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帶有腳輪的包以及用于該包的基礎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22966閱讀:35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帶有腳輪的包以及用于該包的基礎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帶有腳輪的包以及構成它的基礎框架,特別涉及具有能夠 上下伸縮的把手的包。
背景技術
具備拉出自如的把手的帶有腳輪的包已經被開發(fā)并被廣泛使用。在該 構造的包中,大多數為能夠拿入到飛機程度的大小、或者比其稍大的類型
的包較多。該構造的包在例如美國特許第4995487號說明書、特公平4-76686 號公報、實開昭57-179824號公報以及實開昭63-131634號公報中有所記載。 在這些公報中記載的包如圖l所示,在底面的一側設有兩個腳輪41。在腳 輪41的相反側固定有較短的腳42。如果將包垂直地豎立,則腳輪41和腳 42接觸在地面上。在此狀態(tài)下,由于不旋轉的腳42接觸,所以包在不移動 的狀態(tài)下垂直地自立。進而,為了牽拉包而使其移動,在上面設有把手43, 以使其能夠拉出。把手43由于在使包傾斜的狀態(tài)下牽拉移動,所以設在與 腳輪41相同的一側。
該構造的包如圖l所示,能夠使包傾斜、牽拉把手43而移動。如果包 傾斜,則腳輪41接觸在地面上,腳42從地面離開。如果在該狀態(tài)下牽拉 把手43,則腳輪41旋轉而能夠輕松地移動。但是,這樣移動的包在飛機內 那樣狹窄的地方、或混雜的地方有不能使用腳輪41的情況。這是因為,如 果通過腳輪41行走,則包的橫寬變寬,在機內的坐席之間的狹窄的通路或 混雜的地方不能自由地移動。如果不再能使用腳輪41,則需要將包用手提 起而移動。在用手提起而移動時,能夠向用圖1的箭頭A表示的方向移動, 以使橫寬不會變寬。
帶有腳輪的包為了輕松、毫不費力地移動重包而使用便利的構造。這 是因為,即使包較重,也能夠通過腳輪輕松地移動。本發(fā)明者為了消除這 樣的缺點,開發(fā)了圖2所示的構造的包(參照特開平10-117829號公報)。
8該圖的包將腳輪341安裝在箱主體344的底面上。腳輪341設在底面的四 角上,以使箱主體344能夠以垂直姿勢自立。把手343的手握部343A在箱 主體344的上方,位于其左右的中央。該構造的包不會像圖1所示的包那 樣使包傾斜地移動。使包以垂直地豎立的姿勢向圖2的箭頭所示的方向移 動。如果向箭頭所示的方向移動,則能夠使橫寬變窄而移動。因此,具有 能夠在機內或混雜的地方方便地移動的長處。進而,如果在4個腳輪341 中使用能夠向自由的方向移動的萬向腳輪,則包能夠以垂直的姿勢向自由 的方向移動。在垂直姿勢的包中,包的重量不會作用在把手343上。因此, 即使包很重,也僅通過推壓就能夠輕松地移動。
該構造的包能夠推壓把手的手握部、通過4個腳輪輕快且毫不費力地 移動。但是,該構造的包由于將把手安裝在中央,所以如圖3的剖視圖所 示,需要將把手343的伸縮桿345在箱主體344的內部固定。伸縮桿345 為了將手握部343A配設在箱主體344的左右的中央,在貫通箱主體344 的左右、即厚度方向的中央的狀態(tài)下固定。在該構造的包中,伸縮桿345 成為障礙,難以有效地使用箱主體344的內部。
本發(fā)明者以解決這些缺點等為目的,開發(fā)了圖4記載的包(特開平 10-137022號公報)。
該包將腳輪441設在箱主體444的底面四角部,并且將伸縮桿445固 定在該箱主體444的側面上。伸縮桿445是能夠將把手443向上方拉出的 構造,在上端設有手握部443A。伸縮桿445在被從箱主體444拉出的狀態(tài) 下彎曲,以使手握部443A位于箱主體444上面的左右的中央。
該構造的包由于將伸縮桿固定在側部,所以具有能夠使包主體的內部 變深的長處。但是,該構造的包由于將伸縮桿固定在包主體上,所以需要 使包主體成為結實的構造。這是因為使伸縮桿在包主體上自立。該構造的 包不是如圖1所示那樣牽拉伸縮桿而移動,而是作為手杖、作為步行者的 支承使用的同時,向前方推壓而使包主體移動,所以要求即使推壓也不會 倒下的結實的構造。因此,為了做成能夠使伸縮桿結實地自立在包主體上 的構造,需要將包主體與伸縮桿的安裝部分牢固地加強。因此,有包主體 的構造變得復雜且制作成本顯著變高的缺點。此外,還有包主體難以不減 少收納空間而加強為結實的構造的缺點。本發(fā)明者為了解決該缺點而開發(fā)了圖5所示的包。該包在底面的四角
部設有能夠向自由的方向行走的腳輪56的基礎框架51上可拆裝地安裝有 包主體53。基礎框架51具備在上面安裝有包主體53的載置臺52、向上方 拉出自如且在上端具有手柄54的伸縮桿55、和使該伸縮桿55保持在伸長 位置和收縮位置的擋塊(未圖示)。載置臺52在四角部設有腳輪56。伸縮 桿55固定在載置臺52的一側,以使其向上方延長而自立。包主體53在載 置臺52的上方且裝配在伸縮桿55的側面上,并連結在基礎框架51上。
該構造的包不能如以往那樣、由包主體53阻止伸縮桿55倒下。因此, 基礎框架51需要將伸縮桿55以牢固地不倒下的結實的構造連結在載置臺 52上。為了實現(xiàn)這一點,基礎框架51將伸縮桿55固定在載置臺52的角部 上,將伸縮桿55用加強壁58加強。加強壁58是沿著載置臺52的兩端緣 設置的壁,將伸縮桿55與載置臺52連結,將伸縮桿55連結在載置臺52 上,以使其不會倒下。該基礎框架51在由伸縮桿55和加強壁58包圍的部 分上安裝有包主體53。載置臺52和加強壁58通過塑料或鋁等輕金屬一體 地成形制作。
該構造的包通過加強壁將伸縮桿連結在載置臺上以使其不會倒下。但 是,由于加強壁沿著載置臺的兩端緣設置,所以需要將包主體安裝在兩端 的加強壁之間。這是因為一對加強壁的間隔確定了包主體的寬度,所以限 定載置在載置臺上的包的尺寸及設計等。
本發(fā)明者為了解決該問題還開發(fā)了圖6所示的包。該包與圖5的包同 樣,具備具有腳輪66的基礎框架61和包主體63。與圖5的包的差異在于 加強壁68的形成位置,圖6的包的加強壁68設在載置臺62的下方側。對 于該加強壁68,使用作為基礎框架61的仰視立體圖的圖7進行說明。加強 壁68配置在設在載置臺62的底面?zhèn)鹊乃慕巧系哪_輪66之間,并且將橫向 的加強壁68A與縱向的加強壁68B連結而構成。此外,加強壁68突出到 載置臺62的下面,其突出高度比腳輪66的高度低。
這樣將加強壁68向載置臺62的下方側突出地設置,能夠將基礎框架 61做成結實的構造。結果,能夠省略載置臺62的上面?zhèn)鹊募訌姳?,所以?載置臺62的上面?zhèn)炔辉儆锌臻g上的限制,載置的包主體63的選擇范圍擴 大。
10但是,根據圖6的包,由于在載置臺62的底面的四角上設有腳輪66, 所以同樣設在載置臺62的底面?zhèn)鹊募訌姳?8需要回避腳輪66的安裝位置 而設置。因而,成為配置到腳輪66之間,但這也限制了與加強壁68連結 并向載置臺62的上方延伸的支承筒67的設置位置。進而,還限制了插通 支承筒67而連結的伸縮桿65及設在伸縮桿65的上端的手柄64的位置。 于是,在腳輪66的間隔較小的情況下,基于設置在該腳輪66間的加強壁 68使伸縮桿65的離開間距L變得更小,因而,手柄64的長度也變短。
把持區(qū)域較短的手柄64難以握住。成為對包的側面的狹窄的范圍施力, 包的控制變難。結果,不易推動包,所以難以控制包的行走方向。此外, 還有可能破壞平衡而使包變得容易倒下。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以進一步解決該缺點為目的而開發(fā)的,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 提供一種將伸縮桿加強、并且使包的移動變得容易控制的帶有腳輪的包以 及構成它的基礎框架。
帶有腳輪的包具有包主體3和能夠搬運包主體3的基礎框架1?;A框 架l具備載置臺102,在上面具有可拆裝地搭載包主體3的載置面2;擺 頭腳輪6,固定在與載置臺102的載置面2對置的底面上,使該基礎框架l 向自由的方向行走;中空狀的支承筒(7),自立地連結在載置臺102的載 置面2的一側,并且向上方側大致垂直地突出;伸縮桿5,自立地與支承筒 7連結,并且伸縮自如,在一端上設有手柄4;擋塊15,使伸縮桿5停止在 伸長位置。
其特征在于,基礎框架1在載置面2的一側具備兩根支承筒7,將兩根 伸縮桿5連結在兩根支承筒7上,將手柄4連結在兩根伸縮桿5的上端。 進而,載置臺102具有以上面為載置面的平板狀的載置板9,連結著支承筒 7,以使其從載置板9的一側向大致上方延伸。載置臺102在包括載置面的 水平面內,與載置板9 一體地成形設置有沿作為正交于上述手柄的方向的 橫向延伸、并且在載置板9的下面突出的橫加強肋板112A。此外,橫加強 肋板112A使位于支承筒7的下方的區(qū)域向下方突出而作為加強突出部 108,將該加強突出部108與橫加強肋板112A —體地成形設置?;A框架的伸縮桿5可以做成在將上述手柄4拉起的姿勢中,從上述載置面2的一側朝向中央彎曲、或者傾斜的構造。
本發(fā)明的上述及其他目標及特征通過結合附圖對實施方式的具體描述會變得更加清楚。


圖1是表示以往的帶有腳輪的包的立體圖。
圖2是本發(fā)明者以前開發(fā)的帶有腳輪的包的立體圖。
圖3是圖2所示的帶有腳輪的包的垂直剖視圖。
圖4是本發(fā)明者以前開發(fā)的另一帶有腳輪的包的立體圖。
圖5是本發(fā)明者以前開發(fā)的另一帶有腳輪的包的立體圖。
圖6是本發(fā)明者以前開發(fā)的另一帶有腳輪的包的立體圖。
