體鎖合成一體,繩體由扣具底部入口穿入通過軸座的擋板并繞過滾輪,再通過軸座另一側的擋板由出口穿出。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插扣式止滑扣具構造,其特征在于底座于前端設有扣槽。
全文摘要
一種插扣式止滑扣具構造,設有底座及蓋體組成一本體,本體內設有單向制動的機構能使繩體朝單一方向滑動。將繩體穿入扣具繞過此一單向繩體滑動的止滑扣具,本體前緣設置插榫或扣槽,藉以使用上快速與搭配件相互扣合。
文檔編號A44B11/25GK101077237SQ20061008412
公開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5月24日
發(fā)明者楊明舜 申請人:圣州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