圖7是圖6所示的帶有腳輪的包的基礎框架的仰視立體圖。
圖8是有關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帶有腳輪的包的分解立體圖。
圖9是有關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帶有腳輪的包的側視圖。
圖10是圖8所示的基礎框架的立體圖。
圖11是圖8所示的基礎框架的側視圖。
圖12是另一形態(tài)的基礎框架的側視圖。
圖13是另一形態(tài)的基礎框架的側視圖。
圖14A表示基礎框架的俯視圖,圖14B表示基礎框架的仰視圖。圖15是基礎框架的立體圖。
圖16是有關實施方式2的帶有腳輪的包的分解立體圖。
圖17是有關實施方式2的帶有腳輪的包的立體圖。
圖18是有關實施方式2的帶有腳輪的包的立體圖。
圖19是有關實施方式3的帶有腳輪的包的側視圖。
圖20是表示伸縮桿的擋塊的一例的放大剖視圖。
圖21是表示將圖18所示的伸縮桿的第2擋塊解除的狀態(tài)的放大剖視圖。
圖22是表示將圖18所示的伸縮桿的第1擋塊解除的狀態(tài)的放大剖視
12圖23是有關實施方式4的帶有腳輪的包的部分放大立體圖。
圖24是表示帶有腳輪的包的仰視立體圖。
圖25是表示帶有腳輪的包的仰視立體圖。
圖26是表示帶有腳輪的包的部分后視圖。
圖27是表示帶有腳輪的包的部分側視圖。
圖28表示載置臺的仰視圖。
圖29表示載置臺的仰視圖。
圖30表示載置臺的仰視圖。
圖31表示載置臺的仰視圖。
圖32表示載置臺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詳細敘述本發(fā)明的具有腳輪的包和在用在其上的基礎框架,但實施方式1 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參考例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在實施方式4中表示。
(實施方式l)
在圖8中表示有關實施方式1的帶有腳輪的包IOO(以下也有單記載為"包"的情況)的分解立體圖。另外,在圖9中表示將包主體3搭載在載置面2上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該帶有腳輪的包100主要由包主體3、和能夠搬運該包主體3的基礎框架1構成。基礎框架1具有可拆裝地搭載包主體3的載置面2。在載置面2的底面?zhèn)鹊乃慕遣可?,設有能夠向自由的方向行走的擺頭式的腳輪6。此外,基礎框架1在矩形狀的載置面2的一側的至少一部分區(qū)域中,具有從該載置面2向上方向大致垂直地立設的中空狀的支承筒7。在該支承筒7的中空中,插通有能夠上下伸縮的伸縮桿5,并且伸縮桿5與支承筒7連結,以使其以向上方伸展的姿勢自立。此外,基礎框架l具有使伸縮桿5停止在伸長位置的擋塊15 (參照圖20)。進而,在伸縮桿5的上端設有手柄4,搬運者能夠把持該手柄4將包100向希望的方向移動。并且,詳細情況在后面敘述,但該包100具有能夠簡單地更換包主體3的長處。在將各種包主體3搭載到基礎框架1上時,將包主體3置于載置面2之上,在使包主體3沿著伸縮桿5的側面的姿勢下固定。此外,在圖8、圖9的例子中,使載置面2的平面形狀為長方形。該載 置面2將各1根支承筒7固定在作為長方形的一個長邊的單側的兩端上。 支承筒7是從載置面2的上面朝向上方的姿勢,即沿載置面2的大致法線 方向延伸,與載置面2—體地成形而設置。g卩,支承筒7比載置面2的上 面向上方突出,并且不突出到底面?zhèn)?。由此,不會有支承?的下端碰撞 到行走路面而妨礙包100的行走的情況,即使是具有一些臺階的行走路面 也能夠順利地移動。
此外,由于腳輪6與支承筒7分別單獨地設在載置面2的表背面上, 所以沒有相互依存其形成位置的情況,能夠在各面上自如地進行定位。艮口, 由于腳輪6與支承筒7沒有設置在載置面2的同一面上,所以不需要回避 腳輪6的固接位置來設置支承筒7。在圖8、圖9的例子中,支承筒7及腳 輪6都位于載置面2的角部,換言之,腳輪6沿支承筒7的大致鉛直方向 安裝。由此,施加在手柄4上的力從支承筒7向腳輪6直線地傳遞,所以 能夠容易地控制腳輪的移動方向,包的穩(wěn)定性增加。此外,能夠減輕包的 移動所需要的力,是優(yōu)選的。
此外,圖10是從載置面2側觀察基礎框架1時的立體圖。如圖10所 示,基礎框架1在從載置面2的上面向上方向大致垂直地突出的支承筒7 的豎起部上,具備將支承筒7與載置面2連結的加強壁8。該加強壁8僅連 結在載置面2上的連結了支承筒7的相同一側邊上,并且支承筒7和加強 壁8位于大致同一面內。g卩,支承筒7和加強壁8的兩者配置在從載置面 的一側向上方正交的面內,處于支承筒7與加強壁8的各自的厚度彼此連 結的姿勢。更詳細地講,在填充載置面2與支承筒7大致正交而構成的接 合區(qū)域的角部的位置上成形有加強壁8。此外,在圖10的例子中,兩根支 承筒7平行地分離,加強壁8位于其間距內。即,加強壁8設為從載置面2 的一側的兩端向上方立設的兩根支承筒7之間、由載置面2和支承筒7及 伸縮桿5包圍的矩形狀的桿框29內。此外,從強度的觀點來看,該加強壁 8優(yōu)選的是與載置面2及支承筒7 —體地成形。
進而,加強壁8如圖10所示,可以設在桿框29的角部的1個部位或 多個部位。該情況下的加強壁8的形狀為至少能夠填補桿框29的角部、并 且能夠將桿框29的大致正交且相鄰的邊彼此實質上連結的面積的形狀。具體而言,如圖所示,可以配合桿框29的角部的形狀而做成三角狀,除此以
外,可以做成多邊形狀、或者使角部的直角的對邊側為波形線或圓弧狀等 的曲線、或具有高低不平的臺階狀等各種形狀。除此以外,也可以做成在
桿框29內、將對置的支承筒7彼此架橋連結的形狀。此外,加強壁8也可 以維持著整體的形狀而將內部以點狀開口等、進行輕量化。
通過這樣具備加強壁8,支承筒7及伸縮桿5的強度增加。特別是,通 過將支承筒7的豎立部、桿框29的角部加強,桿框29更穩(wěn)定,能夠防止 骨架的變形。S卩,推壓的伸縮桿5的水平方向、即圖10的左右方向的強度 增加。
此外,支承筒7具備向加強壁8的厚度方向突出的加強基部34。圖ll 是從左近側觀察圖8的基礎框架1的側視圖。如圖11所示,加強基部34 在支承筒7的豎立部上,從桿框29向外方以垂直方向、即向基礎框架l的 背面方向(圖11的右方向)突出地形成。通過這樣,使支承筒7的豎立部 的直徑增加,將支承筒7更堅固地構成,所以,能夠穩(wěn)定地支承連結到支 承筒7內的伸縮桿5。加強基部34與上述加強壁8同樣,從強度的觀點來 看,優(yōu)選地與支承筒7—體成形。
在圖ll的例子中,支承筒7具有加強基部34,此外,該加強基部34 設在支承筒7的鉛直方向的整個區(qū)域中。進而,支承筒7的直徑隨著接近 于載置面2而變大,g卩,加強基部34隨著朝向下方而使從支承筒7的突出 量變大、使支承筒7較粗地構成。在圖11的加強基部34的例子中,其突 出形狀形成為平滑的傾斜或曲面狀,但突出形狀及形成區(qū)域并不限于此。
例如,在圖12所示的支承筒7中,在其上方做成了具有相同的直徑的 柱狀。加強基部34從支承筒7的長度方向的中途到載置面2偵ij,向基礎框 架1的背面方向突出而形成為臺階狀。此外,圖12的加強基部34的形狀 構成為,隨著接近于載置面2側,加強基部34的直徑逐漸增加。
另一方面,在圖13所示的支承筒7的例子中,在加強基部34的突出 形狀中,其直徑大致是一定的,即支承筒7的背面?zhèn)仍诩訌娀?4以臺階 狀突出。在圖12及圖13中,設置單個臺階狀,將該區(qū)域作為加強基部34, 臺階狀的數量也可以是多個,并且加強基部34的直徑也可以是大致一定或 使下方變大的構造。這樣,通過使加強基部34向基礎框架1的背面方向突
15出,能夠不設置向載置面2側的突出部分而將支承筒7及伸縮桿5加強。 即,伸縮桿5的前后方向(圖11 圖13的左右方向)的強度變高。
通過在支承筒7中附加上述加強壁8及加強基部34,能夠將桿框29 沿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即前后左右方向強化。被立體地強化的桿框29的 承載性提高,不僅能夠支承包主體3或/且搬運者的負荷,除此以外,還能 夠有效地發(fā)揮步行輔助的作用。此外,由于包100能夠穩(wěn)定地自立,所以 在停止及行走時,傾倒的可能性都顯著地降低。
具備載置面2、支承筒7、加強壁8及加強基部34的基礎框架1由塑 料或鋁等的輕金屬將整體一體地成形而制作。因而,各個部位在由塑料或 輕金屬成形的工序中被相互連結。該基礎框架1能夠使加強壁8、加強基部 34、載置面2及支承筒7的各自的連結強度變強。但是,本發(fā)明的基礎框 架1也可以在將各個部位分別成形后、通過粘接或螺釘固定等的構造將各 部位固定。此外,構成基礎框架1的各部件的材質既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 是多種,考慮輕量化、強度等而適當地決定。
此外,伸縮桿5及支承筒7的形狀只要是能夠將伸縮桿5插通到支承 筒7的中空內的構造,其形狀并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在圖8 圖11的包100 中,對應于方柱狀的伸縮桿5將支承筒7做成了方筒狀。除此以外,也可 以做成圓柱狀及圓筒狀的組合。即,伸縮桿5的外周形狀優(yōu)選地與支承筒7 的中空的內周形狀相似。插入在支承筒7中的伸縮桿5通過固定螺釘固定 在支承筒7上。但是,伸縮桿5也可以插入粘接固定在支承筒7中、或者 通過不會脫落的嵌合構造連結。通過該構造將伸縮桿5連結到載置面2上 的構造能夠將伸縮桿5用很結實的構造固定在載置面2上。
如上所述,實施方式1的包100作為支承筒7或/且伸縮桿5的加強, 通過在載置面2的上方側設置加強壁8及加強基部34來實現(xiàn)。因而,加強 壁8及加強基部34的加強部件沒有設在載置面2的下方側,所以并沒有指 定固接在載置面2的底面上的腳輪6的安裝位置。即,可以將腳輪6固定 到希望的位置上。特別是,通過使加強部件的形成區(qū)域為支承筒7彼此之 間,如圖10所示,在載置面2的左右方向上能夠完全清除壁等的障礙物。 即,在包主體3的載置區(qū)域中能夠盡量減少空間上的制約,所以搭載的包 主體3的選擇范圍擴大。進而,由于在載置面2的上面能夠自如地設定與
16支承筒7的連結位置,所以能夠根據容易把持的手柄4的長度來調節(jié)支承 筒7的離開距離,實現(xiàn)支承筒7的理想的定位。
此外,圖14A是基礎框架1的從上方觀察的俯視圖,此外,圖14B是 基礎框架1的仰視圖。如圖14所示,在載置面2的底面上,通過塑料或輕 金屬一體地成形并設置有縱橫地延伸的加強肋板10。該載置面2能夠在使 整體變薄的同時通過加強肋板10做成結實的構造。進而,載置面也可以在 縱橫設置的加強肋板之間設置將載置面上下貫通的貫通孔而使其更輕。 (包主體的安裝方法)
以下說明將包主體3安裝到基礎框架1上的方法。圖9所示的包100 在載置面2的上面、相鄰于伸縮桿5而搭載有包主體3。該包100為可拆裝 地安裝包主體3的構造。但是,也可以將包主體3不可拆裝地固定在基礎 框架1上。此外,包主體3的大小及材質并沒有特別限定。在圖9的包主 體3中,將可彎性片縫制而制作。
首先,對基礎框架1進行說明。圖15是基礎框架1的立體圖。如圖15 所示,伸縮桿5具備導引筒5B、和可出入地插入在該導引筒5B中的拉出 桿5A。進而,詳細在后面敘述,但圖中的拉出桿5A具備兩段的拉出功能, 由上段的拉出桿5Aa和下段的拉出桿5Ab構成。
此外,圖15的基礎框架1具有在與伸縮桿5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的方 向(圖15的左右方向)上架橋的連結桿11。該連結桿11具有向載置面2 側、即圖15的左近側方向突出的連結片13。連結桿11設在導引筒5B的 上端,通過塑料或輕金屬一體地成形有連結片13。此外,連結片13以向上 方突出的形狀成形在與包主體3的對置面上,插入到設在包主體3的插入 部3B (參照圖3)中,連結包主體3以使其不會脫離。包主體3的插入部 3B具備在下方開口的連結間隙,在這里插入連結片13并相互連結。
此外,連結片13的成形位置并不限定于連結桿11上。例如也可以設 為伸縮桿5上。例如,圖15的另一連結片13b設在構成伸縮桿5的導引筒 5B上。如果是導引筒5B上,則能夠縮短從載置面2到連結片13b的距離, 由此,即使在載置的包主體3的高度較低的情況下,也能夠在包主體3的 底面牢固地面接觸在載置面2的上面的狀態(tài)下,將包主體3與基礎框架1 穩(wěn)定地安裝。此外,連結片13、 13b的設置個數并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如
17果是單個的連結片,則能夠將包主體3與基礎框架1容易地、或者在短時 間內拆裝?;蛘撸绻龀裳厣舷路较蛞砸?guī)定的間隔設置多個連結片13的 形態(tài),則能夠對應于各種大小的包主體3,除此以外,在一個包主體3中能
夠調節(jié)與基礎框架1的連結位置。 (實施方式2)
此外,包主體3與基礎框架1的連結機構并不限于以上所述。將連結 機構的另一例作為實施方式2在下面進行說明。圖16是有關實施方式2的 帶有腳輪的包300的分解立體圖。圖16的包300與實施方式1的包相比只 有包主體3與基礎框架1的連結方法不同,關于其他構造是同樣的。因而, 對于相同的結構賦予相同的標號而省略說明。
有關實施方式2的包主體3如圖16所示,具有沿上下方向開口的插通 帶40。從該開口部的下方插入基礎框架1側的手柄4,再使手柄4向上方 移動,即,將伸縮桿5插通到插通帶40中。于是,如圖17所示,在包主 體3載置在基礎框架1的載置面2上的狀態(tài)下,能夠將包主體3與基礎框 架1固定。此外,在使包主體3與基礎框架1脫離時,通過使包主體3上 升、將插通到插通帶40中的伸縮桿5釋放來實現(xiàn)。這樣,通過做成使基礎 框架側的一部分插通到設在包主體3側的插通部中的連結形態(tài),能夠容易 地拆裝包主體3和基礎框架1 。
插通帶40設在包主體3的最表面?zhèn)取2逋◣?0的開口寬度能夠進行 各種各樣地變更,但至少具有能夠插通桿框29的寬度,優(yōu)選地做成與桿框 29相比具有一些富余的程度。由此,能夠將包主體3與基礎框架1容易且 穩(wěn)定地連結。在圖16的例子中,在包主體3的與寬度方向正交的面即包主 體3的表背面的至少一面?zhèn)?,形成有矩形狀的插通?0。插通帶40從制造 的簡單度的觀點來看優(yōu)選地與包主體3 —體地縫制,但并不限于此,也可 以做成形成為單獨的部件、可拆裝地安裝到包主體3上的形態(tài)。或者,也 可以在插通帶40的上下方向的開口中,使上側總是開口,下側通過固定工 具等適當地開閉自如。由此,在僅通過包主體3使用時,能夠將插通帶40 的下側封閉而作為包主體3的口袋使用。此外,插通帶40的材質并沒有特 別限定,也可以設為與包主體3相同材質或不同材料來提高設計性。此外, 也可以采用伸縮材料或附加了耐磨損性等功能性的材料。進而,也可以做成通過包主體3的一部分巻繞基礎框架1的周圍的結
構。例如,在包主體3上設置一對短條片,在將包主體3載置在載置面2 上的狀態(tài)下,將該短條片巻繞到伸縮桿5或載置面2上。進而,將短條片 的兩端彼此連結,將包主體3與基礎框架1固定。短條片彼此的連結機構 并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舉出按鈕、掛鉤、鉤、搭扣帶(magictape)(注 冊商標)、帶、條、環(huán)、扣件等。此外,連結機構既可以是單個,也可以將 各種連結機構組合。
此外,伸縮桿5詳細在后面敘述,能夠在上下方向的伸縮狀態(tài)下在規(guī) 定的位置停止。基礎框架1如圖15的箭頭所示,在將拉出桿5A相對于導 引筒5B裝入取出的之間設有多個停止位置。例如如果將拉出桿5A推下, 則拉出桿5A被收納到下方的導引筒5B內,在最低的位置停止。圖18是 用有關實施方式2的連結機構將包主體3與基礎框架1連結的包300,表示 使伸縮桿5進一步下降的狀態(tài)。如圖18所示,在伸縮桿5在最下位置停止 的姿勢下,使基礎框架1小型化而沿著包主體3收納。S卩,能夠使包100 整體的尺寸與包主體3大致相同,結果,能夠將包主體3的提手46挎在肩 膀或手臂上等,將包300整體提起而搬運。g卩,能夠將基礎框架l與包主 體3 —體地收納搬運,即使在不使用腳輪6的狀態(tài)下也能夠移動包300。這 在具有臺階的路面等、不易使用腳輪6的環(huán)境中、將包300從路面拿起搬 運時是方便的。特別是,如圖18所示,通過將包主體3的一對提手46中 的、相鄰于伸縮桿5的一側的提手46從內側向外側通到手柄4與連結桿11 之間,提手46能夠從下向上巻入手柄4而支承,所以容易穩(wěn)定地搬運。
進而,伸縮桿5如圖8至圖9或圖11等所示,如果被伸長并提起手柄 4,則從固定在載置面2上的一側朝向中央彎曲,以使手柄4偏心。如圖所 示,在將伸縮桿5固定在載置面2的右側的情況下,所謂的載置面2的中 央,是指左右方向的中心。圖9的包100由于將伸縮桿5固定在載置面2 的右側,所以如果將伸縮桿5拉起,則使伸縮桿5彎曲,以使手柄4從載 置面2的右側朝向左側偏心。換言之,伸縮桿5向使中央部向外側突出的 方向彎曲,使被拉起的手柄4從載置面2的側部向接近于中央的方向偏心。 在將伸縮桿5拉起的狀態(tài)下,手柄4并不一定需要位于載置面2的中央。 這是因為,即使手柄4不完全處于中央,也能夠推壓手柄4而使包100不拐彎地向前方移動。在圖中將固定了伸縮桿5的載置面2的一個端面作為 基準的0點,如果設相反側的端面為100,則被拉起的手柄4的位置例如是 15 80°/。的位置,優(yōu)選為20 60%,更優(yōu)選為20 50%的位置。 (實施方式3)
進而,圖19是有關實施方式3的帶有腳輪的包400的側視圖,如果將 伸縮桿5伸長而將手柄4拉起,則使伸縮桿5傾斜地固定在載置面2上, 以使手柄4從固定在載置面2上的一側朝向中央偏心。圖19的包400由于 將伸縮桿5固定在載置面2的右側,所以如果將伸縮桿5拉起,則使伸縮 桿5傾斜,以使手柄4從載置面2的右側朝向左側偏心。傾斜的伸縮桿5 也與彎曲的伸縮桿5同樣,在將手柄4拉起的狀態(tài)下,并不一定需要使手 柄4位于載置面2的中央。這是因為,即使手柄4不完全處于中央,也能 夠推壓手柄4而使包400不拐彎地向前方移動。
進而,雖然沒有圖示,但包也可以將彎曲的伸縮桿傾斜地固定在載置 面的一側、將手柄拉起而從載置面的一側朝向中央偏心。該包使彎曲的曲 率半徑變大,并且使傾斜角接近于直角,能夠將手柄拉起而接近于載置面 的中央。這是因為,在傾斜和彎曲的兩者中,能夠使拉起的手柄從載置面 的側部向中央偏心。
以上的實施方式的包,在載置面2的一側的兩端固定有兩根伸縮桿5。 這樣,將伸縮桿5配置在載置面2的一側的構造由于能夠將包主體3配置 在載置面2的上面的大致整面上,所以具有能夠使安裝在載置面2上的包 主體3的底面變大的長處。但是,本發(fā)明的包并不限定于將伸縮桿配置在 載置面的一側的兩端的構造。也可以將伸縮桿5配置在例如載置面的一側、 向中央偏心的位置上。
伸縮桿5在收縮狀態(tài),換言之在將手柄4推下最多的狀態(tài)下,手柄4 位于包主體3的上部或上方,被擋塊停止。伸縮桿5被收縮,在使手柄4 最低的位置,使從腳輪6的底面到手柄4的上面的距離為約50cm。其中, 在伸縮桿5被收縮而使手柄4處于最低的位置,使從腳輪6的底面到手柄4 的上面的距離優(yōu)選為30 80cm,更優(yōu)選為35 70cm。在將伸縮桿5收縮 而使手柄4處于最低的狀態(tài)下,使包主體3比手柄4低,從而容易抓住手 柄4。伸縮桿5在伸長狀態(tài),換言之在將手柄4最高地拉起的狀態(tài)下,在從腳輪6的底面到手柄4的中心的高度為60 100cm、優(yōu)選為65 85cm的位 置處,被擋塊停止。
伸縮桿5如圖15所示,具備沿上下方向延伸地固定在載置面2上的導 引筒5B、和可出入地插入在該導引筒5B中的兩段的拉出桿5A,在上段的 拉出桿5Aa的上端固定有手柄4。此外,在兩段的拉出桿5A中,使上段的 拉出桿5Aa比下段的拉出桿5Ab細,將上段的拉出桿5Aa可出入地插通到 下段的拉出桿5Ab中。進而,使伸縮桿5的下段的拉出桿5Ab比導引筒5B 細,以使下段的拉出桿5Ab可出入地插入到導引筒5B中。導引筒5B和拉 出桿5A可以做成粗細不同的金屬筒。導引筒與拉出桿也可以將塑料或輕金 屬成形為方筒狀制作。圖中的伸縮桿做成了能夠以兩段伸縮的構造,但伸 縮桿也可以做成1段的伸縮構造,也可以做成能夠以3段以上伸縮的構造。
以上的圖所示的包將兩根伸縮桿5固定在載置面2的一側的至少一部 分的區(qū)域中,將手柄4連結在兩根伸縮桿5的上端。具體而言,位于載置 面2的一側的兩角,或者比兩端部靠近中央側地將兩根伸縮桿5固定。
進而,兩根伸縮桿5用連結桿11連結導引筒5B的上端。導引筒5B 將下端裝入在載置面2的支承筒7中并固定,將上端部分用連結桿11連結。 這樣,將導引筒5B的上端用連結桿11連結的構造能夠將兩根伸縮桿5加 強、更穩(wěn)定地自立。在連結桿ll與圖18所示的下降最多的手柄4之間設 有放入手及包主體3的提手46的插入間隙14。這是為了容易抓住下降的手 柄4。圖中的手柄4用塑料或輕金屬將整體成形為"- "字狀,將兩端的彎 折部分連結在拉出桿5A上,并設有插入間隙14。
擋塊可以使用能夠停止伸縮桿5的伸縮的所有的機構。在圖20至圖22 中表示擋塊的一例。這些圖中所示的伸縮桿5做成了能夠使兩段的拉出桿 5A伸縮的構造,所以在上下具備兩個擋塊15。第1擋塊15A將上段的拉 出桿5Aa和下段的拉出桿5Ab的伸縮停止。第2擋塊15B停止下段的拉出 桿5Ab與導引筒5B的伸長。進而,下段的拉出桿5Ab與導引筒5B的收 縮由第1擋塊15A停止。
第1擋塊15A具備配設在上段的拉出桿5Aa的下端部、朝向下段的 拉出桿5Ab彈性地突出的突出銷16;設在下段的拉出桿5Ab上、插入突出 銷16的卡止部17;和將突出銷16從卡止部17強制地拉拔的第1解除機構
2118。第2擋塊15B具備配設在下段的拉出桿5Ab的下端部上、朝向導引 筒5B彈性地突出的突出銷36;設在導引筒5B上、插入突出銷36的卡止 部37;和將突出銷36從卡止部37強制地拉拔的第2解除機構38。
突出銷16經由彈性部件19配設在上段的拉出桿5Aa的下端部的內部, 以使其向拉出桿5A的外周方向彈性地突出。突出銷36經由彈性部件39 配設在下段的拉出桿5Ab的下端部的內部,以使其向拉出桿5A的外周方 向彈性地突出。這些突出銷16、 36被彈性部件19、 39推壓,從拉出桿5A 彈性地突出。突出銷16、 36配置在拉出桿5A上,以使其相互向相反方向 突出。圖中的伸縮桿5使突出銷16向內側、即向對置的伸縮桿5的方向突 出,使突出銷36向外側、即向與對置的伸縮桿5相反的方向突出。
卡止部17、 37是插入突出銷16、 36的貫通孔或凹部。圖中所示的下 段的拉出桿5Ab和導引筒5B開口有插入突出銷16、 36的貫通孔而作為卡 止部17、 37。這樣,將卡止部17、 37做成貫通孔的構造使插入在此的突出 銷16、 36貫通在貫通孔中而突出,具有能夠將伸縮桿5可靠地停止的長處。 這特別在將伸縮桿5代替手杖使用、換言之作為將體重施加在手柄4上的 姿勢而支承身體時能夠很安全地使用。這是因為,能夠有效地防止突出銷 16、 36不小心從卡止部17、 37脫離、伸縮桿5被推入。此外,在握持手柄 4將包整體提起時,也具有能夠防止伸縮桿5被不小心拉出的長處。這樣, 能夠將拉出桿5A的位置可靠地固定的擋塊15具有在使手柄4成為上升位 置的情況下、或者在成為下降位置的情況下都能夠很安全地使用的長處。 但是,卡止部也可以做成插入突出銷的前端部的凹部。
設在下段的拉出桿5Ab上的卡止部17雖然沒有圖示,但是設在在將上 段的拉出桿5Aa拉起最多的狀態(tài)、拉起到中間的狀態(tài)、下降最多的狀態(tài)下 插入突出銷16的位置上。在上段的拉出桿5Aa被拉起最多的狀態(tài)下,突出 銷16被插入到最上方的卡止部17中,在上段的拉出桿5Aa下降最多的狀 態(tài)下,突出銷16被插入到最下方的卡止部17中,進而,在上段的拉出桿 5Aa被拉起到中間的狀態(tài)下,突出銷16被插入到中間的卡止部17中,上 段的拉出桿5Aa的伸縮被停止。這樣,在下段的拉出桿5Ab的中間設有卡 止部17的伸縮桿5具有能夠分多個階段將上段的拉出桿5Aa伸縮的長處。 但是,上段的拉出桿并不一定需要做成能夠在中間位置停止的構造,也可
22以僅停止在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進而,上段的拉出桿也可以在下段的拉 出桿的中間設置多個卡止部、將拉起到中間的上段的拉出桿在多個拉起位 置上停止。該伸縮桿可以使手柄的位置一點一點地上下移動來選擇適當的 位置。
設在導引筒5B上的卡止部37設在在將下段的拉出桿5Ab拉起最多的 狀態(tài)下插入突出銷36的位置上。在下段的拉出桿5Ab被拉起最多的狀態(tài)下, 突出銷36被插入到卡止部37中,下段的拉出桿5Ab的伸長被停止。進而, 導引筒5B如圖21所示,設有在將上段的拉出桿5Aa和下段的拉出桿5Ab 下降最多的狀態(tài)下插入突出銷16的卡止部30。卡止部30設在插入貫通處 于下降位置的下段的拉出桿5Ab的最下方的卡止部17的突出銷16的位置 上。即,該伸縮桿5在使上段的拉出桿5Aa和下段的拉出桿5Ab下降最多 的狀態(tài)下,將突出銷16插入到下段的拉出桿5Ab的卡止部17和導引筒5B 的內側的卡止部30中,使伸縮桿5在收縮最多的狀態(tài)下停止。這樣,突出 銷36被插入到設在導引筒5B的外側的卡止部37中,下段的拉出桿5Ab 的伸長被停止,突出銷16被插入到設在導引筒5B的內側的卡止部30中, 下段的拉出桿5Ab的收縮被停止。
第1解除機構18如圖22所示,具備設在手柄4上的按鈕20;連結 在該按鈕20上、在按鈕20作用下上下移動的驅動桿21;和被驅動桿21 的下端推壓、向強制地拉入突出銷16的方向轉動的轉動片22。
按鈕20配設在手柄4的上面的中央部分上,以使其能夠上下移動。按 鈕20經由彈性體23連結在手柄4的下面,經由該彈性體23被彈性地推出。 該按鈕20在下面連結著驅動桿21,如果用手指使按鈕20上下移動,則上 下驅動驅動桿21。
驅動桿21配設在手柄4和上段的拉出桿5Aa的內部,通過按鈕20被 上下驅動而使轉動片22轉動。圖22所示的驅動桿21具備連結在手柄4 的下面的水平桿21A;和插通在上段的拉出桿5Aa中的垂直桿21B。水平 桿21A的兩端位于垂直桿21B的上端的上方,如果水平桿21A被向下方推 壓,則將垂直桿21B向下方推下。垂直桿21B將上端插通到在上段的拉出 桿5Aa內上下移動的插入帽24中,能夠使垂直桿21B在上段的拉出桿5Aa 內正確地上下移動。但是,水平桿的兩端也可以連結在垂直桿的上端上。例如,驅動桿也可以做成彎折為"3 "字狀的1根桿。驅動桿21的下端被 延長到上段的拉出桿5Aa的下端。
轉動片22配設在上段的拉出桿5Aa的下端部,被驅動桿21的下端推 壓而向強制地拉入突出銷16的方向轉動。圖示的上段的拉出桿5Aa在下端 上連結有導引帽25,在該導引帽25的內部安裝有轉動片22,以使其能夠 在垂直面內轉動。該導引帽25在插入于上段的拉出桿5Aa中的連結筒部 26上開口有插通驅動桿21的插通孔26A,以便能夠正確地將驅動桿21的 下端部上下移動。轉動片22將整體的形狀彎折為L字狀,將一端經由旋轉 軸27連結在導引帽25上,并且在另一端的兩側設有朝向突出銷15突出的 銷22。該轉動片22在被驅動桿21推壓而轉動時,使銷22A的前端抵接在 設在突出銷16的兩側的突出部16A上,通過轉動的銷22A推壓突出銷16, 強制地使其后退。如果驅動桿21的推壓被解除,則突出銷16不再被轉動 片22的銷22A推壓,被彈性部件19 (圖20)彈性地推出,而使轉動片22 轉動到原來的姿勢。
以上的第1解除機構18如果按鈕20被推壓則驅動桿21被推下,使配 設在驅動桿21的下端的轉動片22轉動。轉動的轉動片22通過銷22A的前 端使突出銷16向拉拔的方向移動,將突出銷16從卡止部17拔出。在此狀 態(tài)下,第1擋塊15A被解除,上段的拉出桿5Aa成為能夠在下段的拉出桿 5Ab的內部上下移動的狀態(tài)。如果松開按鈕20,則突出銷16被彈性部件 19推壓,成為能夠朝向下段的拉出桿5Ab突出的狀態(tài)。
第1擋塊15A推壓設手柄4上的第1解除機構18的按鈕20,將突出 銷16強制地拉入而解除卡止狀態(tài)。在此狀態(tài)下,將上段的拉出桿5Aa拉起 或使其下降。突出銷16被拉起的上段的拉出桿5Aa在下段的拉出桿5Ab 的內部上下移動。在離開按鈕20后,如果將手柄4調節(jié)到規(guī)定的高度,則 突出銷16被導引到卡止部17中,上段的拉出桿5Aa的伸縮被停止,手柄 4的上升和下降被停止。
第2解除機構38具備設在上段的拉出桿5Aa的下端上的插入桿31; 和被該插入桿31的下端推壓、向將突出銷36強制地拉入的方向轉動的轉 動片32。
插入桿31向下方突出地設置在固定于上段的拉出桿5Aa的下端的導引
24帽25的下面。該插入桿31被插入到固定于下段的拉出桿5Ab的下端部的 導引帽35的插通孔35A中,通過下端推壓轉動片32的上面,使轉動片32 轉動。
轉動片32配設在下段的拉出桿5Ab的下端部上,被插入桿31的下端 推壓而向將突出銷36強制地拉入的方向轉動。圖示的下段的拉出桿5Ab 在下端上連結有導引帽35,在該導引帽35的內部安裝有轉動片32,以使 其能夠在垂直面內轉動。該導引帽35在上面開口有插通孔35A,以便能夠 插入插入桿31。轉動片32將整體的形狀彎折為L字狀,將一端經由旋轉 軸33連結在導引帽35上,并且在另一端的兩側設有朝向突出銷36突出的 銷32A。該轉動片32在受插入桿31推壓而轉動時,使銷32A的前端抵接 在設于突出銷36的兩側的突出部36A上,通過轉動的銷32A推壓突出銷 36而強制地使其后退。如果插入桿31的推壓被解除,則突出銷36不再被 轉動片32的銷32A推壓,通過彈性部件39被彈性地推出,使轉動片32 轉動到原來的姿勢。
以上的第2解除機構38如果上段的拉出桿5Aa被推入到下段的拉出桿 5Ab的最深部,則插入桿31被插入到導引帽35的插通孔35A中,使配設 在下段的拉出桿5Ab的下端的轉動片32轉動。轉動的轉動片32通過銷32A 的前端使突出銷36向拔出的方向移動,將突出銷36從卡止部37拔出。在 此狀態(tài)下,第2擋塊15B被解除,下段的拉出桿5Ab成為能夠在導引筒5B 的內部上下移動的狀態(tài)。此時,第1擋塊15A的突出銷16插通在設于下段 的拉出桿5Ab的最下方的卡止部17中,插入桿31被保持為插入到導引帽 35的插通孔35A中的狀態(tài)。因此,突出銷36保持為被轉動片32向拔出方 向移動的狀態(tài)。在此狀態(tài)下,上段的拉出桿5Aa和下段的拉出桿5Ab以收 縮狀態(tài)連結,上段的拉出桿5Aa和下段的拉出桿5Ab在一體地連結的狀態(tài) 下在導引筒5B的內部上下移動。
進而,如果將一體地連結的上段的拉出桿5Aa和下段的拉出桿5Ab最 深地插入到導引筒5B中,則第1擋塊15A的突出銷16被插入到設于導引 筒5B的內側的卡止部30中。在此狀態(tài)下,伸縮桿5的收縮被停止,手柄 4在下降最多的狀態(tài)下停止。在將該突出銷16與卡止部30的卡止狀態(tài)解除 時,推壓第1解除機構18的按鈕20將突出銷16從卡止部30拔出。在此
25狀態(tài)下,下段的拉出桿5Ab成為能夠在導引筒5B的內部上下移動的狀態(tài)。 進而,在將下段的拉出桿5Ab的拉出停止時,按下第1解除機構18 的按鈕20,將突出銷16強制地拉入,將第1擋塊15A解除,并將上段的 拉出桿5Aa從下段的拉出桿5Ab拉出。此時,插入桿31被從導引帽35的 插通孔35A拉出,突出銷36在彈性部件39的作用下成為突出的狀態(tài)。在 此狀態(tài)下,下段的拉出桿5Ab被拉出,突出銷36被插入到設在導引筒5B 的上端部的卡止部37中,下段的拉出桿5Ab的拉出被停止。
以上構造的擋塊15能夠將拉出桿5A以兩段伸縮的伸縮桿5停止在被 確定的位置上。但是,本發(fā)明的包并不將擋塊指定為以上的構造。在擋塊 中可以做成能夠將伸縮桿在規(guī)定的位置停止的所有的機構。 (實施方式4)
此外,帶有腳輪的包的載置臺102在載置板9上設有向下面突出的加 強肋板。加強肋板一體地成形設置有在載置板9的下面橫向延伸、并且向 下方突出的橫加強肋板112A。進而,該橫加強肋板112A使位于支承筒7 的下方的區(qū)域向下方突出而做成加強突出部108。該加強突出部108將基礎 框架1的構造更牢固地加強。將具備加強突出部108的帶有腳輪的包500 作為實施方式4,以下記述其詳細的說明。但是,對于具有與實施方式1 至3相同的功能的部件賦予相同的標號,并省略詳細的說明。此外,為了 醒目地顯示有關實施方式4的部件的特征,有省略其他部件的圖示的情況。
圖23是有關實施方式4的帶有腳輪的包500的部分放大立體圖,表示 從包500的背面?zhèn)扔^測的基礎框架1的立體圖。此外,圖24、圖25是從底 面?zhèn)扔^察帶有腳輪的包500的立體圖,即,表示圖23的載置面2的背側的 部分放大圖。特別是,圖24表示底面2A的從后方側的立體圖,此外,圖 25表示底面2A的從前方側的立體圖。并且,在圖25中,腳輪用虛線表示, 進而,在圖24中省略了腳輪的圖示。此外,在本說明書中,有關方向的稱 呼如下進行定義。即,以連結支承筒7的載置板9的角部為基準,分別將 長方形狀的載置板9的短邊側稱作x軸方向,將載置板9的長邊側稱作y 軸方向,將支承筒7的軸向、與載置板9的法線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向稱作z 軸方向(圖23中的上方向)。此外,將載置板9的長邊稱作縱,將短邊稱 作橫。實施方式4的帶有腳輪的包500與實施方式1同樣,由包主體3、和能 夠搬運該包主體3的基礎框架1構成?;A框架1如圖23所示,具有可拆 裝地載置包主體3的載置臺102。載置臺102具有平板狀的載置板9,以從 該載置板9的一側的兩端向大致上方延伸的姿勢連結有支承筒7。此外,將 載置板9的上面作為載置面2,能夠將包主體3接觸在該載置面2上進行載 置。載置板9還具備與載置面2對置的底面2A、和處于載置板9的外周的 側面2B。
圖23的載置臺102在載置板9的外周部、在底面?zhèn)仍O有加強肋板。設 在該載置板9上的加強肋板向載置板9的下方突出地設置,而不向比載置 面2靠上方突出,以使其與載置面2大致垂直。由此,載置板9的加強肋 板不會突出到載置面上,能夠較大地確保包主體3的載置區(qū)域。此外,使 整體形狀為長方形的載置板9的周圍的加強肋板具有與載置板9的短邊平 行地設置的橫加強肋板112A、和與載置板9的長邊平行地設置的縱加強肋 板122。
橫加強肋板112A具有使下緣部進一步向下方突出的加強突出部108 (圖23的網格陰影部)。加強突出部108 —體地成形設置在橫加強肋板 112A上。此外,加強突出部108設置為,使其位于載置板9與支承筒7的 連結部的下方。圖23的加強突出部108向下方突出,以使其位于載置板9 與支承筒7的連結部,與橫加強肋板112A—體地成形。更具體地講,加強 突出部108沿著支承筒7與載置面2接合的接合面103 (圖23中的單點劃 線部)的邊緣而設置。此外,加強突出部108以與接合面103大致正交的 姿勢配置。該加強突出部108使橫加強肋板112A的垂直面內的彎曲強度提 高,并且提高載置板9的彎曲強度,將固定于上面的支承筒7牢固地固定, 以使其在垂直面內不會傾斜移動。在圖23的例子中,將加強突出部108做 成設在橫加強肋板112A的一部分上的形態(tài),具體而言,僅限定配置在支承 筒7與載置面2的連結部上。由此,具備加強突出部108的橫加強肋板112A 成為在載置板9與支承筒7的連結區(qū)域周邊比其他區(qū)域更向下方突出的構 造,能夠集中地加強載置板9與支承筒7的連結部。此外,加強突出部108 如果使其橫向的全長變長,則能夠進一步提高載置臺102的強度,另一方 面,如果使加強突出部108的橫向的全長變短,則能夠實現(xiàn)載置臺102整體的輕量化。加強突出部108可以使橫加強肋板的長度方向的全長為3cm 10cm,優(yōu)選為5cm 8cm。如果橫向(x軸方向)上的加強突出部108的全 長是上述范圍,則能夠同時實現(xiàn)載置臺102的強度和輕量。此外,加強突 出部也可以不僅設在橫加強肋板上,還可以設在縱加強肋板上。設在縱加 強肋板上的加強突出部也設在支承筒的下方,將連結支承筒的載置板加強。 加強突出部108的外面與載置板9的側面2B及橫加強肋板112A的外 面不設置臺階而做成大致相同的面。通過從側面2B使橫加強肋板112A及 加強突出部108為相同的面,具有加強突出部108的橫加強肋板112A不會 向載置板9的長度方向伸出而能夠將基礎框架1加強。此外,在裝飾性方 面也良好。并且,能夠得到在實施方式1至3、或者其他實施方式的基礎框 架的載置板9中隨時附加加強突出部108的形式,可以根據需要而將基礎 框架1加強。
載置臺102優(yōu)選地將載置板9、橫加強肋板112A和加強突出部108的 整體用塑料等相同的部件一體地成形。這是因為,通過將構成載置臺102 的各部件作為同一部件一體地成形載置臺102,能夠提高基礎框架1的強 度,并且能夠減少整體的部件數而簡單地制造。加強突出部108成形為在 從載置面2接近于支承筒7的豎立部的區(qū)域中、使橫加強肋板112A的向下 方的突出量變大的形狀,設在載置面2與支承筒7的連結部上。進而,圖 23的加強突出部108在支承筒7與載置面2的接合面103的外周、并且從 側面2B的俯視圖中,在載置面2與支承筒7的豎起部以大致直角接合的接 合點D的下方,使突出量變得最大。該構造通過具有加強突出部108的橫 加強肋板112A能夠最有效地加強載置板9與支承筒7的連結部。
此外,具有加強突出部108的橫加強肋板112A也可以做成在載置面2 上以容易作用有應力的支承筒7的豎起部為中心、使橫加強肋板112A的突 出量H較大,在其他區(qū)域中使橫加強肋板112A的突出量H較小的形狀。 即,如圖24所示,優(yōu)選地在載置面2與支承筒7的接合區(qū)域120中,加強 突出部108的突出量m最大。例如在圖23的例子中,在從側面2B的俯視 圖中,做成了以將載置面2與支承筒7的豎起部以大致直角接合的接合點 D為基準而隆起、以使從該接合點D向底面2A側引下的垂線S與加強突 出部108的曲線的頂點T大致一致的形狀。B卩,在支承筒7與載置面2接
28合的接合面103的外周、與載置面2構成大致直角的支承筒7的豎起部中, 使橫加強肋板112A的上下的高度為最大。此外,加強突出部108的突出量 優(yōu)選地相比載置臺102的角部,靠接合點D側較大。由此,能夠使應力容 易集中的區(qū)域的載置臺102的壁厚變大而有效地加強。但是,隆起的頂點T 并不一定需要與垂線S上一致,即使有一些變位也能夠得到充分的加強效 果。
通過這樣在橫加強肋板112A上設置加強突出部108,能夠使基礎框架 1的構造變得更牢固。理由如下。如果向支承筒7的下方方向施加推壓力或 使支承筒7傾斜移動的力,則在載置板9上作用彎曲應力。具有加強突出 部108的橫加強肋板112A從下面加強基礎框架1而提高彎曲強度,防止基 礎框架1的變形及損壞。特別是,通過在支承筒7的豎起部的附近設置加 強突出部108,將應力容易集中的連結部1有效地加強。因而,該構造還能 夠提高對瞬間作用在支承筒7上的很大的沖擊的耐沖擊性。
此外,除了具備加強突出部108的橫加強肋板112A帶來的從底面2A 側的加強以外,還同時設有實施方式1至3中記載的加強壁8及加強基部 34 (參照圖8)。由此,能夠做成從下、橫、縱的3個方向立體地加強載置 面2與支承筒7之間的接合區(qū)域120的構造,所以能夠更有效地提高基礎 框架1的骨架的強度。
此外,加強突出部108優(yōu)選地做成使中央部較高而朝向其兩側逐漸變 低的形狀。這是因為能夠提高基于加強突出部108的彎曲強度,而提高耐 沖擊性。此外,通過加強突出部108,使從載置面2到加強突出部108的下 端的突出量H越大,越能夠有效地提高基礎框架1的強度。但是,如果使 具有加強突出部108的橫加強肋板112A的向下方的突出量H過大,則在 帶有腳輪的包500的使用時,有可能加強突出部108與腳輪6接觸而妨礙 腳輪6的順利的動作。為了避免該不良狀況,限制加強突出部108的高度, 以使腳輪6不會接觸。
具體而言,圖26表示有關實施例4的帶有腳輪的包500的部分后視圖, 此外,圖27表示部分側視圖。加強突出部108的下端如圖26、圖27所示, 在擺頭腳輪6的轉動區(qū)域內位于比車輪114的上端靠上方。更優(yōu)選的是, 在腳輪6的轉動區(qū)域中,限制加強突出部108的突出量m,以在加強突出部108的底面109與車輪114的最上面之間設置間隙d。由此,載荷沿包的 重力方向作用等,載置臺102向下方下沉,并且,即使在車輪114的上端 與加強突出部108的下端的間隔變窄的情況下,也能夠避免加強突出部108 與腳輪6的接觸。即,總是能夠維持順利的腳輪6的擺頭運動。間隙d只 要通過腳輪6的固定部、旋轉軸、磁軛的材質及游隙設定為適當值就可以, 在不載置包主體且使包自立的狀態(tài)下為約2mm。但是,該間隙d可以設為 lmm 4mm,優(yōu)選為lmm 3mm。
此外,加強突出部108只要是不接觸在腳輪6上的形狀就可以,并沒 有特別限定,除了弧狀以外,還可以是長方形或梯形、平行四邊形等的矩 形狀、或者半圓狀、凸狀等各種形狀。進而,如圖27的虛線所示,也可以 做成以不接觸到地面的程度向下方突出而增大加強突出部108的主面積, 并僅將通過擺頭式的腳輪6的轉動而接觸的區(qū)域做成切口的形狀。在實施 方式4中,如圖27所示,在加強突出部108的橫向(x軸方向)上,在接 合區(qū)域120的下方區(qū)域中使加強突出部108的突出量m變大,使具備加強 突出部108的橫加強肋板112A的向下方的整體的突出量H變大。此外, 隨著朝向加強突出部108的兩端而使突出量m變小,使加強突出部108為 圓弧狀。并且,在具備支承筒7的載置臺102的角部,做成減小加強突出 部108的向下方的突出量m、腳輪6的車輪114能夠橫跨加強突出部108 的底面109上而轉動的構造。即,在腳輪6的安裝部位,具備加強突出部 108的橫加強肋板112A不與腳輪6接觸,所以不會給腳輪6的動作帶來障 礙。即,通過將加強突出部108做成獨特的形狀,以使接合區(qū)域120中的 橫加強肋板112A的突出量H比連結有腳輪6的載置臺102的角部的橫加 強肋板112A的突出量H大,由此,能夠在維持腳輪6的自如的轉動的同 時,充分地獲得加強面積。
此外,橫加強肋板112A的配置數量也可以設為一個,但從強度的觀點 來看優(yōu)選地具備多個。如圖24、圖25所示,也可以與設在載置板9的周圍 的橫加強肋板112A另外地進一步在載置板9的內側設置橫加強肋板112B。 該內側的橫加強肋板112B與周圍的橫加強肋板112A平行,并且配置在底 面2A的中央附近。此夕卜,內側的橫加強肋板112B與周圍的橫加強肋板112A 同樣,優(yōu)選地位于載置板9與支承筒7的連結部的下方。在圖中的例子中,
30將周圍的橫加強肋板112A與內側的橫加強肋板112B設置在底面上,以使 其沿著載置板9與支承筒7的連結部的邊緣。并且,周圍的橫加強肋板112A 與內側的橫加強肋板112B大致平行地設置,以使其夾著安裝在載置面2 的角部的腳輪6。通過在位于支承筒7的下方的底面2A上設置周圍的橫加 強肋板112A和內側的橫加強肋板112B,從而能夠從底面?zhèn)壤喂痰丶訌娸d 置板9與支承筒7的連結部。特別是,能夠有效地提高對于支承筒7的水 平方向的傾斜運動的載置板9的彎曲強度。此外,周圍的橫加強肋板112A 和內側的橫加強肋板112B既可以使其形狀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在圖中 的例子中,周圍的橫加強肋板112A和內側的橫加強肋板112B為相同形狀。 如果使加強肋板112A、 112B的形狀相同,則使成形變得容易,制造工序 變得簡單?;蛘?,也可以將多個加強肋板112A、 112B的形狀做成不同的 形狀,例如在配置在不妨礙腳輪6的轉動的區(qū)域的橫加強肋板中,盡量使 其外形變大等,也可以在配置場所變更大小及形狀?;蛘撸部梢詼p小加 強肋板的外形而使包的總重量輕量化。
此外,內側的橫加強肋板112B由一個部件構成。內側的橫加強肋板 112B與周圍的橫加強肋板112A同樣,也可以采用具有相對于構成載置臺 102的部件具有向下方突出的形狀的加強突出部108的形狀。例如,也可以 做成將加強突出部108 —體地成形在已經配設的加強肋板10上的形態(tài)。在 圖中的內側的橫加強肋板112B中,為了方便,將比加強肋板10的壁更向 下方(接近于地面的方向)突出的區(qū)域(網格陰影部)稱作加強突出部108。
此外,在載置板9的底面2A側,相互交叉地設有加強肋板10。載置 臺102如圖24、圖25所示,在底面2A的四角上,具有被正交的加強肋板 10和縱加強肋板122包圍四方的角部的加強肋板110。并且,支承筒7如 圖24所示,設在被角部的加強肋板110包圍的底面2A的相反側、載置板 9的載置面2上。進而,如圖25所示,將腳輪6固定在由角部的加強肋板 IIO劃分的劃分部中。即,腳輪6與支承筒7經由載置板9上下地配置在角 部的加強肋板110的劃分部中。此外,將具備加強突出部108的兩列橫加 強肋板112A、 112B與角部的加強肋板110接觸地設置,能夠使角部的加 強肋板110與底面2A的連結變得牢固。結果,能夠從底面?zhèn)扔行У丶訌娭?承筒7和載置板9。進而,載置臺102在支承筒7的連結部上相互平行地設有兩列橫加強 肋板,即周圍的橫加強肋板112A和內側的橫加強肋板112B。在該兩列橫 加強肋板112A、 112B之間、載置板9的下面, 一體地成形設置有兩列底 面加強肋板208,以使其向下突出。圖24、圖25的載置臺設有兩列底面加 強肋板208,但該底面加強肋板208可以做成1歹U,此外也可以做成3列以 上。進而,圖24、圖25的基礎框架的載置臺在兩列橫加強肋板112A、 112B 之間、在支承筒7的下方設置連結肋板IIOA,在該連結肋板110A上連結 底面加強肋板208。該載置臺將兩列加強肋板112A、 112B、連結肋板110A 和底面加強肋板208通過塑料一體地成形而設置。
具體而言,連結肋板110A是角部的加強肋板110的一部分,沿著支承 筒7與載置板9的連結部的邊緣與底面2A —體地成形。連結肋板110A的 兩端與兩列橫加強肋板112A、 112B大致正交地連結,S卩,連結肋板110A 平行于載置板9的長度方向而配置。底面加強肋板208將底面加強肋板208 的一端連結在連結肋板110A上,與載置板9及連結肋板110A —體地成形。 此外,圖中的載置臺102以均等的間隔設置有兩列底面加強肋板208。進而, 底面加強肋板208以與橫加強肋板112A、 112B平行的姿勢配置。底面加 強肋板208的長度并沒有特別限定,約為4cm。但是,該底面加強肋板208 的長度如果是3cm 5cm,則能夠取得制造的容易度、強度、輕量化的平衡, 是優(yōu)選的。圖24、圖25的底面加強肋板208將一端連結在連結肋板110A 上而設置,但也可以做成在底面加強肋板208的兩端設置連結肋板(未圖 示)而連結在其上的構造。底面加強肋板208的配置個數既可以是一個, 也可以是多個,而通過設為多個,能夠牢固地使支承筒7和載置臺102穩(wěn) 定,是優(yōu)選的。通過底面加強肋板208的附設,能夠提高載置面2的橫向 的耐沖擊性和彎曲強度。特別是,通過配置在支承筒7的下方側,能夠緩 和在支承筒7與載置板9的連接區(qū)域中容易產生的應力,能夠支持更大的 載荷,是優(yōu)選的。使圖中的底面加強肋板208比橫加強肋板112A、 112B 低,使其寬度比橫加強肋板寬,從而提高了強度。但是,該底面加強肋板 208可以使其高度與橫加強肋板112A、 112B的高度大致相同。進而,使該 底面加強肋板208較高,而能夠提高加強效果,并作為不接觸到腳輪6的 高度,能夠避免與腳輪6的接觸?;蛘撸部梢耘c橫加強肋板112A、 112B同樣,做成使除了腳輪6的車輪轉動的區(qū)域以外的部分較高并向外方突出 的形狀,使上下寬度變大而提高加強效果。
通過這樣設置橫加強肋板112A、 112B及底面加強肋板208,能夠從多 方向加強接合區(qū)域120,結果,能夠有效地提高基礎框架的強度。具體而言, 橫加強肋板112A、 112B及底面加強肋板208為以多列大致平行地配置的 構造,在作為支承筒7與載置面2的接合區(qū)域120的載置臺102的角部, 能夠使其骨架較密而變得結實。除此以外,通過將橫加強肋板112A、 112B 及底面加強肋板208的多列離開設置的構造,能夠加強基礎框架并實現(xiàn)基 礎框架整體的輕量化。橫加強肋板112A、 112B的厚度為3mm。但是,該 厚度可以設為2mm 4mm。此外,底面加強肋板208的厚度為約5mm。但 是,該底面加強肋板208的厚度可以設為3mm 10mm。如果橫加強肋板 112A、 112B及底面加強肋板208過薄,則強度有可能降低,此夕卜,如果過 厚,則部件的成本及基礎框架的總重量有可能增大。
包500可以使矩形狀的載置板9的尺寸為多種。例如圖28、圖29、圖 30是分別表示各種尺寸的載置板200a、200b、200c的載置臺102的仰視圖。 此外,在這些仰視圖中,對于周圍的橫加強肋板112A及內側的橫加強肋板 112B的加強突出部108、和底面加強肋板208施加網格陰影而明確地表示。 此外,在圖28 圖30的例子中,表示3種尺寸的載置面,在這3種中,長 度方向(y軸方向)的邊的長度相等,只有橫向(x軸方向)的邊的長度不 同。即,在圖28中,橫向的邊較短,在圖29、圖30中逐漸變大。具體而 言,長度方向X橫向的邊的長度在圖28中是261mmX150mm,在圖29中 是261mmX180mm,在圖30中是261mmX210mm。但是,載置面的形狀 并不限于上述尺寸,當然能夠設為比記載的尺寸寬度寬或寬度窄并可拆裝 地載置各種包。
此夕卜,如圖28 圖30所示,載置臺102在底面2A的短邊的兩端、在 載置板9的角部,使加強肋板為四方形而具備角部的加強肋板110。角部的 加強肋板110具有在載置板9的短邊的一端、沿著載置板9與支承筒7的 連結區(qū)域的邊緣使加強肋板10為四方而設置的后方角部的加強肋板111A、 和設在短邊的另一端的前方角部的加強肋板111B。前方角部的加強肋板 111B由橫向的橫加強肋板112A、 112B和縱向的縱加強肋板122及加強肋
33板10設置為四方形。后方角部的加強肋板111A能夠從底面?zhèn)燃訌娸d置板 9與支承筒7的連結。進而,周圍的橫加強肋板112A和內側的橫加強肋板 112B夾著后方角部的加強肋板111A的外面大致平行地配置。通過在平行 的兩列橫加強肋板112A、 112B之間配設后方角部的加強肋板111A,能夠 將后方角部的加強肋板11A進一步加強而在底面?zhèn)冗M一步加強載置板9與 支承筒7的連結區(qū)域。
進而,圖31是載置臺102的仰視圖,表示底面2A的部分放大圖。前 方的腳輪6的固定位置為底面2A的長邊的兩端,優(yōu)選地使腳輪彼此最大限 度地離開。這是因為,由此包500不會傾倒而能夠穩(wěn)定地自立。
周圍的橫加強肋板112A的一端側覆蓋后方角部的加強肋板111A的側 面,另一端側構成前方角部的加強肋板111B。因而,后方角部的加強肋板 111A位于向內側(圖31的右側)僅錯開橫加強肋板112A的厚度w的位 置。位于載置臺102的角上的后方角部的加強肋板111A、和前方角部的加 強肋板111B的配置位置在長度方向(y軸方向)上發(fā)生偏差。內側的橫加 強肋板112B對應于該后方角部的加強肋板111A與前方角部的加強肋板 111B的配置的偏差而傾斜地設置。內側的橫加強肋板112B如圖31所示, 其一端覆蓋后方角部的加強肋板111A的側面而接觸,隨著朝向圖31的下 方而向左側傾斜,另一端部構成前方角部的加強肋板111B的1邊,并連結 在縱加強肋板122上。此外,在圖31的例子中,在后方角部的加強肋板111A 與前方角部的加強肋板111B之間沒有設置長度方向的加強肋板10,使載 置臺102的總重量變輕。
另一方面,圖32的載置臺102除了圖31的載置臺102的構造以外, 還具有與連結肋板110A平行地定位的架橋肋板118。架橋肋板118設在后 方角部的加強肋板111A與前方角部的加強肋板111B之間,與底面2A — 體地成形。此外,架橋肋板118相對于周圍的橫加強肋板112A和內側的橫 加強肋板112B大致正交,并且將這些橫加強肋板112A、 112B架橋。使架 橋肋板118的兩端分別連結在周圍的橫加強肋板112A及內側的橫加強肋板 112B上,能夠提高橫加強肋板112A、 112B與底面2A的連結強度。內側 的橫加強肋板112B也可以與該架橋肋板118交叉。圖32的內側的橫加強 肋板112B使一端接觸在后方角部的加強肋板111A的側面上,將從其一端到架橋肋板118做成直線狀,正交于架橋肋板118而連結。進而,內側的 橫加強肋板112B從與該架橋肋板118的連結區(qū)域隨著朝向另一端而向左側 彎曲,構成前方角部的加強肋板111B的1邊且與縱加強肋板122連結。
此外,作為構成載置臺102的各部件的、載置板9、加強肋板IO、加 強突出部108、橫加強肋板112A、 112B、底面加強肋板208、架橋肋板118 等的部件也可以分別做成單獨的部件而相互連結。或者可以將至少兩個以 上的部件用塑料一體地成形而提高強度。不過,也可以代替塑料而用鋁等 的輕金屬一體地成形來提高強度。
此外,固定在角部的加強肋板110上的腳輪的連結方法并沒有特別限 定。在圖25的例子中,角部的加強肋板110使底面2A為最低面并具備向 一方開口的凹部。并且,用平板狀的腳輪基臺115 (參照圖26)封閉該凹 部上而連結。具體而言,角部的加強肋板110如圖25所示,在其四角上具 有孔緣113。并且,腳輪基臺115是與角部的加強肋板110的矩形狀大致相 同形狀的板面,在覆蓋角部的加強肋板110的凹部上時,與孔緣113的配 置位置大致重疊的位置上具有貫通孔。該腳輪基臺115在覆蓋角部的加強 肋板110的狀態(tài)下,經由貫通孔將螺釘等的連結部件嵌入到孔緣(求7) 113上,將腳輪基臺115固定在載置臺102上。進而,將腳輪6連結在腳輪 基臺115上,或者通過預先將腳輪6連結在腳輪基臺115上,能夠經由腳 輪基臺115將腳輪6連結在載置臺102的底面2A側。
這樣,通過做成在載置板9的底部側設置加強突出部、或具備該加強 突出部的橫加強肋板、或底面加強肋板、架橋肋板等的加強部件、以使其 沿著側面2B、或者填埋本來具備的加強肋板構造的間隙的構造,能夠不限 制包主體的載置空間、支承筒等位于比載置面2靠上方的部件的配置位置 而提高載置臺102的強度。此外,在載置板9上,在固定有支承筒7的長 邊側設有加強壁或加強基部。此外,通過使支承筒7或加強壁、加強基部 等固定在載置板9的上側的部件集合配置在載置板9的一側,能夠不在載 置面2的另一邊上設置阻隔壁,在較大地確保包主體3的載置區(qū)域的同時 將載置臺102加強。這樣,通過在載置板9的上下還將支承筒7的周圍集 中地加強的構造,能夠使帶有腳輪的包穩(wěn)定地自立。進而,由于能夠將伸 縮桿配置在載置面2的兩端,所以能夠充分地獲得伸縮桿的離開距離而使把持區(qū)域變長。由此,容易握住手柄而能夠容易地控制包的移動方向。 工業(yè)實用性
本發(fā)明的帶有腳輪的包及構成它的基礎框架能夠優(yōu)選地在包、手推車 等的運輸車、步行器等中使用。
根據這里描述的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各種變更對于本領域的技 術人員是顯而易見的。需要明了的是,本發(fā)明并不限于已說明的特定的實 施方式,它們只不過是用來說明本發(fā)明的概念的,并不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 在由權利要求書定義的發(fā)明的技術范圍內的所有變更和修改包含在本發(fā)明
的范圍內。本申請基于2008年1月28日在日本提出的申請第2008-016419 號、和2008年10月9日在日本提出的申請第2008-262968號并主張其優(yōu) 先權,這里引用其全部內容。
權利要求
1、一種帶有腳輪的包,其特征在于,具備包主體;和基礎框架,能夠搬運該包主體;其中,上述基礎框架具有載置臺,在上面具有可拆裝地搭載上述包主體的載置面;擺頭腳輪,固定在與該載置臺的載置面對置的底面上,使該基礎框架向自由的方向行走;中空狀的支承筒,自立地連結在上述載置臺的載置面的一側,并且向上方側大致垂直地突出;伸縮桿,自立地連結在該支承筒上,并且伸縮自如,在一端設有手柄;和擋塊,使該伸縮桿停止在伸長位置;上述基礎框架在上述載置面的一側具備兩根支承筒,將兩根伸縮桿連結在兩根支承筒上,將手柄連結在兩根伸縮桿的上端;上述載置臺具有以上面為載置面的平板狀的載置板;連結著上述支承筒,以使其從該載置板的一側向大致上方延伸;上述載置臺在包括載置面的水平面內,與載置板一體地成形設置有沿作為正交于上述手柄的方向的橫向延伸、并且向載置板的下面突出的橫加強肋板;該橫加強肋板使位于支承筒的下方的區(qū)域向下方突出而作為加強突出部,將該加強突出部與橫加強肋板一體地成形設置。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腳輪的包,其特征在于, 上述伸縮桿在將上述手柄拉起的姿勢中,向從上述載置面的一側朝向中央偏心的方向彎曲。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腳輪的包,其特征在于,上述伸縮桿在將上述手柄拉起的姿勢中,從上述載置面的一側朝向中 央傾斜。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腳輪的包,其特征在于, 連結著上述支承筒,以使其從上述載置板的一側的兩端部向大致上方延伸。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有腳輪的包,其特征在于, 上述載置板在上述載置板的周圍和內側相互平行地設有具有加強突出部的兩列橫加強肋板,并位于載置板與支承筒的連結部的下方設置。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腳輪的包,其特征在于, 上述載置臺在兩列橫加強肋板之間、載置板的下面一體地成形設置有1列或多列底面加強肋板,以使其向下突出。
7、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帶有腳輪的包,其特征在于, 上述兩列橫加強肋板是內側的橫加強肋板和周圍的橫加強肋板。
8、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帶有腳輪的包,其特征在于, 上述橫加強肋板從上述載置面到接近于支承筒的豎起部的區(qū)域中,成形為使橫加強肋板的向下方的突出量變大的形狀來設置加強突出部。
9、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帶有腳輪的包,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強突出部設在上述載置面與上述支承筒的連結部的下方,并且在支承筒與載置面的接合面的外周、并且從側面的俯視中,在載置面與支 承筒的豎起部以大致直角接合的接合點的下方,使突出量最大。
10、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帶有腳輪的包,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強突出部的下端在擺頭腳輪的轉動區(qū)域內位于車輪上端的上方。
11、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腳輪的包,其特征在于,在從上述載置面到上述支承筒的豎起部中,具備將上述支承筒與上述 載置面連結的加強壁,該加強壁處于與上述手柄平行的面內,并配置在上 述載置面的側緣上。
12、 如權利要求ll所述的帶有腳輪的包,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強壁設在上述兩個支承筒之間。
1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腳輪的包,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承筒具有向上述加強壁的厚度方向突出的加強基部。
1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腳輪的包,其特征在于, 上述腳輪位于上述支承筒的大致鉛直方向。
1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腳輪的包,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承筒設在上述載置面的角部。
1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腳輪的包,其特征在于, 上述包主體具有沿上述伸縮桿的伸縮方向開口,并且能夠插通該伸縮桿的插通帶;通過將上述伸縮桿插通到該插通帶中,將包主體相對于基礎框架能夠 拆裝地構成。
1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腳輪的包,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伸縮桿伸長而被擋塊停止的狀態(tài)下,從上述腳輪的底面到上述手柄的高度是60 100cm。
1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腳輪的包,其特征在于, 上述伸縮桿具備以朝向上下方向的姿勢固定在載置面上的導引筒和能夠出入地插入到該導引筒中的拉出桿,在上述拉出桿的上端固定有手柄。
19、 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帶有腳輪的包,其特征在于, 將上述兩根導引筒的上端用連結桿連結。
20、 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帶有腳輪的包,其特征在于, 上述連結桿在與包主體的對置面上具有向上方突出的連結片,在包主體上設有插通該連結片而連結到連結桿上的插入部,將連結片裝入到插入 部中,將包主體連結在連結桿上。
21、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腳輪的包,其特征在于, 上述伸縮桿在與包主體的對置面上具有向上方突出的連結片,在包主體上設有插通該連結片而連結到伸縮桿上的插入部,將連結片裝入到插入 部中,將包主體連結在伸縮桿上。
22、 一種基礎框架,能夠搬運包主體,其特征在于,具備載置臺,在上面具有能夠拆裝地搭載上述包主體的載置面;擺頭腳輪,固定在與該載置臺的載置面對置的底面上,使該基礎框架 向自由的方向行走;中空狀的支承筒,自立地連結在上述載置臺的載置面的一側,并且向 上方側大致垂直地突出;伸縮桿,自立地連結在該支承筒上,并且伸縮自如,在一端設有手柄;和擋塊,使該伸縮桿停止在伸長位置; 其中,上述基礎框架在上述載置面的一側具備兩根支承筒,將兩根伸縮桿連 結在兩根支承筒上,將手柄連結在兩根伸縮桿的上端; 上述載置臺具有以上面為載置面的平板狀的載置板; 連結著上述支承筒,以使其從該載置板的一側向大致上方延伸;上述載置臺在包括載置面的水平面內,與載置板一體地成形設置有沿 作為正交于上述手柄的方向的橫向延伸、并且向載置板的下面突出的橫加強肋板;橫加強肋板使位于支承筒的下方的區(qū)域向下方突出而作為加強突出 部,將該加強突出部與橫加強肋板一體地成形設置。
23、 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基礎框架,其特征在于, 上述伸縮桿在將上述手柄拉起的姿勢中,向從上述載置面的一側朝向中央偏心的方向彎曲。
24、 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基礎框架,其特征在于, 上述伸縮桿在將上述手柄拉起的姿勢中,從上述載置面的一側朝向中央傾斜。
25、 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基礎框架,其特征在于, 連結著上述支承筒,以使其從上述載置板的一側的兩端部向上方延伸,上述載置板在上述載置板的周圍和內側相互平行地設有具有加強突出部的 兩列橫加強肋板,并位于載置板與支承筒的連結部的下方設置。
26、 如權利要求25所述的基礎框架,其特征在于, 上述載置臺在兩列橫加強肋板之間、載置板的下面一體地成形設置有1列或多列底面加強肋板,以使其向下突出。
27、 如權利要求25所述的基礎框架,其特征在于, 上述兩列橫加強肋板是內側的橫加強肋板和周圍的橫加強肋板。
28、 如權利要求25所述的帶有基礎框架,其特征在于, 上述橫加強肋板從上述載置面到接近于支承筒的豎起部的區(qū)域中,成形為使橫加強肋板的向下方的突出量變大的形狀來設置加強突出部。6
29、 如權利要求25所述的基礎框架,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強突出部設在上述載置面與上述支承筒的連結部的下方,并且在支承筒與載置面的接合面的外周、并且從側面的俯視中,在載置面與支 承筒的豎起部以大致直角接合的接合點的下方,使突出量最大。
30、 如權利要求25所述的基礎框架,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強突出部的下端在擺頭腳輪的轉動區(qū)域內位于車輪上端的上方。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帶有腳輪的包以及用于該包的基礎框架,該包的基礎框架具備載置臺,在上面具有可拆裝地搭載包主體的載置面;擺頭腳輪,使基礎框架向自由的方向行走;中空狀的支承筒,垂直地設在載置臺的載置面的一側;伸縮桿,自立地連結在該支承筒上,在上端上連結有手柄,被擋塊停止在伸長位置。載置臺在以上面為載置面的平板狀的載置板的下面一體地成形設置有橫加強肋板。橫加強肋板在包括載置面的水平面內,沿作為正交于上述手柄的方向的橫向延伸,并且在載置板的下面突出。進而,該橫加強肋板使位于支承筒的下方的區(qū)域向下方突出而作為加強突出部,將該加強突出部與橫加強肋板一體地成形設置。
文檔編號A45C5/14GK101496667SQ20091000983
公開日2009年8月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月28日
發(fā)明者三好銳郎 申請人:蘇旺你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新宾| 南投市| 六盘水市| 哈尔滨市| 孟州市| 玛纳斯县| 钟山县| 甘肃省| 南木林县| 荃湾区| 宿迁市| 且末县| 嵩明县| 达日县| 登封市| 奎屯市| 北碚区| 禄劝| 台南县| 酉阳| 台山市| 遂昌县| 宁阳县| 靖安县| 华亭县| 留坝县| 嘉黎县| 昌邑市| 大理市| 昭平县| 永年县| 苍梧县| 塔河县| 花垣县| 东乡| 鄂尔多斯市| 法库县| 包头市| 长宁区| 开封市| 永仁县|